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经典案例

合集下载

好的纳什均衡例子(一)

好的纳什均衡例子(一)

好的纳什均衡例子(一)好的纳什均衡什么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博弈参与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稳定和平衡的策略选择状态。

在纳什均衡下,任何一个参与者都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大的利益。

好的纳什均衡指的是存在多个纳什均衡时,其中某些纳什均衡比其他纳什均衡更为理想。

例子一: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最经典的例子之一。

假设有两个犯人,他们因为涉嫌合谋犯罪被捕,警察只有有限的证据。

警察与每个犯人分别进行单独审讯,并给他们提供了合作和背叛两个选项,这两个选项对应于认罪和抵赖。

如果两个人都选择合作,即认罪,则每个人都会被判刑2年;如果两个人都选择背叛,即抵赖,则每个人都会被判刑5年;如果一个人选择合作而另一个选择背叛,则合作的人会被判刑6年,而背叛的人会被判刑1年。

在这个案例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互相背叛和互相合作。

然而,互相合作是更为理想的纳什均衡,因为如果两个人都选择合作,他们的总刑期将会最短,只有2年。

例子二:拍卖拍卖是另一个常见的博弈场景。

假设有两个竞拍者A和B,他们在一个拍卖会上竞价购买一件物品。

物品的最低价格为100元。

竞拍者A知道他的估值是200元,而竞拍者B知道他的估值是150元。

他们每次可以按照一定幅度加价,但不能超过自己的估值。

在这个案例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A出价200元,B不出价;B 出价150元,A不出价。

然而,对于卖家来说,A出价200元,B不出价是更好的纳什均衡,因为这样卖家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售出物品。

例子三:价格战价格战是市场竞争中常见的博弈情景。

假设有两家公司A和B,它们在同一个市场上销售类似的产品。

它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利润目标制定价格。

如果两家公司的价格相等,则它们将平分市场份额;如果一家公司的价格比另一家低,则它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这个案例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价格相等和一家公司的价格低于另一家。

然而,价格相等是更好的纳什均衡,因为这样两家公司可以共享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且避免因为价格战而导致的利润下降。

博弈论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策略和利益的数学理论,它在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博弈论中,经典案例是帮助我们理解和应用博弈论理论的重要工具。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经典的博弈论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博弈论的核心概念和应用。

第一个经典案例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指两个犯罪嫌疑人被分开审讯,如果两人都沉默不发言,警方只能以轻罪定罪,每人判刑一年;如果其中一人选择认罪举证,而另一人沉默不发言,认罪者将免于刑事处罚,而另一人将被判十年重刑;如果两人都选择认罪举证,警方将以共同犯罪定罪,每人判刑八年。

在这个案例中,每个囚徒都面临着合作和背叛的选择,他们的最佳策略取决于对方的选择。

囚徒困境案例展示了合作和背叛之间的博弈,以及如何在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之间进行权衡。

第二个经典案例是孩子分糖果。

假设有两个孩子,他们要平分一袋糖果。

如果他们能够达成一致,那么每个人都会得到一半的糖果;但如果他们无法达成一致,糖果将被拿走。

在这个案例中,每个孩子都需要考虑对方的利益和策略,以及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这个案例展示了博弈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博弈中进行合作和谈判。

第三个经典案例是价格竞争。

假设有两家公司在同一个市场上销售相似的产品,它们需要决定产品的定价策略。

如果它们选择相同的价格,那么它们将平分市场份额;但如果它们选择不同的价格,价格较低的公司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这个案例中,每家公司都需要考虑对方的定价策略,以及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润。

这个案例展示了博弈论在市场竞争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竞争中制定最佳策略。

以上三个经典案例展示了博弈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博弈论理论对于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和竞争问题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博弈论的核心概念和方法,为我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决策和策略制定提供有益的启示。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案例,深入了解博弈论的精髓,为自己的决策和行为提供更加理性和有效的指导。

“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

“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

“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博弈论”中一些经典案例,不仅使专业研究人士如醉如痴,也使一些普通民众兴致盎然。

“博弈论”中有一些由点及面、发人深思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使专业研究人士如醉如痴,也使一些普通民众兴致盎然;不仅成为“博弈论”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整个经济学领域中的学术奇葩。

1、囚徒困境假设警察局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嫌疑犯,但获得的证据并不十分确切,对于两者的量刑就可能取决于两者对于犯罪事实的供认。

警察局将这两名嫌疑犯分别关押以防他们串供。

两名囚徒明白,如果他们都交代犯罪事实,则可能将各被判刑5年;如果他们都不交代,则有可能只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年;如果一人交代,另一人不交代,交代者有可能会被立即释放,不交代者则将可能被重判8年。

对于两个囚徒总体而言,他们设想的最好的策略可能是都不交代。

但任何一个囚徒在选择不交代的策略时,都要冒很大的风险,一旦自己不交代而另一囚徒交代了,自己就将可能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对于囚徒A而言,不管囚徒B采取何种策略,他的最佳策略都是交代。

对于囚徒B而言也是如此。

最后两人都会选择交代。

因此,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体理性行为与集体理性行为之间的矛盾、冲突。

囚徒困境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记得姜昆和唐杰忠过去说过一个公共楼道占用问题的相声。

住户在公共楼道里堆满了杂物,结果大家都极不方便,以致即将分娩的妇女都没法及时被送往医院。

但你如果不占用公共楼道,别人也会占用。

每一居住面积狭小的住户从自我利益最大化出发,都会选择占用。

但占用的结果却最终损害了大家的利益。

前几年,我国彩电市场上,生产厂家基于自我利益选择大幅降价,但由此引发的价格战使所有生产厂家都遭受重创,这也是一种囚徒困境。

2、斗鸡博弈两只公鸡面对面争斗,继续斗下去,两败俱伤,一方退却便意味着认输。

在这样的博弈中,要想取胜,就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至少要显示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来,以迫使对方退却。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五篇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五篇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五篇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博弈论的经典案例供大家参考选择。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篇一囚徒困境学习管理学或经济学的人一定都了解一些博弈论方面的知识。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回味。

“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

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

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

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

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

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

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

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

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

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

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

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

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1.《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

在这个案例中,两名囚犯被捕,但检察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判定他们犯罪。

如果两名囚犯都沉默,他们将被判处较轻的刑罚;如果其中一人选择交代,而另一人保持沉默,那么交代的囚犯将获得豁免,而另一人将被判处重刑;如果两人都交代,他们将被判处较重的刑罚。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囚犯都面临着一个困境,无论对方选择什么,自己都会受到损失。

2.《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可以进行合作的博弈。

在合作博弈中,参与者可以通过合作来获得更好的结果。

例如,两家公司可以通过合作来共同开发新产品,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

合作博弈强调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以实现共同的利益。

3.《竞争博弈》。

竞争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博弈。

在竞争博弈中,参与者的利益往往是相互对立的。

例如,两家公司在市场上竞争销售同一种产品,它们的利润往往是相互竞争的。

竞争博弈强调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以争取最大的利益。

4.《博弈的策略》。

在博弈中,参与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来影响结果。

策略是参与者在博弈中可以采取的行动。

不同的策略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而博弈论就是研究参与者如何选择最优策略以达到最大利益的学科。

5.《信息不对称博弈》。

信息不对称博弈是指参与者在博弈中拥有不同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方可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在博弈中占据优势。

信息不对称博弈强调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决策。

6.《博弈的均衡》。

博弈的均衡是指在博弈中参与者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的结果。

在这种状态下,参与者不会再改变自己的策略,因为任何单方面的改变都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好的结果。

博弈的均衡是博弈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参与者的行为和结果。

7.《博弈的合作与对抗》。

在博弈中,合作和对抗是两种常见的行为方式。

合作可以带来共同的利益,而对抗则是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

在实际的博弈中,参与者往往需要权衡合作和对抗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优的结果。

博弈论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1. 恶魔的游戏 (Devil's game)这是一种博弈论的思想实验,假设有两个玩家 A 和 B 同时选择一个数字,如果两个数字相等,则 A 赢;如果两个数字不相等,则 B 赢。

问题在于,无论 A 和B 怎样选择,是否存在一种策略,使得 A 有必胜的把握?答案是不存在这样的必胜策略。

因为无论 A 和 B 怎样选择,都有 50% 的概率两个数字相等,这个概率不受选择策略的影响。

所以,这个游戏是一个“随机游戏”,任何一方都没有必胜策略。

2. 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囚徒困境是最著名的博弈论案例之一。

在这个游戏里,有两个人被抓住了,被判处各自坐牢20 年。

检察官给他们一个选择:如果两个人都认罪,那么各坐8 年;如果其中一个人认罪,而另一个人不认罪,那么认罪的人不用坐牢,而不认罪的人要坐 30 年;如果两个人都不认罪,那么各坐 20 年。

问题在于,两个人应该做什么选择才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个游戏的特殊之处在于,两个人之间的合作可以带来更大的利益,但是他们又互相不信任。

如果两个人都认罪,那么他们的利益是最小的,但是这么做可以避免另一个人的背叛,因此是一种安全策略。

如果两个人都不认罪,那么他们的利益也不是最大的,因为他们错失了合作的机会。

最终,由于信任问题,两个人可能会都选择认罪,而得到不太理想的结果。

3. 鸽子和猫 (Pigeon and Cat)这是一个有趣的案例。

假设有一个狭长的走廊,有一只鸽子和一只猫在两端等待。

如果鸽子朝左走,那么猫就会朝右走;如果鸽子朝右走,那么猫就会朝左走。

如果两只动物在同一个地方相遇,那么鸽子就会被吃掉。

问题在于,这个走廊有多长时,鸽子才有足够的概率逃脱?答案是 2/3。

如果走廊长度小于等于 2/3,那么猫可以直接守在鸽子的对面,而鸽子无法逃脱。

如果走廊长度大于 2/3,那么猫不得不冒着追错方向的风险前进,这就给了鸽子逃脱的机会。

博弈论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博弈论的身影无处不在。

从日常的下棋对弈,到商业世界中的竞争策略,再到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大国博弈,博弈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个经典的博弈论案例,来领略其中的智慧与策略。

案例一:囚徒困境假设有两个犯罪嫌疑人 A 和 B 被警方抓获,但警方没有足够的证据指控他们。

于是,警方将两人分别关押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并分别向他们提出相同的条件:如果 A 坦白而 B 不坦白,那么 A 将被释放,B 将被判处 10 年有期徒刑;如果 B 坦白而 A 不坦白,那么 B 将被释放,A 将被判处 10 年有期徒刑;如果 A 和 B 都坦白,那么两人都将被判处 8 年有期徒刑;如果 A 和 B 都不坦白,那么两人都将被判处 1 年有期徒刑。

对于 A 和 B 来说,他们都面临着两种选择:坦白或不坦白。

从 A的角度来看,如果 B 坦白,那么自己坦白将被判处 8 年有期徒刑,不坦白将被判处 10 年有期徒刑,所以坦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 B 不坦白,那么自己坦白将被释放,不坦白将被判处 1 年有期徒刑,还是坦白更好。

同样的道理,B 也会做出这样的推理。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 A 和 B 都选择坦白,两人都被判处 8 年有期徒刑。

这个结果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最优的,因为如果两人都不坦白,他们都只需要被判处1 年有期徒刑。

但由于彼此之间缺乏信任和沟通,以及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导致了这样一个非最优的结果。

囚徒困境揭示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最终却导致了整体利益的受损。

案例二:智猪博弈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

按一下按钮会有 10 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 2 个单位的成本。

若大猪先到槽边,大猪吃到 9 个单位,小猪只能吃到 1 个单位;若同时到槽边,大猪吃 7个单位,小猪吃 3 个单位;若小猪先到槽边,大猪吃 6 个单位,小猪吃 4 个单位。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博弈论是研究冲突和合作行为的数学理论,主要研究各方在一定规则下作出决策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各种决策情境,揭示行为背后的逻辑。

下面介绍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展示不同情境下的决策策略及其结果。

1. 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

两名囚徒被单独关押,检察官给每人下达选择“合作”或“背叛”的指令。

如果两人都合作,各自判刑较轻;如果其中一人背叛而另一人合作,则背叛者判刑为0,而合作者将被重判;如果两人都背叛,两者皆受重刑。

在这种情况下,每名囚徒都会选择背叛,因为无论另一人选择什么,背叛都是最优选择。

2. 霍巴和鲍勃游戏霍巴和鲍勃游戏是研究博弈过程中的信任和合作的实例。

霍巴拥有100美元,可以选择分享给鲍勃一部分;鲍勃可以选择保留所有款项或回馈一部分给霍巴。

如果鲍勃选择合作并分享款项,那么霍巴会获得更多回报;反之,如果鲍勃保留所有款项,霍巴就会损失。

通过这一博弈,可以观察到信任和合作如何影响双方的回报。

3. 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是一种简单的博弈,展示了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情形。

两名玩家同时出示石头、剪刀或布中的一种手势,胜利者根据规则确定。

在这个博弈中,玩家需要考虑对手可能的策略,选择最佳的手势进行应对。

4. 抢手织物抢手织物是关于资源分配的博弈。

多位玩家竞相争夺一种有限资源,但资源数量不足以满足所有玩家的需求。

玩家需要权衡合作和竞争的策略,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这个案例揭示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作和竞争之间的平衡。

5. 拍卖博弈拍卖博弈是在资源分配中常见的情景。

卖家将物品提供给潜在买家,买家通过出价来竞争物品,最高出价者将得到物品。

在这种情况下,买家需要权衡自己对物品的价值以及出价策略,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6. 鸿门宴鸿门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博弈案例之一。

项羽与刘邦在鸿门相会,项羽有机会消灭刘邦,但最终刘邦却逆袭成功。

这个案例揭示了在战略选择上的巧妙和胜负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14:三个厂商的动态博弈 作业 三个厂商的动态博弈
P(Q)=a-Q,Q=q1+q2+q3,每个厂商的 每个厂商的 边际成本为C,没有固定成本。 边际成本为 ,没有固定成本。企业按照以 下顺序进行产出决策,( ,(1)企业1选择 选择q1, 下顺序进行产出决策,( )企业 选择 , 和企业3观察到 (2)企业 和企业 观察到 ,并同时决 )企业2和企业 观察到q1, 策产量q2,q3。求解此博弈的 策产量 。求解此博弈的SPNE
不拿 1 2 不拿 3 不拿 …… i 不拿 …… 不拿 (2,..2)
n


拿 拿 拿
(1,…1)
(1/2…1/2)
(1/3,…1/3)
(1/i,…1/i)
(1/n,…1/n)
用逆向归纳法求解本博弈的SPNE 用逆向归纳法求解本博弈的
作业11:赡养问题博弈 赡养问题博弈 作业
(2, -1) 赡养 年轻 人 挥霍 不赡养 老年 人 赡养 储蓄 (3,-1) (-2,-2)
作业4:智猪博弈 作业 智猪博弈
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 有猪食槽, 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 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 个单位的猪食进槽, 钮,按一下按钮会有 个单位的猪食进槽, 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 个单位的成本, 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 个单位的成本, 若大猪先到槽边, 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 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 ∶3;小猪 ∶ ;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 ; 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 。 先到槽边,收益比是 ∶4。 写出博弈的标准式,用划线法得出纳什均衡 写出博弈的标准式 用划线法得出纳什均衡
作业8
有多重性纯策略纳什均衡时,如何进行选择 有多重性纯策略纳什均衡时 如何进行选择? 如何进行选择

作业9:福利博弈 作业 福利博弈
求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画出反应曲线 求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画出反应曲线. 画出反应曲线
贫民
寻找工作 救济
政府
游手好闲 -1,3 0,0
3,2 -1,1
不救济
作业10:抓钱博弈 作业 抓钱博弈
博弈论作业
作业1 作业
假设3个农户,假设养羊 假设 个农户,假设养羊q1,q2,q3 个农户 每只羊的价值: 每只羊的价值 V=V(Q)=100-(q1+q2+q3) ( ) ( ) 边际成本c=4 边际成本 求解纳什均衡
作业2 作业
求解伯特兰寡头模型的均衡解 两个厂商生产同类产品,定价p 两个厂商生产同类产品,定价 1,p2 边际成本分别为c 边际成本分别为 1,c2 q1=a1-b1p1+d1p2 q2=a2-b2p2+d2p1
作业15:三个厂商的动态博弈 作业 三个厂商的动态博弈
P(Q)=a-Q,Q=q1+q2+q3,每个厂商的 每个厂商的 边际成本为C,没有固定成本。 边际成本为 ,没有固定成本。企业按照以 下顺序进行产出决策,( ,(1)企业1和企业 和企业2 下顺序进行产出决策,( )企业 和企业 同时决策产量q1, ,( ,(2)企业3观察 同时决策产量 ,q2,( )企业 观察 到q1,q2后,决策产量 。求解此博弈 , 后 决策产量q3。 的SPNE
用逆向归纳法求解 本博弈的SPNE 本博弈的
年轻 人
不赡养 (1, 1)
作业12:青蛙与蝎子 作业 青蛙与蝎子
(-10,5) 咬
求解SPNE 求解 如何通过承诺 来实现双方满 意的结果
青蛙
蝎子
背 不咬
(5,3)
不背 (0,0) 蝎子
作业13:求解Stackelberg均衡 求解 作业 均衡
某一产业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博弈参与人:企业1(支配企业, 博弈参与人:企业 (支配企业,leader) ) 和企业2(从属企业, 和企业 (从属企业,follower) ) 企业1首先行动 选择产量q 首先行动, 企业 首先行动,选择产量 1>0 企业2观察到企业 的选择后选择q 观察到企业1的选择后选择 企业 观察到企业 的选择后选择 2>0 假设双头面临的反需求函数为 p(Q)= -Q )=a- ( )= 其中Q= 其中 =q1+q2 生产的边际成本为c>0 生产的边际成本为
作业3
双寡头企业1和 生产的同质产品 生产的同质产品: 双寡头企业 和2生产的同质产品:q1,q2 反需求函数p= - 反需求函数 =a-Q 企业1和 生产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同为 生产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同为c 企业 和2生产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同为 求解古诺纳什均衡 求解合谋垄断均衡 证明卡特尔协议容易瓦解
-1,-1
求解SPNE,计算总得益
作业18: 作业18:用无限重复博弈证明信任何以产 18 生
(0,0) 不信任 A 信任 B 欺骗 (-5,10) 诚信 (5,5)
作业19:无限重复博弈民间定理
内容,证明之,解读其含义。
作业16:委托代理关系
R=R(e)=4e+η,e为代理人可连续的努力水 平,η是均值为零的随机项。 代理人的成本为:C(e)=e2 代理人的保留支付为u0=1 代理人的报酬设置为:S=A+B(R(e)) 计算上述报酬设计
作业17:囚徒困境重复博弈 次 作业 :囚徒困境重复博弈5次
囚徒2 囚徒 坦白 囚 徒 1 坦白 不坦白 -5,-5 -8,0 不坦白 0,-8
作业5:囚徒困境博弈的标准式如下 作业 囚徒困境博弈的标准式如下
用重复剔除劣策略方法,得出本博弈的均衡 用重复剔除劣策略方法 得出本博弈的均衡
B
坦白 抵赖
抵赖
-1,-1 0,-10
-10,0
A
坦白
-8,-8
作业6
乙 不犯 犯 甲 不犯 犯 犯 不犯 甲
写出甲的策略集
作业7:田忌赛马
田忌和齐王各有两个马,一好马,一差马, 田忌和齐王各有两个马,一好马,一差马,齐 王的好马比田忌的好马要好, 王的好马比田忌的好马要好,齐王的差马比田 忌的差马要好。 忌的差马要好。但齐王的差马比田忌的好马要 赛三场。胜一场得1分 负一场得-1分 差。赛三场。胜一场得 分,负一场得 分。 请写出博弈的标准式。 请写出博弈的标准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