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文言文句子翻译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翻译的五种方法:留、删、换、补、调。

2.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加强踩点得分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法与教学思路:本专题借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以学法指导和训练为重点,帮助学生归纳系统的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直译),并指导其应用。

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翻译“五字经”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文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结局翻译疑难问题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本设计重在让学生易于掌握i,便于利用,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今天我们结合具体文段的练习再来复习文言文句子翻译专题。

二、回顾翻译原则:1.直译为主2.意译为辅3.字字落实三、翻译要求:“信”即字字落实不走样“达”即文句通顺无语病“雅”即生动形象有文采四、翻译方法(五字经):留删换补调留: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删:无实在意义的虚词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译: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译: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换:单音节词、古今异义词、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补: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谓宾介)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4.沛公军霸上。

实用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实用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实用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文言文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使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的重要性和学习价值。

1.2 教学内容文言文的定义与特点文言文的发展历程文言文的价值与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文言文的价值和意义。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的价值。

讲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组织学生讨论文言文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文言文词汇2.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用法。

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词汇。

2.2 教学内容文言文基本词汇及其用法文言文词汇的活用现象文言文词汇的特殊用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基本词汇和用法。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词汇。

2.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词汇的重要性。

讲解文言文基本词汇和用法。

分析文言文词汇的活用现象和特殊用法。

组织学生进行词汇练习。

第三章:文言文句式3.1 课程目标让学生熟悉文言文的常见句式结构。

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句式。

3.2 教学内容文言文的句式结构特殊句式的用法和特点句式的活用现象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结构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句式。

3.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句式的重要性。

讲解文言文句式结构和特点。

分析特殊句式的用法和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句式练习。

第四章:文言文翻译技巧4.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

使学生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

4.2 教学内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技巧的运用和实践翻译中常见的困难和解决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翻译练习掌握翻译技巧。

4.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

《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

《⽂⾔⽂翻译》教案⽂⾔⽂翻译【学习⽬标】1、明确⽂⾔⽂翻译的原则2、掌握⽂⾔⽂翻译的常⽤⽅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

3、让学⽣逐步体验成功的愉悦,以此激发学⽣学习⽂⾔⽂的热情。

【学习过程】⼀、导⼊翻译:⽲引上⾐,请毕其说。

⾐裾落,上⽈:“正⾔碎朕⾐矣”。

(注:选⾃《宋史·陈⽲传》,陈⽲时任左正⾔)(建议:先让学⽣翻译,⼀起分享,找⼀些不同的典型)⼆、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指⽤现代汉语的词对原⽂进⾏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意相对。

要求原⽂字字在译⽂中有着落,译⽂字字在原⽂中有根据。

句式特点、风格⼒求和原⽂⼀致。

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词义。

意译有⼀定的灵活性,⽂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三、⽂⾔⽂翻译的两⼤招式:1、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意思,不遗漏,不多余。

2、⽂从句顺明⽩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四、探究⽂⾔句⼦的翻译⽅法(⼀)第⼀组1、赵惠⽂王⼗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赵惠⽂王⼗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闻名于诸侯各国。

2、得楚和⽒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得到了楚国的和⽒璧。

⼩结:字字落实第⼀式——留凡国名、朝代、年号、⼈名、地名、书名、官职名、器物名、数量词、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的词,皆保留不动。

练习:1、读⽂⾔句⼦,找翻译不够准确的地⽅晋侯、秦伯围郑,以其⽆礼于晋。

《烛之武退秦师》译⽂: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礼。

分析:晋侯:对晋国国君的称呼,秦伯:秦国国君。

“晋侯”“秦伯”是专有名词,翻译时保留不动。

2、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阴之兰亭。

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翻译技巧。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翻译。

2、难点(1)准确把握文言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特殊语言现象的翻译。

(2)根据语境灵活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使译文通顺、流畅。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对翻译有初步的认识。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翻译方法,提高翻译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翻译中的难点和疑问,共同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段简单的文言文,让学生尝试翻译,从而引出文言文翻译这一课题。

(二)知识讲解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不歪曲、不遗漏。

(2)达:译文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3)雅:译文优美、富有文采。

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留: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书名等,不进行翻译。

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中的“庆历四年”“滕子京”“巴陵郡”保留不译。

(2)删:删除原文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如句首发语词、句中停顿词、句末语气词等。

比如:“夫战,勇气也。

”中的“夫”为发语词,无实际意义,可删去。

(3)换: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将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相应词语。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中的“日”应换成“每天”,“三”应换成“多次”。

(4)调:调整文言文中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像“何陋之有”应调整为“有何陋”。

(5)补:补充原文中省略的成分,使译文完整。

比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补充为“(士兵们)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三)实例分析选取一些经典的文言文段落,带领学生进行翻译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1 忠实原文:准确传达作者的原意,不添加个人理解,不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

1.2 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使翻译后的文言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便于学生理解。

1.3 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体现文言文的特点。

第二章:文言文词汇翻译技巧2.1 词义辨析:通过对原文词语的上下文分析,准确理解词语的古代意义,并找到恰当的现代汉语对应词。

2.2 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并准确翻译。

2.3 一词多义:对于原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义项进行翻译。

第三章:文言文句式翻译技巧3.1 省略句:在翻译时,根据上下文补全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

3.2 倒装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倒装句调整为正常语序,便于学生理解。

3.3 被动句:在翻译时,将被动句调整为主动句,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第四章:文言文翻译实践4.1 选取一段高考真题的文言文,让学生现场进行翻译练习。

4.2 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和指导,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正确的翻译示例。

第五章:高考文言文翻译策略5.1 熟悉高考文言文的命题规律和题型,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考查重点和难点。

5.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性。

5.3 进行系统的文言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第六章:文言文翻译中的特殊现象6.1 古今异义词:识别古今异义词,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现代汉语词汇进行翻译。

6.2 通假字:识别通假字,并根据上下文找出其本字进行翻译。

6.3 特殊句式:分析判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并准确翻译。

第七章:文言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7.1 古代文化常识: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礼仪、天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7.2 成语典故:讲解文言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典故,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课外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课外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原文概述
01
文章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
感慨。
翻译技巧
02
注意文中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的传达,保持原文的韵味和深度

赏析要点
03
体会文中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沧桑,领悟作者对人生的独到见
解。
05 学生互动环节:现场翻译挑战
选取一篇未学过的文言文进行现场翻译
01
教师从课外文言文资料库中随机选取一篇未学过的文章 ,确保难度适中,内容具有代表性。
教师点评与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翻译成果进行点评 ,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
建议。
针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 难和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表现和需求, 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提
高教学效果。
06 课程总结与延伸学习建议
回顾本次公开课重点内容
文言文基本翻译技巧
包括直译、意译、音译等方法,以及如何处理文言文中的特殊句 式和词汇。
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在运用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同时,应注重译文的 流畅性和可读性,避免出现晦涩难懂或过于生硬 的表达方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例分析:经典文言文篇章翻
04

《爱莲说》翻译及赏析
原文概述
文章以莲为比喻,阐述了作者对 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世态的超脱

翻译技巧
注意文言文中象征、比喻等修辞 手法的转换,保持原文的意境和
通过实践练习,我逐渐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 较为熟练地进行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转换。
拓展了文化视野
课程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和语境知识,让我对古代文化和社会有了更 广泛的了解,有助于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翻译典型文言文句子。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翻译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教学PPT。

2. 学生准备文言文课本和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文言文的趣味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学习氛围。

2. 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典型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翻译句子。

4. 互动教学(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翻译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文言文基本句式和词汇,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翻译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掌握情况。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提问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翻译一段文言文文本,要求准确无误。

2.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准备课堂测试。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堂测试1. 测试内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识别和运用。

2. 测试形式: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

3. 测试目的: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十、课后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实用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实用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实用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 文言文句式的识别和翻译技巧。

3. 文言文翻译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分析文言文句式。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实际操作,教师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文言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分析文言文句式。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实际操作,教师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文言文翻译练习的情况,对错误进行纠正和讲解。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进行教学改进。

实用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的理解。

七、教学内容1. 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短语。

2. 文言文句式的识别和翻译技巧。

3. 文言文翻译的实际操作。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短语,分析文言文句式。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实际操作,教师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九、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新的文言文词汇和短语。

2. 讲解:讲解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短语,分析文言文句式。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实际操作,教师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十、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文言文翻译练习的情况,对错误进行纠正和讲解。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进行教学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一、引入
高考文言文的分值(19分),考查题型:断句、文化常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翻译。

前三题为客观题,每题3分,翻译为主观题,两小题共10分。

询问学生的得分情况。

以《罗生还镯》速检测。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

仆于途中拾一金镯。

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

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

”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

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

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④,赖人解救。

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

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⑤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①孝廉:“举人”别称。

②给:充足。

③赍(jī):以物送人。

④投缳:上吊自杀。

⑤届:到。

罗一峰先生(姓罗,号一峰先生),名叫罗伦,以举人身份参加科考会试。

他的仆人在路上捡到一个金镯。

走了五天,罗先生担心盘缠不够,仆人说:“不用担心,之前在山东某处捡到一个金镯,可以典当出去作为盘缠。

”罗先生大怒,打算亲自交还给失主。

仆人赶紧磕头,并掰着手指说:“这样一来一回一定会错过考试,不可以。

”罗先生说:“这一定是丫环仆人丢失的,万一主人拷打审讯他,因此而死,是谁的过错?我宁可不考试,也不忍心让别人死于非命。

”最后还是找到失主家里,果然是女主人丢失的头饰,而丫环错把金镯扔在地上。

女主人怀疑是丫环偷了,用鞭子把她打得流血,丫环要自杀好几次了。

丈夫又怀疑妻子有私情,辱骂妻子不止,妻子也愤怒的去上吊,多亏被人解救。

罗先生到了以后,拿出金镯还给他们,全家人都很感激他。

罗先生急忙赶路到京城,考试时间正好赶上,匆忙交上考卷,竟然考中了,还是状元及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