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鱼感觉器官: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运动器官:鳍尾(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腹(保持平衡)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整体起协调作用呼吸: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鱼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鱼不能离不开水的原因:其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四大家鱼是:草鱼、青鱼、鲢鱼、鳙鱼第二节陆地上生活的动物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

[鳞、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有专门的运动器官](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

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

[有专门呼吸器官(蚯蚓除外)](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蚯蚓:生活环境:白天在洞穴居,晚间出来活动。

食性:枯枝落叶、垃圾运动:身体分为许多体节(可运动灵活),环带上的肌肉(收缩),可带动刚毛运动。

呼吸:靠体表皮肤(分泌黏液),黏液溶解氧气进入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体表被毛(保温),用肺呼吸,心脏4腔;血液循环路线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路线,输送氧气的能力强,分解有机物快,产生的能量多,体温恒定,食性:植物消化:牙齿有门齿、臼齿盲肠发达:可以贮藏大量的纤维性食物,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神经:神经系统发达调节体温(大脑发达、神经布满全身)生殖: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运动:跳跃(后退比前腿发达)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完整分隔的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

人教版生物学科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人教版生物学科,125页)

人教版生物学科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人教版生物学科,125页)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教学难点: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腔肠动物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

学生讨论并熟记。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二次备课三、扁形动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回答下列问题: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K12教育文档)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K12教育文档)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子房→果实)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形成→新一代植株.有性生殖的特点: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变异性大,有利于产生新品种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特点:(1)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有利于保持亲本的性状。

(2)繁殖速度快、但变异性小,不利于品种进化.竹子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地下茎)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发育为竹笋,竹笋长成新竹。

椒草的叶柄处能发出芽和根,从而长成新植株。

马铃薯的块茎的一个个芽眼里会出出芽来.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柿树、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完美版相互依存,维持着生态平衡。

水生动物包括鱼类、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等。

其中,鱼类是最常见的水生动物,有着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鱼类的外形呈梭形,可以减少游泳阻力,适合于游泳。

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

同时,胸鳍和腹鳍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运动方向的作用。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能够增加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除了鱼类,还有其他的水生动物,如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等。

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等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

乌贼、章鱼则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如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

这些水生动物在水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依存,维持着生态平衡。

在实验中,模拟实验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或者用模型来做实验,可以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进行科学研究。

形成复杂联系的水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

其中,鱿鱼属于软体动物,鲸、海豚、海豹属于哺乳动物,娃娃鱼(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海马属于鱼类,而龟和海龟属于爬行动物。

陆地生活的动物面临着干燥的气候和没有水浮力的挑战,它们需要具备相应的适应性结构和器官。

例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而其他陆地动物则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各种呼吸器官以及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它们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并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蚯蚓的身体分节可以使它们的躯体运动更加灵活自如,转向更加方便。

蚯蚓的体表有许多小突起,即刚毛,它们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人教版初中生物初二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word版

人教版初中生物初二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word版

人教版初中考初二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大全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动物类群有关知识二、各类群的主要生理特点1、动物有150万种以上,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约120万种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约100万种以上。

2、软体动物是第二大类群,约10万种以上。

3、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是鱼类,鸟类次之。

4、章鱼、鱿鱼和墨鱼是软体动物。

娃娃鱼是两栖动物。

鳄鱼是爬行动物。

鲸鱼是哺乳动物。

5、6、动物的体温7、动物有机物的来源:动物不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获得现成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三、代表动物㈠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水螅,还有水母、海葵、珊瑚虫)1、水螅生活在清洁淡水中。

2、水螅的口周围伸展着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水螅身体体形为辐射对称。

便于它感知各个方向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和防御敌害。

4①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中间填充胶状物。

②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消化腔,用来消化食物;与口相通。

③刺细胞位于外胚层,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触手处最多。

刺细胞还可帮助捕获猎物。

5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6有口无肛门。

7、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堆积构成珊瑚礁,它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㈡扁形动物(代表:涡虫)1、涡虫身体背腹扁平,背面褐色,前端背面有可以感光的眼点。

2、涡虫的口长在腹面。

口内的咽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食物在肠内消化,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有口无肛门。

3、涡虫的身体是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

身体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两侧或腹面有专门运动器官。

这样的有些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而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5、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比较法
数学模型法
通过对不同物种或不同环境下的动物行为 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行为适应性和进化 意义。
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动物行为 模型,模拟其行为过程并预测其行为结果 。
2024/3/26
14
04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024/3/26
15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藻类植物
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 ,无根、茎、叶的分化
推广生态教育
通过生态教育,提高公众对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 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事 业的发展。
2024/3/26
21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2024/3/26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等 自然资源,满足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伦理问题
涉及生命尊严、人类生殖、基因 歧视等方面的伦理问题,如克隆
人、设计婴儿等。
2024/3/26
法律问题
涉及专利保护、生物安全、消费者 权益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如基因专 利、转基因食品标识等。
社会问题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 社会公正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如转 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 技术的利益分配等。
2024/3/26
营养生长
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 和发育,为植物开花结果奠定 基础。
生殖生长
花芽分化、开花、传粉、受精 、结果等生殖过程,实现植物 的繁殖。
植物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生 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9
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2024/3/26
相互依赖
土壤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

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第一章(无脊椎动物)一、腔肠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2、常见的腔肠动物:水螅、珊瑚虫、水母、海葵等3、水螅:生活在淡水中,以水蚤为食,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身体几乎透明,上方有口,口周围有5~12条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4、腔肠动物是真正具有内、外两胚层的动物,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

吃进去的食物就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

二、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2、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绦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等3、涡虫:生活在水里,前端呈三角形,背部两侧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咽,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4、绦(tao)虫、华枝睾(gao)吸虫、日本血吸虫都营寄生生活猪肉绦虫:1.结构特点①头上有小钩和吸盘;②生殖器官特别发达;颈部能不断分裂产生许多节片;每个脱落节片内有大量的受精卵;③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和感觉器官退化。

2.对人和猪造成的危害:猪肉绦虫的幼虫生活在猪体内;成虫在人体内。

成虫寄生于人的肠道内,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或者便秘等症状。

4.预防:①不吃含有猪肉绦虫的米猪肉;②不让猪吃到含有猪肉绦虫卵的粪便。

5、华枝睾吸虫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6、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感染状态是幼虫。

血吸虫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最后死亡。

三、线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2、常见的线形动物:蛔虫、钩虫、蛲(nao)虫、线虫等3、蛔虫: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里,会引起多种疾病,使人精神不安、失眠、烦躁、夜惊、磨牙、抽筋、头痛等,如果肠道内蛔虫太多,会引起肠梗阻。

4、蛔虫是如何进入人体的?①喝了带虫卵的水;②吃了沾有虫卵的生的蔬菜;③用沾有虫卵的手拿食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各种动物的特征: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2.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如涡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3.线性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沙蚕、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缢蛏、石鳖、蜗牛、鱿鱼、章鱼,乌贼、扇贝、蛾螺等)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7.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8.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9.爬行类:体表常有角质的鳞片或甲,有肺呼吸,卵生,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10.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11.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二、常考的典型动物:1.蚯蚓(1)前后、背腹面的区分:前端有环带,而后端没有;背面颜色较深,腹面的颜色较浅。

(2)用手抚摸蚯蚓的体节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因为腹部有刚毛,可以与肌肉配合运动。

(3)用手抚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黏液,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因此实验过程中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实验后蚯蚓要放回到阴暗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2.蝗虫(1)全身结构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其中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1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口器),胸部为运动中心(三对足,两对翅),腹部容纳内脏器官(气管为呼吸器官)。

(2)身体和附肢分节,好处:运动更加的灵活、精巧,从而增强生存能力。

(3)体表有外骨骼,好处:①保护体内柔嫩的器官②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科学·技术·社会生物技术与“蓝色革命”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
生物学与艺术动物与造型艺术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三节社会行为
科学家的故事珍妮·古多尔和黑猩猩交朋友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生物防治
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养殖专业户
生物学与文学借动物以言志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二节细菌
第三节真菌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以菌治虫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科学·技术·社会抗生素今昔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二节从种到界
科学家的故事林奈和双名法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