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分类 科属种详解【三】

合集下载

病毒的分类及微生物检验

病毒的分类及微生物检验
甘油缓冲盐水或二甲基亚砜中低温冷藏。 • 4. 血清学检查的标本,尤其检测抗病原体的IgG型抗
体,应分别在发病初期和恢复期采集双份血清,只 有当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初期升高4倍或以上, 才具有确诊意义。
标本采集
分离培养鉴定 (污染标本用抗生素处理过夜)
快速诊断
鸡胚 细胞培养
红细胞凝 CPE
集试验 电镜检测
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当然是病毒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 但因病毒是严格细胞内寄生,病毒分离必须
有活的细胞支持,故病毒的分离鉴定较困难。
一、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理
• 1. 应在感染早期(发病1~2天内)采集。 • 2. 必须无菌操来自,对用于病毒分离培养的污染标本用
高浓度抗生素处理过夜,必要时需加抗真菌药物等 • 3. 及时送检,送检的组织等可放入含有抗生素的50%
病毒的分类
一、 分类原则
• 核酸的性质与结构 • 病毒大小与形态 • 衣壳对称性和壳粒数目 • 有无包膜 • 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 • 抗原性 • 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宿主范围、传播途径和致病性)

流感病毒的分类(专业文档)

流感病毒的分类(专业文档)

流感病毒的分类(专业文档)流感病毒的分类,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包括甲、乙、丙三型,甲型抗原变异性最强,感染人类和其他动物,引起中、重度疾病,侵袭所有年龄组人群,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变异性较弱,仅感染人类,一般引起轻微的疾病,主要侵袭儿童,可引起局部爆发。

丙型抗原性比较稳定,仅引起婴幼儿感染和成人散发病例。

抵抗力流感病毒在外界抵抗力较弱,对热相当敏感,56℃经30min、65℃经5min、100℃经1min即可灭活病毒的感染性和酶的活性。

病毒在低温环境中较稳定,保存4℃冰箱中,可存活1周至1个月。

-70℃以下至少可保存数年。

病毒在PH7.0~7.8范围内较稳定,PH3.0时病毒感染力即被破坏。

紫外线、X射线等能灭活流感病毒。

病毒对乙醇、升汞、氯、酸、酚、福尔马林、乙醚、氯仿等化学药物均较敏感,肥皂和去污剂对流感病毒亦有灭活作用。

流感病毒的分类根据病毒抗原特性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H可分为15个亚型(H1~H15),N有9个亚型(N1~N9)。

其中仅H1N1、H2N2、H3N2主要感染人类,其它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

其中对禽类危害最大的为H5、H7和H9亚型毒株。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不会感染鸟类和猪以外的动物。

但1997年香港首次报道发生18例H5N1人禽流感感染病例,其中6例死亡,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1997年以后,世界上又先后几次发生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

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H7N7、H9N2、等禽流感病毒,一旦发生变异而具有人与人的传播能力,会导致人间禽流感流行,预示着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已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流感病毒命名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特点,人们将甲型流感病毒进一步分为许多亚型。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15种不同的血凝素亚型和9种神经氨酸酶亚型。

高中生物学教学参考:病毒知识归总

高中生物学教学参考:病毒知识归总

病毒知识归总病毒(拉丁语:virus)是仅能在生物体活细胞内复制繁衍的亚显微病原体。

它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非细胞形态,为类生物,无法自行表现出生命现象,靠寄生生活。

它是由保护性外壳包裹的一段DNA或者RNA,借由感染的机制,这些简单的有机体可以利用宿主的细胞系统自我复制,但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

病毒可以感染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

第一个已知的病毒是烟草花叶病毒,由马丁乌斯·贝杰林克于1899年发现并命名,迄今已有超过5000种类型的病毒得到鉴定。

研究病毒的科学称为病毒学,是微生物学分支。

病毒由两到三个成分组成:病毒都含有遗传物质(RNA或DNA,只由蛋白质组成的朊毒体并不属于病毒);所有的病毒也都有由蛋白质形成的衣壳,用来包裹和保护其中的遗传物质;此外,部分病毒在到达细胞表面时能够形成脂质包膜环绕在外。

病毒的形态各异,从简单的螺旋形和正二十面体形到复合型结构。

病毒颗粒大约是细菌大小的千分之一。

病毒的起源目前尚不清楚,不同的病毒可能起源于不同的机制:部分病毒可能起源于质粒(环状DNA,可以在细胞内复制并在细胞间转移),而其他一些则可能起源于细菌。

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病毒采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植物病毒可以通过以植物汁液为生的昆虫,如蚜虫,来在植物间进行传播;而动物病毒可以通过蚊虫叮咬而得以传播。

这些携带病毒的生物体称为“载体”。

流感病毒可以经由咳嗽和打喷嚏来传播;诺罗病毒则可以通过手足口途径来传播,即通过接触带有病毒的手、食物和水;轮状病毒常常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儿童而直接传播的;此外,艾滋病毒则可以通过体液接触来传播。

并非所有的病毒都会导致疾病,因为许多病毒的复制并不会对受感染的器官产生明显的伤害。

一些病毒,如艾滋病毒,可以与人体长时间共存,并且依然能保持感染性而不受到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即“病毒持续感染”(viral persistence)。

但在通常情况下,病毒感染能够引发免疫反应,消灭入侵的病毒。

病毒

病毒

一、病毒的概念通常包被于保护性的蛋白(或脂蛋白)衣壳中,只能在适宜的寄主细胞内才能完成自身复制的一套(一个或多个)核酸模板分子。

病毒又称分子寄生物,具有以下特点:①形体微小,缺乏细胞结构;②基因组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③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④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⑤严格寄生性的细胞内专性寄生物。

三、病毒生物学性状… 非细胞型的微生物特点… 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 遗传物质单一,只含一种核酸… 严格的寄生性… 增殖方式:复制…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病毒的主要组分(1 )核酸(2 )蛋白质(3 )脂质(4 )碳水化合物(5 )其他成分(1 )核酸类型:RNA 、DNA ,单链、双链,正义链、负义链指导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着病毒的遗传、变异、增值及对宿主的感染性对衣壳的形成与稳定也有一定的作用(2 )蛋白质a. 构成病毒壳体,使病毒有一定大小形态,维持病毒结构;b. 具保护作用,使核酸免受酶或其他理化因子的影响;c. 参与病毒感染过程,决定宿主范围,表现为吸附作用;d. 决定病毒的抗原性(将蛋白质注入体内,即预防病毒感染的原理);e. 发生毒性反应的主要成分,对机体或细胞有毒性作用;f. 构成了病毒组成中的酶四、病毒的主要类群1.病毒的种类病毒与亚病毒(类病毒、病毒卫星、朊病毒)依据寄主的不同将病毒分为:细菌病毒(噬菌体)植物病毒、昆虫病毒、人类和脊椎动物病毒病毒的基因组核酸动物病毒: 线状的dsDNA, ssRNA居多植物病毒: ssRNA居多噬菌体: 线状dsDNA居多真菌病毒: dsRNA 藻类病毒: dsDNA噬菌体:烈性噬菌体和温和性噬菌体烈性噬菌体:侵入寄主后能引起寄主细胞发生裂解的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侵入寄主后暂时不引起寄主细胞发生裂解。

亚病毒最简单的生命形式是亚病毒一类的小分子,这些生物分子不具有真病毒的形态结构,能利用非自身编码的酶系统进行复制,有侵染性,并可在寄主中引起症状。

幼儿园保健医知识生物病毒的分类

幼儿园保健医知识生物病毒的分类

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
多数首发病例多 有与撒哈拉以南 非洲的非人灵长 类动物接触史
病毒载体尚不确 知,虽然马尔堡 病毒在蝙蝠身体 有检出,且有患 者接触到蝙蝠后
发病
埃博拉病毒爆发 与疫区食用野生 动物肉类(丛林 肉)或蝙蝠汤有

埃博拉病毒和马 尔堡病毒感染也 与处理感染的动
物组织有关
人和人之间的传 播是温和型噬菌体,都必需在活的宿主细胞中才能 得以复制繁殖,利用宿主细胞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来自主地合成自身的一些组件, 装配下一代个体。并达到他们的目的。 复制后的生物病毒裂解宿主细胞而被释放出去,感染新的宿主细胞。 虽然生物病毒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益处,例如利用噬菌体可以治疗一些细菌感 染;利用昆虫病毒可以治疗、预防一些农业病虫害等,但却危害很大,例如 HIV、狂犬病毒等,给人类带来生命的危险;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会带来疾 病;TMV,马铃薯Y病毒给人带来财产损失.
汇报人:梦楠
汇报日期:20XX.02
概念简介
病毒是一种可以在其它生物体间传播并感染生物体的微小生物(其 实因为病毒本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所以某种程度上还不能说病毒 是生物)。有时使用“病毒”描述那些在真核生物中传播和感染的 生物;使用“噬菌体”或“吞噬体”来描述那些在原核生物间传播 的生物。病毒的起源不是很清楚。
PART 02
病毒分类
IV级: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间接或因偶然 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
病毒分类
病毒不仅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 和细菌病毒。从结构上还分为:单 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单链
DNA病毒和双链DNA病毒
病毒的生命过程大致分为:吸附, 注入(遗传物质),合成(逆转录/ 整合入宿主细胞DNA),装配(利 用宿主细胞转录RNA,翻译蛋白质

植物病毒的分类 - qcp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植物病毒的分类 - qcp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植物病毒的分类 - qcp的日志 - 网易博客植物病毒的分类工作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viruses,ICTV)植物病毒分会负责。

随着病毒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有关病毒基本性质的知识不断更新和丰富,病毒学家们对病毒分类研究也不断深入,新的病毒属(组)不断增加,尤其是病毒分类标准、指标内容越来越明确,且接近病毒的本质。

经过20多年的不断修改、充实,到2000年,已报到的植物病毒977种,有关它们的分类系统ICTV先后发表《病毒分类与命名》报告七次,在第六次报告中,植物病毒与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一样实现了按科、属、种分类。

近代病毒分类体系趋于将病毒这类非细胞结构的分子寄生物列为独立的“病毒界”,下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大类。

但为方便及习惯,仍按寄主种类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微生物病毒等实用系统分类。

一、植物病毒的分类(一)分类依据植物病毒分类依据的是病毒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①构成病毒基因组的核酸类型(DNA或RNA);②核酸是单链(single strand, ss)还是双链(double strand,ds);③病毒粒体是否存在脂蛋白包膜;④病毒形态;⑤核酸分段状况(即多分体现象)等。

根据上述主要特性,将977种植物病毒分在15个科73个属中(包括24个未定科的悬浮属),各科(属)名称见表4—3,各科(属)形态及核酸类型见图4—11。

表4-3植物病毒的科、属学名根据ICTV病毒分类第七次报告(2000年)加以整理。

在上述73个属的977种植物病毒中,DNA病毒只有2个科,11个属;RNA 病毒有13个科,62个属,834种,占病毒总数的85.36%。

根据核酸的类型和链数,可将植物病毒分为六大类群:第一类群是双链DNA病毒,有6个病毒属;第二类群为单链DNA病毒,5个属;第三类群为双链RNA病毒,2个科,6个病毒属;第四类群为负单链RNA病毒,包括2个科,5个病毒属;第五类群为正单链RNA病毒,涉达7个科,49个病毒属。

《病毒》 知识清单

《病毒》 知识清单

《病毒》知识清单一、什么是病毒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 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

它们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因此无法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二、病毒的分类1、按遗传物质分类(1)DNA 病毒如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等,它们的遗传物质是 DNA。

(2)RNA 病毒像流感病毒、新冠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其遗传物质为 RNA。

2、按宿主分类(1)动物病毒专门感染动物,引发各种动物疾病,如狂犬病病毒。

(2)植物病毒侵害植物,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比如烟草花叶病毒。

(3)细菌病毒(噬菌体)能够感染细菌,在细菌体内繁殖,如 T4 噬菌体。

3、按病毒形态分类(1)球状病毒外观呈球形,如流感病毒。

(2)杆状病毒形状类似杆状,如烟草花叶病毒。

(3)丝状病毒形态为丝状,如埃博拉病毒。

三、病毒的传播方式1、空气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产生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被其他人吸入而感染。

2、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身体、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如触摸带有病毒的物体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眼等。

3、血液传播通过输入含有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等方式传播。

4、母婴传播母亲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四、病毒的感染过程1、吸附病毒通过表面的蛋白质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附着在细胞上。

2、侵入病毒将其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内。

3、复制与合成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

4、组装新合成的核酸和蛋白质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

5、释放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继续感染其他细胞。

五、病毒引起的疾病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等。

2、肝炎如乙肝、丙肝,分别由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导致,可能会引起肝脏炎症和损伤。

3、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病毒分类 科属种详解【三】

病毒分类 科属种详解【三】
猪圆环病毒科
猪圆环病毒--1型
每科代表种---长线形病毒科
长线形病毒科
葡萄卷叶伴随病毒3号
每科代表种---被脂噬菌体科
被脂噬菌体科 假交替单胞菌PM2噬菌体
每科代表种---囊状噬菌体科
囊状噬菌体科
假单胞菌Φ6噬菌体
每科代表种---内源RNA病毒科(新)
内源RNA病毒科
蚕豆内源RNA病毒
每科代表种---黄病毒科
每科代表种---星状病毒科
星状病毒科
火鸡星状病毒
每科代表种---鳄梨日斑类病毒科
鳄梨日斑类病毒科 鳄梨日斑类病毒
每科代表种---杆状病毒科
杆状病毒科
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每科代表种---杆状RNA病毒科
杆状病毒科 蘑菇杆状病毒
每科代表种---???科
每科代表种---双RNA病毒科
双RNA病毒科 感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科
黄病毒科 丙型肝炎病毒
每科代表种---微小纺锤形噬菌体科
微小纺锤形噬菌体科
硫化叶菌微小纺锤形噬菌体1型
每科代表种---双生病毒科
双生病毒科
菜豆金色花叶病毒
每科代表种---雀麦花叶病毒科
雀麦花叶病毒科
苜蓿花叶病毒
每科代表种---布尼亚病毒科
布尼亚病毒科
汉滩病毒
每科代表种---杯状病毒科
杯状叶病毒科
兔出血症病毒
每科代表种---花椰菜花叶病毒科
花椰菜花叶病毒科
花椰菜花叶病毒
每科代表种---产黄青霉病毒科
产黄青霉病毒科
产黄青霉病毒
每科代表种---圆环病毒科
(未定目的科)
每科代表种---腺病毒科
人腺病毒C型
每科代表种---???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定目的科)
每科代表种---腺病毒科
人腺病毒C型
每科代表种---???科
???
每科代表种---细项圈病毒科
细项圈病毒科 细项圈病毒
每科代表种---沙粒病毒科
沙粒病毒科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每科代表种---泡囊病毒科
泡囊病毒科
草地贪夜蛾泡囊病毒1a
每科代表种---非洲猪瘟病毒科
非洲猪瘟病毒科 非洲猪瘟病毒
产黄青霉病毒
每科代表种---圆环病毒科
猪圆环病毒科
猪圆环病毒--1型
每科代表种---长线形病毒科
长线形病毒科
葡萄卷叶伴随病毒3号
每科代表种---被脂噬菌体科
被脂噬菌体科 假交替单胞菌PM2噬菌体
每科代表种---囊状噬菌体科
囊状噬菌体科 假单胞菌Φ6噬菌体
每科代表种---内源RNA病毒科(新)
每科代表种---星状病毒科
星状病毒科 火鸡星状病毒
每科代表种---鳄梨日斑类病毒科
鳄梨日斑类病毒科 鳄梨日斑类病毒
每科代表种---杆状病毒科
杆状病毒科 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每科代表种---杆状RNA病毒科
杆状病毒科 蘑菇杆状病毒
每科代表种---???科
每科代表种---双RNA病毒科
双RNA病毒科 感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科
每科代表种---雀麦花叶病毒科
雀麦花叶病毒科
苜蓿花科
汉滩病毒
每科代表种---杯状病毒科
杯状叶病毒科
兔出血症病毒
每科代表种---花椰菜花叶病毒科
花椰菜花叶病毒科
花椰菜花叶病毒
每科代表种---产黄青霉病毒科
产黄青霉病毒科
内源RNA病毒科
蚕豆内源RNA病毒
每科代表种---黄病毒科
黄病毒科 丙型肝炎病毒
每科代表种---微小纺锤形噬菌体科
微小纺锤形噬菌体科 硫化叶菌微小纺锤形噬菌体1型
每科代表种---双生病毒科
双生病毒科
菜豆金色花叶病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