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黄河滩地有机农业开发与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合集下载

黄河滩区实施方案

黄河滩区实施方案

黄河滩区实施方案黄河滩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滩区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有效保护和恢复黄河滩区的生态环境,制定并实施一项科学合理的黄河滩区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黄河滩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在黄河滩区范围内,建立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严格保护黄河滩区的生态系统,保护黄河滩区的植被和野生动物。

同时,加强对滩区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持湿地的生态平衡,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黄河滩区的水资源管理。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滩区的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对黄河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保证黄河滩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需要。

同时,加强对黄河滩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另外,我们还需要加强黄河滩区的农业生产管理。

黄河滩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对滩区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需要推动黄河滩区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滩区的生态环境。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黄河滩区的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网络,对黄河滩区的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黄河滩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综上所述,黄河滩区实施方案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才能保护和恢复黄河滩区的生态环境,实现滩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黄河滩区实施方案,为黄河滩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及周边黄河滩区综合整治的通告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及周边黄河滩区综合整治的通告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及周边黄河滩区综合整治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6.24•【字号】郑政通〔2015〕25号•【施行日期】2015.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及周边黄河滩区综合整治的通告郑政通〔2015〕2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保护黄河湿地生态资源,保障我市饮用水安全,规范黄河滩区经营行为,市政府决定对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及周边黄河滩区进行综合整治,现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一、综合整治范围:1.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2.东至黄河花园口景区东门、西至南裹头大坝下游200米处、北至黄河主河道中线、南至黄河南岸的水域范围;3.岗里水库至花园口景区东门黄河大堤及北侧100米控制区范围内。

二、综合整治内容:凡在上述范围内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私搭乱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经营项目、游乐娱乐设施设备等均属于违章建筑、违法经营项目,必须全部进行拆除清理。

具体为:1.在黄河滩地和黄河大堤控制区内搭建的渔家乐饭店、屋棚、遮阳棚、亭房、活动房、围栏、鱼塘、游园等;2.在黄河滩地、河道内和黄河大堤控制区内经营的餐饮船、摩托艇、快艇、观光船、卡丁车、沙滩车、跑马场等。

3.未经批准在黄河大堤道路上设置的广告牌、指示牌等。

三、拆除清理时间:2015年6月24日—8月16日。

四、综合整治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市政府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及周边黄河滩区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市农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河务局、市交通委、市海事局、市林业局、市森林公安局、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惠济区人民政府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黄河滩区综合治理情况汇报

黄河滩区综合治理情况汇报

黄河滩区综合治理情况汇报
黄河滩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生态保护区,但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
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滩区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农田退化等。

为了改善黄河滩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我们开展了综合治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

针对黄河滩区的特点,我们实施了大规模的
植树造林工程,修复了河岸、沟渠,建设了防护林带,有效减缓了水土流失的速度,改善了土壤质量。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我们注重了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强生态修复工程,恢复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了黄河滩区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我们还开展了生态补偿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保护好自己的土地和水资源。

另外,我们还加大了农田的综合整治力度。

通过改良农田土壤,推广有机农业
技术,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我们还加强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了灌溉效率,减少了农田面积的退化。

总的来说,黄河滩区的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加强监管,推动黄河滩区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为保护好黄河滩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南黄河滩区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河南黄河滩区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安徽 农 业 科学 。ora oA hi g Si20 。6 3 )119—11 1 J n l f nu An.c.08 3 (4 :敏
河 南 黄 河 滩 区 土 地 利 用 问题 及 对 策 研 究
张鹏 秦明 郭 (南 学 境 规 学 ,南 封 7 4 岩, 周, 聪丛 河 大 环 与 划 院河 开 40 ) 5 o
不上水的滩地 , 有一定 的稳定性 。中滩多是适 宜于种植 的耕
上, 滩区涉及河南 、 山东 2个省 1 5个市 4 个 县 ( )居 住着 3 区 , 109 8. 4万人 , 区 内现 有 村 庄 189个 , 滩 1 耕地 面 积 2 .7万 46 h2 m 。其中 , 河南省滩区面积 2 .4万 h 2涉及 沿黄 的洛 阳、 23 m, 郑州 、 开封 、 焦作 、 新乡 、 阳等 6个市 1 濮 9个县 ( , 区内有 区)滩 1 9 自然村 , 地 面积 l .6万 4个 2 耕 60
个 , 10 5 0 0
地, 一般能 保证 秋作 物 的收获 , 夏作物 的收获有 一定 的风 但 险 。中滩常在河势 急剧 的变化 中发生 坍塌 、 冲蚀 , 变化 为 而 低滩。高滩 , 又称老滩 , 即形成历史较久 、 稳定 而不易上水 的 滩地。高滩的稳定性取决于滩槽 高差。明清故道 的黄河 , 滩 槽高差较小 , 地上水的机会较多 , 滩 稳定性 比较差 l 。 3
, l s d igo teln o n1 t yn n h a dfm ̄t na d tesau fYe o Rie I dPli n He a u i n h ttso l w vtFc ani o l o n n,tepo lmsweep t owad,icu igf o h rbe r u fr r n ldn l d o h d tebgtra oln a h i hett a d,ci t i sesi l eds tr nYe o Rv rFodPli eesr u ,tecn io sfra rcl rl rd cinweeb hn ,teid sr l ma a H w ie lo anw r ei s h dt n o g iur a o u t o o i u p o r e id h n u ta i s u tr ssn l n n oiyi lme tt nwa o lc .T e t cu ewa igea d l dp l r a c mpe nai sn ti pa e h n.a cr ig1 ea ta i aina doealln s lsict no eYe. o n codn t cu lst to n v rl a dueca s ai t 1 oh u i f o f h 1W v rFc dPa n He a O Rie 1 li i n n.tec u tr at e oln - s su so f o li eep tfr r o n h o nemesms t a du eise l d pan w r u owad. f o Ke wod Yelw Rie lo li n He at ad s y rs l o v rFo dPani n .;L r ue:( u 【n es r r “e n {le l王

黄河滩区农牧业生态区的开发和利用

黄河滩区农牧业生态区的开发和利用

产体 系 。 而且 , 黄河 丰富 的水资源 对农 业生 产 以及 畜
牧业生产关系重大。 但是 , 多年来生产的不合理以及 流域 内 自然 资源 的人 为 破坏 影 响 了 当地 经济 发 展 。
所 以 , 理 开发 黄河 滩 区 自然 资 源 以及进 行 严格 的 台 生 态保护 是十分及 时和 必要 的 。 1 2 黄河 滩 区农 牧业 生产现 状优势 . 河 南省 为我国农业 大 省 , 是畜牧 业大省 , 南 也 河 省 养羊 历 史悠 久 , 绵羊 、 羊品种 资 源 丰 富 , 小 尾 山 有 寒羊 、 尾寒 羊 、 山羊 等地 方 品种 , 大 槐 以及 渡 尔 山羊 等 引进 优 良品种 , 目前河 南 省羊 的存 栏 数 260多 0 万只 , 占全 国 的 1 , 全 国第三 养 羊 大省 , 中绵 2 是 其 羊 为 1O多万 只 , 9 山羊 为 240多万 只 , 0 年存栏 数 约 为 240万 只 , 我 国农 业 省 区第一 位 , 肉产 量 位 0 为 羊
极 大 的开 发与 利 用价值 , 可发 展 各种 类 型 的牧 业 生
1 建 立 黄 河滩 区农 牧 业 生 态 区 的优 势
河 南 省地 处我 国 中南 地 区 , 自然 条件 良好 , 河流 众多 , 植被 繁 茂 , 我 国重 要 的畜 牧业 生 产基 地 , 是 也
是我 国重要 的麦 、 、 、 、 棉 油 烟 果生产 区 河南 省有 良
维普资讯




第2 3卷
居全 国第二 位 。黄河滩 区是我 省养 羊业 的重 点地 区 之一, 黄河 滩 区 羊 的 存 栏 数 和 出栏 数 约 占全 省 的 8 左右 , 很 好的基 础 。 有 当地 饲草资 源极其 丰 富, 所 以养 羊业前 景 十分美 好 。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南 养 牛业 发 展 极 其 迅 速 ,0 河 2 多 年来 牛 的存 栏数 持续 增长 , 19 自 91年 以来存 栏数

河南黄河滩区治理开发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河南黄河滩区治理开发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黄河 滩 区是 防洪 工程 体 系中 的重要 组 成 部分 , 防 在
洪 中起着 非 常重 要 的作用 。但 由于 多 种原 因 , 河滩 区 黄 居住 着 大量 居 民 。随着我 国的经济 发 展 和社 会 进步 , 全 国大多 数地 区经 济 已实 现 小 康 , 这 样 的 背 景 下 , 于 在 位 中原腹 地 的黄河 滩 区存 在 的问题 显得 越 来越 突 出 , 急需 加 大力 度 进行研 究 治理 。
心腹 之 患 。
黄河 是世 界上 著 名 的 “ 河 ” 有 “ 时一 条 线 , 悬 , 平 秋 伏一 大片 ” 变化 无常 的特 点 。居住 在黄 河滩 区 的群 众犹 如头 顶一 把剑 , 时刻 提 防着大 洪水 的袭击 。长期 以来河 南黄 河滩 区为 典 型 的农 业 经 济 , 粮 以小 麦 为 主 , 粮 夏 秋
山东东 明县 的 14个 村 庄 、 1 1 近 2万 人 被 洪 水 围 困 。大
所 谓 黄河滩 区 , 是指 黄河 大堤 与 黄河 河 道 之 间 的滩 地 区域 。洪水来 的时 候 , 区应 该 作 为 排 洪 、 洪 和滞 滩 滞 沙 区域 , 是 , 区肥 沃而 广 阔 的土 地 吸 引 着农 民们 在 但 滩 这里 耕作 生息 , 为他 们赖 以生 产 和生 活 的家 园 。现在 成
席 会 华 郝 胜利 , 素金 , 温
( .河 南省 河 务 局 , 南 郑 州 1 河

4 0 0 ; .河 南省 长 垣 县 河 务 局 , 南 长 垣 50 3 2 河4 30 Nhomakorabea) 540
要 :河 南 黄 河 滩 区 面积 大 、 E 多 , 期 以 来 , 区人 民饱 受 洪 水之 苦 , 业 结 构 单 一 , 产 生 活 水 平 低 下 , 命 财 产 安 人 / 长 ' 滩 产 生 生

黄河滩区土地利用优化与对策

黄河滩区土地利用优化与对策

黄河滩区土地利用优化与对策摘要:黄河滩区是黄河汛期洪水行洪、滞洪、沉沙的区域,是黄河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工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滩区群众赖以生活的场所。

黄河滩区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黄河滩区土地利用历史和现状对比研究,分析了滩区景观的变化,提出了滩区土地的优化方案,为滩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黄河滩区土地资源优化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发源地之一。

长期以来,黄河滩区基本限于单一的农业耕作,土地利用与防洪之间矛盾突出。

自建国以来,国家大力治水,使得黄河洪水的险情大为降低,滩地也逐渐成为两岸居民开发利用的对象。

但以往的研究都缺少这方面的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偏重于黄河的堤坝安全和黄河故道的土地利用,而缺少对滩区土地利用的研究。

就河南境内黄河滩区的利用状况,对其加以分析,不但可以客观反映黄河中下游的情况,也可以更好指导滩区的土地利用方式,更好地维护河道的安全和保护人民的财产。

1. 研究区域概况黄河滩区是黄河下游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河道是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从河南兰考县铜瓦乡决口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形成的。

黄河下游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河道形态复杂,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洪水威胁较大。

黄河滩区由三部分组成:高滩,低滩和嫩滩。

高滩区多为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从河南兰考县铜瓦乡决口改道形成的。

低滩区是由于河势变化,塌滩及泥沙经多年反复淤积而成。

嫩滩区与枯水河槽相邻,位置较低,中水时就要漫水。

黄河滩区年平均气温在12.0~14.8℃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550~650mm。

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68%。

降水量年际变幅为400~900mm。

土壤类型主要有:褐土,盐碱土,沙土。

黄河滩区面积近3956 k㎡,占河道总面积的85%。

滩区涉及河南、山东两省15个市,43个县,滩区内现有村庄2052个,耕地2503 k㎡,人口约为180.94万。

该文研究的区域为从花园口到高村这一段黄河的滩区。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20修正)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20修正)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20修正)【发文字号】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7号【发布部门】郑州市政府【公布日期】2020.01.17【实施日期】2020.01.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08年5月15日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75号发布2010年12月25日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96号第一次修正2020年1月17日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7号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发挥湿地生态调控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在黄河郑州段的河道、滩区划定的保护区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及管理应当服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符合河道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科学规划、分区控制、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五条市和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湿地保护需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湿地保护。

第六条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保护区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的保护区管理机构在市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统一协调、指导和监督下,负责本辖区内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市、县(市、区)保护区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制定并落实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三)调查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监测;(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五)承担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六)承担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监测、研究、救护工作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防控工作;(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使行政执法权;(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黄河滩地有机农业开发与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项目建议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莫继荣新加坡星禾生物动力有限公司周大飞二0一0年三月郑州市黄河滩地有机农业开发与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莫继荣新加坡星禾生物动力有限公司周大飞一、公司与项目概况1、公司概况河南新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注册,注册资金500万人民币。

同年底,在郑州农业高新区、郑州市自来水取水区域租地200亩,并与当地政府签定50年土地租用合同。

2、项目概况公司针对黄河滩地生态环境条件,致力于沙土培肥基础上的节水、高效有机农业开发;在此基础上,针对农业化肥、农药污染,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水产养殖水体污染七大农业面源污染提出完整有效、可行解决方案并推广。

计划用5年时间,通过200亩核心区的技术与设施配套组装+农家宾馆消费的带动作用,建立黄河滩地有机农业开发与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模式,在郑州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作推广示范。

打造示范区为全国一流的集粮、油、水果、蔬菜、肉食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具备科研、生产、培训、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多功能的大型有机农业综合开发基地。

通过推广高效有机农业与生活污水源头分离、人工湿地处理,达标后的处理水做水产养殖用水,循环利用,在彻底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部分解决当地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打造一个高效、环保、食品质量安全新农村建设样板。

树立品牌,为一部分高档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一日三餐所需的质量安全有机食品与出口创汇;项目滚动发展,在全国采取连锁、联营模式壮大产业;以创新后的完整生产技术、管理、销售模式带动有机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优质农产品优价升级改造。

以本模式先进技术,可在试图实施有机农业环境不达标的地区推广,从而使农产品产量、品质全面提升,利国利民。

3、开发内容规划设计开发内容为有机种养基地、有机产品加工基地、销售网点建设、品牌建设、高效环保新农村建设五个部分。

(1)有机种养基地前期:200亩核心区的技术与设施配套组装+农家宾馆产品消费进行品牌打造和市场消费引导,完成有机蔬菜认证。

含种苗引进与繁殖、先进技术引进组装配套、生活污水处理效果观测与监控、生物有机质循环利用与土壤肥力动态观测调控试验、蔬果粮油作物栽培示范、动物低成本生物链养殖与生物方法促长试验与养殖示范、有机农业生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观测及其生物防治技术体系建立、产品质量与环境生物理化分析数据库建立。

中期:采取公司加农户形式,公司提供技术、种苗、产品收购、加工、销售模式,在示范区发展有机种养5万亩,其中玉米小麦二熟制1.2万亩、小麦黄豆二熟制5,000亩、牧草及饲料作物5,000亩、蔬菜2万亩、果树5,000亩、特种水产养殖3,000亩,配合果园生态养鸡年产500万羽、配合水产养鸭10万羽、配合果园与油茶林套种牧草饲料作物养殖动物以生猪计算年产10万头。

(2)有机产品加工基地中期:规划建设有机食品生产与有机饲料生产基地,进行有机种养配套,完成有机种、养品种有机认证。

完成年产5万吨生物有机肥厂建设;年产4万吨发酵有机饲料厂建设;2千吨有机食用豆油、玉米油加工厂建设;扩建冷藏、包装、脱水等加工在内的加工厂110亩。

(3)高效环保新农村建设在推广有机农业基础上,加入农村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处理,达到农业面源污染彻底整治,积极投入全国高效、环保新农村建设。

(4)销售网点建设建设农家宾馆餐饮、会员制、单位团购、超市专柜的销售服务体系。

(5)品牌建设打造可异地复制,能创造最佳效益的技术、产品质量、管理、服务、观光、人才品牌,在迅速做大企业的同时,保持企业的先进性地位不变。

后期:以完整的企业文化和资金、技术、产品、管理、服务、人才优势争取在中小企业或创业板块登陆上市。

4、项目投资与效益概算200亩核心示范基地:(1)基础设施与固定资产投资:总计3,159,990元(见表1)。

(2)流动资金:总计1,110,130元(见表2)。

(3)总投资:4,270,120元。

(4)年纯利:5,657,500元。

其中未计入农家宾馆收入、树莓收入、绿化树种增值收入、以及很大一笔技术服务与技术产品销售利润。

5万亩示范区投资与效益概算:固定资产投资33,015万元,申请专项资金14,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5,000万元,企业自筹14,015万元。

流动资金:本项目所需流动资金15,99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4,690万元,企业自筹11,300万元(详见表3)。

项目资本金:本项目资本金35,005万元,符合国家资本金制度规定。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年总收入204,060万元。

年总成本费用63,692.5万元。

年纯利:140,467.5万元。

建设期:2年。

收回投资期:满额生产5年(见表4)。

结论:本项目在郑州市高新农业示范区自来水取水与净化区域实施,能够很好地提高郑州市人民饮水、食品质量安全。

其中按生物链模式设计的有机农业产业链是体现自然规律的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生产力,代表农业发展无可替代的终极目标,在推广有机农业基础上设计的农村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是实现物质完全循环利用、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完美方式。

本项目实施成本与现代农业模式相当,能够保障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双双安全,在实施有机农业环境达标地区,能够迅速改造与提升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在实施有机农业不达标地区推广,能迅速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取得生态、环保、经济三大显著改观的作用。

二、公司近、中、远三期规划目标1、近期目标计划用1~3年时间,使公司建设好200亩有机农业核心基地,完成有机产品认证、品牌打造、有机农业技术体系配套、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整体控制的新农村建设样板工作。

2、中期目标在2~6年时间内,以200亩核心基地的技术与技术产品向郑州市自来水取水流域推广辐射,改善自来水品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成河南省郑州市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整体控制的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工作。

3、远期目标项目开始3年后,有机农业技术体系、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整体控制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得到推广,5年后整合国内有效资源,争取登陆国家中小企业或创业板块上市。

三、项目背景1、我国水源污染现状据环保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对全国七大水系及内河的110个重点河段调查表明,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指标”一类和二类标准的仅占32%,属三类的占29%,四、五类的占39%,全国近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经对全国532条河流监测,其中432条河流受到污染,污染率占82%。

对全国37个主要湖泊监测的结果表明,每天流入的污水量为60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污水的6%。

全国1/3的水体不适宜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宜灌溉,1/2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79%的居民饮用的是受污染的水。

1995年7月3日无锡市许多水龙头流出的是带浓烈异味的臭水,1995年太湖水污染治理就被正式列入第九个五年计划;2007年5月29日无锡太湖水因严重污染,无锡市自来水都带有恶臭味,超市饮品一抢而空。

这事件一经披露,震惊全国。

2、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农药残留直接危害人体生命健康与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

我国农药总施用量达131.2万吨(成药),平均每亩施用931.3克,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

特别是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制,蔬菜和瓜果的播种面积大幅度增长,这些作物的农药用量可超过100公斤/公顷,甚至高达219公斤/公顷,较粮食作物高出1~2倍。

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50%~60%,已经长期停用的六六六、滴滴涕目前在土壤中的可检出率仍然很高。

据调查,在一些名特优农副产品中,有机磷检出率100%,六六六检出率95%,超标2.4%;另在全国16个省的检查结果,蔬菜、水果中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因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引起人畜中毒死亡事件时有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自1997年至2001年共发生因蔬菜农药残留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28起,中毒415人,个别地市高毒、高残留农药每年造成急性中毒5~7宗,受害人数约300人。

类似的急性中毒事故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沿海大部分地区的大田耕地土壤中持久性毒害物质大量积累,2000年太湖流域农田土壤中,15种多氯联苯同系物检出率为100%,六六六、滴滴涕超标率为28%和24%。

令人不安的是许多低浓度有毒污染物的影响是慢性的和长期的,可能长达数十年乃至数代人。

化肥的流失率达到70%,在沙土地中更高,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水源污染与食品质量不安全。

90年代,全世界氮肥使用量为8,000万吨氮,其中我国用量达1,726万吨氮,占世界用量的21.6%。

我国耕地平均施用化肥氮量为224.8公斤/公顷,其中有17个省的平均施用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上限225公斤/公顷,有4个省达到了400公斤/公顷。

据31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目前在农业结构改制后的蔬菜和瓜果地里,单季作物化肥(折合纯养分)用量通常可达569~2,000公斤/公顷以上,如一些蔬果种植大县的化肥平均用量已达1,146公斤/公顷;滇池区蔬菜花卉基地,一季作物氮磷肥用量(纯养分)达687公斤/公顷,最高可达3,300公斤/公顷,其化肥用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0公斤/公顷),较之世界用化肥首户的荷兰还高出一倍多。

每年农田使用化肥氮进入环境的氮素达1,000万吨左右,有些地区饮用水及农产品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均明显超标,易引发癌症。

2000年下半年,华南地区有的城市监测到菜地土壤硝酸盐含量超标率为33.1%。

据中国农科院对某地32种主要蔬菜调查,蔬菜硝酸盐含量比80年代初增加了1~4倍,其中有17种蔬菜硝酸盐含量超过欧盟提出的最低量标准。

2001年长江三角洲的个别省份农产品出口由于监测不合格而损失数亿美元,农产品出口受贸易“技术壁垒”的规避,被人拒之于国门之外。

3、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在美国,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虽然点源污染逐步得到了控制,但是水体的质量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善,人们逐渐意识到农业面源污染在水体富营养化中所起的作用(仓恒瑾,2005)。

经统计,面源污染约占总污染量的2/3,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占面源污染总量的68%~83%,农业已经成为全美河流污染的第一污染源(Miller,1992)。

在19世纪,全世界30%~50%的地表水污染来自面源污染,而到20世纪末期,这一比例上升到50%~70%。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所有的面源污染当中,农业面源污染占据主要地位。

2003年美国环保局调查结果显示,农业面源污染是美国最主要的污染源,它不仅造成40%的湖泊和河流水质退化,还造成地下水污染以及湿地退化(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