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馆设计结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馆、风雨操场设计调研报告

学校体育馆、风雨操场设计调研报告

风雨操场设计调研报告针对这次设计任务,我认为风雨操场作为一个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其设计的核心问题就是各种功能区的布置和流线的组织,那么如何设计出合理的流线来组织各个功能分区将成为风雨操场设计的关键所在。

为了做好这一设计,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选取了部分学校的风雨操场进行了实地调研,现介绍如下:一、风雨操场设计分析(一)、风雨操场的定义和功能就我的理解来说,风雨操场就是在室外天气条件不适宜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一个可以进行各种基本体育运动的室内空间就是风雨操场,或者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小型的体育馆。

(二)、风雨操场的设计要点1、风雨操场的面积应满足日常体育教学的需要,也应考虑全校师生聚会的需要,在面积上应符合建设标准的规定,在设计上应符合规范要求。

2、风雨操场可具备满足学校举办各种集会、活动的使用要求,在纵轴线一端设置简易型舞台,并考虑在适当位置设置存放活动座椅的库房。

3、风雨操场的位置应与室外运动场地靠近,以便二者连成一体综合使用。

4、为方便使用,风雨操场内应设置必要的辅助用房,如体育器材室、体育教研室、更衣室、淋浴及卫生间等。

5、出入口的数量和宽度,以满足最大容纳人数的紧急疏散要求。

6、当风雨操场有对外开发的可能性时,应考虑其出入口的位置与学校出入口的关系,不应使外来使用者的交通流线穿过教学区。

7、风雨操场应采用自然采光通风,主要采光面为南北向,即风雨操场的长轴为东西向,但东西山墙上不得开设采光窗以防止产生眩光。

8、风雨操场的室内空间应满足下表要求9、运动区四周(沿墙边)可布置活动座椅。

可利用层高设置跑马廊,用来观看比赛及休息。

10、根据建筑功能,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并处理好大小空间的有机转换。

充分利用建筑层高的变化及结构特点,创造良好的空间效果及建筑形象。

11、处理好风雨操场和校园整体环境的关系,对建筑风格和尺度准确定位;结合周边运动场地,合理组织各种流线设计,避免交叉干扰;优化场地设计,满足疏散及消防要求。

体育馆调研案例汇报

体育馆调研案例汇报

设计理念
展现奥运精神
“ 力 量 ” 与 “ 速 度 ”
体育馆造型
“磐石”力量的象征 比赛馆的主体建筑由4×8米的大型预制板 材,一片叠压一片构成的巨型单一多面体 与透明的玻璃晶体共同构成。多面体置于 晶体之上,犹如“磐石”升在空中。其“ 磐石”造型具有很强的象征性,铿锵有力 ,充满激情,展现拼搏。置于晶体上的磐 石,在各个角度上充分展现了力与美。
案例呈现
中学用地规模(生均指标)
中学按每班50人计算 24班中学约1200人 规范中关于用地应注意 1.容积率不大于0.9 2.操场每个学生占地不小于3.3㎡ 3.1200—1500人的中学应设300的环形跑道,长 轴南北向 4.每六个班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5.绿化用地,中学每个学生不小于1㎡
室外网球场篮球场的布置
2.聚合 体育场馆的裙房围绕主导空 间呈现聚合状分布,其中分 设不同用途的功能式分析
二、组群式布局 1.并列 通常由多个建筑单体组成,占地较大, 各部分相对独立,使用方便,有利于争 取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是比较理想 的布局方式。哪些规模较大,用地宽裕 而一次性投资建成有困难的项目,宜考 虑用并列布局方式。
室外停车场
(1)根据1-2 JGJ100-98要求: 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30m2/辆; (2)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出 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须 大于50米;距离交叉路口须大于八十米。 (3)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应设置在城市出入 口道路附近或其它合适的地点。市内机动车公共停 车场应靠近主要服务对象设置,其场址选择应符合 城市环境和车辆出入不妨碍道路畅通的要求。•
体育馆造型
“闪电”速度的象征 训练馆及赛后附属共同构成的“之”字造 型犹如闪电,其与大平台以及水面的结合 ,犹如高速的物件闪电般划过水面,充分 展现了奥运精神——速度。 训练馆的外部维护结构为压型波纹板,波 纹板的方向性及其光影效果再次强调了建 筑的速度感。

体育馆设计调研报告

体育馆设计调研报告

门式钢架运用 由于“表皮建筑”在体育建筑上的 泛滥, 许多设计为了在效果的奇特,将注意力 集中于表皮材料的新奇,致使体育建筑 的建筑材料使用畸形。更有甚者,将大 跨建筑结构曲解为表皮元素的构成手段, 使许多体育建筑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用 钢量等经济技术指标过高。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没有追求结构技术 的先进性,在满足采光和确保灵活使用 上给予更多关注,采用技术成熟的门式 钢架结构,保证了较低的用钢量,使其 成为北 京奥运新建场馆中造价最低的场 馆。
一般体育场观众席最大坡度为36°
室内通风小孔
室外通风小孔
外墙后的窗户
自然通风系统
赛时用空调调节场内空气,赛后则可通过门与门、门与观 众区窗子之间的空气流动,形成一个“局域空调”,实现 自然通风。 东西外墙立面上的一些部位布满通风的小孔。当外墙后的 窗户开启后,自然风就会从外墙的小孔送进来。
回风系统
采光罩
光导管
室内光导管
光导管结构图
只要自然光强度足够,任何天气这个系统 都能够为场内提供照明。导光管照明系统 将自然光线导入室内,显著改善了室内的光 环境,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看台视线分析
观众席越陡,遮挡越小。但 过陡将会令人不舒服。北科大 体育馆观众席最大坡度为28度, 这样看台曲线既能保证观众视 线无遮挡,又具有舒适感。 北科大体育馆观众席最大坡度为28°
赛后改造
赛时剖面
赛后剖面
临时看台拆除后的空间建设南北两个小楼,从而建立各个主要使用大厅之间的开放空间和服 务设施,成为一个综合性水上乐园的园前区。
临时看台
改成篮球场地
奥运会后,体育馆临时看台 被拆除,恢复为5050标准 席(另有1230席活动看 台),分别变为篮球场地和 羽毛球场、网球场,可承担 国内和国际重大比赛赛事, 举办学校室内体育比赛、教 学、训练、健身、会议及文 艺演出等,校内游泳教学、 训练中心及水上运动、娱乐 活动的场所。

大学运动场改造调研报告

大学运动场改造调研报告

大学运动场改造调研报告大学运动场是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组织体育活动的重要场地。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提高和体育设施的日益完善,人们对大学运动场的建设和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了解大学运动场的现状和改造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调研过程中,我们首先收集了关于大学运动场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大学运动场的面积、各项体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等。

然后,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大学运动场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运动场在面积上较为宽敞,能够满足大规模体育活动的需要。

然而,在设施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有部分设施相对较老旧,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需求。

其次,一些设施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同学们的运动需求。

此外,一些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导致设施的使用寿命较短。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首先,需要对老旧设施进行更新换代,引进新型的运动设施,以满足同学们对现代运动项目的需求。

其次,可以增加一些运动设施的数量,如增加投篮架、网球场等,以满足同学们的多样化运动需求。

另外,需要加强对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制定健全的设施维护计划和管理制度,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

此外,大学运动场的管理也需要加强。

目前,大部分大学运动场的管理模式相对简单,无法对大规模体育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因此,我们建议大学应加强对大学运动场的管理,引入专业化的场地管理团队,确保大学运动场的正常运营和有效利用。

最后,我们还建议大学加强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提高大学运动场的利用率和活跃度。

总之,大学运动场的改造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和体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大学运动场存在的问题和改造的需求,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大学运动场将能够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的场所。

体育馆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研究共3篇

体育馆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研究共3篇

体育馆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研究共3篇体育馆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研究1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体育馆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体育馆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体育运动的需要,还要考虑到环保、节能、安全和美观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在设计体育馆结构时,需要考虑到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一、结构形式设计首先,体育馆的结构形式应该是科学的。

一般来说,大型体育馆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悬索式、桁架式、拱形、网架式等。

不同的结构形式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在设计之初,需要进行全面的调研和研究。

从地形、气候、土质等方面分析,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以确保在塑造体育馆建筑形象的同时,能够达到安全、美观、易保养和自然通风等多重目的。

二、材料选择其次,在体育馆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现代建筑材料可以满足需要,但需要考虑到其成本、环境保护和实际使用情况等方面。

大型体育馆建筑结构常用的材料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木材等,具体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便达到建造轻便、强度可靠、易维护的目的。

因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材料丰富多样,所以要根据地理条件、气候、地质条件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选择好的材料不仅可以增加使用寿命,还能为环境保护和成本控制做出贡献。

三、施工和维护体育馆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施工和后期维护问题。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建造效率。

维护方面需要注意建筑材料的类型和材料的防腐、防锈、耐寒等特点,以确保体育馆的完整性和使用寿命,以及减少维护费用。

在综合考虑了以上几个因素后,设计一座安全、美观、节能、环保的体育馆结构就不是困难的。

体育馆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研究2体育馆是一种为人们进行体育锻炼、观赏比赛、举办演出等活动而专门建造的建筑物。

它的建筑结构是体育馆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体育馆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形式体育馆的结构形式一般有桁架结构、空间网架结构、桩墙结构和索承式结构等。

体育馆建筑调研报告

体育馆建筑调研报告

体育馆建筑调研报告1、体育馆的功能定位体育馆各项功能将受体育设施规格标准和规模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比赛大厅、观众席位、管理和设备用房以及附属设施和停车场,我们应分别从平面和剖面上对它们室内外的相互关系及动线计划进行分析^p 研究。

2、平面布置体育馆的平面、朝向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都是以自然条件为中心进行规划设计的。

体育馆在总体布置的时候,应按东西为长轴,南北采光进行设计,,为避免西晒和眩光,应尽量应用自然采光。

另外,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夏季的自然通风和换气,还应考虑风向因素;相反,像田径运动场和游泳馆等室外场地,就应按南北长轴,主看台位于西侧进行设计。

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西晒与迎风面的风力减小到最低限度。

3、建筑主次出入口显而易见,处理好人流关系是设计主次出入口的关键,体育馆的人流组大致可以分为:观众、运动员和工作人员。

4、出入口与环境、道路的关系交通方便。

根据体育设施规模大小,基地至少应分别有一面或二面临接城市道路。

该道路应有足够的通行宽度,以保证疏散和交通;然而,在主要出入口与干道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缓冲好集散空间,以保证不会和其他外来人流发生冲突。

便于利用城市已有基础设施;环境较好。

与污染、高压线路、易燃易爆物品场所之间的距离达到有关防护规定,防止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并注意体育设施使用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功能流线人流分析^p体育馆人流分三种,一是观众,占总人流量的90%以上;其次是运动员或表演人员,一般50~100人;最后是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裁判、记者、来宾),占总人流量的1~3%人流组织人流组织的核心是路线直接短捷,避免相互干扰,观众和工作人员、运动员、贵宾设专门的出入口和通道、楼梯,一般将表演人员、贵宾和工作人员的用房划归为内场,观众用房划归为外场,内外场应有所分隔(一般将底层归为内场,二层以上归为外场,如果两者在同一层,则应分区布置)6、观众厅场地设计一.设计要点1)场地形式、尺度除考虑较大单项运动项目之外,还应注意场地总和利用以及比赛和练习的需要2)赛前练习场地与比赛场地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如练习场设在馆外时应有地道或暖廊联系3)比赛场地一般按篮球场地尺寸设计,其边线以外应留有一定的缓冲地带,比赛场地≥3~5m,练习场地≥2m,如有比手球或篮球场地尺寸更大的场地要求时,可仍按篮球场设计,两者的场地差可以做成活动看台4)比赛场地必须预埋各种挂钩、排球、羽毛球网柱插座以及体操等挂钩埋件5)场地内不应有尖锐的棱角和凹凸,或有可能使运动员奔跑时碰撞致伤的设施,应用软物包装6)场地地面材料要不滑,不易起尘,有一定弹性,场地表面的涂料、油漆不发光,以免光反射二.观众厅的平面形状观众厅的平面形状受地形、看台分布形式、结构选型与建筑造型等因素影响,一般有以下几种:1.正方形平面:外形简洁、结构简便、是常用的平面形式之一,多用于中小型馆,缺点是主看台容量小2.长方形平面:外形简洁、结构简单,场地纵向两侧看台视线好、容量大,适用于长方形场地,场地长轴两侧或一侧为主看台的中小型馆3.多边形平面:按照体育馆视觉质量分区图的形状分析^p ,六角或八角形的观众厅,坐席视觉质量好,结构简单,外形完整,平面简洁,适合于大中型馆4.圆形、椭圆形平面:适用于大中型馆5.不规则形平面:如三角形、花瓣形等,特点是造型有特点,但平面、结构较复杂7、观众厅看台设计一.基本要求通视:视线无遮挡,看得见观赏对象明视:看得清观赏对象,应控制视距真实:视线同画面的成角小会导致透视变形过大,引起视觉失真,故应控制视线同画面的成角舒适:观赏范围以不小于人眼中心视野和不超出周边视野为宜二.看台视线要求1)视距:座席至视点的水平距离,视距同观赏对象的识别尺度(观赏对象代表部位的尺寸)成正比,球类馆最大视距一般不宜大于45m,最小视距不宜低于3m 多数体育项目的场地较大,为保证全部座席处于允许视距范围之内,平面视点应选在场地上最远点,一般不宜用场地中央一点代替2)视角:有水平视角(方位角:座席至场地中心点的连线与场地短轴的夹角)和垂直视角(高度角:座席至视点的连线与场地平面的夹角)两种,水平视角越小则视线质量越好,高度角一般不宜超过45°,也不宜低于5 °,座席俯视角(座席与场地中心点的连线与水平视线的夹角)一般控制在28 °~°30以内8、看台观众座席布置看台座席布置,首先要方便观众入场和出场,交通过道的布置和尺度应满足安全疏散要求1)观众座席a.凡靠墙边的座席与墙之间应留不小于0.9m的通道,座椅不能靠墙布置,最后排座席与墙之间应留有不小于0.9m的通道,如墙上装有栏杆,宽度应适当加大,一般为5~10cmb.横走道之间的座席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席数不多于26个,当排深不小于0.9m时可增至50个c.观众座席宽度一般为420~500,主席台座席550~600,排深850~1000,座席高度不宜小于350,且不宜大于5502)主席台主席台座席数一般为观众总座席数的0.5%~1%,主席台应设专用出入口及通向场地的梯步,主席台占面宽不宜过大,尽量少占最佳观众座席,主席台面宽大型馆18m左右,中小型12m左右,容纳人数15~30人主席台也可不设固定看台,可在最好看台部位用栏杆围出部分专用座席供贵宾使用,平时仍作为观众席3)裁判席裁判席设在主席台对面,一般在两侧布置运动员入场口。

体育馆调研报告

体育馆调研报告

体育馆调研报告13建筑学2班张毅132********调研时间:2016年11月12日调研地点:安徽建筑大学南区体育馆、安徽大学新区体育馆调研目的:1、了解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的基本特点及内部空间组织形式;大致了解其用途。

2、学习体育馆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方法,建筑与环境及建筑内部的功能流线和交通流线;要了解疏散的各注意事项,由于其特定的用途和使用特征,如何疏散成了重中之重。

3、了解大空间建筑的设计要点、结构选型要求、消防疏散设计等;4.体会立面设计和体型设计的建筑规律,体会其是以何种形式与体育馆建筑特征的形象相吻合的。

一、体育馆建筑综述1、体育馆建筑概述体育场馆,作为大空间公共建筑在我国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类型不断丰富,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体育馆建筑的发展动态体育馆建筑的发展应该朝着普及为主,多向发展,多元组成,功能多样,量体裁衣,设施机动,设备求新,复归自然,重视环境,崇尚纯真的方向前进。

3、观念的更新:一个新的建筑类型出现的初期,人们关心的主要是满足使用需要,用途专一是首要目标。

但是,当实践证明它得不到充分利用时,人们就进而考虑如何发挥潜力、提高效率而不拘泥于它是什么建筑类型,观念上的界限就会被打破。

4、体育馆的功能分析:(1)以观众厅、比赛场地为中心,环以上各功能房间,且上述房间都容纳在观众厅升起看台的下部空间内。

(2)贵宾、领导使用房间和大部分工作人员使用房间设置在一层,观众使用的房间设置在二层。

(3)各类人员使用的功能区都有单独出入口,且在体育馆主体建筑的不同方位。

5.体育馆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6、体育馆的内部人流分析:(1)观众人流路线是体育馆的主要流线,观众一般从室外广场上二层平台通过检票后达到观众休息厅,然后进入观众厅的观众席位上。

(2)贵宾、领导人流路线通常从一层通过单设的出入口经休息厅进入观众厅内的贵宾席或主席台。

(3)运动员人流路线从一层单设的入口进入大厅,再到运动员休息室、更衣室。

学校体育场馆设计调研报告

学校体育场馆设计调研报告

学校体育场馆设计调研报告一. 引言体育运动是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条件,我校计划设计一座现代化的体育场馆。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流行的学校体育场馆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为我校的体育场馆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我校体育部的老师参与了实地考察并提供了专业建议。

同时,我们还查阅了相关的学术论文、设计案例和规范标准,以获取全面准确的调研数据。

三. 调研结果1. 设计原则学校体育场馆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多功能性:体育场馆应该具备不同场地和设施,可以满足多种体育项目的需要;- 空间灵活性:体育场馆应具备可调整的场地布局和灵活的空间划分,以满足不同项目的要求;- 人性化设计:体育场馆应该注重观众席的设计,提供良好的视野和舒适的观赛环境;- 设施设备先进性:体育场馆应配备齐全的现代化设施和器材,提供先进的训练和比赛条件。

2. 常见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我们了解到以下几种常见的学校体育场馆设计方案:- 单体式体育馆:采用一座大型体育馆的设计,更适合大型赛事和集中训练;- 综合式体育馆:结合了多功能体育场地和健身设施,适用于多种体育项目和学生锻炼;- 模块化体育馆:通过模块化设计,可随时增加或减少场地数量,适应不同规模的体育活动;- 室外体育广场:利用校园空地打造的室外体育场所,更加便于大规模活动和集体体育锻炼。

3. 实地考察案例在实地考察中,我们拜访了几所著名高校的体育场馆,包括北京大学体育馆、上海交通大学综合体育馆和清华大学室外运动场。

他们的体育场馆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这些学校的体育场馆均遵循多功能性、空间灵活性和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同时,它们还注重了场馆的安全性,采用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措施和设施。

此外,在投影、音响和照明等方面的设备配置也非常先进。

四. 结论与建议基于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对我校体育场馆的设计提出以下建议:1. 在场馆设计中,应考虑到多种体育项目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场地和设施;2. 注意场馆空间的灵活性,以应对不同规模的体育活动;3. 注重场馆的人性化设计,包括观众席的设计和舒适度的提升;4. 保障场馆的安全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设施;5. 配备齐全的现代化设备,提供先进的训练和比赛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四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正放四角 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 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星型四角锥网架、单向折线型 网架等型式。 • (3)三角锥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三角锥网 架、抽空三角锥网架(分Ⅰ型和Ⅱ型)、蜂窝形三 角锥网架等型式。 • (4)六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形式有:正 六角锥网架。 • 1.2网架结构的主要特点 • 空间工作,传力途径简捷;重量轻、刚度大、抗震 性能好;施工安装简便;网架杆件和节点便于定型 化、商品化、可在工厂中成批生产,有利于提高生 产效率;网架的平面布置灵活,屋盖平整,有利于 吊顶、安装管道和设备;网架的建筑造型轻巧、美 观、大方,便于建筑处理和装饰
北京首都体育馆

网架结构不仅实 现了利用较小规格的 杆件束建造大跨度结 构,而且结构占用空 间较小,更能有效利 用空间。它的整体性 好,稳定性好,空间 刚度大,能有效承受 非对称荷载、集中荷 载和动荷载,并具有 较好的抗震性能
2网壳结构 曲面形网格结构称 为网壳结构,有单 层网壳和双层网壳 之分。网壳的用材 主要有钢网壳、木 网壳、钢筋混凝土 网壳等。 2.1网壳结构的形式 主要有球面网壳、 双曲面网壳、圆柱 面网壳、双曲抛物 面网壳等。
3.2膜结构主要特点:自重轻、跨度大;
建筑造型自由丰富;施工方便;具有良好 的经济性和较高的安全性;透光性和自结 性好;耐久性较差。

膜结构体系由膜面、边索和脊索、谷索、 支承结构、锚固系统,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连 接节点等组成,见右下示意图
膜结构按支承条件分类为:柔性支承结构体
系、刚性支承结构体系、混合支承结构体系 ,结构示意图见下图
2.按构造分类
• (1)独立基础(单独基础)。 • 1)柱下单独基础。单独基础是柱子基础的主要类型。 • 2)墙下单独基础。墙下单独基础是当上层土质松软,而在不深处有较好 土层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和减少开挖土方量而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
• (1)板式基础 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C15或者C20混凝土及1,2级钢筋 。垫层用C7.5~C10混凝土或三合土,灰土。一般用于基础上部荷载较小 ,地基容许承载力较大的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 基础尺寸及配筋形式按计算确定。基础荷载的偏心距不大时,独立基 础的地面常为方形,偏心距大时则为矩形
2.按构造分类
• (1)独立基础(单独基础)。 • 1)柱下单独基础。单独基础是柱子基础的主要类型。 • 2)墙下单独基础。墙下单独基础是当上层土质松软,而在不深处有较好 土层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和减少开挖土方量而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
2.张拉式膜结构(Tension Suspension Structure)
以膜材、钢索及支柱构成,利用钢索与支柱在膜材中 导入张力以达安 定的形式。除了可实践具创意,创新且美 观的造型外,也是最能展现膜结 构精神的构造形式. 近年 来,大型跨距空间也多采用以钢索与压缩材构成钢索网来 支撑上部膜材的形式。因施工精度要求]高,结构性能强, 且具丰 富的表现力,所以造价略高于骨架式膜结构。
网壳结构(网壳结构出现早于平板网架结构) 郑州体育馆圆形钢屋盖是规模较大的球面网壳。
悬索结构
北京工人体育馆,建成后一直是北京地区举行大型活动的重要 浙江人民体育馆,其屋顶为椭圆平面,长径80m,短径60m,采 场所,建筑面积约 4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整体形 用双曲抛物面正交索网结构。 式为圆形,顶棚为辐轮式悬索结构,跨度达到96米,堪称该结 构的经典范例。
2)柔性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
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 柔性基础。 · 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200mm;也可做成 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 C7.5或C10素混凝土垫层,厚度lOOmm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 为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锈蚀。
3.充气式膜结构(Pneumatic Structure)
充气式膜结构是将膜材固定于屋顶结构周边,利用送 风系统让室内气压上升到一定压力后,使屋顶内外产生压 力差,以抵抗外力,因利用气压来支 撑,及钢索作为辅助 材,无需任何梁,柱支撑,可得更大的空间,施工快捷, 经济效益高,但需维持进行24小时送风机运转,在持续运 行及机器维护费用的成本上较高。
2)柔性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
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 柔性基础。 · 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200mm;也可做成 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 C7.5或C10素混凝土垫层,厚度lOOmm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 为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锈蚀。
薄壳结构:建筑工程中的壳体结构多属薄壳结构(学术上把满足 t/R≤1/20的壳体定义为薄壳)。 5.1薄壳结构的形式 薄壳结构按曲面形成可分为旋转壳与移动壳;按建造材料分为钢 筋混凝土薄壳、砖薄壳、钢薄壳和复合材料薄壳等。 5.2薄壳结构的特点 壳体结构具有十分良好的承载性能,能以很小的厚度承受相当大 的荷载。壳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主要是利用了其几何形状的合理 性,以材料直接受压来代替弯曲内力,从而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 。因此壳体结构是一种强度高、刚度大、材料省的即经济又合理 的结构形式。
4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是以能受拉的索作为基本承重构件,并将索按照一定 规律布置所构成的一类结构体系,悬索屋盖结构通常由悬索系 统,屋面系统和支撑系统三部分构成。用于悬索结构的钢索大 多采用由高强钢丝组成的平行钢丝束,钢绞线或钢缆绳等,也 可采用圆钢、型钢、带钢或钢板等材料。 4.1悬索结构形式按索的布置方向和层数分为:单向单层悬索 结构;辐射式单层悬索结构;双向单层悬索结构;单向双层预 应力悬索结构;辐射式预应力悬索结构;双向双层预应力悬索 结构;预应力索网结构等。
平面呈矩形。建筑物东西长122.2米,南北长107米,建筑
面积4万平方米。比赛大厅屋盖净跨112×99米,屋盖结构 为平板型双向空间钢网架网架结构是由很多杆件通过节点 ,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网状空间杆系结构。网架结构根据 外形可分为平板网架和曲面网架。通常情况下,平板网架 简称为网架;曲面网架简称为网壳。且网架结构组合有规 律,大量节点和杆件的形状、尺寸相同,并且杆件和节点 规格较少,便于生产,产品质量高,现场拼装容易,可提 高施工速度。
膜结构和索-膜结构 张拉整体结构是空间领域的一种新型的机构体系,她具有构造 合理、自重小、跨越空间的能力强的特点。美国亚特兰大奥运 会主体育馆采用的张拉结构,平面为240m*193m的椭圆形。
混合结构 混合结构(杂交空间结构)可以使刚性结构体系之间的组合如 ,如拱与网格结构组合形成的拱支网架结构、拱支网壳结构等 ;柔性结构体系之间的组合,如悬索与薄膜组合而成的索膜结 构等;柔性结构体系与刚性结构体系之间的组合。
4.2悬索结构的特点 悬索结构的受力特点是仅通过索的轴向拉伸来抵抗外荷载的作 用,结构中不出现弯距和剪力效应,可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 悬索结构形式多样,布置灵活,并能适应多种建筑平面;由于 钢索的自重很小,屋盖结构较轻,安装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 但悬索结构的分析设计理论与常规结构相比,比较复杂,限制 了它的广泛应用(吉林省速滑馆)
膜结构按结构可分为:骨格式膜结构、张拉
式膜结构、充气式膜结构。详细见下图

膜结构建筑形式从结构上分可分为:骨架式膜结构,张 拉式膜结构,充气式膜结构3种形式
1.骨架式膜结构(Frame Supported Structure)
以钢构或是集成材构成的屋顶骨架,在其上方张 拉膜材的构造形式,下部支撑结构安定性高,因屋顶 造型比较单纯,开口部不易受限制,且经济效益高等 特点,广泛适用于任何大,小规模的空间。
• 大跨空间结构的类型和形式十分丰富多彩,习惯上 分为如下类型: • 刚性结构 • 柔性结构 • 混合结构
刚性结构
1、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和折板结构;
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在我国有 所发展,但因为施工比较费时费事,目前应用较少 2、平板网架结构; 3、网壳结构; 平板网架和网壳结构还包括一些未能单独归类的特殊 形式,如折板式网架结构、多平面型网架结构、多层 多跨框架式网架结构等,总称为空间网格结构。这类 结构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持续不衰。
3、膜结构:薄膜结构也称为织物结构,是20世纪中叶发
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它以性能优良的柔 软织物为材料,由膜内空气压力支承膜面,或利用柔性钢索 或刚性支承结构使膜产生一定的预张力,从而形成具有一定 刚度、能够覆盖大空间的结构体系。
3.1膜结构的主要形式:主要有空气支承
膜结构;张拉式膜结构;骨架支承膜结构 等形式。
柔性结构
1、悬索结构
2、膜结构和索-膜结构; 当膜结跨度较大时,需用索加强,可称为索-膜结构; 悬索结构、膜结构和索-膜结构等柔性体系均以张力来 抵抗外荷载的作用,总称为张力结构。
混合结构
· 通常是柔性构件和刚性构件的联合应用,也称为“杂
交结构”。
体育馆结构形式具体使用范例
平板网架结构 首都体育馆采用斜放正交网架; 上海万人体育馆采用圆形平面三向网架
屋顶及外围护结构结构形式及使用范例
• 1网架结构 • 由多根杆件按照某种规律的几何图形通过节点 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称之为网格结构,其中双 层或多层平板形网格结构称为网架结构或网架 。它通常是采用钢管或型钢材料制作而成。 • 1.1网架结构的形式 • (1)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两 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两向正 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等型式。
除以上几种空间结构外,尚有组合网架结构、预应力网格结构、 江南大学体育馆体育馆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内场面积为长 管桁结构、张弦梁结构、点连接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索穹顶结构 54米宽39米,可容纳的观众席位有4085座。具备篮球、排球、 等几种常用空间结构,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实用范围。比如点连接 手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和健身等大型活动场地。 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能利用玻璃的透明特性追求建筑物内外空间 的沟通和融合,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支承玻璃面板的整 个结构系统,使这种结构系统不仅起到支承作用,而且具有很强 的结构表现功能;索穹顶结构则完全体现了fuller关于“压杆的 孤岛存在于拉杆的海洋中”的思想,是由连续的拉索和不连续的 压杆组成的一各受力合理、结构效率极高的结构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