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基础知识
不锈钢基础知识大汇总

不锈钢基础知识大汇总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合金材料。
它由铁、铬、镍和其他金属合金组成,具有高强度、耐热、耐候性和美观等特点。
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建筑、食品加工、化工、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1.不锈钢的分类不锈钢根据其组成和特性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最常见的是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各种环境下。
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磁性,适用于高温环境和强腐蚀性介质中。
双相不锈钢具有奥氏体和铁素体的特性,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2.不锈钢的主要成分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铬、镍和其他金属合金。
其中,铬是不锈钢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能够形成一层质地致密的氧化铬膜,防止氧气进一步腐蚀金属表面。
镍能够提高不锈钢的强度和抗腐蚀性,使其适用于多种环境。
其他金属合金如钼、钛、铜等也可以添加到不锈钢中以改变其特性。
3.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主要是由于其表面形成的氧化铬膜。
这一膜能够防止氧气、水和酸性物质进一步腐蚀金属表面。
此外,不锈钢中添加的其他合金元素也能够增加其抗腐蚀性能,使其在酸、碱和盐等腐蚀性介质中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4.不锈钢的热处理不锈钢在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改变其组织和力学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固溶退火、正火、淬火和脱碳等。
热处理可以改善不锈钢的机械性能、耐久性和耐蚀性,使其更适用于特定的应用领域。
5.不锈钢的表面处理不锈钢的表面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处理,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抛光、喷砂、酸洗和电镀等。
抛光可以使不锈钢表面光洁、亮丽,适用于要求高美观度的场合。
而喷砂可以增加不锈钢表面的粗糙度,提高其耐磨性和抗滑性。
6.不锈钢的应用领域不锈钢在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建筑、食品加工、化工、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不锈钢可以用于制作门窗、扶手、水槽和建筑外装饰等。
在食品加工领域,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制作食品机械和容器。
不锈钢基础知识

.第一章不锈钢根底知识1. 不锈钢开展简史不锈钢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
在冶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依据钢的主要性能特征,将含铬量大于12%,且以耐蚀性和不锈性为主要使用性能的一系列铁基合金称为不锈钢。
狭义的不锈钢是指在大气中不容易生锈的钢。
广义的不锈钢指在特定条件下的酸、碱、盐中耐蚀的钢。
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钢的外表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
试验说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量的提高而增加,当铬含量≥10%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
所以通常称不锈钢是铬含量为12%以上的铁基合金。
由于不锈钢材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石油化工、原子能、轻工、纺织、食品、家用器械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常对在大气、水蒸汽和淡水等腐蚀性较弱的介质中具有不锈性和耐腐蚀性的钢种称不锈钢;对在酸、碱、盐等腐蚀性强烈的环境中具有耐蚀性的钢种称耐酸钢。
两个钢类因成分上的差异而导致了它们具有不同的耐蚀性,前者合金化程度低,一般不耐酸;后者合金化程度高,既具有耐酸性又具有不锈性。
为了了解不锈钢开展的历程,有必要追溯到本世纪初期。
大约在1910年左右,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出现了对新材料需求的危机,这种对材料需求的动力使得人们创造了不锈钢,并使其得到了飞速开展。
在英格兰的希菲尔德,H. Brearly 希望创造一种新型材料用来制作存放重型枪支的桶,这种桶要求必须耐磨损和擦伤。
他经过调查发现在合金材料中参加高含量的铬元素,这种材料就不容易被刻伤。
这个重大发现使他获得了专利,即钢中参加9-16%的铬,并且碳含量小于%,第一代不锈钢诞生了。
这些不锈钢最初用于不锈钢餐具,而如今普通碳钢已经取代不锈钢在餐具领域的应用。
几乎与此同时,在德国埃森的B. Strauss 发现了一种适合用于热电偶和高温计的保护管的材料。
不锈钢基础知识 教育资料

面心立方点阵 Structure : Face Centered Cubic
体心立方点阵 Structure : Body Centered Cubic
显微结构
奥氏体
γ phase α phase
铁素体
双相钢
不锈钢的规格
区分 例
韩国 (KS)
STS 304L
日本 (JIS)
钢种开发系统图
➢ Fe-Cr-Ni系(300系) 304 18Cr-8Ni 广泛 应用
※双相系
329J3L 22Cr-6Ni-3Mo
海水设备
304J1 17Cr-8Ni-2Cu
洗涤槽, 保温瓶
316L 18Cr-12Ni-2Mo
生产设备
321 18Cr-9Ni-0.3Ti
生产设备
XM15J1 19Cr-13Ni-4Si 汽车(排气)
430J1L
19Cr-0.5Cu-Nb
洗衣机内桶
436L 18Cr-1Mo-Ti 汽车(排气)
444 18Cr-2Mo-Nb
蓄水槽
446M 26Cr-2Mo-Nb
屋顶材
全世界不锈钢的钢种别占有比
304 57%
409 12%
Precipitation hardening 1%
Martensitic 2%
随着Brush roll的Brush制品. 最初是因使用了3M公司开发的Brush roll而 得名. 制造成本低廉, 长时间使用粗度差也低, 因DryType环境问题少. 在欧洲主要使用在家电制品,建筑内外装材
Mirror (8K)
以不是BUFF方式的LAPPING方式,以羊毛研磨5,000MESH左右的研磨材, 意味着与镜子一样拥有光泽和没有研磨痕迹的高光泽制品。 主要用途是反射镜, 印刷用 PRESS板, 家具装饰, 建筑内外装材
不锈钢基础知识

不锈钢基础知识介绍一、不锈钢基础知识不锈钢的定义及特性定义: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其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以不锈、耐蚀性为主要特性,且铬含量至少为%,碳含量最大不超过%的钢)。
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
保持不锈钢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的铬。
特性:耐腐蚀性能好,比普通钢长久耐用强度高耐高温氧化及强度高,因此能够抗火灾常温加工,即容易塑性加工不必表面处理,简便、维护简单清洁,光洁度高焊接性能好不锈钢的分类不锈钢的分类方法很多。
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海水不锈钢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等;按功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低温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等。
a.化学成分分类:Cr系列:铁素体系列、马氏体系列;Cr-Ni系列:奥氏体系列,异常系列,析出硬化系列。
b.金相组织分类: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各元素对不锈钢性质的影响和作用铬元素Cr:在不锈钢中其决定作用的元素。
可提高不锈钢强度、硬度、耐磨性、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但同时会降低不锈钢的塑性和韧性。
碳元素C:提高不锈钢强度,会降低耐腐蚀性。
镍元素Ni:耐腐蚀材料,提高不锈钢强度同时保持良好的塑性及韧性,高温下有防锈和耐热能力,是钢中组成奥氏体的元素。
锰Mn和氮N:不锈钢中镍的替代元素。
钼Mo和铜Cu:提高某些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钼可进一步改善不锈钢的大气耐腐蚀性,特别是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
钛Ti和铌Nb:防止晶间腐蚀。
另外:硅Si:形成铁素体的元素,在一般不锈钢中为常存杂质元素。
不锈钢基础知识

不锈钢基础知识一:不锈钢:在普通的碳钢基础上,加入12%以上的Cr(铬),铬在钢表面形成坚固的Cr2O3氧化膜,使钢与大气或腐蚀介质隔离而免遭腐蚀。
若在此基础上加入硅铝等合金元素,会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加入钼钨矾钛等合金元素,能形成细小的弥散的碳化物,起弥散强化作用,提高室温及高温强度,加入镍钼铜铌钛硅等合金元素,能使钢具有耐腐蚀性,抗高温氧等性能或具有高温强度等性能。
二:不锈钢分类:1.铁素体(F)型不锈钢2.马氏体(M)型不锈钢3.奥氏体(A)型不锈钢4.奥氏体-铁素体(A-F)型双相不锈钢5.奥氏体-马氏体(A-M)型双相不锈钢,6.沉淀硬化(PH)型不锈钢三:各类型不锈钢间的关系( F) 增碳(F) 增Cr Ni ( 改善加工性能,提高耐腐蚀性)增Cr 减Ni 双相抗应力腐蚀减Cr 减Ni 加工硬化加Al Cu Mo Ti Nb沉淀相强化四:不锈钢的表示方法:1.牌号头部用一位数字表示的平均碳含量按千分之几算,平均碳含量小于千分之一的,用0表示,碳含量不大于0.03%的用00表示。
2.合金含量小于1.5%时,牌号中公标时元素,不标含量。
平均在1.5~2.49% ,2.5~3.49% ,3.5~4.49%―――用2 3 4表示。
3.专门用不锈钢在牌号头部加上代表此钢用途的代号如Y1Cr17(易切钢)五:各类型不锈钢性质1.奥氏体不锈钢: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但对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介质特别敏感,易发生应力腐蚀。
2.铁素体不锈钢:高铬为主,不含镍,铬含量越高,耐本酸性能也越高,常用于制作化工设备的吸收塔,热交换器等。
3.马氏体不锈钢;碳含量较高,提高了钢的硬度和强度,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较好的热稳定性以及热强性,可以作为在低于700度以下长期工作的耐热钢使用,广泛用于制造韧性要求较高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医疗器械,内燃机排汽阀。
这类钢焊接性差4.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具有较小的晶间腐蚀倾向和较高的力学性能,且韧性比铁素体型不锈钢好。
不锈钢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不锈钢基础知识一、不锈钢的定义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不锈钢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通常称为不锈钢。
代表性的有13铬钢,18铬镍钢等。
二、不锈钢的发展历史1904-1906,法国人Guillet首先对Fe-Cr-Ni合金的冶金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开创性的基础研究1907-1911年,法国人Portevin和英国人Gissen发现了Fe-Cr和Fe-Cr-Ni合金的耐蚀性并完成了Guillet的研究工作1908—1911年,德国人Monnartz 揭示了钢的耐蚀性原理并提出了钝化的概念1912~1914年,Brearley发明了含12-13%Cr的马氏体不锈钢并获得专利1911-1914年,美国人Dant-sizen发明了含14-16%Cr,0.07%~0.15%C的铁素体不锈钢;德国人Maurer和Strauss发明含1.0%C,15-20%Cr,<20%Ni的奥氏体不锈钢,1934年,美国人Folog获得了沉淀硬化不锈钢专利中国不锈钢生产起步较晚,工业化生产开始于1952年。
1949年以后,电弧炉大量生产不锈钢系1958年,向AISI 204钢中加入Mo2%-3%,研制了1Cr18Mn10Ni5Mo3N(204+Mo), 1959年,开始仿制以Mn、N代Ni的1Cr17Mn6Ni5N和1Cr18Mn8Ni5N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工业试制1Cr17Ti、1Cr17Mo2Ti和1Cr25Mo3Ti等无镍铁素体不锈钢,并开始研究耐发烟硝酸腐蚀的高硅不锈钢1Cr17Ni14Si4ALTi(相当于苏联牌号ЭИ654),此钢种实际上是一种α+γ双相不锈钢。
60年代开始,新钢种17-4PH,17-7PH,PH15-7Mo等沉淀硬化不锈钢研制成功并投入了生产。
70年代起,一些α+γCr-Ni双相不锈钢相继研制完成并正式生产和应用到80年代,第二代α+γ双相不锈钢研制完成并正式生产和应用1985—1990,进行低碳、超低碳不锈钢的开发、生产与应用三、不锈钢的种类不锈钢按用途分为:不锈钢,耐酸钢;按供应状态可分为:热轧,冷轧,锻制及热处理状态;按组织类型可分为:铁素体型:400,409;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1.4362,2205;马氏体型:420,430;奥氏体型:201 ,202 ,321,304,304L,309S,310S等。
不锈钢基础知识

不锈钢基础知识1. 不锈钢概述 (2)1.1 不锈钢特征及分类 (2)1.2 不锈钢质量标准 (3)1.3 不锈钢产业链 (3)1.4 物流存储注意事项 (4)2. 不锈钢供需情况 (4)2.1 国内供需情况 (4)2.2 国际供需情况 (7)3. 不锈钢进出口情况 (9)4. 不锈钢价格走势 (11)4.1 价格走势 (11)4.2 影响因素 (12)1. 不锈钢概述1.1 不锈钢特征及分类在钢铁中,通过加入一定的铬、镍、锰以及硅等元素,使得金属具有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作用的一种合金钢,被称为不锈钢。
不锈的机理主要通过含有的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富铬氧化膜,隔离了钢与外界的氧气,从而阻止锈化。
因此,不锈钢本质上是一种铁基高合金钢,属于特钢的一种,由于其应用的广泛性,其被称为最大的特钢。
为了使不锈钢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又具有良好的力学和物理等其他性能,根据不同要求,钢中除添加较高含量的合金元素铬以外,还匹配添加镍、钼、锰、氮等其他合金元素,使钢材获得足够的强度、塑性和韧性以及良好的工艺性能。
依据铬、镍、碳含量的不同,不锈钢主要分为以下五类:随着不锈钢的发展以及市场因素影响,不锈钢的种类越来越多。
根据市场流通较多的品种为铬系不锈钢(400系)、铬镍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300系)、铬锰氮不锈钢(200系)。
1.2 不锈钢质量标准不锈钢新国标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07年发布并实施。
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标准:◆GB/T20878-2007《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1220-2007《不锈钢棒》◆GB/T1221-2007《耐热钢棒》◆GB/T3280-2007《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4237-200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4238-2007《耐热钢板和钢带》这些标准对不锈钢及其产品的型号、化学成分和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不锈钢基础知识问答

不锈钢基础知识问答1.什么是不锈钢?答:不锈钢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简称。
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将Cr含量大于12%,且以耐蚀性和不锈性为主要使用性能的一系列铁基合金称为不锈钢。
通常对在大气、水蒸气和淡水中等腐蚀性较弱的介质中不锈和耐蚀的钢种称为不锈钢,对在酸碱盐等腐蚀性强烈的环境中具有耐蚀性的钢种称为耐酸钢。
2.不锈钢是如何分类的?答:常用的不锈钢的分类方法主要有:1)按钢的组织结构分类可分为: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
2)按钢的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Cr不锈钢、Cr-Ni不锈钢、Cr-Mn-N-Ni 不锈钢、超低碳不锈钢、高纯不锈钢等。
3)按钢的功能分类可分为:低温不锈钢、耐热不锈钢、耐磨不锈钢、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和超塑性不锈钢等。
3.什么是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是如何分类的?答:马氏体不锈钢可以通过热处理对其性能进行调整,是可以硬化的不锈钢。
根据钢中合金元素的差别,可分为马氏体铬不锈钢和马氏体铬镍不锈钢,对于马氏体铬不锈钢又可分为低碳、中碳和高碳三种类型。
4.Cr和C对马氏体不锈钢有何影响?常用的马氏体不锈钢有哪几种?答:铬是铁素体形成元素,碳使奥氏体相区扩大,是奥氏体形成元素,铬与碳对马氏体不锈钢交互作用,互相制约。
1)铬的影响铬能提高其淬透性,在淬火和回火条件下,铬的增加使稳定的铁素体量增加,降低了钢的硬度和强度,但在退火条件下,铬的增加,硬度和强度随之增加,铬是目前使钢钝化并赋予良好耐蚀性和不锈性的唯一有工业使用价值的元素,随铬含量的增加,耐大气腐蚀和耐蚀性增加,铬还增加了钢的抗氧化性。
2)碳的影响对马氏体不锈钢,因其铬含量已使奥氏体相区封闭,为产生马氏体相变,钢中的碳含量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在0.1—1.0%之间,在铬含量一定的前提下,钢中碳含量的提高,淬火后硬度提高,但塑性下降。
碳对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有不利的影响。
常用的马氏体不锈钢有:1Cr13(半马氏体不锈钢)、2 Cr13、3Cr13、4Cr13、9Cr18、1Cr17Ni2、0Cr13Ni5Mo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工具有限公司
不锈钢的热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 这类不锈钢应用最广泛,使用量也最大。其特点是在常温下为奥氏体组织,不发生相 变,不能通过热处理使其硬化,但可以用冷加工进行硬化。常用热处理方法是固溶处 理。 •铁素体不锈钢
在高温和常温下都是铁素体组织,没有相变。但是当钢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氮等奥氏 体形成元素时,在高温下也能形成奥氏体组织,此类钢不能通过热处理使之强化,只 能进行退火处理,消除内应力,便于进一步加工。 •马氏体不锈钢 这类不锈钢有明显的相变点,在高温下为奥氏体组织,冷却时可以发生马氏体相变, 转变为马氏体组织而硬化。因为其含铬高,淬透性好,可以采用淬火、回火等多种热 处理方法。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工具有限公司
不锈钢的焊接
马氏体不锈钢:可焊接性差,焊接时候有强烈的淬火倾向,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形成坚硬 的马氏体组织,因温差引起的热应力和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相变应力的综合作用, 导致焊后残余应力较大。 预防措施:焊接薄板材采用较小的电源,尽可能快的焊接速度,应使焊道狭窄,熔池 体积减小,以免金属过热;厚板焊接前应进行预热,焊后高温回火或者退火,随后缓 冷。 铁素体不锈钢:易在焊合线附近热影响区产生粗晶,使常温塑性、韧性降低而引起脆 化。高铬(≥16%)不锈钢焊接后再400~600°C阶段缓慢冷却时,会出现475℃脆化, 造成韧性恶化。 预防措施:采用小电流、快焊速、窄焊道、加快焊缝冷却的方法,以尽量避免晶粒长 大,缩短高温停留时间,防止过热;对高铬不锈钢焊接前应进行预热,在韧性温度范 围内焊接,但是预热温度不得超过150 ℃,避免焊接后冷却缓慢,增加475℃脆性。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工具有限公司
不锈钢的热处理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三类不锈钢虽然应用面较广,但作为结构钢使用,还存在着 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奥氏体型不锈钢屈服强度较低,只有200N/mm2左右,不宜作 为结构钢使用;而马氏体不锈钢虽然可以通过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形式获得较高的屈 服强度,但其耐蚀性较差。对于那些要求最佳抗蚀性能与最大强度的用途,开发出了 新型的Cr-Ni不锈钢——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也称PH不锈钢)。 这种新型不锈钢的热处理包括均匀化、完全退火、固溶热处理、时效处理。其特点是 : 完全退火状态较软,易于再加工。 通过适当的时效处理可获得要求的力学性能。 具有与同类不锈钢一样的耐蚀性,提高了抗应力腐蚀断裂的性能。 常用的沉淀硬化型不锈钢是马氏体型,其代表钢种是630(17-4)。该钢种的热处理 是先进行固溶处理,在材料加热到1040 ±15°C后快冷,然后根据不同的力学性能要 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时效处理,如480℃(H900)、550℃(H1025)、620℃(H1150)时 效。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工具有限公司不锈钢的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奥氏体晶界有低熔点夹杂物,冷却时易产生热应力,从而产生热裂 纹;容易造成不锈钢的敏化;线膨胀系数大,导热性差,焊接时会产生焊接应力和变 形,产生裂纹。 预防措施:选用较小的电流、较快的焊速,缩短高温停留时间,减小熔池面积,避免 焊缝、近焊缝区的晶粒过渡长大;焊后进行消除热应力的热处理和固溶处理,使焊接 时析出的铬的碳化物重新固溶到奥氏体中;选用超低碳奥氏体焊丝(≤0.04%)进行 焊接,防止晶粒边界产生贫铬区,提高抗晶间腐蚀的能力。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工具有限公司
不锈钢常见化合物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工具有限公司
不锈钢常见化合物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工具有限公司
合金元素的作用
•铬:没有铬就没有不锈钢。随着不锈钢中铬含量的增加,不锈钢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腐 蚀性增加,并且在氯化物溶液中耐应力腐蚀、点蚀、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的能力也增 加。铬能提高钢的淬透性、高温抗氧化性以及高温强度。 •镍:镍是不锈钢中仅次于铬的重要元素,在耐还原性酸和碱性介质的腐蚀,钢种仅含 有铬是不够的,必须向钢种加入镍。 •钼:在海洋性大气中,仅靠铬,甚至铬含量高达24%仍难以完全防止不锈钢的锈蚀, 必须加入钼元素。但是钼对钢有益的前提是钢中必须含有足够量的铬元素。 •氮:氮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极低,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很高,氮通过固溶强化可以显 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的室温和高温强度。氮可促进钝化膜中铬的富集, 从而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铜:提高在硫酸等还原性介质中的耐蚀性。 •碳:扩大奥氏体区,提高钢的淬透性。 •铌和钛:强烈的形成碳、氮化合物的稳定化元素,主要用于防止钢中铬与碳结合形成 铬碳化物而引起的铬浓度降低导致耐蚀性下降。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工具有限公司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科技工具有限公司
不锈钢基础知识培 训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工具有限公司
什么是不锈钢? 不锈钢是不锈钢与耐酸钢的简称或统称。 不锈钢:在大气或淡水等弱腐蚀介质中不生铁锈的钢。
耐酸钢:在酸、碱、盐和海水等苛刻腐蚀性介质中耐腐蚀的钢。
不锈钢为什么会不生铁锈和耐腐蚀? 不锈钢的不锈和普通钢的生锈都是腐蚀现象,它们之间的不同仅是化学反应的产物的 本质不同而已。 合金(铬、镍等)会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无色、透明且非常光滑的氧化层,隔绝了内 部金属与腐蚀介质的接触,保护了基材,这层膜成为钝化膜。 钝化膜是连续的、无孔的、不溶解的、质地较硬且附着力较强并难以剥落的一种氧化 物(氢氧化物)。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工具有限公司
不锈钢的分类
按照化学元素分类 铬系列:除铁以为,钢中的主要化学元素是铬
铬镍系列:除铁以为,钢中的主要化学元素是铬和镍
按照组织结构分类 奥氏体不锈钢:高、低温下的晶体结构均为面心立方 铁素体不锈钢:高、低温下的晶体结构均为体心立方 马氏体不锈钢:高温下为奥氏体,室温和低温下为马氏体 双相不锈钢:铁素体和奥氏体按照一定比例构成的不锈钢 沉淀硬化不锈钢:室温下组织可以是马氏体、奥氏体或铁素体,经过适宜的温度处理, 在基体上析出碳化物和金属间化合物,使基体进一步强化的一类不锈钢。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工具有限公司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工具有限公司
合金元素对组织的影响
•铬当量:各合金元素形成铁素体的能力的总和。 铬当量=Cr+1.5Mo+1.5Si+1.75Nb+1.5Ti+5.5Al+0.75W
各元素含量前的数字为该元素形成铁素体的能力是铬形成铁素体的能力的倍数。
•镍当量:各合金元素形成奥氏体的能力的总和。 镍当量=Ni+Co+30(C+N)+0.5Mn+0.3Cu 各元素含量前的数字为该元素形成奥氏体的能力是镍形成奥氏体的能力的倍数。
苏州微创骨科医疗工具有限公司
不锈钢的热处理
不锈钢是一种特殊的钢种,钢中的镍、铬含量很高,由于镍、铬等合金化元素的存在 ,其热处理具有普通钢热处理所不具备的特点:
加热温度较高,加热时间也相对较长。
不锈钢的导热率低,在低温时温度均匀性差。 奥氏体型不锈钢高温膨胀较严重。
炉内气氛控制很重要,要防止出现渗碳、渗氮及脱碳和过氧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