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圣人
中华500年一圣人,你知道几个?

中华500年⼀圣⼈,你知道⼏个?中国历史500年出⼀圣⼈,你都知道那些呢?下⾯来分析⼀下500年⼀轮回都出了那些圣⼈。
第⼀圣,圣祖黄帝。
黄帝居中央有⼟德,故称黄帝。
在位期间,征服东黎、九夷部落统⼀华夏起源地之⼀的黄河流域。
在位期间,播百⾕草⽊,⼤⼒发展⽣产,始制⾐冠、建⾈车、制⾳律、创医学等。
都极⼤地改善提⾼先民的⽣活,有是华夏始祖之⼀故称圣祖。
圣祖黄帝第⼆圣,禹圣⼤禹。
⼤禹为五帝最后⼀帝,在舜时期因⾃然⽓候变化,华夏⼤地洪⽔肆虐。
⼤禹⼦承⽗业,带领族⼈为平息洪⽔保存中华⽂明作出了巨⼤的贡献。
在位期间划分了最早的中国版图,九州。
⾄今还留下来三过家门不⼊,禹王造九⿍等传说。
禹圣⼤禹3.第三圣,元圣周公。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王姬昌第四⼦,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
因其采⾢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尚书·⼤传》将周公功劳概括为:“⼀年救乱,⼆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贾谊评价周公:孔⼦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关系者,周公⼀⼈⽽已。
元圣周公4.第四圣,道圣⽼⼦。
⽼⼦是中国道家⽂化的创始⼈,是中国哲学的创始⼈之⼀。
留下了《道德经》这样⼀本包罗万象的奇书。
⽼⼦是中国古代伟⼤的思想家、哲学家、⽂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和主要代表⼈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乃世界⽂化名⼈,世界百位历史名⼈之⼀,今存世有《道德经》(⼜称《⽼⼦》),其作品的核⼼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为⽽治。
⽼⼦誉有东⽅三⼤圣⼈之⾸,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作家之⾸。
孔⼦曾数次向⽼⼦问礼、求道。
⾃古有“⽼⼦天下第⼀”之称。
道圣⽼⼦5.第五圣,⾄圣或德圣孔⼦。
孔⼦是儒家⽂化的创始⼈。
孔⼦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讲学的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
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个圣人

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个圣人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个圣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个圣人,希望有所帮助!一、酒圣杜康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
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夏后氏相的儿子(另有杜康是黄帝时期人、东周洛阳人、汉代人等不同说法)。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圣,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
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
明清时期的《白水县志》中记载“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的记载。
杜康沟里的泉水“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
明清、民国年间,白水烧锅千家,酒坊四乡。
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唐朝诗人杜甫写出了“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杜酒劳频劝”的优美诗句:晚唐诗人皮日休亦有“滴滴连有声,空凝杜康语”的佳句传颂,浓香的杜康酒将黄土高原的淳朴和热烈展现得淋淳尽致。
二、文圣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鲁国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
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
中国历代圣人七十四位

中国历代圣人七十四位陈李杨整理一.科技生产领域<一>发明家1.酒神:仪狄,发明黄酒仪狄是夏禹时代的造酒官,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
秦相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有『仪狄造酒』。
西汉刘向所著《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酒字条》中提到,仪狄作酒醪,夏禹喝了觉得太好,怕沉迷于此,所以疏远仪狄。
『醪』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而成的『醪糟儿』。
性温软,其味甜,多产于江浙一带。
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有自制醪糟儿。
醪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
2.酒圣:杜康,发明高粱酒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
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夏后氏相的儿子(另说黄帝时期人、东周洛阳人、汉代人)。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
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
3.厨圣:伊尹,发明汤液,烹饪鼻祖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挚,小名阿衡,“尹”不是名字,而是“右相”的意思。
夏朝末年生于空桑(今洛阳嵩县,开封杞县,菏泽曹县),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
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贤相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
他是中华厨祖,中原菜系创始人。
4.木圣:公输般,发明木具,建筑业鼻祖(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5.表圣:石申,发明世界最早的星表石申,一名石申夫,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
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
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一百二十一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的十二位圣人

中国古代的十二位圣人1、文圣孔子,亚圣孟子,明朝又称朱熹为圣人,王守仁为圣人。
2、酒圣杜康(生卒年不详),即少康,一说黄帝时宰人,号酒泉太守。
酿酒祖师。
后代以“杜康”为美酒的代称。
3、史圣司马迁(前145-约前90),西汉时期的史学大师和文学巨匠,纪传体通史的首创者。
他的巨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开创了百代相沿的风范。
4、科圣张衡(78-139),东汉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张衡通过对祖国天文学、历算、地理学的深刻研究,发明创造了水运浑天仪和地动仪,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自然科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张衡的杰作《西京赋》、《东京赋》、《南都赋》将汉赋推向了新的高峰。
5、医圣张仲景(150-219),东汉大医学家,为祖国传统医学作出了多方面的巨大贡献。
他第一次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为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奠定了核心基础,使中华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大放异彩.6、武圣关羽(162-219),蜀汉大将,刘备义弟,以勇武善战著称。
关羽始终不忘桃园三结义时盟誓,重信义,轻财货,有恩必报,视富贵如浮云,其忠义精神为历代民众推崇。
7、书圣王羲之(303-361),东晋大书法家,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大师。
王羲之集前代书法之大成,在隶书、楷书、章草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平,创造了崭新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今草”,将书法推向了一个艺术自觉的时代。
8、画圣吴道子(680-760),唐代画坛巨匠,被后人尊为“百代画圣”。
吴道子的人物画,闪烁着极亮丽的艺术创造光芒。
笔迹洗练精爽,略貌取神,笔不周而意周,寄妙理于豪放,以其“疏体”,享誉千年画坛。
9、诗圣杜甫(712-770),唐代诗歌巨匠,我国诗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用力重千钧的诗笔,描绘了一个大时代急剧变化的风云,构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历史长卷,达到了空前的深度、广度和真实程度。
中国古代的十四位圣人

中国从古至今的圣人有很多,但从各行业来分可以找出来一下这十四位圣人,孔子就不说了当了几千年的圣人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余的十三位:圣人一:酒圣杜康杜康又名少康,是夏朝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第五位国王,据历史文献记载,在夏朝第四位国王帝相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政变,帝相被杀,那时帝相的妻子后缗氏已身怀有孕,逃到娘家“虞”这个地方,生了个儿子。
当妈的希望他能像爷爷仲康一样有所作为,故取名少康。
少年的杜康以放牧为生,所带的饭食就挂在树上,有一次少康发现挂在树上的剩饭变了味,发酵后的汁水竟甘美异常。
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善动脑筋的少康反复研究,发现了自然发酵的原理,并不断改进,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工艺,从而奠定了杜康中国酿酒业开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为“杜康酒”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唐朝诗人杜甫写出了“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杜酒劳频劝”的优美诗句:晚唐诗人皮日休亦有“滴滴连有声,空凝杜康语”的佳句传颂,浓香的杜康酒将黄土高原的淳朴和热烈展现得淋淳尽致。
圣人二:史圣司马迁司马是西汉史学家,也是文学家。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
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记》,为咱中国,也为世界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圣人三:诗圣杜甫杜甫,因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圣人,你知道几个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名 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也是文化传播的使者,曾周游列国。孔子晚年专心 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 修《春秋》。他的学生将他的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儒家,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 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三、史圣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司马迁(约前145年~前 90年),字子长,夏阳龙 门人(今陕西韩城南), 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 文学家、思想家。他所著 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后人尊称他 为“史圣”。
司马迁十岁时,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大约二十岁时, 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三十八岁时,他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 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后因替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他用 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 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 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 为“诗圣”。
五、医圣张仲景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 亦当为良医。”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末年 著名的医学家,被 称为“医圣”。相 传他曾举孝廉,做 过长沙太守,所以 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 方,写出了传世巨 著《伤寒杂病论》。
陆羽也很善于写 诗,但其诗作目 前世上存留的并 不多。他对茶叶 有浓厚的兴趣, 长期实施调查研 究,熟悉茶树栽 培、育种和加工 技术,并擅长品 茗。在中国茶文 化史上,陆羽所 创造的一套茶学、 茶艺、茶道思想, 以及他所著的 《茶经》,是一 个划时代的标志。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四位圣人你知道吗?一一介绍,别客气请收藏!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四位圣人你知道吗?一一介绍,别客气请收藏!“十四圣”就是我国古代十四位杰出的圣人,分别是”酒圣“杜康、”文圣“孔丘、“兵圣”孙武、“谋圣”张良、”史圣“司马迁、“木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茶圣”陆羽、“药圣”李时珍(排名按历史时代排名)。
孙武(约前551—?),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
其曾祖父、祖父都是齐国名将,在对内对外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
家学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喜爱兵法,渴望探求战争制胜之道,以备将来登坛拜将,沙场点兵,在战争舞台上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孙武被后人尊崇为“兵圣”、“兵家之祖”和“兵家之师”,除了他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
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
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
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书法与怀素齐名。
在【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两句诗中,揭开了自然界的秘密,他确实能把生活和艺术打成一片。
被后世尊称为“草圣”。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被誉为“茶仙、茶圣”。
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吴道子(约公元680年~公元759年),唐朝著名画家,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画史尊称吴生,因其深信黄老道学,后改名为“道玄”。
历史趣谈中国历史上的十四个圣人 古代各行业的圣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历史上的十四个圣人古代各行业的圣人
导语:中国历史上的十四个圣人一、酒圣杜康明清时期的《白水县志》中记载“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的记载。
杜康沟里的泉水“
中国历史上的十四个圣人
一、酒圣杜康
明清时期的《白水县志》中记载“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的记载。
杜康沟里的泉水“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
明清、民国年间,白水烧锅千家,酒坊四乡。
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唐朝诗人杜甫写出了“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杜酒劳频劝”的优美诗句:晚唐诗人皮日休亦有“滴滴连有声,空凝杜康语”的佳句传颂,浓香的杜康酒将黄土高原的淳朴和热烈展现得淋淳尽致。
二、文圣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鲁国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
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圣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
世人通常尊圣学者为圣人、圣贤。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就有十五位圣学者!一、酒圣杜康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由于杜康善于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圣”,也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
制酒业更是奉杜康为祖师爷。
《说文解字》记载自杜康开始作秫酒。
杜康的生卒年不详,但根据民间的传说,造酒圣人杜康又有黄帝大臣、夏代国君、周代酿酒圣人以及汉代杜康之说。
二、文圣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名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
他也是文化传播的使者,曾周游列国。
孔子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他的学生将他的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儒家,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三、史圣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司马迁(约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南),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尊称他为“史圣”。
司马迁十岁时,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
大约二十岁时,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
三十八岁时,他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
后因替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
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
四、诗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杜甫因曾经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他为杜工部、杜拾遗、杜少陵。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为国为民,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五、医圣张仲景“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称为“医圣”。
相传他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武圣关羽“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从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无减,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关羽名扬海内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
七、书圣王羲之琅琊众望标千古,王草颜真冠书府;我今执笔也题碑,鲁班门前弄大斧。
——启功王羲之(303年~361年),东晋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他为“王右军”。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从小就跟随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之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楷书作品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
八、草圣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唐中期著名的书法家。
在书法界,他有“草圣”的称呼。
在唐朝开元年间官至常熟尉,后又为金吾长史,世称他为“张长史”。
张旭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
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据《旧唐书》的记载,张旭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的热狂度。
九、画圣吴道子“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吴道子(约686年~760年前后),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
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唐代著名画家,被称为“百代画圣”。
吴道子少年时贫穷,最初做过民间画工,年轻时就有画名。
他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但不久后辞职。
后来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
他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
十、茶圣陆羽“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梅尧臣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视为“茶神”。
陆羽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
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十一、兵圣孙武“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始计第一》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理论家。
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是齐国名将,在对内、对外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
家学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喜爱兵法。
孙武被后人尊崇为“兵圣”“兵家之祖”和“兵家之师”。
孙武除了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此部兵法共13篇,5000余字,包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中国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
十二、谋圣张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刘邦张良,汉初大臣,字子房,传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是刘邦的重要谋士。
楚汉战争期间,张良提出了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
汉朝建立后,封张良为留侯。
张良身居乱世,胸怀国亡家败的悲愤,投身于倥偬的兵戎生涯,为刘邦击败项羽以及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他官拜大司马之后,辞官归隐,是汉初三杰当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终的人。
十三、木圣(科圣)张衡“痴儿不了天下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张衡东汉时期(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
相隔二十年后(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
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
这两台著名仪器的发明者就是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
张衡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震学和机械力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传说他还制造过指南车、记里鼓车等,因其机械制造水平很高,被尊称为“木圣”。
十四、药圣孙思邈“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孙思邈孙思邈(581年-682年),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的大医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
他也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在很多道教宫观里都有“药王殿”。
孙思邈把“济世活人”作为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并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最终完成了不朽著作《千金要方》。
他的两部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是中医瑰宝。
十五、商圣范蠡“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司马迁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
他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归隐而去。
他还著有《范蠡》二篇,今佚。
范蠡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
他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而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范蠡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
在此期间,他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