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总论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总论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总论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县XX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项目范围:某省XX县XX镇(锦江河上游长江中学至下游城镇污水处理厂两岸的整个行政范围),总面积2平方公里。
锦江河东片区范围:从长江中心小学至XX镇卫生院;锦江河西片区范围:从长江中学至水圳头村。
项目规模: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32.56万元,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厂以及配套污水管网的建设。
计划于2013年初开工设计建设,预计竣工时间为2014年初。
工程占地约6000m2,预计人工湿地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后,处理水量为1500t/d。
项目建设地点:XX县XX镇中心镇区以南,锦江河下游西片区河滩地。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单位:XX县XX镇长景水电有限公司项目资金来源:省专项资金、国债贷款、自筹资金项目建设期限:计划为2013~2014年1.2 编制依据一、《韶关市XX县XX镇镇区总体规划》(成果)(二零零二年六月)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四、《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五、《项目建议书》六、双方签订的《技术咨询合同》七、《某省XX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八、《XX县简易水文计算手册》九、《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十、XX镇镇区排污口现状图(XX县XX镇人民政府提供)十一、有关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十二、类似工程的相关资料十三、我方人员现场踏勘情况1.3 编制范围根据XX镇的规划,以及规划范围内的排水体制,污水收集、排放系统,排水量,污染物浓度、污水厂选址区域等,确定某省XX县XX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的工程规模,污水收集及输送、处理系统的位置、规模、工艺、布置等,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编制原则1.遵循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以XX 镇总体规划为依据。
2.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排污现状和镇区布局的特点,合理划分城市排污分区,布置污水管道和确定污水管穿越锦江河的方式。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是为了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而展开的工程项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发展的推进,城市污水产生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因此,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是非常必要的,旨在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生活质量。
二、工程规模及内容1.污水处理厂规模:根据污水产生量及预计的未来增长率,确定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为XXX吨/天。
2.管网规模:根据城市规划及人口密度等因素,确定污水管网的布局和长度。
3.工程内容:a.污水处理厂建设包括进水管道、污水处理设备、出水管道等。
b.管网工程包括主管道、支管道、检修井等设施的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1.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城市污水产生量及未来增长趋势,分析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的市场需求。
2.技术可行性分析:就当前的污水处理技术及管网建设技术进行分析,验证工程的可行性。
3.经济可行性分析:综合考虑工程投资、运营成本以及政府补贴等因素,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确定项目收益。
4.社会可行性分析:分析项目对环境保护、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工程的社会可行性。
5.管理可行性分析:分析项目运营管理的可行性,确定是否具备科学管理和有效运营的条件。
四、项目投资与融资1.项目投资:根据工程规模和内容,详细测算工程的总投资,包括土地购买、设备采购、建设成本等。
2.融资渠道:通过政府拨款、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途径筹集资金。
五、项目进展及风险分析1.项目进展:根据工程规模和内容,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展计划,明确工期和各项工程进展。
2.风险分析: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等因素,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六、项目效益评估1.环境效益: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管网的改造,实现了对污水的有效处理,保护了环境。
2.经济效益:投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可以为城市提供污水处理服务,获得污水处理费用收入。
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及中水管线工程论文

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及中水管线工程论文1工程概况某市市域总面积9456km2,拥有耕地578.55万亩,下辖6县2区,人口364.79万人。
市区面积1042km2,城市人口22.1万人。
市区河流以黄河为界,按流域分属海河流域(黄河以北)和淮河流域(黄河以南),两水系与黄河之间还夹有两条滨海河道。
为保护水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政府决定建设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
2开发区供排水现状及规划2.1开发区供水现状开发区成立初期由市自来水公司分给一部分水量,水源主要为黄河水,给水干管由市区向西至黄河五路、黄河二路与开发区给水干管连接。
近几年,由于开发区需水量的迅速增长,使当地原本不足的供水水源日益紧张。
为了开发区的建设,市政府压缩老城区的用水指标,每天向开发区调水3.0万m3,作为开发区的启动用水。
而随着新企业、新项目的不断进驻,开发区与老城区的供水矛盾日愈突出,供水不足的问题愈来愈严重制约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2.2开发区供水规划开发区给水水源由市区给水管网统一供给。
为满足开发区不断扩大的用水需求,规划在城区西部建设西郊水厂,供水规模为7万m3/d,在黄河十四路铺设一条dn600给水干管,与规划的水厂连接,作为开发区远期供水水源。
2.3开发区排水现状开发区与市区以西沙河为界形成独立的排水区域。
目前开发区尚未建成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各工业园及居民区内部排水自成体系,污水沿明渠、暗沟向西直接排入西沙河(干沟),再由西沙河向北汇入潮河。
污水总排放量为2.4万m3/d。
2.4开发区排水规划在开发区北部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处理规模为近期4万m3/d,远期8万m3/d,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污水部分回用于附近的工业企业,其余就近排入河道。
开发区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统一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根据排水规划,在长江五路、黄河二、五、八、十二路、渤海二十路铺设污水主干管,管道最大埋深控制在5m左右。
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可研

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可研一、项目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然而,由于以往对污水排放的管理不力,导致许多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污染物排放超标,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建设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工程,成为解决城市污水问题的关键。
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工程2.项目规模:以满足当前城市规模为基础,预留未来扩容的空间3.项目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的铺设和连接等4.项目投资:根据具体规模和建设标准进行精确估算三、项目目标1.解决城市污水排放问题,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要求2.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减少对周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3.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针对当前主要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型,确保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达标2.经济可行性:通过投入产出分析,综合考虑建设和运维成本,预测项目运营收益,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3.环境可行性:通过环境影响评估,了解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4.社会可行性:通过调研和访谈,了解市民对该项目的支持度和需求程度,评估项目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五、项目实施方案1.污水处理厂建设:根据城市规模和污水产量,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确保处理能力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建设配套的供电、供水、通讯等设施,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2.污水收集管网工程:按照城市规划和污水排放状况,制定管网布局方案,确保各污水源点能够接入管网,同时考虑管径、管材及管网维护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泄漏与堵塞的可能性3.运维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运维管理机制,包括定期巡检、设备保养、故障处理、运行数据统计等,确保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的长期稳定运行六、项目经济效益分析通过投入产出分析,预测项目的运营收益和社会效益,并进行经济评估,包括项目造成的直接经济效益、就业岗位增加和环境改善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等。
污水厂厂外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网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污水厂厂外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网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总论 (5)1.项目概述 (5)1.1 项目名称、业主单位及设计单位 (5)1.1.1 项目名称 (5)1.1.2 项目主管单位 (5)1.1.3 设计单位 (5)1.2 项目设计依据和主要设计资料 (5)1.2.1 设计依据 (5)1.3 设计原则 (7)1.4 项目设计范围 (7)1.5***城市概况 (7)1.5.1历史沿革、城市性质及规模 (7)1.5.2自然条件 (8)1.5.3旅游资源 (9)1.5.4经济水平 (9)1.5.5城市总体规划 (9)1.6城南工业集中发展区控规 (11)1.6.1 城南工业区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11)1.6.2 城南工业区排水规划 (12)1.7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3)第二章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工程设计总则 (15)2.1设计年限 (15)2.2服务范围 (15)2.3 工程设计内容及设计原则 (15)2.3.1 设计内容 (15)2.4 排水体制的选择 (16)2.5污水处理厂规模及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规划 (16)2.5.1给水量预测 (16)2.5.2污水量预测 (18)2.5.3污水处理系统规划 (18)第三章污水提升泵站及倒虹管设计 (21)3.1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调整 (21)3.1.1对规划方案的调整 (21)3.1.1污水处理系统的确定及总体运行方式 (24)3.2污水提升泵站及倒虹管规模 (24)3.2.1泵站规模 (24)3.2.2倒虹管规模及计算依据 (24)3.3污水量设计参数及主要管道水力计算公式 (25)3.3.1 污水管网主要水力计算公式 (25)3.3.2 主要水力学设计参数 (26)3.4倒虹管设计 (26)3.4.1 管道穿越河流方案 (26)3.4.2沱江河倒虹管设计 (27)3.5压力管道设计 (28)3.5.1 压力检查井 (28)3.5.2 压力放气井 (28)3.5.3 水锤消除 (29)3.5.4 事故排放口 (29)3.6倒虹管施工 (29)3.7 污水提升泵站设计 (31)3.7.1泵站工艺设计 (31)3.7.2泵站电气设计 (32)3.7.3泵站自控设计 (32)3.7.5泵站结构设计 (41)3.7.6机械、通风设计 (45)第四章环保、安全及节能 (48)4.1 环境保护 (48)4.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48)4.2.1 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 (48)4.2.2 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49)4.3 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50)4.3.1提升泵站对周围的环境影响 (50)4.3.2 对环境影响的对策 (51)4.4安全卫生 (51)4.4.1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51)4.4.2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52)4.5节能设计 (538)4.5.1 能源构成 (538)4.5.2 耗能组成 (538)4.5.3 节能措施 (538)第一章总论1. 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业主单位及设计单位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第二污水厂厂外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网工程(污水提升泵站及倒虹管)1.1.2 项目主管单位项目业主单位:***堤防和供排水管理处1.1.3 设计单位项目设计单位:***研究院***公司1.2 项目设计依据和主要设计资料1.2.1 设计依据本方案设计依据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国家有关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规范、定额,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城市水污染防治,是一项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服务区域的收集管网配套设施,提高收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污水处理系统的作用。
XX镇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的实施,在规划远期(2020年)收集输送城市污水量4000m3/d,其中近期(2010年)收集输送污水量1500m3/d,近期处理污水量1500m3/d,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1232.56万元。
财务评价的结论是可行的。
XX镇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的实施,能大大削减排入锦江河的BOD、COD、SS等污染物负荷,明显改善服务区投资、旅游环境,促进经济、贸易和旅游业等全面发展。
结合本项目范围内污水管道敷设现状,道路规划和地形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财力,用地状况等综合情况,本着可操作的原则,通过方案比选,推荐西片区污水主管重力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并采用水解酸化+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案,在投资、施工进度、运行管理、运行成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是符合XX镇中心镇区污水收集以及处理情况的方案。
综上所述,XX镇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的建设方案,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厂外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经济效益评价
直接经济效益
01
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建筑、设备制造、运营服务等,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节水成本
02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工业园
区内的用水成本。
促进经济发展
03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
程的建设将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处理能力评估
评估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是否 达到设计要求,包括进水水质、 处理水量、出水水质等方面的处 理能力。
污水处理厂工艺技术与设备评价
工艺技术先进性
评价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技术是否 先进、成熟,能否实现高效、稳定的 污水处理。
设备性能可靠性
评估污水处理厂所选用设备的性能、 可靠性,以及设备之间的协同运行情 况,确保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
推动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03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等手段,实现污水处理项目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THANK YOU
工业园区发展
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导致 污水排放量增加,需要建 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 进行治理。
现有设施不足
当前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 施老化、能力不足,急需 改造升级。
项目建设目标
污水处理能力
建设具备一定处理规模的污水 处理厂,满足工业园区污水处
理需求。
污水收集管网
配套建设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 ,实现工业园区污水的全面收 集和输送。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污水 处理工艺,确保处理效果达标。
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目录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32.1、项目概况32.2、本项目的主要施工内容42.3、工程造价及合同工期32.4、本工程的主要设计情况3三、工程施工特点和技术要求43.1、工程特点43.2、本工程的技术要求5四、管理目标64.1 质量目标64.2 工期目标74.3 安全生产目标7五、总体施工部署75.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75.2管线探测85.3建筑物的保护85.4施工总体部署95.5、项目实施的思路10六、项目组织机构11七、施工进度安排14八、施工准备168.1临时工程建设16施工平面布置16临时设施计划17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88.2、工程试验188.3、工程测量188.4、技术准备18九、资源配置199.1劳动力安排计划199.2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199.3施工机械投入20十、主要工程施工方案2210.1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2210.2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施工2710.3管沟回填3310.4塑料及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沉泥井施工3410.5闭水试验40十一、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界定42十二、危险源及重要环境因素识别43十三、应急预案45十四、沟槽边坡稳定监测及雨季施工措施47十五、技术保证措施4915.1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违约承诺4915.1.1质量责任制5015.1.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5115.1.3质量保证措施5215.1.4工程质量违约承诺5315.1.5成品保护措施5415.1.6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既有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5415.2工期的保证措施5815.3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015.3.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6015.3.2安全保证措施6015.4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6315.4.1施工过程的文明施工管理6315.4.2现场垃圾、废料处理6415.4.3现场公用照明及施工照明管理6415.4.4现场夜间施工管理6415.4.5防止水污染措施6515.4.6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措施6515.4.7周边环境保护措施65十五、工程保修及回访安排67十六、附表附表一拟投入的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68附件二拟投入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69附件三劳动力计划表70附件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71附件五施工总平面图71附表六临时用地表72一、编制依据1.1、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城南片区污水管网施工图;1.2、本工程施工招标文件;1.3、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手册》及各项质量管理程序文件;1.4、国家或行业现行工程质量规范、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总论
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XX县XX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
项目范围:某省XX县XX镇(锦江河上游长江中学至下游城镇污水处理厂两岸的整个行政范围),总面积2
平方公里。
锦江河东片区范围:从长江中心小学至XX镇卫
生院;
锦江河西片区范围:从长江中学至水圳头村。
项目规模: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32.56万元,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厂以及配套污水管网的建设。
计划于2013
年初开工设计建设,预计竣工时间为2014年初。
工程占地约6000m2,预计人工湿地项目正式投入
使用后,处理水量为1500t/d。
项目建设地点:XX县XX镇中心镇区以南,锦江河下游西片区河滩地。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单位:XX县XX镇长景水电有限公司
项目资金来源:省专项资金、国债贷款、自筹资金
项目建设期限:计划为2013~2014年
1.2 编制依据
一、《韶关市XX县XX镇镇区总体规划》(成果)(二
零零二年六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四、《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
五、《项目建议书》
六、双方签订的《技术咨询合同》
七、《某省XX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
八、《XX县简易水文计算手册》
九、《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十、XX镇镇区排污口现状图(XX县XX镇人民政府
提供)
十一、有关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
十二、类似工程的相关资料
十三、我方人员现场踏勘情况
1.3 编制范围
根据XX镇的规划,以及规划范围内的排水体制,污水收集、排放系统,排水量,污染物浓度、污水厂选址区域等,确定某省XX县XX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的工程规模,污水收集及输送、处理系统的位置、规模、工
艺、布置等,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编制原则
1.遵循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以XX 镇总体规划为依据。
2.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排污现状和镇区布局的特点,合理划分城市排污分区,布置污水管道和确定污水管穿越锦江河的方式。
3.根据国情和地区特点,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污水收集管线,尽量减少占地和基础建设费用,尽可能降低管网工程造价。
4.充分利用旧区现有合流管(渠)设施,尽量减少征地及拆迁量,减少既有路面的破复,最大限度地收集工程范围内的污水,最大限度发挥工程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根据《韶关市XX县XX镇镇区总体规划》(成果)(二零零二年六月),对XX县XX镇的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全面解决因污水排放对锦江河等周边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周边水体质量。
6.在《韶关市XX县XX镇镇区总体规划》(成果)(二零零二年六月)的指导下,根据总体布局,结合地形条件、
现状排污口情况和环境要求,采用一次性建设,节省工程投资的方针,统一布置县城污水收集以及处理系统。
7.现状人口密集地区的主干管、倒虹管进、出水井等关键性、控制性工程,依照流域、地理特征,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划分各集水区域;尽量采用自流形式,缩短管线长度;是否需要设置中途泵站,并且尽量综合考虑中途泵站与主干管的布置位置,尽量减少中途泵站的数量。
8.在工程设计上,充分分析现状资料,尽量与实际相符,在确保工艺上可行的同时,考虑工艺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可行性协调统一,以增加工程的可操作性,以便控制投资、保证工程进度。
9.污水管道尽可能避免穿越河道、地下建筑和其它障碍物,减少与其它管线交叉。
10.污水管道系统的布置既要考虑其水力条件、经济条件,又要考虑其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1.5 编制所采用的标准
1.5.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
1.5.2 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性文件
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11)
2、《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5)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3)
4、《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建[2002]124号文;
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
号文;
6、《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建
立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良性运行机制的通知》,计价格[1999]1192
文;
7、某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国家环保
总局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粤计
资[2003]27号);
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991.3.1建设部制
定。
1.5.3 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标(2001)77号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J50282-98)
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J50318-2000)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7、《给水排水工程制图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8、《污水泵站设计规范》(DBJ08-23-1991)
9、《城市工程管线规划规范》(GB50289-98)
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68-97)
14、《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验收规范》(GB/T50267-97)
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08-9-92)
1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9、《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