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山水绘画欣赏》教学大纲2017年5月修订刘建冰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宋元山水鉴赏》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宋元山水鉴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二、以大观小的北宋山水画播放《溪山行旅图》视频。

出示投影《溪山行旅图》。

提问:(1)“行旅”在哪里??????(2)为什么人画得这么小?1.以大观小这就是中国画中所说的“丈山尺树,寸马豆人”,是中国画表现宏大空间时常用的“以大见小”的方法。

2.构图 提问: (1)天空与山哪个是描绘的主题?(投影上以线画出天与山的分界。

)(2)那一部分山体面积最大?(投影上演示山的层次分割。

) (3)这样的画面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处于画面的这个区域被大山占据了。

山顶天立地,构图非常饱满。

我们把画面最中心的这个区域叫做1号区域。

请大家记住这个区域。

北宋时期其他山水又是什么样呢?(出示投影李成、关仝的作品。

) 提问:(1)你能看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吗?(2)这些作品你感觉像雄强的男性还是柔和的女性呢?北宋时期的作品,无论是范宽的雄强,李成的旷远,还是关仝的峭拔,都给人一种雄阔、浑厚、整体的感觉,努力表现天地之无限,宇宙造化之壮观。

然而南宋的山水就完全不同了。

在画面上找到人物。

为了显示山的高大。

山是主体。

最远处的。

有气势。

山或作为主体的树在画面的正中央,顶天立地,构图饱满。

1号区域被山或树占据。

男性。

三、以小显大的南宋山水画 出示《深堂琴趣图》。

伴随着优美的琴声,请你仔细看一看,画中画了些什么? 1.留白:明明什么都没画的空白,为什么会让人想到是天空呢?留白的手法是国画所特有的。

南宋的山水画尤其注意留白。

留白给了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如同文学中的“言外房屋、树木、弹琴的人、桥、仙鹤、远山、天空等想像出来的。

没有。

景物画在一角。

意境和北宋山水相似还是和南宋山水相似?为什么?2.你还能想起哪些诗句能表现北宋的山水画意境?3.(出示投影《浣溪沙》)秦观的《浣溪沙》中写道“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意境像北宋还是南宋的山水画?为什么?《望岳》和《浣溪沙》一个是诗,一个是词。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诗是言志的,所以往往胸襟开阔,气象万千。

第六章 宋元美术

第六章 宋元美术

第六章宋元美术[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宋代和元代的代表画家和画论,掌握画家艺术特色和代表作品,充分认识到宋代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的地位。

[教学内容]1.宋代山水画2.元代文人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宋代山水画难点:宋代古典的艺术特征以及对中国绘画史的影响。

宋初山水画宋代流行理学思想,提倡“格物致知”,知识分子以“推究天下万事万物的究竟”为学术目标,他们希望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达到对宇宙间普遍原理的认识。

画家都致力于研究自然界详细形态,大到空间层次、季节气候的变化、质感、量感;小到各类岩石的纹理、水的波纹、树叶的筋脉样式。

并将这种研究落实到画面上,获得了真实再现的能力。

古人说,中国山水画始于唐、成于宋、全于元。

宋初的山水画以李成和范宽为代表。

他们都是北方画家、李成描绘山东风景,范宽描绘关陕地区风景,他们两人的画风影响背诵前期花坛百余年。

李成五代时就很有名,喜欢游历,常以名士独善其身的高傲态度拒绝贵族邀请,他继承荆浩、关仝传统,以画寒林平远著称。

擅用淡漠表现丰富层次与虚旷空间,画风清润幽渺,墨色精微,被誉为“得山之体貌”。

《晴峦萧寺图》【规格】绢本,墨笔,淡设色,纵111.4厘米,横56厘米。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本幅以直幅形式画冬日山谷景色,画中群峰兀立,瀑布飞泻而下,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楼阁,山麓水滨筑以水榭、茅屋、板桥,间有行旅人物活动。

山石雄伟而秀美,皴染用笔多有变化,兼具关仝之雄浑与李成之清润。

画家以尖利笔致画寒林枯木,景色清幽静谧,虽非平远之景,但依然具有李成画风特色。

估计此图当完成于北宋前期,至少是李成传派的作品。

宋《宣和画谱》中著录有《雪霁江行图》不知是否即此图。

此画面上半部二座高峰重叠,左右山峰低小淡远,当中一座楼阁突出,萧寺下及右三、四座小山冈,皆有树生其上,画的最下处是从山中流出的泉水而形成的溪水,一木桥架其上,山脚下有亭馆数间,人群来往。

《宋元山水绘画欣赏》教学大纲2017年5月修订刘建冰

《宋元山水绘画欣赏》教学大纲2017年5月修订刘建冰

宋元山水画欣赏教学大纲制定单位: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制定时间:2003年2月修订时间:2017年5月课程中文名称:宋元山水画欣赏课程英文名称:Appreciati on of pain ti ngs of Ian dscape of song dyn asty and yua n dyn asty 课程代码:41100020学时数:18学分数:1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课程性质《宋元山水画欣赏》课程是全校性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宋元山水画欣赏》课程主要介绍宋元山水绘画的历史与演变,以期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欣赏水平。

2. 课程任务本课程任务在于介绍宋元山水绘画的理论与技法,旨在通过宋元山水画的学习以期提高中国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及自我艺术修养,从而有助于财经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

主要通过对历代名家作品的解读及任课教师现场示范,使学生领略宋元山水绘画的意境与气韵,从而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鉴赏水平,为进一步欣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宋元山水绘画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宋元山水绘画的理论与技法概述。

目的在于了解宋元山水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山水绘画的基本特点。

了解:宋元山水历代名家作品理解:宋元山水历代绘画理论掌握:宋元山水绘画的技法要点熟练掌握:宋元山水绘画的意境领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宋元山水绘画的基本特点难点:宋元山水绘画的意境领略第一节宋代山水绘画特色、北宋山水绘画特色、南宋山水绘画特色第二节元代山水绘画特色一、元代山水绘画的基本特色二、元代山水绘画的传承影响第二章北宋山水绘画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北宋山水绘画的理论与技法。

目的在于了解北宋山水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北宋山水绘画的基本特点。

了解:北宋山水历代名家作品理解:北宋山水历代绘画理论掌握:北宋山水绘画的技法要点熟练掌握:北宋山水绘画的意境领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北宋山水绘画的基本特点难点:北宋山水绘画的意境领略第一节北宋山水绘画的构图一、全景式山水绘画构图二、范例赏析1. 李成山水绘画的构图2•范宽山水绘画的构图第二节北宋山水绘画的笔墨一、北宋山水绘画的笔墨特色二、范例赏析1. 李成山水绘画的笔墨2. 范宽山水绘画的笔墨第三章南宋山水绘画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南宋山水绘画的理论与技法。

第六章-宋元美术

第六章-宋元美术

第六章-宋元美术 《芙蓉锦鸡图》
宋代文人花鸟

北宋中后期绘画形成了独特体系,他们的绘画
抒情寄兴,状物言志,不完全拘泥于形似格法,多
好水墨写意,爱画梅兰竹菊等题材,以表现高洁品
质,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质,号称“四君子
画”。
❖ 文人画:文人画在传统绘画里是指以水墨为主,讲 究诗书画一体,寄托一定的情操或抒发一定理想的 独特绘画形式。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后世称他 为文人画的鼻祖。宋代中后期以来文人画继续发展, 代表人物有:文同、苏轼、赵孟坚、郑思肖等。
李公麟《五马图》
❖ 《五马图》介绍: ( 李公麟 长卷 纸本 墨笔 纵 29.3厘米 横225厘米(日)私人藏) 此图画西域进 贡给北宋王朝的五匹骏马,皆各由奚官牵引。无款, 马后有黄庭坚小行书签题马的年岁、尺寸、进贡年 月等,又跋称为李伯时(公麟), 传世精品。五马名 为:凤头骢( cong )、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 满川花。 全画用白描法,只在少数地方用淡墨略加渲染,很 好地体现了李公麟白描的特色。墨笔线条简练,以 提按、轻重、转折、回旋的手法,概括出马匹的不 同特征以及人物的不同风貌,形神毕肖,气韵飞动。
李公麟:《五马图一:凤头骢》
李公麟:《五马图二:锦膊骢》
李公麟:《五马图三:好头赤》
李公麟:《五马图四:照夜白》
李公麟:《五马图五:满川花》
梁楷的简笔人物画
❖ 梁楷,祖籍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南渡后流 寓钱塘,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宁宗嘉泰年间为画院待诏。他善画 人物、山水、道释、鬼神及花乌,性情狂放不羁, 喜爱饮酒。据载,他曾在画院独“金带”而不受, 不辞而别,人称“梁疯子”。梁楷书画风多粗简, 擅长简笔画。
第六章-宋元美术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山山水水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山山水水人教新课标(2023秋)
此外,我还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过于依赖模仿,缺乏创新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将在教学中强调个性表达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意境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和审美融入山水画创作中,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文化理解:山水画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如何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举例:以经典山水画作品为例,如《富春山居图》,分析其构图、用笔和设色,让学生直观感受和模仿学习。
四、教学流程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山山水水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山山水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周围的山川河流,它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中国山水画的奥秘。
-教学难点举例:针对构图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现场绘制一幅简单的山水画,边画边解释构图原则。对于笔墨掌握,可以设置专项练习,如练习画石头的不同笔触和墨色变化。在意境表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感受四季变化,将自己的感受融入画作。文化理解方面,可以通过讲解画家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山水画的文化价值。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山山水水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山山水水人教新课标(2023秋)
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8课《山山水水》展开教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宋元山水画欣赏 ppt课件

宋元山水画欣赏 ppt课件

荆浩的画作
宋元山水第一种基本艺术意境
▪ 不固定视角,远看近看均可,重视具有一定 稳定性的整体境界给人的情绪感染。
▪ 要求通过山水的描绘,表达出整个生活、人 生的环境、理想、情趣和氛围。
▪ 意味深厚,给予人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 不确定。
▪ 可游可居的无我之境
北宋山水名家
▪ 李成 作品失传 ▪ 荆浩、关仝欠成熟 ▪ 董源——写江南平远真景,以浓厚的抒情性
阶段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吴镇《枯木竹石图》
王 蒙 的 画 作
倪 瓒 《
幽 涧 寒 松 图

赵孟頫《古木散马图》
元代文人画的特征
▪ 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来配合画面,使之成 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水墨画压倒青绿山水居于画坛统治地位 ▪ 自然对象山水景物成为发挥主观意绪的手段 ▪ 有我之境——宋元山水画中第三种意境,与
可游可居的无我之境北宋山水名家李成作品失传荆浩关仝欠成熟董源写江南平远真景以浓厚的抒情性的优美成为大家范宽写关峡峻岭以某种戏剧性的壮美成为另一大家李成读碑窠石图关仝的画作董源龙宿郊民图轴范宽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三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无我之境向有我之境的过渡期占据北宋花坛统治地位的宫廷画院把追求细节的逼真写实发展到了顶峰
美学标准 ▪ 讲究含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芙宋
蓉徽
锦 鸡
宗 院 体
图画
》Leabharlann 宋徽宗花鸟画画院考试题目
▪ 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 蝴蝶梦中家万里 ▪ 踏花归去马蹄香 ▪ 野渡无人舟自横 ▪ 竹锁桥边卖酒家
宋代绘画中第二种艺术意境
▪ 处在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行程中,是 厚重的院体画而非意气的文人画,基本仍应 属于无我之境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 说课 01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 说课 01

教 学 重 点
(1)掌握中国北宋-元代山水画的发展历史及艺术 欣赏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由于能够使学 生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 (2)参与欣赏、评述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由于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 学 难 点
(1)通俗易懂地讲解教学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由于涉
及的专业名词较多。 (2)如何有效的向学生讲授我国中国古代山水画文化作为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由于有关文化历史的涉及。

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具有悠久历史和 高度成就的艺术作品有所了解与认识。
北宋山水画与南宋山水画的主要区别,培养学生 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古代山水画的喜爱之 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 精神,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
教 材 对 象 分 析
1 .中学生对生活中的山水风光有所了解,但观赏类的山
水画及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却 不多。因此如何在一个课时中多元化地向学生展示中国山 水画知识,让学生感受山水画风韵,是我考虑较多的问题 。 2. 为了能深入浅出的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艺术, 我采用多媒体展示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维持课堂秩 序
1.分别出示中、西方 ,北宋-元代主要代 表作,请同学们观 察并分析一下它们 之间的区别,最后 教师总结。 2.古代山水画发展过 程 3.古代山水画独特的 艺术手法
总结:通过这节课 的学习,使学生了 解中国山水画的历 史和造型特点,体 验中国山水画的自 然美。 作业布置:(古典 曲目《播放渔舟 唱晚》1.北宋 与南宋山水画的 区别。2.运用 古代山水画的艺 术传统,分析元 代黄公望《富春 山居图》。

中国宋元明清古山水画教材

中国宋元明清古山水画教材
中国唐宋元明清山水画
班级:
姓名:
学号:
范宽:北宋画家。名中立,字仲立,因性情宽和,
人称为“范宽”,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常往 来汴京、洛阳,天圣(1023-1032)中尚在。山 水初学李成,继法荆浩,后感“与其师人,不若 师诸造化”,因移居终南山、太华山,对景造意, 不取繁饰,自成一家。所作落笔雄健凝炼,喜用 状如雨点、豆瓣、钉头的皴笔画山,皴笔布列山 石之正面,起伏更见有势,山顶多植密林,水边 置大石,屋宇笼染黑色,表现出秦陇间峰峦浑厚 峻拔之景象。亦擅画雪景。评者以为“得山之 骨”。与关仝、李成并为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 画的主要流派代表,对后世影响很大。存世作品 还有《雪山阁楼图》(波士顿美术馆藏)、《雪 山萧寺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图。
• 《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பைடு நூலகம்本,纵51.5厘米,横 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全卷画面上层峦叠嶂、逶迤 连绵,图中繁复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各种 人物布局井然有序。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
• 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 叠翠。江河勾出水纹,与没骨色彩形成反差对比。全图既 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 《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18岁时作品,也是唯一传世的作 品。
早春图—郭熙
这幅画的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以 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 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 近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后衔接中景扭动 的山石,隔着云雾,两座山峰在远景突 起,居中矗立,下临深渊,深山中有宏 伟的殿堂楼阁。左侧平坡逶迤,令人觉 得既深且远。郭熙 (1023—约1085), 字淳夫。北宋神宗熙宁间图画院艺学, 后任翰林待诏直长。神宗年间,郭熙给 宫中画了许多屏风和壁画。郭熙擅长画 山水寒林,格调清新。他取法李成,亦 吸取董源、范宽,并勇于革新创造,终 自成一家。当时画院画家无不师效其画, 有“独步一时”之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山水画欣赏
教学大纲
制定单位: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制定时间:2003年2月
修订时间:2017年5月
课程中文名称:宋元山水画欣赏
课程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paintings of landscape of song dynasty and yuan dynasty
课程代码:41100020
学时数:18
学分数:1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宋元山水画欣赏》课程是全校性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宋元山水画欣赏》课程主要介绍宋元山水绘画的历史与演变,以期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欣赏水平。

2.课程任务
本课程任务在于介绍宋元山水绘画的理论与技法,旨在通过宋元山水画的学习以期提高中国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及自我艺术修养,从而有助于财经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

主要通过对历代名家作品的解读及任课教师现场示范,使学生领略宋元山水绘画的意境与气韵,从而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鉴赏水平,为进一步欣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宋元山水绘画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宋元山水绘画的理论与技法概述。

目的在于了解宋元山水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山水绘画的基本特点。

了解:宋元山水历代名家作品
理解:宋元山水历代绘画理论
掌握:宋元山水绘画的技法要点
熟练掌握:宋元山水绘画的意境领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宋元山水绘画的基本特点
难点:宋元山水绘画的意境领略
第一节宋代山水绘画特色
一、北宋山水绘画特色
二、南宋山水绘画特色
第二节元代山水绘画特色
一、元代山水绘画的基本特色
二、元代山水绘画的传承影响
第二章北宋山水绘画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北宋山水绘画的理论与技法。

目的在于了解北宋山水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北宋山水绘画的基本特点。

了解:北宋山水历代名家作品
理解:北宋山水历代绘画理论
掌握:北宋山水绘画的技法要点
熟练掌握:北宋山水绘画的意境领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北宋山水绘画的基本特点
难点:北宋山水绘画的意境领略
第一节北宋山水绘画的构图
一、全景式山水绘画构图
二、范例赏析
1.李成山水绘画的构图
2.范宽山水绘画的构图
第二节北宋山水绘画的笔墨
一、北宋山水绘画的笔墨特色
二、范例赏析
1.李成山水绘画的笔墨
2.范宽山水绘画的笔墨
第三章南宋山水绘画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南宋山水绘画的理论与技法。

目的在于了解南宋山水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南宋山水绘画的基本特点。

了解:南宋山水历代名家作品
理解:南宋山水历代绘画理论
掌握:南宋山水绘画的技法要点
熟练掌握:南宋山水绘画的意境领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南宋山水绘画的基本特点
难点:南宋山水绘画的意境领略
第一节南宋山水绘画的构图
一、边角式山水绘画构图
二、范例赏析
1.马远山水绘画的构图
2.夏圭山水绘画的构图
第二节南宋山水绘画的笔墨
一、南宋山水绘画的笔墨特色
二、范例赏析
1.马远山水绘画的笔墨
2.夏圭山水绘画的笔墨
第四章元代山水绘画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元代山水绘画的理论与技法。

目的在于了解元代山水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元代山水绘画的基本特点。

了解:元代山水历代名家作品
理解:元代山水历代绘画理论
掌握:元代山水绘画的技法要点
熟练掌握:元代山水绘画的意境领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元代山水绘画的基本特点
难点:元代山水绘画的意境领略
第一节元代山水绘画的构图
一、元四家山水绘画的构图特色
二、范例赏析
1.黄公望山水绘画的构图
2.倪云林山水绘画的构图
3.吴仲圭山水绘画的构图
4.王叔明山水绘画的构图
第二节元代山水绘画的笔墨
一、元四家山水绘画的笔墨特色
二、范例赏析
1.黄公望山水绘画的笔墨
2.倪云林山水绘画的笔墨
3.吴仲圭山水绘画的笔墨
4.王叔明山水绘画的笔墨
四、学时分配表
《宋元山水画欣赏》课程学时分配表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
《宋元山水画欣赏》是一门鉴赏性较强的课程,主要介绍宋元山水绘画的理论与技法,并借以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人水墨绘画的欣赏水平。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技法与作品赏析的相互结合,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进一步增强学生欣赏中国传统水墨绘画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欣赏中国传统绘画打下初步基础。

2.现场示范
本课程虽然是一门鉴赏性较强的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可由任课教师现场示范宋元山水绘画的创作过程,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水墨绘画的认识。

3.课外作业、答疑课
第1章到第4章结合大纲要求掌握和熟练掌握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通过课外作业提高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作业批改对作业进行讲评,重点突出存在问题较多的地方。

六、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中央美院编写,《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 主要参考资料
[1] 岳仁译著,《宣和画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1版
七、课程成绩考核
课程成绩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

平时考核包括:出勤、回答问题、课堂讨论及展示、课外作业等。

期末考核采取论文形式。

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具体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详见下表。

考核内容及比例
大纲制(修)订人:刘建冰
大纲审定人:裴海峰
日期:2017年5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