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高三语文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断句过关检测题.docx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言断句和翻译专题练习历年真题复习试卷后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断句和翻译专题练习历年真题复习试卷后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文言断句与翻译(后附答案)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5.《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6.《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巩固练一、【2017届宁夏固原一中高三上第二次适应性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15分)陆子隆字兴世,吴郡吴人也。

少慷慨,有志功名。

侯景之乱,于乡里聚徒。

是时张彪为吴郡太守,引为将帅。

彪徙镇会稽,子隆随之。

及世祖讨彪,彪将沈泰、吴宝真、申缙等皆降,而子隆力战败绩。

世祖义之,复使领其部曲。

板为中兵参军。

世祖嗣位,子隆领甲仗宿卫。

天嘉元年,封益阳县子,邑三百户。

二年,除明威将军、庐陵太守。

时周迪据临川反,东昌县人修行师应之,率兵以攻子隆,其锋甚盛。

子隆设伏于外仍闭门偃甲示之以弱及行师至腹背击之行师大败因乞降子隆许之送于京师四年,周迪引陈宝应复出临川,子隆随都督章昭达讨迪。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最新题型练习(共1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最新题型练习(共1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文言文断句最新题型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1.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夫A为人主B者C非欲养D祸于E内而疏F忠臣G硕士H于外I盖其渐J积而势K使之L然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陈夷行曰:“此所谓借寇兵资盗粮也,不如击之。

”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边境,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德击之乎!”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今天A德城兵才B千余C若D战E不利城F陷G必矣H不若I以恩J义抚K而安之L必M不为N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边境,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德击之乎!”3.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今天A 德城兵才B 千余C 若D 战E 不利城F 陷G 必矣H 不若I 以恩J 义抚K 而安之L 必M 不为N 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悲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4.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士A君子B之有勇C而果D于行者E不F以G立H节I行J谊K而L以M妄N死O悲P名Q 岂R不S痛T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今者复来怀州田猎,忠谏不复至洛阳矣。

四时范田,既是帝王常礼,今日怀州,秋毫不干于百姓。

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肯能改。

如斯诋毁,有似咒诅。

5.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高考文言文断句100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1)

高考文言文断句100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1)

高考文言文断句100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考查题型:大致命题形式:主观点断,一般只要求在句中关键处断开。

解题策略:断句时,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高考断句主要考查句末,句内可断可不断的地方一般忽略不计;并且不要求用明确的标点符号标明,只需要用‚/‛断开即可。

湖南省的断句题通常会以客观选择的形式出现。

1、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方面的知识。

如‚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烛之武退秦师》)这段文字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

根据这些内容,点断就很方便。

2、找出名词、代词等关键实词断句。

跟现代汉语一样,文言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找出这些关键词语,据此断句也很方便。

3、根据文言虚词断句。

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区分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4、根据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断句。

这些修辞手法是文言中常用的,利用它们也会给断句以帮助。

5、根据对话、引文等断句。

文言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遇到对话时,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6、根据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

如‚……者,……也‛等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句式,并将序号填入下面句式相应位臵。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屠惧,投以骨。

4、沛公安在?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8、古之人不余欺也!9、秦,虎狼之国。

10、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判断句()省略句()定语后臵句()状语后臵句()宾语前臵句()被动句()疑问句()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秦穆公闲,问由余曰:“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由余曰:“臣闻之,当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穆公曰:“愿闻奢俭之节。

”由余曰:“臣闻尧有天下,饭于土簋,啜于土钘,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

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修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

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

舜释天下,而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

缯帛为茵褥,觞勺有彩,为饰弥侈,而国之不服者三十有二。

夏后氏以没,殷周受之,作为大器,而建九傲,食器雕琢,觞勺刻镂,四壁四帷,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有二。

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故曰俭其道也。

”由余出,穆公召内史廖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

吾将奈何?”内史廖曰:“夫戎辟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而厚为由余请期,以疏其间,彼君臣有间,然后可图。

”君曰:“诺。

”乃以女乐三九遗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果具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

由余归谏,谏不听,遂去,入秦,穆公迎而拜为上卿。

问其兵势与其地利,既已得矣,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穆公奢主,能听贤纳谏,故霸西戎,西戎淫于乐,诱于利,以亡其国,由离质朴也。

(取材于《说苑〃卷二十〃反质》)【注释】①铏:古代盛羹器。

②傲:通旒(liú),龙旗九旒,周天子仪仗。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四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四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

国珍开府庆元,求士为己用。

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

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

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

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

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

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

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

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

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

上怒,欲举兵诛之。

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节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1.掌握实词举、习、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今方氏欲举.大谋举:__________②不习.边事习:__________③莫.为计莫:__________2.掌握文言翻译基本方法(2)(2023新编,15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②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③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3)~(6)题。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

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

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

(word完整版)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

(word完整版)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断句加强训练(高三)用“ / ”线给以下文段断句:(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二)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三)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注:子产,名公孙侨,子产是他的字。

春秋时有名的政治家。

然明,郑国医生,名蔑。

乡校:当时地方民众聚会议事的场所。

(四)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五)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六)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晋书》)(七)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礼记檀弓下》)( 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九)( 赵围于秦) 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十)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草堂( 十一)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十二)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疾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文言文断句加强训练参照答案(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看法有片金 /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 / 有乘轩冕过门者/ 宁读如故 / 歆废书出看 / 宁割席分坐 / 子非吾友也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好像没见到同样,照旧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得手里看了看,而后抛弃了。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短文断句强化练习(共10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短文断句强化练习(共10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短文断句强化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2.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所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二)1.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2.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三)1.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2.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四)1.景公问晏子曰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会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2.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五)1.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2.(唐)德宗问陆贽以当今切务贽以乡日致乱由上下之情不通劝上接下从谏乃上疏其略曰臣谓当今急务在于审察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夫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况乎当变故动摇之时在危难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去则倾陛下安可不审察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归趣以靖邦家乎此诚当今之所急也(六)1.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2.(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七)1.(唐)太宗问魏徵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者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2.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阳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八)1.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2.吕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徒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九)1.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置酒众皆褒美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2.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十)1.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2.(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附:参考答案(一)1.(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文翻译断句 有答案

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文翻译断句 有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导学号:35900048】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

为人美辞貌,有俊才。

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

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

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

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

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

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

”故往应骘召。

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

是时,邓太后临朝,骘兄弟辅政。

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

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

(节选自《后汉书·马融传》) 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

(1)融从其游学..游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2)恂奇.融才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道殣.相望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灭无赀.之躯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圣贤不坠.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外出学习(2)意动用法,认为……有奇才(3)饿死的人(4)估量,引申为“高贵”(5)放弃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教案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断句过
关检测题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断句过关检测题
阅读下面几个文言小段,完成后面练习。

(一)教子不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之:②适:③特:
2.翻译句子
顾反,为女杀彘。

答:
3.给“曾子曰”一段话断句(用/表示),并翻译。

断句: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翻译:
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臧孙行猛政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1.断句并翻译。

断句: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翻译:
2.翻译: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三)知人善任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

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②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而告冯简子,使断之。

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是以鲜有败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

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
①文:②获:③鲜:
2.翻译句子: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3.断句并翻译
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翻译:
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四)宫之奇知虞将亡
伐虢之役,师出于虞。

宫之奇谏而不听,出,谓其子曰:“虞将亡矣!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

除暗①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既不忠信,而留外寇,
寇知其衅②而归图焉。

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吾不去,惧及焉。

”以其孥③适西山。

三月,虞乃亡。

(《国语晋语二》)
注:①除暗:识破对手的诡计。

②衅:破绽,弱点。

③孥:妻子儿女。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谏:②图:③及:
2.断句并翻译。

断句: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翻译:
3.翻译句子: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
4.宫之奇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齐人说靖郭君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

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

”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而进曰:“海大鱼。

”因反走。

君曰:“客有于此。

”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君曰:“亡,更言之。

”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

”君曰:“善。

”乃辍城薛。

(《战国策齐策一》)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城:②益:③更:④辍:
2.翻译: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

3.断句并翻译。

断句: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
翻译:
4.请说一说这段文字的主旨。

(六)中山君飨士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

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

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餐饵之。

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

故来死君也。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飨:②亡:③顾:④饵:
2.翻译句子:中山有事,汝必死之
3.断句并翻译。

断句: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翻译:
4.中山君的感叹说明了什么?
答:
(七)上下其手
二十六年,楚侵郑。

五月,至于城麇。

郑皇颉戍之。

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

正于伯州犁。

伯州犁曰:“请问于囚。

”乃立囚。

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

”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

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①戍:②正:③上:④获:
2.断句并翻译。

断句: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

翻译:
3.翻译:颉遇王子弱焉。

4.“上下其手”后来成为一个成语。

从文中内容判断,请说说这个成语的含义。

答:
(八)子产不毁乡校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小人实不才。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子产,名公孙侨,子产是他的字。

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

然明,郑国大夫,名蔑。

乡校:当时地方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①损:②克:③信:④信:
2.断句并翻译。

断句: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