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与内容
暖通空调系统工程方案设计

暖通空调系统工程方案设计对于一个工程设计,所选择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设计的优劣,是工程设计的关键;而方案的选择可以说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如冷热源方案,空调方式方案、送风与回风方案、系统运行控制方案等。
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可能都有多个设计方案可供选择,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就是要通过经济技术的比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最好的设计方案。
一、冷热源方案在选择冷热源方案时,首先要确定冷热源的类型,是压缩式制冷还是吸收式制冷,地热泵式机组还是单冷机组加锅炉等,需要根据设备性能,建筑情况、能源政策与价格、投资及运行费用情况等决定。
其次要根据负荷大小和运行调节情况配备冷热源数量。
二、空调系统方式与空调房间气流组织形式选择空调方式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负荷变化情况和参数要求、室外气象条件及能源状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目前集中空调的空调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全空气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全空气空调系统全空气空调系统可分为定风量系统和变风量系统,单风管系统和双风管系统。
全空调系统适用面积较大,空间较高,人员较多的房间,以及房间温度、湿度要求较高,噪声要求较严格的空调系统。
全空气空调系统所选用的空气处理设备一般是组合式空调器,系统处理空气量大,所担负的空调面积也大。
因此,全空气空调系统对空气的过滤,消声及房间温、湿度控制都比较容易处理。
另外,全空气空调系统的新风调节方便,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新、回风比。
过渡季节可实现全新风送风,充分利用天然冷源,可节约能源,降低运行费。
但是,全空气空调系统的组合式空调器占地面积比较大,风管占据空间较多,投资和运行费一般比较高。
因此,在舒适性空调中使用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
全空气空调系统,一个系统不宜供多个房间的空调,因为回风系统可能造成房间之间空气污染,另外调节也比较困难。
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房间较多,面积较小,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
建筑层高较低,且房间温、湿度要求不严格的房间,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上海市某医院楼空调工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成绩评定:目录一任务和目的 3二工程概况 3三设计概述 3四空调负荷计算 44.1 手算标准示范 44.1.1 上海市室外气象条件 44.1.2. 病房各项相关条件 54.1.3. 冷负荷计算 54.2各层其他其余空调空间的冷负荷 12五、空调风系统 135.1各房间新风量确定 135.2 新风管道选择 145.2.1各新风干管管径选取 155.2.2各房间的新风支管管径选取 165.3新风管阻力计算 165.4新风冷负荷计算 175.6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195.7 风机盘管选型 195.8气流组织设计 21六、冷水系统 236.1 冷水机组的选型 23七、参考文献 24一任务和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初步训练:1、熟悉和掌握空调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2、较为合理地确定空调工程的设计方案,了解空调工程设计的主要步骤,较规范地绘制工程图;3、熟悉和学会使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以及其它有关的参考资料,合理地选用空调、通风系统的定型产品。
二工程概况该医院楼位于上海市,总共9层,主要房间朝南北向,首层层高为4.4m.其中第九层ICU空调由专业洁净公司设计。
该空调系统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方案选择,负荷计算,末端设备的选型,气流组织设计,水系统设计,风系统设计等内容。
三设计概述根据该建筑的建筑面积以及内部结构等因素考虑,该建筑性质为相对单一的办公建筑,从而将整个空调区划分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设计满足舒适性空调要求。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计算、水量估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新风机。
四空调负荷计算4.1 手算标准示范典型房间取右上角电梯左边第二个病房(编号为2000)。
4.1.1 上海市室外气象条件4.1.2. 病房各项相关条件(1)层高为4.4m.(2)楼板:由于该办公室上面一层也为同一性质的空调病房,所以楼板的冷负荷忽略不计。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全套)

目录前言... (4)第一章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 (5)1.1 工程概述 (5)1.2 设计依据 (5)1.2.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 (5)1.2.2 室外设计参数 (6)1.2.3 室内设计参数 (6)1.2.4 体力活动性质 (6)第二章负荷计算 (7)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7)2.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 (7)2.1.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7)2.2 湿负荷的计算 (15)2.2.1 湿负荷的组成 (15)2.2.2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15)2.3 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16)Q' (16)2.3.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12.3.2 冷风渗透耗热量Q' (17)22.3.3 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Q' (18)32.3.4 热负荷计算举例及汇总 (18)第三章空调方案的确定 (20)3.1 空调系统的确定 (20)3.1.1 全空气系统方案的确定 (20)3.1.2 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的确定 (20)3.2 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21)3.2.1 全空气系统设计计算 (21)3.2.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 (24)第四章风系统的设计 (33)4.1 风管材料和形状的确定 (33)4.2 送、回风管的布置 (33)4.3 气流组织设计 (33)4.3.1 全空气系统 (33)4.3.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34)4.4 风管设计 (36)4.4.1 风道水力计算步骤 (36)4.4.2 全空气系统的风道水力计算 (37)4.4.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新风管道水力计算 (43)4.4.4 新风机组的选型 (45)第五章水系统的设计 (46)5.1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6)5.1.1 两管制水系统的特点 (46)5.1.2 闭式系统的特点 (46)5.1.3 同程和异程系统的选择 (46)5.1.4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选择依据 (46)5.1.5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7)5.2 冷冻水管路设计计算步骤 (47)5.3 冷冻水供回水水力计算 (48)5.4 冷冻水泵的选型 (51)5.4.1 冷冻水泵设计规范 (51)5.4.2 冷冻水泵的选型 (51)5.5 冷凝水排放系统设计 (52)5.6 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 (53)第六章空调冷热源的确定 (55)第七章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57)7.1 防排烟的方式 (57)7.2 空调建筑的防火防烟措施 (57)7.3 通风、防排烟设计 (58)第八章管道保温设计的考虑 (59)8.1 管道保温的一般原则 (59)8.2 管道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59)第九章空调系统消声减振的设计方案 (60)9.1 空调系统消声设计 (60)9.2 空调系统减振设计 (60)结论.. (61)参考文献 (62)致谢.. (63)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空气调节技术已是保证室内良好环境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
暖通空调安装的规范要求与工程设计

暖通空调安装的规范要求与工程设计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然而,想要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达到设计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装和工程设计。
本文将探讨暖通空调安装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工程设计方面的考虑。
一、规范要求1. 设备选择与安装位置在进行空调设备的选择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房间面积和使用人数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选择合适的设备后,需要确保其安装位置合理。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同时要求具备通风、排水和维修便利的条件。
2. 管道与风管设计管道和风管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决定了冷、热空气的流通情况。
在进行管道和风管设计时,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空调系统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布置。
同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尺寸计算和材质选择,确保其承受压力和防火性能等指标符合要求。
3. 空气处理与净化为了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空调系统中必须配置适当的空气处理和净化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提供清洁、健康的室内环境。
在进行设备选择和安装时,需要遵循相关规范要求,并保证设备运行稳定、维护便捷。
4. 温湿度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室内温湿度的控制。
为了达到设计要求,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性能以及室内外环境的差异等因素。
在进行设备安装和控制系统设计时,需要合理选择传感器和调节阀门等装置,确保温湿度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工程设计1. 空调系统布局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布局来确定空调系统的布置。
不同区域的需求各异,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
例如,在会议室或办公室等对噪音敏感的区域,应采取降噪措施,合理安排空调设备的位置。
2. 风量与水流量计算风量和水流量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参数,需要根据需要进行准确计算。
风量计算包括对送风量、回风量和排风量的计算,以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水流量计算则关系到冷热水的流通效果,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设备性能进行科学计算。
暖通空调工序

暖通空调工序
暖通空调工序是指建筑物内部空气调节系统的安装和调试过程。
在建筑物中,暖通空调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能够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的稳定性。
一、设计阶段
在进行暖通空调工序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工作。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功能需求,确定暖通空调系统的布置方案,包括空调设备的选型和安装位置等。
设计阶段的工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后续工序的进行和系统的性能表现。
二、材料采购
完成设计后,接下来就是进行材料的采购工作。
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所需的管道、风口、空调设备等材料。
在采购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确保所采购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暖通空调工序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首先是进行管道的安装工作,包括冷热水管道、通风管道等。
在管道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空调设备的安装和连接。
同时,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检测,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四、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是暖通空调工序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在系统调试过程中,需要逐一检测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调整系统参数和控制逻辑,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达到设计要求。
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因操作不慎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
总之,暖通空调工序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精心的设计、准确的施工和严格的调试,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在进行暖通空调工序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和舒适度,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质量。
(建筑暖通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

暖通空調系統設計手冊目錄第一章設計參考規範及標準 5一、通用設計規範:5二、專用設計規範:5三、專用設計標準圖集:5第二章設計參數6一、商業和公共建築物的空調設計參數ASHRAE 6二、舒適空調之室內設計參數日本7三、新風量81、每人的新風標準ASHRAE 82、最小新風量和推薦新風量UK 93、各類建築物的換氣次數UK 94、各場所每小時換氣次數95、每人的新風標準UK 106、考慮節能的基本新風量(1/s人)(日本) 117、辦公室環境衛生標準日本118、民用建築最小新風量11第三章空調負荷計算15一、不同窗面積下,冷負荷之分佈% 15二、負荷指標(估算)(僅供參考)15三、空調冷負荷法估算冷指標。
空調冷負荷法估算冷指標(W/M2空調面積)見下表16四、按建築面積冷指標進行估算建築面積冷指標17五、建築物冷負荷概算指標香港18六、各類建築物鍋爐負荷估算W/M3℃19七、熱損失概算W/M3℃20八、冷庫冷負荷概算指標20第四章風管系統設計21一、通風管道流量阻力表211、縮伸軟管摩擦阻力表212、鍍鋅板風管摩擦阻力表21二、室內送回風口尺寸表241、風口風量冷量對應表242、不同送風方式的風量指標和室內平均流速ASHRAE 25三、室內風管風速選擇表251、低速風管系統的推薦和最大流速m/s 252、低速風管系統的最大允許速m/s 253、通風系統之流速m/s 26四、室內風口風速選擇表261、送風口風速262、以噪音標準控制的允許送風流速m/s 263、推薦的送風口流速m/s 274、送風口之最大允許流速m/s 275、回風口風速276、回風格柵的推薦流速m/s 287、百葉窗的推薦流速m/s 288、逗留區流速與人體感覺的關係289、頂棚散流器送風量2810、側送風口送風量29五、通風系統設計301、送風口佈置間距302、標準型號風盤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辦公室313、散流器佈置314、空調房間允許最大送風溫差℃315、工藝性空氣調節空調房間允許最大送風溫差. 326、廚房通風問題327、消聲器、靜壓箱總結368.風管貼吸音材料風道的衰減量(日本)389.風管的自然衰減量(只有直風道dB/m,其它都是dB)38六、防排煙設計39第五章管道系統設計43一、空調管路系統的設計原則43二、管路系統的管材44三、供回水總管上的旁通閥與壓差旁通閥的選擇44四、空調水系統管徑的確定46五、冷凍水泵揚程估算方法471、水泵揚程簡易估算法482、冷凍水泵揚程實用估算方法483、水泵揚程設計50六、冷卻水系統的設計501、冷卻水系統的補水量502、冷卻水循環系統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51七、冷凝水管道設計51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確定52九、膨脹水箱的容積計算55十、空壓管道管徑選擇表57十一、保溫58十三、閥門選用58第六章空調設備選型59一、機組選型59二、機組選型案例60三、輔助設備611、冷卻塔612、水泵的選型: 613、熱泵中央空調系統水量計算624、冷凍水和冷卻水流量估算635、設備水壓力降估算(日本)636、製冷機冷卻水量估算表63第七章材料、設備資料63一、鋼板和鋁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3二、角鋼和角鋁的規格和重量ASHRAE 64三、計算單位換算64四、常用液體的密度(單位:103千克/米3,未註明者為常溫下)66五、空氣調節常用計算公式67六、鋼材理論重量計算69七、專業英語70第八章耗電量、機房面積821、水源熱泵系統設備耗電量比例822、醫院耗電量比例TRANE 823、各種系統分項造價佔總造價的百分率%(近似)824、冷水機組和附屬設備估算(△T=5℃)825、空調面積佔建築面積比例836、空調機房建築面積概算指標837、空調設備所佔的建築面積百分率% 848、設備層佈置原則:84第九章暖通空調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圖紙要求86一、貫徹執行暖通設計規範、標準方面存在的問題861.1室內外空氣計算參數不符合規範要求861.2供暖熱負荷計算有漏項和錯項861.3衛生間散熱器型式選擇不妥861.4樓梯間散熱器立、支管未單獨配置861.5供暖管道敷設坡度不符合規範要求861.6廚房操作間通風存在問題861.7膨脹水箱與熱(冷)水系統的連接不符合規範要求871.8通風空調系統防火閥的設置不符合規範要求871.9防煙樓梯間前室送風口風量的確定有問題871.10誤將防煙分區排風量的計算混同於排煙風機風量的計算871.11高層建築排煙系統排煙口選型不當87二、在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882.1供暖入口設置過多882.2供暖系統設計不合理882.3排風系統設計不合理882.4空調系統的選擇不合理882.5廁所採用風機盤管時未加新風882.6平衡閥的設置與口徑選擇存在問題892.7 系統分區不當造成失敗892.8、雙風機系統設計問題902.9 送回風管佈置不好903.0 排氣系統設計諸問題91三、設計圖紙方面存在的問題933.1設計說明內容不完整933.2平面圖深度不夠,有些應該繪製的內容遺漏933.3系統圖深度不夠933.4鍋爐房設計過於簡化933.5計算書內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943.6暖通空調設備未編號列表表示,圖畫繁雜不清943.7平面圖、剖面圖、系統圖不一致943.8設計圖紙與計算書不一致94四、問題原因及克服方法94五、施工圖設計深度要求945.1 設計說明、施工說明、圖例和設備表95 5.2 設備平面圖955.3 剖面圖955.4 通風、空調、製冷機房平面圖955.5 通風、空調、製冷機房剖面圖955.6 暖通設計中的系統圖、立管圖965.7 詳圖96計算書(供內部使用,備查)96第一章設計參考規範及標準中央空調主要參考以下的規範及標準:一、通用設計規範:1.《采曖通風及空氣調節設計規範》(GBJI19-87)2.《採暖通風及至氣調節製圖標準》(GBJ114-88)3.《建築設計防火現範》(GBJ116-87)4、《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現他》(GBJ0045-95)5.《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採暖居住建築部分)》(JGJ26-95)二、專用設計規範:1、《宿舍建築設計規範》(JGJ36-87)2、《住宅設計規範》(GB50096-99)3.《辦公建築設計規範》(JG67-89)4、〈旅館建築設計規範〉(JGJ67-89)5.《旅遊旅館建築熱土與空氣調節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93)6、其它專用設計規範三、專用設計標準圖集:1.《暖通空調標準圖集》2.《暖通空調設計選用手冊》(上、下冊)3、其它有關標準第二章設計參數一、商業和公共建築物的空調設計參數ASHRAE二、舒適空調之室內設計參數日本三、新風量1、每人的新風標準ASHRAE2、最小新風量和推薦新風量UK3、各類建築物的換氣次數 UK4、各場所每小時換氣次數依人數計算換氣量5、每人的新風標準UK6、考慮節能的基本新風量(1/s人)(日本)7、辦公室環境衛生標準日本8、民用建築最小新風量《空調通風工程系統運行管理規範》(徵求意見稿):空調通風系統運行期間,新風量宜滿足下表的規定值,或者滿足空氣調節房間內二氧化碳濃度小於0.1%。
《暖通空调》计算书

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暖通空调》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0年9月目录第1篇采暖设计1工程概况 (11)1.1 工程概况 (11)1.2 设计内容 (11)2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 (11)2.1 设计依据 (11)2.2 基础数据 (11)3负荷计算 (11)3.1 采暖负荷 (11)3.2 负荷汇总 (11)4供暖系统设计 (11)4.1 系统方案 (11)4.2 散热设备选型 (11)5管材与保温 (11)5.1 管材 (11)5.2 保温 (11)第2篇空调设计6工程概况 (11)6.1 工程概况 (11)6.2 设计内容 (11)7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 (11)7.1 设计依据 (11)7.2 基础数据8负荷计算 (11)8.1 空调冷负荷 (11)8.2空热负荷调 (11)8.3空湿负荷调 (11)9空调系统设计 (11)9.1 系统方案 (11)9.2 空气处理及设备选型 (11)9.3空调风系统设计 (11)9.4空调水系统设计 (11)9.5气流分布 (11)9.6消声减震 (11)9.8节能措施 (11)9.9运行调节 (11)10 管材与保温 (11)10.1管材 (11)10.2保温 (11)参考资料 (11)课程设计总结 (11)第1篇采暖设计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1.2 工程名称:某公司办公楼采暖设计1.1.3 地理位置:咸宁市,地理纬度:北纬29o59',东经113o55',海拔36m。
计算参数:大气压:夏季1000.9hPa,冬季1022.1hPa;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0.3℃;年平均温度17.1℃1.1.4 建筑面积:1600m2;建筑功能:办公、会议等;层数:4层。
1.1.5 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层高:3.6m。
1.1.6 热源条件:市政热网提供蒸汽,经换热站汽水换热为采暖提供85/60℃热水。
1.2 设计内容某办公楼集中供暖系统设计2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2.1 设计依据2.1.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1.2 建筑设计方案2.1.3 《采暖通风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2.1.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 2.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2 基础数据2.2.1 室外气象参数: 咸宁市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0.3℃。
暖通空调毕设的设计和施工说明

暖通空调毕设的设计和施工说明好家伙,这个暖通空调设计和施工的毕设,简直就是把脑袋烧成了一个热锅上的蚂蚁,心里那个“纠结啊”,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冰箱,身体寒气扑面而来,头顶又是火辣辣的太阳,一下子就知道这俩东西有多“对立”了。
说到暖通空调,大家脑袋里大多想的可能是空调吹出来的冷风,或者暖气片一热,瞬间能把整个房间给加热得像夏天一样,谁知道这背后可有一整套复杂的设计和施工流程。
你看,光是空调和暖气的配合,搞不好就得让你一夜没睡,直接来个寒冬腊月的“热晕”。
但别担心,今天咱们就轻松聊聊这一切,看看暖通空调的设计和施工到底是怎么个回事。
首先啊,暖通空调这个系统,它的设计不简单。
它不仅仅是一个“装个空调、挂个暖气”那么简单的事儿,背后可是有着一堆的学问。
设计师得根据建筑的大小、功能、方位,甚至是楼层和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来进行合理的规划。
你想啊,一个大商场和一个小办公室,空调的需求肯定是天差地别的,别说空调的型号和功率不一样,连管道的走向、温控系统的布置也得各自有各自的套路。
这一切都得设计师一手把控,要做到既能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又不能让系统过度消耗能源。
毕竟,谁不想在享受舒适的环境的同时,钱包还能不瘪?这不,说到施工,又是一门独立的技术活了。
你看那施工现场,管道、电缆、电器这些东西比什么都要讲究。
设计图纸上的每一条线,每一个小小的指示标,都必须严格执行。
这可不是随便敷衍一下就行的,哪个地方装错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角度,后期就得返工。
大家知道吧,返工就像是煮饭时多放了盐,越改越糟糕,最后连原本的味道都没了。
更别提那一大堆的管道电线,错位了可就麻烦了,电力管道一旦接错,电流通过不正常,可能短短几秒钟,就会把整个系统弄得瘫痪。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设计和施工这么复杂,难道就没有什么简单快捷的解决办法?嘿,其实也不全是。
近年来,暖通空调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快,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了。
比如现在有一些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咱们可以提前设定温度、湿度,甚至是空气质量,一切都可以远程控制,直接用手机APP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规范
4、基础类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3)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计量单位及符号 5、施工验收类 (1)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通风机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城市供热管网施工及验收规范 (4)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
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
第三节,文件编制深度
二、初步设计
1、说明书(要求详细阐述) (1)设计依据、批文、建筑方案要求,规范,标准其他专业提供 的资料 (2)设计范围: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 (3)设计参数:室内,室外 2、初步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1)供暖 a.供暖热负荷(按房间的性质分别进行概算) b.供暖的热源及参数,室外管线及引入口,补水及定压,热交换站 c.系统形式和敷设方式 d.热计量及控制 e.供暖设备、类型、管材、保温等9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
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
第一节,设计程序
一、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应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三审批后,直接进入施 工图设计。
二、方案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 初步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施工图文件的需要。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材料订货,非标准设备
3
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
第二节,设计规范标准和设计依据
一、设计规范
2、消防类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环保类 (1)工业企业设计已生标准 (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低压锅炉水质标准
4
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
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
第三节,文件编制深度
二、初步设计 2、初步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2)空调 a.空调冷、热负荷(根据房间性质按冷,热指标分别进行概算) b.冷热源选择;冷热水参数,冷却水参数 c.空调水系统,风系统 d.主要设备(冷热源,空调器,风机盘管,冷却塔,水泵等) e.防火技术措施 f.管材及保温 g.监测与控制
要求
和施工
2
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
第二节,设计规范标准和设计依据
一、设计规范
1、一般规范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12版)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国家标准,各地方标准) (4)锅炉房设计规范(包括燃煤,燃油,燃气) (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6)城镇热力网设计规范
6.初步设计的审批会
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
第三节,文件编制深度
三、施工图设计 1、设计说明和施工说明 (1)设计说明 a、引用规范、标准及相关文件 b、室内外设计参数 c、冷热源及其参数 d、冷、热负荷及指标 e、系统形式(供暖、空调、通风、防排烟分述)及控制 (2)施工说明 a、引用的施工规范 b、设计采用的材料和附件 C、施工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3)由两个共同专业承担部分,应明确交接配合的设计分工范围 2、设备和材料表:应明确型号,规格等详细技术数据,设备安装 的位置等
10
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
第三节,文件编制深度
2、初步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3)通风 a.需要通风的房间或部位 b.通风量确定方式(换气次数,消除余热等),通风系统的形式、 和风量平衡 c.通风设备选择 d.通风的防火措施(管材,保温等防火措施,防火阀设置) (4)防、排烟 a.防排烟的部位和系统形式 b.防烟设备的选型 c.排烟设备的选型 d.防、排烟的风量计算及控制方式
11
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
(5)节能专篇 a.冷,热源的设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设备性能系数,部
分负荷综合性能系数,调节范围,台数等) b.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c.空调系统节能 d.供暖系统节能 e.用能计量及监控措施 (6)环保专篇 a.隔振和消声防噪 b.防空气污染 (7)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要确定的主要问题
14
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
第三节,文件编制深度
三、施工图设计 3、设计图纸 (1)首页图:目录、图例、选用的标准图等 (2)平面图:水管画单线;定位尺寸,管径,设备及风口等型号、 风量,附件(水系统,风管系统) 风管平面与水管水平可分别画,比例1:100 (3)系统图:水系统(大系统或二次泵系统的冷,热源部分与末 端系统宜分开画;压力表,温度计,过滤器,单向阀等附件的位置) (4)主要设备用房(锅炉房,冷冻机房,换热机房,空调机房, 风机房等)详图:(平面图、剖面图、比例1:50;1:20) (5)检测与控制原理图
5
6.相应的建筑规范 (1)商业建筑 (2)体育建筑 (3)办公建筑 (4)医疗建筑 7.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版) 8.设计手册(供热通风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
编,上,下册)
2020/8/16
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
第二节,设计规范标准和设计依据
二、基础资料和设计依据
12
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
第三节,文件编制深度
3、初步设计图纸 (1)系统流程图(热力、制冷、空调水系统、防排烟系统、送、 排风系统及控制 (2)供暖平面图:引入口,散热器位置及数量,系统编号,立管 编号等 (3)通风、空调和冷热源机房平面图(走向、位置等) 4、设备与材料表: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及技术性能(工程概 算用) 5、初步设计计算书(内部) 供暖热负荷,空调冷热负荷,水(风)流量,水(风)管径的计算 主要设备的选型计算
1、工程设计依据中与本专业有关部分 (1)环保、消防、卫生、人防等方面的安全条款 (2)水、电、汽、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包括价格,建设方提供) (3)建筑单位提出的基本建设和使用要求,建设标准 (4)其他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 2、暖通空调室外设计计算参数(气象资料) 3、暖通负荷计算基础资料 (1)建筑围护结构尺寸、材料、热工性能(外墙、外窗、屋面等) (2)室内照明及其他散热(湿)设备 (3)室内人员及活动情况 (4)主要选用设备的尺寸、重量、用电量等基本参数
7
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
第三节,文件编制深度
一、方案设计
1、基础资料和依据 2、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3、设计说明: (1)设计要点 (2)室内设计参数 (3)冷、热负荷概算 (4)暖通空调冷、热源选择及其参数 (5)暖通空调系统形式,简述控制方式 (6)防排烟系统简述 (7)节能、环保、安全措施 (8)多方案的经济、技术分析及建议(高投入的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