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污染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土壤污染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扩大,土壤污染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
土壤污染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土壤污染的治理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当前土壤污染的现状问题,探讨土壤污染治理的对策和研究方向,以期引起人们对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视,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
一、土壤污染的现状问题1. 产生原因多样化土壤污染的产生原因非常多样化,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残留、生活垃圾焚烧、交通尾气排放和采矿活动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质的累积,严重威胁了土壤的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影响范围广泛土壤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农田和农产品的质量,还直接威胁着城乡居民的健康。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40亿亩土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一大部分是耕地和居住区周边的土地。
而且,土壤污染还会通过作物和水源的迁移传播至其他领域,构成了跨区域和跨界面的环境风险。
3. 治理手段不足目前,土壤污染的治理手段主要包括土壤修复、重金属螯合、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成本高、效果难以保证和周期长等问题。
特别是一些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目前尚缺乏成熟的治理技术,给大规模的土壤污染治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二、土壤污染治理的对策研究1. 加强源头控制要想有效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加强污染物的减排措施。
对于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可以推行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尽量减少对土壤的直接排放。
对于农药化肥和废水排放,可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鼓励有机农业和循环水利用,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2. 推行土壤修复技术尽管目前土壤修复的技术尚不成熟,但是土壤修复仍然是治理土壤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需要加大对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推动土壤修复技术的成熟和实用化,以便将污染土地恢复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
土壤污染的现状与对策

土壤污染的现状与对策1. 引言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基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土壤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土壤污染的现状2.1 主要污染源土壤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农药使用、废弃物处理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建设活动等。
工业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会通过大气降解或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对土壤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农药使用过程中,残留的农药会渗入土壤并积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导致土壤受到污染。
2.2 污染程度与范围土壤污染程度与范围因地区和污染源而异。
一些工业区域和农业密集地区受到的土壤污染更为严重,而城市化进程中的建设活动也会导致局部土壤污染。
此外,土壤污染还会通过水体和空气传播,对更广泛的地区产生影响。
2.3 影响与危害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与危害。
首先,受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慢性毒性影响。
其次,土壤污染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影响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最后,土壤污染还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3. 对策与措施3.1 源头治理源头治理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加强环境监管,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管理措施,限制工业企业和农药使用者对土壤的污染。
此外,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对土壤的污染。
3.2 土壤修复与治理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需要进行修复与治理。
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
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体来降解有害物质,物理修复通过土壤通气、水分调控等手段改善土壤环境,化学修复则是利用化学物质来还原或转化有害物质。
3.3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至关重要。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其污染不仅影响土壤质量,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因此,了解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1. 污染范围广泛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矿业开采区、冶炼厂周边、化工企业集中区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土壤镉含量往往超过国家标准,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2. 污染程度严重受镉污染的农田往往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甚至出现绝收现象。
同时,镉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健康问题。
此外,镉污染还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3. 污染源多样农田土壤镉污染的来源多样,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如过度施用磷肥和污水灌溉)等。
这些污染源相互交织,使得镉污染问题更加复杂。
三、防治对策针对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应采取以下防治对策:1. 源头控制(1)加强工业排放管理:严格实施排放标准,加大对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工业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2)合理规划矿业开采和冶炼活动: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开采区域和规模,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同时,加强冶炼过程中的尾矿处理和回收利用。
(3)减少农业活动中的镉污染: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磷肥使用量;加强农田灌溉管理,避免污水灌溉;合理利用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减少土壤污染。
2. 土壤修复与治理(1)物理修复:采用客土法、换土法等物理方法去除土壤中的镉。
这些方法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镉的含量,改善土壤质量。
(2)化学修复:通过施用改良剂、拮抗剂等化学物质来降低土壤中镉的活性或减少其吸收。
例如,施用石灰、磷酸盐等物质可以与镉结合形成难溶性的化合物,从而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
(3)生物修复: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及其代谢产物来降低土壤中镉的含量或减少其危害性。
我国农业土壤污染现状及其成因

我国农业土壤污染现状及其成因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业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分析我国农业土壤污染的现状,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我国农业土壤污染的现状1. 污染范围广泛:我国农业土壤污染面积逐年扩大,涉及农田、果园、菜地等多个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业土壤污染面积已超过1000万公顷。
2. 污染程度较重:部分省份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农田存在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
在一些工业化地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严重,使种植的农作物含有毒害物质。
3. 污染物种类多样:农业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农业废弃物和兽药残留等。
其中,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是我国农业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二、农业土壤污染的成因1. 工业污染:一些工业企业的排放物质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通过空气、水或土壤等途径进入农业土壤,导致污染。
此外,工业固体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未经处理的废弃物也对农业土壤造成了污染。
2.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长期过量使用会造成农田土壤的污染。
此外,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和违规使用也会导致农业土壤污染。
3. 农畜禽养殖废弃物:农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如果不得到妥善处理,容易导致有机污染物和兽药残留物进入土壤,从而污染农田。
三、解决农业土壤污染的措施1.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加强对农业土壤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监管机制。
2. 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并减少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3. 积极推广土壤修复技术:开展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示范,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恢复其农业生产功能。
4. 加强农田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的农田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农业土壤的质量和安全。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而土壤环境污染则直接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对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以及大气污染等。
据统计,我国超过90%的农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超标严重。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也导致了土壤的酸化和生态系统的紊乱。
土壤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土壤环境污染导致了农作物的质量下降,农产品污染严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危害。
土壤环境污染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荒漠化。
土壤环境污染造成了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的加剧,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 加强立法和政策引导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政策引导是解决土壤环境污染的关键。
应建立健全的土壤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和处罚机制,加大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
还应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土壤修复和污染防治工作,推广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
2. 加强监测和评估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了解土壤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为制定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应逐步建立健全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土壤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对重点污染地区进行定向监测和治理。
3. 推进土壤修复和污染防治技术积极推进土壤修复和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加大对土壤修复的投入力度。
应研究开发一些高效、低成本的土壤修复技术,探索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土壤修复剂等绿色环保技术,为治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提供有效方法。
4. 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土壤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

加大对土壤污染评估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评估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制定治理方案提供技 术支持。
强化信息共享与数据互通
加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 与数据互通,提高治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与方法
物理修复技术
利用物理手段,如隔离、挥发、过滤等,去除污染物,实现土壤的净 化。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影响
影响农产品质量
被污染的土壤生产的农产品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人 体健康造成危害。
破坏生态环境
土壤污染会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 和土壤酶活性,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影响经济发展
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 效益,同时也会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壤污染的区域分布与特点
区域分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土壤污染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地 区、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和交通 干线附近。
特点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 累积性、不可逆转性和难治理性 等特点。
03
土壤污染治理措施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制定严格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明确土 壤污染的标准和处罚措施,为土壤污染治理 提供法律保障。
化学修复技术
通过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中和等,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 性物质,降低土壤污染程度。
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生物降解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将其从土壤中去除。 例如,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
联合修复技术
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对土壤进行综合治理,提高修复 效果。
04
成功案例分享与经验借鉴
02
土壤污染现状分析
土壤污染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土壤污染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有害物质且超出了环境容许值的状态,是当今环境保护中的重大问题之一。
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是生命的基础,土壤污染不仅会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对土壤污染治理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土壤污染的现状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农业和生活活动引发的污染工业、农业和生活活动是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工业废水、废气排放、废弃物处理等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形式进入土壤,导致土壤污染。
农业活动中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以及养殖业废弃物的排放等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2. 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由于大气和水体的污染,也会导致土壤的污染。
大气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通过降水沉积到土壤中,水体中的废水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对土壤造成污染。
3. 土壤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土壤污染不仅对土壤本身造成了损害,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不良影响,一些农产品和食品也因土壤污染而受到污染,直接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4. 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土壤污染不仅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危害,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土壤污染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来进行治理,同时也需要长期的工作和监测,因此对于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都会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土壤污染治理的对策研究针对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强土壤污染的防治和治理。
主要包括:1. 建立健全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评估土壤污染状况,为防治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统一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和监测体系,促进土壤污染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工业、农业和生活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绿色发展。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1. 引言1.1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环境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土壤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园区、农业农村、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场等。
工业园区中的化工企业、矿山和电镀厂等排放废水、废气,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超标。
农业农村中的农药、化肥过量使用,也是导致土壤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城市生活垃圾和垃圾填埋场中的有害物质渗出,也会污染周围的土壤。
土壤环境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和农药污染等类型。
这些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包括植物生长受阻、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等问题。
为了防治土壤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推广有机农业等。
还需要研发改进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方法。
土壤环境污染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加强土壤保护意识,改变过度开发和污染的做法,将是未来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向。
2. 正文2.1 土壤环境污染的来源土壤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活动、农业生产、城市化进程等多个方面。
工业活动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的污染物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农业生产也是导致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无机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和不当处理,使得土壤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元素超标等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也造成了土壤环境的污染。
交通运输排放的尾气、建筑工地的废弃物、生活污水等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各种污染源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土壤中污染物种类繁多、污染程度较深,形成了复杂的土壤环境污染体系。
建立全面的土壤环境保护监测体系,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土壤环境污染的类型1. 化学污染:化学物质的排放和渗透导致土壤中有毒物质超标,如重金属元素、有机物、农药、化肥等,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危害土壤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居民的质问下,美国纽约州卫生部采取行动,着手进行环境检测。通过对2 39户家庭的空气进行检测,同时对最靠近运河的土壤进行检测,发现具有危险性 的化学物质存在。1978年4月,当时的纽约卫生部部长罗伯特·万雷亲自前往视 察,他亲眼见到以前埋在地下的金属容器已露出了地面,流出黏糊糊的液体,像 是重油一样,又黑又稠。 1978年8月2日,纽约州卫生部发表声明,宣布拉夫运河处于紧急状态,命令 关闭第99街的幼儿园和学校,建议孕妇和两岁以下的孩子撤离,并委任机构马上 执行清理计划。 1978年10月,垃圾场开始清理。 一份由志愿科学家和居民开展的健康调查显示,在1974~1978年间,新出生 的孩子中有56%患有生育缺陷,妇女流产率增加了300%,泌尿系统疾病也增加了3 00%。 这些数字触目惊心。纽约卫生部不能坐视不理。1979年2月8日,纽约卫生部 发布第二道疏散命令,针对对象是孕妇和所有660户家庭中两岁以下的婴儿。与 此同时,政府承诺为孕妇和两岁以下的婴儿撤离承担费用。 在公众巨大的压力下,居民们终于得到回应。时任总统卡特颁布紧急令,允 许联邦政府和纽约州政府为尼加拉瀑布区的拉夫运河小区660户家庭实行暂时性 的搬迁。 1980年10月1日,卡特总统访问当地,并颁布了划时代的法令,创立“超级备 用金”。这是有史以来联邦资金第一次被用于清理泄漏的化学物质和有毒垃圾 场。
悲剧的发生 1978年,一场悲剧在被填埋的洛夫运河上上演。
当年,由于当地的地下水位上升,使填埋的化学品冲到污水管道里、大街上,甚至冲 入居民家的地下室,沉淀在几乎每一栋房屋地下。 早在20世纪60年代,当地居民就发现这一区域的孕妇流产率较高, 且幼儿易发皮疹。到70年代末,情况每况愈下。这里的居民不断发生各种怪病,孕妇流 产、儿童夭折、婴儿畸形、癫痫、直肠出血等病频频发生。 这时,当地一位名为吉布斯的母亲终于站出来发声,她怀疑自己5岁大的儿子一系列 的病都与地下的化学废物有关。吉布斯的儿子麦可在第99街上幼儿园, 患有肝病、癫痫、哮喘和免疫系统紊乱症。5年来,她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医院儿科病 房度过的。她不明白为什么儿子小小年纪竟会患上奇怪的病症。 直到1978年年初的一天,吉布斯偶然从报纸上得知,这片地区曾经是一个堆满化学废 物的大垃圾场。她开始怀疑儿子的病是由这些化学废物导致的。 吉布斯找到了另外两位伙伴——家中孩子得了怪病的戴维太太和葛里奥太太,她们开 始一家一户敲门走访,并且请求关闭第99街的幼儿园和学校。 经过走访,吉布斯等人意识到,整个社区的很多家庭都有类似的不幸遭遇,家庭成员 中患癌症、流产、死胎、婴儿畸形、生育缺陷、泌尿系统疾病的比例很高。事实的揭露令 小区居民震惊不已。人们感到彷徨失措、惊恐万状。他们走上大街游行示威,要求政府进 行更加详细的调查,并作出合理解释,采取相应措施。
四、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壤污染状况 (一)重污染企业用地 超标点位占 36.3%, (二)工业废弃地 超标点位占 34.9% (三)工业园区 超标点位 占 29.4% (四)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 超标点位占 21.3%, 还有其他几类也都在20~30%之间
从这些已经公开的数据就可以看出土壤污 染形势严峻,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全国土壤 染 公 (2014 年4月17日)》的 果: 一、 体情况 全国土壤 境状况 体不容 ,部分地区土壤 染 重, 耕地土壤 境 量堪 ,工 弃地土壤 境 突出。工 、 等人 活 以及土壤 境背景 高是造成土壤 染或超 的主要原因。 全国土壤 的超 率 16.1%,其中 微、 度、中度和重 度 染点位比例分 11.2%、2.3%、1.5%和 1.1%。 染 型 以无机型 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 染比重 小,无机 染物 超 点位数占全部超 点位的 82.8%。 从 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 染重于北方; 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北老工 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 染 突 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 范 大; 、汞、砷、 4 种无机 染物含量分布呈 从西北到 南、从 北到的数据,也许没有感觉,我列举两个例子 吧。一个是一百多年前美国发生的美国洛夫运河污染事件, 还有一件是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常州外国语学校的事。 第一个事件由于年代久远,视频资料很难找,有些文本 资料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我们也会大致介绍事件的背景 和结果
//wiki/Love_Canal https:///the-tragedy-of-the-love-canal/
背景
1920年,西方石油公司的子公司胡克化学公司购买了这条运河,将其用于填埋化 工垃圾。33年间,这家公司共填埋200多种化学废物,包括在美国明令禁止使用的杀虫 剂、DDT杀虫剂、复合溶剂、电路板和重金属。这些废弃物中含有二噁英、苯等82种致癌 物质,总重量高达2.18万吨左右。 1953年,胡克化学公司在填满这条运河后平整土地,修成了辽阔的空地。胡克化学 公司以1美元的价格将它卖给了尼加拉大瀑布教育董事会,并附上关于有毒物质的警告说 明。这件事成为日后胡克化学公司规避污染责任的一个合理开脱的借口。 当时,没有意识到胡克化学公司倾倒的化学物质的潜在危险的教育董事会于1954年 在运河附近修建一座小学。20世纪50年代,房地产业在运河周围搞开发。1978年,这里大 约有800套单亲家庭住房、240套低工薪族公寓以及在填埋场附近的第99街幼儿园和学校上 学的400多名孩子。 离美国尼亚加拉瀑布不远的洛夫运河还有一个颇为好听的名字——爱之河。35年 前,爱之河带给人们的不是爱,而是病痛与死亡。居住在这里的普通工薪族陷入劫难之 中,运河里填埋的上万吨有毒垃圾肆意吞噬着他们的健康。
离现在还不久的常州外国语学校事 件,各大媒体都曾报道,朋友圈也曾疯 转,那我们从央视的报道来看一下
看了这么多数据和例子,土壤 污染就在身边,希望大家能为此做 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谢谢大家
土壤污染现状
“民以食为天, 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人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食以土为本”,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人 类—农业— 农业—土壤之间的关系: 土壤之间的关系: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土 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此外, 此外,中国还有句古话 非常确切和形象地概括了土壤的重要性——“ 万物土中 非常确切和形象地概括了土壤的重要性——“万物土中 生”。土壤如此重要 ,那土壤污染的情况如何呢? ”。土壤如此重要, 那土壤污染的情况如何呢
二、 染物超 情况 (一)无机 染物 、汞、砷、 、 、 、 、 8 种无机 染物点位超 率分 7.0%、1.6%、2.7%、2.1%、1.5%、1.1%、0.9%、4.8%。
二)有机
染物
3 有机 染物点位超 率分
六六六、滴滴涕、多 芳 0.5%、1.9%、1.4%。
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 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 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 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 13.7%、2.8%、1.8%和 1.1%,主要污 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林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 10.0%,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 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 5.9%、1.6%、1.2%和 1.3%,主要污染 物为砷、镉、六六六和滴滴涕。 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 10.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 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 7.6%、1.2%、0.9%和 0.7%,主要污染 物为镍、镉和砷。 未利用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 11.4%,其中轻微、轻度、中 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 8.4%、1.1%、0.9%和 1.0%,主要 污染物为镍和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矿产资源的不合 理开采及其冶炼排放、 理开采及其冶炼排放、长期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 和污泥施用、 和污泥施用、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 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和 农药的施用等原因, 农药的施用等原因, 造成了土壤污染严重。2006年7月, 国家环保总局 造成了土壤污染严重。2006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 局长周生贤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污染防治 专项工作视频会议中表示, 专项工作视频会议中表示,全国土壤污染的总体 形势相当严峻。 形势相当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