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义务伴我行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教案)

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教案【课题】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教学目标】1.公民权利、广泛性2.正确行使公民权利3.公民的义务4.忠实履行义务5.训练解题技能【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时政链接]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知识回顾]一、知识要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及其他位分别是什么?(1)范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地位:他们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3、公民权利及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1)是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2)由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4、公民与人民的区别是什么?(1)含义不同。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在我国,“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人民,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不同的阶级内容。

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范围不同。

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但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3)性质不同。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5、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的含义分别是什么?(P26. 7)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权利义务伴我行教案设计

权利义务伴我行教案设计

权利义务伴我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身义务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权利义务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 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身义务。

难点:1. 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2.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课堂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2. 准备教学课件。

3. 划分小组,准备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权利义务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讲授新课:1. 讲解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2. 分析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

3. 举例说明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身义务。

3. 案例分析:分发案例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他们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4. 情景模拟:设计一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6. 布置作业: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权利义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后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判断他们能否正确分析案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3. 课后小论文:审阅学生提交的课后小论文,评估他们对权利义务的认识深度和思考能力。

2015年各地中考政治题集:权利义务伴我行(含解析)

2015年各地中考政治题集:权利义务伴我行(含解析)

权利义务伴我行(人民、公民、权利、义务、权利保障)一、选择题【2015湖北襄阳】8.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公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这表明,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具有BA.一致性B.广泛性C.真实性D.公平性【2015山东威海】10.“任性”是2014年火起来的一个网络用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缩写。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在微博、微信、QQ、等公共空间绝不可任性。

这表明B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和许可的范围内行权利③所有网络造谣行为均属于犯罪行为④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15山东临沂】20.漫画《“高音炮”PK“广场舞”》中,广场舞扰民,业主们以“高音炮”还击。

这告诫我们A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合法的权利和利益B.公民行使权利不受任何限制C.个人行为他人无权干涉D.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忍就忍【2015湖北黄冈】19.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告诉我们DA.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B.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C.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D.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015浙江杭州】18.某校八年级(5)班同学在学习“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一课时,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设为正确的是D①我是国家主人,想干嘛就干嘛②作为公民,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③尽管没有选举权,但我还是中国公民④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就是尊重他人的权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15天津】9.法的“大厦”是由权利、义务共同构筑的。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C A.互为前提B.相互对立C.相互依存D.相互分离【2015湖北武汉】1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普遍的权利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给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爱惜,有物质保障。

宪法规定的,公民最要紧、最全然的权利,称之为公民的大体权利。

3.?人民是区别于仇敌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是只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和承担义务的人。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4.?咱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不然权利就会落空。

5.?我国通过成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要紧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6.?立法保障,确实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保护;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类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咱们享有普遍的权利7.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普遍的权利。

宪法是公民大体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8.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许诺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言论自由不是无穷制的绝对自由。

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许诺的。

具体说来,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指使、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平安、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0.若是随意行使其权利,不仅回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固,而且违法行使权利的人还会受到法律的处惩。

第二课咱们应尽的义务11.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方方面面。

其中,法概念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需履行的。

12.什么缘故要履行法概念务?①.咱们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关于法概念务,咱们必需履行;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窦成霞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课件 人教版

窦成霞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课件 人教版

【动动手脑】

2、王某自幼没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 了中学。毕业之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 部队服兵役。在部队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 退役后,他自己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 营。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 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体。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 了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全村人民的好评, 被村民选为乡人大代表。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王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
【知识框架】
1、我们的法定义务 (1)我们既要享受权利又要履行义务 (2)公民的基本义务 2、我们的道德义务 (1)道德义务的涵义 (2)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 (3)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忠实履行义务
【知识框架】
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1)意义: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 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1)法律的相关规定 (2)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出的行为 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1)法律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的原因 (2)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动动手脑】
1、漫画分析题 请对图中“孝子”的言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动动手脑】
答:(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 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这位“孝子”未成年时受到父母的抚养教育, 成人后应承担赡养扶助的义务,而他没有履行对 父母的法定义务,也没有履行道德义务。因此, 他必然要受到法律制裁和道德上的谴责。
【知识框架】
(1)公民的基本权利 (2)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3)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 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1、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1)我国公民权利十分广泛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知识点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1.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和关系?答:(1)二者性质不同。

人民是政治概念,是与“敌人”相对而言的,是划分敌我的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两者范围不同。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公民则是指具有中国国籍的所有社会成员。

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广,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3)在押犯人是公民但不是人民。

他享有一些基本的人身权利,如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

但不一定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的义务。

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答:(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3.制造或传播谣言,是言论自由么?答:(1)这种行为不属于公民行使言论自由,而是违法行为。

(2)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

言论自由受到法律两方面的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4.2003年11月15日,中国女排时隔17年后重新登上世界杯冠军的宝座,人们欣喜若狂,一些球迷打算当即上街游行,以示庆祝。

他们这种做法正确么?答:不正确。

公民行使权利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在我国,公民虽然有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是必须按照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而不是随意行使这些权利。

否则,不仅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违法行使权利的人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1.辨析: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只应该享受权利,不应履行义务。

答: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应该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观点是正确的。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八年级全品作业本答案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八年级全品作业本答案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八年级全品作业本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思想品德作业本答案八年级《思想品德作业本》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5. ACDBA 6.说明了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系,以保障公民的权利。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7. 王亮的“小小年纪还不是公民”的说法是错的。

因为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和年龄没有关系。

王亮的“但这是家务事,我们也没什么可帮他”的说法也是错的。

受教育是赵晓明享有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帮助他。

赵晓明可以先向父亲说明接受教育是自己的合法权利,父亲不让他上学是违法行为,如父亲还是不同意,可以向法院起诉。

《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8. 略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1~4. ACDD 5.姚某是被侵害人,王某一开始也是被侵害人,但最后却成了侵害人。

姚某向王某借钱不还,王某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王某却采取了非法的手段来维权,结果成了违法者。

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

6. 错误。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在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

错误。

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我国法律禁止未成年人进营业性网吧。

错误。

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并不能随心所欲,而要以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错误。

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7.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公民的义务1~4. ××ΑΒ 5.不聪明。

依法纳税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拒不纳税和偷税漏税都是违法行为,要受法律制裁。

还有依法服兵役、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等基本义务。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集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标要求:本单元两课内容对应的课标依据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具体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

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2、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但非常有限,往往是一知半解,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更是非常缺乏,另外,初中生是弱势群体,又缺乏法律知识,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去保护。

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甚至是家长和老师,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比较淡漠。

2、学生的需要: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学生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并仔细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一练
在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 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请根据下列情景回 答问题:
情景一:某单位,选民在投票选举人大代表。 情景二:教室里,学生在上课。 情景三:成年子女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关心、体贴 父母。 (1)上述情景各表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履行了什 么义务? (2)简要说明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为什么必须 履行义务?
❖ 小明和同学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出来, 小明发现自己的自行车不见了。看着小明着 急的样子,几个同学走上前来。
❖ 甲:“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明天再让 你妈妈买一辆就行了。”
❖ 乙:“要不然你也偷偷弄一辆带走。”
❖ 丙:“干脆Biblioteka 黑市买,很便宜的。”❖ 小明站在原地,盘算着。
❖ 请你运用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的有关知 识,评析材料中几个同学的观点。
❖ 课间,小亮无视学校纪律,在楼道里踢足球,撞碎 了楼道里的安全指示灯。被班主任批评并要他叫家长第 二天来,小亮蛮横地说;“我有踢球的自由,我爱怎么 着就怎么着。”
❖ 晚饭后,突然小亮捂着口袋大叫起来:“我的手机 不见了,谁拿了我的手机?” ,稍许,小亮盯着张某 说道:“刚才就你接近过我,肯定是你偷了我的手机, 上午你还说我打电话影响你,我要搜你的身。”说着就 去搜张某的衣服口袋。结果什么也没搜到。

使 权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

以合法方式进行
为灾区捐款
义务植树
公民义务
1、以上画面中的行为哪些是法律

鼓励和提倡做的?哪些是法律要求做的? 哪些是法律禁止做的?



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法律鼓 励和提倡的行为、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我们应持怎样的
态度?
记住哦!
忠 法律鼓励做的 实 履 行 法律要求做的 义 务 法律禁止做的
昆十一中饶云莉
复习重点
❖ 1、了解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 ❖ 定。 ❖ 2、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 3、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
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二)政治 权利和自由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人身自由权利
(五)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 取得赔偿权。
(六)社会经济权利
(七)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八)妇女的权 利,婚姻、家庭、 儿童和老人受国 家保护.
(九)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 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宿舍里,同学们正在午休,只有小亮在旁若无人地
高声打电话。同宿舍的张某说道:“小亮,请声音轻点, 别影响大家休息。” 小亮不耐烦地说道:“打电话是 我的权利,我想怎么打,你管得着吗?”
积极去做 必须去做
坚决不做
畅所欲言
如果不履行义务,我们的权利就…… 如果要享受……权利, 就要履行……义务
权 利 和 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 义 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务 具 有 一 公民享受权利,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致 性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马克思
小结:
1、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2、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 必须履行义务; 3、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

晚上,受到冤枉和侮辱的张某一气之下叫了三个
哥儿们,把张亮打成了重伤。事后,小亮及时地告诉了
老师和父母,并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报了案。
合作探究
❖ 案例中小亮的行为哪些属 于正确行使权利的行为?哪些 属于不正确行使权利的行为? 并说说你的理由。
我们来归纳
尊重他人权利


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