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亚热带气候类型

合集下载

亚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温(º C)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 2 3 4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毫米)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5 6 7 8 9 10 11 12(月)
莫斯科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干燥

冬冷夏热
内蒙的草原1
降水稀少
气温(º C)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 2 3 4
季 节 变 化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寒夏热 终年严寒
气 候 类 型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极地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 温带海洋性
2、以“水”定“型”
再根据降水资料,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主要从季节变化和年降水量两个方面讨论
热带 气候 最冷月 >15℃
全年多雨,>2000mm
-Hale Waihona Puke 5℃17℃ 23℃各月较 平均 集中在 夏季 集中在 夏季
754mm 217mm
冬温夏凉, 降水平均 冬长寒,夏 短凉,降水 少,温差大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寒 冷干燥
乌兰巴 大陆内 部 托 大陆东 岸
北京
-5℃
26℃
537mm
说出下图诗句所表达的含 义,并分析造成诗句中景观 差异的原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桃花始盛开……
快速熟记4种热带气候类型:
全年 终年高温干燥 全年高温, 全年 高 高温多雨 降水分旱、 温降水分干 雨两季 湿两季
提示:
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主要 是以当地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年降水量等指标和降水量的季节分 配特点来概括的。

亚热带

亚热带

亚热带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亚热带英文名称:subtropical zone;subtropical belt定义:温带和热带之间的过渡带。

该带夏季温度与热带相近,冬季温度与温带相近。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理学总论(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亚热带(Subtropics),又称副热带,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地带。

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

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冷。

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上。

目录4.常绿阔叶林5.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国家中国亚热带分布中国亚热带气候中国亚热带发展科迪勒拉区简介亚热带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气候带。

竺可桢先生认为亚热带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月箭形叶南方生亚热带厥草微寒,足使喜温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

其另一特点为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在8个月以上,使农作物一年可有两造的收获”。

亚热带有冷、热两季,冷季种喜凉作物,热季种喜温作物,喜凉和喜温不同生态型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是亚热带农业的基本特征。

次级分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类型系统气候型副热带季风气候、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型气候)、副热带湿润气候、副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天气系统活动于本带的天气系统有热带气旋、锋面气旋、季风槽、副高、西风带等。

气候特点亚热带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气候带。

亚热带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月微寒,足使喜温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

气候类型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

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气候分类温带主要气候分布图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

它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

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

福建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福建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福建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福建地处中国的东南沿海,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指在一年的不同季节,受到暖湿气流和冷空气交替影响的气候类型。

下面将从温度、降水和季节变化三个方面来介绍福建大部分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

1. 温度
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域,夏季相对较长而炎热,冬季相对较短而温暖。

夏季平均气温在25-29摄氏度之间,最高气温可达30摄氏度以上;冬季平均气温在10-16摄氏度之间,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摄氏度。

昼夜温差较小,但夏季午后可能会有较大的温度差异。

2. 降水
福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较多,且分布不均匀。

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其中以夏季最为明显。

夏季是福建地区的雨季,降水量较大且降雨频繁。

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0%-60%。

秋季降雨逐渐减少,冬季和春季的降水量较少。

降水多集中在江南沿海地区,西北地区相对较少。

3. 季节变化
福建地区四季分明,但季节变化不如北方地区显著。

春季气温
逐渐回升,植被逐渐复苏;夏季天气炎热潮湿,气温高,降水多;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转凉,降水量减少;冬季气温较为温暖,但北风较多,早晚相对较凉。

由于福建位于亚洲季风气候的东缘,季风气流对其影响较大,使得四季略显模糊。

总结起来,福建大部分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
潮湿,降水量较大;冬季温暖,降水量较少;春秋季气温适宜,
降雨适中。

福建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状况对该地的农业、经济
和人们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对工业的影响
工业布局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化工等工业 。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也有利于轻工业如纺织、食品等的发
展。
工业生产效率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保持工厂生产环境的恒定,提 高生产效率。
工业灾害
季风气候的异常变化可能对工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如暴雨、 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工厂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等。
太阳能利用
充分利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 丰富太阳能资源,发展太阳能热 水器、光伏发电等产业。
风能开发
02
03
农业气候资源利用
合理利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 风能资源,发展风力发电产业, 为清洁能源做出贡献。
根据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种植的 农作物品种和养殖品种,提高农 业生产效益。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亚热带季风气候
目录
• 气候概述 • 亚热带季风气候表现 • 与其他亚热带气候类型的比较 • 亚热带季风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亚热带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应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挑战与策略
01
气候概述
定义与特点
温暖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最显著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 热多雨,春秋两季温暖宜人。
06
应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 挑战与策略
防洪抗旱措施
防洪工程
加强堤防、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减少洪涝灾害 的发生。
排水系统
完善城市和农村排水系统,确保在暴雨天气下能够快速排水,减轻 内涝压力。
抗旱措施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01
地形因素
多分布于平原、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对气候影响 不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高于22摄氏度,最冷月气温在0-15摄 氏度之间。年降水量多在800-1600毫米,下半年降水通常占全年的70%。需要注意的是亚热带湿润气候与亚热带 季风气候相似,但其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未形成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亚热带大陆东岸,纬度25°-35°间,如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 地区,地学界亦有学者认为大巴山区比秦岭山区更适合作为中国亚热带北界。日本、朝鲜半岛南部亦有亚热带季 风气候分布,但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其海洋性的特征相对明显。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但季风性特征明显;从地域来看,降水总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 海可达2000毫米,而长江流域为1000毫米;从时间来看,春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0-45%,夏季为30-50%, 秋季为15-20%,冬季仅有10-15% 。
自然景观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亦称之为亚热带季风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 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 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典型的有樟树、茶树、 柑橘树、甘蔗等。
部分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使中国一年三熟区界限北扩超过360公里。由于气温的 升高,导致农作物蒸散普遍增加。降水的增加使得未来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将更加湿润,东南部的中、南亚热带地 区则由于降水过多不利于作物生长,使得生长期有所缩短 。在山地高原区,农作物的种植区域也会向高海拔地 区移动,但面临的农业气象灾害也将增加,如病虫害的增加,作物生育期的缩短等 。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的中间地带,其温暖指数不足175摄氏度每月,其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大,具有 海洋性暖湿气候特点,特别是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南部。各地的年降水量普遍丰富,大多为1000-1500毫米。年 均温多在16-20摄氏度左右,最冷月均温一般在2-8摄氏度之间,冬季绝大部分地域比较暖和 。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南北纬的25°至35°的大陆东岸,典型地区例如有我国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沿海地区。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丰富,例如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毛竹林或竹木混交林等等。

1、气候成因相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产生原因就是明显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并不注重,不是典型的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不同:气温年较差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较差小。

降水季节变化大小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高中地理】亚洲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高中地理】亚洲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高中地理】亚洲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亚洲的亚热带,在世界各大洲中范围最广,它从太平洋岸延伸到地中海滨,呈一东西长达10,000公里、南北宽约700公里的广阔地带。

由于地理位置、海陆影响、地形结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亚洲的亚热带气候又可分出几个不同的类型,从西向东为地中海式气候、伊朗型气候、高山型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小亚细亚半岛(内陆除外)、地中海沿岸和伊朗高原西部边缘。

其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阳光充足、炎热干燥。

伊朗高原的气候为半干旱草原和干旱沙漠的伊朗型气候。

伊朗高原主要是由边缘山脉围绕着的山间高原与盆地,夏季不如印度和阿拉伯等地区酷热,但在本区南部低地也可达30°~32℃,最高达40~50℃;冬季又不如中亚地区寒冷,多在5°~10℃之间。

在降水方面,由于本区西接地中海式气候区,冬季受地中海极锋上气旋活动的影响,降水较多;夏季由于印度低压影响,本区多吹北风,因而不易降雨。

降水量的分布西部较多,札格罗斯山脉西南坡和厄尔布尔士山脉北坡年较水量可达500毫米,而内部尚不足100毫米,成为荒漠地带。

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温度和降水随地形垂直变化,形成高山气候。

例如,尽管青藏高原的纬度与伊朗高原相同,但由于其地势高、温度低,它拥有高原冷沙漠、草地和草地的景观。

由于地势较高,喜马拉雅山脉还形成了从山地亚热带到高山冰雪带的典型亚热带-高山垂直气候带结构。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青藏高原东缘以东以及日本群岛南部和朝鲜南部一小部分,属于大陆东岸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这里四季分明,且冬夏长短大致相等。

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冬季风是由大陆内部吹出的寒冷气流,风势很强;夏季风是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高温多湿的气流。

本区冬冷夏热,若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都显得比较突出,如以纬度较低的上海(31°12′n)同纬度较高的贝鲁特(33°49′n)、亚特兰大(33°39′n)相比,一月平均气温比后者低,而七月的平均温度又显得较高。

【地理课件】亚热带气候

【地理课件】亚热带气候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气候特征:
苔原气候: 夏季凉爽,冬季 寒冷漫长,降水 500 少 冰原气候:
300 终年严寒,降 100
水稀少
极 地 气 候 的 分 布
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地区
冰原气候:南极洲、格陵兰岛
高山.高原气候
高山草地上 的马鹿 高山雪线附近的亚高山草甸
夏季凉爽.冬季漫长而严寒.
高山高原地区景观的垂直变化
知识梳理:
亚 热 带 气 候 寒 带 气 候

亚热带季风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地中海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