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望远镜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光学设计

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光学设计
5、进行手动追迹光线,求出倒置后的 :
如何进行光线追迹?我们以一个具体的双胶合物镜为例进行一下说明(见表2-4)
例如一双胶合物镜的初始结构参数如下所示(见表2-3):
表2-2
157.04
6.0
1.4874
70.0
-17.989
1.8
1.7280
28.3
25.53
10.0
1.4874
70.0
-25.53
齐鲁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专用纸成绩
课程名称应用光学指导教师
院 (系)理学0
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
设计题目要求:
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其设计要求如下:
全视场:2ω=6.5º;
出瞳直径:D´=5mm;
出瞳距离:lz´=20mm;
分辨率:α=6";
0.2
1
50.93
5.5
1.5524
63.3
-50.93
0.2
1
25.24
5.3
1.5524
63.3

表2-3
62.5
4.0
1.51633
-43.65
2. 5
1.67270
-124.35
表2-4
1
2
3
183.547
343.967
97.009
注意:计算过程中至少保留六位有效数字。
采用与以上相同的方法就可得到目镜倒置后的 值(指焦点F与目镜最后一面的距离,也即指当平行光入射目镜系统是追迹光路中的最后一个面的像距 值)。
求的 =3.
四、计算棱镜
由于亥普勒望远镜系统成倒像,故尚需在整个系统中加入一转像系统,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加入的是棱镜转像系统。棱镜转像系统应置于物镜的像平面附近,为了不使棱镜上的疵病反映到物镜中,还要使棱镜离开像平面一定距离,即题中所给出的a值。如果无特殊要求,棱镜的位置应位于横向尺寸最小的地方。

光学课程设计望远镜系统结构设计

光学课程设计望远镜系统结构设计

光学课程设计——望远镜系统结构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一、设计题目:光学课程设计二、设计目的:运用应用光学知识,了解望远镜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望远镜的外形尺寸、物镜组、目镜组及转像系统的简易或原理设计。

了解光学设计中的PW法基本原理。

三、设计原理:光学望远镜是最常用的助视光学仪器,常被组合在其它光学仪器中。

为了观察远处的物体,所用的光学仪器就是望远镜,望远镜的光学系统简称望远系统. 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

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其系统由物镜和目镜组成,当观察远处物体时,物镜的像方焦距和目镜的物方焦距重合,光学间距为零.在观察有限远的物体时,其光学间距是一个不为零的小数量,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望远镜是由光学间距为零的物镜和目镜组成的无焦系统.常见望远镜按结构可简单分为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和牛顿式望远镜。

常见的望远镜大多是开普勒结构,既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组),这种望远镜结构导致成像是倒立的,所以在中间还有正像系统。

物镜组(入瞳)目镜组视场光阑出瞳1'1ω2'2'ω3 'f物—f目'l z'3上图为开普勒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一种。

物镜组也为凸透镜形式,但目镜组是凸透镜形式。

为了成正立的像,采用这种设计的某些折射式望远镜,特别是多数双筒望远镜在光路中增加了转像稜镜系统。

此外,几乎所有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为开普勒式。

伽利略望远镜是以会聚透镜作为物镜、发散透镜作为目镜的望远镜(会聚透镜的焦距要大于发散透镜的焦距),当远处的物体通远物镜(u>2f )在物镜后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这个象一个要让它成现在发散透镜(目镜)的后面即靠近眼睛这一边,当光线通过发散透镜时,人就能看到一个正立缩小的虚象。

光学课程设计望远镜系统结构参数设计

光学课程设计望远镜系统结构参数设计

光学课程设计——望远镜系统结构参数设计一设计背景:在现在科学技术中,以典型精密仪器透镜、反射镜、棱镜等及其组合为关键部分的大口径光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天文、空间望远镜;地基空间目标探测及识别;激光大气传输、惯性约束聚变装置等等……二设计目的及意义(1)、熟悉光学系统的设计原理及方法;(2)、综合应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对基本外形尺寸计算,主要考虑像质或相差;(3)、了解和熟悉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原理,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高斯公式、牛顿公式等)对望远镜的外型尺寸进行基本计算;(4)、通过本次光学课程设计,认识和学习各种光学仪器(显微镜、潜望镜等)的基本测试步骤;三设计任务在运用光学知识,了解望远镜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望远镜的外形尺寸、物镜组、目镜组及转像系统的简易或原理设计。

并介绍光学设计中的PW法基本原理。

同时对光学系统中存在的像差进行分析。

四望远镜的介绍1.望远镜系统: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

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

又称“千里镜”。

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

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2.望远镜的一般特性望远镜的光学系统简称望远系统,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当用在观测无限远物体时,物镜的像方焦点和目镜的物方焦点重合,光学间隔d=o。

当月在观测有限距离的物体时,两系统的光学问隔是一个不为零的小数量。

作为一般的研究,可以认为望远镜是由光学问隔为零的物镜和目镜组成的无焦系统。

这样平行光射入望远系统后,仍以平行光射出。

图9—9表示了一种常见的望远系统的光路图。

为了方便,图中的物镜和目镜均用单透镜表示。

这种望远系统没有专门设置孔径光阑,物镜框就是孔径光阑,也是入射光瞳,出射光瞳位于目镜像方焦点之外,观察者就在此处观察物体的成伤情况。

伽利略望远镜设计

伽利略望远镜设计

伽利略望远镜设计报告1. 总体设计要求及方法课题要求设计一个伽利略望远系统,要求:放大倍率为5X,筒长为250mm,物镜最大直径不大于25mm,接受器为人眼。

伽利略望远镜是由正光焦度的物镜和负光焦度的目镜组成,其放大倍率大于1。

光路图如下:图1 伽利略望远镜光路图为对光学系统进行迭代设计和优化,采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望远镜的物镜、目镜分别进行建模和优化,以取代繁琐复杂的光路计算。

之后再将二者组合建模,并对最后的成像质量进行详细的评价。

2. 光学系统设计2.1 初步参数设计根据系统设计要求,镜筒长度250mm,而物镜到目镜的间距为:视觉放大率要求为5x ,故有:l 应当略小于筒长,因此将l 设计为240mm ,计算得出物镜焦距f o ’为300mm ,目镜焦距f e 为60mm 。

伽利略望远镜一般以人眼作为视场光阑,物镜框为视场光阑,同时为望远系统的入射窗。

由于视场光阑不与物面重合,因此伽利略望远镜一般存在渐晕现象。

出瞳应位于人眼观察处,为方便观察,设定出瞳距离目镜15mm 处,物镜的直径为25mm ,因此出瞳据物镜距离为:当视场为50%渐晕时,望远镜的视场角为:计算得出望远镜的视场角ω为2.8°,可见伽利略望远镜的视场非常小。

2.1 物镜设计2.1.1 结构选择一般有三种结构形式:折射式、反射式和折返式。

而一般军用光学仪器和计量仪器中使用的望远镜物镜为折射式物镜。

单透镜的色差和球差都相当严重,现代望远镜一般都采用两块或多块透镜组成的镜组。

其中又可分为双胶合物镜、双分离物镜、三分离物镜、摄远物镜,如下图所示。

图2 常见的物镜结构双胶合物镜是最简单和常用的望远物镜,由一个正透镜和一个负透镜胶合而成。

双胶合物镜的优点为结构简单,制造和装配方便。

通过选择材料以及弯曲镜面可以矫正透镜组的球差、彗差和轴向色差。

2.1.2 优化设计根据前面的计算,物镜焦距f o’设计为300mm,最大口径为25mm。

利用光学原理构建简易望远镜设计

利用光学原理构建简易望远镜设计
断创新和改进
追求卓越
在望远镜设计领 域,我们应该追 求卓越与创新, 不断挑战自己, 提高产品质量和
用户体验
希望启发和 帮助
希望本次内容能 够为望远镜爱好 者和从事相关领 域的人士带来启 发和帮助,促进 望远镜技术的发

感谢观看
THANKS
望远镜的定义和作用
观察远处物 体
望远镜是一种利 用光学原理观察 远处物体的设备
光学设备
望远镜是光学设 备的重要代表之

视野放大
通过望远镜,我 们可以放大远处 物体,观察更清

多种用途
望远镜可以帮助 人们观察天体、 观赏景物,也可 以用于科学研究 和军事侦察等用

望远镜的分类
01 折射望远镜
包括折射望远镜和折射望远镜
军事应用
远距离目标锁定 隐蔽作战支持 智能辅助系统
娱乐行业
虚拟现实体验 全景观景功能 交互式观测模式
教育领域
实时观测教学 远程教学支持 互动学习体验
结语
广阔而有趣 的领域
光学原理构建简 易望远镜设计是 一个广阔而有趣 的领域,值得更 多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探索和
研究
持续关注发 展
未来,望远镜的 设计及应用将持 续发展,需要不 断关注科技进步 和市场需求,不
● 02
第2章 折射望远镜的设计原 理
物镜的设计
物镜是望远镜中负责 接收和聚焦光线的部 分。物镜的曲率半径、 折射率和口径会影响 成像质量。设计优秀 的物镜可以提升望远 镜的成像效果和清晰 度。
目镜的设计
放大物体
目镜负责放大物 体使其更清晰可

设计考量
需考虑放大倍数 及透镜材质等因

利用光学原理构建简易望远镜设计

利用光学原理构建简易望远镜设计

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调整焦距,对准目 标,保持稳定
望远镜的维护方法: 定期清洁镜片,避 免潮湿和灰尘,轻 拿轻放
望远镜的存放:放 置在干燥通风处, 避免阳光直射
望远镜的故障处理: 如有故障,及时联 系专业人士进行维 修
简易望远镜的性能 测试与评估
测试目的:评估望远镜的分辨 能力
测试方法:使用标准分辨率测 试卡
尺寸设计:根据 观测需求,确定 镜筒长度和直径
固定方式:采用螺 纹、卡扣等方式, 保证镜筒的稳定性 和可调节性
作用:调整望远镜的焦距,使图像 清晰
工作原理:通过旋转调焦旋钮,带 动调焦齿轮转动,从而调整调焦筒 的长度,实现焦距的调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结构:包括调焦筒、调焦旋钮、调 焦齿轮等
材料准备:透镜、镜筒、支架等 工具准备:螺丝刀、钳子、胶水等 场地准备: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环境 安全准备: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安全设备
透镜的安装: 选择合适的透 镜,安装在镜 筒的一端,确 保透镜与镜筒
紧密贴合。
反射镜的安装: 选择合适的反 射镜,安装在 镜筒的另一端, 确保反射镜与 镜筒紧密贴合。
原理:利用光的折射现象,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结构:由物镜、目镜和筒身组成 优点:结构简单,成像清晰,易于操作 缺点:体积较大,携带不便,色散现象明显
原理: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使光线汇聚到焦点 结构:由两个反射镜和一个折射镜组成,反射镜位于折射镜的两侧 优点:结构紧凑,成像质量高,适合观测天体 应用: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和科研领域
亮度测试:测量望远 镜在不同环境下的亮 度,以评估其观测效 果和适用范围
测试方法:使用专 业仪器进行测试,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光学设计实验(一)望远镜系统设计实验

光学设计实验(一)望远镜系统设计实验

光学设计实验(一)望远镜系统设计实验1 实验目的(1)通过设计实验,加深对已学几何光学、像差理论及光学设计基本知识、一般手段的理解,并能初步运用;(2)介绍光学设计ZEMAX 的基本使用方法,设计实验通过ZEMAX 来实现 2 设计要求(1) 设计一个8倍开普勒望远镜的目镜,焦距f’=25mm ,出瞳直径D ’=4mm ,出瞳距>22mm ,视场角2ω’=25︒;考虑与物镜的像差补偿,目镜承担轴外像差的校正,物镜承担轴上像差的校正。

(总分:30分)(2)设计一个8倍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其焦距、相对孔径D/f ’、视场角、像差补偿要求根据设计(1)的要求来确定,要求给出计算过程。

(总分:30分)(3)将上述物镜与目镜组合成开普勒望远镜,要求望远镜的出射光束角像差小约3’左右。

如不符合要求,可结合ZEMAX 中paraxial 理想光学面,通过控制视觉放大倍率和组合焦距为无限大(如f ’>100000)等手段。

(总分:30分)(4)回答和分析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总分:10分)所有设计中采用可见光(F ,d ,C )波段。

问题1:望远光学系统和开普勒望远镜的特点问题2:目镜的光学特性和像差特点问题3:常用的目镜有哪些?常用的折射式望远物镜有哪些? 问题4:望远镜系统所需要校正的主要像差有那些?提示:目镜采用反向光路设计,目镜包括视场光阑,注意目镜孔径光阑的设置。

判定出射光束角像差小约3’左右的方法:在像面前插入一个paraxial 类型的面,若该面焦距(即与像面之间的距离)为1000mm ,则Spot diagram 的Geo Radius 则应小1mm 。

m 91512.5COS 343831000COS 3438322'μω=⨯⨯=⨯⨯≤f R 3 设计流程所谓光学系统设计就是根据使用要求,来决定满足使用要求的各种数据,即决定光学系统的性能参数、外形尺寸和各光组的结构等。

因此我们可以把光学设计过程分为4个阶段:外形尺寸计算、初始结构的计算和选择、象差校正和平衡以及象质评价。

光学课程设计望远镜系统结构参数设计

光学课程设计望远镜系统结构参数设计
成本优化设计:在满足性能要 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提高性价比
设计望远镜系统结构 确定望远镜系统结构参数
优化望远镜系统结构
验证望远镜系统结构优化效 果
望远镜系统结构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设计,提高了望远镜的成像质量、分辨率和观测效率。
优化方法:采用了光学设计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望远镜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空间探测:探索宇 宙、研究天体物理
望远镜系统向更高分辨率、更大视场、更高灵敏度方向发展 望远镜系统向多波段、多目标、多任务方向发展 望远镜系统向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望远镜系统向小型化、轻量化、便携化方向发展
望远镜系统智能化:实现自动跟踪、自动聚焦等功能 望远镜系统小型化:降低体积和重量,提高便携性 望远镜系统多功能化:集成多种观测功能,如红外、紫外、X射线等 望远镜系统网络化: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提高观测效率和共享性
优化效果:优化后的望远镜系统结构具有更高的成像质量、分辨率和观测效率,满足了科研 和观测需求。
优化建议:在优化过程中,需要考虑望远镜系统的整体性能、成本和制造工艺等因素,以实 现最优的设计效果。
望远镜系统制造与 检测
材料选择:选 择合适的光学 材料,如玻璃、
塑料等
切割成型:将 材料切割成所 需的形状和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射电望远镜:通过接收无线电波进 行观测,如射电干涉仪、射电望远 镜阵列等
地面望远镜:在地面上运行的望远 镜,如凯克望远镜、甚大望远镜等
口径:望远镜的直径,决定了望远镜的 集光能力和分辨率
焦距:望远镜的焦距,决定了望远镜的 放大倍数和视场大小
光圈:望远镜的光圈,决定了望远镜的 进光量和成像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望远镜系统的设计
【摘要】运用光学知识,在了解望远镜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开普勒望远镜的主要参数,完成望远镜的外形尺寸、物镜组、目镜组及转像系统的简易设计。

【关键词】望远镜设计;视放大率;凸透镜;焦距
1引言
上图中物镜框为孔径光阑,也是入射光瞳,出射光瞳目镜像方焦点外,观察者再次观察成像情况,望远镜系统的视场光阑设在物镜的像平面处。

下面介绍望远镜系统中的光学参数。

(1)望远镜系统的放大率分别为:
表示观测仪器精度的指标是极限分辨角。

若以60''作为人眼的分辨极限,为使望远镜所能分辨的细节也能被人眼分辨,则望远镜的视放大率和它的极限分辨角Φ应满足
ΦΓ=60''
所以,若要求分辨角减小,视放大率应该增大。

或者说望远镜视放大率越大,它的分辨角即精度越高,人眼极限分辨角为
α=1.22λ/D
(4)望远镜的结构尺寸
当光学间隔∆=0时,目镜观察中间实像应是实像位于目镜的焦平面上,因此从物镜到目镜为望远镜的筒长L=f1+f2。

3设计内容
(1)望远镜外形尺寸设计
设计一个开普勒式望远镜,其主要要求如下:
1.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 L=315mm ,
2.望远镜的视放大倍数⨯
=Γ20,
3.物方视场角'2032 =ω。

首先确定设计需要的参数,主要有:目镜视场角,望远镜分辨率,入瞳直径,出瞳直径,物镜与目镜的焦距,视场光阑直径,目镜口径,出瞳距离和目镜视度调节量。

通过公式计算,得:
1.目镜视场角:
由ωωtg tg Γ=' 得 40.602,20.30'==ωω
2.望远镜分辨率: ''320
''60''60==Γ=
α 3.入瞳直径D: 根据视放大率得mm 463.2=Γ=D
4.出瞳直径'D :
mm 3.2'=Γ
=D D 5.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 由20''315
''2121=-=+f f f f 得mm 15'mm 300'21==f f
6.视场光阑直径视D :
m m 45.17'21==ωtg f D 视
7.出瞳距离'z l :
mm 75.15''''2122=Γ
-=+-=L f f f f l z 8.目镜口径目D :
m m 63.20''2'=+=ωtg l D D z 目
9.目镜视度调节量x :
设调节5屈光度,则:m m 125.11000'2
2=±=Nf x 由以上的参数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望远镜,由光路图我们还可以看出开普勒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构成。

由于两者之间有一个实像,可方便的安装分划板,并且各种性能优良。

但这种结构成像是倒立的,所以要在中间增加转像系统
(2)物镜的选取
望远镜物镜只需对轴上点校正色差,球差和对近轴点校正彗差,轴外像差可以不予考虑。

对于开普勒望远镜,可以选择双胶合物镜、双分离物镜等。

(3)目镜的选取
目镜的相对孔径与物镜相同,属中等大小,但其焦距比物镜短的多,故视场较大。

据此目镜的像差校正一般以轴外像差为主。

只有对低倍望远镜的目镜,在焦距不短、出瞳直径较大时才有必要烤炉轴上像差,并且主要是通过与物镜的像差相互补来改善的。

目镜的主要类型有:惠更斯目镜、冉斯登目镜、凯涅尔目镜、对称目镜、无畸变目镜、艾尔弗目镜。

我们最常用的是惠更斯目镜和冉斯登目镜。

(4)转像系统的设计
通过一个典型开普勒望远镜看到的图象,是上下左右颠倒的,为了适应地面观测的需要,必须在物镜(将远处的目标成一倒立的实像)后面加一组棱镜,将倒立的实像转为正立的实像。

实现转像有两种结构的棱镜,porro 棱镜和roof 棱镜。

porro 棱镜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透光率高,成像质量好,但望远镜体积偏大。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可以采用反向porro 棱镜转像,不过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物镜的口径偏小,不适合低照度环境下使用。

roof 棱镜的最大优点是采用它之后望远镜的体积可以做得最小,望远镜的重量也随之下降,但是这种棱镜结构复杂,而且透光率比porro 棱镜低5%,需要镀相位膜,所以要做个优质roof 棱镜望远镜,成本是非常高的。

所以,实际上要加倒像系统一般采用棱镜系统来倒像。

图2为望远镜系统中倒像系统示意图。

图2望远镜系统中倒像系统示意图
4结束语
带着对望远镜的兴趣,我耐心得完成了此次对望远镜的简单设计,这设计过程让我充分意识到光学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了望远镜的组成工作原理。

在设计过程中让我学会了如何搜索资料以及如何获取资料中的有用知识,并复习了相关的光学知识。

由于此次是自己第一次进行光学系统设计和书写论文,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希望总结经验以后可以更进一步。

【参考资料】
[1] 安连生,应用光学(第三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2]李晓彤,岑兆丰,几何光学、像差、光学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

[3]冯颖,姜梅,光学望远镜实验装置的设计: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4] 郁道银,谈恒英,工程光学(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5] 毛文炜,光学工程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6] 石顺祥,张海兴,刘劲松,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