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文档2篇
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相关推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通用6篇)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项的调查,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如何把调查报告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知识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知识的价值也越来越明显。
“三担牛粪六笨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人们迎来了一个需要知识、重视人才的崭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地推出新的改革政策,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现在已经跨入了一个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的获得、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业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在发展了这么多年的教育改革后,我们来看看,它是否已经完善,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对此,我利用了课余时间上网搜查一些有关资料,专门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1、了解当今农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2、了解当前高考制度是否具有公平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使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
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教育环境,经过调查总结出当前农村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育发展与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乡镇教育经费的投入每年都有增加,占到各自财政收入的50%左右,但受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办学标准和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工资增长较快以及初中在校生增加等因素制约,教育发展与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城乡教师工资存在差距,部分优秀教师辞职到发达地区或进入城区任教,再加上乡镇由于编制和财政负担等原因,近几年没有充实新的师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下降的趋势。
3、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急需改善:由于乡镇教育投入主要用于发放教师工资、维持学校基本运转,用于教育事业发展投入偏低,造成农村办学条件与城区学校差距逐渐拉大。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当前教育体制下的教育现状2篇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当前教育体制下的教育现状(2)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当前教育体制下的教育现状 (2)精选2篇(一)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当前教育体制下的教育现状一、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对于培养人才和提升国家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教育体制下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报告旨在对当前教育体制下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针对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当前教育体制的看法和意见。
三、调查结果1. 超负荷课业压力:许多学生在教育体制下面临着过重的课业压力,应付大量的作业和学习任务,导致精神压力过大。
2. 缺乏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当前教育体制更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和创新能力不足。
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丰富,而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
4. 教育内容过时:当前教育体制下的教育内容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快速变革的社会需求,学生学到的知识可能在就业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5. 学校评价体系不科学: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评价主要基于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改进建议1. 减轻课业负担:教育部门应调整课业安排和作业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
2. 引入多元化教育模式:教育部门应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的活动,培养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3.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缩小不同地区的教育差距。
4. 更新教育内容:教育部门应加强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更新教育内容,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5.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教育部门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考虑学生的学习成果、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五、结论当前教育体制下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但通过减轻课业负担、多元化教育模式、教育资源投入、更新教育内容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逐步改进教育现状,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教育行业调研报告(推荐6篇)

教育行业调研报告(推荐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行业调研报告(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行业调研报告(推荐6篇)》。
第一篇:教育行业调研报告教育行业调研报告1、国际发展概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服务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据OECD统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国教育开支平均占GDP5.9%。
据OECD/UNESCOWEI统计,全球教育支出的平均水平从1995年占GDP的4.3%增加到2015年占GDP的5.6%。
2015年每个学生教育支出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全球平均为14.6%,高收入国家为19.6%,中低收入国家为11.3%目前,大多数WTO成员、国际机构和专家都已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教育服务的重要性。
教育服务将继续与公共教育体系共同发展,教育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将越来越丰富。
参与贸易的成员越来越多,贸易规模越来越大1、国内发展概况2015年,中国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由2000年的85%提高到95%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5%,比2004年提高0.9个百分点。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显著扩大。
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31532所,比2004年增加125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2.7%。
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走出了发展低谷,规模迅速上升,在校生达到1600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15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增加到504.46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达到21%。
(二)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环境分析1、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GDP中占比情况根据《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9561.85亿元,比上年的16502.71亿元增长18.54%。
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14670.07亿元,比上年的12231.09亿元增长19.94%。
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在当今社会,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推动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教育的现状却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批评。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地区,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丰富,而在其他地区,学校设施陈旧,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育水平的差异化严重。
另一方面,教育的过度竞争和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此外,教育内容的单一化也是当前教育现状的一个问题。
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受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二是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减少应试教育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三是要促进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
持续的改革,才能建设更加公平、有效和富有活力的教育体系,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

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并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教育发展的现状(一)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近年来,我国在教育普及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持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政府加大了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特别是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
许多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教学设备更加先进,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更广泛地传播,缩小了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三)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推进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课程设置更加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等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职业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教育公平仍需进一步推进虽然教育资源配置在不断优化,但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
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优质师资短缺,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
(二)应试教育倾向依然严重尽管素质教育理念已被倡导多年,但在实际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倾向仍然较为明显。
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课业负担较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教育质量有待提高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够全面。
教育调查报告(最新7篇)

教育调查报告(最新7篇)教育工作调研报告篇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由此可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
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
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
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我曾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1、教师负担重。
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
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
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

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为了深入了解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本报告将从教育资源、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以及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教育资源现状1、硬件设施近年来,我国在教育硬件设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许多学校新建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特别是在城市地区,一些学校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智能黑板等,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硬件设施仍然相对薄弱,存在校舍简陋、教学设备陈旧等问题。
2、师资力量师资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历水平和专业能力逐步提升。
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和贫困地区,师资短缺、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
优秀教师的流失也给当地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教育经费教育经费的投入对于教育资源的改善至关重要。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在地区之间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经费充足,能够保障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相对紧张,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质量现状1、课程设置当前,我国的课程设置在不断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除了传统的学科课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课程,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部分学校存在课程落实不到位、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2、教学方法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然而,仍有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学生评价学生评价体系在逐渐多元化,不再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锦集(2篇)

教育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锦集(2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情况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情况调查报告范文1一、调查概况我于xxxx年xx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展了调查。
通过调查讨论,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精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训练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训练教学的实效性,探究实施素养训练的新路子,供应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详细目标和方法(一)详细目标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内容涵盖训练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展,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抱负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1、训练价值观调查显示,大局部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训练价值观。
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养,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训练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
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训练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说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忱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忱中等,9%的学生可怕学习。
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全都的。
值得留意的是,可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
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觉,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厌烦的课程。
学生可怕学习或厌烦某些课程的根本缘由,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严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有用价值严密相关。
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有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忱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文档2篇Research Report on current education situation编订:JinTai College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文档2、篇章2:特殊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文档篇章1: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文档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使更多的孩子(包括农村)可以走进课堂,享受被教育的权利。
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人文教育的同时,也享受着德育、美育、体育的熏陶。
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所见到的一些教育现象,却让我产生了些许担忧。
一、中小学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抵触,使其产生厌学情绪。
我国的教材普遍偏难,且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让学生只能一味的接受抽象的理论而得不到真切的感性认识。
对于童心未泯,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因为不感兴趣,才学不好,因为学不好,就更不感兴趣。
这种恶性循环,是相当可怕的。
二、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离婚率快速增长,导致单亲家庭成为社会中不可小视的一分子。
一个残缺的家庭很难造就一个孩子健康完整的性格。
这些孩子缺少关爱,性格怪异不合群,自卑自闭,有些甚至仇视社会和他人。
所以,他们将心里的需要寄于网络,寄于虚拟世界,迷恋其中,不能自拔,从而导致逃学,甚至小偷小摸。
我带的那个班里,就有一名出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屡教不改。
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的权力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能惋惜与无奈。
他们是需要关爱的,尤其是来自父母的。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而不是一味地对这些孩子指责甚至放弃。
三、多年以来形成的以分数衡量学生的现象仍然大行其道。
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排名制度,但在很多教师心中自有一本帐。
而这个帐本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他们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
对成绩好的学生,百般宠爱,甚至到了溢于言表的程度;对成绩差的学生,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棍棒相加。
这样的“因材施教”将学生不可挽回地推向了两极。
所谓的好学生得到宠爱,更加奋蹄;所谓的差学生受到伤害,愈加自弃。
这样的育人方法,难道不值得反省吗?!四、我国的中小学都存在编班人数过多的现象。
有时一个班能达到六七十人。
这样一个庞大的班级怎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学生而言,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教室里,难免互相影响,听课质量不能保证;对教师而言,一个人要把精力分散在几十个人身上是不现实的,势必有偏有倚,对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实行小班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教得专注,学生听得认真。
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资。
关爱学生,关爱教师,就是关爱祖国的明天。
五、在学制的安排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基本取消了留级制度,将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到底。
对于一些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而言,旧知识还没真正消化又要接受新知识,新压陈,陈压新,痛苦不堪。
而且,这样的制度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加压,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我认为,客观面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决定留级还是升级,是完全必要的。
这也正是我党坚持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在倾全国之力搞教育的大环境下,忽视学生的客观情况和感受,而只是把眼光盯在升学率的浮华表面上,还一路高唱“一切为了学生”,难道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吗?以上若干问题是我实习期间观察、思考、关注的问题。
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我才愈发感到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和可塑性。
你可以通过它改变许多孩子一生的命运,也可能会因为一个不慎毁了一个孩子的前途。
然而,无论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方法,还是国家的教育体制,都存在很大的超越空间。
至于能否超越,如何超越,应是国家和教育工作者都应潜心钻研和追求的目标。
国家应针对我国的教育现状,吸取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甩开历史的包袱,勇于和善于改革目前尚不完善的教育体制,同时还要在教育经费上加大投入。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本人,这个战斗在教育事业第一线的灵魂人物,则应尽自己最大努力改善周围的不良教育现象,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
这也正是我的愿望以及我的目标。
篇章2:特殊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在人类尚无法根本控制残疾的当今社会里,总有约5%的人或早或晚逃脱不了残疾的怪圈,天赋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之人权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而教育则是残疾人通往享有平等人权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我区的特殊教育办学现状虽然我区的特殊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在初步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特教辅读班为辅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
目前我区6-18岁共有智力残疾人数240人,有68人于特教辅读班就读,其余的270人分布于我区的各所中小学校随班就读,智力残疾生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为使我区在XX年年实现高水平、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保障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残疾儿童有一个适合他们的就学环境的,完善我区特教工作,保证“听残、视残、智残”三类残疾适龄人口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
在区教文体局的高度重视下,加大力度,投入大量资金,筹办特殊教育辅读班。
改变了大部分智障儿童因为条件限制,都在原有学校随班就读的局面。
这是大势所趋,是为民办实事的一大举措。
现在各镇中心校都开办了特教辅读班,主要招收重度智力残疾学生。
而xxx小学辅读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办的,现在共有生数18人,配有4名教师。
独立开办于新店镇湖头村的原有校舍,校舍宽敞,各种特教教学设备基本齐全。
辅读班的开办,使我区在XX年年实现高水平、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巩固“双高普九”成果,推进“跨世纪工程”实施,搞好特殊教育,是我们以后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1、对特殊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在发展特殊教育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
政府对特殊教育投入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特殊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家长的认识不到位,“随班混读”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虽然各个特教辅读班和随班就读已经开办得有声有色,但是教师对特殊教育的认识还止于看住孩子,不让孩子随便乱跑的思想意识而已。
全区5个特教辅读班,每个辅读班十几人,规模不大。
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资金的投入、师资的配备、各种特殊教育设备的添置,都应一一到位。
五个辅读班,每个辅读班基本配备4个老师,一共有20多个老师,还有一些后勤人员的聘请也应到位。
每个辅读班一套特殊教育器材(蒙台梭利训练器材、感统训练器材),一套5万,五个辅读班就25万。
辅读班的学生人数不多,但是政府对辅读班的投入资金相对于普通学校教育投入来讲是一笔庞大的支出,这但是这笔资金分散到各个辅读班,又显得投入不足。
由于翔安区地域较为广阔,智力残疾学生的分布也较为广。
虽说各辅读班在于各中心校,地域处于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
但是对于残疾学生的上学、放学安全问题还是成了辅读班办学的一个瓶颈。
各残疾生大多需要家属陪伴上学,乘车或雇摩托车到学校需时间半个多小时,所以现在各辅读班采取学校教师接送。
条件好的聘请汽车专程接送,路程需要一个多小时。
残疾生分布较广的雇请摩的接送残疾学生上下学。
增加特教教师的工作量这事是小,重要的是接送学生路上的安全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从家长手中接到学生,这责任就应该属于学校的,万一路上出了意外,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部分路途近的,家长自己接送,但是,这就形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局面,对于智障儿童的系统性、规范性接受教育成了问题。
现在各辅读班的教师多为普通小学转岗教师,特教辅读班的教学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
虽然上级已经组织了不少的理论实践培训,但是对于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还只是杯水车薪,老师也非常尽力地做好辅读班的工作,成效还是非常低。
还有教师的特殊教育岗位编制、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教师的补贴等都是教师期待解决的问题,不要让这些问题成为扼制我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三、我区特殊教育的发展策略1、特殊教育资源的重新优化组合。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是“以大量附设在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
国家也提出了:“在每一个人口超过30万的县区都设立特殊教育学校,让残疾儿童也能够象健全儿童一样就近入学”的要求。
这就让我区办一所特殊学校有了政策依据。
我区应建立一所特殊学校,将现有的辅读班资源进行整合,主要招收中重度智力残疾学生和听力残疾学生。
学校采取寄宿式管理,学生上下学由家长自行接送,学生减少了在路上的时间,路上安全隐患相对比较小。
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所有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均就近进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在办学层次上由义务教育向早期干预(即学前康复)和中等教育两端延伸,在教学内容上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并在初中重点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将逐步成为我区特殊教育的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康复教育、教育科研、师资培训、随班就读巡回指导中心。
2、加大投入,建立有力的特殊教育经济后盾特殊教育因为需要“特别的课程,特别的教材,特别的师资,特别的设备”,在投入方面自然比普通教育要大得多。
《残疾人教育条例》(1994年国务院颁发)第44条规定:“残疾人教育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并随着教育事业费的增加而逐步增加。
”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精神,多渠道筹措经费,是我区当前发展特殊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特殊教育经费可以由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共同承担。
政府财政主要负责特教学校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津贴、学生公用经费、随班就读教师的补贴、办学条件的改善等,应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确保经费落实。
民政每年分别从事业费、社会有奖募捐和残疾人基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费作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专项救助款,对家庭经济困难在读残疾学生根据困难程度分别给予一定补助。
同时,各级希望工程也应将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少年纳入救助范围。
3、培训师资,建立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特教学校应招收有特殊教育专业的专职教师担任特殊教育的教学,这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自培方式进行培训。
转岗教师和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师大部分毕业于普师,比较少接触过特殊教育,加上各年级随班就读学生不能固定,每个教师都有可能遇上随班就读学生,因此这部分教师培训的面多量广,任务十分艰巨,应是当前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