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忆江南-
小学音乐 忆江南 课件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怀念 对照注释或字典,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江南好,
美好
风景旧曾谙,
以前 熟悉
日出江花红胜火,
胜过、强过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一种可以从叶子里提
取青蓝色染料的草。
(1)赏读: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的春景美在哪里?有感情朗读、评读。 江花————红胜火
(2)赏读: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句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江水————绿如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忆江南 江南是个好地方, 你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 (唐)白居易 首词的大意吗 ? 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 江南好, 太阳升起,江边的鲜花比火 风景旧曾谙, 焰还要红艳。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天来了,江水绿得像蓝草 春来江水绿如蓝,一样。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风景如此美好,能不 让人回忆?
1.词中哪个字概括了江南的特点? 江南春景的如此美丽、绚烂, 作者用一个字就表达了由衷的赞叹, 那就是——好 。 2.这个“好”字是在赞美江南的什 么好?读出自己的体会。
忆 江 南
白 居 易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白 居易,他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风 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 到洛阳12年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 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创作了一组 千古绝唱——《忆江南》。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太原人。唐朝 进士,元和三年(808) 拜左拾遗,后贬江州司 马,移忠州刺史,又为 苏州、同州刺史。晚居 洛阳,自号醉吟先生、 香山居士。其诗政治倾 向鲜明,重讽喻,尚坦 易,为中唐大家。也是 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 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唱歌《忆江南》|人教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忆江南》,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这个案例将帮助我们理解音乐如何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滑音、长音等技巧,我会通过示忆江南》这节课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成功的地方在于通过引导同学们关注江南的美景,激发了他们对这首歌曲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我注意到同学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了歌曲的旋律、节奏等概念。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解歌曲的情感表达时,可能过于注重理论讲解,而忽略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今后,我应该在教学中增加更多实践环节,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忆江南》这一首歌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江南,或者听说过江南的美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忆江南》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唱歌《忆江南》|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忆江南》为本单元的核心曲目,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学唱《忆江南》,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了解《忆江南》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3.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如节奏、音高等,并能运用到歌唱实践中;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忆江南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绿水江南《忆江南》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忆江南》这首歌曲是第一单元“绿水江南”的第一首歌曲,四年级上册曾学习过“东海渔歌”单元,主要带领学生领略祖国的东海风光。
本学期则由东海转向江南,以“绿水江南”为主题,带领学生领略优美的江南音乐,了解江南的风土人情,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二、学情分析《忆江南》这首歌曲是一首由诗词谱写的二声部合唱作品,与上学期的《村晚》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忆江南》的二声部合唱织体更丰富一些,低声部旋律性增强。
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二声部合唱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演唱水平还有待提高,合唱正确的声音概念正在建立。
学生对优美抒情的江南音乐、风土人情颇有兴趣。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唱《忆江南》培养学生对自然、江南鱼米之乡的热爱之情。
2.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忆江南》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学会用饱满、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用渐强、渐弱的力度来表现歌曲。
3.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力度、速度、情绪、节奏等方面欣赏音乐、表现音乐。
四、学习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忆江南》(2)教学难点:唱好《忆江南》,特别是高潮之处的渐强、渐弱,结尾处的高八度旋律,一字多音处。
五、教学活动(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说到江南,那真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都被江南美景所陶醉,借景抒情,留下了无数的美文和诗篇,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配乐朗诵)师:你们知道这首词的名字吗?生:《忆江南》师:多美的诗句,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播放《忆江南》伴奏乐)二、新授歌曲(1)师:现代人在诗词的基础上给他谱了曲,使得它更加朗朗上口,我们把这种形式叫做新学堂诗。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请同学们用身体来感受下这首歌曲!(2)师:我们再听一遍,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它的情绪、速度、节拍有何特点?生:聆听师:这首歌曲演唱形式是合唱,情绪优美抒情,速度中速,四二拍。
部编小学音乐四年级《忆江南》吴彩云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忆江南》音乐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音乐3、课时:1课时4、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能用积极的态度参加演唱和表现歌曲,表达出对江南的热爱和赞美;2、通过视、听、唱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3、学生能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对江南文化有感性的认识。
三、教材分析:歌曲《忆江南》的歌词取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忆江南》,是诗人晚年回忆江南风景时写的,原作共有三首,这是第一首。
诗的风格清新,语调轻松活泼,像一首动人的民歌。
曲作者为该诗配上了优美婉转的旋律,更加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美景的情感。
通过视、听、唱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准确地演唱一字多音。
教师准备:利用“百度”的搜集反映江南景色的图片与视频,以及有关《忆江南》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唱”是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结合歌曲内容,教学中以“唱”作为理解歌曲的重要手段,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五、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观看《忆江南》朗诵视频:【视频导入】利用【百度视频】之“古代名篇——忆江南”导入新课。
/v?word=%D2%E4%BD%AD%C4%CF%C0 %CA%CB%D0&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oq=%D2%E4%BD%AD%C4%CF&f=3&rsp=5/v_show/id_XNDYzMzgwOA==_rss.html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非常美的诗歌朗诵,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2、简介作者:师:你知道这首词吗?它的作者是谁?(生回答)师:你们真棒!白居易的家住在北方,他一生在很多的地方做官,但是他觉得最美、最好的地方还是江南,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回到陕西洛阳写了三首《忆江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这首《忆江南》,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起来慢慢欣赏江南的美景,细细品味诗人的情怀。
《忆江南》音乐教案

《忆江南》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江南地区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忆江南》这首歌曲,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2. 《忆江南》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及演唱技巧3. 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三、教学重点:1. 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2. 《忆江南》歌曲的演唱技巧3. 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四、教学难点:1. 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2. 《忆江南》歌曲的演唱技巧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视频等资料2. 音乐教材或乐谱3. 教学设备(如音响、话筒等)4. 学生分组,准备合唱或独唱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课件、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江南地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分析《忆江南》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
3. 演唱技巧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呼吸、发音、音准等演唱技巧,进行分组练习或独唱展示。
4. 文化内涵讲解:讲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练习《忆江南》歌曲,提高演唱水平。
2. 调查家乡或其他地区的音乐风格,下节课分享。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技巧掌握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练习的成果,了解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3. 分享环节:评价学生对家乡或其他地区音乐风格的分享,了解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
九、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和《忆江南》歌曲的演唱技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十、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和表演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新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绿水江南第一课《忆江南》一、教学目标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歌曲。
2、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使每位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
3、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3、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4、学习用轮唱、合唱等方法来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图片,配放音乐《翠湖春晓》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很美的江南六大古镇风景图,请你欣赏后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教师随机与学生互动模仿做各种动作或造型)2 、教师配乐朗诵诗词《忆江南》师: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回忆江南美景时欣然写下了一首著名《忆江南》,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朗诵一遍。
3、学生配乐朗诵诗词(二)新授教学1、教师示范表演唱师: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的美的意境,老师想把它唱出来、跳出来,请说出你的感觉。
[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借助精美的道具和声情并茂的演唱、舞蹈,让学生直接形象地感受歌曲的旋律之美和意境之美。
2、学生再次欣赏歌曲一遍。
3、请学生说说、唱唱自己最喜欢的和最难的一句歌词。
师指导学生个别或集体唱一唱。
4、请学生试着将第一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
5、教师讲解并示范演唱高低八度的两句“忆江南”的唱法,学生模唱。
6、学生唱第二段歌词。
7、请学生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以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之情或见到江南美景时的激动兴奋之情。
8、请学生完整地背唱歌曲一遍。
9、请学生为歌曲设计速度,情绪,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
(三)、表现歌曲1、请学生自主合作创设小桥、垂柳、鲜花等造型和划船、摇橹等动作。
表现歌曲意境。
《忆江南》小学音乐课程优秀教学方案

《忆江南》小学音乐课程优秀教学方案课程概述《忆江南》是一首广为流传的经典中国民歌,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深厚文化。
本教学方案旨在通过教授《忆江南》这首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江南文化,领略音乐的魅力,同时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忆江南》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江南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3. 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教授《忆江南》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首歌曲。
2. 文化讲解:介绍江南地区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忆江南》背后的文化内涵。
3. 音乐鉴赏: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忆江南》,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4. 协同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音乐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进行《忆江南》的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 互动法:通过音乐游戏和合唱,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3.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忆江南》,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4. 讲解法:介绍江南文化和《忆江南》的背景,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文化内涵。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歌曲掌握程度:检查学生对《忆江南》旋律和歌词的掌握情况。
3. 音乐鉴赏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忆江南》的欣赏和理解。
4. 团队协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合唱和音乐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忆江南》的乐谱和歌词。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不同版本的《忆江南》。
3. 视频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和教学视频。
4. 音乐器材:如吉他、钢琴等,用于教学和伴奏。
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江南文化和《忆江南》背景,教授歌曲旋律。
2. 第二周:教授歌曲歌词,进行合唱练习。
小学歌曲忆江南PPT课件

歌曲的艺术价值评估
历史价值
作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歌 曲,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
化信息。
艺术价值
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都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音乐 艺术中的珍品。
教育价值
歌曲适合小学生欣赏和学习, 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 美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社价值
歌曲能够传递正能量,增强民 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广泛
歌曲音乐欣赏
歌曲的旋律分析
01
02
03
旋律优美
这首歌曲的旋律流畅、优 美,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 觉。
音程跨度适中
旋律中的音程跨度适中, 没有过于突兀的跳跃,易 于小学生接受和理解。
重复句多
歌曲中多次重复相同的旋 律,有助于学生记忆。
歌曲的节奏特点
节奏明快
这首歌曲的节奏明快,富 有动感,能够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
切分音型运用
歌曲中运用了切分音型, 使旋律更加富有变化,增 加了歌曲的趣味性。
休止符的运用
歌曲中巧妙地运用了休止 符,使歌曲更加生动、活 泼。
歌曲的演唱技巧
自然音域演唱
这首歌曲的音域适合小学生的自 然音域,学生在演唱时不易感到
吃力。
气息控制
学生在演唱时需要注意气息的控制 ,保持声音的连贯和稳定。
咬字清晰
THANKS
[ 感谢观看 ]
小学歌曲《忆江南》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歌曲背景介绍 • 歌曲音乐欣赏 • 歌曲情感表达 • 歌曲艺术价值 • 歌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CHAPTER 01
歌曲背景介绍
歌曲的创作背景
《忆江南》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美景的歌曲,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思念和回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字多音 鱼咬尾 五声音阶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021
第一单元 绿水江南
第一课:忆江南 科任教师:莫海娅
一字多音
一字多音
在音乐中,一个字对应了 多个音符,是一种创作歌曲 的手法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五声音阶
12356
只有五音构成,具有中 国传统民族音乐特色的音阶。
鱼咬尾
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 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 构,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