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历史等级考上海的历史变迁资料

合集下载

上海等级考·历史:上海的历史变迁(学生版)

上海等级考·历史:上海的历史变迁(学生版)

上海高中历史·上海的历史变迁考情分析1.掌握上海自古至今的大致历史变化。

2.近代上海的市政变化、在近代史中的地位尤其重要。

3.对一些与上海有关的重大事件,如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等有所了解。

考点梳理崧泽文化1、上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文明的雏形,在青浦县崧泽村发现了崧泽文化。

2、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磨制石器、陶器(三口陶器)、玉器(装饰品:石瑝)等。

还发现了粳稻颗粒和一只陶塑小猪,可以推断当时人们已懂得了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

设县与建城(古代)1、古代行政区划的变化:上海地区,春秋属吴。

战国先后属越、楚。

至唐天宝年间(742-756)出现了第一个县级治所——华亭县。

此时,出现了青龙集镇,据江瞰海的地理位置,构成了内航海运的优越条件,使青龙镇变得非常繁盛。

(有“小杭州”之称)到南宋末年,形成上海镇。

至元代,朝廷在上海设立市舶司。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朝廷正式设置上海县。

2、建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因倭寇骚扰而筑城自卫,奠定了开埠前上海城市的基本格局。

3、经济发展:棉纺织业从元代开始兴盛。

明代中晚期,上海县和整个松江府已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得到“衣被天下”的美誉。

(有“小苏州”之称)至清嘉庆、道光年间,随着海运漕粮之路的开辟,沙船运输业空前发展,上海县城和周边城镇的规模迅速扩大,各地客商云集,会馆公所林立,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一、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1、上海开埠1842 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1843 年上海正式开埠。

2、租界的设立(1)租界: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土地国有化)。

在中国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

高三历史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高三历史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及其他文化机构…与此同时, 及其他文化机构 与此同时,传教士及一些外国人在上海租界及其周围地区创 与此同时 办了一批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在内的教会学校,其中有著名的徐汇公学、 办了一批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在内的教会学校,其中有著名的徐汇公学、 圣约翰书院、 圣约翰书院、中西书院等
补充材料: 补充材料: 1854年 英租界工部局成立,只有居住在租界、每年缴纳房地捐达白银500 500两 1854年,英租界工部局成立,只有居住在租界、每年缴纳房地捐达白银500两 以上或年付房屋租金1200两以上的外侨才有资格被推选为工部局董事候选人。 1200两以上的外侨才有资格被推选为工部局董事候选人 以上或年付房屋租金1200两以上的外侨才有资格被推选为工部局董事候选人。 ……工部局还设有总办处、工务处、卫生处、财务处等各种管理和办事机构,另 工部局还设有总办处、工务处、卫生处、财务处等各种管理和办事机构, 工部局还设有总办处 外,工部局还控制一支武装力量万国商团。 工部局还控制一支武装力量万国商团。 1909年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立,董事均由选举产生,有任期规定, 1909年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立,董事均由选举产生,有任期规定,下设 年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立 户政、警政、工政等科,均与租界工部局组织类似。 户政、警政、工政等科,均与租界工部局组织类似。 ——马长林:《近代中国租界变迁》 马长林: 近代中国租界变迁》 马长林 补充材料: 补充材料: 租界马路四通,城内道途狭隘;租界异常清洁,车不扬尘, “租界马路四通,城内道途狭隘;租界异常清洁,车不扬尘,居之者几以为 乐土,城内虽有清道局,然城河之水,秽气触鼻,僻静之区,坑厕接踵, 乐土,城内虽有清道局,然城河之水,秽气触鼻,僻静之区,坑厕接踵,较之 租界,几有天壤之别。” 租界,几有天壤之别。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李维清

上海史部分高中历史

上海史部分高中历史

15.开埠之前的上海1、崧泽文化:上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文明的雏形。

2、元代,朝廷在上海设立市舶司。

3、元朝(1271)至元二十八年(1291),正式设置上海县。

(青龙镇、十六铺)4、上海地区的棉纺织业从元代起开始兴盛。

5、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部分开放海区,设立海关,其中设立于上海的江海关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6、乾隆年间,国内沿海和长江沿岸各地往来上海的船只已数以千计。

这时的上海港,已经成为国内外、南北方海上贸易的中转站,鸦片战争前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6.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1、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屈辱地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2、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

3、1845年,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具体规定了上海西人居留地的租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

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为西人居留地,实行华洋分处原则,即华人可以到租界里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入内租地、造房、租房、居住。

这个章程的颁布,宣告英租界的辟设。

4、美、法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

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5、1853年,响应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的小刀会起义爆发。

起义军占领上海县城,清政府为了切断城厢附近居民与小刀会的联系,强令居民迁徙,并放火焚烧十六铺一带的民宅、商铺,逼迫大批难民流入租界。

于是,租界里中国居民激增,造成事实上的华洋杂居。

华洋杂居的局面改变了租界中基本只有西人的历史。

6、1854年(英国单方面提出修约,日本被美国打开国门),英、美、法三国领事不合法地抛开中国政府,单方面修改土地章程,修改后的章程为租界建立自己的“政权”奠定了“法律基础”,租界的“市政机关”正式诞生。

这个机关在英文中称为“市政委员会”,但在中文中却被翻译为“工部局”并长期习用。

(华夷之别)*工部局的职能* 与中国旧有之“工部”职能相似,从修路、造桥、收税、派警开始,逐步对租界的建设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掌控。

上海的历史变迁

上海的历史变迁

上海的历史变迁*上海的历史变迁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

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县,称为华亭县;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东北又有青龙镇。

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选择今天黄浦外滩为停靠码头,河西岸于是逐渐出现一座城市取代青龙镇,成为新的港口和商业中心。

南宋时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这里商船云集,热闹非凡。

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设立行政县,到明朝已成为国家的纺织和手工业中心,并建起了第一座厂。

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设立上海海关,一个国际性大商埠从此发展起来。

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上海被开放成通商口岸,隧进一步沦为国际殖民地。

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

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

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

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

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

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至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1 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

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

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在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显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海历史合格考知识点

上海历史合格考知识点

上海历史合格考知识点上海是中国最具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城市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背景。

了解上海的历史,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并珍视现实中的现代化成果。

本文将介绍上海历史的一些合格考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上海的发展历程。

一、开埠前的上海在1842年之前,上海并不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然而,庚子赔款后,上海成为了外国势力的殖民地,并被开放为租界。

这标志着上海作为一个国际贸易中心的崛起。

二、租界时期的上海租界时期是上海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

租界分为英法租界、美国租界和其他租界,由不同的国家管理。

上海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城市,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三、上海的工业化和现代化20世纪初,上海开始迅速发展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和造船业,成为中国现代产业的中心。

与此同时,上海也成为了第一个铁路干线的终点站,这对于推动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上海的文化繁荣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和最多接触西方文化的城市之一,文化繁荣也是上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的文人墨客和艺术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塑造了上海的文化风貌。

五、上海的改革开放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上海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上海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之地,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和人才。

这段时期,上海迅速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形象更加凸显。

六、上海的现代化建设如今的上海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街区、先进的交通设施和世界级的文化场馆遍布全城。

上海的迅速发展源于对现代化的渴望和坚定的发展方向。

总结:通过了解上海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并从中汲取启示。

无论是开埠前的上海还是租界时期的繁华,抑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奇迹,上海都展示了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魅力。

而上海的成功也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

上海合格考历史考试内容

上海合格考历史考试内容

上海合格考历史考试内容上海合格考历史考试内容的范围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从远古的夏商周到现代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对上海合格考历史考试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也被称为中国的古代文明起源。

在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发生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合格考历史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夏、商两代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以及周朝的政治体制和封建制度的起源。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两个朝代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和影响。

在秦朝,中国实现了统一,并实行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和政策。

而在汉朝,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繁荣和稳定,开创了许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在合格考历史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秦朝的统一政权、法家思想和士人政治,以及汉朝的科技发展、经济制度和宗教信仰。

三、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繁盛而辉煌的时期。

两个朝代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在唐朝,中国文化达到了巅峰,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而在宋朝,中国迎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科技和商业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合格考历史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唐朝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和外交关系,以及宋朝的经济、科技和文化成就。

四、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朝代,也是封建社会的晚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战乱和社会动荡,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和进步。

在明朝,中国实行了明确的中央集权统治和科举制度,但也面临了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和政治腐败。

而在清朝,中国实行了满洲族的统治,经历了闭关锁国和西方列强入侵的挑战。

在合格考历史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明朝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以及清朝的政治改革和影响。

五、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和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一张图了解上海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变迁

一张图了解上海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变迁

⼀张图了解上海历史沿⾰⾏政区划变迁【摘要】简明图⽰了解上海的前世今⽣
爱⼀座城市,就应更多地了解TA的历史和⽂化。

你知道上海什么时候开始成陆吗?简称的“申”源⾃战国四公⼦中的哪⼀位?哪个朝代第⼀次出现“上海县”?解放之初上海的30个区包括哪些?⼩布根据上海市地⽅志办公室的资料绘制图⽰,⼀起来了解上海简明历史沿⾰吧!
【图解上海60年⾏政区划变
迁】你知道吗?刚解放的上海有30个区。

1958年,奉贤、松江、⾦⼭等10县划归上海,奠定基本轮廓。

到1981年,全市有12个区10个县。

1992年浦东新区成⽴、闵⾏与上海县合并。

随后郊县撤县建区,黄浦先后与南市、卢湾合并,浦东与南汇合并。

来看⼩布做的图⽰吧。

Thx市测绘院。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

2017年上海市普通⾼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历史试卷第1页(共14页)历史试卷第2页(共14页)绝密★启⽤前2017年上海市普通⾼中学业⽔平等级性考试历史⼀、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1.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A .神话传说B .考古遗存C .实物资料D .⽂字实录 2.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 A .姜寨遗址B .崧泽遗址C .⼆⾥头遗址D .殷墟遗址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

这⼀时间也可表述为()A .公元前7世纪前期B .公元前7世纪后期C .公元前8世纪前期D .公元前8世纪后期4.战国时期,孟⼦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A .重义轻利B .民贵君轻C .天⼈感应D .正⼼诚意5.“市舶之利,颇助国⽤”这种现象的发⽣得益于()A .张骞出使西域B .遣唐使节来华C .海上丝路繁荣D .朝贡贸易推⾏6.刘知⼏认为史家著史必须不加隐讳,如是撰写,意思就是() A .秉笔直书 B .知往鉴来 C .经世致⽤ D .祥今略古 7.“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丞相。

”其中“我朝”是指() 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8.历史学家使⽤“原始积累”“君主专制”“⼈⽂主义”等词汇来描述()A .西欧社会的演变B .早期资产阶级⾰命的爆发C .⼯业社会的来临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9.英国⼯业⾰命时期,出现了下列那⼀重要现象?()A .⼿⼯⼯场建⽴B .城市化进程开始C .垄断组织产⽣D .资本全球扩张10.太⾃鸣钟设置于⼯部局,“报时报刻,远近咸闻”。

这种情景最先出现在() A .汉⼝B .上海C .天津D .重庆 11.开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格局的历史事件是()A .美国独⽴战争B .法国⼤⾰命C .《共产党宣⾔》发表D .俄国⼗⽉⾰命 12.“中学为体,西学为⽤”论中,“西学为⽤”意为采⽤西⽅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A .以中国⽂化为本位B .以中国⽂化为辅助C .以中国⽂化为⼿段D .以中国⽂化为形式 13.在⾛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各个国家路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成立租界市政机关——工部局
上海发生小刀会起义后,外国商人 感到《上海租地章程》的内容已不 能适应其需要,要求修改。英国、 美国、法国领事共同签署的新土地 章程,即《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 程》,一般称作第二次《土地章 程》。这个章程完全由英法美三国 公使草拟,在外国“租地人会”上 通过,并在租界内实施以后,才移 文通知上海道,根本没有与清政府 商议。
所提到“万年和约”是指什么和约?
从《虎门条约》中看出,英人获得什么权利?
上海开埠
1、上海开埠 1842年,《南京条约》被迫开放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 1843年,《虎门条约》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 1845年,《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宣告英租界辟设 美、法相继辟设租界
当时政府为何同意设立租借?
19世纪后半期的上海外滩
上海开埠后,即在世 界上引发了淘金热潮, “到上海去”的声音 在巴黎、纽约及伦敦 街头回荡。定期航轮 从伦敦、从巴黎、从 香港,驶至外滩,上 海与世界的联系日益 扩大。
早在1881年,人们已 将日新月异的上海与巴 黎相提并论。《申报》 载文:“人之称誉上海 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 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 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 巴黎。”从此,“东方 巴黎”之誉被世界舆论 所认可。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租界对影响?
思考: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建立租界 侵犯了中国的哪些国家主权?
领土主权:中国国家政府的主权不能覆盖租界;
贸易主权:英国利用租界走私鸦片;
司法主权:法律方面,处理与华人有关案件的 会审公廨,适用的并不是英国法律,而是亦中 亦西;
关税主权:外洋出入之货,本多定税则,载入 条例,独鸦片税则不定。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主要内容有:
默认“华洋杂居”。中国人可进入租界租地建屋, 但须得外国领事“允准”。 租界可征收地税或码头税,等等。
1919年刚落成时的工部局大厦,在 江西中路与河南中路、福州路与汉 口路之间,现称老市府大楼,呈正 方形。
工部局局旗
“国中之国”
外国人在租界里,侵夺中国主权,成立 了行政管理机构——工部局(公共租界) 和公董局(法租界); 设置了警察机构——巡捕房; 建立了万国商团(军队)、会审公廨 (法院)和监狱等。
咸丰三年 (1853)小刀会 首领刘丽川在上 海发动起义,迅 速占领了上海县 城,小刀会起义 指挥部设在点春 堂,共占领了十 八个月。
豫园点春堂
2、租界市政 (1)从华洋分处到华洋杂居 按土地章程,实行华洋分处原则 1853年,小刀会起义后华洋杂居 (2)工部局的出现 1854年,英、美、法单方面修改土地章
2004年初,上海博物 馆再一次对遗址进行了抢 救性的发掘,陆续发现的 釉谷、粳稻颗粒和一只上 有红彩的陶塑小猪(其家 猪特征非常明显),可以 推断当时人们已懂得了种 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
——高三历史教材
思考:崧泽文化有哪些特点?
(2004年上海TI)2004年3月,青浦区“惊现上 海第一人”的同时,还出土一只几乎没有野 猪
1907年建成的外白渡桥
1930年的外滩建筑群
1872年的徐家汇天文气象台 1906年用铁藜木铺设的南京路
贸易发展 民族工业创建发展 房地产业发展,世界大都市
……
租界影响
晚清华界的市政
1、地方自治的创办
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 程》后,总工程局改为“城厢内外自治公所”, 成为整个华界由政府授权建立的地方自治总机 关。
2、评价
是上海华界在晚清发生的一个重要变革,为传 统的地方政治制度的改革开创了一个新起点
由于是在清政府监督下进行的,权力受到相当 的限制
第四单元
上海历史的变迁
第15课 开埠前的上海
文明的雏形
崧泽文化 发现: 1957年,青浦县(青浦区)崧泽村
崧泽遗址出土 的舌形石斧
崧泽文化石犁 (松江汤庙村出土)
崧泽文化陶纺轮
崧泽遗址出土 的陶器
三口陶器
直筒形陶釜
猪首形陶匜
竹节形陶瓶



玉玦






鸡心形玉琀
鸟形玉璜 长条形玉璜
观察地图,指出上海得以兴
起的地理优势。
为什么英国人
偏偏看中背上 倚内海 河大呢 陆 ?
上踞海 江瞰位 海 于1843年11月17日,
上 交通海 内外正式对 以商外 兴市开埠
开埠以前奠基
2009年考古发现上海发现最早 海关地界碑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一下,“江海常关” 设置年代,背景?
特征的红彩猪形陶器,它
()
A.说明了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
B.反映了该地区驯化猪的历史
C.证实了上海曾经是陶瓷中心
D.显示了青浦的先民只用红色
文明的雏形——崧泽遗址
元代:七大市舶司之一,

1291年正式设立上海县



明代:获“衣被天下”赞誉,
全国最大棉纺织业中心
清康熙:四海关之一,江海关
材料三:自1853年起,上海已取代广州,成为中国 对外贸易的首要港口,……据1934年的《上海通 志馆期刊》记载,“上海最初的洋商……其最主 要的输入品便是鸦片。外洋出入之货,本多定税 则,载入条例,独鸦片税则不定,不必纳税,于 是素来禁止的鸦片,此时反得源源而来,畅销无 阻。”1847年,经由上海输入的鸦片达1.65万箱, 超过1830年以前任何一年输入全中国的鸦片箱数。 ——《上海租界旧事——鸦片和畸形的繁华》
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鸦片战争前,上海是清帝国东 南沿海一座小城,还处在地理、 行政、文化边缘。
•但历史给了上海千载难逢的发 展机遇,1843年上海开埠,此 后迅速崛起为现代化中国城市的 象征。
上海是如何开埠的?
在万年和约内言明,允准英人携眷赴广州、福州、 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不相欺侮,不加 拘制。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 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 人租赁;其租价必照五港口之现在所值高低为准, 务求平允,华民不许勒索,英商不许强租。英国 管事官每年以英人或建屋若干间,或租屋若干所, 通报地方官,转报立案;惟房屋之增减,视乎商 人之多寡,而商人之多寡视乎贸易之衰旺,难以 预定额数。 ——《虎门条约》(184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