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手册

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手册
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手册

通许县中医院

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手册

(2013版)

通许县中医院药剂科

目录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

服用霍香正气水时应注意的问题

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哪些?

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的区别

菊花主要可分为哪几种,功效有何异同?

哪些中药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服用枸杞子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儿食积的常用哪些中药?

小儿呕吐常用哪些中药?

如何看待中药不良反应?

哪些中药会引起过敏?

哪些中药可能造成肝损害?

哪些中药服用后可能造成肾损害

如何解救乌头碱类药物中毒?

使用中药注射剂应该注意哪些间题?

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中含有的西药成分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补血药及应用补血药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补阴药及应用补阴药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补阳药以及应用补阳药应注意的问题

家庭药品如何保管?

风热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及常用中成药

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

很多人认为中药性情平和、没有副作用、可以放心吃。越来越多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滥用中药有害。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超剂量用药、长期服用、药证不符、用药途径不当、误服误用、不适当地与西药联用、违反用药禁忌、病人自身体质问题等诸多因素。中医用药需要辨证论治,药不对证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如银翘解毒片对于外感风热有效,但对于外感风寒则不宜。滥用甘草会出现水肿、头痛、高血压等不良后果。即使作为补品的人参,长期超量服用也会导致胸闷、烦躁、气喘、失眠甚至精神错乱等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

正如《医法圆通》所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茂、鹿茸、拘祀皆是砒霜。”因此使用中药应在中医师以及中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服用霍香正气水时应注意的问题

1、霍香正气水含有酒精,对酒精敏感的病人服用后可能出现醉酒的表现。特别是大量

服用后可能出现心动过速等不适症状。因此对酒精过敏的患者不宜服用,可使用其

他不含酒精的剂型如口服液、颗粒剂、软胶囊、滴丸等。

2、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哪些?

含乌头类(川乌、草乌、附子)药物的中成药约有100 余种。主要分布在补阳药类、祛寒止痛等类中成药中,如海马补肾丸、大活络丹、健步壮骨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木瓜丸、痹通药酒、长春红药片、创伤散、跌打风湿药酒、二仙丸、风湿骨痛丸、风湿寒痛片、风湿酒、复方蛤青片、复方夏天无片、复方小活络丸、复方羊角胶囊、骨刺丸、骨刺消痛液、固肾定喘丸、寒热痹胶囊、寒湿痹颗粒、和合丸、回天再造丸、活心丸、活血舒筋配、济生肾气丸、接骨片、筋骨疼痛酒、救急散、橘核病气丸、灵仙跌打片、女宝胶囊、盘龙七片、前列舒丸、人参再造丸、参桂理中丸、参茸黑锡丸、参茸酒、参茸木瓜药酒、参茸三鞭丸、参茸壮骨丸、参茸追风酒、参三七伤药散(片)、参赓活络丸、肾炎温阳片、疏风再造丸、

舒筋活络丸、四逆汤、痰饮丸、通痹片、透骨镇风丸、厄痹颗粒、温经丸、温脾止泻丸、温胃舒胶囊(颗粒)、乌梅丸、五加皮酒、消肿片、小儿泄泻停颗粒、小金丸、肖金丹(丸)、心宝丸、雪莲药酒、血宝胶囊、腰息痛胶囊、腰椎痹痛丸、益肾灵颗粒、益心丸、右归丸、玉龙油、愈风丹、云南红药胶囊、止痛风湿丸、中风再造丸、中华跌打丸(酒)、壮骨木瓜丸、壮骨追风酒、追风活络酒、追风透骨丸等;以及处方名中已含附子的成药,如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附桂骨痛片、参附强心丸等。

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的区别

( 1 )炮制方法不同

清半夏:炮制过程中需要加人白矾。口尝微有麻舌感,切厚片。

法半夏:炮制过程中需加入甘草、石灰水。口尝微有麻舌感,切面黄色均匀。

姜半夏:炮制过程中需要加人生姜、白矾。片薄。

( 2 )功能主治不同

清半夏: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用于湿痰咳嗽,痰热内结,风痰吐逆,痰涎凝聚,咳吐不出。

法半夏: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用于痰多咳嗽,痰饮眩悸。亦用于中药成方制剂中。

姜半夏:增强了降逆止呕作用,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用于痰饮呕吐,胃院痞满。

菊花主要可分为哪几种,功效有何异同?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等省。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毫菊”、“滁菊”、“贡菊”、“杭菊”等,以“毫菊”、“滁菊”品质最优。由于花的颜色不同,又有黄菊花、白菊花之分。黄菊花宜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宜于平肝、清肝明目。

哪些中药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改善垂体一肾上腺素的调节,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人参通过促进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而实现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此外柴胡的抗炎作用,柴胡皂昔可以兴奋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素内分泌轴,促进垂体分泌ACT 只,从而促进肾上腺组织生成和释放糖皮质激素,达到抑制致炎物质的释放;肉桂对糖皮质激素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的中药还有细辛、秦芫、五加皮、雷公藤、附子、冬虫夏草、何首乌、杜仲、补骨脂、拘祀子、鹿茸、廖香、淫羊蕾、知母、延胡索、三七、人参、党参等。

服用枸杞子应注意哪些问题?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面色萎黄,目昏不明。服用构祀子应注意:脾胃虚弱者不宜用。感冒发热、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也不宜用。感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元阳气衰,阴虚精滑之人慎用。

小儿食积的常用哪些中药?

( 1 )小儿乳食内积常见症状:面黄肌瘦,烦躁多啼,夜卧不宁,食欲不振,暖气酸馒,口气臭秽,呕吐酸腐,腹部胀满,时有疼痛,小便短黄,或如米潜,大便不调,气味臭秽,或有低热,舌红苔腻,脉滑数,指纹紫滞。治则:消乳消食,和中导滞。

小儿乳食内积常用中成药:小儿化食丸、保赤散、儿童七珍丸、一捻金、小儿消食片、小儿化滞散、化积散、小儿消食健胃丸等。应用注意:保赤散、一捻金、儿童七珍丸中均含朱砂,不宜久服。

( 2 )小儿脾虚夹积常见症状:面色萎黄,困倦乏力,夜卧不宁,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呕吐酸馒,大便搪薄,气味酸臭,唇舌色淡,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滑,指纹青淡。治则: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小儿脾虚夹积常用中成药:醒脾养儿颗粒、健脾消食丸、小儿健脾散、健儿消食口服液、小儿参术健脾丸、宝儿康糖浆等。

小儿呕吐常用哪些中药?

( 1 )小儿伤食呕吐常见症状:呕吐不消化食物或乳块,气味酸馒,口气臭秽,腹胀便秘,或泻下酸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治则:消食导滞,和胃止呕。小儿伤食呕吐常用中成药:小儿化食丸等。

( 2 )小儿胃寒呕吐常见症状:食久方吐,或朝食暮吐,吐物清稀,时作时止,四肢欠温,腹痛绵绵,大便塘泻,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指纹青淡。治则:温中散寒,和胃降逆。小儿胃寒呕吐常用中成药:温胃舒颗粒(胶囊)等。

如何看待中药不良反应?

事物都有两面性,中药也不例外。中药理论认为,就性质和作用而言,无药不偏,无药不毒,偏性可以纠正人体生理失常之偏,从而保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达到治疗作用;但是偏性若过可导致偏胜,也可以损害人体生理平衡,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需要认识药物既有促进健康的正面效应即疗效,也有妨害健康的负面效应即不良反应。

中药的“毒药”和“滋补药”也是相对而言的,使用正确都能治病救人,如用砒霜治疗原发性的肝癌、白血病取得良好的效果,且不引起砷中毒。而人参如果过量服用,也可能会出现头晕、血压升高、烦躁、失眠等症状。((医法圆通》有“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茂、鹿茸、构祀皆是砒霜”之说。

因此保证用药安全的关键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通过合理的炮制、配伍、正确使用,达到减毒增效目的。那些因未辨证用药、盲目地长期过量用药以及服用假中药造成的不良事件不能归为中药不良反应,应从管理、流通以及使用环节加以杜绝。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而中药出现不良反应后就全面否定中药的安全有效这一特点也是不对的。

哪些中药会引起过敏?

由于环境污染加剧、感染性疾病的减少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增加的趋势。人类不仅是对西药有过敏问题,而且对于使用中药甚至食物均有可能出现过敏。中药过敏往往与用法、用量关系不大,而与个体差异有关。中药煎剂、中成药以及外用药、肌内注射剂、静脉注射剂,均可引起过敏反应。但中药中以注射剂尤其是静脉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反应为多见,且往往比较严重,应特别引起重视。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一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一) 一、什么是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以当代系统的医学、药学、管理学知识,明智地使用药物,以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综合目标。为了保证合理用药,医、药、护、技、管理者、病人或其监护人要在职责范围内参与用药流程,并形成完整的用药系统。完整的用药流程包括正确诊断、对症下药、正确开方、妥善配药、病人遵嘱、治疗得到跟踪处置等环节。合理用药反映了为民谋利、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违反安全、有效、经济的综合用药目标就是不合理用药,其主要原因是医患双方合理用药的概念不明确,药物治疗未形成完整的系统,以及用药流程中有脱节现象。 、普通感冒不要滥用抗菌素 许多人得了普通感冒后,常常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抗菌素或中药来治疗。虽然有时可以使病程缩短,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 患了普通感冒非要服用抗菌素不可吗? 由于约70% —80 %的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抗菌素,疾病也能痊愈。事实上,现在也已经有很多人感觉到,感冒后服了很多抗菌素,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感冒大多数为病毒所引起,抗菌素并没有治疗作用;更令人担忧的是不该用抗菌素而随意滥用,其结果是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据统计,目前有80 %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出现。而且,滥用抗菌素还会造成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一些非致病菌成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 由此可见,患了普通感冒,特别是症状不重时,不要随便服用抗菌素。由于抗菌素往往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并可引起过敏反应等,因此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滥用抗菌素;即使需要服用此类药物,也应在医师指导的情况下,按疗程服药。 三、生活中常见的无效用药 随着常用药物进入家庭,许多人对一般常见病,都自己买药服用。但往往对一些药物的“关键”又不甚清楚,造成了许多无效用药甚至产生抗药性的情况,为此,当引起重视。如果你有下面几种常见的无效用药情况,不妨改进一下: 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有甲、乙、丙三型,常因变异而产生新的亚型引起流行。目前,对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现象很普遍,不仅多见于个人自用,就是一些医生治疗流感也常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是无效的,只有并发细菌感染时, 方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功能性腹泻不应使用抗生素 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前者应选用抗生素,而后者用抗生素则无效。消化功能紊乱可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 对牛奶、鱼虾过敏等)、生活规律的改变、外界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使用抗生素

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手册201111

栖霞市中医院 QIXIASHIZHONGYIYUAN 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手册 (2011年增订版)

目录 中药煎煮常识 (3) 中药的服用方法 (4) 中药用药禁忌 (5) 中药使用的误区 (6) 正确服用中成药 (7) 喝中药不苦的窍门 (9) 服中药汤剂时不宜滥加糖 (10) 朱砂及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 (11) 服用含雄黄的中成药的注意事项 (12) 服用乌头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13) 中西药联合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4)

中药煎煮常识 一、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以砂锅、不锈钢锅、玻璃、搪瓷器皿为主,忌用铁锅、铝锅、铜锅。 二、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厘米,浸泡30-60分钟为宜。 三、煎煮方法:每剂煎煮两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的药物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淹没过药面即可,火候同第一煎。煎煮时最好加盖。 四、煎药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15-25分钟,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5-15分钟,滋补类及质地坚硬的药物40-60分钟。 五、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情况具体决定。成人服用,每次以250~300毫升为宜,一剂若煎2次,总量即500~600毫升;若煎3次,总量即750~900毫升。儿童酌减。 六、服用时间:将两次煎煮的药汁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 七、特殊药物的煎煮: 1、先煎即先入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物同煎。包括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如牡蛎、磁石等;需久煎去毒的药物,如附子。 2、后下待药物快煎成时再投入煎煮数分钟。如薄荷、大黄、白豆蔻等。 3、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药物宜包煎,如蒲黄、葶苈子、车前子等;含绒毛类药物如旋复花宜包煎。 4、另煎贵重类药物如人参、西洋参宜单独煎汤兑入其它药汁服用。 5、烊化即溶化。阿胶、鹿角胶等药物宜先烊化,在与其它药汁兑服。 6、冲服一些入水即化的药物如芒硝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冲服。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1

抚州市中医院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二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 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 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 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 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 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

中药与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手册2015

郑州市管城中医院 中知 药识 及宣 中传 药手 合册 理 用 药

目录 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 (3) 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哪些 (4) 那些中药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5) 服用枸杞子应注意哪些问题 (6) 小儿食积常用那些中药 (7) 那些中药会引起过敏 (8) 那些中药可能会造成肝损害 (9) 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中含有的西药成分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0-11 常用补血药及应用补血药应注意的问题. (12) 风热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及常用中成药 (13) 幼儿服药注意事项........................................................................................14-15

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 很多人认为中药性情平和、没有副作用、可以放心吃。越来越多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滥用中药有害。导致不良反应得原因主要有超剂量用药、长期服用、药证不符、用药途径不当、误服误用、不适当地与西药联用、违反用药禁忌、病人自身体质问题等诸多因素。中医用药需要辨证论治,药不对症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如银翘解毒片对于外感风热有效,但对于外感风寒则不宜。滥用甘草会出现水肿、头疼、高血压等不良后果。即使作为补品 的人参,长期超量服用也会导致胸闷、烦躁、气喘、失眠甚至精神错乱等中枢神 经过度兴奋的症状。 正如《医法圆通》所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 当服,人参、茂、鹿茸、枸杞皆是砒霜。”因此使用中药应当在中医师以及中药 师的指导下用药。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较全面)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一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合理用药知识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

合理用药宣传资料

合理用药宣传资料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3、怎样理解药品说明书上的“慎用”、“忌用”和“禁用”, 绝大多数的药品说明书上都印有“慎用”、“忌用”和“禁用”的事项,这三个词语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嘱咐的轻重程度却大不相同。 “慎用”提醒服药的人服用本药时要小心谨慎。就是在服用之后,要细心地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有就必须立即停止服用;如没有就可继续使用。所以,“慎用”是告诉你要留神,不是说不能使用。比如利他林对大脑有兴奋作用,高血压、癫痫病人应慎用。 “忌用”,比“慎用”进了一步,已达到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的程度。标明“忌用”的药,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但人有个体差异而不能一概而论,故用“忌用”一词以示警告。比如患有白细胞减少症的人要忌用苯唑青霉素钠,因为该药可减少白细胞。 “禁用”,这是对用药的最严厉警告。禁用就是禁止使用。比如对青霉素有过敏 反应的人,就要禁止使用青霉素类药物;青光眼病人绝对不能使用阿托品。 4、服药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合理用药知识竞赛题

科学用药知识竞赛参考题 、判断题 1、抗生素是指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物质,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原称抗菌素。(V) 2、抗菌谱是指每一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V) 3、抗病毒药物是指抑制病毒繁殖或杀灭病毒的一类药物。(V) 4、耐药性又称抗药性。( V) 5、耐药性严重者可使多种抗菌药物失效。(V) 6、病毒感染不应采用抗菌药物治疗。( V) 7、腹泻时应该及时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X ) &治疗腹泻应该同时使用乳酶生和抗菌药物。(X ) 9、儿童感冒应及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X ) 10、儿童服用红霉素应该碾碎。这样既方便又科学。(X ) 11、治疗婴幼儿细菌性感染应该选用价廉的四环素。(X ) 12、 14、使用抗菌药物会影响口服避孕药的疗效吗(V) 15、慢性支气管炎稳定期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X ) 16、支气管扩张的病人平时是否需要服用抗菌药物(X ) 17、药品能治病但也能产生有害的反应,我们通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 V) 18、每个批号青霉素注射前都必须作皮试。( V) 19、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引起不可逆性耳聋。

(v) 20、根据自己需要,就可以在零售药店随意购买抗菌药物。(X ) 21、药品是价格越贵,治疗效果越好。(X ) 22、“是药三分毒” ,所以,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v) 23、处方用药后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就说明处方一定有问题。( X ) 24 、药品使用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越少的药就越好。( X ) 25、中药的使用讲究辩证论治、合理组合,所以绝不会引起药品不良反应。( X ) 26、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越好。( X ) 27、维生素类药物对人体有益无害,所以,平时都可以多服用。( X ) 28、由于人与人之间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方面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所以,服用同样的药有的人会引起不良反应。( v) 29 、药品发生不良反应就一定是药品质量有问题。( X ) 30、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 v) 3 1 、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应该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v) 32、药品不良反应已经发生了,再去报告于事无补,可以不报告。( X ) 33、处方药是指经批准生产,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v) 34 、贵重药品及滋补药品应于饭前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 v) 35、宜于饭后服用的药物对胃粘膜一般都有较强的刺激性。( v) 36、诊断不明的发热疼痛应该首先服用解热镇痛药以减轻症状。( X ) 37 妇女痛经时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吗(v) 38、腹痛用解热镇痛药既方便、疗效又好。( X ) 39、支气管炎出现痰多、咳嗽应该使用镇咳药物。(X )

合理用药宣传活动总结

合理用药宣传活动总结 合理用药宣传活动总结 这一年来,耕耘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相互交织,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与支持下,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最终较好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在学习和思考中提高,在工作中成长进步。本店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合理用药宣传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选择。合理用药宣传活动总结 卫生局: 我院于5月17日上午派遣以副院长xxx为首的领导医务科主任药剂科主任等5人,届时在市一医院参加静脉安全用药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和原则。听后很受鼓舞亦很及时,对我们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帮助很大。 我院于5月20日下午组织了全体医药护技(值班人员除外)全体人员进行了培训,分别由主管业务的尤自军院长付建军院长及李云斌院长主讲,主讲内容:学习合理安全用药知识静脉用药配伍禁忌,回顾我院一年来不合理处方的配伍,尤其是中草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主要表现在不合理使用诸如剂量过大重复使用品种过多联合使用使用时间过长等。 针对上面存在问题我院改进措施如下: 一我院药剂科编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其次进行强化培训,对象是全体药剂人员及临床医师,利用电教学设施,进一步讲解了一医院副院长贺艰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及关于注射剂安全使用和一医院药剂科主任张虹关于合理安全用药知识等内容。 二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组长:业务副院长xxx,医院监测员:药剂科副主任xxx(兼),各临床科室护士长为本科室监测员。 三成立临床用药督导小组,定期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抽查(每季度一次),科室明确专人负责。 四设立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及管理办法。 合理用药宣传活动总结 根据省农垦总局关于开展20XX年安全用药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文件安排,我院与本农场电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实施,采用了讲座和电台宣传的方式普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食品安全等知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此活动总结报告如下:

宣传单(合理用药宣传)

1.关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Rx ):处方药就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 方才可调配、购买 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OTC ):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 品。 通便类药物:如复方芦荟胶囊、麻仁润肠丸 等。 清热解毒类药物:常见的有六神丸、牛黄解毒片 等药物。但六神丸含有蟾酥等有毒成分, 因 此切勿滥 用。 3?最近有一些常用药被转为处方药: 半夏糖浆,珍菊降压片,牛黄清心丸,片仔癀,六神丸,流 感丸,救心丸,麝香保心丸,万通筋骨片,复方利血平片, 2?家庭常用药: 感冒类药物:风寒型感冒一般常备的中成药有 ,在这些方面的 止咳化痰药: 疗效也比较好。 但需注意该药是 )主要是清热、化痰、止咳, 等。对于风热型感冒,常备的中成药有 口服液等。 宜、银柴 2 清热解毒颗粒、双黄连 「颗粒 消食类药物:山楂丸、健胃消食片等。 ?季节的变化常会导致 不同 的疾病,所以我们 应该根据季节、疾病的 变化而及时调整小药 ?箱里的药物。 致药物上瘾的情形,往往是

腰痛宁胶囊,复方甘草片 这12种药物之所以由非处方药转为处方药,最大的原因是它们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健康 人大量服用后容易形成“依赖”或“上瘾”,又或产生耐药性。 4.服药时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服药,不能随意增加药量。 比如,有些病人在治疗时急于求成, 恨不得一天把病治好,于是擅自加大剂量,这样可能会 产生耐药性或不良反应。 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时,要咨询医生或药师 如头痛脑热时,有人吃了头痛药,又吃感冒药,而这些药物中含有咖啡因和麻黄碱,同时服 用对人体的影响就会强化, 从而使人增加产生药物依赖的风险。 也有些药物同时服用会降低 疗效,甚至有害。 了解自己的体质,药物过敏史等。避免服用自己会过敏的药物 老年人一般脏器机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进补。切不可滥用补药, 当心适得其反。 3. 维生素做补药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生化功能所必需的一类营养要素, 但如果长期盲目服用却 会引发各种疾病,更不能把它们当作补药来使用。如维生素 D 作为壮骨良药长期服用可引 起严重的中毒反应 而出现高血钙症。 4. 普通感冒也要吃抗生素 5?保健品和药物的区别? - 药品必须经过严格的 1 :药效学研究和临床试验, 并: 经国家批准后方可投入市 : :场。药品具有确切的疗效、 1 :功能 主治和适应症,不良反 丨 应明确。药 监部门负责药品 1 '质量的管理。药品标有“药: :准字”文号, 保健品是功能性食品。食品没有治疗作用。以“卫食健 字”或 “卫食字”文号出现。目前,有些保健品做广告宣传 有所谓治疗甚 至根治某种疾病的作用,这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违法行 为。所以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为了确保安全,最好选择国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 )批准的标有 “OTC ” (非 处方药)字样的药品,在购 买时看看是 J I * 6?—些用药误区: 新特药一定有奇效 )0) 一种新药由于受试用的. 2.老年人都要吃补 1.

最新合理用药宣传资料

抗菌药物相关政策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抗菌药物的滥用造就了细菌耐药。目前细菌耐药不只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的问题,抗菌药物管理不仅是医学难题,也是社会难题。 一|、发生耐药性的原因 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细菌耐药。医疗机构和畜牧、水产业对抗菌药物的过度、不规范使用及向环境排放是重要原因。 从临床用药看,由于细菌性感染诊治的专业队伍素质相对薄弱、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规范的执行不足和民众使用抗菌药物观念偏差(许多民众以及医务人员把抗菌药物当退烧药)等原因,临床的确存在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对临床细菌耐药上升负有责任。 另一方面,抗菌药在畜牧业的广泛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居高不下也密切相关。目前在我国,抗菌药物在畜牧业的使用显得混乱,缺乏抗菌药在此领域使用的法规或执行力度弱;无动物使用的抗菌药种类限制,一些治疗人类感染的重要抗菌药也被用于动物,出现了“人药畜用”;缺乏抗菌药在动物促生长、预防及治疗应用中的抗菌药使用的规范。

二、后果 (一)医疗危害性 因细菌耐药,医疗部门不得不用更高档药物治疗,由此可能引发新耐药菌的出现,更增加治疗成本,激化医患矛盾。 (二)环境危害性 各种原因排入水或土壤的抗菌药物,特别是磺胺类与喹诺酮类药物,因其特殊化学特性,可长期存在于环境中,难于降解。 三、中国卫生部门控制细菌耐药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策略 1、开展和扩大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相继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细菌耐药监测网。 2、印发相关技术规范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现分级管理,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个级别,对高档药物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规范。 (2)出台《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对感染性疾病经验治疗和病原治疗、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做了进一步的规范。 3、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4、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5、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 6、建立完善临床药师制度和处方点评制度 临床药师以患者为中心,直接参与临床用药指导与监督工作,进一步促进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一、什么是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为基础,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二、普通感冒不要滥用抗菌素许多人得了普通感冒后,常常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抗菌素或中药来治疗。虽然有时可以使病程缩短,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患了普通感冒非要服用抗菌素不可吗?由于约70%—80%的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抗菌素,疾病也能痊愈。事实上,现在也已经有很多人感觉到,感冒后服了很多抗菌素,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感冒大多数为病毒所引起,抗菌素并没有治疗作用;更令人担忧的是不该用抗菌素而随意滥用,其结果是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据统计,目前有80%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出现。而且,滥用抗菌素还会造成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一些非致病菌成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那么,得了普通感冒,到底该如何治疗呢?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还可以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这是因为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有效帮助合成抗体,激活白细胞,全面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此外,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当患伤风感冒时,中性白细胞会释出大量氧自由基及氧化性物质,从而引起相关症状,而白细胞内的维生素C则能阻止这些有毒物质跑到白细胞之外。感冒时白细胞内的维生素C浓度会大量降低,如果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每天1.0—6.0g),则能维持白细胞内维生素C的浓度,减轻症状。由此可见,患了普通感冒,特别是症状不重时,不要随便服用抗菌素。由于抗菌素往往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并可引起过敏反应等,因此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滥用抗菌素;即使需要服用此类药物, 也应在医师指导的情况下,按疗程服药。三、生活中常见的无效用药随着常用药物进入家庭,许多人对一般常见病,都自己买药服用。但往往对一些药物的“关键”又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 一、 什么是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以当代系统的医学、药学、管理学知识,明智地使用药物,以符合安全、有 效、经济的综合目标。为了保证合理用药,医、药、护、技、管理者、病人或其监护人要在 职责范围内参与用药流程, 并形成完整的用药系统。 完整的用药流程包括正确诊断、 对症下 药、正确开方、妥善配药、病人遵嘱、治疗得到跟踪处置等环节。 合理用药反映了为民谋利、 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违反安全、有效、 经济的综合用药目标就是不合理用药,其主要原因 是医患双方合理用药的概念不明确, 药物治疗未形成完整的系统, 以及用药流程中有脱节现 象。 二、 普通感冒不要滥用抗菌素 许多人得了普通感冒后,常常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抗菌素或 中药来治疗。虽然有时可以使病程缩短,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 --患了 普通感冒非要服用抗菌素不可吗? 由于约70%—80%的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 ,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抗菌 素,疾病也能痊愈。事实上,现在也已经有很多人感觉到,感冒后服了很多抗菌素,效果并 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感冒大多数为病毒所引起, 抗菌素并没有治疗作用; 更令人担 忧的是不该用抗菌素而随意滥用, 其结果是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据 统计,目前有 80%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出现。而且,滥用抗菌素还会造成体内正 常菌群失调,使一些非致病菌成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 那么,得了普通感冒,到底该如何治疗呢?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 还可以服用大剂量的 维生素C 。这是因为大剂量的维生素 C ( 500mg — 1000mg )能有效帮助合成抗体,激活白细 胞,全面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此外,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当患伤风感冒时,中性白 细胞会释出大量氧自由基及氧化性物质,从而引起相关症状,而白细胞内的维生素 C 则能 阻止这些有毒物质跑到白细胞之外。感冒时白细胞内的维生素 C 浓度会大量 降低,如果补 充大剂量维生素C (每天1.0— 6.0g ),则能维持白细胞内维生素 C 的浓度, 由此可见,患了普通感冒,特别是症状不重时,不要随便服用抗菌素。 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并可引起过敏反应等, 因此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滥用抗菌素; 此类药物,也应在医师指导的情况下,按疗程服药。 三、生活中常见的无效用药 随着常用药物进入家庭,许多人对一般常见病,都自己买药服用。但往往对一些药物的 “关键”又不甚清楚,造成了许多无效用药甚至产生抗药性的情况,为此,当引起重视。如 果你有下面几种常见的无效用药情况,不妨改进一下: 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有甲、乙、 丙三型,常因变异 而产生新的亚型引起流行。 目前,对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现象很普遍, 不仅多见于个人自用, 就是一些医生治疗流感也常用抗生素。 但是,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是无效的,只有并发细菌感 染时,方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功能性腹泻不应使用抗生素 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前者应选用抗生素,而后者用抗生素则无效。 消化功能紊乱可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 (对牛奶、鱼虾过敏等)、生活规律的改变、外界气候 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使用抗生素均无效, 应当采用饮食疗法,或服用一些助消化药物。 丙种球蛋白预防传染病 减轻症状。 由于抗菌素往往 即使需要服用

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手册

通许县中医院 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手册 (2013版) 通许县中医院药剂科

目录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 服用霍香正气水时应注意的问题 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哪些? 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的区别 菊花主要可分为哪几种,功效有何异同? 哪些中药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服用枸杞子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儿食积的常用哪些中药? 小儿呕吐常用哪些中药? 如何看待中药不良反应? 哪些中药会引起过敏? 哪些中药可能造成肝损害? 哪些中药服用后可能造成肾损害 如何解救乌头碱类药物中毒?

使用中药注射剂应该注意哪些间题? 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中含有的西药成分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补血药及应用补血药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补阴药及应用补阴药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补阳药以及应用补阳药应注意的问题 家庭药品如何保管? 风热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及常用中成药 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 很多人认为中药性情平和、没有副作用、可以放心吃。越来越多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滥用中药有害。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超剂量用药、长期服用、药证不符、用药途径不当、误服误用、不适当地与西药联用、违反用药禁忌、病人自身体质问题等诸多因素。中医用药需要辨证论治,药不对证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如银翘解毒片对于外感风热有效,但对于外感风寒则不宜。滥用甘草会出现水肿、头痛、高血压等不良后果。即使作为补品的人参,长期超量服用也会导致胸闷、烦躁、气喘、失眠甚至精神错乱等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

正如《医法圆通》所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茂、鹿茸、拘祀皆是砒霜。”因此使用中药应在中医师以及中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服用霍香正气水时应注意的问题 1、霍香正气水含有酒精,对酒精敏感的病人服用后可能出现醉酒的表现。特别是大量 服用后可能出现心动过速等不适症状。因此对酒精过敏的患者不宜服用,可使用其 他不含酒精的剂型如口服液、颗粒剂、软胶囊、滴丸等。 2、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哪些? 含乌头类(川乌、草乌、附子)药物的中成药约有100 余种。主要分布在补阳药类、祛寒止痛等类中成药中,如海马补肾丸、大活络丹、健步壮骨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木瓜丸、痹通药酒、长春红药片、创伤散、跌打风湿药酒、二仙丸、风湿骨痛丸、风湿寒痛片、风湿酒、复方蛤青片、复方夏天无片、复方小活络丸、复方羊角胶囊、骨刺丸、骨刺消痛液、固肾定喘丸、寒热痹胶囊、寒湿痹颗粒、和合丸、回天再造丸、活心丸、活血舒筋配、济生肾气丸、接骨片、筋骨疼痛酒、救急散、橘核病气丸、灵仙跌打片、女宝胶囊、盘龙七片、前列舒丸、人参再造丸、参桂理中丸、参茸黑锡丸、参茸酒、参茸木瓜药酒、参茸三鞭丸、参茸壮骨丸、参茸追风酒、参三七伤药散(片)、参赓活络丸、肾炎温阳片、疏风再造丸、

合理用药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合理用药”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为营造全社会关注合理用药的社会氛围,提高社会公众合理用药的意识,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诸城市实施方案(2014-2016)》文件精神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及工作目标 以“合理用药”为宣传主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用药理念为指导,合理用药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采用各种宣传途径,广泛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大力宣传药品监管法律法规,普及合理用药知识,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关注药品安全的良好环境。 二、宣传活动组织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经理任副组长,公共卫生管理专(兼)专职人员为成员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宣传活动的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等工作。 三、宣传重点内容 (一)宣传与群众合理用药密切相关的用药知识及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知识,使公众了解药品的相关知识和政府监管的主要措施,以及公民在药品消费中的权利和义务。 (二)介绍药品之间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等常识,使公众了解“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养成严格遵医嘱和按药品说明书用药的习惯。 (三)介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现状和有关规定,增强公众对不良反应报告的参与意识。 (四)普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使公众了解滥用抗菌药物的严重危害。 (五)介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有关常识,使公众了解药品生产和经营管理有着严格的许可条件和管理规定。 (六)介绍出现假、劣药品的成因,使公众了解药品市场现状与

加强监管的关系,共同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 四、宣传活动形式 (一)广泛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横幅、标语等载体系统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二)通过发放宣传单、召开咨询会等方式,将宣传活动常任深入到居民家庭,把合理用药的知识送到居民手中。 (三)悬挂宣传横幅,散发宣传单,广泛宣传用药知识,增强群众合理用药的意识。 (四)开展清理家庭小药箱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合理用药的能力。 (五)各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在门前悬挂“公民合理用药、请严格按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用药、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请勿滥用抗生素”等宣传标语,设置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栏并指导消费者、患者合理用药,清理家庭过期药品。 五、宣传活动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此次宣传活动的重要性,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滥用药品案件和不良反应事件,大力开展宣传活动。 (二)认真做好宣传活动的组织工作,精心筹划,带着居民一起参加宣传活动。 (三)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引导社会力量搞好宣传。 2014年1月

合理用药知识100问

合理用药知识100问 发布日期:2010年09月18日文章来源:文章作者: 1.什么是药品?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我们平时常说的中药、西药(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都是药品。 俗话说:“对症下药”。意思是服用药品必须有明确的预防或治疗目的,治什么病用什么药。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自行用药。 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意思是药品除了有治疗作用外,也有不良作用,不合理用药或过量用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即使是正确服用合格的药品,也可能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用药常识,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使药品真正成为我们健康的保护神。 2.药品与保健食品有什么区别?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作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现在,有些保健食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能“包治百病”,我们一定不要受非法虚假广告的欺骗,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正常治疗、加重病情。 3.怎样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 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买药时,一定要先在药品的包装盒上找“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x卫食健字(其中的x代表某个地区简称)”。 当你决定购买药品或保健食品时一定要先看准“批准文号”,千万不要购买没有批准文号的产品,以免上当受骗。 4.药品为什么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的用途、安全性、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的不同,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必须凭医生开处方,患者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就可以在药店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根据安全性的不同,又划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而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获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地点销售。

合理用药宣传手册

玛纳斯县人民医院 玛纳斯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意思是药品除了有治 疗作用外,也有不良作用,不合理用药或过量用药会对 人体造成伤害,即使是正确服用合格的药品,也可能出 现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应遵循“1、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2、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 注意事项等。3、处方药严格遵医嘱,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4、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谨防 儿童及精神异常者接触药品。5、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6、保健品 不能替代药品。 一、什么是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按合理的时间间隔、剂量,完成正确的疗程,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二、“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 三、看病时应该告诉医生你的哪些问题? 很多病人就诊时不知道要告诉医生些什么。其实除了详细地将自己的发病经过告诉医师外, 一定要讲明白三点:(1)你正在服用哪些药品,因为各种不同的药品同时服用有可能会产生有害 反应。(2)你曾对哪些食物、药品和其他物质过敏,这样有利于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也会避免给 你开出过敏的药物。(3)你以前是否患过其他疾病,如肝病,因为大部分药品都是通过肝脏代谢 或排泄的,肝脏功能降低了,要随之调整服药的剂量,防止药品在体内蓄积,增加药品毒副作用。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一、药品的概念 1.什么是药品?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我们平时常说的中药、西药(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都是药品。 俗话说:“对症下药”。意思是服用药品必须有明确的预防或治疗目的,治什么病用什么药。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自行用药。 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意思是药品除了有治疗作用外,也有不良作用,不合理用药或过量用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即使是正确服用合格的药品,也可能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用药常识,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使药品真正成为我们健康的保护神。 2.药品与保健食品有什么区别?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作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现在,有些保健食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能“包治百病”,我们一定不要受非

法虚假广告的欺骗,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正常治疗、加重病情。 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买药时,一定要先在药品的包装盒上找“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x卫食健字(其中的x代表某个地区简称)”。 当你决定购买药品或保健食品时一定要先看准“批准文号”,千万不要购买没有批准文号的产品,以免上当受骗。 二、何时服药时机最佳? 许多药物的疗效与用药时间密切相关。选择最佳服药时间,能够达到最佳疗效。 1、铁剂:贫血患者补充铁剂,如果晚上7点服用,比早上服用在血中的浓度增加4倍,疗效最好。 2、钙剂: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故临睡前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3、降血压药物: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节律,服降血压药1-3次,宜分别于早上7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服用,早晚两次用药量要适当少些。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以防血压过低和心动过缓,导致脑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1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1 抚州市中医院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二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 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 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 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 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 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 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 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 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 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 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 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