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溶解度 1

合集下载

溶解度1

溶解度1

结 此溶液还 论 能再溶解
溶质
此溶液不 能再溶解 溶质了
加入溶剂, 加入溶剂,此 溶液又能继续 溶解溶质了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 一定量的溶剂里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还能继 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 . 一定温度下 一定量的溶剂里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不能 继续溶解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继续溶解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降低温度、蒸发水分、 降低温度、蒸发水分、增加蔗糖
2.如何判断某一杯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如何判断某一杯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如何判断某一杯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b
a.将大块蔗糖投入杯中,观察蔗糖是否溶解 将大块蔗糖投入杯中, 将大块蔗糖投入杯中 b.加入粉碎的蔗糖少量,不断搅拌,观察蔗糖是否溶解 加入粉碎的蔗糖少量, 加入粉碎的蔗糖少量 不断搅拌, c.加入粉碎的蔗糖,加热并搅拌,观察蔗糖是否溶解 加入粉碎的蔗糖, 加入粉碎的蔗糖 加热并搅拌,
思考:改变什么条件能使溶液由饱和状态转变为 思考: 不饱和状态呢? 不饱和状态呢?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降温.减少溶剂.加溶质 升温或增加溶剂
实验探究二: 实验探究二: 1、如何使刚才大家所配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剩余 的硝酸钾继续溶解使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吗? 的硝酸钾继续溶解使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吗?
是否饱和 硝酸钾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溶液浓稀与是 否饱和的关系 不饱和 饱和 浓/稀溶液 稀溶液 浓溶液 稀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D ) 在一定温度下, 在一定温度下 (A)非常浓的溶液 ) (B)很稀的溶液 ) (C)增加该溶液的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增加该溶液的溶质, (D)增加该溶液的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增加该溶液的溶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D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和溶液要浓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 ℃时,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 其它条件不变, 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D.对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 对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 对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 在一定温度下, 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溶解度(讲义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溶解度(讲义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知识点睛溶解度(讲义)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温度下,向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转化对大多数固体(除 Ca(OH)2 外)来说,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性越强。

2.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①定义:在一定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

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溶解度(S)的关系:ω=SS +100 g×100%(2)气体的溶解度①定义:该气体的为101 kPa 和一定时,在水里溶解达到状态时的气体。

②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

3.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数据表、溶解度曲线均可表示固体物质的随的变化情况。

(1)溶解度曲线中的点①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对应的溶液必然是溶液。

②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液(有剩余的溶质)。

③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中的线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如K NO3。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曲线比较平,如N aCl。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曲线坡度下降,如C a(OH)2。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减小)的物质,(或)温度,可将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④确定结晶方法a.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降温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物质。

b.蒸发溶剂结晶(蒸发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_的物质。

二、精讲精练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温度一定时,在食盐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蔗糖,蔗糖肯定不再溶解2.一定温度下,检验某物质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2020-2021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溶解度】专题解析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溶解度】专题解析含答案

M 表示的是 a 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 N 表示的是 b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30℃ 时,甲、乙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不 能确定,错误;
B、 40℃ 时, a 的溶解度大于 b,故二者都是全部溶解, a、 b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相等, 错误;
C、从 20℃ 到 50℃ , b 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正确;
2020-2021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溶解度】专题解析含答 案
一、初中化学溶解度
1. 已知: Na2O + H2O = 2NaOH,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Na2O,充分反应后
A.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减少 B.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增加
C.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 C 【解析】
t=1 ℃时, C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没有物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A、 B 均有溶质析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评: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通常在选择题较为靠后的位置出现,
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应熟知基础知识点,仔细审题,理解其曲线的含义。
3. 现有 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故选: A。
8.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 P 点表示 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
50%
D.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处于 法

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溶解度计算训练题附答案

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溶解度计算训练题附答案

初中八年级科学溶解度计算训练题A组基础训练1.20℃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20克,表示_ ____。

此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2.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2溶液吗?___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3)t2物质序号)。

3、55g50℃的硼酸饱和溶液蒸干,得到5g硼酸固体。

求硼酸在50℃时的溶解度。

4、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5、t℃时,将ag某物质溶于水配成bg饱和溶液,求t℃时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6、40℃时,10克水最多能溶解2g物质A,60℃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15g物质B,问哪种物质溶解度大()A、A比B大B、A比B小C、A和B一样大D、无法比较7、已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在这温度时,将某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90g水后,再冷却到30℃,可析出多少克硝酸钾?8、已知2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为192克,现在要配制此温度下的硝酸铵饱和溶液500克,需要硝酸铵和水各多少克?9、80℃时把15.8g硝酸钾溶解于50g水中形成溶液。

根据溶解度曲线(见课本)和计算说明:①此溶液是否饱和?②欲使其达到饱和,可采取哪些方法?10、在50℃,向100克水中加入9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的溶液质量为多少?。

B组拓展提高11、在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50g,平均分成两等份。

一份中加入0.7g该物质,另一份蒸发掉5g水,结果两份溶液都达饱和。

那么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为多少克?12、有60℃时A物质的溶液100g,若温度不变,蒸发掉10g水时,有4gA的晶体析出(不含结晶水),再蒸发掉10g水时,又有6gA的晶体析出,求6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溶解度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溶解度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溶解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时,氯化钡的溶解度是35.8g。

该温度下,将15g氯化钡和20g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23.1%、26.4% B.23.1%、28.6%C.30%、35.8% D.30%、40%答案:A【解析】【详解】5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17.9g氯化钡,将15g氯化钡和20g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前者充分溶解,后者氯化钡只能溶解17.9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00%解析:A【解析】【详解】5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17.9g氯化钡,将15g氯化钡和20g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前者充分溶解,后者氯化钡只能溶解17.9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00%≈23.1%、×100%≈26.4%,故选A。

2.如图是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时,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B.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一直增大C.将40℃是M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D.将5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 40℃时,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是50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3%.故A错误。

B. 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少。

故B错误。

C.解析:C由题中信息知,A. 40℃时,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是50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g×100%=33.33%.故A错误。

B. 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少。

g g10050故B错误。

C. 将40℃是M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解度减少,有固体析出。

故C正确。

D. 将5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解度减少,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某液体静置后不分层,该液体一定是溶液C.增加溶剂的量可使溶解度增大D.某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故A错误;B、静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B错误;C、对于某固体物质来说其解析:D【解析】【详解】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故A错误;B、静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B错误;C、对于某固体物质来说其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与溶剂的量无关,故C错误;D、饱和溶液在恒温的条件下,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D。

溶解度(一)

溶解度(一)

溶解度(一)【知识梳理】一、回顾旧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四字归纳为:)2. 怎样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二、溶解性溶解性表示物质溶解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①在20℃时,某物质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6g,则该物质属于物质。

②20℃时碳酸钙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0.0013克,所以碳酸钙属于____ __物质。

③20℃时食盐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所以食盐属于____ __物质。

三、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状态时所能溶解的。

注意:在理解溶解度是要注意四要素:2.准确理解溶解度的含义:例: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g。

: : (化简)。

①=100::::36=gm136ggmm质剂液若溶液中,m质=36g,m剂= g,m液= g;若溶液中,m剂=50g,m质= g,m液= g;(注意:该描述表述的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不固定,但是m质、m剂、m液的比值是固定的。

)②20℃时,水中溶解36g 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③20℃时,100g 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

④20℃时,将g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干,得36 g氯化钠。

⑤20℃时,136 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氯化钠g,水g。

【思考】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g。

在20℃时,将4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140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和。

外因:。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较多。

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较少。

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如Ca(OH)2。

4.气体溶解度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印象因素:内因:气体的性质外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

溶解度 1、定义: 100g 的 溶剂 所能溶解的 溶质 重量 2、公式: 范例一

溶解度 1、定义: 100g 的 溶剂 所能溶解的 溶质 重量 2、公式: 范例一

1、定義: 100g 的 溶劑 所能溶解的 溶質 重量。

2、公式:
3、影響溶解度的因素: (1)主要影響因素: 溫度 、 壓力 。

(2)溫度與固體溶解度的關係:

1大部分的固體,溫度愈高,溶解度愈 大 。

如: 硝酸鉀 、 糖
○2少部分的固體,溫度愈高,溶解度愈小。

如: 氫氧化鈣
○3少部分的固體,不受影響。

如: 食鹽
(3)溫度與氣體溶解度的關係:
溫度愈高,氣體溶解度愈 小 。

如:○1打開汽水,汽水裡頭的二氧化碳因為溫度升高,二氧化碳溶解度 下降 而 一直冒泡 。


2喝汽水時體內因溫度升高,二氧化碳溶解度 下降 ,而有打嗝情形。

○3魚靠著水中的 氧氣 呼吸,所以煮過的水不適合用來養魚。

(g)=100g 溶質重溶解度水
溫度。

最新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 (word)1

最新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 (word)1

最新溶液溶解度练习题(word)1一、溶液选择题1.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36˚C时,A的饱和溶液溶质量分数为60%C.若A中含少量的B杂质,可通过降温结晶提纯A D.18˚C时,A、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A.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B.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C. 根据A、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解:A.由图可知,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故说法错误;B. 36℃时,A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600100060100gg g⨯+=37.5%。

故错误;C. 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物质。

正确;D. 18℃时,A、B的溶解度相等,但A、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故错误。

2.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的溶解度不是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B、t1℃时,氯化钾和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如果两种溶液是饱和溶液,并且溶液质量相等,则溶质质量一定相等,但题目未告知两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故B错误;C、t2℃时,溶解度的含义是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g氯化镁,因此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镁的质量小于ag,故C错误;D、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图像:填空题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溶解度A. 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40gC. 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 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甲>乙>丙【答案】B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将①②两只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蒸发结晶C. ①中溶液质量增加,②中溶液质量减少D. 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图1表示甲、乙两种晶体的溶解度曲线。

t1℃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两烧杯中出现图2所示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烧杯中乙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 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5%C. 若改变温度,必须降温至t1℃以下才能将t2℃烧杯中甲的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D. 将t1℃时两烧杯中的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答案】B4、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选填“A”或“B”)(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20℃时40gNaC1溶解在50g水中得到溶液_____g。

(3)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___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答案】(1). A(2). 68(3). 降温结晶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将t2°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所得溶液中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甲____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将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t1°C时,将12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g。

【答案】(1). 大于(2). 增加溶剂(或降低温度)(3). 806、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该技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NaCl)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同时还得到副产品化学肥料氯化铵(NH4Cl)。

Na2CO3、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2)50℃时,将碳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5℃,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32%(选填“>”、或“<”或“=”)(3)从下列判断中,选出有错误的一项_____。

(填字母序号)A 20℃时,将三种固体各40g分别加入100g水中,都能形成饱和溶液B <10℃,用降温结晶法可从NH4Cl和NaCl(少量)混合溶液中分离出NH4ClC 50℃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NH4Cl>Na2CO3>NaClD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0℃,Na2CO3溶液中析出晶体最多【答案】(1). t℃时,NaCl和NH4Cl的溶解度相同(或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2). > (3). D7、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要将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不可行的是_____。

A 加入溶质AB 蒸发溶剂C 升高温度D 降低温度(2)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

(3)t2℃时,向100g水中加入63gA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

【答案】(1). D(2). B>A>C(3). A的溶解时放出热使之溶解,之后恢复室温后又析出来了8、下表是氯化铵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图1是氯化铵与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问题:(1)溶解度曲线中的t,最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2)60°C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3)图2中M是氯化铵或硝酸钾中的一种,按图进行相关操作,其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字母);C中未溶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

【答案】(1). 30<t2 <40(2). 11:10(3). AB(4). 4.8 g9、下表是氯化钾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乙曲线表示的是_____(填化学式)的溶解度曲线。

(2)图中t°C所对应的温度范围是_____(填字母)。

A 20~30°CB 30 ~40°CC 40~50°C(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固体甲做了如下实验:①、②、③中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填序号),③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g。

【答案】(1). KCl(2). A(3). ②③(4). 46.110、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配制溶液是第六章的两大重点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溶解度表: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在如图中绘画出绘制溶解度曲线___________。

(2)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3)除去硝酸钾中少量氯化钠杂质的具体操作______________。

【答案】【答题空1】【答题空2】24.0%【答题空3】降温结晶、过滤,蒸干11、无处不在的溶液。

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医院输液常用的0.9%的生理盐水来稀释其他药物。

①生理盐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小组同学采用以下方法来测定某品牌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将实验方案填写完整。

物理方法:取ag生理盐水,__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化学方法:取ag生理盐水,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该方法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盐酸左氧氟沙星是常用抗菌药物,每瓶含盐酸左氧氟沙星固体0.4g,使用时用0.9%的生理盐水配成注射液,其注射液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超过10%,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生理盐水(密度约为1g/mL)___________mL.(2)实验表明,氯化钠、氯化钙等物质溶于水后会使水的凝固点降低,可用作融雪剂。

由此可见,混合(或熔合)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质,从而使物质更好的被人类利用。

试从所学的知识中再举一例说明上述观点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性是物质重要的物理性质,溶解度可以定量表示物质的溶解性,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①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_____乙(填“<”、“>”或”=”)若甲中溶有少量乙,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②m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4)溶液中的化学反应①土壤中含有水分,里面溶解了多种物质(包括化肥),形成植物赖以生长的土壤溶液,经测定某海边土样中的可溶性物质中含氯化钠、氯化钙和碳酸钠等,农民在该地块中施加氯化铵效果不明显,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②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请你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做出推理_______________。

③氢化钙(CaH 2)是白色细颗粒状固体,常用作登山运动员的能源提供剂,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2222CaH +2H O=Ca OH)+2H ↑( 。

将一定量的CaH 2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溶液变浑浊。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成分可能是(有几种可能写几种)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aCl 、H 2O (2). 将水蒸干,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 (3). 滴加过量硝酸银溶液(或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的质量。

(4).33NaCl+AgNO AgCl +N =aNO ↓ (5). 3.6 (6). 将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制成合金后具有熔点低、强度大、硬度大、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或答性质改变也行)(也可答具体的事例,如: 将铁、铬、镍熔合制成不锈钢可以抗腐蚀);或将不同材料复合在一起具有强度高、密度低,加工成型方便等优良性能。

(或简单答性能改变)(或具体事例,如: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玻璃钢。

) (7). > (8). 蒸发结晶 (9).2g<m≤40g(10).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与氯化铵(氨态氮肥)作用产生氨气降低肥效(11). 滤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亚铁(或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12). NaOH; NaOH和Na2CO3;NaOH和Ca(OH)21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温度为_____℃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3)t2℃时,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_____g该溶质。

(4)现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至t3℃(不考虑水的蒸发),则此时A、B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_____B(填“>”、“=”或“<”)。

(5)现有t2℃时B的溶液100g,将其蒸发掉10g水,再将温度恢复到t2℃时析出3gB,若继续蒸发掉10g水,仍将温度恢复到t2℃,此时析出B的质量_____3g(填“>”、“=”或“≥”)。

(6)当A中混有少量B时,提纯A采用的方法是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7)现用提纯后的A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

【答案】【答题空1】t1【答题空2】C【答题空3】A【答题空4】30【答题空5】<【答题空6】>【答题空7】降温结晶【答题空8】量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