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江路商业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调研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汇报

调研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汇报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调研的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
这次调研可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发现了好多有趣的地方呢!
我们来到了平江路。
这里可是苏州的一条老街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走在这条街上,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气息。
路边的小店琳琅满目,有卖传统手工艺品的,也有卖美食的。
我们尝了一些当地的小吃,味道真是棒极了!而且价格也很亲民哦。
不过要小心人多的地方,有时候会有点挤。
接下来,我们去了拙政园。
这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园林,也是苏州的代表性景点之一。
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有清澈的湖水、古色古香的建筑、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我们还在园里拍了很多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不过要注意保护环境哦,不要
乱扔垃圾。
我们去了苏州博物馆。
这里是展示苏州历史文化的好地方。
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苏州的发展历程。
当然啦,还有很多有趣的展品等着我们去发现。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的话,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地方哦!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不仅了解了苏州的历史和文化,还亲身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希望大家有机会也能来苏州走一走,感受这里的美丽与魅力!。
平江路店铺调研报告

平江路店铺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平江路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一条历史文化名街,被誉为“一街十景”。
这条街道两旁有众多的商铺,包括各种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纪念品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平江路上的店铺情况,本次调研对该地区的商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包括了店铺种类、商品价格、消费者群体、店铺评分等问题,并亲自前往平江路实地进行观察和记录。
3. 调研结果3.1 商铺种类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统计了平江路上各种类型的店铺。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问卷结果,平江路上的店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特色小吃店:涵盖了苏州本地特色小吃,如苏式月饼、鸭血粉丝汤等。
- 手工艺品店:出售一些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和纪念品,如刺绣、剪纸等。
- 茶馆:提供各种茶叶品味和茶具的销售服务。
- 服装饰品店:销售一些时尚服装和饰品。
- 老字号:有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字号店铺,如陶瓷店、药店等。
3.2 商品价格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平江路上的商品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对较高。
主要原因是平江路地理位置独特,游客众多,商铺租金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店铺的零售价格也会随之提高。
3.3 消费者群体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平江路上的消费者主要来自各个年龄段的游客。
其中,年轻人购买时更加注重潮流和时尚,中老年人则更关注商品的实用价值和品质。
3.4 店铺评分我们根据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为平江路上的店铺进行了评分。
评分综合考虑了店铺的服务态度、商品品质、价格合理性等因素。
根据评分结果,我们选取了评分较高的三家店铺进行了推荐。
- A店:该店铺为一家老字号陶瓷店,经营了几十年的陶瓷工艺品,产品质量可靠,店主热情好客。
- B店:这家小吃店提供了正宗的苏式月饼和红糖糕点,食材新鲜,口味独特,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 C店:这家茶馆提供了各种茶叶品味和茶具的销售服务,茶叶品质上乘,店内环境舒适,是品茶休闲的好去处。
平江路调研分析

平江路 水巷 商业街 原型
平江路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
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全长1606米。
“水陆并行,河街相邻”。
风格疏朗淡雅。
苏州宋元时又名平江,以此名路。
800多年前南宋《平江图》上,平江路是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
经历史文化街巷保护改造,现在的平江路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商业街。
一、水岸关系
1、建筑——街道——河道
多层次的铺地将较宽的街道限定出不同层次:
绿化(休憩)——慢行停留——主街——慢行停留——店前区
2、街道——建筑——河道
二、线性空间
沿街界面连贯,多有小超市、饮食摊或中低定位的小店。
稍微的退进形成店前区,多为露天茶座和餐饮,消费档次不一。
建筑间距离拉开成为小巷,气氛立刻由闹转静。
里面有很多小旅馆,过渡商业街和本地居民的生活区。
间隙中的美景,里外隔巷相望。
里面感觉大隐于市,世外高人。
三、空间节点
沿河一侧的小型空地,是适宜人们三两聊天的休憩场所。
尺度较大的广场有大量的种植,与对岸产生视线交流,适宜小群体在户外吃饭喝咖啡。
观光游船码头,白天接待大量游客,位于街口,位置和外形易于识别。
拱桥衔接两岸处产生缓冲空间,适当结合亲水景观,可达性与亲水性提高了周边商业的品质。
四、不足之处…
1、沿河东侧商业发达,但西侧商业零散。
两岸连系需要加强。
东岸河道西岸
2、河边沿街面商业发达,小巷方向人烟稀少。
街区纵深方向发展不足。
沿街巷口
巷内。
平江路改造再利用分析

平江路改造再利用分析平江路现状分析经过对苏州平江路为期一天的考察及搜集资料,我对平江路的改造和再利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有一些具体的分析与看法。
最近这些年,因为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城市传统民居今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古城千百年来幸存下的传统民居正遭受着所谓的旧城改造带来的建设性破坏.。
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人们不惜破坏掉传统民居来提高居住水平。
但这样却使我们失去了一些历史上的瑰宝,也会逐渐忘却先人们的思想结晶。
苏州也不例外,先前进行了很多改造,导致原来古色古香的古城变得十分的商业化,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政府对于现在唯一的水韵古街平江路的保护与改造,这使得我们今天仍能欣赏到河路并行的格局,小桥流水的美景·····现在我就具体谈谈平江路的改造与再利用。
在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改造项目整体启动之前, 街区的衰败程度已相当严重。
由于城市居民对现代生活条件及方式的追求, 带有阴暗潮湿等先天不足的传统民居无疑无法满足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 以致于最终留守在传统民居中的往往以中老年人居多,这样虽然保护了民居但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因此政府才决定开始做改造。
但是苏州平江路就像是一副另类的“双面绣”:一面是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一面是破旧、狭窄、拥挤、落后的状况,我们得权衡好其中的关系。
实际上政府是站在了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进行了一些保护。
政府没有只把平江路当作文物来保护,而是保护了它有用的合理的部分,同时更新了它的一些不符合现在生活需要的部分。
比如说居住环境差,政府就着力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对房子进行了认真的整修,是采用了很独特的“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简言之就是整旧如旧,让平江路不是没用的老古董,而是在保存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有个新兴的发展,这一点很是令人赞同。
具体一点说,在房屋的外观上,政府对已经变形难用的门进行了全面的更换,以满足现代建筑门窗的节能与密闭要求;再通过重新粉刷墙体, 修复原有屋顶形式与屋面构造, 修复屋面小青瓦等措施, 基本恢复了建筑原有的外观与风貌。
平江路调研报告

关于平江路的调研报告一、摘要本次调研利用周末时间,对平江路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历史文化,周边交通,地理位置,建筑特色,及各店铺分布和特色。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要初步了解苏州地区的基本特色,文化氛围,及古街的商业模式,以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二、关键词历史文化,周边交通,地理位置,店铺分布、特色。
三、调研正文1、历史文化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
其河名为平江河。
却说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
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
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
平江路实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条古道,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
2、周边交通紧邻苏州博物馆、拙政园。
可步行约10分钟即到。
拙政园可乘游1、游2、游5线,202路(原2路)、313路(原3路)、923路(原23路)、529路(原29路)、40路、78路拙政园站下。
3、地理位置平江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隅观前街东区。
平江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较早出现了1834年的《吴门表隐》中,说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一,苑桥北一”,很详尽。
平江路是沿河的路,这条路我去走的时候,看看地图,全长是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长,两侧的横街窄巷就多了,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巷、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
3、店铺分布及特色1. 稻驿亭地址:苏州平江区平江路151号推荐理由:藏在巷子里面的卖红豆沙小铺,感觉就像以前那种挑着担子穿街走巷,有人要的话就放下盛一碗给你的那种小摊。
关于平江路商业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平江路旅游业发展的调查报告专业:10经济学2班学号:1045545215 姓名:王璇关于平江路旅游业发展的调查报告一、平江路的历史背景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
却说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
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
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
平江路实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条古道,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
平江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较早出现了1834年的《吴门表隐》中,说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奚家桥南,苑桥北”,很详尽。
平江路是沿河的路,这条路我去走的时候,看看地图,全长是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长,两侧的横街窄巷就多了,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港、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
二、”平江路的发展历程苏州下了大力气来保护这条800年的古巷,从2002年至2004年,苏州市平江区政府实施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通过拆除违章建筑、10类管线入地、铺设石板路、疏浚河道、维修老房子等,共耗资1亿多元,使平江路从北塔东路到干将路的主要部分(全长1090米)再现原来的面貌,这个保护工作做得很出色,因而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5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
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商脉研究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 2018年5月125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18.15.125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商脉研究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戴莉摘 要: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核心区域,河巷纵横,呈现出江南水乡古朴、清雅的韵致,被评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平江路商业发展源远流长,从百年老字号到现代旅游商业店铺,传统与时尚相结合,充满生机与活力。
但也存在着商品质量与服务良莠不齐、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商铺构成、加强内涵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平江路旅游商业的特色发展。
关键词:平江路 商脉 旅游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5(c)-125-02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古城,自古就是江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三国孙权时苏州已成为“江南第一大都会”;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水陆交通,随着经济中心逐步南移,苏州一派繁荣景象;明清时期,苏州经济迅猛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在老苏州人的心目中,“先有平江路,后有姑苏城”。
地处古城核心区域的平江路在朝代的更替中,积淀底蕴,在新世纪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漫步在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纵横交错的巷陌中,茶楼酒馆、小吃美食、艺术手工等各类店铺林立,宛如一颗颗明珠点缀于泛着古韵的青石板路两侧,熠熠生辉,引得游人忍不住驻足流连。
1 平江路商脉寻踪平江路南起干将路,北至东北街,中段与白塔东路垂直相交,全长1606米,另有平江河与之平行,形成了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
平江路的两侧延伸着20余条东西向的幽窄横巷,贯通起整个历史文化街区,其间遍布风格各异的特色店铺,在古朴雅致的基调中,有的古韵浓厚,有的新颖独特。
1.1 老字号商铺坐落于平江历史街区卫道观前的礼耕堂潘宅屋宇高峻,是清乾隆、嘉靖年间被誉为富甲苏城的“富潘”祖宅,由徽商潘麟兆耗巨资修建。
平江调研报告

平江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概述平江是一个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县级市,地处太、湖、沪、锡四大城市紧密相连的交通枢纽地带。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平江县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潜力,为进一步制定更有效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二、经济结构分析1.一产业情况平江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油菜等农作物。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农产品质量良好,在周边市场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二产业情况平江县的工业发展较为蓬勃,主要集中在纺织、制造业和电子产业等领域。
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生产规模,部分企业依托自有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3.三产业情况平江县的服务业发展较为活跃,涵盖了旅游、商贸、金融等多个领域。
旅游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富有潜力和发展空间。
商贸业发达,商业街区密集,满足了居民和周边地区的购物需求。
三、发展潜力分析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方面,平江县可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改善种植结构,培育特色农产品,增加农业附加值。
2.拓展制造业产业链平江县的制造业可以通过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打破传统制造业壁垒,开拓新的产业领域,提高产业附加值。
3.发展旅游业平江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通过开发旅游景点、打造旅游品牌,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发展对策1.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制造业的扶持和引导,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含量,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拓展旅游市场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拓宽旅游市场渠道,吸引更多游客到平江县旅游观光。
五、结论平江县在农业、制造业和旅游业方面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拓展旅游市场等发展对策,将有助于推动平江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平江路旅游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专业:10经济学2班
学号:1045545215 姓名:王璇
关于平江路旅游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一、平江路的历史背景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
却说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
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
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
平江路实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条古道,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
平江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较早出现了1834年的《吴门表隐》中,说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奚家桥南,苑桥北”,很详尽。
平江路是沿河的路,这条路我去走的时候,看看地图,全长是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长,两侧的横街窄巷就多了,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港、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
二、”平江路的发展历程
苏州下了大力气来保护这条800年的古巷,从2002年至2004年,苏州市平江区政府实施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通过拆除违章
建筑、10类管线入地、铺设石板路、疏浚河道、维修老房子等,共耗资1亿多元,使平江路从北塔东路到干将路的主要部分(全长1090米)再现原来的面貌,这个保护工作做得很出色,因而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5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
因此平江路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与观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静古朴的生活气息与咫尺外的鼎沸喧哗迥然两个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委会对该区保护规划的评价是:“该项目是城市复兴的一个范例,在历史风貌保护、社会结构维护、实施操作模式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证明了历史街区是可以走向永继发展的。
三:旅游价值
平江路的历史街区很有江南水乡的韵味,小桥流水人家,你可以选择乘摇橹船,那里给人的感觉就是宁静祥和。
整条街商业化还不浓,街上开有几家咖啡馆,茶馆。
在路的尽头仅有一家小吃店可吃到苏州小吃。
与同是苏州老街的山塘街相比,平江路还是少了点商业气,保留了点市巷旧貌,更大限度的留住了民情风貌。
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寺观、古井、古树、牌坊等历史文化遗存类型丰富且为数众多,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是全面保护苏州古城风貌的核心地区。
夜晚的平江路比白天来的更加迷人一些,河面灯光与别致的路灯及其河沿商店的灯光交织,给人带来一种祥和之光。
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平江路上的小桥、流水、人家,既满足了他们
对古老东方水城的想象,又能够亲眼看到足够真实的百姓生活。
因此,在不少国外旅游团的行程安排上,游览平江路都是“苏州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四:平江路旅游开发的影响
(1)正面影响
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方式,因此在旅游消费中文化需求是主要的。
据专家调查,旅游者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当做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
我国文化旅游也因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受到广大游客的亲睐。
平江路保留了传统的风貌和大量的历史遗迹,是极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
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平江路的基础设施、环境面貌以及居住条件都不能满足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中老年人以及怀旧人士希望生活在传统的历史街区,同时也迫切要求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发展旅游业是满足他们这些愿望的方法之一。
此外,发展旅游业也能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会得到部分居民的支持。
(2)负面影响
对历史遗迹的影响:旅游者的踩踏、触摸,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交通工具所排放的有害气体都会对历史遗迹造成破坏,所以旅游开发时要确定环境承载力,规范引导游客的行为举止。
对区内传统风貌的影响: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会使原本清洁宁静的环境变得脏乱噪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破坏了平江路历史
街区的整体风貌。
对当地民风民俗的影响:旅游者与当地人往往处于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之中。
居民通过与游客的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对当地人们的价值观、个人行为、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语言等方面有一定影响。
特别是平江路淳朴的民风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将受到外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对于平江路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开发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专业难度大,成本高昂,社会意义重大,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保护不能单纯以经济利益来衡量,这些决定了平江路的开发就必须建立由政府主导调控、符合市场规律、符合历史街区科学性开发保护的运行机制,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降低居住人口密度,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维护生活的延续性
采取措施鼓励平江路历史街区的部分居民外迁,适当降低街区总体居民密度,整治现有街道两侧和巷内的违章设施,保持并延续平江路的原有社会结构和居住文化。
(3)政策与法规保障完善化
平江路的保护与开发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
通过立法,应明确以下内容:划定街区的范围,确定基本的保护目标、保护意向、保护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经批准后从法律上承认并确保规划的严格执行;制定具体的管理条例,至少应涉及保护方法、管理措施、居民安置方法、商业经营性质和范围的限制、
违反历史街区保护的行为及其后果等,并确定相应的信贷资助、补助政策和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等。
法规一经公布必须严格执行,确保法律的严肃性。
(4)管理机制与经营方式现代化
平江路的旅游开发与经营,可实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的思路。
管理机构由政府设立专门小组承担,负责街区的保护与旅游行业的发展,如街区内历史建筑、基础设施的日常保护和完善,旅游景点开发,提供导游服务等。
实际经营交由个具体从业者自主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