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高三地理二模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高三地理二模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高三地理二模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都盛产优质矿泉水,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
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000米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
据此,回答第1、2题。
1.“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①纬度高,全年气温低②有高大山脉分布③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④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⑤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A. ①②B. ③④C. ②⑤D. ④⑤2. 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A. 水源主要来自太平洋B. 水源地将随全球变暖海拔降低C. 补给依靠江河、湖泊D. 由冰雪下渗经过滤和矿化形成图1为某年6月5日,某省区近地面天气状况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 该地A. 冷气团来自西伯利亚冷高压B. 降水主要出现在冷气团一侧C. 锋面两侧气团的温度差异大D. 锋线附近的等压线最为密集图1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在树枝等物体上的现象。
日本青森县形成的雾凇远超吉林雾凇平均40-60mm 的厚度,被称为“山形雾凇”,如图2(b )所示。
读图2,回答第4、5题。
4. 与吉林相比,青森县雾凇形成的特殊条件是A. 纬度高,冬季气温低B. 冬季盛行西北风C. 日本海提供充足水汽D.常绿阔叶林为主 5. 当地旅游开发可以A. 加大宣传,吸引北欧等地区客源B. 挖掘景观历史内涵,增加资源类型C. 清理植被,建设高标准的滑雪场D. 利用地热温泉资源,丰富旅游项目图3为我国西北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回答第6题。
6. 图中A.地势特征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B. 甲地因地壳上升形成较厚沉积层C. 乙地是因褶皱形成的谷地,植被条件较好D. 丙地风力侵蚀作用强,可为甲地提供沙源图2 图3图4是我国2011-2015年洪涝、旱灾、台风灾害应急响应次数统计图。
读图,回答第7题。
7.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A. 旱灾、洪涝、台风B. 洪涝、旱灾、台风C. 台风、洪涝、旱灾D. 旱灾、台风、洪涝图5是2000年和2011年成都市热岛效应温度场示意图。
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语文2017.5本试卷共9 页,15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 题。
材料一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吃一口在太空中孕育出来的食物早就是一件离普通人很近的事了。
我们在餐桌上最常吃到的黄瓜、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很多就有可能是太空来物。
人们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何最近吃到的甜瓜更甜更脆了,吃到的黄瓜更大更嫩了?这背后的技术就是已经深入到大众生活中却不为人所熟知的“航天育种”。
实际上,一粒种子从上天到入地再到结出果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甲。
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搭载上天,要经过多重筛选,搭载种子在纯度、净度、发芽率上必须符合国家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种子的相对含水量应控制在 13-14%。
每份搭载种子数量,小粒作物一般应在 3000 粒以上,大粒作物一般应在 1000 粒以上。
搭载资源非常有限,每次都是两三公斤的量,每次一百种左右。
第二阶段是乙。
利用卫星和飞船等太空飞行器将植物种子带上太空,再利用其特有的太空环境条件,如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因素使植物产生各种基因变异。
一般来说,种子搭乘卫星上太空转一圈,便能诱导其“变”出更优良的品质,比如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实、更美的花朵。
第三阶段为丙。
种子随着搭载的航天器返回地球后,随即要进行地面选育工作,包括地面种植、观察、突变体筛选、遗传稳定性鉴定等工作。
因为种子的变化是分子层面的,想分清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必须要将这些种子全部种下去,繁殖三四代后,才有可能获得性状稳定的优良突变系。
这个过程很漫长,每次太空遨游过的种子都要经过连续几年的筛选鉴定,其中的优系再经过考验和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才能称其为真正的“太空种子”。
对于“航天育种”这一新事物,人们还存在很多知识上的困惑。
西城区高三地理二模答案

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地理答案及评分参考2022.5一、选择题(共45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2分)(1)(3分)由于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和小浪底工程,黄龙入海的规模比之前小;但在小浪底调水调沙阶段,该景观规模会更大。
(2)(4分)通过改造盐碱地,增加耕地数量;提高盐碱地质量;培育优良品种;推广到其它地区,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安全(3)(5分)生态: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暖经济:提高石油产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社会: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企业环保意识,为达成碳中和做出贡献17.(10分)(1)(5分)增加植被覆盖;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防风固沙,改善土地荒漠化;调节局地气候;改善生态环境(2)(5分)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峡谷段,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塔拉滩光伏产业园与龙羊峡水电站距离近,工程量小18.(12分)(1)(7分)从交通运输、资源分布及开发、生产活动、城市规划等方面(2)(5分)距离市中心近;交通便利;客源丰富,消费人群多;山区面积广,森林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发展的生态涵养区;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产业基础好19. (11分)(1)(5分)赞同:当地气候湿热(热带雨林气候);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油棕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市场广阔;提供就业;增加收入。
不赞同:油棕种植破坏了热带雨林,当地生物多样性锐减;加剧全球变暖;破坏土著居民生存环境;改变生存方式;冲击当地传统文化。
(2)(6分)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棕榈油产量下降(2分)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地理答案及评分参考2022.5 第1页(共2页)绘图:冷、暖1分;垂直方向气流1分;水平方向气流1分;西岸降水减少1分20.(10分)(1)(3分)全球磷矿资源储量、产量分布不均;全球磷矿储量、产量分布不一致;储量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地区最多;我国磷矿石产量全球第一(2)(7分)合理开发磷矿资源,以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磷矿开采利用率,保证我国资源安全;加强磷肥生产,增加农作物产量,利于粮食安全;新能源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代替传统化石燃料,利于环境安全;有利于国家安全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地理答案及评分参考2022.5 第2页(共2页)。
2017北京西城高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7北京西城高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理科综合2017.5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Na 23 S 32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材料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B C D宇宙飞船光导纤维宇航服尿不湿外壳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5月高三理科综合第2页(共19页)7.下列事实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A.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Hg2+B.用热的Na2CO3溶液去油污C.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制造肥皂D.配制CuSO4溶液时加少量稀H2SO48.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ClO4 > H2SO4 B.Na、Mg与水反应,Na更剧烈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 > HCl D.向Na2SO3溶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5月高三理科综合第3页(共19页)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5月高三理科综合 第4页(共19页)9.已知反应:2Fe 3++ 2I -2Fe 2+ + I 2,用KI 溶液和FeCl 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实验i 中现象说明有Fe2+生成B .实验ii 中现象说明反应后溶液中含有Fe 3+C .实验iii 水溶液中c (Fe 2+)大于i 中c (Fe 2+)D .实验iii 中再加入4滴0.1 mol·L -1FeCl 2溶液,振荡静置,CCl 4层溶液颜色无变化 10.在一定条件下,利用CO 2应如下:CO 2(g) + 3H 2(g)CH 3CO 2(g) + H 2(g)CO(g) + H 2O(g) △H 2。
温度对CH 3OH 、CO 的产率影响如右图所示。
2017-2018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

选择题
1. 【答案】(1)C (2)A
2. 【答案】(1)D (2)B
3. 【答案】(1)C (2)B (3)D
4. 【答案】(1)A (2)D
5. 【答案】(1)D (2)A (3)C
6. 【答案】(1)C (2)D (3)D
7. 【答案】(1)B (2)D
16. 【答案】(1)C (2)A (3)C
17. 【答案】(1)B (2)A
材料题
18. 【答案】(1)类型:由东向西,从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到温带荒漠。(或由西向东,从温带荒漠、温带 草原到温带落叶阔叶林)。 原因:由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或由西向东,距 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
21. 【答案】(1)衡阳、永州、怀化: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酸性土壤。 安达卢西亚: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照充足;地形利于排水。
(2)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汛期较长;无结冰期。 (3) 增加技术投入;提高产量和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国内外市场。
(2) 地壳运动;风化作用;冰川侵蚀;海浪侵蚀。 (3)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冷藏保鲜技术提高;品质高,需求量大。 (4) 挪威纬度高;夏季凉爽;白昼时间长。
20. 【答案】(1)以山地、盆地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部低;平均海拔较高。 (2)险滩①:进入峡谷,江面变窄;山体滑坡,江面宽度进一步收缩;流速加大,形成 急流滩。 或险滩②:岩石崩塌;大小岩体滚落江中,阻塞航道;易触礁石,形成险滩。 (3) 临近铝土矿产地;水能丰富;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技术水平高;工业基础好。 (答出四项即可) (4)运距短;运速快;连续性强;运输安全性高;适合运输高品质商品。(答出四项即可)
2016_2017西城区高三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地理2017.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40题,共40分)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
在此期间,天宫二号运行在距地面近400千米的近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约90分钟。
据此,回答1~3题。
1. 天宫二号A. 运行到近地点速度较慢B. 运行在地球与木星轨道之间C. 昼夜更替周期约90分钟D. 表面昼夜温差小于地球表面2. 宇航员在天宫二号驻留期间A. 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B. 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C. 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大D. 南极大陆极昼围扩大3. 天宫二号安装的对地观测设备可以①计算污染物扩散面积②对火灾进行监测③对科考船进行实时导航④探测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读图1“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4、5题。
4. 图示地区A. 总体地势南高北低B. 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C. 最低处海拔不足900米D. 河流两岸的坡度平缓5. 图中瀑布A. 落差最大可达80米以上B. 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密切相关C. 在甲处观赏有“遥看瀑布挂前川”效果D. 为保证水量稳定需上游水库在夏季放水图2是市某中学老师10月29日在一条南北向街道面向南方拍摄的照片。
读图,回答6、7题。
6. 照片的拍摄时间是A. 6:00B. 10:00C. 14:00D. 18:007. 该时间之后2个小时,树影将A. 变短,顺时针移动B. 变短,逆时针移动C. 变长,顺时针移动D. 变长,逆时针移动读图3,回答8~10题。
8. 图示两个大陆A. 处于同一板块B. 相距将会越来越远C. 边缘有深海沟D. 均有山脉贯通南北9. 卫星监测到撒哈拉沙漠沙尘不断向亚马平原输送,原因是A. 赤道盛行上升气流B. 东北信风定向吹拂C. 副热带高压带控制D. 洋流自东向西流动10. 盛行风给加勒比海沿岸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 夏季的高温B. 冬季的寒潮C. 频发的沙尘D. 丰沛的水汽图4为“9月13日(a)和9月14日(b)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北京西城区高考文综地理二模试题(附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二模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4.5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图1为大洋中脊扩张示意图及热液区景观图.读图,回答第1题。
1.图中热液区A. 不会发生地震B. 适宜旅游开发C : 岩石圈的厚度最薄D。
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图2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
读图,回答2、3题。
2。
据图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B . 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C . 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D.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3. 绿水A . 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B 。
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C : 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D。
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图3是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锋面位置示意图,所示天气系统冬季较长时间控制该地区,锋面云层向东可延伸到贵阳上空。
读图,回答4、5题.图14。
此时,昆明A . 降水量较大 B. 气压较贵阳高 C :以晴天为主 D. 气温日较差小5. 与云南省相比,贵州省A: 冬季低温危害较大 B. 全年太阳辐射充足C . 洪涝灾害多在冬季 D. 生物种类更加丰富读图4,回答6、7题。
6。
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变化可能是由于A 。
水土流失现象加剧B . 河流沿岸大规模挖砂C: 修建水库数量增多 D. 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7. 据图推断,近年我国A 。
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B 。
台风破坏程度明显降低C 。
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D : 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图4图5表示2009年北京市城市热岛的季节变化。
读图,回答8、9题。
8. 该图数据来源最有可能是A: 卫星遥感资料 B。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一、选择题下图是拍摄于北京时间11月20日20时,位于21°W、极圈附近某海域的卫星云图。
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天气系统()A.为北半球反气旋B.生成于太平洋面C.带来强雨雪天气D.会发展成强台风2.拍摄云图时()A.当地时间是20日上午B.该区域可见“午夜太阳”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D.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移动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答案:1.C2.A试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天气系统为北半球气旋,生成于极圈附近,带来强雨雪天气,但是不会发展成强台风,所以C正确。
2.拍摄云图时为北京时间11月20日20时,当地时间为20日上午,此时北极附近出现极夜,不会出现“午夜太阳”,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回归线附近移动,所以A正确。
.研究表明,我国祁连山区近50年来冰川面积变化显著。
读下图,回答第3、4题。
3.图中区域()A.东部比西部冰川面积大B.东部比西部冰川退化快C.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D.山地雪线高度逐年降低4.导致图示地区冰川变化的首要影响因素是()A.气温B.光照C.降水D.当地人类活动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答案:3.B4.A试题解析:3.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图中区域东部比西部冰川面积小,东部比西部冰川退化快,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山地雪线高度逐年升高,所以B正确。
4.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图中区域东部比西部冰川面积小,东部比西部冰川退化快,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山地雪线高度逐年升高,所以A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貌和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地貌广泛分布于我国()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D.青藏地区6.图中()A.地质地貌的形成顺序是③①②B.岩层①是由于变质作用形成的C.河流④处左岸堆积,右岸侵蚀D.暗河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7.该区域的农业模式()A.发展优势是肥沃深厚的土壤条件B.适合大型机械化生产,商品率高C.有利于减轻滑坡、泥石流等灾害D.可提升不同纬度水热资源利用率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答案:5.C6.A7.C试题解析:5.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貌有暗河、溶洞、石钟乳等,这些都属于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所以C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高三地理二模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都盛产优质矿泉水,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
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000米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
据此,回答第1、2题。
1.“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
①纬度高,全年气温低②有高大山脉分布③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
④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⑤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⑤
D. ④⑤
2. 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
A. 水源主要来自太平洋
B. 水源地将随全球变暖海拔降低
C. 补给依靠江河、湖泊
D. 由冰雪下渗经过滤和矿化形成
图1为某年6月5日,某省区近地面天气状况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 该地
A. 冷气团来自西伯利亚冷高压
B. 降水主要出现在冷气团一侧
C. 锋面两侧气团的温度差异大
D. 锋线附近的等压线最为密集图
1
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在树枝等物体上的现象。
日本青森县形成的雾凇远超吉林雾凇平均40-60mm 的厚度,被称为“山形雾凇”,如图2(b )所示。
读图2,回答第4、5题。
4. 与吉林相比,青森县雾凇形成的特殊条件是
A. 纬度高,冬季气温低
B. 冬季盛行西北风
C. 日本海提供充足水汽
D.常绿阔叶林为主 5. 当地旅游开发可以
A. 加大宣传,吸引北欧等地区客源
B. 挖掘景观历史内涵,增加资源类型
C. 清理植被,建设高标准的滑雪场
D. 利用地热温泉资源,丰富旅游项目
图3为我国西北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回答第6题。
6. 图中
A.地势特征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
B. 甲地因地壳上升形成较厚沉积层
C. 乙地是因褶皱形成的谷地,植被条件较好
D. 丙地风力侵蚀作用强,可为甲地提供沙源
图2 图
3
图4是我国2011-2015年洪涝、旱灾、台风灾害应急响应次数统计图。
读图,回答第7题。
7.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 旱灾、洪涝、台风
B. 洪涝、旱灾、台风
C. 台风、洪涝、旱灾
D. 旱灾、台风、洪涝
图5是2000年和2011年成都市热岛效应温度场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8、9题。
8. 图中成都市
A. 2000年市中心温度普遍较高且集中连片
B. 2000年东北部环路因车辆拥堵温度最高
C. 十年间新建产业园区,重工业规模扩大
D. 十年间企业基本退出城区,呈分散布局 9. 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 建设市中心休闲旅游区
B. 优化城市中心功能分区
C.疏解人口和商业到近郊
D. 外迁全部产业至远郊区
2011年,贵州省从江侗乡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GIAHS )保护试点地,图6示意具体生产过程,其间农田需保证随时有充足的水。
读图,回答第10、11题。
10. 该农业生态系统中
A.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较高
B. 耕作制度属于一年三熟
C.养鱼养鸭可增加土壤养分
D. 需要增加农药的使用量 11. 为保护这种农业遗产,当地应该
A. 修筑梯田,扩大农田面积
B. 加强灌溉设施的维护
C.增加养鸭数量,提高收入
D. 坡脚种植水源涵养林
图5
图6 图
4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36.(36分)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非洲之傲”列车运行线路之一的起点是南非开普敦,终点是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
(1)说明图中30°S 附近大陆东西两岸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任选一侧简述成因。
(8分)
开普敦位于欧洲到亚洲航线的中途,西欧人在此建立了南部非洲最早的殖民地,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西欧农民不断迁移到此定居。
(2)分析开普敦受西欧殖民者青睐的原因。
(8分)
铁路沿线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草原上旱季烧荒备耕现象非常普遍,每年播种一季。
(3)指出草原地区旱季烧荒带来的主要生态问题,并说明农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10分)
列车运行的最东段是我国1970年援建的坦赞铁路,共有320座桥梁,22条隧道。
2017年1月中国宣布将再次参与该铁路的改造升级,实现铁路与港口的有效衔接,打造铁路沿线产业经济带。
(4)分析影响坦赞铁路施工的自然因素,概述该铁路改造升级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10分)
40.新版历史教科书将中国抗日战争的时间限定,从原先的“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
图12
东北地区的战事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恶劣和残酷的环境中长期坚持游击战争,图15是东北抗日联军活动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2)题。
(2)分析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游击战环境恶劣的原因。
(10分)
41. 某校学生开展了主题为“体会区域差异 探寻城市发展 品味地方文化”的陕西游学活动。
同学们在穿越秦岭的高速公路上多次看到装满柑橘的货车,在秦岭南坡更是观察到连绵10多千米的柑橘园。
当晚,有同学上网查找柑橘的生长条件,整理资料如图16所示。
读图,回答第(1)题。
(1)简述秦岭对其南坡柑橘生长所起的作用。
(10分)
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
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2017.5
图15 图16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36.(36分)
(1)年降水量东多西少,(1分)大陆东岸1000-2000毫米,大陆西岸小于200毫米。
(1分)
大陆东岸: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山脉阻挡,多地形雨。
(6分)
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位于东南信风的离风海岸,沿岸有寒流。
(6分)(2)海上航线重要的物资补给站(2分)(替换:位置优越、交通位置重要、地处交通要道,交通便利不得分);与西欧相比,热量充足,适宜种植业发展(替换:土地
广阔);阳光充足。
(答光热充足4分)(6分)
(3)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4分)(替换:土壤肥力下降)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改善水利设施,促进技术推广(后两点替换:推广良种、加
大政府管理力度、增加资金投入)。
(6分)
(4)穿越裂谷带(替换: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替换:气候湿热、病毒肆虐);(4分)改善基础设施,利于沿线国家资源开发,完善产业结构(此
两点可替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替换:
拓展市场,市场广阔不得分)。
(6分)
40.
(2)山高,冬季漫长、寒冷,降雪量大,人口少(聚落少),缺少食物、物资补给。
(10分)
41.
(1)冬季秦岭阻挡冷空气,南坡相对温暖;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充足;南坡为阳坡,光照充足;坡地宜林,排水条件良好。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