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格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为贯彻落实XX精神,结合XXXX行政执法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XXXX通过一定载体和方式,公示行政执法人员的职责、权限、依据、程序、结果、监督方式、救济途径等行政执法信息,主动向社会公开,保障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救济权、监督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条行政执法公示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合法、及时、准确、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XX公室负责将各行政执法承办部门的相关信息进行公示,法制股负责审核、监督各行政执法承办部门的行政执法公示工作。
第二章公示内容第一节事前公开内容第五条行政执法事前公开内容包括:(一)执法主体。
公示XXXX内设执法处室和下设执法机构的职责分工、管辖范围、执法区域以及所属执法人员姓名、职务、执法证件号码和执法范围等;(二)执法依据。
逐项公示XXXX行政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清单;(S)执法权限。
公示XXXX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职权范围;(四)执法程序。
公示XXXX行政执法的具体程序,包括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逐项制定行政执法流程图;(五)随机抽查事项清单。
公示XXXX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抽查方式、抽查比例、抽查频次等内容;(六)救济方式。
公示管理相对人依法享有的听证权、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等法定权利和救济途径;(七)监督举报。
公开XXXX纪检监察室地址、邮编、电话、邮箱及受理反馈程序,及时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对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举报。
第二节事中公示内容第六条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告知送达等执法活动时,要佩戴或出示执法证件,出具执法文书,告知行政相对人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等内容, 并做好说明解释工作,按照规定着制式服装,佩戴执法标志;第三节事后公开内容第七条XXXX行政执法事后公开应当在河北政务服务网公示对应的行政执法决定(结果),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一并公开。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意义

审核行政执法的主体是 否合法
确认执法主体是否具备行政执法权,是否超 越法定职权范围。
审核行政执法的程序是 否合法
检查执法过程中是否遵循了法定程序,包括 调查取证、听证、行政处罚告知等环节。
审核行政执法的依据是 否合法
审核行政执法的裁量是 否适当
审查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 规范性文件是否合法有效。
这三项制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对于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防止权力滥用、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意义与目的
增强执法透明度,提高社会监 督力度,防止权力滥用。
规范执法程序,确保执法行为 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人民群
制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建立示范点
02
选取一些单位或地区作为示范点,通过实践推广行政执法三项
制度,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应用范围。
完善配套措施
03
建立健全与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相关的配套措施,包括法律法规
、管理制度、监督机制等,确保行政执法的有效实施。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社会治理重要手段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将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规范 行政执法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共安全。
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通过法制审核,推动行政机关依 法行政,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 提高了执法水平。
05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实践 与挑战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实践情况
1 2
执法公示制度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通过事先公示执法信息, 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保障公众的 知情权和监督权。
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实施方案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实施方案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信和互动,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有效地推进依法行政的实现。
为了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特制定如下方案:一、明确公示范围和对象公示范围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执法职务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
公示机关为福建省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公示对象包括:被处罚的当事人、受理诉求的人员、支持证明的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
二、明确公示内容和方式1.公示内容(1)行政执法行为的事实、依据和理由;(2)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申诉途径;(3)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姓名(或者工作证号码)和联系方式;(4)行政复议和诉讼期限及其效力;(5)其他需要公示的内容。
2.公示方式(1)在行政机关门户网站上实时公示;(2)在行政机关所在地的报、刊上发表;(3)通过其他公众传媒发表;(4)在行政机关所在地的公共场所、社区公告栏等公示。
三、明确公示流程1.公示时间自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公示。
对复杂的案件,可延长至10个工作日。
2.公示领导审核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在执行执法职务时,应事先报告主管领导并保留领导审核意见的记录。
3.公示期限公示期限自公示开始之日起15个工作日。
四、明确公示效力1.公示效力公示内容准确无误,视为有效,并且在行政机关官网上予以保存。
公示内容的公信力高于其他证据。
2.公示效果(1)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2)加强公民对行政执法的参与感和监督力;(3)推进政府公信力与诚信度的提高;(4)建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的良好形象。
五、加强实施保障措施1.加强执法人员的宣传教育行政机关应当对执法人员进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行政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确保公示内容的准确无误和及时公开。
2.加大督导力度建立督导机制,定期对行政机关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要求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要求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进行执法行为之前,通过公示的方式向公众发布执法事项的信息、程序、依据和结果等内容,实现对执法行为的公开、公正、公平。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的要求包括:
1. 全面公示:行政机关应当全面公示执法事项的信息,包括执法依据、程序、相关责任人员、执法结果等;
2. 及时公示:行政机关应当在执法行为发生后的合理时间内进行公示,确保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事项,并有机会行使合法权益;
3. 清晰明确:公示的内容应当清晰明确,确保公众能够准确了解执法事项的相关信息,并能够理解执法依据和程序;
4. 公开公平:行政机关在进行执法行为时应当公平对待,不得滥用执法权力,确保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5. 监督机制: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执法行为的监督机制,接受公众的监督,及时纠正错误的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和效力;
6. 效果评估:行政机关应当对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制度,提高行政执法公示的透明度和效能。
总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要求行政机关在执法行为中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通过公示的方式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效力。
行政执法的的公示制度

行政执法的的公示制度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执法过程中,依据相
关法律规定和程序,及时向社会公布执法行为的基本情况、执法依据、执法内容等信息的制度,它是一项重要的法制建设工作。
本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执法公正、透明、规范,提高行政机关的执法水平和
公众的满意度,也是行政机关加强自身监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必
由之路。
根据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自觉接受社
会监督。
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应当披露有关情况,如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结果等,以确保执法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正。
同时,执法
机关还应当通过新闻、报纸、电视、互联网等方式公布执法行为,并
且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批评,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的实施,为促进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这也是构建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公共利益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
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更好地实现执法公正、透明和规范,加强
对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的建设和推广将成为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
会各方共同参与和支持。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是指政府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将执法信息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制度。
这是一种重要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一、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可以使行政执法活动更加公开、透明,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了解政府的执法行为,监督政府的执法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促进政府执法公正。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可以将政府的执法活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防止执法部门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保障执法公正、公平、公开。
三、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可以提高政府的执法效率,促进执法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减少执法盲点,提高执法效果。
四、强化政府责任。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可以使政府执法行为更加规范,一旦出现执法过错,政府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强化政府责任,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增进社会信任。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可以增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应建立完善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公示内容。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应明确公示的内容,包括执法部门的基本信息、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结果等。
此外,还应公示执法部门的投诉举报电话、邮箱等信息,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投诉举报。
二、确定公示方式。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应确定公示方式,包括政府网站、公告栏、报纸、电视等多种方式,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了解执法信息。
三、规范公示程序。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应规范公示程序,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审核、发布等环节,确保公示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四、建立信息更新机制。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应建立信息更新机制,确保执法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公示,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了解最新的执法信息。
五、强化社会监督。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应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对公示信息进行核实,对执法过错进行投诉举报。
天津市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天津市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一、执法公示制度(一)执法公示制度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通过一定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执法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的制度。
(二)执法公示应当遵循合法、及时、准确、便民的原则,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三)执法公示的范围和内容:1. 执法主体信息,包括执法机关的名称、职责、权限等;2. 执法依据信息,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等;3. 执法程序信息,包括执法流程、执法时限等;4. 执法结果信息,包括执法决定、执法效果等;5. 其他应当公开的执法信息。
(四)执法公示的方式:1. 在行政执法现场进行公示,包括执法现场照片、录音录像等;2. 在行政执法机关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进行公示;3. 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上进行公示;4. 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
(五)执法公示的监督:1.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执法公示内部监督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及时发现和纠正不依法公示的问题;2.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向行政执法机关提出查询或投诉,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答复处理。
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一)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通过文字、音像等方式对执法活动进行全过程记录的制度。
(二)执法全过程记录应当遵循合法、客观、真实、完整的原则,不得擅自篡改、隐匿、毁损、散失。
(三)执法全过程记录的范围和内容:1. 执法程序启动阶段,包括执法人员出示证件、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等;2. 调查取证阶段,包括现场勘查、询问调查、证据提取等;3. 审查决定阶段,包括审查事实、证据、适用法律等;4. 送达执行阶段,包括送达文书、执行决定等;5. 其他应当进行全过程记录的执法环节。
(四)执法全过程记录的方式:1. 使用文字记录,包括笔录、现场勘查笔录等;2. 使用音像记录,包括录音录像、现场拍摄等;3. 其他可以记录执法全过程的方式。
(五)执法全过程记录的监督:1.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内部监督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对全过程记录进行审核把关;2.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对全过程记录进行查询或投诉,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答复处理。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方案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意义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方案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意义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如何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以及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这可是个大工程,不过别担心,跟着我一步步来,保证让你明白其中的门道。
先来说说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的意义。
简单点说,这就是让行政执法的过程公开透明,让群众知道政府在干什么、怎么干。
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还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
行了,意义就先说到这儿,下面进入正题。
一、工作目标1.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确保行政执法行为公开透明。
2.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确保执法过程可追溯、可监督。
3.加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合规。
二、具体措施1.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1)明确公示内容:包括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结果等。
(2)拓宽公示渠道:利用政府网站、公众号、报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公示。
(3)建立健全公示制度:明确公示期限、公示方式、公示责任等。
2.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1)加强执法记录设备配备:为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录音笔等设备。
(2)规范执法记录流程:明确记录内容、记录方式、记录保存等。
(3)建立执法记录数据库:便于查询、追溯和监督执法过程。
3.加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1)明确审核范围: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重大执法风险的执法决定进行审核。
(2)建立健全审核机制:设立专门的法制审核机构,明确审核程序、审核标准等。
(3)强化审核责任:对审核不当、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责任。
三、组织实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开展培训:对执法人员进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执法能力。
3.完善激励机制:对在推行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第一条为保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公开、公平、公正,促进质监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局机关各科(室)、稽查大队。
第三条本制度所规定的行政执法公示,是指局属各行政执法机构对本机构的执法依据、职责范围、工作流程以及监督途径等,采用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开。
第四条本制度所规定的应予公示的行政执法行为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和其他行政执法行为。
第五条公开公示内容
(一)行政执法主体情况;
(二)行政执法法律依据;
(三)行政执法权限及程序;
(四)处罚决定;
(五)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法律救济的种类方式;
(六)监督举报方式;
(七)其他依法应当主动公示的行政执法信息。
第六条公开公示的方式
(一)在本单位的门户网站公示;
(二)通过单位在明显位置设置的宣传栏公开;
(三)通过直接告知行政相对人或送达执法文书形式公开。
第七条行政执法公示事项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
第八条行政相对人对本制度规定的所有公示内容都可以进行查阅、复印或下载。
有关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查阅尽可能提供方便。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按照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执行公务时,未出示或拒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或其他合法证件的;
(二)执行公务时,未向行政相对人说明行政执法的内容、行政执法依据及有关理由的;
(三)对行政相对人要求公开且应当公开的事项拒不公开的;
(四)对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有关权利和义务未及时告知或拒不告知的;
(五)其他违反执法公示的行为。
第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