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同步试题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测试题(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测试题(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测试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a比b小18,那么b与a的平均数一定比b( )。

A. 大B. 小C. 不能确定2.我和3位同学共搬了360本书,平均每人搬了多少本书?正确的列式是()。

A. 360÷4B. 360÷33.气象站在一天的3点、7点、14点、20点测得的气温分别是8℃、15℃、24℃、17℃,求这天的平均气温。

正确的列式是()。

A. (8+15+24+17)÷4B. (8+15+24+17)÷(3+7+14+20)4.小明身高1.5米,要趟过平均水深1.2米的小河,你认为第( )种说法正确.A. 小明趟过这条小河一点危险都没有B. 虽然身高比平均水深高,但仍然会有危险C. 有危险,肯定过不去5.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5,而且三个数中没有一个小于40,那么最大的那个数不可能是()。

A. 45B. 70C. 496.某地去年最后四个月的降水量如图,这个地方在这四个月里每月平均降水量()毫米.A. 147B. 98C. 96D. 867.在为四川雅安灾区捐款中,小明所在班级平均每人捐款10.5元,小红所在班级平均每人捐款12元,小明和小红相比,()A. 小明捐得多B. 小红捐得多C. 两人捐得一样多D. 无法确定8.下面是小明的田径考试成绩,他跳高的成绩是()分项目跑步跳高跳远平均分分数 70 ? 85 83A. 79B. 80C. 93D. 949.在下面的统计图中,横线所在的位置能反映这4个数的平均数的图是()。

A. B. C.10.在今年的“慈善日”捐款活动中,淘气和笑笑平均每人捐款45元,奇思捐款36元,他们三人平均每人捐款()元。

A. 45B. 42C. 3611.小明五次数学考试成绩如下表,第五次考试成绩是()分。

次别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平均分成绩(分)88969399()9312.小明期末考试数学、语文、英语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得了100分,语文得了89分,英语的分数是()分。

部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练习及答案

部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练习及答案

部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练习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三位同学描述“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小杰:我是学校游泳队队员,每周训练三次,平均每次游4千米,我每次训练一定都游4千米。

B.小安:我们四(2)班女生的平均体重为36千克,男生的平均体重为38千克,我们班所有女生一定比所有男生轻。

C.小平:我身高1.65米,是学校篮球队中最矮的,我们学校篮球队的平均身高一定会大于1.65米。

2.图中虚线所在的位置能反映这四个数的平均数的是()。

A.B.C.D.3.下图是水果店最近4天水果销售情况统计图,虚线()所指的位置表示平均每天卖出的个数。

A.A B.B C.C D.D二、填空题4.下图是我国2006年到2011年电话用户数统计图。

可以看出:( )年的固定电话用户最多,( )年的移动电话用户最多。

5.慧慧参加以“建军85周年”为主题的歌咏比赛,各位评委的评分分别是95分、79分、92分、96分、94分、92分、99分、89分。

如果比赛中,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的记分方法,慧慧最后的平均分是( )分。

6.如图是四年级一班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统计图。

(1)男生在( )等级的人数最多,女生在( )等级的人数最少。

(2)优良等级一共有( )人。

(3)男生共有( )人,全班一共有( )人。

三、解答题7.下面是红星小学四(1)班和四(2)班同学参加兴趣组的统计情况。

(1)参加美术组的共有多少人?(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8.下面是某小学四至六年级男、女生参加篮球社团活动统计表。

(1)完成下面的统计图(2)哪个年级参加篮球社团活动的人数最多?哪个年级参加篮球社团的人数最少?9.参加了4次数学测验,平均成绩是78分。

他想在下次数学测验后,将5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80分或80分以上,那么,在下次测验中,他至少要考多少分?10.学校图书馆管理员调查了同学们喜欢图书的情况,参加调查的同学一年级有180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黄霏霏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5cm,黄霏霏的身高是()。

A.一定是145cmB.一定比145cm矮C.可能比145cm高,也可能比145cm矮,还可能等于145cm2.丫丫这学期5科的平均分是84分,这5学科的总分是()分。

A.420B.840C.4003.陈红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90分,数学95分,英语分数应该是()。

A.90B.91C.924.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2,其中的两个数是36和49,第三个数是()。

A.35B.43C.415.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3分,他的英语成绩是()。

A.87B.85C.90二.判断题1.复式条形统计图采用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几组数据是为了使统计图更美观。

()2.小明身高1.45米,他在平均水深为1.2米的小河中游泳没有危险。

()3.老李开货车去县城装货,去时空车每小时行30千米;回来时装货,每小时行20千米.他往返的平均速度是25千米。

()4.水池平均水深120厘米,身高130厘米的小丽在这个水池里游泳不会有什么危险。

()5.四年级同学做好事,第一天做好事30件,第二天上午做好事12件,下午做好事15件,同学们平均每天做好事的件数是:(30+12+15)÷3=19(件)。

()三.填空题1.四年级三个参加了“我为环保做贡献”回收塑料瓶的活动,四一班、四二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36个,要想使三个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38个,则三班要回收塑料瓶()个。

2.地三鲜由茄子、土豆和青椒三种蔬菜组成,三种蔬菜的烹饪成本分别为每公斤6元、5元和8元,如果食堂烹饪一大份需要20公斤茄子、30公斤土豆和25公斤青椒,则地三鲜的定价为每公斤()元(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比较一个班男生、女生喜欢看的课外书籍的人数情况用复式()统计图。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同步练习:图形的运动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数学广角(无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同步练习:图形的运动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数学广角(无答案)人教版

图形的运动1、填一填(1)蘑菇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2)酒杯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2、看图填一填(1)向()平移了()格。

(2)画出向右移动3格的图形。

(3)把上面的小船向左平移4格。

3、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它的下面画上“√”,不是的画“✕”(9分)错题更正:老师批阅:家长签字: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1、学校篮球队8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70厘米,赵强身高168厘米,李明身高174厘 米,他们加入球队后,现在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与原来比,( )A .比原来高B .与原来一样C .比原来高矮2、小林身高168厘米,小会身高166厘米,小军身高174厘米,这三个同学与小婷4人的 平均身高是170厘米,小婷的身高是( )A .在4人的平均身高以上B .在4人的平均身高以下C .无法确定3、一组数据最大值是34,最小值是19,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A .比34大B .比19小C .在19和34之间4、小胖锻炼身体,5天跑步距离的统计如下:650米、880米、1050米、0米、930米,平 均每天跑步多少米?下面算法中正确的是( )A .(650+880+1050+930)÷4=3510÷4=877.5(米)B .(650+880+1050+0+930)÷5=3510÷5=702(米)5、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2,如果再加上2.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 .(8.2×3+2.8)÷3B .(8.2×3+2.8)÷4C .(8.2+2.8)÷2D .8.2+2.8÷46、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3.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21人,用 厘米的直条表示42人.7、常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有 和 两种.8、六年级某班学生中有161的学生年龄为13岁,有43的学生年龄为12岁,其余学生年龄 为11岁,这个班学生的平均年龄是 岁.9、某班第一学习小组在一次单元测验中,4名女生比5名男生得分少69分,已知女生平均 分是91.5分,男生的平均分是 分.错题更正:老师批阅:家长签字:鸡兔同笼1、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小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问:小华做对几道题?2、鸡、兔共有脚100只,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有脚86只.问:鸡、兔各有几只?3、自行车越野赛全程 220千米,全程被分为 20个路段,其中一部分路段长14千米,其余的长9千米.问:长9千米的路段有多少个?4、有一群鸡和兔,腿的总数比头的总数的2倍多18只,兔有几只?5、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错题更正:老师批阅:家长签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小华看一本故事书,前3天每天看10页,后2天共看了30页,小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10+30)÷5B.(3×10+2×30)÷5C.(3×10+30)÷52.小明所在组的同学的体重最轻31千克,最重40千克,他们这个组的同学的平均体重可能是()。

A.41千克B.30千克C.35千克3.如果知道几个人的平均体重,一定能知道每个人的体重吗?( )A.能B.不能C.不能确定4.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斜坡上向下滚动滚到底部后,在平地上减速,最后停下.下示小球运动情况的是( ).A.B.C.5.为了统计五年级各班男、女生的人数情况,选择()统计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判断。

A.条形B.折线C.复式条形D.复式折线6.在第31届奥运会上,美国、英国、中国代表团分别夺得金牌46枚、27枚、26枚,平均每个代表团夺得金牌()枚。

A.32B.33C.347.平城小学教职工的平均年龄是31岁,张老师今年54岁,他()是这个学校的教职工。

A.不可能B.可能C.一定8.一位战士在打靶考核中前9枪成绩环数如图,问:不管这位战士最后一枪打几环,一定不会变的是()A.中位数B.平均数C.众数D.无法确定9.一个三角形中,其中两个角的平均度数是45度,这是一个()三角形。

A.钝角B.锐角C.直角10.开心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2厘米,果果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5厘米,比较两人身高,结果是()。

A.开心高B.果果高C.无法比较二、其他计算11.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89,77,82,93,92,96,82,88,75.三、填空题12.有一列数:142,143,140,154,145,144,168,这列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13.在运动会中,五(1)有6个同学参加了跳绳比赛,每分钟跳的个数如下:其中,中位数是,众数是,平均数是.王芳李雨张小琳邹蝶杨婷婷杨倩13514213511712416314.下图是兴华小学2014—2017年购买图书情况统计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复习试题含答案(共4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复习试题含答案(共4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一)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

(26分)1、小强爸爸今年36岁,妈妈32岁,爸爸妈妈的平均年龄是()岁。

2、1千克苹果8元,1千克葡萄10元,它们的平均价格是()元。

3、小丽3分钟跳绳330个。

小美2分钟跳绳260个,他们俩合起来平均每分钟跳绳()个。

4、一支钢笔7元,一个笔记本8元,乐乐买3支钢笔,5个笔记本一共花()元。

5、四年级为灾区共捐款1380元,平均每人捐了3元,四年级共有()人。

6、冬冬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都了120页,第二天读了140页,第三天读了160页,三天一共读了()页,如果用两天读完,一天要读()页。

7、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小时,返回用了7小时,已知平均速度是一小时行驶60千米,甲乙两地长()千米。

8、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情况。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组数量的()。

9、一个商场,前四个月销售电视机的情况。

第二个月比第三个月多销售()台。

四个月合计销售()台,平均每月销售()台。

二、选择(10分)1、一所小学一年用纸3600千克,平均每月用纸()千克。

A.3600÷12 B.3600÷2 C.3600÷62、小虎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2分,其中数学是95分,语文是()分。

A.90 B.89 C.913、三个人合作植树,第一天植树560棵,第二天植树689棵,第三天植树722棵,三天平均每人植树多少颗?正确的列式为()A.(560+689+722)÷2 B.(560+689+722)÷3C.(560+689+722)÷3÷34、小明身高145厘米,小强身高138厘米,小兵身高155厘米,他们三人平均身高是()厘米。

A.144 B.145 C.1465、强强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是89分,语文比数学少6分,英语成绩是95分,语文成绩是()分。

A.86 B.89 C.83三、认真看下列图标,并完成问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测试(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a比b小18,那么b与a的平均数一定比b( )。

A. 大B. 小C. 不能确定2.气象站在一天的3点、7点、14点、20点测得的气温分别是8℃、15℃、24℃、17℃,求这天的平均气温。

正确的列式是()。

A. (8+15+24+17)÷4B. (8+15+24+17)÷(3+7+14+20)3.哪一种结论是正确的?()A. 四年级比五年级有更多的同学喜欢游泳B. 四年级和五年级大部分人都喜欢郊游C. 喜欢郊游的人数,五年级比四年级多D. 喜欢滑冰的人数,五年级是四年级的2倍4.如图是某校初一年级各班的人数统计图,根据图回答该校初一总人数和初一(4)班占初一级总人数的百分数分别是()A. 204和百分之五B. 200和百分之二十C. 200和百分之四D. 204和百分之四5.某地去年最后四个月的降水量如图,这个地方在这四个月里每月平均降水量()毫米.A. 147B. 98C. 96D. 866.在去年市奥校入学考试中,某个考室有 40 名同学参加考试,其中前10 名同学的平均分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高9 分,那么其余30 名同学的平均分则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低()分.A. 6B. 5C. 4D. 37.135、140、145的平均数是()A. 135B. 140C. 1458.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奇思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米,他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米。

B. 妙想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千克,淘气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千克,淘气一定比妙想重。

C. 两个小组一共植树24棵,每组植树一定不会超过12棵。

D. 学校足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9.奇思、笑笑、妙想三人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妙想的身高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典型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典型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奇思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米,他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米。

B.妙想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千克,淘气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千克,淘气一定比妙想重。

C.两个小组一共植树24棵,每组植树一定不会超过12棵。

D.学校足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2.两个小组比赛做仰卧起坐,成绩如下:第一小组有4人,一共做了28个,第二小组4人,一共做了24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

A.第一小组B.第二小组C.无法比较3.东东的语文、数学平均分是88分,加上英语成绩后,平均分提高了2分,东东的英语成绩是()。

A.90分B.88分C.94分D.92分4.已知16<a<20,那么9、17和a三个数的平均数可能是()。

A.13B.14C.15D.165.a比b小18,那么b与a的平均数一定比b()。

A.大B.小C.不能确定6.四个学生期末考试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5分,其中三个学生的成绩分别是89分、94分、98分,第四个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分。

A.96B.97C.99二.判断题1.甲所在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56米,乙所在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48米,甲一定比乙高。

()2.小明本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分别是94分、91分和88分,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

()3.“停课不停学”结束后,学校进行质量检测,笑笑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分别是88分、93分、92分,她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

()4.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比最大的数小,但在它们之间。

()5.某班期末考试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2分,说明这个班数学成绩最低分是92分。

()6.欢欢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2cm,乐乐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cm,所以欢欢定比乐乐矮。

()三.填空题1.地三鲜由茄子、土豆和青椒三种蔬菜组成,三种蔬菜的烹饪成本分别为每公斤6元、5元和8元,如果食堂烹饪一大份需要20公斤茄子、30公斤土豆和25公斤青椒,则地三鲜的定价为每公斤()元(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试题一、填空1.看图填空。

如图,甲、乙、丙三人各集邮票3张、5张和4张,乙给甲()张时,三个人的邮票同样多。

2.观察统计图,请你算一算,填一填。

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棵;第()组和第()组植树棵树比平均棵数少;第()组植树棵树与平均棵数持平。

3.看图回答问题。

(1)收入最多的是()月,支出最少的是()月;(2)5个月一共收入()元;(3)()月余额最多,()月和()月余额同样多。

4.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数码相机()月的销售量最多,普通相机()月的销售量最少;(2)()月两种相机销售量差距最大。

5.根据下面统计图填空。

(1)乙品牌的电视机二月比一月销售量增加了()台;(2)甲品牌第一季度共销售电视机()台;(3)三月份甲品牌电视机销售量比乙品牌少()台。

二、选择1.某公司上半年生产饮料42万箱,平均每月生产()万箱。

A.42÷12 B.42÷2 C.42÷62.丽丽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期中英语是91分,数学是()分。

A.90 B.95 C.993.师傅和徒弟两人用3天合作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234个,第二天生产287个,第三天生产293个,平均每人生产()个。

A.(234+287+293)÷2B.(234+287+293)÷3C.(234+287+293)÷2÷34.三年级4个班同学捐图书,一班和二班共捐23本,三班捐了15本,四班捐了22本,平均每班捐图书()本。

A.20 B.15 C.55.五个人踢毽子,丽丽踢了39个,明明踢了28个,华华踢了10个,另外两个人踢的个数比明明少、比华华多。

这五个人踢毽子的平均数应是()。

A.大于10小于28 B.28 C.大于28小于39三、解答1.下面的统计图是鲜花店本周四种花的销售情况。

(1)平均每种花销售多少支?(2)如果你是花店老板,下周要购进鲜花,你会怎样进货?2.下面是小亮组和小玲组回收废纸情况。

从回收废纸的情况看,哪组同学环保意识好?为什么?3.下表是2013年~2014年某校六年级1~4班各班近视学生人数统计。

2013年平均每班有多少人是近视眼?2014年呢?你有什么建议?4.上周自行车销售记录:周一15辆,周二12辆,周三10辆,周四9辆,周五2辆,周六38辆,周日32辆。

(1)上周平均每天销售自行车多少辆?(2)明天是周六,店里要准备多少辆自行车合适?5.小明和小刚练习50米蛙泳,每次的成绩如下。

(1)他们两人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并填在表格里。

(2)假如要选他们两个当中的一个去参加比赛,你认为应该选谁?为什么?答案一、填空1.看图填空。

如图,甲、乙、丙三人各集邮票3张、5张和4张,乙给甲()张时,三个人的邮票同样多。

考查目的:掌握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几个不同数据的平均数。

答案:1。

解析:结合生活实际问题中的数据3、4、5的含义,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2.观察统计图,请你算一算,填一填。

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棵;第()组和第()组植树棵树比平均棵数少;第()组植树棵树与平均棵数持平。

考查目的:充分利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答案:8;一,四;三。

解析:可以采用“看图,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求平均数。

3.看图回答问题。

(1)收入最多的是()月,支出最少的是()月;(2)5个月一共收入()元;(3)()月余额最多,()月和()月余额同样多。

考查目的:体会复式条形统计的特征和优点。

答案:(1)2,3;(2)19900;(3)3,4,5。

解析:结合生活中的收入与支出问题,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比较的特点。

读图,获取正确的数据信息,不要把收入与支出的数据弄错了。

4.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数码相机()月的销售量最多,普通相机()月的销售量最少;(2)()月两种相机销售量差距最大。

考查目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由图可知,数码相机4月的销售量最多,普通相机4月的销售量最少;且4月两种相机销售量差距最大。

答案:(1)4,4;(2)4。

解析:根据图中1月份的信息和统计表的信息,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5.根据下面统计图填空。

(1)乙品牌的电视机二月比一月销售量增加了()台;(2)甲品牌第一季度共销售电视机()台;(3)三月份甲品牌电视机销售量比乙品牌少()台。

考查目的:结合电视机销售情况,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答案:(1)7;(2)253;(3)4。

解析:引导学生学会看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看统计图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由图可知,乙品牌的电视机二月比一月销售量增加了87-80=7(台);甲品牌第一季度共销售电视机台84+91+78=253(台);三月份甲品牌电视机销售量比乙品牌少82-78=4(台)。

二、选择1.某公司上半年生产饮料42万箱,平均每月生产()万箱。

A.42÷12 B.42÷2 C.42÷6考查目的:考查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

答案:C。

解析:上半年有6个月,求平均每月生产多少万箱,相当于把42平均分成6份。

2.丽丽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期中英语是91分,数学是()分。

A.90 B.95 C.99考查目的:考查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体会移多补少的方法计算平均数。

答案:C。

解析: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可以用举例计算验证的方法也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计算。

3.师傅和徒弟两人用3天合作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234个,第二天生产287个,第三天生产293个,平均每人生产()个。

A.(234+287+293)÷2B.(234+287+293)÷3C.(234+287+293)÷2÷3考查目的:结合具体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整体考虑问题中已有的多个信息,找准所求平均数对应的份数。

答案:A。

解析:要求平均每人生产的零件个数,需要先求出两人生产的零件个数总和,再除以2即可。

3天是多余条件,打破“先求和时,几个数相加就就除以几”的思维定势。

4.三年级4个班同学捐图书,一班和二班共捐23本,三班捐了15本,四班捐了22本,平均每班捐图书()本。

A.20 B.15 C.5考查目的:结合具体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整体考虑问题中已有的多个信息,找准所求平均数对应的份数。

答案:B。

解析:要求平均每班捐图书多少本,需要先求出4个班的捐书总数,再除以4,即(23+15+22)÷4=15(本)。

理解一班和二班共捐23本,已经是两个数的和,不必再相加。

5.五个人踢毽子,丽丽踢了39个,明明踢了28个,华华踢了10个,另外两个人踢的个数比明明少、比华华多。

这五个人踢毽子的平均数应是()。

A.大于10小于28 B.28 C.大于28小于39考查目的:平均数概念理解的综合练习。

答案:A。

解析:先估算已知3人的平均数范围,再估算5人的平均数范围。

可以利用设数方法,先设另外两人踢的个数,再计算5人的踢毽平均数。

三、解答1.下面的统计图是鲜花店本周四种花的销售情况。

(1)平均每种花销售多少支?(2)如果你是花店老板,下周要购进鲜花,你会怎样进货?考查目的: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答案:(1)140支;(2)多购进玫瑰花和康乃馨。

解析:对已有销售数量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对下一步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130+110+170+150)÷4=140(支)。

答:平均每种花销售140支。

(2)由图可知,玫瑰花和康乃馨的销售量比较多,所以应该多购进玫瑰花和康乃馨。

2.下面是小亮组和小玲组回收废纸情况。

从回收废纸的情况看,哪组同学环保意识好?为什么?考查目的: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答案:小亮组环保意识好。

因为小亮组平均每人回收的废纸数大于小玲组平均每人回收的废纸数。

解析:通过计算体会平均数时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小亮组平均每人回收的废纸数:56÷4=14(千克),小玲组平均每人回收的废纸数:60÷6=10(千克),14>10,即小亮组平均每人回收的废纸数大于小玲组平均每人回收的废纸数。

3.下表是2013年~2014年某校六年级1~4班各班近视学生人数统计。

2013年平均每班有多少人是近视眼?2014年呢?你有什么建议?考查目的:平均数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

答案:7人,8人。

建议如下(答案不唯一):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多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视力。

解析:综合运用所学平均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2013年平均每班近视眼的人数为(8+5+6+9)÷4=7(人),2014年平均每班近视眼的人数为(8+4+11+9)÷4=8(人)。

由此可发现,小学生的近视人数在逐年增加,可提出如下建议(答案不唯一):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多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视力。

4.上周自行车销售记录:周一15辆,周二12辆,周三10辆,周四9辆,周五2辆,周六38辆,周日32辆。

(1)上周平均每天销售自行车多少辆?(2)明天是周六,店里要准备多少辆自行车合适?考查目的: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答案:(1)20辆;(2)40辆(答案不唯一)。

解析:综合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15+12+10+9+24+38+32)÷7=20(辆)。

答:上周平均每天销售自行车20辆。

(2)根据自行车一周销售量的平均数和上周六的销售情况可知,这周六准备40辆比较合适(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5.小明和小刚练习50米蛙泳,每次的成绩如下。

(1)他们两人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并填在表格里。

(2)假如要选他们两个当中的一个去参加比赛,你认为应该选谁?为什么?考查目的:应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答案:(1)小明的平均成绩:(110+102+112+100)÷4=106(秒);小刚的平均成绩:(104+110+107)÷3=107(秒)。

(2)选择小明参赛,因为练习50米蛙泳平均每次用的时间少,速度快。

解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路程一定时,时间越少速度越快。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