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营销中的博弈论 免费
博弈论例子

一.信号博弈1.网购市场逆向选择行为交易发生之前的信息不对称易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当交易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时,通常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买方处于信息劣势.由于买方无法完全掌握商品的质量信息,或者无法鉴别卖方传递的信息是否有效,从而难以准确辨别商品质量的优劣.由于劣质商品成本低于优质商品,卖方更倾向于销售劣质商品滥竽充数,若两者具有相同的价格,则劣质商品的卖方能够获取高额利润。
此时,优质商品卖方处于劣势状态,会逐渐被驱逐出市场,这就是逆向选择的基本过程。
在网购市场,由于交易信息传递的虚拟性、较大的信息搜寻成本、商家的信息垄断和网络监管的不健全,从而导致了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网购市场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市场,但在不完全信息的博弈中,参与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可以通过传递信号给其它参与人以便使对方观察到某种信号而调整自身行动.因此,高质量的商家为了向消费者显示自己所属类型,会有强烈动机对外传递信号。
在网购中传递信号可以是某种质量认证、消费保障和信誉机制等.不少网购购物平台会根据消费者好评设置信誉等级,如淘宝根据信誉积分将商家分为20个等级.这些等级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信誉资产,并为商家赢得大量的订单。
当然,商家为了获得并传递这种声誉信号需要在在付出成本。
高质量商家获取声誉信号的成本相对较低,低质量商家为了冒充高质量商家要付出的信号成本很高。
假定高质量商家认证的成本为α,低质量商家认证的成本为β,显然α〈β分离均衡:高质量商家会通过传递高质量显示信号,从而获得(0,—α)的收益;低质量商家则不会传递高质量显示信号,消费者会据此判断其类型,并实现(0,0)的收益.混同均衡:高质量的商家有积极传递高质量显示信号的动机,因为如果不传递,消费者便无法分清该商家的商品是高质量还是低质量,会按照低质量的价格支付,此时高质量商家就会退出市场。
高质量商家继续参与市场交易就必须通过传递高质量显示信号,在现实中,高质量商家一般都会进行质量认证.低质量商家可能为了冒充高质量商家参加认证,也可能不认证,当低质量商家也进行高质量认证时,消费者便在博弈中无法根据信号分清商家类型,此时的均衡为混同均衡。
博弈在营销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营销中的应用一、博弈论概述博弈论又叫对策论,它属于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博弈论是社会科学的数学基础,是一种研究经济行为或其它行为主体相互间关系及其寻求均衡状态的方法或工具。
20世纪初,公理集合论的大师策墨罗(E.Zermelo)就下棋证明了几个特殊的博弈定理。
法国大数学家波莱尔(E.Borel)提出了“有限形式的极小极大定理”。
1928年,美籍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首次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定理。
1944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和经济学家摩根斯坦(Morgenstern)通力合作,写出了《博弈论和经济行为》的巨著,这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博弈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
博弈论是关于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处于利益冲突的双方在竞争性活动中制定最优化策略的理论,而博弈方法则是根据博弈规则选择处理竞争、冲突或危机的最佳方案的方法。
在博弈论中,将那些考虑对方决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最佳策略以战胜对方,取得尽可能好的结局的竞争、竞赛或斗争的现象称为博弈现象。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支付、结果与均衡,其中,参与人、战略和支付是描述一个博弈所需要的最少的要素。
(1)参与人。
他是博弈中的决策主体,其目的是通过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的支付,即有权制定对付对手的行动方案,是与博弈的结局有利害关系的参加者。
参与人可以是人、集体甚至是大自然等,如体育比赛中的运动员、谈判双方的代表、交战的军事集团、经济竞争中的企业或公司等。
这里一般假定参与人是理智的,而且参与人必须有可选择的行动和一个很好定义的偏好函数,那些不作决策的被动主体只当作环境参数来考虑。
除一般意义的参与人外,为了分析的方便,在博弈论中,“自然”常常作为“虚拟参与人”对待,例如,在管理会计中曾经流行的“决策理论模型”就假定企业是单一的个体,并与环境博弈。
(2)行动。
博弈论在营销管理中的巧妙运用

据 统计 , 当今 世 界 五 百 强 企 业 中 , 超过 4 0 % 的大公 司 都认 为 它 们 的成 功 归 功 于企 业 对 博弈 论 的巧妙 运用 。在 日趋 激烈 的竞 争 环 境 中 , 企业
《 纽约邮报》 的价格从 4 O 美 分提高到 5 O美 分时 , 它的竞 争对手 《 每日 闻》 没育提价。随后 , 邮报 在恢 复原 价 4 O蒡 分后 挑 衅 性地 在 部分 地 区降 价 至2 5 美分 , 此时 , 《 每 日新闻》 明白了来 自《 纽约
息往 往 不 对 称 。 博 弈 论 就 是 研 究 不 同 主 体 之 间
察, 陶朱公 发现 附近食客大 多是 为人担 货 的脚 夫, 而那 些生 意红 火 的饭 馆 均 以 回头 客 居 多 。于
是, 陶朱 公 把 店 里 的 小号 碗 换 成 了 大 号 碗 , 在 价 格不 变 情况 下 , 增加饭菜分量。这一招下来 , 一 个 月时 间 就 拥 有 了 5 0多个 回头 客 。 与 此 同 时 ,
一
、
博弈论在营销 管理 中的作 用
效率更高 , 失误率降低。 ( 二) 博弈论在营销管理中的作用 春秋末期 , 大智 者范 蠡在 助越王 勾践灭 吴 后, 来 到 了 齐 国临 淄 。经 过 考 察 , 他 在 几 家 饭 馆 生 意红 火 的 地 段 , 也 开 了家 饭 馆 。 然 而 , 和 生意
论 中决策模型来解决这些 问题 , 将使决策过程更 加科学化 、 合理化。博弈论对 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和方式 的改变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 将博弈论知 识 用 于企 业 经营 问题 分 析之 中 , 如 针 对 营 销 问题 的
种类、 结构 , 构建 出相应 数学 博弈 模 型, 用 于 描 述、 反 映市 场 竞 争 参 与 人 的 策 略选 择 动 机 , 以便
经典博弈论

这个故事讲的道理是,尽管所罗门王不知道 两位妇人中谁是婴儿的母亲,但他知道婴儿真正 的母亲是宁愿失去孩子也不会让孩子被劈成两半 的。所罗门王正是利用这一点,一下就识别出谁 是婴儿的真正的母亲了。所罗门王的这种方法在 博弈论中被称为“ 机制设计 ” ,即设计一套博弈 “ 机制设计” 的规则,令不同类型的人作出不同的选择,尽管 每个人的类型可能是隐藏的,别人观察不到,但 他们所作出的不同选择却是可以观察到的。观察 者可以通过观察不同人的选择而反过来推演出他 们的真实类型。
而事实上是,村子里的这100对夫妇的男人都 不忠,但由于女人不会将她知道的事实告诉不 忠男人的妻子,每个女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男人 不忠。因此,该村子一直很稳定,而没有发生 妻子杀死丈夫的行为。 村子里有一个辈分很高的老太太,她德高望重, 诚实可敬。因每个人都向她汇报村里的情况, 因此她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她知道每个男 人都不忠。
5、走出囚徒困境的机制设计 、 冻结价格战的博弈机制
美国有两家销售音像商品的商店“疯狂 艾 迪 ( Crazy Eddie ) 和 纽 马 克 与 露 易 斯 (Newmark&Lewis),它们之间在市场上 存在竞争。当它们进行合谋时,如何保证对 方不会背叛而降价的一个前提就是如何能迅 速查出对方的背叛行为并给予惩罚。
飞机或轮船公司为了将这些在经济学 中被称为具有不同支付意愿的人区分开来, 让能支付较高价格的人支付较高价格,就设 计了一种“信息甄别”的机制,这种机制就 是设立头等舱、二等舱、三等舱……等等。 这种机制发挥作用的道理是这样的,我们可 以用著名的“ 所罗门王断案 ” 的故事来说 “ 所罗门王断案” 明。所罗门王是古代以色列国的一位以智慧 著称的君主。
3、信号传递博弈例子 、 有N个电视剧,其中有一个情节是一位武林豪 杰在交通要道边开了一个酒馆。生意十分兴隆, 引起另一位武林高手的垂涎。这位武林高手决定 打败那位豪杰然后霸占酒馆。两强相遇,武林豪 杰和武林高手相互之间不知对方底细,于是来一 番比试。本来,他们俩可以通过打斗来解决问题, 但打斗一场双方都会有所损伤,不如通过其他方 式比较武功高低。豪杰拿来5块砖,一掌将其击碎, 高手也不示弱,照样击碎5块砖。于是,豪杰又拿 来十块砖,同样是一掌击个粉碎,高手见之,心 中没底,于是明白自己武功较豪杰还差一截。于 是,这位武林高手甘拜下风,放弃了原来的计划, 弃剑而去。
博弈论与战略营销

博弈论与战略营销周东生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很早就指出,任何企业都只有两个最基本的职能:营销和创新。
商场如战场。
谈到企业营销战略,很多媒体喜欢以军事用语来描述:广告轰炸,价格战,通路战,……企业之间真的只有你死我活的竞争、一个企业的成功真的必须建立在其竞争对手的失败之上吗?非也!企业间的战略是互动的,任何一个“损人利己”的战略一般都会导致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应。
而对手的反战略又往往会使原先的战略失去效用。
到头来,其净结果通常是大家都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囚徒的困境)。
博弈论与战略营销作业ABCXX公司是一家由小型规模发展成中型规模的XX企业,但XX行业的大企业很多(如三菱、日立、东芝等),并且其品牌均为著名的跨国公司品牌,历史悠久,销售渠道广泛并且成熟。
作为ABC公司的总经理通过《博弈记与战略营销》课程的学习,启发很深,因此就ABC公司和大企业间的经营市场品牌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博弈作如下探讨和分析:一、以小博大1.低调行为在1~2年内建立三大产品的独立大规模现代化生产基地,建立全国各地县级城市以上的销售及售后分公司,制定极其有效的激励政策,广泛推广具有领先技术的产品,不高调不张扬,在所有竞争对手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奠定迅速发展壮大的基础。
2.快速建立样板工作今后几年能否快速发展,有无一定数量的档次较高客户满意的样板工程非常关键,为建立样板工程可以采用“吃小亏占大便宜”的方法,对今后市场非常有利的项目,宁愿在价格、付款方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给用户特殊的优惠,取得重点项目从而建立该地区的样板工程。
3.“傍大款”想方设法与大型房产公司、大型政府工程(如2008年奥运会工程,2010年世博会工程),政府办公地搬迁工程,大型动迁工程等项目,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成为战略联盟,创立品牌形象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甚至在某些房价趋升的城市,可与房产公司一起联建房产项目。
4.与当地政府共创“双赢”地区政府比较重视当地的税收收入。
博弈论(生存智慧大全集)_成交技巧:销售中的博弈计谋

销售人员是一切的关键。
在自由企业制度中,销售人员是创造需求的动力,需求消费掉供给,这是整个经济的发动机。
销售人员如何以最高的上限销售,需要高超的成交技巧。
只有你卖了东西一切才成为可能!一些销售人员曾经参加过专业训练,所以他们刚一接触客户成交就开始了,这未免太早了点;还有些人意识到买主不准备再谈的时候才使用成交策略,这又太晚了。
如果你没有认识到让买主尽快做出决定是成交策略唯一的作用,你就不会成为一个谈判高手,因为你坐失良机。
成交高手知道交易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期待,就是找到想买你产品或服务的人;第二阶段是资格认定,就是寻找能买得起你产品或服务的人;第三阶段就是刺激欲望,使人们更想要你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他人的;第四阶段就是成交。
如果你经常注意这四个阶段,你就是一个高手了,因为准确地把握时机会增强你的力量。
你已经知道了在什么时候成交,接下来就要知道如何成交。
这里介绍一些成交技巧可以参照。
转圈讲故事。
买主拒绝你,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理由不这样。
遇到这种情况,你就给他们讲些故事,让他们改变主意。
你心里想想:“我刚才问了能不能成交,但是时机不对。
我给他们分分神,一会儿再问这个问题。
”你领着他们进行了一圈心灵的漫步,再回到交易的问题上。
如果他们还拒绝,你就再让他们走一圈,用故事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之后,再谈成交问题。
不错的推销人员能不厌其烦地反复五六次,出色的推销员能做10到12次而坚持不懈。
所以不要认为一次否定就是最终的拒绝,只把它看成是一种标志,说明你需要领着买主再走一圈。
让买主不再拒绝。
无论什么时候客户表示不喜欢,他都不去争辩对错,或者想办法打消这种想法。
他这样说:“但这不妨碍您今天买车是吗?”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这么说有点蠢,因为他觉得客户会笑话他。
然而,很多次买主不再拒绝。
你的买主说:“你们只有红色的汽车吗?我想要绿的。
”你回答:“但这不妨碍您今天买车是吗?”你的买主说:“不,我猜不会。
”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是如果你试试看,我相信你会责怪自己,因为你发现这么多年让你恼火的否定意见其实根本用不着去理会。
博弈论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在营销策划中,博弈论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营销人员制定更加有效的推广策略。
博弈论是研究在两个或多个互相竞争的个体之间进行的相互作用的数学分支,它可以用来探索在不确定性环境下行为者做出的决策的可能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博弈论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
首先,博弈论可以帮助营销人员理解消费者的行为。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常常会考虑到竞争者的存在。
例如,如果消费者知道某个产品有一个更好的替代品,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购买替代品。
在这种情况下,营销人员可以利用博弈论的原理来了解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来吸引消费者。
其次,博弈论也可以帮助营销人员制定价格策略。
在市场上,竞争对手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价格战。
在这种情况下,营销人员可以利用博弈论原理来了解竞争对手的策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市场份额和保持利润。
另外,博弈论也可以帮助营销人员了解广告效果。
对于营销人员而言,广告的投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如果广告的效果不好,将会对公司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营销人员可以利用博弈论的原理来定量地评估广告效果,并据此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提高广告的效果和回报率。
最后,博弈论也可以帮助营销人员优化促销策略。
促销是营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提高销售额。
但是,如果策略制定不当,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营销人员可以利用博弈论的原理来评估不同的促销策略,并制定最佳的促销策略,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回报率。
总之,博弈论在营销策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营销人员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制定价格策略、评估广告效果和优化促销策略。
随着博弈论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应用,它将会成为营销策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营销博弈浅谈

营销博弈浅谈营销是商业运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主动掌握市场动态,理解各种竞争策略,以便能够在博弈中取得优势。
本文将从营销博弈的概念、博弈理论的应用以及营销博弈的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浅谈。
1. 营销博弈的概念营销博弈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寻找优势策略并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市场效果的策略性决策。
博弈中的参与者包括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他们通过相互之间的互动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营销博弈是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战略决策的过程,旨在获得市场份额、提高销售额和提升品牌价值。
2. 博弈理论在营销中的应用博弈理论是研究博弈参与者在特定情况下做出决策的数学模型。
在营销中,博弈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了解市场竞争的动态和预测竞争对手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博弈理论的应用。
2.1 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指参与者的利益完全相反,一方的收益等于另一方的损失。
在营销中,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价格战常常被看作是零和博弈。
企业希望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竞争对手也会采取类似的策略。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企业可以找到最佳的价格水平以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2.2 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强调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不进行合作,各自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在营销中,非合作博弈可以用来研究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广告和促销策略。
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和促销活动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但竞争对手也会采取类似的策略。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估,企业可以确定最佳的广告和促销策略。
2.3 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在决策过程中可以进行协作以提高共同利益。
在营销中,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可以被视为一种合作博弈。
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和供应保障,同时供应商也能够获得更稳定的订单和市场支持,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3. 营销博弈的实践案例营销博弈的实践案例可以从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中找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销中的博弈论第一章:不要匆匆拉“降价策略”上马竞争策略篇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产品,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产品所提供的实际利益和效用,即产品的核心。
一种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所接受,不仅决定于生产者能向社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该产品是否给消费者带来了实际的利益,使其需求得到满足。
谁能够更好更快地设计、制造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谁就拥有更大的营销竞争力。
因此,产品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最基本的竞争策略。
一个产品应该定什么样的价格,不是根据营销者的产品成本而决定。
而是因为消费者认为你的产品值多少钱,他是否可以承受并消费得起你的产品。
价格不是影响消费者的唯一要素。
本部分将其扩展为“竞争策略”,以补充营销者所需要的一些竞争策略。
陶朱公,春秋末期人,即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
《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当然入选为“中国十大富豪”之首。
陶朱公很有经商的头脑。
他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即“论其(商品)有余和不足,则知(价格)贵贱。
”他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
这就很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发展。
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供应市场,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
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打击了积极性,人们就不愿生产,市场的货物也就少了,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
故他提出一套“积贮之理”。
这就是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
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存贮起来。
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
“贵出如粪土”,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尽是抛出。
他离开越国后,来到了齐国首都临淄。
经过考察,他发现有一条街上有几家饭馆生意红火,于是也在那个地段开了家饭馆。
始料未及的是,他的店和其他饭馆价格相当,却无人问津。
陶朱公经过观察,发现光顾这条街的食客大多是为人担货的脚夫,而那些生意红火的饭馆,已经和脚夫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惠顾关系,因而以回头客为多。
于是,陶朱公把小号碗换成大号碗,增加了饭菜的分量,但价格不变。
这一招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个月下来,相对固定的顾客就达到50多个。
陶来公再接再厉,改变了饭馆的采购时间,尽量避开早上和中午的高峰期(此时价格高),并将采购节省下来的开支用来改善饭菜的质量,加入更多的鸡蛋和蘑菇,而价格依然不变。
结果,新面孔接踵而至,饭馆顾客盈门,陶朱公从小小的饭馆发家,三年间就在当地开了几十家分店。
价格不变,而改变产品的份量和质量,陶朱公的营销策略的确高明。
在竞争中,价格是一个敏感的话题,降价也未必是一应百变的策略,如果搞不清楚状况而盲目降价,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
20世纪70年代中期,索尼彩电在日本已经很有名气了,但是在美国却不被顾客所接受,因而索尼在美国市场的销售相当惨淡。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索尼派出了新任的国外部部长卯木肇先生前往美国的芝加哥市。
卯木肇先生风尘仆仆地来到芝加哥市,令他吃惊不已的是,索尼彩电竟然在当地寄卖商店里尘垢蒙面、无人问津。
卯木肇先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日本国内畅销不已的优质产品,一进人美国竟会落得如此下场?经过一番调查,卯木肇先生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公司的前任部长曾多次在当地的媒体上发布降价销售索尼彩电的广告,使得索尼在当地消费者的心目中有着低贱、次品的糟糕印象,索尼的销量当然会因此受到严重的打击。
可见,降价策略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完全失败的。
对于消费者而言,电视的价格虽是选择购买的标准之一,质量更不可忽视,为了图便宜而抱一台质量低劣的电视回家,可能看不了多久就出问题了,最终得不偿失。
而索尼的降价行动切切给了消费者质量低劣的信息。
但是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印象、改变销售的现状呢?卯木肇也一筹莫展。
来到芝加哥一个星期了,卯木肇都没有好好欣赏过这里的美好景致。
一天,他驾车去郊外散心,在归来的路上,他注意到一个牧童正赶着一头大公牛进牛栏,而公牛的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在夕阳的余辉下叮当叮当地响着,后面是一大群牛跟在这头公牛的屁股后面,温顺地鱼贯而入……此情此景令卯木肇一下子茅塞顿开,他一路上吹着口哨,心情格外开朗。
想想一群庞然大物居然被一个小童管得服服帖帖的,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牧童牵着一头带头牛吗!索尼要是能在芝加哥找到这样一家“带头牛”商店来率先销售,岂不是很快就能打开局面?卯木肇为自己找到了打开美国市场的钥匙而兴奋不已。
马歇尔公司是芝加哥市最大的一家电器零售商,卯木肇最先想到了它。
为了尽快见到马歇尔公司的总经理,卯木肇第二天很早就去求见经理,但他递进去的名片却被退了回来,原因是经理不在。
卯木肇心想:刚刚上班,经理不可能不在,不想见我才是真的。
那我就天天来,看谁有耐性。
第三天,他特意选了一个估计经理比较闲的时间去求见,但回答却是“外出了”。
难道说真的要学诸葛亮三顾茅庐?卯木肇不想放弃,他第三次登门,经理终于被他的耐心所感动,接见了他,但却拒绝卖索尼的产品。
经理认为索尼的产品降价拍卖,形象太差。
卯木肇非常恭敬地听着经理的意见,并一再地表示要立即着手改变商品形象。
和经理有了一面之缘,卯木肇开始实施他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立即从寄卖店取回货品,取消降价销售,在当地报纸上重新刊登大面积的广告,重塑索尼形象。
做完了这一切后,卯木肇信心满怀地带着刊有新广告的报纸再次扣响了马歇尔经理的门。
令卯木肇意想不到的是这位马歇尔经理还是抱着对索尼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态度:索尼的售后服务太差,无法销售。
这一次卯木肇没有作过多的解释,因为他明白了他的下一步计划:立即成立索尼特约维修部,全面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重新刊登广告,并附上特约维修部的电话和地址,24小时为顾客服务。
卯木肇第三次去见马歇尔经理时,已做好了再被挑剔的准备。
果然,经理再次重申:索尼在当地形象欠佳,美誉度不够,不受消费者欢迎。
屡次遭到拒绝,卯木肇还是痴心不改。
为了打动这位经理,卯木肇想出了一个计策,他规定他的每个员工每天拨五次电话,向马歇尔公司询购索尼彩电。
马歇尔公司被接二连三的求购电话搞得晕头转向,以致员工误将索尼彩电列入“待交货名单”。
这令经理大光其火,这一次他主动召见了卯木肇,一见面就大骂卯木肇扰乱了公司的正常工作秩序。
卯木肇笑逐颜开,等经理发完火之后,他才对经理说:“我几次三番地来见您,一方面是为本公司的利益,但同时也是为了贵公司的利益。
在日本国内最畅销的索尼彩电,一定会成为马歇尔公司的摇钱树。
”但这位经理还是找了一个理由:索尼产品的利润少,比其他彩电的折扣少2%。
正是经理的这一句话,让深谙营销的卯木肇看到了成交信号。
他知道经理已经动心了,只不过给他一个台阶就行了。
于是,卯木肇如是说:“折扣高2%的商品摆在柜台上卖不动,贵公司的获利不会增多;索尼产品折扣虽然说少了点,但商品俏,销量大,资金周转快,贵公司不是会获得更大的利益吗?”在卯木肇的巧言善辩下,马歇尔公司总经理终于同意放两台索尼彩电在卖场,不过,条件是:如果一周之内没有消费者购买,就立马搬走。
为了开个好头,卯木肇亲自挑选了两名得力干将,把百万美元订货的重任交给了他们,并要求他们破釜沉舟,亲临马歇尔公司卖场促销,如果一周之内这两台彩电卖不出去,就不要再返回公司了……两人果然不负众望,当天下午4点钟,两人就送来了好消息。
马歇尔公司又追加了两台。
至此,索尼彩电终于挤进了芝加哥的“带头牛”商店。
随后,进入家电的销售旺季,短短一个月内,竟卖出700多台。
索尼和马歇尔从中获得了双赢。
有了马歇尔这只“带头牛”开路,芝加哥市的100多家商店都对索尼彩电群起而销之,不出3年,索尼彩电在芝加哥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
对症下药,是治病的基本原则。
同样,如果一个企业在竞争中失利,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一找自己的“病根”,切忌“头痛医头”,甚至“头痛医脚”。
价格大战是商家在竞争中常用的手段,但这一竞争策略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仙丹”,如果企业连自己最根本的弱点都没有找到,就匆匆拉“降价策略”上马,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不说,其导致的后果更是难以估量。
当然,商家的价格战打得越凶,越“惨烈”,消费者就越能尝到越多的“甜头”,得到更多的实惠。
商品价格降了,就等于实际上提高了货币的购买力,同样多的钱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钱就更“值钱”了,这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的确如此,对消费者来说,希望物美价廉,但消费者更希望能够得到同质同价的享受。
可以说,低价如果没有了品质的保证,并非是百姓永远钟情的玫瑰。
从2000年开始的空调大战已经8年了,据业内人士预计,现在市场上的400多个空调品牌,未来几年内能生存下来的品牌不会太多,有的甚至断言不会超过两位数,那些热衷于搞价格战的企业被淘汰是必然的趋势。
业内人士分析,要维护价格秩序,首先,要把产品的成本、价格与一定的质量标准联系起来。
第二章:低价不等于降价其次,市场是多层次的,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占领市场,最好是通过开发高端、中端和低端的产品来赢得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
不同价格的产品的材质是不同的,以低端产品的价位想得到高端产品的享受是不可能的,应坚持优质优价,低质低价。
可以说,在价格大战的无序“厮杀”中,难有最终的赢者,一个有长久生命力的品牌,无不与产品的信誉、服务、质量息息相连。
事实上,如果消费者关注的只是你的价格,就说明你的产品已经没有任何特色,聪明的营销者,这时就应该设法突出产品的特色,而不是一味地在价格上做文章。
对症下药,是治病的基本原则。
如果根本问题不在价格上,就不要降价。
很久以前,有两个满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一个是格林斯,一个是迈克,他们是好朋友,从小一起生活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山村。
当时,这个山村非常穷,环境非常恶劣,尤其是没有水源,人畜用水,都得到十几英里外的地方去弄。
每天一大早,全村老老少少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提着水桶去打水。
格林斯和迈克也每天跟着大伙去打水。
每当累得直不起腰的时候,两个人就会不停地抱怨。
终于,一个挣钱的机会来了。
村里修了一个池子,可惜没有水,村长决定让全体村民去提水,每提一桶给1美分。
“我们去把这份差事揽下来吧,”最先知道消息的格林斯对迈克说,“这个水池经常得补充水,揽下来我们就经常有钱挣了。
”迈克表示赞同。
两个人找到村长,好说歹说,还向村长展示了他们的臂力和发达的肌肉,最后,村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第二天,两个人开始了工作。
他们非常激动,也非常卖力,平时只提一只水桶,这一天,他们每个人提了两只水桶,来回飞奔。
当太阳落山时,他们总共提了100桶水,并且从村长那里领到了l美元的工资。
“我们两个人一天可以挣l美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你看别的村民,一天能够挣5美分就不错了。
”迈克一边数钱,一边兴奋地说,“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会有这么好的工作!”格林斯却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