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分解教育教学
健身气功八段锦讲解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讲解:预备式两脚并步站立两手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膝关节稍曲,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间距10cm,目视前方。
注意:要沉肩,垂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后腰)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脚尖,两脚平行站立,不要八字脚。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交叉,掌心向上,目视前方,两腿伸直,两掌上托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肘关节内伸直,同时下巴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然后两腿膝关节微曲,两臂分别于两侧下落,两掌落于腹前,目视前方,一上一下算一次,共六次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1、重心右移,左腿开步站立,腿伸直,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左掌在外,目视前方。
2、右掌曲指向右拉至肩斜,左掌呈八字掌,左臂内旋向左推出与肩同高,同时腿弯曲呈马步,动作停,目视左前方。
3、重心右移,两手变自然掌,右手向右画弧,与肩同高,目视右手,掌心斜向前,重心继续右移。
左脚回收并步站立,同时两掌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共三次,一左一右为一次。
左边三遍最后一动,身体重心继续左移,右脚回收呈开步站立,膝弯曲,同时两掌下落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注意:两脚跟外撑,换向时先曲膝再开步。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1、两腿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经面前上穿,随之臂内旋上举至头上方,右掌同时随臂内旋下按至右髋旁,指尖向前,动作略停。
2、两腿膝关节微曲,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于腹前,同时右臂外旋,右掌向上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但左右相反,该式一左一右为一次,共三次。
最后一动变两腿膝关节微曲,右掌下按于右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注意:两手指方向,力在掌根。
上体要舒展。
肘关节稍曲。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心肝脾肺肾,喜怒悲忧恐惊思)1、两腿挺膝,重心升起,同时两臂伸直,指尖向下,目视前方。
八段锦

健身气功· 八段锦
教学策略
各方面的压力 会有浮躁的心情 对学习产生不利的 影响
学生学情
本校大一学生 身心发展趋于成熟 有较好的运动能力 有较强的创造能力 有较强的体育意识
健身气功· 八段锦
教学策略
指导思想
启发式指导 运用灵活多变手段 循序渐进的方式 分解和组合的方式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教师总结讲评,师生再见,值日生归还
器材。
目的: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
学生的机体功能。
健身气功· 八段锦
教学媒体
录音机一台、接力棒两根、一块篮球场。
健身气功· 八段锦
教学效果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预计课的平
均心率为90~100次/分。运动密度 35%~40%。预计教学的技能目标基本达成: 9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正确的技术动作, 8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口令提示下练习动 作。通过接力跑练习,学生不但在身体上 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参加体育 运动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积极的参加到 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师生相互问好(行抱拳礼) 记录考勤 宣布本次课的任务 安排见习生
目的:加强组织纪律,集中学生注意力。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健身气功· 八段锦
(二)热身阶段 15'
游戏:小渔网 10'
在指定的区域内,按照事先讲好的游戏规则进 行 提高学生身体的柔韧性
徒手操 5'
目的:通过游戏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学习八段锦做好 充分的准备。
49′ 5′
44′ 20′ 10′ 14′
健身气功· 八段锦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八段锦动作要点与功法作用预备式动作要点:头向上顶,目视前方,下颌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松,腹部松沉,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两脚稍曲,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长体中正。
功法作用: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要点:两掌上托,力在掌根,下颌先向上再内收,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功法作用:脐以下为上焦,胸隔至脐为中焦,胸隔以上为上焦。
两手交叉上举,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
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部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要点:侧拉之手五指并拢曲紧,肩臂放平,八字撑侧撑,沉肩坠肘,曲腕竖指,掌心弹空,上体直立,两脚跟外撑。
功法作用:展肩扩胸,刺激督脉和背部腧穴,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
有效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协调能力,增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腕关节及指关节的灵活性,有利于矫正驼背,肩内收等不良姿式,很好的预防肩、颈疾病。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要点:舒胸展体,拔长腰脊,两肩松沉,上撑下按,力在撑根。
功法作用: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可以牵拉腹腔,对中焦脾胃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时,刺激位于胸斜部的相关经络,及背部腧穴。
具有调理脏腑经络的作用。
使脊柱内各椎骨间的小关节、小肌肉得到锻炼,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肩、颈疾病。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要点:下颌内收,头向上顶,肩向下沉,转头不转体,悬臂两肩后张,转头悬臂弧度要大。
功法作用: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情伤害。
通过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尽力牵张作用,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诸脏腑,往好瞧的转头动作,可以刺激颈部大椎穴,以及背部五脏六腑的腧穴,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
八段锦ppt课件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化的教学辅助工具等。
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参与到八段锦的创新发展中来,集思广益 ,共同推动八段锦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八段锦文化
效果与目的
跑步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减肥效果也较为明显;而 八段锦的目的则是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增强内力等。
06
八段锦的未来发展 与展望
八段锦在全球的传播与推广
八段锦作为中国传统的健身气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了更好地推 广和传播八段锦,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向世界展示八段锦的魅力 和价值。
八段锦可以在室内或室外练习, 不受场地限制,如办公室、家中 、公园等。
05
八段锦与其他健身 方式的比较
与太极拳的比较
起源与历史
太极拳和八段锦都源于中国,但 太极拳历史更为悠久,约在14世 纪左右,而八段锦则稍晚,约在
宋、明之间。
动作与招式
太极拳的动作更加缓慢、连续和流 畅,注重内外兼修,而八段锦的动 作则更加简练、紧凑,注重调息和 内气运行。
第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
总结词
缓解颈椎疲劳,增强颈部肌肉力量。
详细描述
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随后头颈缓缓向左右两侧转 动,同时吸气,直至不能再转动为止,同时呼气。重复此动作3次。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总结词
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
详细描述
马步站立,双手反按在膝盖上方,指尖向内。随后头部和臀部向左右两侧摆动, 同时吸气。摆动至极限后,随呼气缓慢恢复至初始姿势。重复此动作3次。
《健身气功八段锦》PPT课件

调理脾胃需单臂举
调理脾胃需单臂举
“脾主升,胃主降 ”
1
2
3
按摩 脾胃 肝胆
调,胃主降浊,一升一降,调理脾胃功能 要点:
上掌向侧, 下掌向前, 相对互撑, 百会劳宫。
( 1 )左手自身前成豎掌向上高舉,繼而翻掌上撐,指尖向右,同時右掌心 向下按,指尖朝前。
( 2 )左手俯掌在身前下落,同時引氣血下行,全身隨之放鬆,恢復自然站 立。
( 1 )兩腳平行開立,略寬於肩,成馬步站式。上體正直,兩臂平屈於胸前, 左臂在上,右臂在下。
( 2 )手握拳,食指與拇指呈八字形撐開,左手緩緩向左平推,左臂展直, 同時右臂屈肘向右拉回,右拳停于右肋前,拳心朝上,如拉弓狀。眼看左手。
( 3 )、( 4 )動作與( 1 )、( 2 )動作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各 開弓 4 ~ 8 次。
健身气功八段锦
八段锦是以肢体运动为主要特点的导引术,它通过肢体运动强壮筋骨,
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功法特点主要 表现为势正招圆。整套动作看似横平竖直、柔和缓慢,但却方圆相应、松紧结 合。
八段锦由八节组成 ,体势动作古朴高雅 ,故名。八段锦的体势有坐
势和站势两种。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身体偏弱的患者锻炼。站势运 动量稍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
三焦为元气之通路,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通调任脉,顺畅三焦。
要点:
以腰为轴转, 眼光视极远, 掌心暗上托, 小指麻涨感。
( 1 )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徐徐分別自左右身側向上高舉過頭, 十指交叉,翻轉掌心極力向上托,使兩臂充分伸展,不可緊張,恰似伸懶腰狀。 同時緩緩抬頭上觀,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態,此時緩緩吸氣。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教案(五进教学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教案【简介】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从北宋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其特点为动作简单易行,健身效果明显,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瑰宝。
八段锦的“八”字不是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
“锦”字则表示每招每式的汇集,如丝锦般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办法。
八段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人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要素的民族传统运动方法。
中国传统健身方法有很多种类,八段锦只是其中之一,历史悠久,对于防治疾病有奇效,该功法之所以有治病强身的奇效,主要是能够打通人体的经络系统,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八段锦最大的特点是在练习的时要求手臂的旋转,通过两臂的内外旋转来加大对手臂的扭矩,从而加大对手臂的压力.八段锦练习当中,处处体现锦缓的特征。
即运动强度小,时间较长。
较长时间的缓慢动作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特点】八段锦功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二、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三、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动作要领讲解】练习八段锦对基本身形的要求较高,习练者通过锻炼基本身形可以克服关节和肌肉的酸痛,为放松入静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习其他动作打下基础。
下面我们就介绍练习八段锦所需掌握的基本身形和预备式。
一、基本手形1、拳形:大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2、掌形:掌形之一,五指微屈,稍分开,掌心微含;.掌形之二,拇指与食指竖直分开成八字状,其余三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掌心微含。
3、爪形:五指并拢,大拇指第一指节,其余四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扣紧,手腕伸直。
二、基本步型马步:开步站立,两脚间距约为本人脚长的2-3倍,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
预备势动作一: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动作二:随着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侧开步,脚尖朝前,约与肩同宽;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两侧摆起,约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预备式动作解说: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
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十公分,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颌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松,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往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正确做法:沉肩垂肘,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功法作用: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解说: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插,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然后,两掌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合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
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身拉,两掌下落,松腰成宽,沉臂坠肘,松腕竖指,上体通正。
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懈断劲。
正确做法: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颌先向上注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有掌根。
功法作用:根据中医说法,脐以下为下焦,胸格至脐我中焦,胸格以上我上焦。
这一式动作,通过两手交插上举,缓慢用力,保持身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
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与韧带,下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骨颈椎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插与胸前,左撑在外,目视前方。
第二个动作,右掌曲指,向右拉到臂前,左掌成八字撑,左臂内旋,向左推出,与肩同高,同时,两脚曲膝半蹲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
八段锦一一讲解步骤分解

八段锦一一讲解步骤分解八段锦是一套古老的健身功法,又称为八宝织锦或八宝功。
它由八个简单而流畅的动作组成,涵盖了身体的各个部位,练习这套功法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调节呼吸和内脏器官的功能。
下面是八段锦的一一讲解步骤分解。
第一段再四平这一段主要是通过身体的自由伸展和舒展,使气血畅通,增强身体的柔韧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2.吸气,抬起双臂至头顶,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分开。
3.同时,用力用脚后跟踮起,身体尽量向上伸展。
4.吐气,将手臂缓慢下放至初始位置,重复多次。
第二段张弓朝阳这一段主要锻炼肩部和胸部的肌肉,帮助改善姿势和保持胸部的挺拔。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2.吸气,屈膝,同时用力将双臂向上举起,手臂伸直,手掌相对,与肩膀同高。
3.同时,将身体向后轻微仰起,保持松弛的下巴和颈椎。
4.吐气,将双臂放下,回到初始位置,重复多次。
第三段摇头摆尾这一段主要是锻炼颈部和腰部的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腰部疲劳。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2.吸气,同时向左侧转头,将下巴放在左肩上。
3.同时,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向左侧倾斜。
4.吐气,将头和身体回到中间,然后重复相同的动作到右侧。
第四段左右开弓这一段主要锻炼肩部和背部的肌肉,增强上肢的力量和灵活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2.吸气,屈膝,将左腿向一侧弯曲,同时用力将右臂向后拉伸,左手放在胯部,手平行于地面。
3.同时,向前伸展右臂,手掌朝下,尽量挺胸和收腹。
4.吐气,将右臂放下,回到初始位置,再换另一侧重复动作。
第五段双手捧天这一段主要锻炼腹部和背部的肌肉,提高躯干的稳定性和身体的协调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双腿分开,与肩同宽,手臂自然下垂。
2.吸气,将双臂同时向两侧抬起,与肩同高,手掌向上。
3.同时,用力将上半身向后仰,感觉到背部和腹部的拉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分解教学————————————————————————————————作者:————————————————————————————————日期:《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分解教学》特点: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间、神与形合,气韵其中。
预备式:动作分解: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臂外旋,掌抱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10公分,目视前方。
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意守丹田。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额微收,舌抵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踏腰,跪腿,八字脚。
正确做法:注意沉肩坠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跃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功法作用: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身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分解: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然后两腿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额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全式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挽舒指,上体中正。
三焦:上焦横隔以上心肺;中焦横隔以下肚脐以上,肝胆脾胃;下焦肚脐以下,肾、膀胱、大肠、小肠。
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泄断劲。
正确做法: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额先向上助力,在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在掌根。
功法作用:理三焦的三焦,根据中医的说法,脐以下为下焦,胸隔至脐为中焦,胸隔以上为上焦。
本动通过两手交叉上举,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合,通过拉长驱干与上肢各关节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止肩部疾患,颈锥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从下焦向上提起,防治五脏六腑下沉,锻炼颈椎。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左掌在外,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右掌屈指,向右拉至肩前,左掌成八字掌,左臂内旋,向左推出,与肩同高,同时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第三个动作,重心右移,两手变自然掌,右手向右划弧,与肩同高,掌心斜向前,重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势动作与左势相同,只是左右相反。
左右开弓似射雕,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
做第三遍最后一动时,身体重心继续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下落,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侧拉之手五指要并拢,屈紧,肩部(臂)放平,八字掌侧撑,须沉肩坠肘,屈挽竖指,掌心含空。
开弓手守云门穴,肺经起点,肩要平,守住肺气;八字掌,食指尖为商阳穴,大肠经起点,眼神定气。
易犯错误:端肩,弓腰,八字脚。
正确做法:沉肩坠肘,上体直立,两脚跟外撑,展肩扩胸。
功法作用:本动展肩扩胸,可刺激督脉的背部俞穴,同时调解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它能有效的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时增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腕关节及指关节的灵活性,并有利于矫正驮背,肩内收等一些不良姿势,很好的预防肩、颈疾病。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经面前上穿,随之臂内旋,掌上举至头的左上方,右掌同时随臂内旋下按至右髋旁,指尖向前,动作略停;第二个动作,两腿膝关节微弯曲,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于腹前,同时右臂外旋,右掌向上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右势动作与左势动作相同,但左右相反。
该势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
做到第三次最后一动时,变两腿膝关节微屈,右掌下按至右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舒胸展体,拔长腰脊,两肩松沉,上撑下按,力在掌根。
易犯错误:本动两掌手指方向不正,肘关节没有弯曲度,上体不够舒展。
正确做法:注意两掌放平,指尖摆正,力在掌根,肘关节稍屈,对拉拔长。
功法作用: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可以牵拉腹腔,对中焦脾胃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时可以刺激位于胸节部的相关经络以及背部的输穴等,具有调解脏腹经络的作用,该势动作使脊柱内各锥骨间的小关节及小肌肉得到了锻炼,从而增强了锥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肩颈疾病。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重心升起,同时两臂伸直,指尖向下,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上动不停,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向左后转,动作稍停,目视左斜后方;第三个动作,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右势动作与左势相同,方向相反。
该势一左一右为一势,共做三次。
做到第三次最后一动时,变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肩向下沉,转头不转体,旋臂两肩后张。
易犯错误:上体后仰,转头又转体,转头与旋臂不充分。
正确做法:下额内收,转头、旋臂幅度应该大一些。
功法作用:五劳指心、肝、脾、胃、肾五脏劳损,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伤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情伤害,忧愁思虑伤心、大怒气逆伤肝、寒冷伤肺、大饱伤脾、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恐惧不节伤志、风雨寒暑伤形。
这个动作通过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劲力牵争作用,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诸脏腑,往后瞧的转头动作,可以刺激颈部大椎穴,以及背部五脏六腑俞穴,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还能够增加颈部及肩关节周围,参与动作肌群的收缩力,增加颈部运动幅度,活动眼技,预防眼疾疲劳,及肩颈等背部疾患,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驱神经系统的疲劳。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两掌上托至头上方,肘关节微屈,指尖相对,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臂向两侧下落,两掌扶于膝关节上方;第三个动作,重心向上稍升起,随之重心右移,上体向右侧倾,俯身,目视右脚面;第四个动作,重心左移,同时,上体由右向前、向左旋转,目视右脚跟;第五个动作,重心右移,成马步,同时,头向后摇,上体立体,随之下额微收,目视前方。
右势动作与左势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该势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
做完三次后,重心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同时,两臂经两侧上举,两掌心相对,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下按至腹前,指尖相对,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马步下蹲要收髋敛臀,上体中正,摇转时,脖颈与尾闾对拉伸长,速度应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易犯错误:摇转时颈部僵直,尾闾摇动不圆活,幅度小。
正确做法:上体右倾,尾闾左摆,上体前俯,尾闾向后划圆,上体不低于水平,使尾闾与颈部对拉拔长,加大旋转幅度,上体侧倾和向下俯身时,下额不有意内收或上仰,颈锥与肌肉尽量放松,伸长。
功法作用:心火与心热火旺的病症,属阳热内盛的病疾,该势动作两腿下蹲,摆动尾闾,可刺激锥柱督脉,通过摇头,可刺激大锥穴,从而达到输经泄热的目的,有助于去除心火。
在摇头摆尾过程中,脊柱腰段、颈段大幅度侧曲,缓转及回旋,可使整个脊柱的头颈段,腰腹及臀、腹部肌群,参与收缩,即增加了颈、腰、髋的关节灵活性,也发展该部位的肌力。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伸直站立,同时,两掌指尖向前,两臂向前、向上举起,肘关节伸直,掌心向前,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臂屈肘,两掌下按于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第三个动作,两臂外旋,两掌心向上,随之两掌掌指,顺腋下后插;第四个动作,两掌心向内,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至腿部,随之上体前俯,沿腿后向下摩运,经脚两侧至于脚面,抬头,目视前下方,动作略停;第五个动作,两掌沿地面前伸,随之用手臂带动上体立起,两臂肘关节伸直上举,掌心向前。
该势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做完六次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向前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两掌向下摩运要适当用力,至足背时松腰沉肩,两膝挺直,向上起身时,手臂要主动上举,带动上体立起。
易犯错误:两手向下摩运时,膝关节弯曲,低头,向上起身时,起身在前,举臂在后,正确做法:两手向下摩运时,不要低头,膝关节伸直,向上起身时,要以臂带身。
功法作用:通过大幅度前屈后伸,可刺激脊柱督脉,以及阳关、尾终等穴,有助于防治生殖、泌尿系统一些慢性病,达到固肾壮腰的目的。
通过脊柱大幅度的前屈后伸,可有效发展驱干前后曲伸脊柱肌群的力量与伸展性,同时,对于腰部的肾、肾上腺、输尿管等器官有良好的牵拉按摩作用,可以改善其功能,刺激及活动。
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两腿半蹲成马步,同时,两掌握拳于腰侧,大拇指在内,拳眼向上,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左拳向前冲出,与肩同高,拳眼向上,目视左拳;第三个动作,左臂内旋,左拳变掌,虎口向下,目视左掌;第四个动作,左臂外旋,肘关节微曲,同时,左掌向左缠绕,变掌心向上后握住,大拇指在内,目视左拳;第五个动作,左拳曲肘回收至腰侧,拳眼向上,目视前方。
右势动作与左势动作相同,该势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
做完三次后,重心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拳变掌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冲拳时怒目圆睁,脚指抓地,扭腰瞬间,力达拳面,马步的高低,可根据自己的腿间力量灵活掌握,回收时要旋挽,五指要用力抓握。
易犯错误:冲拳时,上体前俯,端肩,掀肘,回收时旋挽不明显,抓握无力。
正确做法:冲拳时,小臂贴肋前送,头向上顶,上体立直,肩部松沉,肘关节微曲,力达拳面,回收时先五指伸直,充分旋挽再屈指,用力抓握。
功法作用:中医认为,肝主金,肝开窍于目,该势中的怒目瞪眼,可刺激肝精,使肝血充盈,肝气舒泄。
该势动作两腿下蹲,脚指抓地,双手攥拳,旋挽,手指诸节强力抓握等动作,可刺激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脉,同时,可使全身肌肉筋脉受到劲力牵张刺激,长期锻炼可使全身肌肉坚实有力,气力增加。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两脚跟提起,头上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
该势一起一落为一次,共做七次。
动作要点:上提时,脚跟提起,脚指抓地,脚跟尽力抬起,两腿并拢,百惠穴上顶,略有停顿,掌握好平衡,脚跟下落时,脚跟轻轻下震,同时,沉肩舒臂,周身放松。
易犯错误:上提时端肩,身重心不隐。
正确做法:脚指抓往地面,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百惠穴上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