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观后感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范文
军校校史馆观后感

军校校史馆观后感篇一军校校史馆观后感走进军校校史馆的那一刻,仿佛时间都停滞了。
我被那一幅幅陈旧却充满力量的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展品深深吸引,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
一进门,那面挂满了英雄校友照片的墙就映入眼帘。
也许,在别人看来,他们只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但在我眼中,他们是传奇,是榜样!我不禁想,他们当年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怀揣着梦想,带着些许懵懂走进这所军校?看着那些陈列的勋章和荣誉证书,我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些荣誉背后得付出多少汗水和鲜血呀?他们可能在训练场上无数次地跌倒,又无数次地爬起来;可能在执行任务时,面临生死抉择,但依然勇往直前。
我觉得自己有时候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想退缩,和他们相比,简直太惭愧啦!校史馆里的老物件也特别有意思。
有一把破旧的军号,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它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战斗故事。
我仿佛能听到它吹响时那激昂的声音,鼓舞着战士们冲锋陷阵。
还有一本泛黄的日记,字迹虽然模糊,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坚定信念却清晰可见。
这难道不就是军校精神的传承吗?参观完校史馆,我在想,未来的我能不能也像这些前辈们一样,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许能,也许不能,但不管怎样,我都要努力去尝试,不是吗?篇二军校校史馆观后感哇塞,当我踏入军校校史馆的瞬间,就像穿越到了过去的时光隧道里。
瞅瞅那些老照片,一个个英姿飒爽的身影,那叫一个帅!我就在想,他们当年是不是也跟我现在一样,偶尔会调皮捣蛋,偶尔又一本正经地发誓要干出一番大事业?说不定他们也会在晚上偷偷想家,然后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投入训练。
看到那些军功章,我忍不住惊叹:“这得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才能挣来啊!”也许在战场上,他们面对枪林弹雨,心里也会害怕,可他们还是咬着牙往前冲。
我呢?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哭鼻子,这能行吗?还有那一件件旧军装,虽然旧了,可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威风。
我仿佛看到了穿着它们的战士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在寒风中坚守岗位。
这难道不是一种执着和坚持吗?说真的,参观完校史馆,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校史馆观后感

校史馆观后感校史馆观后感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校史馆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校史馆观后感1记得大二时,学校校史馆对外开放,我跟几个同学就去参观过,当时没有专业的解说员讲解,所以也就走马观花式的看过一次。
这次院里组织我们参观校史馆,让我认认真真的跟着讲解员的脚步,重温学校的点点滴滴历史,让我深刻地了解了我们学校旳校史,让我有了许多感慨和想法。
一张张照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着,那泛黄的照片仿佛告诉我们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仕大家……当照片越发鲜活起来,一个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建筑科技大学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不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硕果累累。
在先辈殷切的注视下,建大前进的步伐日加坚定沉稳。
百年,对人说是漫长一生,而对一个学校,则是弹指一挥间。
建大,通过四次改名,汇聚四大老校的精神,摆脱蹒跚学步的稚嫩,走过了少不更事的涩涩青春,成熟稳重中,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添了几分睿智。
百年来所有的科研成果,荣誉奖项,名师教授,对外交流成果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被融在这三层空间里,感谢他们,正是他们构成了简答的精神基座,让这一个世纪的我们底气与汗颜同在。
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建大的创建人以创造一所现代大学为标杆,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无疑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
岁月如歌,征程漫漫……通过了解历史,我对学校增添了更多的热爱和崇敬。
我了解到了我校已建校近70周年,历史悠久。
并且我校的前身还是四大名校,这令我感到无比自豪。
另外,在我得知作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时,我真是由衷的感到自豪,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作出贡献吧,可以从多方面做起,让我们把学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以后的校友指点迷津,让我们为校争光,给以后的校友树起榜样,让他们继续把这种精神继承,让我们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历史被浓缩为惊鸿一瞥,在母校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相信每一个瞬间都会更加精彩。
学生参观学校校史的观后感

学生参观学校校史的观后感学生参观学校校史的观后感(精选18篇)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学生参观学校校史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参观学校校史的观后感篇1一直相信,一所高校值得品味的,最值得社会羡慕的,不是其优美的风景或广大的占地面积,而应是她拥有的不为一般社会时尚所左右的思想文化精神。
而今天,在长安大学的校史馆,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长安大学的深厚的思想文化精神和丰富的人文魅力。
校史馆采用图文介绍、实物展示、展板等形式,分别展示了我校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
从合并前3所院校的分别介绍,到2000年合并初的图片展示,看着长大一步步走来,心中感慨颇盛。
进入校史馆,首先看到的是我校合并前3所院校的成果展示,不同时期的印章、校徽、校歌、纪念章以及反应学校各个时期历史风貌的老照片,都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长大的历史。
长安大学的建校时间可追溯到1951年,首批筑路开拓者怀着兴路振邦之志,江聚兰州,开榛拓荒,薪传学术,中国交通事业专业教育由此起步,长安大学由此发端。
此后,学院科技工作者执着追求,顽强拼搏,厚积薄发,成果赫然。
改革开放以后,风正劲,帆正满,学术改革之风亦扬帆起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尊重知识,师生振奋,沉寂之久的学术园地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批被耽误数十年的专家学者,如枯木逢春,积蓄的学术激情在短时间内喷薄而发。
当看到合并组建的那段历史时,不由引起深思。
巍巍长安,雄踞关中,统振天下。
悠悠帝都,屹立千年,屡辉史册。
长安之名,寓意古远,大气恢宏。
传承汉唐之辉煌,合三校之精华,2000年4月8日,由分别隶属于交通部、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的原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以千年古城命名的长安大学正式成立,学校开始了全面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历史进程。
这次的校史馆参观使我们了解校史,校史遗物遗弃的珍藏与保留、宣传等一系列工作,给我们以了解历史,传承历史,弘扬长安大学精神、繁荣长安大学校园文化的绝好机会,增添了我们为理工作出应有贡献的动力。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范文参观校史馆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通过参观校史馆,我对学校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看到了学校的辉煌成就,还感受到了学校一直努力奋斗的精神。
首先,参观校史馆让我了解到学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在校史馆中,我看到了关于学校创建的历史文物和档案资料,这些历史文物和档案资料记录着学校从建校初期到现在的各个历程。
通过这些文物和资料,我了解到学校是由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创建的,当时只有几间简陋的教学楼和一些学生,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校逐渐壮大,成为了现在的规模。
其次,在校史馆中,我看到了学校的辉煌成就。
展厅中陈列着学校的各项荣誉证书、奖杯和照片等,这些都是学校多年来在各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的见证。
例如,我看到学校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有很多学校的科研项目得到了国家级的奖励,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也证明了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高水平。
同时,在校史馆中还有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展示。
我看到了学校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优秀作品,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果。
学校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看到了学校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成就,这让我深受鼓舞。
另外,在校史馆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展览,如关于学校校友的展览。
这些校友都是在学校毕业后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人,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
通过了解他们的事迹和成就,我深感学校的教育实力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
通过参观校史馆,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所在的学校的历史和发展,也更加认识到了学校的成就和精神。
学校的辉煌成就和优秀校友的事迹激励着我,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观校史馆不仅让我了解了学校的历史和发展,还让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通过了解学校的历史,我明白了学校一直以来的努力奋斗和为发展不懈努力的精神。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精选11篇)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精选11篇)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精选11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精选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篇1上午第三节课后,我们年级四个班级的同学有条不紊地随着老师去南校区参观校史室。
等待片刻后,我们便进入了这个不大但明亮干净的地方。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校史历史。
大略浏览一遍后,戈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讲解,他为我们介绍了储能中学的建校、师资、获奖情况等许多丰富的内容。
储能中学的前身是宁波效实中学上海分校,由上海钱业领袖秦润卿创建于1942年,曾以“民主革命堡垒,爱国志士摇篮”享誉上海,培养了一批革命烈士和爱国人士。
1946年6月,储能与新建中学合并,1956年又与新民、新联两校合并,易名为成都中学,1983年恢复“储能”校名,储能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当年著名思想家严复把达尔文著作《天演论》翻译为中文。
其中有一句话叫“物竞天择,效实储能”,储能中学由此而来。
此外还有许多名人在储能教书,段力佩是储能的第一任校长,周建人——鲁迅的弟弟和叶圣陶先生也曾在储能当教师。
1997年,龙门中学并入直至今日。
89年学校被市政府首批命名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短短1节课的时间,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储能的历史信息,储能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真是受益匪浅啊!作为储能学子,我们要继承光荣传统,努力学习,为学校争光!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篇2今天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我们学校最神圣的地方——校史馆!虽然之前对学校有了大概的了解,但至于学校发展中的一些细节还知之甚少,而今天的参观给了我们重新系统地认识我们自己的学校一个良好的机会。
刚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学校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图(由同济大学设计),虽然后来建设的有些出入,但看起来还是那么熟悉,这是信园,对面是敏园,还有那是图书馆,再往前走,就是垂地的大幅介绍,想一张气势恢宏的国宝级的长画,上面书写着我们学校的历史,最经典的要数那首长诗,她概括了我们学校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婉转而又雄伟,接着就是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状态,包括三次变革,尤其是第一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学校发展举步维艰,条件艰苦,可想我们今天这么好的条件和环境来之不易,宜当忆苦思甜,发奋图强!第二阶段学校仍然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和一系列苦难,但在学校领导以及师生的努力下,我们都一一克服了,我们坚强地走过了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
参观校史展馆心得体会模板(四篇)

参观校史展馆心得体会模板校史展馆是一个记录学校历史发展的场所,通过展览内容的呈现,让参观者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近期我有幸参观了学校的校史展馆,深受启发和感动。
以下是我对参观校史展馆的心得体会。
一、认识历史背景通过参观校史展馆,我对学校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校的创办者、发展历程、重大事件等都在展馆中得到详细的介绍。
了解学校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学校的定位和使命,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同时,了解历史背景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在学校的发展中做出更好的贡献。
二、感受学校文化校史展馆是学校文化的体现,通过参观展馆,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校的文化氛围。
学校的价值观、校训、校风等都在展馆中得到具体的展示。
这些文化内涵对于塑造学校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观校史展馆让我对于学校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增加了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感受先辈的付出校史展馆中展示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这些都是几代人的努力和付出的结果。
参观展馆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先辈们的付出和努力。
无论是学校的创始人还是各时期的领导者和教职工,他们都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参观校史展馆,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这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要追求卓越、兢兢业业。
四、明确自己的责任参观校史展馆之后,我对自己的责任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作为学校的一员,我有责任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史展馆中展示的学校的成就和荣誉,是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继续努力向前的动力和目标。
参观校史展馆让我意识到自己要承担起保持学校荣誉和传承学校精神的责任。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志存高远,发奋图强,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培养审美和历史意识校史展馆不仅仅是一个记录学校历史的场所,也是一个艺术和历史教育的场所。
参观展馆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和历史意识。
大学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12篇)

大学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12篇)大学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12篇)大学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篇112月28日这天下午,我们全班同学去参观_大学校史馆,校史馆里究竟有些什么呢?来到_大学后,来接待我们的是研究生吴燕姐姐,这次参观与以往别的的参观不相同的是,以前是由导游或老师带着我们参观,而这次吴燕姐姐“抛”出七个问题,让我们带这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当吴燕姐姐的问题一提完,同学们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射”进了校史馆。
我也随着人流冲进了门。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华丽的墙壁上有一块巨大的玻璃,玻璃上印着_大学的校风和校训,我马上抄了下来。
再低头一看,地上有一块玻璃,玻璃下记载着_大学的创立日期和创立人。
一下子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找道了,我心中十分高兴。
接着我又站在资料室门口向四处浏览了一会儿,才发现了我要找的资料,那是_大学五位校长的名字和华西医科大学第一位牙科毕业生的名字。
接着,我又到了二楼,一到楼口,我就看见了一艘很大的船,船边有许多桨。
原来这些桨上的字记录了_大学历年来更名的名字和意义。
最后,我又找到了介绍著名文人郭沫若、巴金等人的事迹。
参观了_大学的校史馆后,我的疑团都一一解开了。
_大学的校史馆不但记载了_大学丰富的文化,而且让我了解到,_大学之所以能够为祖国培养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是与该校的校训、校风分不开的。
它的校风为:严谨勤奋,求是创新。
从中我体会到,只有勤奋努力的学习,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只有不断努力地进取,才能达到务实创新。
_大学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气势磅礴,却又不失朴素典雅。
它为祖国的日渐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从现在起要努力学习,才能考上我们_这所有名的大学,将来才有能力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篇2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07级管理科学一班的同学们前往参观位于_理工大学校本部的校史馆。
在班长朱旭旻,团支书丁艺辰的带领下,全班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聚集在校图书馆前,一同前往位于图书馆正后面的校史馆。
参观大学校史馆观后感_作文2050字_观后感_

参观大学校史馆观后感参观校史馆,可以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参观大学校史馆,希望您喜欢!参观大学校史馆观后感篇一记得在我大二的时候,我就非正式的参观过校史馆。
当时是学长带我去的,那时只参观了校史长廊,也就笼统的看到学校的一些奖章等等东西。
那时我就有一种想再一次正式看看校史馆的想法。
今天在校庆40 周年的时间里,我终于再一次的参观了校史馆。
而且这次校史馆的开放,是在前馆翻新的后的校史馆。
现在的校史馆在前馆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从以前的一条长廊,到现在的整层楼。
整个建设更加合理和美观。
如今落成的大气庄重、设计富有创新的校史馆,便很好地记录着交大四十年的奋斗史及心血历程。
一直以来,我对学校的校史还是不甚了解。
今天参观完校史馆后,我才对交大的校史有了大概的了解。
在讲解员细心详细的讲解下,我知道了华东交通大学成立于 1971 年 7 月 30 日,将上海交通大学内燃机车专业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调入上海铁道学院,改名为华东交通大学。
同年 9 月 22 日,决定将上海铁道学院迁往江西。
在这近40 年里,华东交大从独立建校到系部初创,再到聚贤纳才,不为时艰,自强不息才鸿基初奠。
二十年的艰苦创业,给学校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进入九十年代,我校主动适应形势,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励精图治,学校发展在规模、层次、质量都上了新台阶 !通过这次对华东交通大学校史展的参观,我心生感叹:叹交大沧桑的昨天,辉煌的今天;更叹交大优秀杰出的领导教师队伍,奋发上进的莘莘学子!这次参观,使我知道了自己责任的重大,在未来的二年中,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我享受交大带给我的荣耀和知识,明天的我将是交大的骄傲和欣慰。
参观大学校史馆观后感篇二借着参与第六期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小组的实践活动,我们第十二小组上周参观了我校校史馆。
由于我们抽中的活动主题是“科技”,所以我们这次参观会比较关注我校的科研成就与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史馆观后感参观校史馆观后感范文
第一篇
开学伊始,学校组织我们大一新生参观“曲阜师范大学校史展览馆”尽管只有短暂的半个小时,我已收获颇丰。
亲身感受到了我即将与之生活、学习四年之久的曲师大的独特风采。
踏在复古的木质地板之上,游走于各有千秋的两个展览馆之间,我领略到曲阜师范大学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古典主义与现代化工艺相完美融合的典范高等学府,二者在的沃土之上更是相得益彰。
五十多年的历史滋养了曲师坚韧的根系,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里,是儒学思想和私学教育的发祥地,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这也正是她古典魅力所在。
漫步于西侧展馆中,看到的最多的便是各式各样的将被和各个学术领域的荣誉证书,这一刻的景象简直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再现,对里面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的无比的好奇:眼睛是瞪圆的,呼吸时屏住的,嘴巴是张大的,双手是不由自主的,想去触碰一下他,却又怕损坏他的一角,双脚在那一刻定住,身体直直地驻立在玻璃罩前。
脑袋里满是无限美好的想法:这些奖杯都是我的该多好,这些证书都是我的该多好,这些奖杯跟我有关也好,这些证书跟我有关也好,哪怕是其中一个奖杯,哪怕是其中一张证书··丢掉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我回到了现实之中,展馆中的奖杯、证书是五十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曲师的财富,亦是国之骄傲。
作为曲师大新生代学生,我们有瞻仰精华的权利,更有延续优秀的义务!站在曲师大这一坚固城墙之上,我坚信我们必将看得更远,登得更高。
我确信百年后的校史馆里会留下我们2011级曲师学子的光辉足迹,奖杯、证书会与我们有关!“
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参观下一场馆··”许是学姐们早已司空见惯了新生对曲师大浓厚历史文化的崇拜与惊奇,善意的提醒我们抓紧时间参观。
最后瞻仰了一眼那发光的奖杯与发烫的证书,恋恋不舍的穿过走廊进入另一个场馆,却发现里面同样是别有洞天。
一进东展馆,最受瞩目的莫过于那两个1:300的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和“日照校区”的微缩模型了,两校模紧挨着,一个是历史的积淀,一个是现代的创新,风格迥异的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