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三 2.3《国外名景欣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教学课件共40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教学课件共40张PPT
现,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
世界遗产
全世界的世界遗产
——截至2014年7月,经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批准,全世界共有1007项世界遗产。其 中自然遗产197项,文化遗产779项,自然和 文化双重遗产31项。
国外名景分布示意
亚洲名景
亚洲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
(1)面积最大、地域差异明显 (2)人口众多、民族和语言构成复杂 (3)开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4)三大宗教发源地、三大古文明发祥地
非洲名胜 自然景观
辽阔的热带草,迷人的自然景观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
“非洲之巅”、赤道“雪峰” →乞力马扎罗山、东非大裂谷 地球的疤痕→东非大裂谷
非洲名胜
肯 尼 亚 山 国 家 公 园
乞力马扎罗山非洲名胜
东非大裂谷
非洲名胜
非洲名胜 人文景观
孟斐斯古城 金字塔墓葬群遗址:包括岩石墓,石雕墓、
非洲名胜
( D)
B.肯尼亚山是一座死火山
C.属热带草原气候
D.狮子、大象为该处主要动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落基山 的熔岩高原上。1872年3月1日,时任美国 总统的格兰特签署了《黄石公园法案》,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在美国诞生。 6 000万年以来,黄石地区多次发生的火山 爆发,构成了现在海拔2 000多米的熔岩高 原,加上3次冰川运动,留下了山谷、瀑布、 湖泊以及成群的温泉和喷泉。大自然用水、 火、冰、风在这里精雕细琢,造就了迷人 的景象。
A.地质地貌景观 B.气象气候景观 C.水文地理景观 D.生物景观 (4)黄石国家公园因其多彩、独特的自然风光而
著称于世,美国另一处以“活地质史教科书” 闻名的世界遗产是_
___科___罗__拉__多__大___峡__谷__国__家___公__园________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3国外名景欣赏教案湘教版选修32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3国外名景欣赏教案湘教版选修32

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 2.3 国外名景欣赏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教学设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分类。

(2).能在地图上指出国外著名旅游景区的地理位置。

(3).能运用资料,描述国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征,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不同方法收集国外名景的地理信息,然后整理、分析、归纳它们的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例了解国外名景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在评价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国外名景的欣赏,培养学生感知发现美、鉴赏理解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从热爱大自然升华到探究自然美的境界。

(2).通过对国外具体名景资源的欣赏评价,认识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增强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重点:(l).世界遗产的分类及分布情况。

(2).亚洲名景和非洲名胜。

2.难点:从地理角度分析各地名景形成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3节 国外名景欣赏学案 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3节 国外名景欣赏学案 湘教版选修3

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1.了解亚洲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掌握泰姬陵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重点)2.掌握非洲、欧洲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重点)3.了解美洲和大洋洲著名的旅游名胜。

4.从地理角度分析旅游景观的形成原因。

(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世界遗产和亚洲名景、非洲名胜阅读教材P47-P51,完成下列问题:1.世界遗产(1)遗产保护: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人类遗产委员会,开始有计划地保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人类遗产。

(2)世界遗产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概况:截至2014年7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全世界共有1 007项世界遗产。

其中自然遗产197项,文化遗产779项,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31项。

2.亚洲名景(1)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①自然景观多样;②人口众多,民族和语言构成复杂;③开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④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拥有多个世界文明的主要发祥地等。

(2)主要名景:①泰姬陵: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的陵墓清真寺,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

②吴哥窟:位于柬埔寨,是柬埔寨古代石构建筑和石刻浮雕的杰出代表。

③特洛伊考古遗址:位于土耳其,特洛伊城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艺术原型。

3.非洲名胜(1)自然景观①辽阔的热带草原,迷人的自然生态景观——肯尼亚山国家公园。

②“非洲之巅”、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

③“地球的疤痕”——东非大裂谷。

(2)人文景观①孟斐斯古城:古埃及城市,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南端,今开罗南25千米。

相传在公元前3100年为法老米那所建,并长期作为埃及的文化、宗教名城。

②金字塔墓葬群遗址:包括岩石墓、石雕墓、庙宇和金字塔。

最著名的是胡夫大金字塔,附近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正误判断:(1)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恒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主要发祥地。

( )(2)东非大裂谷是板块碰撞而形成的。

高中地理 2.3 外国名景欣赏教案 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2.3 外国名景欣赏教案 湘教版选修3

2.3 外国名景欣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分类。

2、能在地图上指出国外著名旅游景区的地理位置。

3、能运用资料,描述国外著名旅游景点的景观特征,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不同方法搜集国外名景的地理信息,然后整理,分析、归纳他们的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力了解国外名景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在评价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1、世界遗产的分类及分布情况,2、亚洲泰姬陵,非洲孟斐斯古城,南欧、中欧、西欧不同地区的景观,3、美洲科阔拉多大峡谷的旅游景观形成原因及主要特色一、世界遗产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图分析,国外名景指那些?主要分布在那几个大洲?那几个国家?各有什么突出的特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文化遗产:是指各个古代文明时期所创造出来的气势雄伟或特色突出的古迹遗址,它们是各民族创造才能的具体表现,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

自然遗产: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在其中形成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自然环境,它通常带有人类活动的印记,拥有别具一格的美丽景色。

分布: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州等,二、亚洲学生活动:阅读P47、48教材正文,思考:1、亚洲旅游资源丰富原因?印度泰姬陵的始建时代,主要景观特色?学生:亚洲是地球面积最大的洲,东部与西部,南部与北部之间存在巨大的地理差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景观多样性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

活动2、阅读相关课文,归纳添表:三、非洲名胜阅读课文和观赏非洲图片,直观了解非洲的名胜。

四、欧洲旅游景区欧洲为什么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旅游区?欧洲主要旅游资源分布?有何主要特色?学生回答:1、原因;欧洲是亚欧大陆突出在大西洋中的一个大半岛,三面环海,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和中纬西风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世界遗产分类、亚洲名景和非洲名胜——————情景导入先思考———————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3年至1654年在阿格拉而建的。

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千米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内,亚穆纳河右侧。

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思考探究:泰姬陵属于哪类世界遗产?其建筑材料从成因上属于哪类岩石?提示:世界文化遗产。

变质岩。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世界遗产1.遗产保护: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人类遗产委员会,开始有计划地保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人类遗产。

2.世界遗产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概况:截至2017年7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全世界共有1 073项世界遗产。

其中自然遗产206项,文化遗产832项,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35项。

二、亚洲名景1.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1)自然景观多样。

(2)人口众多,民族和语言构成复杂。

(3)开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4)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拥有多个世界文明的主要发祥地等。

2.主要名景(1)泰姬陵: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的陵墓清真寺,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

(2)吴哥窟:位于柬埔寨,是柬埔寨古代石构建筑和石刻浮雕的杰出代表。

(3)特洛伊考古遗址:位于土耳其,特洛伊城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艺术原型。

三、非洲名胜1.自然景观:辽阔的热带草原,“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绵延的东非大裂谷等。

2.人文景观: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亚洲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二、亚洲主要名景1.印度泰姬陵印度泰姬陵是世界遗产中令人赞叹的经典杰作,它是一座巨大的陵墓清真寺。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2章第3节国外名景欣赏(共75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2章第3节国外名景欣赏(共75张PPT)
基本要求:
1.了解亚洲的著名世界遗产 2.了解非洲的著名世界遗产 3.了解欧洲的著名世界遗产 4.了解美洲和大洋州的著名世界遗产
一、世界遗产概念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自然与文化遗产 文化景观遗产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文化遗产:是指各个古代
文明时期所创造出来的气势雄 伟或特色突出的古迹遗址,它 们是各民族创造才能的具体表 现,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
• 红砂岩上浮雕都很精美, 伊斯兰教反对崇拜偶像,
因此雕刻和绘画多以花草
图案为主,给人一种韵律 美的印象
大门呈长方形,内 有伊斯兰的穹顶, 除两侧邦克楼式的 尖塔外,顶部排列 的一层小塔显得活 泼可爱。
• 据说,因为泰姬陵在一天的晨光 中是金黄色、太阳下是雪白的,
而月光下则是淡淡的蓝色,景致
各有千秋,三个时段的门票也不
胡夫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
维多利亚湖
东非大裂谷
三、欧洲旅游景区
思考:欧洲为什么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旅游区?
欧洲是亚欧大陆突出在大西洋中的 一个大半岛,三面环海,深受北大西洋 暖流和中纬西风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 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同时, 又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经济发 达,海、陆、空交通方便,因而也是世 界上最活跃的旅游区。
各大洲名景欣赏
一、亚洲名景
印度泰姬陵
特点
• 伊斯兰造园的特点是用纵横轴线把 平地分作四块,形成方形的“田 字”,在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 喷水池,中心水池的水通过十字水 渠来灌溉周围的植株。这样的布局 是由于西亚的气候干燥,干旱与沙 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院 里经营一小块绿洲。在波斯人的心 目中,水和绿荫对于身处万倾黄沙 中的他们显得特别珍贵,认为天堂 (即后来基督教所说的伊甸园)就 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有潺潺流水, 绿树鲜花。在古代西亚的园林中, 那个交叉处的中心喷水池就象征着 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 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 种明渠暗沟与喷泉,这种水法的运 用后来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 林。

高中地理 2.3 国外名景欣赏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2.3 国外名景欣赏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选修3




菜单
课 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XJ·地理 选修Ⅲ 旅游地理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XJ·地理 选修Ⅲ 旅游地理
图 表




1.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
动 解

教 学
(1)全球第二大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天

案 设 计
然动物园”,世界最长的裂谷带—— 东非大裂谷带 ,赤道 附
当 堂 双
课 近的雪山——乞力马扎罗山。
基 达
前 自 主
(2) 尼罗河 流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2.重要名景——金字塔墓葬群遗址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XJ·地理 选修Ⅲ 旅游地理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XJ·地理 选修Ⅲ 旅游地理
图 表 活 动 解 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当 堂 双

课 前
(2)景观多样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 自然旅游资源 。
达 标

主 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名山、溶洞、园林、石窟所在位置
2.运用资料,描述我国著名旅游景点(名山、溶洞、园林、石窟)的景观特点。

3.针对某个具体的景观特点,从地理角度说明景观的形成原因。

4.结合实例,简述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不同方法,运用多种手段,搜集中国的名山、溶洞、园林、石窟信息,整理分析、总结归纳这些著名旅游景点的景观特点,培养学生搜集材料、获取信息、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中国名山
分类:
五岳(泰山);佛教名山(峨眉山);道教名山(武当山)
其他名山(庐山)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完成下面表格
名称类别地质成因景观特色
泰山五岳断块山地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多
峨眉山佛教名山断块隆升而形成的山地普贤菩萨道场,秀丽是其主要景观特色武当山道教名山断块山地道教第一名山,拥有全国最大的道教建筑

山水相依,云雾缭绕,雄奇秀丽庐山其他名山古老花岗岩因断裂作用而
抬升形成的地垒式断块山
活动2:标注我国名山的位置和主峰海拔。

二、中国溶洞
概念:地下水沿可溶岩石的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洞
形态特征: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
游览价值:溶洞常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大自然的力量和“技艺”,吸引着广大游客
主要分布区: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溶洞分布广、数量多
著名岩溶景点:广西桂林(芦笛岩、七星岩、冠岩)
三、中国园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