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本章复习训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精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精品)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目录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 :(01)第2节内能..................................................................................................................................... :(04)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 :(07)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 :(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 :(13)第2节热机的效率....................................................................................................................... :(16)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9)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1) .................................................................................................................. :(22)第1节两种电荷(2) .................................................................................................................. :(25)第2节电流与电路(1) .............................................................................................................. :(27)第2节电流与电路(2) .............................................................................................................. :(30)第3节串联和并联(1) .............................................................................................................. :(32)第3节串联和并联(2) .............................................................................................................. :(35)第3节串联和并联(3) .............................................................................................................. :(38)第4节电流的测量......................................................................................................................... :(41)第4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 :(44)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 :(47)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 :(50)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2).................................................................................. :(52)第3节电阻..................................................................................................................................... :(55)第4节变阻器................................................................................................................................. :(58)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61)第2节欧姆定律............................................................................................................................. :(64)第3节电阻的测量......................................................................................................................... :(67)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 :(70)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 :(73)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1) ................................................................................................................ :(76)第1节电能电功(2) ................................................................................................................ :(78)第2节电功率(1) ...................................................................................................................... :(80)第2节电功率(2) ...................................................................................................................... :(83)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 :(86)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2).................................................................................................. :(88)第4节焦耳定律(1) .................................................................................................................. :(91)第4节焦耳定律(2) .................................................................................................................. :(94)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 :(97)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 :(101)第3节安全用电.......................................................................................................................... :(104)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1) ....................................................................................................... :(107)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2) ....................................................................................................... :(110)第2节电生磁.............................................................................................................................. :(112)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16)第4节电动机............................................................................................................................ :(119)第5节磁生电.............................................................................................................................. :(123)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 :(126)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128)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 :(130)第2节核能.................................................................................................................................. :(132)第3节太阳能.............................................................................................................................. :(135)【学习内容】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常见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什么是扩散现象?生活当中有哪些常见的扩散现象?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4.分子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课前预习学案一、认真阅读课本第2页《分子热运动》,完成下列问题: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物质是由的粒子——、构成的。

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导学目标•了解九年级物理全册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掌握九年级物理全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前预习和思考,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导学内容第一章运动的基本概念1.运动的定义及基本概念2.位置、位移与位移矢量3.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关系4.加速度、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第二章力和压强1.力的概念与分类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等速运动3.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效果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5.压强的概念与计算6.浮力与浮力大小的计算第三章力的作用和力的合成1.合力与力的合成2.平衡力与力的分解3.杠杆原理与力矩的计算4.力的图示与示意图第四章动能与功率1.动能的定义与计算2.常见能量形式及其转化3.功率的定义与计算4.功率与动力的关系第五章声的产生和传播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征参数—音调和音量3.力和振幅对声音的影响4.声音的传播速度第六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反射现象2.光的折射现象与折射定律3.光的全反射现象及其应用4.光的折射和色散第七章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1.薄透镜的成像规律2.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3.成像公式的应用4.光学仪器—眼睛、照相机和望远镜第八章电流和电路1.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计量单位2.电路的概念和基本要素3.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4.电流的分流与合流5.电阻与电阻的计量单位第九章感应与电磁现象1.磁感线与磁感强度2.定义电磁感应定律及应用3.电流感应定律4.连续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第十章静电场和静电力1.电荷与静电力2.电场的产生与电场强度3.电场力与电势能的关系4.高压电的危害与安全防护导学方法和技巧•课前预习:对于每一章节,先浏览主要内容,并了解基本概念和公式•提问思考: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和解答问题,增强理解和记忆•注重实际: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联系,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或笔记:总结每章的重点内容,结构清晰,可以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导学要求•预习并思考每章的内容,做好相应的知识点的笔记•完成课后习题,并及时批改和总结错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与同学分享•与同学组队,互相讨论和解答疑惑导学评价•预习笔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的程度•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小结本导学案概括了九年级物理全册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并提供了学习方法和技巧。

九年级物理复习课 导学案[精品]共13页

九年级物理复习课  导学案[精品]共13页

课题:复习一声现象(两课时)二高附中九年级物理备课组使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复习目标:1.记忆有关基础知识;2.掌握典型习题的解决思路;3.完成《巩固与提高》相关习题,并认真纠错。

二、重难点:重点:掌握典型习题的解决思路;。

难点:完成《巩固与提高》相关习题,并认真纠错。

三、必记考点基础知识:(认真阅读《巩固与提高》P15—P16“真题回放”)五、达标训练:1、学生完成《巩固与提高》P16-P18“巩固练习”习题;2、小组对完答案后讨论问题;3、小组派代表展示;六、作业设计:1、纠错本:《巩固与提高》上自己做错的习题进行纠错(不抄题,注明页码题号,写出错误原因和正确的分析过程);2、作业本:《巩固与提高》P17第4小题。

(要求同上)【附】《声现象》知识网络详表(见下页)课题:复习二(1)光的反射(两课时)二高附中九年级物理备课组撰稿人:吴常伟使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复习目标:1.记忆有关基础知识;2.掌握典型习题的解决思路;3.完成《巩固与提高》相关习题,并认真纠错。

二、重难点:重点:掌握典型习题的解决思路;。

难点:完成《巩固与提高》相关习题,并认真纠错。

三、必记考点基础知识:四、典型习题指导:(认真阅读《巩固与提高》P20—P22“真题回放”)五、达标训练:1、学生完成《巩固与提高》P22-P24“巩固练习”习题;2、小组对完答案后讨论问题;3、小组派代表展示;六、作业设计:1、纠错本:《巩固与提高》上自己做错的习题进行纠错(不抄题,注明页码题号,写出错误原因和正确的分析过程);2、作业本:《巩固与提高》P23第12、13小题。

(要求同上)【附】《光的反射》知识网络详表(见下页)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靠介质向外传播的。

新人教版九年级二学期中考物理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二学期中考物理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一、声现象☆课时:☆授课时间:☆复习目标1.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难点: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复习过程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1)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2)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均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2)大小: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即:V固>V液>V气。

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害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考点四声的利用1.超声波(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1)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2)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

2.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1)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2)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3.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B超。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碎石。

基础检测1.在敲响大钟时,我们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D)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2.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琴声,产生这种声音的振动物体是(B)A.手指B.琴弦C.空气D.弦柱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D.在月球上宇航员相距很近也要借助无线电话才能交谈,是由于真空不能传声4.人潜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的声音,传播这个声音的是(D)A. 空气B. 水C. 说话的人D. 空气和水5.“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B)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6.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A)A.增大声音的响度B. 增大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声7.对于一般人来说,有利于学习、休息的理想环境是(B)A.0dB完全没有噪声的环境B. 30~40dB的较安静的环境C. 80~90dB的环境D. 100dB以上的环境8.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D)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在嘈杂的车间里,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D.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9.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B)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仪器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10.在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水传来的;第三次是由空气传来的。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复习导学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的______与其______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_____某种燃料__________放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 ___(如是气体: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质量),_____________(求放出的热量)如是气体,对应的三个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3.0×107J/kg,意义为:质量为_____的焦炭___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煤气的热值约为3.9×107J/m3,意义为:体积为_____的煤气___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________的那部分能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走的能量最多燃料并未完全燃烧;②排出废气和散热;③热机的各部分零件之摩擦,要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部分能量;④曲轴获得的机械能也未完全用来对外做功,①使燃料充分燃烧;②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③保持热机件间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能量转化的例子:电饭锅,灯泡,汽车刹车,发电机,电动机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

注意:同种能量的变化叫做_________,不同种能量的变化叫做_________范围: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适用于各领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学生用,2023年秋修订)Unit 1 电的基本概念Part 1:电的基本概念- 研究电的起源和分类- 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计算方法Part 2:简化电路图- 研究电路图的基本符号- 了解电源、开关、电灯等元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掌握简化电路图的绘制方法Unit 2 电流与电路Part 1:电流的实质- 了解电流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研究安培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掌握电流在电路中的分布规律Part 2:串、并联电路- 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 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串、并联电路的计算问题Unit 3 电压与电阻Part 1:电压的作用- 了解电压的概念和作用- 研究电压计的使用方法- 掌握电压与电势能的关系Part 2:电阻的特性- 研究电阻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了解电阻的测量方法- 掌握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Unit 4 电阻的应用Part 1:用电安全知识- 了解电气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研究家庭及公共场所用电中的安全常识- 掌握用电安全的基本原则Part 2:电阻的应用- 了解电热的原理和应用- 研究电阻丝的特点及其在电热器具中的应用- 掌握电力概念及其计算方法Unit 5 用电安全Part 1:电能的概念- 了解电能与能量的关系- 研究电能计的使用方法- 掌握电能的转换和利用Part 2:用电的合理利用- 研究如何合理选择电器- 了解节能用电的方法和意义- 掌握用电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上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学生用,2023年秋修订)》的概要。

各单元详细的内容请参照教材进行学习和阅读。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本章复习训练》(导学案) (2)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本章复习训练》(导学案) (2)

本章复习训练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2.会正确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3.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4.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5.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来改变电流.教学方法1.归纳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体会电学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系统地复习本章知识.2.比较法:比照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比照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3.实验法: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4.讲练结合法:通过典型习题的讲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电学知识的内容,熟悉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稳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局部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本章总结电压和电压表【例1】如以下图,甲、乙是电流表或电压表.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甲表是________,乙表是_______.解析:电压表要求与被测电路并联,在电路中可视作断路,电流表要求串联在电路中,在电路中可视作导线;要使电阻R1、R2并联,电流必须分别流过电阻R1、R2,所以甲表是电压表,乙表是电流表.答案:电压表电流表【例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以下图中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1〕开关同时控制两灯;〔2〕两灯串联;〔3〕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解析:要求两灯串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灯,则需要把开关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则电压表与L1并联,由于电源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用0~3V 量程,在接电压表时电流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备课笔记知识拓展:判断电路中电表类型的方法①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电路中的电表接入电路的方式,假设电表跟其他元件串联,则这个电表为电流表;假设电表跟其他元件并联,则这个电表为电压表.②电表撤除法:撤除电路中的某个电表,假设不影响其他所有用电器的工作,则这个电表为电压表;假设会影响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则这个电表是电流表.③假设判断法:先假设电路中的电表为电流表或电压表,再分析电路中是否出现故障,或是否符合题意.假设无故障或符合题意,则假设正确;假设出现断路、短路等电路故障或不符合题意,则假设错误.在判断时,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电压表可以认为没有电流通过它,在电路中可以看成是个断路点.本章总结答案:如以下图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例3】小宝在探究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电压U2随电压U1变化的图象,如以下图.请你根据该图象写出电压U2和U1的关系式:U2=________.解析:从题图象可以看出,电压U2与电压U1成一次函数关系,设关系式为U2=kU1+b,则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选取两个特殊点,点(3V,6V)和(4V,5V)代入上式,得k=-1,b=9V,因此可得到关系式为:U2=9V-U1,即U1+U2=9V,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答案:9V-U1【例4】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的实验时,有多个灯泡可供选择,小明把两只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如以下图.〔1〕当分别把电压表连在图中A、B两点,B、C两点及A、C两点时,闭合开关后测得的数据是:U AB=0,U BC=12V,则故障可能是.〔2〕故障排除后,实验正常进行,通过测量得到了两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3〕本实验设计你认为有什么不合理或者可以改进的地方吗?假设有,请加以说明〔假设是电路改进,请将电路图填写在上面虚线框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中由于没有说明两灯泡的亮暗情况,所以有两种可能,一是两灯均不亮,则电路断开,由于BC之间有电压,而AB之间没有电压,因此L2灯断路;假设有一灯亮,而AB间无电压,则L1灯短路,由于灯的亮暗题中没有说明,故两种情况也有可能同时发生;由两次实验记录数据可以看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局部电路的电压之和;由于这是一个规律探究题,实验的次数过少,应改变灯泡的规格或参加滑动变阻器进行屡次实验,得出多组数据,减小实验的误差,便于得出正确的规律..备课笔记知识拓展: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时,应注意:〔1〕选择相同的小灯泡做实验,不具有一般性,应该换用不同的小灯泡再次进行实验;〔2〕本实验要多做几次,防止数据过于单一. 本章总结答案:〔1〕L1短路,电压等于各局部电路的电如以下图电路图进行实验电阻【例5】光敏电阻的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A.光敏电阻的阻值随B.光敏电阻的阻值随C.光敏电阻的阻值随D.光敏电阻的阻值随解析:从题图可以看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答案:B【例6】某物理兴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所选的两种金属丝接入电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格如下表所示:〔1〕在探究导体电金属丝对应接入电路1和初步判定:在导体的材料〔2〕在探究过程中则他们想探究的是导体电解析:导体的电阻是关,在探究电阻与某一个体长度的关系,应采用材看,A、B导体长度之比之比为1∶2,这说明在导成正比.答案:〔1〕A、B〔备课笔记课外拓展:康铜康铜,指的是一种具有高电阻率的合金金属,是含40%镍,1.5%锰的铜合金.具有低的电阻率温度系数和中等电阻率〔电阻率为0.48μΩ·m〕.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适宜在交流电路中使用,作精密电阻、滑动电阻、电阻应变计等,也可用于热电偶和热电偶补偿导线材料.约合40%镍的铜镍合金的特征就是此种合金有很小的温度系数.康铜丝为此种合金制成的电阻丝.规律总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问题含有电流表、电压表的电路故障问题是电学常见的问题,电路故障的判断和排除是初中电学学习的难点.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就是发生了故障,大多数故障是断路或者短路造成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是判断电路故障的性质,即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断路还是短路;其次是电路故障发生的位置,即电路的故障发生在哪个用电器上.本章总结滑动变阻器【例7】如以下图,当滑片P置于中点时,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当滑片P由中点向b端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和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小灯泡变暗B.电流表示数变大,小灯泡变亮C.电流表示数不变,小灯泡变暗D.电流表示数变小,小灯泡亮度不变解析: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小灯泡变暗.答案:A教学板书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本钱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备课笔记1.断路的性质及分析方法断路的性质:电路中发生断路,表现为电路两端电压不为零,而电路中的电流为零;此时这两点间假设接有电压表,则电压表有示数,而串联在此电路中的电流表无示数.断路故障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假设有电压时,再逐段与电路并联,假设电压表有示数,则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是连通的,断点在电压表的两接线柱之间.2.短路的性质及分析方法短路的性质:电路中发生短路,表现为有电流通过电路,而短路的两点之间电压为0. 短路故障的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假设有电压时,再逐段与电路并联,假设电压表没有示数,则说明该电路被短路;假设电压表有示数,则该电路不被短路或不完全被短路.第二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2.3.【课前准备】1.你知有哪些现象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你知有哪些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造成的?3.你认为光的直线传播要什么条件〔光的什么条件下传播的路线是直线〕?4.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在不同的介质中是一样大吗?【课堂学习】问题1.水的三态有什么特征?1.阅读:“信息快递〞如何使用酒精灯,请同学谈一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复习导学案 全册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复习导学案 全册

九年级物理复习导学案九年级物理第一阶段复习导学案01 机械运动●考试说明有标准1.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a)2.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a)3.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b)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b)●考点细化可检测1.识别并举例说明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

▲2.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识别图象,会根据条件计算出速度、路程和时间。

▲3.复述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列举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物体,计算平均速度。

★4.会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长度和速度。

5.会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速度。

6.会解释测量有误差的原因;记住减小误差的方法;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自主复习忆基础一、看书后完成下列问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符号为。

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正确使用时首先应观察①②③。

在读数时,视线要,估读时只允许估读到。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符号。

时间的测量工具是。

3.测量时,值和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只能,不能,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4.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的时候,被选作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物体间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是:(1);(2)。

5.物理学中,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国际单位是。

72 km/h= m/s;10 m/s = km/h。

6.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表示物体在通过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计算公式为。

二、交流答案、说出疑惑:●知识框架巧搭建(教师精讲)●重点难点有引导例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坐在逆水驶向上游的船中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 .河岸上的树 B .船舱 C .迎面驶来的船 D .河水(2)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为 ( ) A .一定上升 B .一定下降 C .一定静止 D .无法确定解答:(学生先讲、教师引导) 归纳:例2.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a 、b 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复习训练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电功的公式及单位,能正确使用电能表测量电能.2.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3.知道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原理,知道如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和实际电功率.4.会自己设计实验电路、选用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有序地进行实验、读取数据、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会正确撰写并分析实验报告.5.知道电流的热效应与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定量关系;知道生活、生产中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实例和危害以及危害的防止手段.教学方法1.归纳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体会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系统复习本章知识.2.讲练结合法:通过典型例题及习题的讲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的内涵,熟悉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本章总结电能、电功、电功率【例1】小明家安装了新的感应式电能表,一个月后此表的表盘如图所示,这个月他家用电_______kW·h,电能表的转盘转过了_______圈,小明家最多能接入总功率为_______W的用电器.解析:从表盘显示的数据看,这个月他家用电为125.0kW·h;由表盘上所标规格可知,每消耗1kW·h,表盘转2000转,则这个月表盘共转了2000×125=2.5×105(圈),此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0A,允许接的最大功率P=UI=220V×20A=4.4×103W.答案:125.0 2.5×105 4.4×103【例2】图甲为小明家的电饼铛,主要用于食品的烤烙和烹制.它采用双控电路,额定电压为220V,上、下盘同时加热时额定功率为1000W,工作的简化电路如图乙,S为总开关,S1和S2为两个温控开关,R1和R2为上、下盘的加热电阻,R1=R2.备课笔记电能、电功率、电热的比例关系本章总结电饼铛(1)R1正常工作时,R1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__W.(2)R1正常工作时,通过R1的电流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小明妈妈总感觉做晚饭时,烙熟一个饼所用的时间比在其他时段要长.小明决定用家中的电能表和手表测量做晚饭时电饼铛的实际功率,于是,他关闭家中其他用电器,让电饼铛单独工作5min,电能表转盘转过了225R.(注:该电能表标有“3000R/kW·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R)①电饼铛的实际功率是多大?②烙熟一个饼所用时间变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于上、下两盘的电阻值相等,且并联在电路中,并联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支路电功率之和,根据其总功率为1000W可知,R1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为500W,通过的电流PIU=;从电能表的铭牌和所转的转数可知,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225r3000r/kW hW=⋅,则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式WPt=可求得此时的实际功率,由此可知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这说明电饼铛两端的实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导致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所以烙熟一个饼所用的时间变长.答案:(1)500(2)由P=UI得,通过R1的电流为11500W2.3A220VPIU===.(3)①电饼铛消耗的电能为225r=0.075kW?h3000r/kW?hW=.电饼铛的实际功率为0.075kW?h0.9kW900W5h60WPt====实.②电饼铛的实际功率小于其额定功率(或电饼铛两端的实际电压小于其额定电压)电功率的测量【例3】小明按如图所示电路图做“测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实验室可提供下列器材:A.电流表B.电压表C.滑动变阻器R(阻值0~20Ω)D.电阻为6Ω的待测灯泡L(电阻不随温度变化)E.电源E(电压4.5V并保持不变)F.开关S及导线若干(1)根据电路图和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可判断出:实验时通过灯泡的最小电流为_______A;加在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为_______V;(2)若小明所选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实验要求测量时通过灯泡的电流至少为电流表满刻度的三分之一,则测出的灯泡的功率范围只能是______________;(3)小明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进行实验,由于电路中某一处有故障,当闭合开关时电压表无示数,为查出电路故障,小明进一步观察并检查电路.当检查到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及其连接都完好时,小明结合前面的观察,就可判断出电路的故障:如果小明观察到______________,则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小明观察到______________,则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备课笔记本章总结(4)排除故障后,小明继续进行实验,在对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时,他设计了如下表格.你认为这张表格的设计是________(正确/错误)的.解析:(1)当变阻器滑片在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即L4.5V0.173A6Ω+20ΩUIR R==≈+,当滑片在最小阻值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大为电源电压4.5V;(2)电流表示数至少为满刻度的三分之一,则电路中最小电流为0.2A,此时灯的功率P小=I2R=(0.2A)2×6Ω=0.24W,最大电流应同时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所以通过灯泡的最大电流应是3V0.5A6ΩI==大,此时最大功率P大=I大2R=(0.5A)2×6Ω=1.5W;(3)电路中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及其连接都完好,所以当电流表无示数时故障为滑动变阻器断路,当电流表有示数时故障为小灯泡短路;(4)由于灯泡的电功率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不同,所以实验中不能对电功率求平均值,即表格设计不正确.答案:(1)0.173 4.5(2)0.24W~1.5W(3)电流表无示数滑动变阻器断路电流表有示数灯泡短路(4)错误电热及其应用【例4】有两根电阻丝R1、R2和一个电源E,电源E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如果只将电阻丝R1接在电源E两端,电阻丝R1在120s内产生的热量为12Q;如果将电阻丝R1、R2并联接在电源E两端,电阻丝R1、R2在60s内产生的总热量为8Q;如果将电阻丝R1、R2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为使电阻丝R1、R2产生的总热量为3Q,则需要通电的时间是_______s.解析:由图甲知,单独使用电阻R1加热时,根据焦耳定律,21112UQ tR=①;由图乙知,2212128+U UQ t tR R=②,由于电源电压不变,由①②得211221212128+UtRQU UQt tR R=,解得R2=3R1;由图丙知,当两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R串=4R1,设此时产生的总热量为3Q时,需要的时间为t3,则有23123+Ut QR R=,即23134Ut QR=③,结合①式可得t3=120s.答案:120备课笔记本章总结【例5】电吹风是现代家庭常用的电器.如右图是小华家中使用的电吹风.使用过程中,她发现电吹风既可以吹热风,又可以吹冷风.根据这个现象她断定:在电吹风中有带有风扇的电动机和可以发热的电热丝.根据电吹风能够单独输出冷风的现象,她认为电动机和电热丝是并联的.下图是她根据现象分析画出的两个电路图.(1)你认为上述两个电路,哪一个更符合实际情况?(2)小华查看说明书得知,该型号电吹风吹热风时的功率为460W,吹冷风时的功率为20W,求电吹风正常工作且吹热风时电热丝的功率、电阻及1min内电流通过电热丝所产生的热量.解:(1)乙电路更符合实际情况.(2)由于吹热风时,电热丝与电动机并联,且P总=P电热丝+P冷.所以P电热丝=P总-P冷=460W-20W=440W.根据2UP UIR==得,2220V?220V110Ω440WURP===电热丝电热丝.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的热量为Q=I2Rt=P电热丝·t=440W×60s=2.64×104J.教学板书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备课笔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