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说知识点
初中关于小说知识点总结

初中关于小说知识点总结一、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以虚构故事和人物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学作品。
小说的特点包括现实性、虚构性、真实性、可读性和主题多样性。
它可以通过描述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来展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二、小说的类型小说按照叙述方式和题材内容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根据叙述方式,小说可以分为第一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和多人称叙述;根据题材内容,小说可以分为爱情小说、冒险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悬疑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幻想小说等。
三、小说的构成要素小说由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构成要素构成。
情节是小说中的故事发展线索,包括起始、发展、高潮、转折、结局等部分,贯穿于整个故事之中;人物是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包括主角、配角等,他们通过言行和心理活动来表现故事的发展;环境则是故事背景,包括时间、场景、社会环境等方面,它为故事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舞台;语言是小说的表现形式,包括描写、对话、表达情感等,通过语言来表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四、小说的写作技巧小说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构思、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
选材是写作的第一步,要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题材;构思则是故事情节的设计,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和发展逻辑;细节描写是为了丰富故事情节,要抓住故事的关键细节加以描写;语言表达则是写作的灵魂,要用准确、生动和真实的语言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五、著名小说家和代表作品中国古代的著名小说家有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董仲舒的《红楼梦》等;近现代的著名小说家有巴金的《家》,鲁迅的《呐喊》,钱钟书的《围城》,茅盾的《子夜》等。
六、小说的价值和意义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精神享受,而且可以通过描述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活动来展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成就,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5 小说阅读(七大考点七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05 小说阅读(七考点七技巧)小说阅读是中考的重要内容。
从命题材料看,小说阅读材料几乎都来自课外,所选材料突出思想性,注重艺术性和时代感,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材料的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从考查内容看,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对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的把握,始终是命题的方向和重点;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价、情感体验、写法揣摩、哲理感悟等为考查着力点;而对小说艺术技巧的考查将会更加灵活;引导学生提升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人文发展要素的试题将得到进一步重视。
从题型看,与散文的考查一样,以主观性试题为,选择、填空等客观性试题将进一步淡出,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和表达的的开放性试题会逐步增加,而且赋分相对较高。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5个左右,赋分多在12-15分之间,有的省市会高达20分。
考点一、分析人物形象【设题形式】1.阅读全文,概括/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
4.小说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5.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6.分析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
【答题要点】1.总体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2.分析情节发展,感知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3.品析人物描写,彰显人物性格。
借助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以此衬托主要人物。
4.品读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的品味,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
5.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结局的外因。
小说的知识点总结中考

小说的知识点总结中考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叙述为主要手段,以虚构的故事情节为基础的文学体裁,它以一个或多个人物的生活、思想、情感、命运和性格的展现为主要内容,通过对社会、生活、历史、人性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映和表现。
二、小说的特点1. 虚构性:小说是虚构的,它的情节人物都是作者根据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作的,虚构性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重要特点之一。
2. 故事性:小说具有故事性,其情节设计紧凑、曲折,具有引人入胜的特点,让读者产生好奇心和联想力。
3. 描写性:小说是一种描写性文学,它通过对人物、环境、情感等的细致描写,使读者产生目视般的感觉。
4. 叙述性:小说以叙述为主要手段,通过对事件的叙述和发展,引导读者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5. 真实性: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它追求真实性,要求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要有一定的真实感,使读者产生共鸣和认同。
三、小说的类型小说种类繁多,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按照题材、体裁、叙事方式等进行分类,主要的小说类型包括:言情小说、冒险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悬疑小说、推理小说、古装小说、现代小说等。
四、小说的结构1. 故事情节:小说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灵魂和骨架,一个好的故事情节可以让读者忘记时间,产生忘我沉浸在故事中的感觉。
2. 人物塑造:小说中的人物是故事的主要载体,在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和认同。
3.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小说中的背景,通过环境描写可以为故事情节提供必要的背景,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 语言运用:小说语言是小说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语言的运用可以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五、小说的创作要点1. 爆发点:小说的爆发点是故事的关键节点,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转折点,是导致故事高潮的关键事件。
2. 结尾:结尾是小说的收尾部分,它要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
题型有: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 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解题思路: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2. 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3、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主题
•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考点七、品 味语言特色
1.词语:解释词语意思,表现了……
2.句子:赏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表现了……
作用:(句子位置)⑴开头:1. :1.渲染气氛;2.奠定感情基调3.下文埋伏笔;
4.为下文作铺垫;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6.开篇点题;7.总领全文
⑵中间:1.呼应前文(后文);2.承上启下;3.过渡;4.总结上文;5.引出下文;6.推动情节 发展;7.为下文埋伏笔;8.为下文作铺垫;9.补充交代
一.人称
1. 第一人称:叙述亲 切自然,能自由地 表达思想感情,
1
6
考点六、分析写作 技巧
给读者真实生动之 感。
2. 第二人称:便于感 情交流,
2
5
反映现实比较灵活 自由。
增强抒情性和亲切 感。
3. 第三人称:能比较 直接客观地展现丰 富多彩的生活,
3
4
不受时间和空间限 制,
• 题型有: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 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 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 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物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 作答。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课件

5、人物类试题答题思路: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 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 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 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事情E 节
知识点3: 小说考题主 要命题方向
C
知识点6: 小说中的人
物形F 象
知识点1:走近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和具体 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
知识点1: 走进小说
A
知识点4: 小说中的环
境D描写
知识点2: 小说的考点
B
知识点5: 小说中的故
事情E 节
知识点3: 小说考题主 要命题方向
C
知识点6: 小说中的人
物形F 象
知识点2:小说的考点
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 (5)品味语言特色。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 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 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 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 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
中考语文小说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小说知识点总结小说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一种虚构的故事性文学作品,以人物、情节、环境为基础,反映社会生活,展现人性世界的作品。
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社会和人性问题。
中考语文考试中,小说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涉及小说定义、类型、结构、人物描写、情节布局、语言运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逐一总结中考语文小说知识点,并对各知识点进行详细说明,以便考生复习备考。
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虚构性:小说描绘的是作者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情节和人物,是一种虚构的艺术形式。
2.故事性:小说一般以故事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情节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3.反映现实:小说可以通过虚构的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性和情感。
4.表现艺术: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通过语言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5.传播价值:小说在传播人文、道德、艺术和科学知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小说的类型小说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1. 爱情小说:以人物间的爱情情感为主要内容,展现爱情的美好和坎坷。
2. 武侠小说:以武侠为主题,展现江湖恩仇、英雄豪情。
3. 探险小说:以探险为主题,展现人物在未知世界中的挑战和成长。
4. 历史小说: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背景,虚构故事情节,既真实又虚构。
5. 科幻小说:以未来世界、外太空或科技发达社会为背景,展现未来科技文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6. 童话小说:以童话故事为题材,以奇幻的想象和幻想为特点,适合儿童阅读。
7. 悬疑小说:以神秘事件和犯罪案件为主题,以情节转折和奇妙解谜为特点。
8. 社会小说:以社会问题和人情世故为主题,展现人物命运和社会风貌。
9. 军事小说:以战争和军事为主题,展现军民关系和历史事件。
10. 杂文小说:以个人见闻和随笔感悟为主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一、小说的概念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小说三要素是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写。
二、人称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的,不同人称的使用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
第一人称是指代自己的代词,如“我”“我们”等;第二人称是指谈话时在场的别人的代词,如“你”“你们”等;第三人称是谈论的不在场的他人代称,如“他”“她”“它”“他们”等。
第一人称“我”往往是文中的见证人、线索人物、重要人物或主人公等,作用是真实可信,亲切自然,便于抒情。
第二人称“你”比较少用,一般在书信、赞颂或馍念的文章中出现,作用是亲切自然,感情强烈,拉近距离,具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是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用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人物或事件,作用是客观公正,灵活自由,不受时空限制。
三、顺序叙述方法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通常按叙述的先后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在文章中。
不同的顺序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顺序是现代文阅读理解中的重要考点之一,尤其是插叙的考查频率最高,倒叙次之。
顺叙也称正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它是记叙文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记叙方法。
它又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重要、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采用倒叙,能增强文章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同时还可避免叙述呆板和结构单调。
插叙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在不改变中心的前提下,插入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插入的内容去掉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插叙可以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中考语文小说要点概括

中考语文小说要点概括整理了关于20XX年中考语文小说要点概括,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仅供参考。
小说1、小说三要点:人物、情节、环境。
1.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2.进步: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3.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4.结局:深化主题,留下考虑。
情节有哪些用途: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2、表达方法: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1.记叙:对人物经历和事物进步变化所作的交代、陈述。
用途:可以把描写的每个方面联成一体,推进故事情节的进步,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
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2.说明: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讲解和介绍。
用途:使读者了解了解地知道被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比如:这张桌子是方的。
3.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我们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用途:①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法: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
前者见解独到,让人深思.具备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非常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考虑,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②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点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有哪些用途。
③议论在议论文中主如果讲解看法。
4.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用途:能达成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5.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用途:表达作者某种强烈的主观感情。
起到渲染环境氛围,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有哪些用途。
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①直接抒情;②间接抒情。
3、剖析人物形象1.剖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及性格。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剖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的基本知识及考试要点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一、人物形象
(一)人物的描写。
人物塑造的方法:从描写的角度看
1、正面描写。
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外貌(包括外貌、神情、姿态、服饰等)、行动、语言(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心理、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2、侧面描写。
也叫间接描写。
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3、细节描写。
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二)人物形象1、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
2、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3、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四)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故事情节
(一)故事情节
1、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
2、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工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3、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
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中剖析把握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
(二)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
3、概括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三、环境描写
(一)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4、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A、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B、渲染气氛、烘托人物;C、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常见题型:
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三)解题思路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
1、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5、奠定情感基调;
6、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
四、主题思想
常见题型: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五、表达技巧
常见题型: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六、小说的语言。
常见题型: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
在做题的过程中可借助“代入法”将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检验一下这种理解与上下文的意思有无不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
3、理解题目的含义
题目是文眼,其作用:①点明中心,如大连市《冰冻百合》、锦州《高等教育》;
②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如《冰冻百合》、河南的《六个馒头》;③是本文的线索,如:山西省《唐家寺的雨伞》;④主要人物,如:鲁迅的《孔乙己》;⑤主要内容,如:临汾的《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七、小结1、小说的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情节的发展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情节中各自表现,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2、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通过这些人物描写能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而理解其反映的社会情况。
3、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代事件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氛围,表达人物的心情、表现主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