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结节病及淋巴瘤影像诊断
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

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引言结节病是一种以多发肺部结节为特征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
在影像学表现方面,结节病通常呈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病变。
影像学检查对结节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特点。
影像学技术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胸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
其中,CT是最常用的结节病影像学诊断方法,其具有分辨率高、检测敏感性好等优点,能够清晰显示结节的数量、大小、位置等信息。
MRI在评估结节病的胸外部分(如纵隔、心脏等)病变时具有优势。
影像学表现结节病在影像学上的表现是一种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状病变。
这些病变通常呈边缘清晰、密度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区域,直径一般为1-10mm。
病变在不同患者间呈现出各种形态和分布模式,如散在分布、团块状分布、斑片状分布等。
病变还可伴随淋巴结肿大、支气管扩张、纵隔增大等。
影像学评估对于结节病的影像学评估,除了结节的数量、大小、位置等基本信息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项内容:1. 结节病的伴发病变:结节病可以伴随多种病变,如空气支气管痉挛、空气囊肺以及胸腺疾病等。
影像学检查时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相关病变。
2. 结节的特殊表现:有些结节病的结节可能表现出特殊的影像学特点,如空洞、斑片状阴影、纵隔钙化等。
这些特殊表现有助于进一步确认结节病的诊断。
3. 结节的进展情况:结节病的结节可以发展为实性结节或肺实质纤维化等严重病变。
影像学检查可以跟踪观察结节的进展情况,以及提示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和随访。
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对于准确诊断和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在影像学检查中,CT是最常用的方法,而MRI对于评估结节病的胸外部分病变更具优势。
在进行影像学评估时,除了关注结节的基本特点外,还需要注意结节的伴发病变和特殊表现,以及结节的进展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结节病诊断和治疗方案。
以上是关于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的简要介绍,希望对读者对这一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有所了解。
胸部结节病综合影像学

起an肺d 泡fi内ss间ur隔al增(厚wh及it腺e 泡ar肉ro芽w)肿d(is黑tr*ib)ut,io肉n 芽an肿d 在al肺on泡g 壁th的e 间br隙on形chovascular bundles (arrowheads). (11c) High-
成po并we突r 入ph肺ot泡om内ic(ro箭gr头ap)h 。of a specimen obtained at wedge biopsy shows granulomas (white * ), which causes a thickened appearance of the
胸部S)与欧洲呼吸学 会(ERS)结节病共识中,其定义包含了下列要点: ①原因不明;②多系统受累,尤以肺、眼、皮肤受 损居多;③青年及中年发病;④病理为非干酪性上 皮样肉芽肿,排除其他已知原因;⑤免疫特点:皮 肤迟发型过敏反应受抑制,病变处的Th1细胞反应增 强。
mu补lt丁ip状le磨c玻on璃fl灶uent
micronodules, with
图(111bc):M活ag检ni标fi本ed高H倍RC镜T 示o,f 一th个e 间ri质gh肉t 芽lu肿ng的c积le聚ar(ly白d*ep)ic,ts它s引eparate nodules in a subpleural (black arrow)
网状模式和蜂窝:结节病与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大量磨玻璃密度伴牵拉性支扩及网状结构:结节病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多灶性低密度区并呈马赛克模式:结节病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显著的肺实质破坏并肺大泡形成:结节病与严重的肺气肿
结节病的病理组织学
结节病的组织学特征是非干酪样肉芽肿。肉芽肿中心有组织细胞、类上皮细胞和多核 巨细胞构成的核,该核被淋巴细胞、散在分布的浆细胞和各种数量不等的纤维母细胞 及外周的胶原包绕。 微小肉芽肿结节的特点:与肺组织分界清楚、单个孤立于肺间隔内,或三五个、十几 个成簇状沿淋巴管周围间隙分布。
胸部结节病影像诊断值得注意的问题,你知道吗?

胸部结节病影像诊断值得注意的问题,你知道吗?结节病为临床常见病,是一种肉芽肿性疾病,易累及至全身多个器官多个系统,最为常见的是累及肺和胸内的淋巴结(约9成)。
目前,尚没有确切定论,以明确疾病的具体病因,但考虑与遗传、生活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
胸部结节是结节病的一种,多为自限性,患者经药物治疗、抑制病因等,其症状可以明显好转。
少数患者因严重胸部累及现象,易诱发严重病变,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胸部结节的影像学表现存在明显的表征性,但由于典型病例的增加,易和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误诊。
那么,胸部结节病影像诊断值得注意的问题,你知道吗?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其一,胸部淋巴结变化胸部淋巴结变化是胸部结节病最为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常见于胸部、中纵膈等部位,并在上腔静脉、升主动脉旁广泛存在。
一般情况下,胸部淋巴结的直径在1.5cm到3.5cm之间,并且多数在胸肺部(两侧)存在(对称存在)。
通常,淋巴结边缘平整、密度均匀,相邻间无浸润、融合现象。
若开展增强扫描,可见结节内部强化(均匀)。
现阶段,患者人数日渐增多,且病发单侧的较多,主要为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等。
部分结节有钙化现象,点状分布(不规则),由于与肿瘤相似,故易被误诊为肿瘤。
单侧胸部淋巴结,其性质属于阶段性淋巴结,随着病情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对侧也会出现淋巴结。
因此,需要及时有效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其二,肺部变化肺内病变可分为3类,即:肺泡结节病、肉芽肿结节、肺纤维化。
其中(1)肺泡结节病:主要为肺泡浸润性病变,表现为斑片状病灶(边界模糊)。
影像学检查显示含气支气管像,以肺叶部位多见,亦可局限于单侧肺上叶。
肺泡结节病变多呈现为弥漫状,与肺水肿症状相似。
(2)肉芽肿结节:形状规则,在双肺各叶处广泛分布,直径:粟米至10mm之间,其中直径在5-6mm的结节居多。
直径在1.0至1.5cm的结节,与转移瘤相似,较为常见和多发。
若在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节具体呈现为串珠状态,支气管血管增粗。
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

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引言影像学检查结节病的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方法包括X线胸片、CT扫描、MRI以及PET-CT。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有关结节病的位置、数量、大小、分布和其他相关特征的信息。
X线胸片X线胸片是结节病最常用的初筛工具之一。
在X线胸片上,结节病表现为两肺弥散性或局限性的小结节状阴影,常见于中、上肺野。
这些结节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呈双肺对称分布的特点。
CT扫描CT扫描是结节病的首要影像学诊断方法。
通过高分辨率CT (HR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
结节病的CT表现多样,可呈结节性、浸润性或混合性。
常见的CT表现包括双肺中、上肺野的小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肺实质浸润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等。
MRIMRI在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中相对较少使用。
对于一些特定器官的受累如心脏和神经系统等,MRI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在MRI图像上,结节病可表现为病灶的强化和肿物的浸润。
PET-CTPET-CT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CT的优势,可用于评估结节病的全身受累情况。
结节病病灶在PET图像上通常呈高代谢活性,这对于辅助诊断和评估疾病的活动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特点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因患者个体差异和病变进展不同而不一致。
以下是常见的影像学特点:1. 多发结节病灶:结节病通常表现为双肺多发小结节的病变,这些结节可能分布均匀或不均匀。
2. 中上肺野受累:结节病最常累及肺的中上肺野,尤其是肺门区域。
3. 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节病可导致纵隔淋巴结增大,这在CT扫描中可观察到。
4. 弥漫性肺实质浸润:在结节病的晚期,肺组织可能出现弥漫性浸润和纤维化,导致肺容积减少。
5. 非干酪性肉芽肿:结节病的病理特征是非干酪性肉芽肿的形成,这在影像学上很难直接观察到。
结论影像学是结节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胸片、CT扫描、MRI和PET-CT。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关于病变的位置、数量和特征的信息。
纵隔淋巴结肿大(转移、结节病)丨影像表现

纵隔淋巴结肿大(转移、结节病)丨影像表现转移性疾病,淋巴结肿大Metastatic Disease, Lymphadenopathy影像表现:最佳诊断线索:CT上胸部淋巴结≥10mm,PET/CT上FDG摄取增高CT:淋巴结增大,短径≥10mm;低密度,有强化,有/无钙化;胸内/外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淋巴引流通路PET/CT:淋巴结内FDG摄取增高,容易发现肺癌淋巴结转移、食管癌局部淋巴结转移;假阳性:肉芽肿性疾病、感染/炎症鉴别诊断<><><>结节病ction>< font=""><>i><>淋巴瘤ction>< font=""><>i>(左) 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PA胸片显示右上纵隔巨大软组织肿块。
(右) 同一患者的轴位CECT显示纵隔气管前区巨大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气管明显受压,纵隔血管移位。
这类肿块为广泛融合的转移性纵隔增大淋巴结。
(左) 原发性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PET/CT显示右肺结节和气管右旁淋巴结FDG代谢增高,分别对应原发性和转移性肺癌。
(右) 图示晚期恶性肿瘤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双肺多发转移,双侧恶性胸腔积液,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
(左) 肺癌患者,左肺较大软组织肿块,密度较低,纵隔内左、右气管旁和主肺动脉窗区可见融合性的软组织密度灶。
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右) 同一患者,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N3型,IIIB期,排除手术切除的可能。
(左) 骨肉瘤患者,气管右旁、右肺门和隆突下淋巴结增大并钙化。
结肠和卵巢的粘液腺癌、甲状腺癌和骨肉瘤可导致钙化性淋巴结转移。
(右)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PET/CT显示隆突下淋巴结FDG摄取,胸膜转移灶FDG摄取增高。
(左) 转移性肝细胞癌患者,CECT显示纵隔淋巴结多发转移,密度不均。
胸外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远不如胸内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常见。
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

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结节病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常见于肺部,但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
它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肺泡内病变形成的一种疾病。
影像学是结节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X线胸片X线胸片是最常用的初筛工具,可以发现一些典型的表现。
在X线胸片上,结节病通常表现为肺部多发性结节状阴影。
这些结节一般大小均匀,边界清晰,直径在2-10mm之间。
CT扫描CT扫描是结节病影像学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提供更详细的影像信息。
CT影像上,结节病表现为多发性结节状病变,大小均匀,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结节呈高密度,在增强扫描后可以显示不同程度的强化。
CT扫描还可以评估病变的分布范围和程度,进一步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在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MRI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信息和组织特征,但对结节病的检测和定位能力不如CT扫描。
MRI在评估结节病合并胸膜病变和心脏受累等情况时具有优势。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可用于评估结节病病变的活动程度和代谢情况。
PET-CT可以检测到肺部结节病病灶的代谢活跃性,有助于区分活动性病变和炎症。
它对于结节病的定量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结节病诊断的影像学特点在影像学上,结节病具有一些特征性的表现。
多发性结节状病变是结节病的典型特点,这可以帮助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结节病的结节一般大小均匀,边界清晰,直径在2-10mm之间。
结节病病灶呈高密度,在增强扫描后可以显示不同程度的强化。
结节病的病变多见于肺部,但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如淋巴结、肝脏、脾脏等。
结节病的鉴别诊断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与其他疾病有部分重叠,对于结节病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与结节病相似的疾病包括原发性肺癌、转移性肺癌、球状肺瘤等。
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等综合评估。
结节病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典型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

鉴别诊断
1.恶性淋巴瘤以双侧纵隔淋巴结增大突出.
2.肺癌转移多表现为单侧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增 大,病程短、发展快、症状多是肺癌的特点.但要注 意结节病肉芽肿发生小叶间隔增厚者不如肺淋巴 道转移瘤多,也常无多角形粗线,若有也很局限,数 量少.结节病的结节多呈不规则形,
M-36 四月后肺窗
M-36 四个月后纵隔窗
谢 谢!
谢谢大家!
3.矽肺和嗜酸性肉芽肿也可出现结节及伴有 肺气肿、肺大泡和纤维性肿块,但如有肺门 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又无接触矽或铍的职业 史,则有助于结节病的诊断.
4.结核病好累及右上纵隔,在成人很少累及肺 门淋巴结.
F-55 肺窗
F-55 纵隔窗
F-55 HRCT
F55 HRCT
M36 肺窗
M-36 肺窗
X线表现
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增大是结节病的特征性表 现。纵隔、肺门淋巴结也可以单独增大,也可以 与肺内病变并存。 双肺散在粟粒状或结节状病灶阴影,多发生在双 肺下野,也可散在分布于双侧肺野。结节边缘较 清楚,可与网状或条索状肺纤维化影像并存。 肿块阴影 形状可不规则,密度均匀,边缘较清楚. 伴发征象 1)支气管狭窄或阻塞
(二)融合成块影
肉芽肿结节可融合成边缘不规则的大 块致密影.有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偶尔 其内可见空洞影.
(三)磨玻璃影
多呈斑片状,可重叠于间质性结节和 纤维化的背景上.相当于病理的肺泡炎或 间质内的细小肉芽肿,提示病变为“活动 性”,HRCT显示清楚,治疗后可以消 失
(四)支气管壁,小叶间隔和叶间胸膜结节样不 规则增厚. (五)肺纤维化的表现
胸部各种影像学检查-常见病的CT诊断

编辑课件
空洞与空腔
编辑课件
肺肿瘤
↗原发性→良性,少见。 肺肿瘤 ↘恶性,多见→98%原发支气管肺癌。
↘转移性→均为恶性。 ↘2%为肺肉瘤。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起源于支气管上皮、腺体和细
支气管、肺泡上皮。组织学上分为小细胞肺癌及非 小细胞肺癌(分为鳞癌、腺癌、复合癌和大细胞未 分化癌)。 鳞癌最常见,占肺癌40%;多发生在段以上支气管, 少数在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男性多见(80%),生 长慢,转移晚,中心易坏死。
编辑课件
斑片与磨玻璃影
1、相同点:均为密度增高影。 2、不同点:密度增高的程度不同。
斑片影密度较高,内部的正常血管 被掩盖; 磨玻璃影密度较淡,内可见正常血 管影。
编辑课件
斑片与磨玻璃影
编辑课件
肿块与结节
肿块与结节是肺肿瘤的特征; 以大小来区分肿块与结节的最新标准: 大于3cm者为肿块,小于或等于3cm者为结节; 结节又分为: 2cm﹤大结节≦3cm;
编辑课件
淋巴瘤
4R、4L、5、6 7、8、10L、11L区淋巴肿
编辑课件
右上肺癌:
10R、4R、4L、3A、3P 5区淋巴结转移,符合
转移途径
编辑课件
纵隔淋巴肿的鉴别诊断
1、结节病 2、淋巴瘤 3、淋巴结转移瘤 4、淋巴结结核
编辑课件
纵隔淋巴肿的鉴别诊断
从以下几个方面鉴别: 1、淋巴结的分布。 2、淋巴结的形态和边缘。 3、淋巴结的密度。 4、淋巴结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5、淋巴结的增强表现。 6、肺内表现。 7、胸外表现。 8、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互关系。
编辑课件
肺动脉栓塞与肺梗死
影象学表现:
在没有肺梗塞的肺动脉栓塞中, CT显示栓塞血管供应的肺区内CT 值减低,提示该区肺血量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符合非霍奇金淋巴瘤(粘膜相关淋巴 细胞弥漫浸润,结合既往病史
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 (S200808619),考虑非霍奇金B细胞淋
侵犯粘膜肌层。
巴瘤(粘膜相关淋巴瘤),部分细胞较大,
免疫组化:CD20(+),CD79a(+),
可见核仁,有向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的倾向。
CD3(-),CD45RO(-),Bcl-2(-),Ki-
胸部结节病及淋巴瘤影像诊断
结节病
•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多系统
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
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临床上90%以上有
肺的改变,其次是皮肤和眼的病变,浅表
淋巴结、肝、脾、肾、骨髓、神经系统、
心脏等几乎全身每个器官均可受累。病因
尚不清楚,本病为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
肺淋巴瘤
• 1、原发肺淋巴瘤; • 2、继发肺淋巴瘤。
CT0286924A
• 病理结果: • (右肺穿刺组织)考虑B细胞淋巴瘤。
原发肺淋巴瘤
• 1、以老年人多见, 低度恶性淋巴瘤多见, 手术预后较好;
• 2、全身淋巴结、肝及脾无明显肿大; • 3、绝大多数原发肺淋巴瘤有病程长、发展
慢、症状轻等特点。
• 2、肺门淋巴结旁、胸膜下及沿支气管血管 束分布的微、小结节影;
• 3、由肺门向外延伸的索条影伴支气管扩张 及肺结构扭曲(IV期纤维化继发改变);
• 4、双侧肺门旁密度增高影并呈放射状向外 延伸伴支气管充气征。
结节病肺浸润病理特征:肉芽肿沿淋巴 管分布是结节病的一个病理特征。CT上典 型表现为淋巴管周围分布着多发微结节病变。
免疫组化:Bcl-2(++),CD10(++), CD20(++),CD45RO(++), CD79a(++),Bcl-6(-),CD3T区灶性 (+),Ki-67>80%(+)。
CT0316373
CT0224023A
(纵隔肿物穿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合免 疫组化结果,考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IHC:CD79a,PAX-5,Bcl-6,LCA, CD20,Bcl-2:(+); CD3,CD56,Syn,PLAP,CD117,TdT, CD30,CD5,CyclinD1(-); Vimentin(+),AE1/AE3(-)。
(脾脏)慢性肉芽肿性炎症,肉芽肿中央为退变的红染物质, 请结合临床全身情况排除结节病、特殊感染及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MR0125485
总结
诊断较难! 1、双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坏死、 钙化较少见; • 2、常伴有肺部病变,特征为沿支气管血管 淋巴管分布微结节病变; • 3、全身其它部位非干酪性肉芽肿炎症。
CT0269108
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
(纵隔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慢性非干酪性坏死性肉芽肿,考虑结 节病。 组织化学染色:PAS,六铵银:(+); 抗酸:(-); 免疫组化染色:CD3,CD4,CD43(+); CD45RO,CD8:(f+); Mum-1散(+),CD56(-); MIB-1:10%。
谢谢!敬请指导!
IHC:CD20,P53,CD43,Mum-1(+);
67>10%
CD3,CD5:T细胞(+);
Ki-67:60%(+);
Bcl-2,Bcl-6,CD10,CD30(-)。
淋巴瘤患者,肺部多发片状病灶,抗炎治疗无效,病灶 进展明显。
鉴别诊断
• 1、淋巴结转移癌; • 2、淋巴结结核; • 3、结节病; • 4、肺淋巴瘤鉴别。
• 霍奇金淋巴瘤)。
纵隔淋巴瘤
• 1、多为全身淋巴瘤的纵隔表现,也可单发 于纵隔;
• 2、特点:常见多组淋巴结肿大,可融合, 包绕血管,一般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呈 较均匀强化,出血、坏死、钙化较少见。
CT0235202
(颈部淋巴结)非霍奇金氏恶性滤泡性淋巴 瘤,大部分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
鉴别诊断
• 1、淋巴瘤; • 2、淋巴结转移癌; • 3、间质性炎症; • 4、淋巴结结核; • 5、淋巴道转移癌; • 6、其它肉芽肿性病变。
淋巴道转移癌
间质型肺炎
淋巴结结核
淋巴瘤
•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网状系统的系统性
• 恶性增生性疾病,包括淋巴结及结外淋巴
• 组织。分为HD(霍奇金病)及NHL(非
分型
• 1、结节、肿块型; • 2、肺炎、肺泡型; • 3、支气管血管淋巴结管型(间质型); • 4、混合型。
继发肺淋巴瘤
• 其他部位淋巴瘤病史; • 部分表现与原发肺淋巴瘤类似。
CT0199624
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
(残胃活检组织)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结 (肺内肿物穿刺活检)肺组织内查见淋巴样
影像分期
•
பைடு நூலகம்
0期 肺部X线检查阴性,肺部清晰。
• Ⅰ期 淋巴结肿大,无肺浸润:双肺 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常伴气管右
旁淋巴结肿大,约占51%。
• Ⅱ期 淋巴结肿大,伴肺浸润,约占 25%。
• Ⅲ期 仅见肺部浸润,而无肺门淋巴 结肿大,约占15%。
• IV期 肺纤维化。
CT表现
• 1、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纵隔淋巴结 肿大;
治疗后半年复查,病灶明显缩小
CT0261811A
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
(纵隔及颈前淋巴结)结节性慢性肉芽肿性 炎症,倾向结节病。
CT0245795
(右下肺叶)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未见干酪样坏死,考 虑结节病可能,请结合临床。
免疫组化结果:CD68(+)。
肺结节病确诊后一年余发现小腿肿块
预后良好,有自然缓解的趋势。
病理
主要表现为非干酪性上皮细胞肉芽肿。 肉芽肿的组织形态学表现并无特异性,但在 多器官中见到同样的组织病变,结合临床资 料,可诊断本病。
临床表现
• 结节病的临床表现视其起病的缓急和累 及器官的多少而不同。胸内结节病早期常 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相当一部份病人为体 检发现。结节病可以累及一个脏器,也可 以同时侵犯多个脏器。
•治疗后复查肺部CT
(右小腿)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考虑结节病可能性大,请结合 临床血清学(血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免疫指标),并注意是否 合并肺部及皮肤病变。 免疫组化:CD68(+),Vimentin(+),CD34血管内皮(+), SMA(-),F8(-),Desmin(-),Ki-67(+,<3%)。 特殊染色结果:抗酸(-),P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