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背部、肩胛区和三角肌区神经、血管

合集下载

项背部、肩部

项背部、肩部

四、解剖背部浅层肌肉
(1) 斜方肌 深面肩胛提肌的浅面,寻找副神经
和与该神经伴行的颈浅动脉,它们由 上而下沿肩胛骨内侧缘
五、解剖背部深层肌肉
1、中层: 肩胛提肌、菱形肌、 上 后锯肌、下后锯肌
2、深层: 夹肌、竖脊肌
六、腰上、下三角
腰上三角: 12肋、腹内斜肌与竖 脊肌、下后锯肌围成 腰下三角: 背阔肌、腹外斜肌与 髂嵴围成 这两个三角为腰区的 薄弱环节
肩胛区及三角肌区
1、解剖上肢带肌
确认有六块:
①三角肌包绕肩关节前、外、 后方, ②冈上肌位于冈上窝;③在 冈下窝由上到下依次确认冈 下肌、小圆肌、大圆肌 ④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前面 即肩胛下窝
项背部
一、切皮、剥皮
1. 沿背部正中线向下到骶骨正中嵴 切开皮肤;
2. 自枕外隆凸向外沿上项线至乳突横 向切开皮肤;
3. 自第七颈椎脊突至肩峰横向切开皮肤; 4. 自纵切口下端向上向外沿髂嵴至髂前上
嵴切开皮肤;将皮肤由正中纵切口自上 而下向两侧切开
二、解剖浅筋膜
1.皮肤及浅筋膜
项部及背部的皮肤较颈前外侧部 厚,有 丰富的毛囊和皮脂腺,汗腺,是疖肿的 好发部位。可将皮肤连同一些浅筋膜一 起翻开。但要保护深筋膜,观察从深筋 膜穿出的皮神经。
2. 寻找枕动脉
枕动脉在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的枕骨附 着部之间的间隙内
3. 寻找枕大神经
紧靠枕动脉的内侧,在斜方肌附着部穿 出至皮下
4. 寻找枕淋巴结
斜方肌止点之外侧缘
三、解剖深筋膜
胸腰筋膜: 背部的深筋膜较薄,
但在腰部显著增厚呈腱 膜状。称为胸腰筋膜, 并分为浅深两层,包裹 深面的竖脊肌。还可观 察到胸腰筋膜是背阔肌 起点的一部分
二、解剖血管神经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皮神经分布特点:明显的阶段性分布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 背 部 皮 神 经 分 布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深筋膜
项筋膜 Nuchal fascia
位于斜方肌深面,上方附于上项线,向下
移行为胸腰筋膜后层。
胸腰筋膜 Thoracolumbar fascia
覆于竖脊肌表面
上续项筋膜,内侧覆于胸椎棘突和
棘上韧带,外侧覆于肋角。
在胸背区较薄弱
在腰区增厚,分为前、中、后三层
竖脊肌鞘
腰方肌鞘 腰肋韧带
腰方肌筋膜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部肌肉分布及神经支配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斜方肌 (M.trapezius)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思考题:
1. 肩周围的肌肉是如何配布的? 2.什么是肌腱袖?有何临床意义? 3.三边孔和四边孔是如何构成的?其通过的
内容为何? 4.听诊三角在体表的标志为何? 5.腰上、下三角及枕下三角的位置、结构为
何?有何临床意义?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后锯肌)围成 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腹后壁薄弱区,易形成腰疝 肾周围脓肿可于此处切开引流
枕下三角(suboccipital triangle) 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由枕下肌围成 枕下神经(第1颈神经的后支) 椎动脉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二、肩胛区及三角肌区结构
实习目的与要求

肩胛区解剖实验报告

肩胛区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肩胛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2. 认识肩胛区的主要肌肉、神经、血管和关节。

3. 掌握肩胛区各结构的解剖学特点。

二、实验材料1. 实验用尸体标本2. 解剖器械(解剖剪、镊子、刀片等)3. 解剖图谱三、实验步骤1. 观察肩胛骨- 位置:位于胸壁后外侧,覆盖在脊柱两侧。

- 形态:三角形骨,有上缘、外缘、内侧缘、下角、上角、外侧角和3个突起(肩胛冈、肩峰、喙突)。

- 结构:肩胛骨分为肋面、背面、肩胛冈、肩峰、喙突等部分。

2. 观察肩胛区肌肉- 肩胛提肌:起自颈椎横突,止于肩胛冈上缘。

- 肩胛下肌:起自肩胛骨前表面,止于肱骨小结节。

- 大圆肌:起自肩胛骨下角,止于肱骨小结节。

- 背阔肌:起自下6个胸椎横突,止于肱骨小结节。

- 胸大肌:起自锁骨、胸骨和肋骨,止于肱骨大结节。

3. 观察肩胛区神经- 肩胛上神经:起自臂丛,支配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 肩胛下神经:起自臂丛,支配肩胛下肌、大圆肌。

- 腋神经:起自臂丛,支配三角肌、胸小肌。

4. 观察肩胛区血管- 肩胛上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分支供应肩胛骨和肩关节。

- 肩胛下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分支供应肩胛骨和肩关节。

5. 观察肩关节- 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的肱骨头构成。

- 关节囊:包绕肩关节,内有滑膜。

四、实验结果1. 肩胛区位于胸壁后外侧,覆盖在脊柱两侧。

2. 肩胛骨为三角形骨,有上缘、外缘、内侧缘、下角、上角、外侧角和3个突起。

3. 肩胛区主要肌肉包括肩胛提肌、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胸大肌等。

4. 肩胛区主要神经包括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腋神经等。

5. 肩胛区主要血管包括肩胛上动脉、肩胛下动脉等。

6. 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的肱骨头构成,关节囊包绕肩关节。

五、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肩胛区的解剖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肩胛区是人体重要的运动部位,掌握其解剖结构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强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学习,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局解.背部

局解.背部

五、肌层
第一层: 1.背阔肌——胸背神经,胸背动脉,阶段性肋间后动脉、腰动脉 2.斜方肌——副神经,颈浅动脉、肩胛背动脉、枕动脉、 阶段性肋间后动脉,可供肌瓣和肌皮瓣移植。 3.腹外斜肌后部
形成的结构
听诊三角(肩胛旁三角) 腰上三角 腰下三角
第二层: 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腹内斜肌后部(颈横动脉深、浅支,肩胛背神经) 第三层: 竖脊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 枕下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
四、深层结构
(一)深筋膜 除骶尾区以外,深筋膜分两层。
1.项区深筋膜:分浅深两层,是封套筋膜的一部分
浅层位于斜方肌表面 深层为项筋膜
2.胸背区和腰区深筋膜:分浅深两层 浅层薄弱,位于斜方肌、背阔肌表面 深层为胸腰筋膜—分三层,形成竖脊肌鞘和腰 方肌鞘,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一腰椎横突 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 3.骶尾区深筋膜薄弱,于骶骨骨膜愈着。
第二节 肩胛区三角肌区
一、三角肌区
是三角肌所在的部位。皮肤有臂外侧上皮 神经分布,三角肌由腋神经支配。腋神 经与旋肱后血管穿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 走行,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损伤腋神经。
二、肩胛区
是指肩胛骨后面的区域。 肌肉由浅入深为斜方肌、背阔肌、冈上肌、冈下肌、 小圆肌、大圆肌,由肩胛上神经和血管分布(肩峰 下囊、三角肌下囊)脊 柱 区源自项区——第 背区——第 第
突至 棘突、 缘、
第 一 前份 区—— 两侧髂棘后份、 两侧髂后上棘连线 尾区
二、体表标志 1.棘突 2.骶管裂孔、骶角 3.尾骨 4.髂棘、髂后上棘 5.肩胛冈 6.肩胛骨下角 7.骶12肋 8.竖脊肌
三、浅层结构
(一)皮肤 (二)浅筋膜 (三)皮神经: 1.枕大神经—第2颈神经后支,伴枕动脉 2.第三枕神经—第3颈神经后支 3.1~12胸神经后支 4.臀上皮神经—第1~3腰神经后支, 在髂嵴上方、竖脊肌外侧缘附近 穿胸腰筋膜浅出,易被拉伤(腰腿痛) 5.臀中皮神经—第1~3骶神经后支 (四)浅血管 1.枕动脉 2.肩胛背动脉 3.胸背动脉 4.肋间后动脉 5.腰动脉 6.臀上下动脉

【解剖学】9项背部肩胛区解剖

【解剖学】9项背部肩胛区解剖

肩胛背动脉Dorsal scapular a. 肩胛上动脉Suprascapular a.
旋肩胛动脉 Circumflex scapular a.
旋肱后动脉Posterior circumflex humeral a.
甲状颈干 thyrocervical trunk
颈横动脉 transverse cervical a.
项背部、肩胛区解剖
The scapular region and the back vertebral region
一、皮肤skin
切口incisions :
(1)自枕外隆凸至尾骨尖做一 纵行切口
(2)自枕外隆凸沿上项线至乳 突做一横切口
(3)自隆椎棘突向外横向切至 肩峰
翻皮:沿以上切口将皮肤向 外翻开
肋间后动、静脉的后支 腰动、静脉的后支
三、深筋膜deep fascia
项筋膜nuchal fascia 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 上部的深筋膜较浅,下部的深筋 膜较厚,呈菱形,称胸腰筋膜, 分为三层,包绕竖棘肌。
前层anterior layer
中层middle layer
后层posterior layer
四、肌层muscular layer
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
1.项背部肌the muscles of the back
斜方肌Trapezius
①浅层superficial layer
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
斜方肌Trapezius—副神经 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胸背N 菱形肌rhomboideus —肩胛背N 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肩胛背N

三角肌区和肩胛区的解剖

三角肌区和肩胛区的解剖

肩胛骨的主要功能是连接上肢与躯干,并协助肩关节进行复杂
03
的运动。
肩胛下肌
01
肩胛下肌是位于肩胛骨下方的一块小肌肉,属于肩 袖肌群的一部分。
02
肩胛下肌的主要功能是使肩关节内收、内旋和伸展。
03
肩胛下肌在肩袖损伤中较为常见,可能是由于长期 过度使用或受伤引起的。
冈上肌
01
冈上肌是位于冈上窝的一块小肌肉,属于肩袖肌群的
功能
主要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协助完成肩部的各个方向的运动。
损伤与治疗
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表现为疼痛和活动受限,治疗方式 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02
肩胛区
肩胛骨
01
肩胛骨是位于背部两侧的扁平三角形骨骼,主要构成肩关节的 后侧和外侧。
02
肩胛骨分为三个面:前面、后面和侧面,其中后面是主要的肌
肉病 与治疗
常见疾病
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僵硬, 影响肩部活动。
肩袖损伤
肩袖是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后会导致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由于肩峰和肱骨头之间的反复撞击,导致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口服或外用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和消炎,但需在医 生指导下使用。
三角肌区和肩胛区的解剖
目录
• 三角肌区 • 肩胛区 • 神经和血管分布 • 三角肌和肩胛区的功能与运动 • 三角肌和肩胛区的疾病与治疗
01
三角肌区
三角肌
功能
三角肌是肩部最表层的肌肉,主要负责肩关 节的外展、前屈和内旋。
起止点
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止于肱 骨三角肌粗隆。

《人体解剖学》_第三节 项背部浅层、肩胛区和三角肌区_中医世家

《人体解剖学》_第三节 项背部浅层、肩胛区和三角肌区_中医世家

《人体解剖学》 > 第五章上肢第三节项背部浅层、肩胛区和三角肌区项部上方以上项线与头部分界;前方以斜方肌前缘与颈部分界;腰背部外侧缘为腋后线的延线;第12肋为腰部与背部的分界。

本区重要的体表标志有枕外隆突,第6颈椎以下各椎骨的棘突,以及其它常用作定位的标志;在直立两上肢垂于体侧时,两侧肩胛冈内侧端连线,通过第三胸椎棘突;两侧肩胛下角连线,横过第7胸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经过第4腰椎棘突。

一、皮肤和浅筋膜项背部皮肤较厚,浅筋膜致密,并有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

腰部的浅筋膜可以分为两层,其间有丰富的脂肪组织。

项部的皮神经主要由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分布。

枕大神经greateroccipital nerve 是第二项神经后支的皮支,较粗大,在上项线高度穿斜方肌及深筋膜浅出,分支分布于枕部皮肤,第三枕神经thirdoccipital nerve是第三颈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于项部和枕外隆凸附近的皮肤。

背部的皮神经为胸神经后支的皮支,上半部者在靠近正中线的两侧穿出斜方肌至皮下,下半部者则距正中线约4~5厘米处穿出(图5-7)。

图5-7 背部浅层结构腰部的皮神经来自第1~3腰神经后支,它们从骶棘肌外侧缘穿出深筋膜,除分支布于腰部外,主支越过髂嵴,分布臂上部皮肤,叫做臂上皮神经(已见于臂部解剖)。

与上述皮神经伴行尚有细小的动脉支,它们是肋间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

二、深筋膜1.项部深筋膜项部深筋膜包绕项部的浅层肌和深层肌,与颈部深筋膜相续。

2.腰背部深筋膜腰背部深筋膜叫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可分为三层。

浅层最厚,位于骶棘肌的表面,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深面,向上与项部深筋膜相续,向下附于髂嵴和骶骨背面;中层位于骶棘肌深面,即骶棘肌与腰方肌之间,在骶棘肌外侧缘处,与浅层愈合,共同形成包绕骶棘肌的筋膜鞘,同时为背阔肌和腹内斜肌、腹横肌腱提供了广阔的起点;深层较薄弱,复于腰方肌的前面,叫做腰方肌筋膜,属于腹内筋膜的一部分。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第一部分头颈背部肌群第一节浅层肌:起自枕外隆凸、上项线内侧,颈一至胸十二棘突,项韧带;止于锁骨外三分之斜方肌:1.一,肩峰、肩胛岗上缘;功能:璇颈(对侧),旋肩,转肩胛骨,肩胛内收。

神经支配:副神经(传出支),颈三至四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横动脉。

(单,旋颈胸骨内侧部,至于颞骨乳突。

功能:屈颈(双侧)2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柄、侧),神经支配点:副神经,颈二至三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甲状腺上动脉。

颈前外侧肌第二节(对,转颈起自颈三至六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

功能:颈部侧曲(同侧)1 .前斜角肌:侧),屈颈(双侧)。

神经支配:颈五至七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甲状腺下动脉。

:起自颈二至六横突,至于第一肋骨(前斜角肌之后)。

功能:同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2 .神经支配点:颈二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中斜角肌。

神经支配:同前、后斜角肌:起自颈五至七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骨。

功能:3 .颈五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枕下肌第三节:起自寰椎横突,至于枕骨粗隆下的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伸(双侧),头向头上斜肌1 .对侧屈(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起自枢椎棘突,止于寰椎横突。

功能:头向后侧旋转。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头下斜肌2 .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起自枢椎棘突,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仰(双侧)头向同侧旋转3 .头后大直肌(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起自寰椎后结节,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向后仰(两侧)。

神经支配:4 .头后小直肌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深层肌第四节:起自项韧带下份颈三至胸四棘突,止于下项线、乳突。

功能:头部后仰(两侧).头夹肌1同侧转颈(单侧)。

神经支配:相应脊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头向后仰(单侧),:起自颈三至胸六棘突,止于颈二至四横突后结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背部、肩胛区和三角肌区神经、血管 1.副神经accessory nerve :为第十一对脑神经,自颈静脉孔出颅后,向下外行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从该肌后缘中点斜越颈外侧区,入斜方肌深面,支配该肌。

如一侧副神经损伤,则斜方肌瘫痪,导致下垂、抬肩无力。

2.肩胛背神经dorsalscapular nerve(C5):起自臂丛的根部,穿经中斜角肌,斜向后下方,经肩胛提肌深面至菱形肌深面。

支配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3.肩胛上神经suprascapular nerve (C5、6):起自臂丛上干,向后与肩胛上动脉伴行,经肩胛横韧带下方入冈上窝。

支配冈上肌,主干继续向外绕经肩峰与肩胛颈之间,进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下肌。

4.腋神经axillary nerve(C5、6):自臂丛后束起始后,伴旋肱后动脉穿四边孔至三角肌深面;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穿三角肌后缘浅出,分布于肩部和臂外侧上部皮肤(臂外侧上皮神经)。

5.肩胛下神经subscapular nerve(C5~7):已述于腋腔 6.胸背神经thoracodorsal nerve(C6~8):已述于腋腔。

7.肩胛上动脉suprascapular artery :起自甲状颈干,行向外下,经前斜角肌和膈神经的前方,自肩胛横韧带上方进入冈上窝,与肩胛上神经伴行,绕肩胛颈至冈下窝,分布于冈上、下肌及肩胛骨。

8.颈横动脉transverse cervical artery:起自甲状颈干,行向外侧,经前斜角肌和膈神经的前方,越过颈外侧区下部,至肩胛提肌的前缘分为升、降两支。

降支经肩胛提肌内侧,沿肩胛骨脊柱缘下降,分布于行程附近的肌肉(如冈上、下肌,斜方肌和背阔肌等)。

有人颈横动脉缺如,则代之以直接起于锁骨下动脉的肩胛背动脉,亦可分为升、降二支。

此外,尚有已述于腋腔的腋动脉的分支:旋肱前、后动脉,肩胛下动脉及其分支(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等,均分支供给肩带肌、肩关节及附近结构。

9.肩胛动脉网:在冈上窝、冈下窝和肩胛下窝,来自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的肩胛上动脉和颈横动脉降支,与来自腋动脉肩胛下动脉的旋肩胛动脉和胸背动脉形成广泛的吻合,叫做肩胛动脉网,动脉网的存在有助于腋动脉损伤或结扎时(在腋动脉第一、二段)侧副循环的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