中国剖腹产率高于标准3倍
《关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的看法》

《关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的看法》第一篇:关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的看法关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的看法看病难,看病贵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看病难,它到底难到哪呢。
很多去过大医院的人都有一个体会,那就是挂号排长队、就诊排长队、缴费排长队,找专家难,候床难,流程复杂。
看病贵,则贵在大处方、滥收费、药价过高、过度服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1医疗资源分布不足不合理据统计,我国的医疗资源80%集中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
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者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只奔大城市大医院,从而让这些医院陷入门诊的海洋中。
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少、素质低、制约了其服务能力,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转诊制度不完善,导致许多患者直接涌现大型综合医院救诊。
医疗卫生资源发展不平衡。
所以,在有限的几所省内知名大医院里日复一日呈现着这样的场面,:门前拥堵的车流,院内穿梭的人流,楼里候诊的人群……2人民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
身处农村的群众更愿意选择县城乃至城市大型的医院就诊。
使的供不应求的现象发生。
3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目前,全国有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80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还有12万家药品零售企业。
这些企业都需要经营、收费、加价来维持,所以药品价格节节攀生。
同时药品生产企业大量生产替代药品,国家降低药品价格,企业就会马上停产这种药,再生产新药,结果还是高价药,所以老百姓感觉不到实际的效果。
无形中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医院运行成本逐年增加,大型设备配置不合理。
4药价虚高严重药品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但目前我国药品生产和流通安全按照市场化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
由于药品定价机制空间较大,许多药品的零售价就是出厂的8~10倍,留给流通环节的价格空间较大。
流通环节多、流通秩序乱也是药价高的另一原因。
剖腹产对产妇的不良影响和剖腹产比率过高的原因分析

发展 到何种完善 的地 步 , 毕竟是一项创 伤很 大的手术 涪0 腹产产 妇 不仪 耍 面 对 麻 醉 意 外 、 且 出血 量 远 远 大 _ 自然 分 娩 的产 妇 、 而 丁 此外还会行羊水栓塞 、 L脂肪液化 、 L感染等危 险 l素的存 伤 1 伤 I 大 l
在 , 关 统 计 结 果 示 : 相 剖腹 产 产 妇 死 亡 J 险 约 为 自然 分 娩 产 妇 x L
水 及高血浆渗透 逐渐加重。脱水一方面能引起皮 质醇 , 儿茶 酚 胺 和胰升糖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 多 , 另一方 面义能抑制胰岛素分
泌 , 而 造成 高血 糖 状 态 的 继 续 加重。 }成 恶 性 循 环 I 继 并f ; 1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 昏迷 多见 于中老年人 , 高血糖 、 脱水 、 高
V0 | l 3 Nl 2 J .
1 50・
J m I 1【 i a J a l l hie e MP l 一 l I h r ⅧI ) o l l Ch n 1 di omlC I s f ‘ l n ) I i 『 d r I i l i i 『 ‘1
高 渗 性 非酮 症 糖 尿 病 昏迷 的诊 疗 体 会
刘 春雷 牟为 民 周 淑 娟
吉林 ,3 0 1 12 1 ) ( 解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 昏迷患者的临床发病特 点及 治疗 . 探讨 方法: 回顾性 分析 了 1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 昏迷 9例
患 者的 临床 资料 。 果 : 亡 8 , 活 1 例 , - 率 4 %。 结 死 例 存 1 #k L - 2 结论 : 期 诊 断 、 早 大量 补 液 、 剂 量胰 岛素 降糖 、 正 电解 质 紊 乱 等 综 合治 疗 小 纠 可显 著 降低 死亡 率 . .
最新剖宫产率情况通报

最新剖宫产率情况通报剖宫产作为一种分娩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在解决难产、保护母婴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我国政府和医疗机构高度重视剖宫产率的控制,致力于提高自然分娩率,促进母婴健康。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9年全国剖宫产率约为31.4%,较2018年有所下降。
这一数据反映出我国在控制剖宫产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仍需注意的是,剖宫产率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部分地区和医院的剖宫产率仍然较高,这对母婴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在剖宫产率较高的地区,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民众对剖宫产的认知存在误区,认为剖宫产更加安全、舒适,不愿意承受自然分娩的痛苦;二是部分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推广剖宫产;三是医生在面对分娩过程中的风险时,倾向于选择剖宫产以保证母婴安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和医疗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对自然分娩的认识和信任,倡导科学育儿观念;二是完善医疗机构的考核机制,杜绝过度医疗现象;三是提高医生的专业素养,加强分娩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
我国还积极推动生育政策的调整,鼓励家庭生育,提高生育率。
这对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在控制剖宫产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政策法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在此,我要强调的是,剖宫产并非万能,它只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必要的分娩方式。
对于符合条件的孕妇,我们应尊重她们的选择,但也要告知其自然分娩的优点,帮助她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同时,医疗机构和医生要切实履行职责,为孕妇提供优质、规范的服务,确保母婴安全。
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我国母婴健康水平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在我人生的这个阶段,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专家称自然分娩儿更聪明劝告孕妇慎重选择剖宫产

专家称自然分娩儿更聪明劝告孕妇慎重选择剖宫产阅读提示:这是医学上的一个怪现象:明明是健康人,却情愿在肚子上开一刀;别的手术都在走向微创化,可女性的开腹手术却停不下来。
这就是剖宫产——一种被人们当成正常分娩方式的手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字,我国的剖宫产率为46.2%,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上限的3倍以上,居世界第一。
据我国专家估计,目前,全国的剖宫产率为50%—60%。
为何剖宫产“高烧不退”?如何才能降低剖宫产率?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调查。
怕疼,所以情愿“挨一刀”。
许多产妇从一开始怀孕就没想过自己生。
我国合理剖宫产数每年应在300万左右,实际数量为800万—1200万人在城市里出生的80后、90后,他们中10个有三四个以上是剖宫产儿。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教授田扬顺说,2000年一个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报道,全国多数医院剖宫产率在50%以上,但目前仍在持续上升,全国的剖宫产率应为50%—60%,不排除有些医院达到70%以上。
其特点是:大城市大于中城市,中城市大于小城市;城市大于农村;高收入者大于低收入者。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大城市医院设法控制剖宫产率的同时,而广大乡镇卫生院却在热衷于开展剖宫产术。
2002年,专门研究中国剖宫产率的一名前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指出,中国每年至少有100万至150万的剖宫产术是不应该做的。
目前全国每年出生近2000万婴儿,合理的剖宫产数字应在300万左右,约为15%;最高也不能超过600万,约为30%。
但实际上,我国每年约有800万—1200万人施行了剖宫产术,约占40%—60%。
江苏南京28岁的张静,去年6月在江苏扬中人民医院剖宫产下一子。
“开始阵痛后,需要做检查看宫颈是否打开。
那个检查好疼啊,我一直喊疼。
医生就跟我讲,如果这点疼都受不了,肯定吃不了生小孩的苦。
被医生一说,我就转成剖宫产了。
”张静说。
像张静一样,因怕疼要求剖宫产的人非常多。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邵华江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怕疼,没吃过苦,一点疼都经受不了,反而是外地的农民工因为经济条件差点,自己生的多。
剖宫产率不断攀升的问题思考

剖宫产率不断攀升的问题思考【关键词】剖宫产率;负面影响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的高低,是世界卫生组织衡量一个国家围生医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是人类繁衍的自然生理过程,而确保分娩过程中母婴安全是所有产科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职责。
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发布报告说,针对中国、印度、日本、越南、泰国、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柬埔寨九个国家,10万名产妇进行调查分析,中国剖腹产率高达46.2%,其九个国家平均值27.3%。
近三年我国剖腹产率正在逐年上升,全国平均剖腹产接近50%,个别医院甚至超过80%,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5%的上限[1]。
近年来,中国阴道助产率仅为1.2%,不仅明显低于发达的欧州国家(10%),北美州及澳州(7%——16%),也低于经济欠发达的柬埔寨(7.1%)、泰国(4.3%)、尼泊尔(3.8%)、印度(2.9%)、菲律宾(2.8%)等国[2]。
可见,我国的部腹产率过高及阴道助产率过低,应该引起中国产科医务工作者的反思与重视。
1部宫产率不断攀升的原因反思1.1医源因素1.1.1医院和医生追求经济利益。
一般在县级医院自然分娩一例收费只有1000元左右,而部宫产一例收费至少在3000元以上,自然分娩医生即累,又承担风险,收入甚少,相反剖宫产付出少,回报多。
1.1.2妇产科医生惧怕承担责任。
近年来,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频频发生,做为一个妇产科医生,属于高风险行业,每天的工作“如履薄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负责任的“剖一刀”。
1.1.3医疗主管部门督查监管不力。
制度流于形式,无人问责,无人监督。
1.1.4剖宫产相关技术熟练程度提高。
近年来,剖宫产技术及相关麻醉技术快速发展,手术时间缩短(30分钟),手术并发症减少,这是剖宫产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1.1.5剖宫产医学指征的放宽。
“高危孕妇”(如臀位、巨大儿、胎儿窘迫)等,均不愿冒阴道分娩的风险,而医生更不愿承担责任,这是剖宫产率升高又一原因。
育儿知识-我国近一半产妇都是选择剖腹产

我国近一半产妇都是选择剖腹产'\xa0\xa0\xa0 专家:剖腹产给母亲和婴儿带来的意外数十倍于自然产\xa0\xa0\xa0 29岁的吕席娟做妈妈快一个月了。
由于胎儿太大,5月3日那天,吕席娟不得不剖腹产下一个重4.5公斤的男婴。
这与她刚开始的想法不一样。
“我一直想靠自己把孩子生下来,好像这样才算是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生育过程。
”吕席娟对记者说。
尽管剖腹产不是吕所希望的生产方式,但她还是被迫做出无奈选择。
最新调查表明,我国产妇剖腹产率逐年上升,有些城市的剖腹产率甚至高达50%以上,北京也不例外。
据介绍,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的剖腹产率在十几年前尚不超过20%,而现在已接近50%,有时甚至高于50%。
北京妇产医院全年剖腹产率也达40%,这些数字均大大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15%到20%的标准。
这种非正常生产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xa0\xa0\xa0\xa0 7月3日是刘昕怡的预产期,像吕席娟一样,她也决心要自己生下小孩。
记者采访发现,事实上像吕和刘这种想法的女性很多,她们不论是已生还是待产,都表示只要有可能,她们愿意自己生。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会发生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致使她们改变最初的决定,选择剖腹产。
剖腹产率为何居高不下“现在的产妇比较娇贵,她们忍受痛苦的限度比以前的女性小多了。
”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大夫对记者说。
不可否认,生育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长达16-18个小时的产程,初产妇经常要生2-3天,才能见到小孩。
以前的产妇遇到类似情况也就挺过来了,而今有的产妇夸张地嘶喊、挣扎,无谓消耗了大部分气力,使产力大打折扣,增加了自然分娩的难度。
在经济不再成为一个问题的情况下,现在的产妇容易放弃自然分娩的机会。
对于高出自然分娩2—3倍价格的剖腹产,以前的许多产妇都会掂量掂量。
“此外,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的营养充分,现在生下来的婴儿普遍偏大。
”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卞美璐说,“现在的婴儿7—10斤重的并不少见。
探讨我国剖宫产率居高的原因与对策

探讨我国剖宫产率居高的原因与对策目前我国的剖宫产率居全球第一,引发这一现状究其原因与我国助产专业发展滞后及生育价值模糊不清有关。
为了减低我国剖宫产率,应加快助产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助产教育水平,实行助产注册准入制度,倡导“助产士为主导模式”及树立正确的生育价值观。
标签:剖宫产率;助产;生育价值Discusses our country’s C-section rate high in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Lin. Ya’a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Ya’an 625000,China【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s c-section rate occupies the whole world first, initiates this present situation to investigate its reason and our country midwifery career development lags and gives birth the value to concern slurred. In order to decrease our country c-section rate, should speed up the midwifery specialized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he promotion midwifery educational level, practices the midwifery registration admittance system, the initiative “the midwife and sets up the correct birth values for the leading pattern”.【Key words】C-section rate;Midwifery;Birth rate据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以42.6%的剖宫产率,成为了剖宫产率居全球第一的国家。
马彦彦称:提倡水中分娩有利于降低我国“剖腹产率”

提倡水中分娩有利于降低我国“剖腹产率”中国剖腹产率高达46%,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3倍以上!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结论。
这个消息经新华社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此,北京五洲医院产科副院长马彦彦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以下意见:导致剖腹产率上升的原因?这里不仅有医学原因,也有社会和经济因素。
剖宫产不完全是消极因素,因为剖宫产解决了产科许多高危问题。
目前的问题在于如何掌握剖宫产的指征,对于医生来说,要“做该做的手术”。
剖腹产率高,主要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社会,比如择时生产,怕痛,产妇对于自然分娩缺乏了解和信心等;另一方面,来自医生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医生、助产士阴道分娩的培训,提高阴道助产水平。
剖腹产的危害有哪些?WHO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没有医学必要的情况下选择剖腹产手术的产妇,比自然分娩的产妇患产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了3倍之多。
剖宫产的重要并发症已不只是出血、感染、损伤,不仅要高度重视血栓性疾病及败血症,还要重视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问题,再次妊娠时胎盘前置、子宫破裂、手术损伤等问题,是值得剖腹产孕妇关注的问题。
对于新生儿来说,增加了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率,存在免疫力降低的问题,由此会导致呼吸、消化等系统疾病,长大了还会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如何改变我国剖宫产率过高的现状?随着产科医学的发展,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我们实施了切实有效的减轻产妇阵痛、减少分娩损伤、利于产后快速恢复的自然分娩。
我们尤其倡导水中分娩和助产士导乐分娩,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分娩方式。
中国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实践和普及,从而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标。
什么是水中分娩?所谓“水中分娩”,顾名思义就是产妇在水中娩出胎儿的方式。
作为一种国际上先进的分娩方式,水中分娩是指产妇在生产时,进入专门的分娩池中,选择自己舒适的姿势将胎儿娩于水中。
水中分娩的优点?浴缸中的温水可使产妇全身肌肉得以放松,有助于降低产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剖腹产率高于标准3倍医院被指唯利是图2010-05-11 05:43:00来源: 北方网跟贴1021 条手机看新闻核心提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一份调查报告称,中国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间的剖腹产率高达46%,为世界第一。
未来母亲们对医院“唯利是图”的简单判断和医生们对医患纠纷的恐惧,与医疗领域长期存在的信任缺乏夹杂在一起,陡然提升了社会的不安全感。
北方网5月11日报道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3倍的剖腹产率,让紧张的医患关系再起波澜。
未来母亲们对医院“唯利是图”的简单判断和医生们对医患纠纷的恐惧,与医疗领域长期存在的信任缺乏夹杂在一起,陡然提升了社会的不安全感。
剖腹产是人类医学技术和生育安全的重大进步,但在现有医疗体制下,顺产还是剖腹产,似乎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
如何降低剖腹产率,需要的也不是简单的指责。
剖腹产之痛今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引起国内媒体和公众的普遍关注。
该报告称,中国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间的剖腹产率高达46%,为世界第一。
而世界卫生组织对剖腹产率设置的警戒线是15%。
其中,未出现剖腹产手术指征(指当某种疾病符合诊疗常规所规定的标准,只有采用手术方式才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就进行手术的比例占全部剖腹产案例的11.7%。
“剖腹产已经失控”、“中国11.7%的剖腹产手术没有必要”、“医院逐利,‘钟爱’剖腹产”、“没有巨大经济收益,哪来的剖腹产率世界第一”……许多人将“罪魁祸首”锁定在了医院和医生身上。
5月6日,北京一家私立妇产医院的产妇病房。
私立医院能够比公立医院为各产妇提供更多的医疗资源,但其高昂的收费令大部分产妇望而却步。
本刊记者曹海鹏摄某些医院剖腹产率高达90%以上其实,我国剖腹产率过高的情况早已存在。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网站2006年刊登的一篇文章显示:在20世纪50到70年代,我国剖腹产率仅在5%左右,此后不断攀升,20世纪80年代以后快速上升至30%~40%,到20世纪90年代,上升更为明显,几乎达到了40%~60%。
21世纪,在中国,剖腹产变得更加普通,其效用被无限放大。
当前国内大部分城市医院剖腹产率在40%~60%以上,少数已超过80%,某些医院已上升至90%以上。
山东省某县妇幼保健院的赵院长告诉记者,剖腹产率一般是大医院高,小医院低,综合性医院高,妇幼保健院低。
“比如我们医院的剖腹产率在30%左右,而县人民医院为50%,市人民医院为60%。
因为现在的妊娠合并症等高危因素增多,所以产妇一般都选择大医院和综合性医院去进行剖腹产。
”一些产科医生,特别是公立医院的产科医生,则拒绝了记者的采访,他们表示:“剖腹产率高已经好多年了,该谈的都谈过了,没什么好说的了。
”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高凌告诉记者,其实妇产科一直在控制剖腹产率增高的情况,因为剖腹产率是妇产科质量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我们每季度都会上报一次剖腹产率,然后大家进行讨论,为什么升高或降低?应该如何控制等。
但剖腹产率近些年是在暴增,压也压不住。
”顺产还是剖腹产?什么时候生?到哪家医院生?找哪个大夫接生?从网络到现实生活,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在讨论。
而就在这种充满人性温情的讨论中,“医院趋利导致剖腹产率高”的简单推论却显得越发真实。
26岁的河南农民小李非常气愤。
今年3月,妻子在乡医院生孩子,本来也想顺产,“但医生说,胎儿比较大,顺产怕有危险,建议我们剖腹产,我们就听从了医生的意见。
没想到前几天碰见一个熟人,亲戚是乡医院的产科医生。
他说,凡是自己接生的产妇,一律剖腹产,时间短,赚钱多,不管你想不想剖,一吓唬就都剖了。
”31岁的王女士感觉也差不多。
她去年在北京某公立医院生孩子,也是剖腹产。
“我本来想自己生,产前所有的检查都挺好,但待产的时候,医生突然说我年纪有些大,顺产可能会有问题,建议考虑剖腹产。
当时把我们全家都吓住了,就选择了剖腹产。
可事后想想很生气,如果年纪大有问题,为什么之前检查都很正常?为什么非要等临产前才提醒我?我觉得医院就是想多赚钱。
”不管是亲身经历还是道听途说,大家似乎更愿意相信:医生为了赚钱,所以让大家剖腹产。
一位网友说并非所有的医生都建议剖腹产,自己生孩子时,医生就一直鼓励自己顺产。
结果遭到了许多网友的围攻:你是医院的托儿吧?医院是你家开的吧?但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确实有许多产妇选择剖腹产是处于主动,而非被医生劝导。
对生产的恐惧和担心,包括怕疼,怕体型变差等,成为许多人主动选择剖腹产的原因之一。
网上有一篇流传甚广的帖子——《产房里的尴尬事儿,你知道多少?》,该帖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分娩过程中遭遇到的各种尴尬事:插尿管、肛检、剃毛、大小便失禁等。
尽管帖主表示:“告诉你这些,并不是为了让你紧张和难堪,只是想让准妈妈们事先有个思想准备”,但大部分女性网友感到的只是恐惧:“我没有勇气看完……”“吓死我算了。
我希望我生的时候直接晕倒,然后醒过来的时候一切都OK了。
”生孩子疼得死去活来;有人生了30个小时都没生下来;产钳会把孩子脑袋夹坏;顺产影响体形,影响夫妻生活;陪产会让丈夫心里有阴影……各种健康频道、母婴论坛上,到处是怀孕日记、生产日记之类的帖子,许多育龄女性在跟帖中进行着自发的经验交流和学习。
在采访中有多名妇产科医生表示,网上众多孕产妇个人体验式的心得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大众对分娩的客观认识,容易对生育这一自然生理过程产生不必要的恐惧。
但众多孕妇及其家属们也很气愤:我倒想听专家给我好好讲讲,可是连个号都挂不上,好不容易挂上号了,大夫几句话就把我打发了。
顺产还是剖,在产科医生们看来,确实存在利益差别。
“如果全是顺产的话,我们就要喝西北风了。
”河南省某乡医院妇产科的郭医生告诉记者,在自己医院顺产的费用是500多元,剖腹产的费用是1000多元。
每个月有十几名产妇生孩子。
如果全是顺产,则每个月产科部分的收入为七八千元。
这七八千元由4名医护人员、妇产科和医院按比例分配,“实际分到我们手里的钱非常有限”。
而工作量是该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唯一收入来源。
“国家好多年没有给我们投入了。
这么多年来,医护人员的收入完全要靠自己来挣。
”郭医生告诉记者,有一次发工资,一位护士当月的工资竟然还不够抵扣当月应交给医院的伙食费等正常费用,护士很伤心,说:我天天按时上班,又没迟到又没旷工又没请假的,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竟然还要倒给医院交钱!“大家看着也很伤心。
最后,医院领导免了她当月的伙食费。
”郭医生或许不知道,大城市的产科医生和他有同样的感受。
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高凌,曾在北京市的一公立医院妇产科工作过近30年。
高凌表示,剖腹产率高,公立医院考虑盈利的因素确实存在,“因为物价部门对分娩费用的规定极低极低。
”从2005年7月1日起,北京市的城镇企业职工有了生育险。
开始享受住院分娩报销的政策。
住院分娩期间,除婴儿费和超标准床位费外,定点医疗机构未经本人同意不得收取其它费用;自费药品、自费诊疗项目,医疗机构要与个人签订自费协议。
高凌所说的“物价部门规定的分娩费用”,指的就是生育险中规定的支付标准。
以北京市的三级医院为例,生育险中规定的自然分娩的支付标准为2000元,剖腹产不伴其他手术的支付标准为3800元。
“我就做不出这个2000元的顺产项目来。
因为按照这个标准,好多项目都不能做,比如监护,但不做监护我怎么保证产妇的安全?而且生一个孩子需要多少医护人员?所有的成本根本不止2000元。
如果按照这个费用来收,我这个科室维持不下去。
不是我要多赚钱,是我连西北风都喝不上。
”“再比如接生费,物价部门定的价格是生一个孩子50元,生双胞胎60元,我们简直无法接受,这么复杂的生育过程,多生一个孩子,只多加10块钱!这个价格一直沿用到现在,实在是没办法。
”据高凌介绍,尽管剖腹产3800元的费用也不高,但对于一些医生来说,毕竟“比顺产的余地大很多”,“顺产人家生完就生完了,想加钱也不好加,但剖腹产的话,会用到医疗器械、材料、药品等,而且个别大夫还会有一些灰色收入。
”实际上,顺产对公立医院和医护人员来说,耗时长,投入的人力多,收入最低,还容易引起纠纷。
“顺产的越多,医护人员越累,拿的钱还最少,哪一个有头脑的人不会想:我干嘛要这么多顺产?为什么不去剖腹产?这是人之常情。
”一位产科医生说。
但抱怨归抱怨,采访中许多妇产科医生表示,还是会鼓励符合条件的产妇顺产,因为自己是医生,要为患者负责,况且大多数医院的产科并未独立,是“妇产科”,生产费用并非自己唯一的收入来源。
“有的时候,遇到病人说:我不想顺产,你干嘛不给我剖?我心里想:哎呦,谁不愿意给你剖?我难道不怕累?关键是没有理由的剖腹产,我良心上过不去。
”高凌说。
从医院的角度来看,利益考虑绝不是高剖腹产率的唯一因素。
风险,是产科医生谈起剖腹产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汇。
河南某乡医院的郭医生坦言,自己接到待产的孕妇时,首先考虑的是风险,而不是费用。
“我接生,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你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如果我觉得有风险,我就不收,建议你去别的医院。
因为一旦出了医疗事故,对医院和医生的影响非常大。
”郭医生所在的医院妇产科,前几年连续出了几起医疗纠纷,虽然最后得到了解决,但负面影响至今还在。
“纠纷都过去好几年了,但到我们医院来生产的孕妇数量还不到纠纷前的一半,一直缓不过来。
而且现在患者闹得凶,医院一般都会和他协商解决,赔偿的话,医生要按照医院认定的责任大小掏赔偿费,如果认为是医生的全责,那么你就全掏,大责就掏大部分,小责就掏小部分。
现在的医疗纠纷,患者提出的赔偿至少上万元,我一年才能赚多少钱?而且,今后谁还敢找我看病?”山东省某县妇幼保健院的赵院长认为,医疗纠纷才是导致高剖腹产率的最重要因素。
“分娩作为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充满不确定性,但患者和医院都不愿意承担风险。
而且,医疗纠纷的处理又缺乏正确的、合理的途径。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出现纠纷后,患者不闹就一分钱没有,闹了就有赔偿,闹得越大,赔偿越多。
医院和医生的压力都很大。
现在还算好一些了,五六年前,患者到医院来闹,110都不来。
”产科确实是医疗纠纷的重灾区。
据北京卫生法学会医疗纠纷调解中心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该中心受理了近6000例医疗纠纷调解,其中产科纠纷约450例,占8.6%,排名第3。
北京卫生法学会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刘海英副主任告诉记者,产科纠纷多,主要因素是因为产妇在医院分娩时心理落差很大。
“孕产妇在家庭中享受的往往是大熊猫一样的关心和呵护,但到医院分娩时,心理落差很大。
因为产科工作强度大,医护人员不会像其家人一样关心备至。
加之产妇是一个头脑清醒的健康人,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都被她看在眼里,如遇态度不好等,就会觉得很委屈,觉得你没有尽心尽责。
所以,如果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某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很容易产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