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国学经典内容

一年级国学经典内容
一年级国学经典内容

一年级国学经典内容

背诵古诗篇目及《三字经》《弟子规》“成语接龙”“成语故事”如下

一、古诗

1、《村居》清高鼎

2、《绝句》唐杜甫

3、《遗爱寺》唐白居易

4、《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5、《元日》宋王安石

1、《春夜喜雨》节选前四句唐杜甫

2、《忆江南》唐白居易

3、《观书有感》宋朱熹

4、《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5、《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6、《相思》唐王维

二、《三字经》

三、《弟子规》

四、“成语接龙”

五、“成语故事”

小学一二年级国学经典名句背诵

小学百条国学经典名句(一、二年级) 一年级: 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7、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8、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弟子规》 9、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初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选自《三字经》 10、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选自《三字经》 二年级: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3、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译文】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一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目录 第一单元《弟子规》总叙入则孝 总叙 (1) 入则孝(一) (4) 入则孝(二) (9) 第二单元千家诗朋友,我们一起品尝生活吧 1.秋浦歌李白 (13) 2.咏史高适 (15) 3.罢相作李适之 (18) 4.洛阳道储光羲 (20) 5.悯农(其二) 李绅 (22) 第三单元《弟子规》出则悌 出则悌(一) (26) 出则悌(二) (29) 第四单元千家诗同学,我们一起领略季节风光吧 1.左掖梨花丘为 (33) 2.江南《汉乐府》 (35) 3.秋日耿湋 (38) 4.秋风引刘禹锡 (40) 5.风李峤 (42) 第五单元《弟子规》谨 谨(一) (45) 第六单元千家诗同伴,我们一起感受真情吧 1.送郭司仓王昌龄 (50) 2.逢侠者钱起 (52)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55) 4.思君恩令狐楚 (58) 5.观永乐公主入番孙逖 (60) 6. 答李浣韦应物 (63) 第七单元《弟子规》谨 谨(二) (67)

第八单元千家诗伙伴,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1.长干行李白 (72) 2.早发白帝城李白 (74) 3.竹里馆王维 (77) 4.鹿柴王维 (80) 一国学驿站--《弟子规》总叙 总叙 dìzǐɡuīshènɡ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cì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fàn ài zhònɡér qīn rén yǒu yúlìzéxué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国学驿站--《弟子规》入则孝 入则孝(一) fùmǔhūyìnɡwùhuǎn fùmǔmìnɡxínɡwù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fùmǔjiào xūjìng tīnɡfùmǔzéxūshùn chénɡ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dōnɡzéwēn xiàzéqìng chén zéxǐnɡhūn zédìnɡ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chūbìɡào fǎn bìmiàn jūyǒu chánɡyèwúbiàn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shìsuīxiǎo wùshàn wéi ɡǒu shàn wéi zǐdào kuī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wùsuīxiǎo wùsīcánɡɡǒu sīcánɡqīn xīn shānɡ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qīn suǒhào lìwèi jùqīn suǒwùjǐn wèi qù

小学国学经典故事演讲稿

小学国学经典故事演讲稿 [原文]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译文]看着容易,要学会就很难了。不要把容易得到的东西看得很平凡而不知道去珍惜。 [故事]孔子学琴 孔子不但是春秋时的大教育家、思想家,还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他会弹奏许多种乐器,还会作曲、唱歌。他跟师襄过一首曲子,曲 名叫《文王操》。孔子练习说:“我知道这首曲子怎么弹了,可是 还没学会技法。”孔子又练了许多天,师襄又说他弹得可以了,孔 子说自己尚未掌握乐曲的主旨。又过了很久,师襄认为孔子确实弹 得可以了,但是孔子还是不满足。他反复地弹奏这首曲子,直到体 会出曲子所要表现的主题才罢手。孔子的这种不厌学习的精神深深 地感动了师襄。 [解读]学习看似简单,要学好可就不容易了。我们要学习孔子不厌学习的精神,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 [原文]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学不尚实行,马牛而襟裾。 [译文]喜欢学习的人就像禾苗一样,是有用之材;不爱学习的人 就像野草一样,只能当柴烧。学习了道理而不按理行事,就像穿了 衣服的牛马一样,依然改变不了基本性。 [故事]阮大铖学不尚行 明朝末年的阮大铖是著名的戏曲家,是诗歌的创作上也很在成就。但是,他十分虚荣,爱慕权势,为了做官而不择手段,甘心和魏忠 贤这种奸邪的人勾结在一起。后来,阮大铖又怕朝里正直的人士联 合起来反对他,就辞官回家避风头。但是,他不甘心默默无闻,私 下里对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说:“我还能好好儿地活着回来,那些人 可不一定。”后来,魏忠贤害死了那些正直的人。阮大铖知道后很

得意,就又开始勾结魏忠贤,为非作歹。然而,坏人终究是不会有 好下场的,阮大铖后来投降了清朝,在随军出征的时候惨死在途中。 [解读]学习了书本上的做人的道理就要切实地去实行,我们要言行一致,做一个正起码的人。 [原文]凡事要好,须问三老。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译文]凡事要想办好,就必须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请教。遇到疑难请教别人,学识就会渊博精深;只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做事,一定办不 成大事。 [故事]孔子不耻下问 春秋时的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很好学,对各种知识都很感兴趣,所以学识非常渊博,很有名望,人们都尊称他为圣人。但是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他说:“谁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我只是对学习不感到厌烦, 对请教不感到疲倦而已。”有一次,孔子到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典礼。他不时地向人询问,问了许多关于礼仪的问题。有人就在背后 笑话孔子,说他什么礼仪都不懂,见什么都问。孔子听后坦然地说:“我遇见不懂的事情,就问个明白,这正是我求知明礼的表现啊!” [解读]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有及时请教别人,不要以问别人问题为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会,这样才不至于做错事。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陶者》 (宋)梅尧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 2:编故事理解诗意,采用换词,补充等方法理解古诗的内容。 3: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困苦的状况,了解封建制度下获者不劳,劳者不获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教学重难点: 1、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内容。 2、体会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板书“者“字。给者字找朋友,“作者、记者、读者”。总结得 出,“者”就是……的人。 2、师板书“陶”字。 问:我们在哪里见到过这个“陶”字,还记得陶瓷这个词语吗? 那同学们来猜一猜,陶者是什么意思呢? 3、师解释《陶者》课题 陶:烧制瓦片,用黏土烧制成一片片瓦。陶者:烧制陶器的人。 4、简单介绍作者。这首诗是由宋朝的一位大诗人叫梅尧臣写的。他 是安徽宣城人。他写的诗从各个方面反映人民的疾苦。

5、看课文插图。图上画了两件房子,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是两件怎 样的房子? 二、读准字词,感知大意。 1、范读,听清“臣、鳞、陶、沾、厦”的读音。 2、出示生字。 lín chén zhān 鳞臣沾(碰到) 3、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三、全班背诵诗。 1、全班背诵这首诗。 2、总结:在旧社会,那些剥削者从不劳动却能“鳞鳞居大厦”,而一年四季耕作的劳动人民却连遮风挡雨的小屋都没有,这是多么不合理啊! 四、作业。 1、拿出作业本,写今天新学的生字词语。 2、完成练习册。 五、板书:陶者 chén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zhān 十指不沾泥, lín lín 鳞鳞居大厦。

池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快乐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古诗的童年中,去寻找童年的快乐。 出示古诗《池上》(这首古诗是描写的儿童。) 二、读诗。 1.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古诗:《池上》(板书课题),这首诗大家都已经预习了,那你们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它的作者吗? 师:同学们说得很清楚,看来课前预习花了很多工夫。老师课前也搜集了有关资料,比较简洁,大家一起读一读。 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写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一生写诗3600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小学生演讲稿 小学生国学经典演讲三篇

小学生国学经典演讲三篇 国学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自"西学东渐"后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生国学经典演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国学经典演讲一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听,这是我们润新小学的学生在诵读。这稚嫩的童音,让我的思绪飞扬。不知不觉中,我跨越时空,走进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去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寻他的敦厚之风。 孔子的很多言行都被弟-子记录在《论语》里,得以流传千古。《论语》它是一部闪烁着理性光芒、包蕴着朴素道理的文化经典,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为世人推重,视为治世宝典。它阐述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的仁义道德,这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儒家学派的主导思想。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论语》提醒现代人要重德。道德一体,重德即是顺应天道,顺乎宇宙的规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孔子认为立志于仁德的人,他便有一个思想支持力量,积极地面对人生世相,逐渐的树立起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为政》篇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义即说国君若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已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这样便可体现出君主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论语》不但讲了治国的大道理,还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住内心的

宁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成就事业获得幸福快乐的必要条件。只有一个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远,才能使自己的思维闪烁出智慧的光辉,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彻、更完整。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搬运货物,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只好沮丧地回去吃午饭。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偷偷溜进仓库里,没费多少力气和时间,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见手表的滴答声了。"偌大的一个仓库,要找一只小小的手表确实不大容易。但是那么多人办不到的事情一个人办到了,大人办不到的事小孩子却办到了。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到启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气、勇气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点静气,整天慌慌张张,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小学生国学经典演讲二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的这种态度同时也影响着他的学生,他最喜欢的一个学生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的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存在复杂的心灵困惑。只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

第三册国学经典

莱州小学母语“阳光绿洲”第三册主题单元国学经典诵读 一、美丽的秋天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声律启蒙》) 3.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声律启蒙》) 4.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诗词诵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暝》) 二、学校生活 1.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乾卦》) 2.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礼记·表记》) 3.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6.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三字经》)

7.故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 殆。(《孙子兵法》) 诗词诵读: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三、爱祖国 1.天地泰宁,君之德也。君德昭明,则阴阳风雨以和,人赖之而生也。是故只承君之法度,行孝悌于其家,服勤稼穑,以供王职,此兆人之忠也。(《忠经·兆人》) 2.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左传·昭公元年》) 3.辞不忘国,忠信也;先国后己,卑让也。(《左传·昭公二年》) 4.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墨子·春秋》) 5.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6.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 7.贤者不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宋苏洵《管仲论》) 诗词诵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节选) 四、科学看问题想问题 1.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汉刘向《说苑·杂言》)

(完整)小学一二年级国学经典名句背.pdf

小学百条国学经典名句(一、二年级)一年级: 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xx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7、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 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 共同体。 8、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弟子规》 9、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初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选自《三字经》 10、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选自《三字经》二 年级: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3、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 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译文】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全)

望天门山 一、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②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呢?学生自由背,教师充分肯定。 ②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二、共同学习《望天门山》 ①学生初读《望天门山》。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 ②说说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什么。 ③自由练读,读出诗的韵味。 ④诵读展示。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⑤练习背诵。 别董大 一、教学目标: 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 培养学生对祖国是个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师:名曲《送别》 学生: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亲朋好友分别的事?谁想说给大家听。 那么你知道古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么?我请大家搜集了一些送别古诗,你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么?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 二、指名读诗题,评价,谁读的最像和好友分别。 齐读课题。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介绍时代背景) 三、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通读准 指名读,齐读。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犹如一条滚滚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多看一些国学经典,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下面由小编给你带来关于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一:《三字经》 中国文化史纲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核心思想则包括仁,义,诚,敬,孝。《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正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二:《弟子规》 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 《弟子规》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分为七个部分,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属于智育修养,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践行。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童蒙养正、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规范和对照自我的经典。《弟子规》教育小朋友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敬师长,和别人平等相处,懂礼貌,讲信用等,而这些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三:《千字文》 童蒙识字教材首选

《千字文》是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融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知识于一体。学完《千字文》,孩子可以轻松开始阅读,并及早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四:《论语》 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的启发。 除了以上基本国学经典外,随着年龄的增减,到了小学高年级,可以开始接触《笠翁对韵》《老子》《大学》《中庸》《庄子》《孟子》等国学经典。 诵读国学经典,就是在与历史上最优秀的一批中国人对话。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还能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更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大量的事实和研究结果表明,国学经典对儿童教育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

小学生国学经典篇目

小学生国学经典篇目 【一、二年级】 ㈠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㈡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四年级】 ㈠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孝经》、注释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㈡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五、六年级】 ㈠学经典 《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勉学第八》《颜氏家训?风操第六》、注音版的《论语》、《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 ㈡古典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扬州慢?【宋】姜夔、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译文】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

2020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2020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计划20xx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一) 一、创建的意义 中华民族是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下很多文化遗产和教育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道德经》、《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等诸多经典,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绝佳教材。《三字经》等蒙学教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经典蒙学教材。传承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是我们每一所学校的神圣使命,实现民族振兴,培养一代新人,必须对儿童进行经典诵读和国学启蒙教育,使他们能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尤其在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背景下,小学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二、创建目的 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在人的一生中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儿童在这样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国学经典,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可以培养儿童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会开启儿童未来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奠定一声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使儿童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 三、创建实施步骤 1、形成富有鲜明特色的国学班级理念 突出鲜明的主题: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深入学生的心灵,师生形成共识,形成鲜明的班级特色,为这个特色而努力奋斗。 2、营造浓厚的国学经典环境。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班里的一墙一角,晨读和上课预备,都突显一个鲜明的特征: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既有无声地熏陶和感染,更有有形的地引导和教育,处处凸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班级书香盎然,国蕴飘香。 3、每学期有计划有选择地完成国学经典诵读任务。 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增强语感,感受国学经典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强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厚实功底。所以,本学期完成背诵唐诗三十首,下学期在继续完成背诵唐诗三十首的基础上,完成论背诵论语名句十则。 4、每周晨读抽出十分钟背诵国学经典,每天中午的课前预备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将背诵国学经典规定为寒暑假作业的一项,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把活动落到实处。 5、适时举行国学经典特色班级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国学经典特色班级升旗仪式汇报表演等等活动。 20xx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

一年级国学经典

一年级国学经典《弟子规》测试达标卷 班级姓名 一、我知道(不会写的字可以注音)(40分) 1、财物轻怨何()言语忍忿()泯 长呼()即代叫人不()己即到。 2、路遇()疾趋揖长()言退恭立 骑下()乘下车过犹待百()余 3、近()趋退必迟()起对视勿移 事诸()如事父事诸兄如()兄 4、父母()应勿缓父母()行勿懒 父母()须敬听父母()须顺承 5、兄道()弟()恭兄弟睦孝在中 长者()幼勿()长者坐命乃坐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在对的拼音下面画一横线。(18分) (1)首孝悌(dì tì) (2)丧尽礼 sàng sāng (3)长者先zhǎng cháng (4)疾趋揖 yī jí (5)父母教 jiāo jiào

(6)孝在中 zhōng zh?ng (7)称尊长 chēng chēn (8)己即到 jǐ yǐ (9)骑下马 qí jí 三、我会做。(24分) 1、如果你上课回来迟到了,一定要先敲门,声音洪亮的喊“报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些同学现在穿衣很讲究品牌,总要让家长给买名牌,对于这样的同学,你要用《弟子规》中哪些话劝导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 你平常在家的时候,如果外出一定要对父母讲明,回家后也要及时告知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明的妈妈有病在床,小明放学后在家写作业,妈妈说:“小明,给妈妈倒杯水。”小明说:“好吧,等我写完作业。”请你说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1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国学经典背诵

一年级国学经典测试题 姓名: 一单元古诗文:(关于弟子规有谨的诗句) zhāo qǐzǎo yèmián chí 朝起早,夜眠迟。 lǎo yìzhìxīcǐshí 老易至,惜此时 chén bì guàn,jiàn shù kǒu, 晨必盥,兼漱口 biàn niào huí,zhé jìng shǒu 便溺回,辄净手。 二单元古诗文:(三字经)节选 fán xùn méng xūjiǎng jiū 凡训蒙须讲究 xiáng xùn gǔmíng jùdòu 详训诂明句读 wéi xuézhěbìyǒu chū 为学者必有初 xiǎo xué zhōn g zhì sì shū 小学终至四书 三单元古诗文:经典诵读: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四单元古诗文:经典诵读: 将《风》一诗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 (1)过江千尺浪(2)能开二月花 (3)入竹万竿斜(4)解落三秋叶 (4)(2 )(1)(3)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国学经典将《咏柳》一诗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 (1)二月春风似剪刀(2)万条垂下绿丝绦(3)不知细叶谁裁出(4)碧玉妆成一树高(4)(2)(3)(1)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国学经典背诵将《回乡偶书》一诗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1)笑问客从何处来(2)儿童相见不相识(3)乡音无改鬓毛衰(4)少小离家老大回(4)(3)(2)(1)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国学经典背诵 第七单元 经典诵读展示,我最棒! 小时不识月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细叶谁裁出呼作白玉盘 长者立,幼勿坐人不学,不知义 玉不琢,不成器长者坐,命乃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国学经典背诵 第八单元 经典诵读展示,我最棒! 年方少,勿饮酒路上行人欲断魂 三才者,天地人饮酒醉,最为丑 月出惊山鸟三光者,日月星 清明时节雨纷纷时鸣春涧中 第期中单元古诗文:经典诵读: 将同一首诗的诗句及题目连线。 期末古诗文 国学经典展示,我最棒! 敏而好学乡音无改鬓毛衰《论语》 小娃撑小艇春风不度玉门关《池上》 羌笛何须怨杨柳偷采白莲回《凉州词》少小离家老大回不耻下问《回乡偶书》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总集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接受能力,选择诵读书目,并且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筛选了部分经典语句,希望各班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诵读。每学年下学期纳入适当纳入质量检测。 一年级:《三字经》节选 第一部分:必背内容育人篇(从“人之初”到“及老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一年级国学经典朗诵1

离别 [女生甲、丙]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生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师]挥手是离别… [生合]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师]思情别离时.. [合]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别离悲,世事堪玩味。 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莫迟疑。 [女生]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 [男生]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 [师]把秧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李叔同《送别》 让我们漫步于古人的诗句中……去体会古人那离别时的浓浓情意… [女生乙]《送元二使安西》 [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女生乙]《送杜少府之任蜀》 [合]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女生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女生乙]《赠汪伦》 [合]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女生乙]《芙蓉楼送辛渐》 [合]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女生]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男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女生]今宵酒醒何处? [男生]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合]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师]离别,往事依旧,[女生乙]往事依旧…. 离别,故人挥手,[女生乙]故人挥手… 离别,夕阳映映,[女生乙]夕阳映映… [合]离别,落红亦悲愁。 [合]离别有情。离别无奈。离别却将迎来新的世界。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一:《三字经》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一:《三字经》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一:《三字经》——中国文化史纲《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核心思想则包括“仁,义,诚,敬,孝。”《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正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二:《弟子规》——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 《弟子规》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分为七个部分,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属于智育修养,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践行。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童蒙养正、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规范和对照自我的经典。《弟子规》教育小朋友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敬师长,和别人平等相处,懂礼貌,讲信用等,而这些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三:《千字文》——童蒙识字教材首选 《千字文》是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融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知识于一体。学完《千字文》,孩子可以轻松开始阅读,并及早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四:《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的启发。 除了以上基本国学经典外,随着年龄的增减,到了小学高年级,可以开始接触《笠翁对韵》《老子》《大学》《中庸》《庄子》《孟子》等国学经典。 诵读国学经典,就是在与历史上最优秀的一批中国人对话。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还能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