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科学 三年级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案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四 磁铁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公开课教案_1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案一、导入1.出示一个装有水和硬币的杯子。
师:各位同学,早上好,老师不小心把硬币掉在了水杯里,你能在不弄湿双手的前提下,协助老师把硬币取出来?2.师:这倒是一个好方法,谁来试试。
学生演示,并没有吸上来。
师:很可惜只差一点点。
问题出在哪啊?生:磁力小了。
要再大点就好了。
师:想到什么改进方法了吗?/那怎么办呢?生:增加一块磁铁。
师:增加一块磁铁后磁力一定会变化吗?生:会。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板书课题: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一)确定实验步骤师:猜一猜,增加一块磁铁,磁力是变大还是变小呢?生:变大。
师:继续增加磁铁呢?师:这是我们的猜想,究竟对不对,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你打算怎么来做这个实验?请小组讨论一下。
生:先测量一块磁铁磁力的大小,在测试2块磁铁的磁力大小,对比一下。
师:说得很好,还记得怎么测量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吗?生:用吸回形针的个数表示。
师:好的,我们就用之前学过的这套装置来测量一块环形磁铁的磁力大小。
出示一次性纸杯、塑料尺、环形磁铁、回形针。
师边讲解边演示,确定实验步骤:一搭二放三挂四数,请同学们帮我数一数。
师:能吸引几枚回形针?3.我请一位同学再来做一次,看看结果怎么样?师:能吸引几枚回形针?所以一块这样的环形磁铁能吸引的回形针是几枚?(事先做好的表格贴在黑板上,记录在表格里。
)4.师:假如老师增加一块环形磁铁,它能吸引几枚回形针?为什么?师:如果继续增加三块、四块、五块或者更多的环形磁铁,它能吸引几枚回形针?磁力大小会继续变化吗?为什么?学生猜测并板书。
(二)完善注意事项1.师: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要想知道对不对,需要?生:做实验。
师:为了确保实验公平,你认为在实验中要注意什么?生:环形磁铁、回形针要一样;环形磁铁要放在同一位置;手不能碰到回形针;要多测量几次……2.是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测试环境的公平性,实验之前,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来是为你们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和表格开始测试吧。
三年级科学下《四 磁铁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优质课教案_4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1.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细致、有序地实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明白科学探究的精神,大胆猜测,小心求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测量磁力,收集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细致、有序地实行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共12小组):4个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塑料尺,回形针,小号杯子,透明胶带。
【教学过程】一、小视频导入,提出猜测1、播放2段小视频,学生交流发现并猜测2、出示课题二、测量磁力,收集数据(一)研究相吸环形磁铁的磁力大小变化1、环形磁铁的组合方式:相吸和相斥。
2、学生猜测:相吸多个磁铁的磁力大小变化。
3、出事材料,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5、温馨提示:6、实验记录单的使用讲解。
7、小组合作,实验探究8、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9、导入视频的揭秘。
(二)研究相斥环形磁铁的磁力大小变化1、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2、猜测相斥的磁铁结合一起磁力大小的变化3、师生交流实验方法4、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5、小结本节课收货三、拓展挑战条形磁铁出示条形磁铁:是不是所有的磁铁都是相吸叠加磁力增强,相斥叠加磁力减弱?条形磁铁叠加磁力大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同学们课外能够去研究研究。
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磁力大小会变化吗?磁力相吸→增强结论:环形磁铁(贴图)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相斥→减弱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教学反思:1、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操作水平较弱以及回形针容易被磁化的问题,对测量磁力大小的实验材料实行改进,由原来的挂回形针换成小吊篮放回形针,方便学生研究。
2、教学导入采用两个纸杯分别放不同数量的磁铁吸引回形针远近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小学科学教案: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力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磁力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磁力大小变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磁铁、铁钉、实验桌、实验架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磁铁、几个铁钉、实验记录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磁力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3. 数据分析: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磁力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4. 知识讲解:讲解磁力大小变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实践应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磁力大小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磁力大小变化原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决问题。
2. 运用“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磁力大小变化的应用。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磁铁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情况,并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磁力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4.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磁力大小变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教学设计

《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是教科版的三年级下册科学中第四单元《磁铁》的第5课。
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第2课《磁铁有磁性》,知道磁铁具有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第3课《磁铁的两极》,知道磁铁有两个磁极,两极的磁力最强,第4课《磁极的相互作用》,知道磁极与磁极的相互作用,知道磁铁具有异极相互吸引,同极相互排斥的规律。
这节课过程与方法层面的基础是:第3课《磁铁的两极》中已经经历过问题——猜想——验证——结论,只是没有像这节课这么明显的指出来,在这一课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怎样测量各部分磁力的大小,学生通过简单实验,学习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这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很重要。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生在生活中对磁铁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磁铁的磁性、磁极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本课在学生已有的磁铁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究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改变的问题,不但顺应了学生兴趣指向,思维发展水平,更希望他们通过这样的研究进一步认识磁铁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相互影响的。
本课有两个活动组成。
第一个活动是测量磁力,收集数据。
在学生对问题做出了猜测后,进行实验,获取数据。
为了让实验的数据更能科学的反映磁力变化的规律,在实验前要精心的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好实验的材料,关于这个方面,后面将详细谈谈在我亲历了这个实验后做出的一些关注和调整。
对于学生来说,这个实验持续的时间较长,鼓励他们的耐心,提醒他们细心。
第二个活动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由于实验中,学生得到的数据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数据的生成和教师的预设之间的误差,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认识,得到科学的结论。
最后自然的引发出“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的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有了前面研究的基础,这个问题学生就可以自己独立解决了。
小学科学课程重点是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它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乐于与人合作,尊重事实。
三年级科学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说课稿《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这是小学三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五课内容,也是修改后的一个新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由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铁的应用两部分组成。
本课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是在探究了解了“磁力”、“磁极”、“磁极的相互作用”后展开的研究。
为本课设立的三维目标是是这样的:科学概念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1、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具体、细致的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
三年级的学生接触科学学习已半年有余,他们有了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在运用时常常还不够严谨,逻辑思维正处于开发期,需要老师多引导。
从教材看,从猜测——实验——记录——分析结论这样的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还没有经历过,所以我采用的方法是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在孩子们初步理解了探究的过程后再放手让学生去做,可能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比较被动,但是在试教几次后,我还是觉得教师这样的引领和暗示对学生今后学生科学地、规范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帮助的,只有现在的“扶”,才能有今后“放”,不然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可能还是很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在生活中学生已对磁铁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知道了磁铁有磁力,大部分学生知道不同磁铁的磁力是不同的。
但对同一块磁铁的磁力会不会变化,学生就不敢很肯定地说了。
因此在一开始我并没有提出“一块磁铁的磁力会变化吗?”这样的问题,而是经过三次的实验感受一块磁铁的磁力是一定的。
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数据需要重复实验,才比较精确,是为了避免有些学生在实验中操作的失误带来的误解。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案一. 教材分析《磁力大小会变化吗》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磁力的大小与距离、角度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磁力的特性,提高他们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磁铁的基本性质,对磁铁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和探究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磁力的大小与距离、角度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磁力的大小与距离、角度的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设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磁铁、铁钉、直尺、量角器等实验器材。
2.制作PPT,展示实验步骤和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磁铁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磁铁的基本性质。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磁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让学生明确实验要解决的问题。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力的大小与距离、角度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实验现象。
5.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尝试解释磁力大小变化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磁力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磁力大小与距离、角度的关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磁力大小与距离、角度关系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磁力大小与距离、角度的关系。
教科版《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案精美版1

三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第5课时《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设计《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了解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知道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会下沉。
2.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解释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课前准备】弹簧秤、小石块、刻度杯、细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海绵宝宝》吧?它们都是海洋生物,生活在水底。
这个单元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物体的沉和浮,知道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如海绵宝宝等海洋生物)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想一想: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水桶在水中也受到了水的浮力?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实验草图会发现: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是200N,小石块在水中的重力是100N,浮力=200N-100N实验结论:下沉的物体也受到了水的浮力,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是:浮力=重力-弹簧秤拉力。
(二)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测量下沉物体的浮力实验(一):1.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2.测量物体分别浸入水中不同位置时弹簧秤的拉力;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4.全部记录在表格中。
展示小部分、大部分、全部浸入水中的示意图不同位置的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记录表发现:一个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水的浮力也越大。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设计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是三下磁铁单元的第5课。
主要引导学生研究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改变的问题,这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许多学生在以前自己的生活或游戏经历中已有变这样的经验,两块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大一点,但他们不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验证过。
本课的科学问题,顺应了学生的兴趣指向,对发展儿童的科学思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主要的探究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测量磁力,收集数据。
学生在对问题作出猜测后,进行实验,获取数据。
这个实验时间较长,需要耐心和细致。
第二个活动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个活动建立在前一个活动的基础上,如果前一个活动中采集的数据不对,那么对数据的分析就更为重要了。
实践证明,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实验的操作难度,学生采集的数据与理论上存在较大差距,分析数据将是科学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阵地。
教材最后,自然地引发出“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有了前面的研究作基础,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外自己独立解决了。
本课教学希望学生通过以上的研究活动进一步认识磁铁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相互影响的。
在研究中,学生经历:理清问题,进行猜测;测量磁力,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好题材。
这一课教学的知识基础是:第2课《磁铁有磁性》,知道磁铁具有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第3课《磁铁的两极》,知道磁铁具有两极,两个磁极的磁力最强,第4课《磁极的相互作用》,知道磁极与磁极的相互作用,知道磁铁具有异极相互吸引,同极相互排斥的规律。
这一课在过程与方法层面的基础是:第3课《磁铁的两极》中已经历过问题——猜想——验证——结论,只是没有本课这么明显地指出来。
在这一课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怎样测量各部分磁力的大小。
学生通过简单实验,学习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这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很重要,无法跨越。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2.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3.情感、度价、观
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三、教学难点
具体、细致的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
四、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4个——6个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或其他支撑物),薄木片、回形针、回形针制作的小钩、透明胶带。
五、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进行猜测
(1)老师演示比较两个磁力大小差别较大的磁铁各吸回形针的多少,让学生直观看出这两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2)我们能改变一个磁铁的磁力大小吗?(不能,一个磁铁磁力大小是不变的。
)
(3)两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变化吗?如果磁力大小会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呢?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个环形磁铁相互吸引着重叠在一起(演示方法),它们的磁力又会怎样呢?
学生猜测,记录并交流。
2.测量磁力,收集数据
(1)怎么知道磁力的变化呢?(书上有方法介绍,但我觉得还是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比较好,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讨论说说。
当然,交流汇报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帮助学生选择较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
)
(2)今天我们来做一次小懒汉吧!用书上现成的方法来实验。
(投影出示图片)
①磁力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磁铁吸住回形针的个数表示)
②实验时,为了公平比较磁力的大小,要注意什么?(a.几个磁铁的磁力大小要相同。
b.测量磁力大小的方法要保持相同:放磁铁的薄木片不变,用同样的方法钩住回形针,使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等。
)
3.实验,并记录
(1)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
(注意提醒学生把回形针先挂在钩子上,再把小钩子往磁铁上吸。
)
(2)指导填写记录表。
(3)学生继续实验。
(提示学生,最好把实验用的第一个磁铁始终放在最底下,后吸上的磁铁依次往上叠,避免因磁铁磁力大小差别带来的误差。
)4.汇总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观察汇总表里的数据,我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交流发现。
(2)我们先前的猜测对吗?
(3)因此,我们可以推出什么结论?
6.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给你带来了什么?
(2)如果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请课后进行研究,并与大家及时交流。
7.资料收集
收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下节课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