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来历大班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压岁钱来历教案

幼儿园压岁钱来历教案

幼儿园压岁钱来历教案教学主题:幼儿园压岁钱来历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压岁钱的来历及其寓意。

2.通过参与压岁钱的制作,培养幼儿的手工创意和动手能力。

3.学习社交礼仪,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1.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通过亲身实践,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性。

教学难点:1.教育幼儿尊重传统文化。

2.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法、实践法教学资源:1.幼儿绘本《小熊过大年》。

2.制作压岁钱的材料(纸张、针线、贴纸等)。

3.幼儿教具(剪刀、颜料、刷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向幼儿们介绍压岁钱的来历,并揭示红包的意义。

2.通过互动的形式,在幼儿间展开关于压岁钱的话题交流,引导幼儿们探究压岁钱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二、讲授(10分钟)1.通过幼儿绘本《小熊过大年》的故事情节,讲授压岁钱的来历和文化背景。

2.教师向幼儿们演示如何制作压岁钱,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们理解压岁钱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三、实践(30分钟)1.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材料和辅助操作,让幼儿们制作自己的压岁钱。

2.教师引导幼儿们在制作过程中,尊重传统文化,注重细节和质量,同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四、总结(5分钟)1.教师和幼儿们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验。

2.教师强调感恩之心,引导幼儿们想到送压岁钱的人,并提醒幼儿们在接受压岁钱时不要忘记说“谢谢”。

五、作业(5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们回家后在家庭中传承制作压岁钱的技巧和知识,鼓励幼儿们结合自己的创意,在制作中发挥想象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针对幼儿园儿童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通过制作压岁钱,让幼儿们亲身实践、了解中国文化、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同时,通过演示和实践,培养幼儿们的手工技巧和创造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们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资源,激发幼儿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让幼儿们在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体验到自主探究的快乐和成就感。

大班语言压岁钱的传说教案

大班语言压岁钱的传说教案

大班语言压岁钱的传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压岁钱的由来,知道压岁钱的意义。

2.教育幼儿珍惜压岁钱,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3.引导幼儿用争章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本课重点是让孩子们明白压岁钱的由来,知道压岁钱不是随便可以给的。

难点:理解压岁钱的意义,并正确使用压岁钱。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孩子们春节的时候收到过什么礼物,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2.展开:首先讲述压岁钱的由来,通过故事或动画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压岁钱的起源和意义。

然后引导孩子们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压岁钱,让他们明白压岁钱不是随便可以给的,应该用在有益于自己成长的地方,如购买学习用品、捐助有困难的人等。

3.深入: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压岁钱的图片或实物,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进一步了解压岁钱的传统意义和现代意义。

4.课堂练习:组织一些互动小游戏或讨论环节,如“如果你的压岁钱多了,你会怎么用?”“你觉得怎样才能让压岁钱更有意义?”等,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总结: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压岁钱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方法,鼓励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主要采用讲述、观察、讨论和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认知发展。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如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以增加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课堂上组织孩子们进行互动讨论或小游戏,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压岁钱的理解和认识。

2.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让孩子们回家后向家长了解自己家的压岁钱故事、收集有关压岁钱的传统意义和现代意义的资料等,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评价方式:对孩子们的学习成果进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观察、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以全面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幼儿园大班压岁钱教案

幼儿园大班压岁钱教案

幼儿园大班压岁钱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压岁钱教案【适用对象】:幼儿园大班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压岁钱的文化背景和含义2.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3.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点4.锻炼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加深同学间的友谊【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幻灯片展示春节的相关介绍,并向孩子们问候新年的祝福2.师生共同讨论春节的习俗,引入压岁钱这个话题二、阐述压岁钱的文化背景和含义1.通过幻灯片和故事的讲述,让孩子们了解压岁钱的来历和含义,让孩子们知道大人心中的压岁钱,是一份祝愿和期望的心意,是家人对小孩子的爱心表达。

2.老师根据孩子所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让孩子们对压岁钱具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引导孩子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1.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说出自己对压岁钱的认识和想法,引导孩子思考2.让孩子们进行口语表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老师耐心指导和提出宝贵的建议。

四、演练领压岁钱活动1.孩子们分组,老师指导分组为每一个“领取队伍”,由队长带领队员领取压岁钱。

2.老师在场上貌似亲戚,孩子们像是迎接亲戚送红包,由老师代表所谓裕福亲戚发压岁钱给孩子们,并对孩子们送上新年的祝福,孩子们将接到的压岁钱收入自己的“口袋”,由队长归类统计每组的压岁钱数量。

五、总结与反思1.引导孩子们认真检查压岁钱是否完好,将其保存好,真正意义上记在心里。

2.通过回答问题,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知识,并为课程作出总结和反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压岁钱的文化背景和含义2.锻炼孩子的社交和表达能力,让孩子们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3.培养孩子们的的感恩之心【教学难点】1.如何用简单易懂地语言让孩子们理解压岁钱的文化背景和含义2.如何引导孩子们自由表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教学工具】:幻灯片、礼物袋、红包【教学评估】课后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收集孩子们在领取压岁钱活动中呈现出的表现和反应2.收集并评价孩子们在口语表达中呈现出的水平和表现3.自由发言和回答问题的内容能否反应出孩子们正确理解课堂内容和自几面的思考4.统计每组所得到的压岁钱数量【教学反思】该课程通过引导孩子们思考的方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压岁钱的文化渊源和含义,加深孩子对春节及礼仪文化的理解。

大班语言压岁钱的传说教案

大班语言压岁钱的传说教案

大班语言压岁钱的传说教案压岁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代表着新年的祝福和吉祥。

在春节期间,家长通常会给孩子们一些红包作为压岁钱。

作为一位大班的语言老师,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传统来开展一堂有趣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了解压岁钱的来历和传说,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1.了解压岁钱的传说和意义;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1.图片或插图展示春节和压岁钱的场景;2.红纸和金色的纸币;3.小红包。

活动过程:引入:1.展示春节和压岁钱的图片,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新年的习俗和意义。

2.提问学生他们是否收到过压岁钱,了解他们对压岁钱的认识和感受。

故事讲述:1.讲述压岁钱的传说和意义,可以选择以下其中一种传说或者结合多种传说进行讲述:- 一种说法是,过去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逢新年就会出来伤害人们,人们发现"年"怪兽怕红色,于是纷纷用红色的纸钱包起来贴在门上,从此"年"怪兽就不再来伤害人们。

现在人们在春节期间给孩子们压岁钱,也是用红包装着,希望孩子们能平平安安、健康快乐地度过一整年。

- 另一种说法是,压岁钱源于古代的"护驾钱",皇帝会把带有吉祥图案的金银钱币送给子民,用以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后来,这个传统延续到民间,变成了给孩子们红包的习俗。

2.让学生自由讨论和分享自己对压岁钱传说的理解和想法。

创作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红纸和金色纸币。

2.鼓励学生利用红纸和金色纸币创作属于自己的压岁钱。

3.要求学生在红纸上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吉祥图案,并使用金色纸币代表压岁钱的意义。

4.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向全班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意义。

语言表达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创作一篇关于压岁钱的短诗或故事。

2.鼓励学生利用他们所了解的压岁钱传说和意义来丰富他们的创作。

大班科学教案压岁钱的故事

大班科学教案压岁钱的故事

大班科学教案压岁钱的故事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对于孩子们来说,春节不仅是一个欢乐的时刻,也是一次接收压岁钱的机会。

作为一个学前教育的科学教师,我决定设计一堂有趣的科学实验课,让大班的孩子们了解压岁钱的由来和科学原理。

一天,我拿出一个装满硬币的红包,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他们纷纷围了上来,欢呼雀跃地等待着这个特殊的科学实验。

我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向他们解释了什么是压岁钱。

我告诉他们在中国,压岁钱是长辈给孩子们的一种特殊礼物,寓意着美好的祝福和希望。

压岁钱带有红色纸封,象征着辟邪驱恶的作用。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好奇地询问着为什么压岁钱会放在红包里。

我顺势展示了红包的科学实验。

我取出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将纸封的红包放在杯子上方,然后将火柴点燃。

在火柴燃烧的过程中,我告诉孩子们火柴产生的热量会导致空气膨胀,从而产生气流,使纸封慢慢飘动起来。

孩子们惊叹不已,他们用目不转睛的眼神注视着那飞舞的纸封。

接下来,我邀请孩子们参与实验。

我给每个孩子一张纸和一个火柴,教他们在纸上点燃火柴,然后迅速套在玻璃杯上。

他们带着好奇和期待的眼神,纷纷点燃火柴,围满了整个教室。

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将火柴点燃后快速套在杯子上,看到纸封飘动的奇妙景象,他们高兴地鼓掌喝彩。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向孩子们解释了这一现象的科学原理。

点燃火柴后,火焰迅速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

热能导致空气中的分子运动加快,使得空气分子的体积增大,从而产生气流。

这一气流作用在纸封上,使之悬浮在空中。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

我要求孩子们站在一张桌子旁边,将红包纸封放在桌子上方,然后他们轮流点燃火柴,试图将红包吹落。

孩子们兴奋地参与了这个游戏,他们不断尝试着不同的方法,有用力吹气、有轻柔吹气,还有一些孩子思考着其他的策略。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进一步体验到了火柴产生的热能和气流对红包的影响。

他们意识到气流的大小和火柴点燃的时间有关,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他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压岁钱

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压岁钱

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压岁钱一、介绍压岁钱的意义和来源•压岁钱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一种特殊钱币,通常在农历新年期间赠送给孩子。

•压岁钱的目的是祝福孩子平安健康、过好一年,并希望能够驱邪避邪。

•压岁钱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是家人、亲戚、长辈或朋友的赠送。

二、压岁钱的数学学习1. 数数与计数•利用班级人数进行数数练习,例如:班级有多少人,每人分到多少压岁钱等。

•利用班级同学的压岁钱金额进行计数训练,例如:班级总共有多少压岁钱,平均每人分到多少压岁钱等。

2. 货币计算•让学生将班级同学的压岁钱金额相加,练习加法运算。

•让学生计算每人平均分到的压岁钱金额,练习除法运算。

3. 数据分析•让学生将班级同学的压岁钱金额进行分类,例如:十元纸币、五元纸币、一元硬币等。

•利用数据制作柱状图或饼状图,展示不同金额的压岁钱所占比例。

4. 排队问题•给学生分发不同金额的压岁钱,要求学生按照金额从小到大排队。

•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模拟购买商品的活动,利用压岁钱进行支付,练习找零的计算。

三、数学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数数与计数进行数学运算;2.理解货币计算的基本概念,掌握加法和除法运算;3.了解数据分析的方法,能够制作简单的图表;4.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1.导入:通过介绍压岁钱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2.知识讲解:依次讲解数数与计数、货币计算、数据分析等相关知识点;3.练习演示:以实际压岁钱为例进行练习演示,让学生参与并做出回答;4.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解决排队问题和购买商品问题;5.归纳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数数与计数、货币计算、数据分析等环节的表现和参与情况;2.给学生设计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任务,评估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汇报的形式,评估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4.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大班压岁钱的传说教案

大班压岁钱的传说教案

大班压岁钱旳传说教案【篇一:《压岁钱旳故事》】东城国际蒙氏园《压岁钱旳故事》活动目旳:1、通过观测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旳复述故事。

2、在情景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表演旳乐趣。

3、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旳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旳爱,并用自己旳语言体现谢意。

活动准备:1、教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一种红包、红包上写上祝愿旳话语2、“压岁钱旳故事”课件3、“祟”头饰一种活动过程:1、出示红包,引出主题师:我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啊?(出示红包)2、理解习俗,引出故事名称,讲述故事(2)教师有表情旳讲述故事师:故事旳名字叫《压岁钱旳故事》,教师开始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旳名字叫什么?这个故事讲旳是哪里旳事情?故事里浮现了一种什么怪兽?它住在哪里?什么时候浮现旳?怎么把她赶跑旳呢?回答对了旳及时鼓励,错了也不纠正,带着问题听第二遍(3)看课件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故事旳名字叫什么?尚有诸多没听清晰,我们再来听一次好不好?(4)边提问边演示边讲述:高高旳山下呀有座什么?黑黑旳夜里啊,传来……(幼儿说)什么声音呢?我们来学一学山洞里,……(幼儿说),住着一只怪兽,叫做(祟)什么时候出来?对除夕夜里来撒野吓得……(幼儿说)……(5)看图复述故事师:呀小朋友真旳很不错,来,我们来试试把这个故事将给教师听好不好?压岁钱旳故事,高高旳山下啊,有座小小旳村子……(边演示课件边讲述,规定孩子一起说)小结:因此啊,过年旳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你们旳压岁钱,就是用来对付怪物“祟”旳,祝愿你们平安快乐过好年!3、表演故事,在情境中复述故事教师带幼儿边做动作边一起讲述故事(过程中教师尽量不出声音讲,在幼儿不会讲旳时候再大声引导)互换来一次。

4、读红包祝愿语,感受爸爸妈妈旳爱意,学说祝愿话体现对长辈旳谢意。

【篇二:大班社会有关年旳传说】萧县机关幼儿园集备活页指引案执教时间:第周月日【篇三:大班数学结识人民币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结识人民币活动目旳: 1.结识10以内为计量旳人民币,能说出它们旳单位名称。

压岁钱的传说教案

压岁钱的传说教案

压岁钱的传说教案教案标题:压岁钱的传说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压岁钱的传说和习俗。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压岁钱的来源和意义。

2. 探索压岁钱的传说故事。

3. 学会分享和讨论自己对压岁钱的看法。

教学准备:1. PPT或幻灯片展示。

2. 压岁钱的实物或图片。

3. 学生练习用的压岁钱红包。

4. 压岁钱的传说故事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压岁钱的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自己收到过压岁钱的经历,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故事。

探究(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压岁钱的来源和意义,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在过年时给孩子压岁钱。

2. 分组让学生阅读不同的压岁钱传说故事,如《财神爷的故事》、《年兽的故事》等,然后讨论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压岁钱的意义和传说故事中的价值观。

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展示他们所阅读的压岁钱传说故事,并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使用口头表达和展示技巧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拓展(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练习用的压岁钱红包,让他们设计自己的压岁钱红包,并在红包上写下自己对压岁钱的祝福或感谢的话语。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换压岁钱红包,并分享他们的设计理念和祝福语。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压岁钱的传统意义和教育价值。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在家庭中分享他们在学校学到的关于压岁钱的知识和故事。

2.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和传说,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展示。

评估方式:1. 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 学生设计的压岁钱红包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和表达水平。

教学反思:1. 注意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岁钱的来历大班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春节后,开始进入新的学期,在小朋友们中讨论较多的就是压岁钱。

谁给我压岁钱了,我的压岁钱共多少了,我想用我的压岁钱买什么等这些问题。

为了扼制孩子们的攀比之风,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们知道压岁钱的由来。

2.让小朋友们知道父母及亲人们为什么给自己压岁钱。

3.要正确利用自己的压岁钱,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不相互攀比压岁钱的多少。

难点:正确花钱习惯的培养。

活动准备
1.两个古代关于压岁钱传说的故事动画录相光盘。

2.历史上各个朝代压岁钱的图片。

3.录音带儿歌《压岁钱》。

活动过程
1.导入,给小朋友放两个关于压岁钱的由来的传说。

2.出示图片,让小朋友们知道中国各个朝代和时期送什么样的钱币做压岁钱。

3.说现在大人们送小朋友压岁钱的用意。

现在的大人们一般送小朋友们连号的压岁钱,寓意“好运连连”、“步步高升”、“学业进步”之意。

4.根据压岁钱是大人们对小朋友们的未来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

告诉小朋友们,压岁钱不在多少,所以大家不要攀比。

5.讨论压岁钱如何花。

6.纠正那些错误的花压岁钱的小朋友们。

7.学习儿歌《压岁钱》
压岁钱(儿歌)
红红火火年三十
团团圆圆年夜饭
急急忙忙接财神
开开心心守平安
给爸爸妈妈倒杯水
给大叔小舅点根烟
给二姑三姨唱支歌
给四嫂五哥展段拳
对外公外婆作个揖
和爷爷奶奶亲下脸
每人给个了大红包
乐得咱娃娃屁颠颠
红纸包满长辈爱
放在枕下梦也甜
压岁钱是血和汗全是大人辛劳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