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一次月考题及答案

08级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语文试卷命题人:刘智材第Ⅰ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个人信息填写好.2.本试卷分A类考生和B类考生做的题有1—3、5、13(2)(3)、15(3)(4)、20小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1.(A类考生做)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答应(dā)脊.梁(jǐ) 自惭.形秽(chán) 强.词夺理(qiǎng)B.泥淖.(nào) 生肖.(xiāo) 迄.今为止(qì) 蜚.短流长(fēi)C.誊.写(téng) 癖.好(pǐ) 畏葸.不前(xǐ) 不敢违拗.(ào)D.害臊.(sào) 惩.罚(chěng) 称.心如意(chèng)弄巧成拙.(zhuō)(B类考生做)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错误最...少.的一组是()A. 重创.(chuàng)脊.梁(jǐ) 生肖.(xiāo) 答.应(d á)称.心如意(chèng)B.逮.捕(dái)泥淖.(nào) 誊.写(téng) 间.断(ji àn)不敢违拗.(ào)C.癖.好(pǐ) 害臊.(sào) 碑帖.(tiē)户.口(h ù)寡廉鲜.耻(xiǎn)D.洗涮.(shuàn)吮.吸(shǔn)沏.茶(qì)镌.刻(ju àn)畏葸.不前(xǐ)2.(A类考生做)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端详干躁淋漓尽致望文生意B.蕴藏杜撰生死悠关良莠不齐C.迁徙辐射断壁残垣惨不忍睹D.脚踝告磬鬼鬼祟祟矫揉造作(B类考生做)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防范一蹋糊涂眩耀锒当入狱B.保贵五体投地标识叱咤风云C.顶盛不记前嫌揣度麻痹大意D.对现不修边幅戏虐敷衍塞责3、(A类考生做)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西藏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立场是坚定的,决不允许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政治组织,以会见达赖为名,中国内政。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高三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2015年中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为51.3%,其中农村地区略高,为51.7%。
《2020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调研报告》统计,大约有50%的农村老人处于空巢状态。
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比例将高达90%,预计将有超过2亿老年人成为空巢老人,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数量显著高于城市。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留守老年人数量超过1亿。
老龄化与数字化相伴而生,相向而行。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养老产业、医疗领域,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全面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同时要看到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
人口老龄化为经济发展带来斯的增长点。
老年人的健康、养老、医疗需求及对于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的需求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虽然老年人口的增多会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但是老年人并不是“负担”,而是一座“金矿”;不是“人口负债”,而是“人口红利”。
数字经济时代,消费升级,互联网市场下沉,依托数字技术开拓老年人消费市场,发展银发产业,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老年人的消费结构与其他消货群体有显著区别。
首先,饮食方面,老年人更加注重健康饮食,对保健食品和营养品有较大的消费需求;其次,医养护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步下降,对医疗保健、日常护理服务的需求增加;再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老年人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交、尊重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包括体育健身、文化旅游、休闲服务、社交活动等;最后,老年人对家居用品和辅助器具的需求也与年轻人有显著区别,例如老花镜、助听器、按摩椅等。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考试是检测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孰能生巧,考前一定要多做多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行伍(háng) 宸翰(chén) 形骸(hái) 陈抟老祖(tuán)B.朱拓(tà) 敕造(chì) 氓隶(máng)吞噬(shì)C.槁暴(bào) 跬步(guǐ) 孝悌(tì) 嫉妒(jì)D.句读(dòu) 饿莩(piǎo) 膏腴(yú) 数罟(shù)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缪种锲而不舍不容置疑B.迁徙悠久以逸待劳察言观色C.呕气喝彩目不暇接走头无路D.卸下脉博漫不经心金碧辉煌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我________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________ 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________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A.尽管而就B.因为却所以C.既然也所以D.即使也就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新中式婚房回归古典东方之美,一对新人说:“我们不追求家具的雕梁画栋,无需过多装饰,只求简单,古色古香。
”B.肃穆的气氛,庄重的举动。
在场的所有人都低下了头,敛声屏气,用一分钟的默哀,向逝世的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送上最真诚的缅怀,他是全球以个人名义捐助善款最多的人。
C.南京——一个靡丽而怀旧的城市。
如果说它有过繁华,那么秦淮河边的洪武路会告诉你多少纨袴膏粱的一掷千金、纸醉金迷,多少士大夫的理想,随着末世国都一点点丧尽。
D.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卷(部分)一、背诵(10分)(1)飞湍瀑流争喧豗,。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孤舟一系故园心。
(4)一去紫台连朔漠,。
(5),不尽长江滚滚来。
(6),此时无声胜有声。
(7)同是天涯沦落人,。
(8)王无罪岁,。
(9),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千呼万唤始出来,。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1分)寡人愿安承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无疑。
”12.下列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3分)A.如作俑者,其无后乎!其:代词,这些人。
B.愿比死者一洒之。
比:为,替。
C.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孝悌:教顺父母,恭顺兄长。
D.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
陷溺:使陷到井里,淹在水中。
1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兽相食,且人恶.之恶.在其为民父母也?B.杀人以.梃与刃请以.战喻C.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无罪岁D.为.民父母行政为.其像人而用之也1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 孟子赞成执政者推行仁政,把让百姓生活幸福当作自己的职责。
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行伍(háng)宸翰(chén)形骸(hái)陈抟老祖(tuán)B. 朱拓(tuò)敕造(chì)氓隶(míng)吞噬(shì)C. 槁暴(gǎo)跬步(kuí)孝悌(xiào)嫉妒(jí)D. 句读(dòu)饿莩(piǎo)膏腴(yú)数罟(gǔ)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寒暄缪种锲而不舍不容置疑B. 迁徙悠久以逸待劳察言观色C. 呕气喝彩目不暇接走投无路D. 卸下脉搏漫不经心金碧辉煌3.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我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A. 尽管而就B. 因为却所以C. 既然也所以D. 即使也就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新中式婚房回归古典东方之美,一对新人说:我们不追求家具的雕梁画栋,无需过多装饰,只求简单,古色古香。
”B. 肃穆的气氛,庄重的举动。
在场的所有人都低下了头,敛声屏气,用一分钟的默哀,向逝世的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送上最真诚的缅怀,他是全球以个人名义捐助善款最多的人。
C. 南京——一个繁华而怀旧的城市。
如果说它有过繁华的过去,那么现在它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D. 他在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中国科技界的领军人物”。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B. 那条小溪像一条银色的飘带。
C. 这座城市的夜景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D. 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
6. 下列诗句中,描写自然景象最为生动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第三册

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共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 42分)一、选择题答案请统一写在后面的答题框内(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愆(qiān)期孟陬(zōu)搴阰(qiān pí)否(fǒu)泰B.踯躅(zhízhú)拾掇(zhuì)守拙(zhuō)吐哺(bǔ)C.纤(qiān)云阡(qiān)陌矛戟(gě)城隅(yǔ)D.清渚(zhǔ)垝垣(yuán)贾(gǔ)人秋暝(míng)2.下面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否极泰来穷困潦倒窈窕淑女载笑载言B.欲盖弥章溘然而逝叱咤风云与子谐作C.隰则有泮无食桑葚良辰美景循规蹈矩D.夙兴夜寐誓死如归袍泽之谊川流不息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 班主任 ____学生信件的做法是不合道理的。
(2)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____。
(3)两个学校的领导商定,要加强横向联系,经常____情况,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A. 扣押刮目沟通 B .扣押侧目勾通C .扣压刮目沟通 D. 扣压侧目勾通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305首民歌,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
“风”代表了《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
《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加上“兮”字,具有浓厚了地方特色。
B.《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被钟嵘誉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作品是创作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
C.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凡双数句都要押韵,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桥山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科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页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页上,认真核对。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气污染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过多和持续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
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
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
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高一语文必修三月考测试卷(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三月考测试卷(人教版)第I卷(26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栏内一、基础学问和基本实力(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chì)造翠幄(wò) 宸(chén)翰笑靥(yàn)B.炮烙(lào) 商贾(gǔ) 歆(xīn)享栈(zhàn)道C.扪参(shēn) 猿猱(náo) 跬(kuǐ)步迁谪(zhé)D.藩(pān)篱蜕(tuì)皮曳(yè)兵鸡豚(tú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寒暄残羹冷炙走头无路天有不测风云B. 烟霭针砭时弊唉声叹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C. 崔嵬礼上往来百无聊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D. 歆享迫不急待破釜沉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邻国之民不加(更)少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4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做《师说》以贻之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神明自得,而圣心备焉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弃甲曳兵而走D.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7.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尽管各套班子誓词各异,但他们都全都要“忠于宪法”“廉洁奉公”“忠于职守”。
②阿盟首脑会议的推迟或许能使人,相识到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分歧和弥合这些分歧的迫切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节第二实验高中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匪我愆.期(qiān )咥.其笑矣(xì)自牧归荑.(tí)联袂.主演(mèi )B、犹可说.也(tuō)自牧归.荑(guī)吾道.先路(dǎo )隰则有泮.(pàn )C、否.泰分明(pǐ)重.以修能(chóng)将.子无怒(qiāng)留作遗.施(wèi )D、周公吐哺.(bǔ)绕树三匝.(zā)赍.钱三万(jī)贻.我彤管(yí)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静女其妹,侍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君当做盘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C.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既我谋。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C、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4、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通假字的一项是()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D、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来吾道夫先路也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体无咎言.言.既遂矣B、徒留无所施.留待作遗施.C、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D、终老不复取.还必相迎取.6、古诗文中为了使语句工整,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在意义上互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
选出不是“互文”的一项()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毛泽东同志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陶令”即指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彭泽令。
“桃花源”是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脱化而来的。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刘勰《诗品》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文心雕龙》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C、曹操,字孟德,即魏武帝,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三国诗人,亲身经历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充满了对这一动乱社会的反思,对建立社会的憧憬和热情,形成“慷慨而多气”的风格,后世文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他的《短歌行》同样表现这样的风格。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普通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8、“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从琵琶演奏的角度看,可以说写听者的忘情,从侧面烘托演奏的出色。
从下面选出一个从侧面描写琵琶弹奏精彩的句子是( ) A.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B.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D.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核心句。
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句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又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
B.社会的变化,政治的腐败,给朝野之人都带来了苦难。
C.由于同病相怜,并且通过琵琶声产生了共鸣,诗人与歌女一见钟情。
D.歌女的身世是一条明线,诗人的感受是一条暗线,一明一暗从现象与本质上揭示了诗的主题。
10、小序中“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到古代职官制度。
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个词都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
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升迁”“拜”“除”等。
C.“出官”是外出做官,不涉及官职升降。
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
“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15分)大德丁未。
浙东大侵。
戊申,复无麦,民相枕死。
宣尉同知脱欢察议行赈荒之令,敛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
至县,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乃行旁州。
①长孺察其有干没意,悉散于民。
阅月再至,索其钱。
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
”脱欢察怒曰:②“汝胆如山耶!何所受命,而敢无忌若此!”长孺曰:“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
”脱欢察虽怒,不敢问。
﹡宣尉同知:元代官名。
(《元史·胡长孺传》(一)选择(9分)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浙东大侵.侵犯B、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嘱托C、阅.月再至过了D、诚.不及以闻实在2、下列加点字与例句中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例: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乃行旁州。
A、乃入见。
问:“何以.战?”B、以.沛公言报项王C、余船以.次俱进D、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
3、下面全都表现胡长孺机智的一项()①悉散于民②阅月再至③何所受命,而敢无忌若此?④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⑤敛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
⑥然官书具在,可征也。
A、①③⑥B、①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二)翻译画线的两句话(6分)①②三、默写(13分)1、,老大徒伤悲(《长歌行》)2、,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3、羁鸟恋旧林,。
(《归园田居》)4、山不厌高,。
(《短歌行》)5、,天下归心。
(《短歌行》6、,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7、,黄泉共为友。
(《孔雀东南飞》)8、汩余若将不及兮,。
(《离骚》)9、,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10、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梦游天姥吟留别》)11、曲终收拨当心画,。
(《琵琶行(并序)》)12、,幽咽泉流冰下难。
(《琵琶行(并序)》)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10分)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在横线上补上原有的诗句,。
(2分)2、“采菊”这一动作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志趣?(4分)3、如果将“悠然见南山”的“见”换成“望”字好不好,请简单分析一下。
(4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下列各题.(14分)完美与无缺白帆朋友搬进了新居,数位好友齐聚,贺其乔迁之喜。
主人不俗,懂得享受生活,虽不富裕,屋子却布置得简单而富有情趣。
阳台很宽敞挂着几盆花花草草,红绿相间,疏密有致,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在春日的艳阳下,散漫地坐着,随意地吃着水果,喝着饮料,眺望远处的高楼、近处的鲜花和草坪,谈论着轻松的话题,时空好象静止了,没有人愿意打破这份难得的温馨。
“嘿!你们看出来没有,这几盆花草有真有假。
”一位细心的女士说。
“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呢?”有人反问道。
“不用手摸,不用鼻子闻,谁能在五米以外准确的指出真假,我就送给谁一盆郁金香。
”主人有些得意地说。
于是大家都开始仔细地观察起来。
我是植物盲,奇怪,不管我怎样努力,也记不住各种花草树木的名字,更辨别不清品种的好坏,喜欢观赏植物,却总是说不出所以然来。
我只知道那些能够令我心旷神怡的就一定是好植物,一文钱不值的野草,有时候比标价几千元的奇花异草更令我动心。
眼前的几个盆栽,都长得很茂盛,看起来个个碧绿如玉,青翠欲滴。
花儿,也开得有声有色,汪洋恣意。
猛然看去,的确难辨真假。
可是看着看着,感觉出来了。
我发现有三盆花依稀能够找到枯萎的残叶,有的叶片上还有淡淡的焦黄,显示出新陈代谢和风雨侵袭的痕迹。
可是另外两盆,绿得鲜艳,红得灿烂,没有一片多余的赘叶,没有一丝杂草,更没有一根枯藤。
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精心制造的结果,它们显得完美无缺。
看着它们,我那轻快的心荡起了一阵涟漪,似乎这完美的东西远不如那些夹杂着残枝败叶的新绿更令我愉快。
我曾经去过的一个美国国家级沼泽森林公园。
时值枯水季节,我们很幸运,可以沿着小径一直走进沼泽森林的深处,那时候,大自然的魅力深深地震憾了我。
单目望去,一株株笔直挺拔的参天大树,伟伟煌煌地一直蔓延到天地的尽头,间或有株不知何时被风吹倒的树木歪在地上,有的渐渐风化了,长满了绿苔,松鼠和一些小动物们用它做窝,嬉戏其间,另有一番情趣。
我想,如果没有这些倒掉的残木,没有参差不齐一蓬一蓬的灌木丛,只有整齐划一的栋梁之材,这原始森林就会逊色多了。
世界上万事万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太完美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性。
儿童的可爱,在于他们的天真和稚气,尽管他们常常摔跤,需要人掺扶。
青年人的优点,在于他们敢冲敢闯,在于他们的蓬勃和朝气,哪怕他们常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因为有了他们,世界才显得生气勃勃,一片生机。
其实,人生的意义,就孕育在艰难困苦搏斗之中。
长城的雄伟壮丽,在于它不惜婉蜒曲折,艰难跋涉于崇山峻岭之中。
长江的气势恢宏,在于它历尽艰辛,绕过无数激流险滩,毫不动摇地奔腾呼啸,滚滚向东而去。
没有荆棘丛生的杂草和小草,就没有长满参天大树的原始森林。
没有艰难困苦,就不是完整的人生。
一辈子没有受过挫折的人,是一个活得苍白乏味,活得最没意思的人。
“那盆没有枯叶的花是假的,虽然它看起来更鲜艳,但是我还是喜欢真的。
”有人打断了我的思绪.看来,我们悟性实在太差,我所想到的,只不过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事实,一个非常浅显随处可见的道理。
1、作者为什么说“一文钱不值的野草,有时候比标价几千元的奇花异草更令我动心”?(3分) 答:2、本文列举一些事物来言理,请找出其中三个类比事物。
(4分)答:3、文中所说的“一个人人都知道的事实,一个非常浅显随处可见的道理”指的是什么?(3分)答: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A、原始森林如果只有整齐划一的栋梁之材,而没有那些倒掉的残木和参差不齐一蓬一蓬的灌木丛,就会逊色多了。
B、完美无缺的美远不如残枝败叶的美。
C、完美的东西失去了真实性,往往不美;真实自然的东西,虽有残缺也是美的。
D、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生,才是完整、有意义的人生。
E、正因为青年人敢冲敢闯,朝气蓬勃,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一片生机。
六、语言表达(8分)1、某餐馆的广告词是:“好吃,你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
”这两句话看似挺自信,但仔细想想,这样说显得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仍没有十分把握。
如果稍作改动,改为:,那就显得该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自信多了。
(2分)2、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好了、汽车多了,交通事故也不断增多。
请你为公路上的警示牌设计一句话,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3分)3、将下面一段话概括为一句话标题新闻。
(不超过15字)(3分)从今年第四季度起,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今后在学校任教必须取得教师资格。
通过严格掌握老师标准,招聘优秀人才从教,将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调整出教师队伍,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要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文(60分)某班召开主题班会,全班同学围绕“中学生怎样才算成熟”这个话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