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体制
环境保护监管制度

环境保护监管制度
前言
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为了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保护监管制度。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我国现
行的环境保护监管制度。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多
部相关法律和法规构成。
这些法律和法规对于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
做出了规定,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
体废物污染防治等。
环境保护监管机构
我国环境保护监管机构包括环境保护部、各省级环保局、市级
和县级环保局等。
这些机构负责环境保护的监管和管理工作,包括
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行政处罚等。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由国家环境监
测站、省级、市级和县级环境监测站等单位共同完成。
各级环境监
测站均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对环境中的大气、水、土壤等方面
进行监测。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是环境保护监管的有效手段之一。
环境保护
部门可以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执照等。
总结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监管制度由若干法律和法规、环境保护监
管机构、环境监测和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等多个方面组成。
这些制度
和机构共同构成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完整体系,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
了有力保障。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有效监督和管理环境保护工作,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改善,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监督管理机构1.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设立的,具有环境资源监督管理职责和权力的机构。
一般来说,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是负责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则是在其所辖地区内负责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行政机构。
2.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制定具体的监督管理计划和方案。
3.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和纪律,保障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监督管理范围1.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范围包括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环境质量的改善,环境安全的保障等内容。
2.具体来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应当包括对企业和单位的环境保护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对污染物的排放和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对环境事故的应急响应和处理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3.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应当重点关注污染严重、环境质量差、生态环境恶化等情况下的特殊保护区域和行业,制定专门的监督管理计划和方案,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四、监督管理手段1.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应当采取多种手段,包括监督检查、定期抽查、事件监控、督办案例、约谈督办等方式。
2.监督检查是主要的监督管理手段,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定期抽查是对企业和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无条件的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机构应当随机选取一定比例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定期抽查。
4.事件监控是指对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事件进行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可能造成环境问题的事件和污染源进行日常监控,发现问题自觉处理。
5.督办案例是对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事件进行督办和处理,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发生的案例进行督办处理,并要求企业和单位配合处理。
生态环保监管制度模板

生态环保监管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态环保监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生态环保监管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第三条生态环保监管工作坚持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科学高效、协同有力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生态环保监管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保监管工作。
第五条国家建立健全生态环保监管制度,加强生态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生态环保监管水平。
二、监管目标与任务第六条生态环保监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七条生态环保监管的主要任务包括:(一)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维护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权威和严肃性;(二)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三)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四)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三、监管措施与方法第八条生态环保监管措施包括:(一)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三)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执法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参与度;(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第九条生态环保监管方法包括:(一)定期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和审计,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二)实施生态环境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履行生态环境责任;(三)加强生态环境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
四、监管责任与追究第十条生态环保监管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生态环保监管的第一责任人。
第十一条生态环保监管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纪律,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方案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方案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安全,国家对环境保护加强了监督管理力度。
本方案旨在制定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方案,旨在做出具体措施,提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效能。
二、总体目标实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高效、规范、公正监管,并对于环境保护相关企业以及个人的行为做出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最终达到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健康的目的。
三、主要措施(一)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1.制定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章制度,使其能更加准确的表述环境保护监管的对象、标准、范围以及权限。
2.加强对监督管理部门的培训和发展,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更加熟悉法律法规的内容,以便对于监督管理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处理。
3.建立严谨的考核制度,对于监督管理行为做出评估,每年将评估成果公布,督促每一个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人员能积极参与监督管理。
(二)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1.加强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形成合作机制。
根据需要,与工商、公安、质监等管理部门配合,针对环境污染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2.建立24小时值班制,及时处理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的环境保护投诉信息。
对于接到的投诉线索,要在24小时之内联系相关部门,对于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等问题做出判断和处理。
3.建立监督管理信息网络,实现监督管理的全面覆盖。
信息系统分为监督管理信息库和环境污染信息库两部分,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及时获取相关数据,方便对于环境保护的判断和处理。
(三)完善法律法规体系1.制定与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从而对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2.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交流,使其能够更加了解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
(四)加大对于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1.对于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广泛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简介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是指负责环境保护、执法监管、信息公开、环境规划、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等职责的管理机构、具有执法权的环保执法机构、专业执法行政机构和自治区级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等组成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体系构成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系由多个部门组成,主要包括:•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国家环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协调环境保护工作;•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环保执法机构:根据职权开展环境执法行为;•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环境监测、管理、信息处理和报告;•环境评价机构:负责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
职责与任务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主要职责是对环境状况进行监督,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执法监管,并负责环境信息公开、环境规划和应急管理等职责。
其中,环境监督部门的职责包括:•对环境状况进行监督:开展环境监测,并针对监测结果开展环境监督行为;•发布环境质量信息:向公众发布空气、水、土壤质量等监测结果和环境状况信息;•处理环境投诉:接受公众环境投诉,处理涉及环境污染的行为;•管理环境事件:指挥和协调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救援等工作;环境执法机构的职责包括:•环境执法:对环境治理违法行为进行监管及处罚;•环境案件调查:开展环境案件调查和证据收集;•行政强制:指挥和协调行政强制、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环境行政许可:对环境保护行政许可进行审核;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责包括:•环境检测:根据环境临时和长期影响等原理进行样品采集和测试;•结果统计和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报告编制:依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并向监管部门报告;环境评价机构的职责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对各类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影响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对环境影响审查报告进行审查;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这些法律法规旨在保护环境,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生活质量。
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和监督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建设项目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都必须执行环境影 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应当填报环境 影响报告表,分析影响或专项评价;
对陆地水体船舶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对铁路机车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对经营通用航空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民用机场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 督管理 对土地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根据《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
1988年至今,发展阶段:
1988年,国务院决定将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的环境保 护监督管理机构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关,同时仍 作为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统称国家环境保 护局。
1989年12月26日,经修订后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第一 次以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形式,在第七条中明确规定 了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对森林资源、陆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根据《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 保护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规定
3、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特点
⑴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是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部门。 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是中央或者地方人民政府中主管环境保 护监督管理的行政部门,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或者其它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它们 依法实施的执法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⑵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的执法地位平等。 “统管”部门是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即国家环 境保护局)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它 们之间存在着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并分级对本辖区环境保护 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分管”部门是指依法分管某一类自然资源保护,或某一 类污染源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统管与分管部门之间 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在行政执法上都是代表国家行使 行政执法权,其地位是平等的,而只有分工的不同。
环境资源的监督管理实务ppt(共18页)

二、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广义上,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是指运用行政、经
济、政策法律、科学技术、宣传教育等手段,对各 种影响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规划、调控和监督,以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 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 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 展的目的。狭义上,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指环境资源 行政监督管理,即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对各 种影响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规划、调控的监督管理 活动。
3、从监督管理内容划分 ①环境质量监督管理 ②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③自然资源监督管理
4、从环境资源要素划分 ①大气环境资源监督管理 ②水环境资源监督管理 ③土壤环境与土地资源监督管理 ④生物环境资源监督管理 ⑤声环境资源监督管理 ⑥辐射环境监督管理 ⑦矿产资源监督管理
5、从监督管理地域范围划分
目前世界各国环境资源管理的体制和方式
环境资源行政机关是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 规定设立的,以行使环境资源行政权,对国家环境 资源行政事务进行管理监督的机关(分为中央环境 资源行政机关和地方环境资源行政机关);根据法 律授予环境资源行政管理职责的其他组织,包括法 律授权的非行政机构、环境资源行政机关依法委托 授权的非行政机构。
环境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均由国家宪法、国家组 织法和环境资源法律明确规定。
第二节 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
一、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构建的原则
(一)“公共资源”理论
环境资源主要是公共资源,个体对公共资源的自由 选择与利用和社会对公共资源的分散管理,能够产生破 坏性的竞争。从公共管理角度而言,行政管理权力主体 越多、越分散,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就越无力,环境资源 状况就越坏。反过来说,行政权力越统一,越是集中并 趋向于单一中心,责任就越明确,权力主体之间的破坏 性竞争和摩擦就越小。因此,各国在构建环境资源监督 管理体制时,在同一层次的政府级别中,一般是实行统 一指挥,加强集中调控,推行主要管理功能部门的专门 化,确立单一权力结构和单一行政领导系统。
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四)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 海事局为交通部直属机构,实行垂直管理 体制。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海事局负 责行使国家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 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和行 政执法,并履行交通部安全生产等管理职 能。 全国直属设置14个海事局。上海、山东、 广西、广东、海南、辽宁、浙江等。
▪ 以海事局为例,其前身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港务监督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 检验局”,在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 修改之前,海事局仍继续以上述两机构的 名义对外开展执法管理工作。
案例
▪ 据《南国都市报》报道,2009年1月6-8日, 由于各职能部门之间衔接环节的失误,使 涉嫌非法采矿船只逃逸。
▪ 国土:未发现钛矿,只发现海砂 ▪ 海监:一般只管渔业资源 ▪ 海事:未接到通知 ▪ 海警:
▪ 按照《矿产资源法》第十六条和《矿产资 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 凡是在我国领海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勘查、 开采海砂等矿产资源的,由国土资源部审 批登记,并颁发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
在海域开采海砂及其他矿产资源,应 按照国家海域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海域使 用可行性论证,由国家海洋局审批,并颁 发海域使用许可证。
水污染防治法最新规定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水 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交通主管部门的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污 染水域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国土资源、 卫生、建设、农业、渔业等部门以及重要 江河、湖泊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在各 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水污染防治实施 监督管理。
▪ 内陆水域渔业,按照行政区划由当地县级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 管理;跨行政区域的内陆水域渔业,由有 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商指定管理办 法,或者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 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 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型江河的 渔业,可以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 督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三、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体制
组织结构是环境资源行政管理的组织形式和组织 保证;职权结构是环境资源行政管理的职能形式 和功能保证;运行方式是环境资源行政管理组织 形式和职能形式的动态结合形式和协调保证
其中环境资源行政管理机构是环境资源行政管理 体制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环境资源 行政机关和根据法律授予环境资源行政管理职责 的其他组织
二、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第一节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概述
一、环境资源国家监督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三、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体制
Development System
Concept
二、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第五章 环境资源的监督管理
第二节
环境资源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
三、中国环境资源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
China
一、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构建的原则
返主页
ERL
一、环境资源国家监督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从总体上看环境资源领域中的国家管理, 大致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环境资源管理为国家的一般职责
第二阶段,环境资源管理为国家专门性职责
第三阶段,环境资源管理为国家的基本职能 第四阶段,国家环境资源管理职能的深入、全面 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环境资源的管 理进入环境资源与发展一体化综合管理阶段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第一节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概述
一、环境资源国家监督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Development
三、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体制
System
Concept
二、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二、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广义上,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也称环境资源管理) 是指运用行政、经济、政策法律、科学技术、宣传 教育等手段,对各种影响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规划、 调控和监督,以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 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达到保护 和改善环境资源、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 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狭义上,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指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 理,即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对各种影响环境 资源的行为进行规划、调控和监督的监督管理活动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是环境资源法实施的重要保障
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
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环境资源法教程
Text and Material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Law
主讲人:蔡守秋 郑少华 胡 苑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第五章 环境资源的监督管理
ERL
1
第一节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概述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第一节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概述
一、环境资源国家监督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三、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体制
Development System
Concept
二、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三、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体制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二、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分类
从监督管理主体可分为:立法机关监督管理、司 法机关监督管理、行政机关监督管理、社会监督 管理、企业监督管理等。其中,环境资源行政监 督管理是主要类型。根据行政监督管理机构的设 置,我国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主要分为:国务 院的环境资源监督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环 境资源监督管理;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 行政管理部门的环境资源监督管理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二、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分类
从监督管理内容可分为:环境质量监督管理; 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自然资源监督管理等
从监督管理地域范围可分为:国土环境资源监 督管理;海域环境资源监督管理;区域环境资 源监督管理;流域环境资源监督管理;地方环 境资源监督管理;城镇环境资源监督管理;农 村环境资源监督管理;开发区环境资源监督管 理;工矿区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特别保护区环 境资源监督管理;居民区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等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二、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分类
从监督管理的对象可分为:生产活动的监督管理, 包括工业、农业等;流通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 包括金融、保险、商业、服务业、医疗卫生、通 讯、旅游业、交通运输等;生活活动的监督管理, 包括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等 从环境资源要素可分为:大气环境资源监督管理; 水环境资源监督管理;土壤环境与土地资源监督 管理;生物环境资源监督管理;声环境监督管理; 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等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是指国家进行环 境资源监督管理的组织结构、职权结构 及这些组织和职权的运行方式
广义上讲,包括立法体制、司法体制和 行政管理体制等
狭义上讲,专指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 体制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三、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体制
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包括各种环 境资源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相互关系, 各种环境资源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权 限划分及其运行机制,以及协调环境资 源行政管理事务中有关权力、责任、相 互关系的方式等
2
第二节 环境资源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
3
第三节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技术支持和保证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第五章 环境资源的监督管理
第一节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概述
三、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体制
System
一、环境资源国家监督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Development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