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试卷(七)
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 (17分)读《魏公叔痤病》一文,完成小题。
魏公叔痤①病,惠王往问之。
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②,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③,愿王以国事听之也。
为④弗能听,勿使出竞⑤。
”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⑥乎!”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
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
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
悖者之患,固⑦以不悖者为悖。
【注】①公叔痤(cu6):魏相。
②即:如果。
不可讳:意为不幸去世。
③御庶子:家臣。
公孙鞅:即商鞅。
④为:如果。
⑤竞:同“境”。
⑥悖:糊涂、昏聩。
⑦固:原来。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公叔痤对曰②愿王以国事听之也③秦果日以强④悖者之患(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出而谓左右曰A .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八则》)B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C .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 .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此非公叔之悖也(4)翻译下列句子。
①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
②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予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5)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文中的惠王之“悖”给了我们怎样的借鉴?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2. (6分) (2017九下·海安月考) 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________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②________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③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李白《行路难》)⑤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句子默写1.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2)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5)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7)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寒光照铁衣(2)会当凌绝顶(3)丰年留客足鸡豚(4)凭君传语报平安(5)青草池塘处处蛙(6)可据理臆断欤(7)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
需要注意“豚”、“蛙”、“欤”、“怆”的书写。
理解型默写(7)抓关键词“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
二、选择题2.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每天拿出点时间读一点好书②是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的③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④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⑤是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的A.③④①⑤②B.④①②⑤③C.③④①②⑤D.④②①⑤③【答案】C【详解】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
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
2、是否呼应。
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13题;共71分)1. (2分) (2017八下·江阴月考)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附和(hé)不屑置辨(biàn)B . 魁(kuí)梧无精打彩(cǎi)C . 簇(cù)拥不省(xǐng)人事D . 充塞(sè)津津(jīn)有味2. (2分) (2017八下·重庆月考)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盛气凌人拖泥代水不可明状家徒四璧睥睨B . 美不胜收正襟危坐无可置疑黯然失色禁锢C . 知书识礼深恶痛急冥思暇想广袤无艮烂熳D . 海誓山盟千山万壑诚惶诚恐不以为然销释3. (2分) (2017九上·滨海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B . 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C . 《敬业与乐业》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无中生有造出来的。
D .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剧情跌宕起伏,反腐尺度之大前所未有,可谓气势磅礴,石破天惊。
4. (2分)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B .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躲藏到大海深处。
C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D .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5. (2分)蛾眉能代表一个男子的才学的美好是从谁开始?()A . 宋玉B . 屈原C . 庄子D . 欧阳炯6. (11分) (2019八上·江油月考)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检测试题(附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检测试题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共24分)1.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古诗文展现了古人对天地的思索,对自我的发现。
读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领略自然风光: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韩愈的《晚春》“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王维的《竹里馆》“________,弹琴复长啸”描写了竹林中清幽的环境和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2)感悟哲思理趣:《登飞来峰》中王安石以“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阐释出高度决定眼界的道理;《游山西村》中陆游以“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寓深刻的哲理于自然景物之中,说明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杨万里以“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从登山、下山中悟出人生就是不断地与“难”做斗争,没有“难”的生活是不存在的。
(3)感受真挚情怀:周敦颐在《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生活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资源,语文给我们的生活实践增添了诗情画意。
为唤醒大家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意识,七(2)班开展了以“读语文生活,赞悠然阳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品解说词,赏秀美阳城】2.活动开始,“晨曦逐梦”组搜集了几组文字作为板报内容,其中节选了《悠然阳城》宣传视频的配词。
请你结合语境将句子补充完整。
(2分)她是山,厚重、静谧;她是水,灵动、激滟。
时间书写下如诗巨著,空间勾勒出如画秘境。
山水时空,雕琢出悠然一座城。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20·徐州模拟)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闷(mēn)热稽(qǐ)首撩(liāo)起绿草如茵怏怏不乐油光可鉴B . 气氛(fēn)阐(chán)述苍劲(jìng)融会贯通面面厮觑由然而生C . 祈(qí)祷炽(chì)热脂(zhī)粉草长莺飞金壁辉煌矫揉造作D . 慰藉(jiè)狡黠(xiá)拘泥(ní)轻歌曼舞鸠占雀巢魂牵梦萦2. (2分) (2020八下·温州期中)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根据《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的阅读体验,下面对“记”这种文体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
B . 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观点。
C . 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D . 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
3. (2分)(2019·杜尔伯特模拟)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B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
C . 寓言给人启迪。
《黔之驴》告诉人们,不能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到,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愚公移山》启示人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D . “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指对方;“欲报之于陛下也”中的“陛下”是对皇帝的谦称。
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 (2018八上·长春期中) 默写。
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2018·毕节)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 瞥见(piē)孪生(luán)狡黠(xiá)广袤无垠(mào)B . 娜动(nā)笃信(dǔ)崩殂(zú)惟妙惟肖(xiào)C . 干涸(há)讪笑(shàn)阴霾(mái)稳操胜券(quàn)D . 迁徙(xǐ)浸泡(jìn)始龀(chǎn)辙乱旗靡(mí)2. (2分) (2020九下·北海月考)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渲染通宵达旦无精打彩取义成仁B . 簇新拈轻怕重不屑置辨无缘无故C . 掂量毛骨悚然望眼欲穿如坐针毡D . 盘桓异想天开血雨腥风心旷神宜3. (2分)(2017·深圳)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如下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 . ④①⑤②③B . ⑤②③④①C . ④①②⑤③D . ②③④⑤①4. (2分) (2019九下·中山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如果我们一直恪守过去的行为模式与习惯,不寻求改变,未来我们必将深受其苦。
B . 漂流道两边的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流泉飞瀑比比皆是。
C . 想要做慈善的念头在他心里潜滋暗长,越来越强烈了。
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静谧(mì)劫难(jié)颤动(zhàn)安慰(wèi)B . 凝望(níng)弥足珍贵(mí)寂寞(jí)覆盖(fù)C . 憧憬(chōng jǐng)闪烁(shuò)疲倦(juàn)朦胧(méng lóng)D . 萤火虫(yíng)瘦小(shù)冻僵(jiāng)涌出(yǒng)2. (2分) (2017八上·铜仁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 . 躁热愚钝催枯拉朽锐不可挡B . 禁锢私熟白首起家油光可鉴C . 缀学宛如正襟危座筋疲力尽D . 荧光滞留诚惶诚恐为富不仁3.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我感激那个素未谋面的好心人。
B . 被老师批评,同桌情郁于中,撕坏了我的作业本,还冲着我大吼。
C . 这个才被发现的溶洞,目前还没探明通向何处,真是深不可测。
D . 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自然,却饶有情趣。
4. (2分) (2020八下·安溪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每到星期天,小亮都要随爸爸妈妈去姥姥家,探望年迈的姥姥的生活状况。
B . 我们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严谨,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C . 现在的家电越来越便宜了,有的家电的价格甚至下降了一倍。
D . 为持续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这次会议将会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
5. (2分) (2019九上·平遥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成名作品是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022-2023学年太原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太原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2023.6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默写。
(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2)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一个地方往往会因为一位诗人、一首诗,成为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
比如,幽州台(黄金台)书写着陈子昂“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____”的孤独感,泰山刻印下杜甫“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的青春豪气,秦淮河流淌着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的兴亡之忧,飞来峰给王安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人生感悟,即使是小小的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民俗风情,也曾让陆游感动且留恋。
某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2、3题。
【活动一孝亲敬老选寿联】2.爷爷快过六十的生日了,即将从教师岗位上光荣退休,小明想选一幅寿联写在贺卡上给爷爷做礼物。
请你从下列四幅寿联中选择推荐一幅给小明,并说说推荐理由。
A.树老尚有余韵,年高自多雅情B.耆年①可同南山永,硕德堪比汾水长C.室有芝兰春自韵,人如松柏岁常新D.身体康健如南山劲松,精神矍铄似东海云鹤【注释】①耆(qí)年,指老年人,古时称六十岁为“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我为广告选个美】3.如果为华为的图标配选一则广告词,你会从下面3个里选哪个?为什么?A.美好,触手可及。
B.如果你喜欢简单,我的细节会让你感动。
C.勇敢做自己,做自己最荣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太原市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试卷(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训练 (共6题;共44分)1. (4分) (2018七下·兴和期中) 解释下面划线字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①善________②释________③但________④颔________2. (4分) (2018八上·天台期中)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字词①略无阙处:________②夕日欲颓:________③猛浪若奔:________④鸢飞戾天者:________3. (4分)(2019·东阳模拟) 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作注释。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者?________②公将鼓之。
________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________④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________4. (2分)解释加线词的意思。
①是鱼之乐也________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________5. (10分)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百川灌河灌:________东面而视面:________河伯始旋其面目旋:________而轻伯夷之义者轻:________不辩牛马辩:________不见水端端:________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长:________秋水时至时:________两涘渚崖之间涘:________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穷:________6. (20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二、综合训练 (共6题;共93分)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养竹记【唐】白居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
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① ,无声无色。
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
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②者斩焉,彗帚③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④焉,数无百焉。
”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
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
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
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
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
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有删改)【注释】①殄瘁:枯萎凋谢的样子。
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
③彗帚:扫帚。
④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竹本固(牢固)B . 始于长安求假居处(探求)C . 不终日而毕(完成)D . 以贻其后之居斯者(留给)(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②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3)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8. (16分) (2017七下·邗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含作庐江郡①,贪浊狼藉②。
王敦护其兄,故与众坐③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④,充晏然神意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注释】①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
②狼藉:散乱不整饬的样子。
此指行为不检点,名声极坏。
③众坐:大庭广众。
④反侧:不安。
(1)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王敦护其兄________ ②庐江人士咸称之________③庐江人士咸称之________ ④曾不盈寸________(2)选出划线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色:在坐正色曰普颜色不变《赵普》B . 之:庐江人士咸称之更造崩山之音《列子》一则C . 其:王敦护其兄普又以其人奏《赵普》D . 为:时何充为敦主簿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列子》一则)②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赵普》)③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
(4)读了本段文字,你认为文中的何充是一个怎样的人?9.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1)解释划线的字①病笃________②何以都不闻消息________③缚者曷为者也________④叶徒相似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②因恸绝良久。
(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甲)文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驳斥,使楚王陷于尴尬境地。
从中你读出了晏子的什么特点?②(乙)文中“弦既不调”原因是什么?10. (13分) (2017九上·曲江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盘也?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________③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B.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
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无马也”。
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11. (10分) (2017七上·梅江月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
”《为政》(上文默写题)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④博学而笃志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在汉语。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前一句是讲为人态度,后一句是讲学习的乐趣。
B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是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
C . 第⑥章反复赞叹“贤哉,回也!”,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D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人珍惜时光的意思。
12. (2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西湖最盛,为春为月①。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②。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③。
与杏桃相次开发④ ,尤为奇观。
石篑⑤数为余言:“傅金吾⑥园中梅,张功甫⑦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⑧ ,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⑨ ,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⑩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注】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岚: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
⑤石篑:一个人的号。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张功甫:人名。
⑧恋:迷住。
⑨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⑩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
(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岚夕舂苏堤罗纨(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歌吹为风________②始极其浓媚________③艳冶极矣________④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①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②月景尤不可言。
(4)文中描写西湖春景、月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5)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6)本文最后一句话中“此乐”是什么意思?“俗士”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用这句话结尾?参考答案一、基础训练 (共6题;共44分)1-1、2-1、3-1、4-1、5-1、6-1、6-2、6-3、6-4、二、综合训练 (共6题;共93分)7-1、7-2、7-3、8-1、8-2、8-3、8-4、9-1、9-2、9-3、10-1、10-2、10-3、11-1、11-2、11-3、12-1、12-2、12-3、12-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