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的SWOT分析与展望-2019年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英语专业大学生swot分析范文

英语专业大学生swot分析范文

英语专业大学生swot分析范文SWOT分析是把企业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等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寻找制订适合项目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是一种能够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如何去避免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根据这个分析,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

它很有针对性,有利于个人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结合SWOT模型对自身分析及制定的个人战略如下:(1)SWOT分析:1.内部环境分析优势(Strengths):做事比较认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事物积极探索的精神。

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善于发现事物和环境乐观积极的一面。

上进心、责任心较强,能够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生活。

与环境有较强的交互能力,能充分主动得利用环境资源。

逻辑思维性和条理性较强,能冷静处理困难问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

劣势(Weakness):做事不够果断,尤其事前作决定的时候老是犹豫不决。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英语口语不好不善于交际,说话太过直率,不善于控制情绪,没自信,总是放大自己的缺点。

挫折承受力不强。

2外部环境分析机遇(Opportunities):能在郑州大学里学习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个人能力。

企业正一步步走向专业化,对管理人才需求量大。

我国的经济总体运行良好,就业前景广阔。

在学校能够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同学和朋友,可以向他们学到很多东西,另外还能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

就专业知识方面,在学校可以更多的获得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威胁(Threats):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社会提供的好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压力较大。

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的SWOT分析与展望-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的SWOT分析与展望-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的SWOT分析与展望-2019年教育文档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的SWOT分析与展望SWOT为英文单词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和Threat (威胁)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组合①。

对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进行SWOT分析,目的在于分析此专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和威胁,进而制定出利用机遇、化解威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的专业培养方案,使应用英语专业能够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发展的现状(一)应用英语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较大发展(Strength)1.专业地位得以确立。

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明确规定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设立“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英语教育”四个专业。

至此,应用英语作为专业的地位得以确立。

它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一定的涉外工作岗位群,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设置的市场需求导向和学生跨专业的职业能力倾向十分明显。

2.专业培养目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较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熟悉和掌握一定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适应涉外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

应用性和复合性十分明显,培养方向灵活多样,培养目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3.“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日渐成熟。

“英语+专业”已成为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此模式坚持英语与应用类专业、英语知识与技能、应用类专业知识与技能并重,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复合型人才。

市场业已证明,这种复合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②。

可以说,“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日渐成熟。

从这种培养模式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原则:紧跟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拓培养方向,使专业内涵不断丰富;强化英语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涉外工作岗位群需要;整合语言能力与专业能力,整合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胜任特定领域的工作,并且能够适应日益加剧的职业变迁。

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2019年精选文档

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2019年精选文档

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本文以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从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工作状态、岗位能力及毕业生职业发展影响等方面做了了调查.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和分析,就高职毕业生自身而言,发现影响其顺利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于:能力结构不合理,尤其欠缺适应岗位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职业核心能力。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就加快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课题组针对山东商务职业学院2013-2015年应用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206份,收回有效问卷172份,问卷有效率为83。

5%。

一、问卷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1.工作单位性质调查显示,有50%以上毕业生找到了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其中在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达到 72%。

可以看出,毕业生大多认同“先就业、再择业”的念,“先就业”已成为毕业生的首要选择;二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已经没有显著变化,观2013年68%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2014年有74%的学生选择民营企,2015年在民营企业的学生达到70%。

随着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并伴随着企业制度的完善,企业待遇的提高和用人机制灵活,越来越受到高职毕业生的青睐.每年约有9%的毕业生有自主创业的强劲的需求。

相对而言,在国企工作的毕业生仅约占8%。

还有约15%的学生选择继续求学深造。

2。

毕业生工作状态和愿望前景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90%的毕业生对自身当前从事的工作基本满意;82%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岗位基本胜任,82%没有近期内调换工作的打算;在打算调换工作的学生中,85%认为工作太累、待遇太低.12%是因为专业不对口要调换工作.分析认为,虽然有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的压力,使毕业生总体上保持了一种有了工作就好的想法.但是毕业生对就业的状态比较满意。

高职毕业生若能掌握一定的就业能力和基本的就业素质。

swot分析案例范文英语专业

swot分析案例范文英语专业

swot分析案例范文英语专业SWOT Analysis Case Study: English MajorSWOT analysis is a strategic planning tool that helps organizations identify their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This framework can also be applied to academic programs and majors to assess their current state and develop strategies for improvement. In this case study, we will conduct a SWOT analysis for an English major program.Strengths:1. Strong faculty: The English major program has a team of highly qualified and experienced faculty members who are experts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They possess advanced degrees, publish scholarly articles, and actively engage in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2. Diverse course offerings: The program offers a wide range of courses covering various aspects of literature, linguistics, creative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This breadth of course options allows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interests and tailor their education to their specific goals.3. Reputation and accreditation: The university's English major program has a well-established reputation for academic excellence and is accredited by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bodies. This recognition attracts high-caliber students and enhances the program's credibility.4. Student support services: The program provides comprehensive student support services, including academic advising, career counseling, and tutoring. These services help students navigate their academic journey and achieve their goals.5.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e program offers a variety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uch as student-run literary journals, writing workshops, and language clubs. These activities foster a vibrant and engag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help students develop valuable skills beyond the classroom.Weaknesses:1. Declining enrollment: The English major program has experienced a decline in enrollment in recent years,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a shift in student preferences towards more career-oriented majors.2. Limited funding: The program faces budgetary constraints, which can limit its ability to invest in new resources, such as technology,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3. Outdated curriculum: The program's curriculum may not be keeping pace with the evolving needs of the job market and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ields.4. Lack of industry partnerships: The program haslimited partnerships with local businesses, organizations, and industries, which can hinder students' access to internships, job opportunities, and real-world experience.5. Low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s: The program's graduates may face challenges in finding employment, particularly in traditional English-related fields, due to the perceived lack of practical skills and job-readiness.Opportunities:1.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s: The program can explore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 or concentrations that combine English with other disciplines, such as digital humanitie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or data analysis.2. Expanding online and hybrid learning: The program can leverage the growing demand for online and hybrid learning by developing high-quality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s, which can increase accessibility and reach a wider student audience.3. Customizable degree pathways: The program can introduce more flexible and customizable degree pathways, allowing students to tailor their education to their specific career goals and interests.4. Lifelong learning initiatives: The program can expand its offerings to includ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continuing education courses, and certificate programs, catering to the needs of working professionals and lifelong learners.5. Strengthening industry partnerships: The program can actively seek to establish partnerships with localbusinesses, organizations, and industries,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more internship opportunities, networking events, and career-relevant experiences.Threats:1. Competition from other academic programs: The program faces competition from other academic programs, both within the university and at other institutions, that may offer more career-focused or specialized degrees.2. Changing job market demands: The job market is evolving rapidly, and the program may need to adapt its curriculum and career preparation strategies to ensure its graduates remain competitive and relevant.3. Declining public funding: The program may be affected by the overall trend of declining public fund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which can limit its ability to invest in resources and maintain the quality of its offerings.4. Demographic shifts: Changes in the demographic composition of the student population, such as declining birth rates or shifts in international student enrollment,can impact the program's enrollment and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5. Technological disruptions: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such as the emergence of AI-powered writing tools and language translation services, may disrupt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ields.综合分析来看,这个英语专业的 SWOT 分析结果显示,该专业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和学生支持服务方面有较强的优势,但面临着招生下降、资金不足和就业率偏低等挑战。

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SWOT分析与展望

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SWOT分析与展望

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SWOT分析与展望作者:张立春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33期摘 ; ;要:本文对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及本专业在校生进行了SWOT分析,并基于该SWOT分析就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在儿童英语文化市场中拥有的机遇及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提出未来发展展望。

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完善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实现个人在专业层面上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英语教育 ; ;SWOT分析 ; ;就业SWOT分析法即从研究对象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四个方面开展调查、分析、研究。

针对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展开SWOT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在当前时代大背景下拥有的专业优势和社会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劣势,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化背景为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提供的机会和市场经济体制下面临的问题。

指导专业毕业生就业时能够发挥和强化专业优势、克服和改正专业劣势、抓住和利用机会、正确化解威胁,使毕业生明确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及未来可利用的就业市场。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发展现状(一)师范院校学前与英语教育双专业培养,专业化程度高(Strength)。

由于受学历限制,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学前教育方向的英语教师,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幼儿园教师或幼儿英语培训机构教师,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同时开设英语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如此开设课程的目的是为未来我国幼儿教育领域培养发展全面、拥有职业道德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幼儿英语教师。

课程方面包括“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英语语音”“學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英语口语”“学前教育学”“英语培训机构创办于管理”“儿童游戏”“英语儿童剧创编”“幼儿园班级管理”“综合英语”“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等,学科知识覆盖了英语教育、学前教育两大专业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的“SWOT”分析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的“SWOT”分析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的“SWOT ”分析1、优势( 1)、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强高职高专教育使学生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毕业生就业的基础,但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择业中有其自身特点,他们的就业岗位一般都在基层第一线,除了理论外,企业更看重能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随时灵活熟练处理生产第一线问题的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目标不是高级管理人才或是高级技术人才,而是培养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 2)、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业高职高专毕业生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在学历上始终处于劣势,如何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就显得更加重要。

当今教育已由“大众化教育”代替了“精英教育”,大学生已不是天之骄子。

高校毕业生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目标,正确自我定位,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调整择业心态,积极投身到就业队伍中去,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 3)、学习能力强高职高专毕业生初出茅庐,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一到工作岗位后会有不适应。

同样,在与企业其他人员相比,高校毕业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比较强,肯吃苦,肯上进。

根据“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2004 年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报告”中显示,在收回的561 份调查表中,基本能胜任现任工作的有 419 份,占调查总人数的 74.69%; 基本适应的有 106 份,占调查总人数的 18.89%;尚有余力的有 33 份,占调查总人数的 5.88%; 不适应的仅为 3 份。

在各种能力评价中,毕业生认为自身相对欠缺的有外语阅读和翻译能力、创新能力及美学修养。

此外,在调查中,有 90.11%的毕业生在离开学校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先进 ;有 9.18%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完成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及发表过论文。

2、劣势( 1)、弱势文凭从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专科应用英语

专科应用英语

专科应用英语专科应用英语: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正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日益提高,专科应用英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本文将探讨专科应用英语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发展。

现状:专科应用英语是指专门针对特定领域或行业进行英语应用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通常以专业课程的形式出现,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医疗英语、法律英语等。

目前,专科应用英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重视并采用专科应用英语。

在专科应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特定的英语技能,如商务交流、医疗沟通、法律写作、旅游翻译等,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因此,专科应用英语的学习对于企业和机构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挑战:虽然专科应用英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语言难度。

不同领域的英语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不同,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语言水平和专业素养。

此外,由于专科应用英语的学习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特定领域或行业,因此与行业相关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也需要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和适应。

另一个挑战是教学方式和评估标准的问题。

当前的专科应用英语教学往往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评估标准也不够明确和客观,难以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未来发展:专科应用英语的未来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1. 加强教育投入。

企业和机构应该加大对专科应用英语的投入,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培训机会,以提高员工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2. 建立专业认证制度。

国际上已经有一些专业认证机构,如国际商务英语认证(IBO)、旅游英语认证(TITI)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机会和发展方向。

3. 加强语言和文化的交流。

学生应该积极学习和了解行业相关的语言和文化,以更好地适应和应用在不同领域的英语语言和文化。

专科应用英语是一个重要的英语学习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关于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发展前景探析

关于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发展前景探析

关于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发展前景探析职业院校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资源不足、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目标与实际需求脱节等。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前景也在逐渐展现出来。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困境之一是教学资源不足。

相比于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在师资力量、教材与教学设备方面都相对不足,这对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了影响。

由于教学资源有限,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往往不能提供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和资源。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还面临着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教师在英语专业方面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无法满足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需求。

这导致一些学生仍然存在英语能力薄弱的问题。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与实际需求脱节的困境。

一方面,一些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而忽视了阅读和写作等其他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英语综合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些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不能满足学生在工作和实践中的真实需求。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前景是积极的。

随着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重视。

政府和学校都加大了对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支持力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发展机会。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也受益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在线学习平台的应用为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

教师的培养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发展的关键。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可以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面临着一些困境,但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师水平,调整教学目标与实际需求的关系,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将会逐渐改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的SWOT分析与展望SWOT为英文单词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和Threat (威胁)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组合①。

对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进行SWOT分析,目的在于分析此专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和威胁,进而制定出利用机遇、化解威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的专业培养方案,使应用英语专业能够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发展的现状(一)应用英语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较大发展(Strength)1.专业地位得以确立。

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明确规定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设立“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英语教育”四个专业。

至此,应用英语作为专业的地位得以确立。

它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一定的涉外工作岗位群,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设置的市场需求导向和学生跨专业的职业能力倾向十分明显。

2.专业培养目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较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熟悉和掌握一定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适应涉外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

应用性和复合性十分明显,培养方向灵活多样,培养目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3.“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日渐成熟。

“英语+专业”已成为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此模式坚持英语与应用类专业、英语知识与技能、应用类专业知识与技能并重,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复合型人才。

市场业已证明,这种复合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②。

可以说,“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日渐成熟。

从这种培养模式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原则:紧跟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拓培养方向,使专业内涵不断丰富;强化英语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涉外工作岗位群需要;整合语言能力与专业能力,整合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胜任特定领域的工作,并且能够适应日益加剧的职业变迁。

(二)应用英语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Weakness)1.专业名称还有待规范。

作为专业名称,“应用英语”与“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英语教育”有明显的交叉和重复,因为这三个专业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也是英语与商务、与旅游、与教育的复合。

从这个角度看,应用英语在命名上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折中主义倾向,命名还不够科学、规范,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专业的发展。

2.知识与能力还需进一步整合。

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却不等同于能力。

虽然高职高专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普遍不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但并不意味他们实践操作能力也一定不强。

应用英语专业的长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知识与能力的进一步整合。

现行“英语模块+专业模块”课程设置模式显然不能达到整合的目的。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都要求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现行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讲授知识+实践训练”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知识与能力分割,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2)各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倾向,班级授课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教学设计预设的目标。

3.教师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应用英语专业优秀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四个维度组成:(1)学科教学能力;(2)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3)教学观;(4)教师学习与发展观。

这四个维度整合了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并要求教师以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支撑自身职业生涯发展。

而现行具备这些素质的教师不多。

应用英语专业的复合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跨专业教学能力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

显然,“学科知识为主+教学技能培养”模式培养的教师很难出色地胜任应用英语专业的教学任务。

(三)应用英语专业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1.外语(英语)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急需。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急需大量既懂英语、又懂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后,社会急需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化基础、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用英语流利地进行国际交流和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的口、笔译能力,并能独立从事对外贸易、外事、交际、旅游等业务工作的人才。

单一的阅读型和语言技能型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③。

2.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发展为应用英语专业提供了良好机遇。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后,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的宗旨就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

理论上,高职高专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地位是平等的;实践上,国家高度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确定“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建设100所高职示范性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④。

这些都为应用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保证。

(四)应用英语专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Threat)1.专业培养方向难以适应日益严峻的职业变迁。

应用英语专业根据社会发展,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现代社会变化日益加剧,不断催生新的职业和新的涉外工作岗位。

其结果是学生面临更严峻的职业变迁。

应用英语专业在培养方向上不可能保证学生终身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

一方面,由于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应用英语专业不能预测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设置专业、确定培养方向都需要严格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延长了适应市场的周期。

2.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全球经济的曲折发展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具体表现在:(1)市场提供的工作岗位不足;(2)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不得不降低就业期望,参与应用型工作岗位竞争;(3)越来越频繁的职业变迁,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难以适从。

学生就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3.课程多而杂、知识泛而浅、技能会而不精的矛盾难以解决。

应用英语专业至少跨两个专业,要求开设更多的课程,使学生掌握更宽泛的知识和技能,必然会导致课程多而杂、知识泛而浅、技能会而不精的矛盾,影响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和职业能力。

在与其他专业大致一样的教学时限里,主要依靠英语系的资源,以注重课程数量叠加、忽略内容整合的课程设置模式,以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些矛盾实属困难。

二、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展望(一)整合学生的职业能力整合的能力观将一般素质与具体工作情境结合起来,把能力看做个体在职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注重学生在具体工作情境中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⑤。

应用英语专业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这两种性质的职业能力在内容上都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⑥。

对这些能力的整合是应用英语专业的终极目标。

就职业而言,是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整合;就素质而言,是对学生生存能力和完善人格的整合。

这种整合依靠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层面的整合,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能理解新技术,适应职业变迁,提出合理化建议等;使学生能制订工作计划,解决问题,评估工作,具备分析与综合、系统思维的方法,以及决策、获取信息、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人际交往和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并逐步具备社会责任感、宽容、参与意识、成功欲、主动性等优良品质。

(二)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应用英语专业虽然归属于英语类,但课程设置不完全由英语系(部)决定。

开设什么课程、理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实践技能的要求、学生职业发展等关键问题都需要整合。

具体表现在:(1)将企业纳入教学资源系统,参与课程设置。

设计主体方面,由专业带头人牵头,组织英语教师、专业培养方向教师、相关企业和就业部门合作制订课程设置方案;课程功能方面,帮助学生就业是基本目标,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是较高目标,课程设置要整合好这两个层次的目标,企业对两个层次的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

(2)课程功能方面,基础课、英语课和专业课坚持知识与技能并重,技能与人格和谐发展,各板块课程相互融合,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整合。

(三)完善教师培养模式,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应用专业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而现行“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培养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教学需要,整合教师培养模式实在必要。

以下途径值得探索:(1)重视“双师”素质,鼓励英语与培养方向专业教师相互交流、学习。

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裨益。

教师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也能进一步了解、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教学效果。

(2)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聘请企业专家、技术能手培训教师,或派遣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过程。

这种形式能更好地整合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但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继续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与技能,工作压力更大。

因此,应为教师营造充满关爱的柔性环境,以有利于教师成长。

(四)整合教学过程,积极探索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应用英语专业兼具理论性、实践性与复合性。

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以上特点,使其成为整合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终身学习等理论指导各教学环节。

教学观方面: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自身积极、主动地学习与训练逐渐建构起来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创设能调动其主动建构自身认知与技能系统的学习环境,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

教学方法方面: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方法,将工作情境引入教学过程,既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地展现出来,激活学生的认知潜力,又能使学生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方面:改变以终结性考试为唯一形式,以理论知识为全部内容,以定量评价为客观标准的评价方式。

应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与技能并重,同时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更大程度地激励学生学习。

[注释]①陈丽华,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与整合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20.②③徐小贞,等.中国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99-100,98.④王金洛.“工学结合”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27.⑤赵美琳,郭巧丽.基于能力观的高职课程模式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25.⑥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