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一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100题专项练习(一)

语文教学: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100题专项练习(一)

语文教学: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100题专项练习(一)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100题专项练习考查题型:大致命题形式:主观点断,一般只要求在句中关键处断开。

解题策略:断句时,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高考断句主要考查句末,句内可断可不断的地方一般忽略不计;并且不要求用明确的标点符号标明,只需要用“/”断开即可。

湖南省的断句题通常会以客观选择的形式出现。

1、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方面的知识。

如“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烛之武退秦师》)这段文字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

根据这些内容,点断就很方便。

2、找出名词、代词等关键实词断句。

跟现代汉语一样,文言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找出这些关键词语,据此断句也很方便。

3、根据文言虚词断句。

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区分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4、根据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断句。

这些修辞手法是文言中常用的,利用它们也会给断句以帮助。

5、根据对话、引文等断句。

文言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遇到对话时,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6、根据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

如“……者,……也”等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

2021届高考第一轮复习 文言文:断句

2021届高考第一轮复习  文言文:断句

2021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2021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断句测试考生简单文言文的综合阅读能力。

考试中心以其考试知识的丰富性、考试能力的多样性、考试方法的灵活性和培训的可操作性而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2022,国家新课程标准首次设立了破译试题。

预计该考点将覆盖更多的区域性试题,难度将逐渐增加。

2021年高考中,除浙江省卷采用主观断句题型,其他高考卷都为客观选择题。

相对而言,客观选择题难度低于主观断句题,但断句时均应熟知断句三步流程和掌握断句标志,运用断句抓标志析结构的方法。

当然,对于客观选择题而言,还可以灵活运用排除法来辅助断句。

第二个方案是熟悉古典汉语的破句过程和符号(I)古典实词的符号1.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等。

名词一般为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其前后往往要断开。

2.代词――常见代词分类列表如下:类别常见代词举例人称代这个词的第一人称是我,我,余,我,孤独,寡居,大臣,仆人和妾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第三人称之、其、彼无指代词或、莫疑问代词谁、谁、何、席、胡、霍城、邪恶、安和严指出代词此、是、斯、兹、夫(二)文言虚词标志文言虚词往往是断句的象征。

掌握文言虚词的使用位置是破句的关键。

可用作标点符号的常用文言虚词列表如下:虚词类别常见典型虚词及断句方法对话和引语符号:越、韵、燕和谓语——之后通常断开连接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在一个句子的开头,单词“清之”、“相之”、“不长”、“过去”、“四虚”、“过去”和“俄语”通常位于句子的开头,并且通常在句子之前是断开的句末语气词在陈述句的末尾——Ye、Yi、Yan和ear;在疑问句的末尾——是,和(b),邪恶(是),和;在这句话的结尾叹息——在,丈夫。

通常在一句话的结尾,然后是一般的断绝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续表虚词类型、常见典型虚词及破句方法复句关联词语虽然,虽然,垂直,即使,使,如果,勾勾,因此,是原因,然后,然而,或者,条件,条件,如果丈夫,至于,如果,已经,所以,不要,不是吗,它通常是断开的复音虚词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三)特殊句式标志文言文的句型,尤其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破句。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断句练习(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断句练习(含解析)

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断句练习7.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画8处)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选自《隋书·经籍志四》)8.四凶之才皆可用,尧之时,圣人在上,皆以其才任大位,而不敢露其不善之心。

尧非不知其不善也伏则圣人亦不得而诛之及尧举舜于匹夫之中而诛之及尧举舜于匹夫之中而禅之位则是四人者始怀愤怨不平之心而显其恶故舜得以因其迹而诛窜之也。

(《河南程氏遗书》)注:四凶:相传为尧舜时代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9.用“/”给下面画线文字断句。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选自《孟子》)10.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粱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若能富而不巫清而不短裁而不俗则深于其道者也故君子之于春秋没身而已矣(选自《全晋文》)参考答案:1.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那专门攻习《史》、《汉》的人,还没有认识古人的精微,而况泛泛地看到,爱和恨随便自己的吗?讲到不传的文章,有“部目空存”的感慨;那传的。

“犹”、“况”这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其前要断句;“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表并列,此句中间应该断开;“夫”是句首发语词,“夫不传者”与“其传者”属于对称的句法,前后要断开。

参考译文:欧阳修曾经叹息《七略》同《四部》,书目有而书已散失,说是那作者的不幸,实在悲伤文章的不足靠……可是读《史记》、《汉书》,而考察徐广、裴骃、服虔、应劭诸家的注释,那中间得不到司马迁、班固的意思的,常常十分中的四五。

那专门攻习《史》、《汉》的人,还没有认识古人的精微,而况泛泛地看到,爱和恨随便自己的吗?讲到不传的文章,有“部目空存”的感慨;那传的,又有“推求失旨”的弊病,和“爱憎不齐”的命运。

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6周)文言文断句(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6周)文言文断句(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文言文断句(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2021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台州传[宋]杨万里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

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

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

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 ?”从之西。

舟所通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高声号呼,曰展婆,展婆。

至暮,哭而归,不食。

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 饮泣强食。

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

至荆州,复然。

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

”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既饮茗,问其里若姓。

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

”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

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媪喜曰:“妻子姓异甚,不可言。

”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

”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

”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

”宗质拜曰:“然。

”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

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泣下。

宗质负其母 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

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关,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

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

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

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 ,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

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

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

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

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

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医生言之,闻者必泣。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总及详解答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总及详解答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编一、2021年高考新课标Ⅰ于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及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5.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及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及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及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及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二、2021年高考新课标卷〔韩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5.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三、2021年江西卷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及?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那么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假设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那么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题》含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赵简子曰:“吾门左右客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征;暮食不足,朝收市征。

吾尚可谓不好士乎?”舟人古乘对曰:“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对者六翮也。

背上之毛,腹下之毳,无尺寸之数,去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卑,益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高。

不知门下左右客千人者,有六翮之用乎?将尽毛毳也?”(节选自《说苑·尊贤》,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B.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C.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D.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D[第一步:聚焦辨析重点。

四个选项第五、七处不同。

第二步:多方推断定答案。

根据第一步找出的每项的不同停顿点,重点分析不同点的正误。

如四个选项的第五处“夫珠玉无足去此”,结合上下文,很明显“珠玉无足”是个主谓结构,其后应该断开,可排除B、C两项;第七处的“也”是句末语气词,其后也应该断开,由此可以排除A项,故答案为D项。

]【参考译文】赵简子在黄河上游览感到很快乐,感叹说:“怎样才能得到贤士并跟他在一起呢?”船夫古乘跪下回答说:“那珍珠美玉并没有脚,离这儿有几千里,而它们之所以能来,是因为人们喜欢它们。

高考文言文断句例题和答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例题和答案

2021高考真题——文言断句一、(2021全国甲卷)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答案】10.C。

【解析】“契丹大举入寇”的意思是契丹大举入侵进犯,语意完整,“时”应作“虏寇深入”的时间状语,故应在“时”前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临江人”“阆州人”分别是对“王钦若”和“陈尧叟”身份的介绍,其前后都应断开,据此排除B项。

选C【译文】九月,契丹大举入侵进犯。

当时因为敌人深入中心地带,朝廷内外极度吃惊,(皇帝)召集群臣询问策略。

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亲临金陵。

陈尧叟,是阆州人,请求皇帝亲临成都。

皇帝拿这件事询问寇准,寇准说:“不知道是谁为陛下谋划了这两个计策?”皇帝说:“你暂且判断一下这两个计策是否可行,别问谋划的人是谁。

”二、(2021全国乙卷)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答案】10.C【解析】解答此题,可运用排除法。

高考语文第五部分附加题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的断句、简答1高考体验高三全册语文

高考语文第五部分附加题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的断句、简答1高考体验高三全册语文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12/10/2021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句式的对应关系和特殊虚词断句的能力。 断句时先通读画线部分疏通大意。从中不难看出“贵诈力”与 “贱仁义”相对,“先”与“后”相对,“富者”与“贫者”相 对,“国强”与“弱国”相对,这些词语领起的句子构成四组对 比句。 答案: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 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 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12/10/2021
(节选自严允肇《〈今世说〉序》)
12/10/2021
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5 处)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的断句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 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 然后抓住标志词,先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标志词多为虚词, 画线句中的两个“者”后面要断开,虚词“因”“以”“其”前 面要断开。点断之后,再翻译一遍看能不能读通,最后确定点 断处。 答案: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 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
12/10/2021
五、(2013·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14~16 题。 1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 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 自是之 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 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 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12/10/2021
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________、________。 解析:苏洵、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 苏洵被称为“老苏”,苏轼(苏东坡)被称为“大苏”,苏辙被 称为“小苏”。“三苏”均以文章显名于世,特别是号称全能 大家的苏轼,文章堪称天下一绝,留下许多传世之作。 答案:苏洵 苏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一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晘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

”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①曰:“财不足,请敛于民。

”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选自《说苑》) 【注】①家老:春秋时卿大夫家中的家臣。

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取材自《战国策》)【注】涓人:太监。

7.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

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故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如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简子曰:“然。

”(取材自《列子·说符》)【注解】简子:即赵简子,当时晋国地位显赫的大臣。

8.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9、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

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

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

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

”仪曰:“足矣!”2021届高考文言断句专项训练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 决大河/ 而放之海/ 方其功之未成也/ 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 惟能前知其当然/ 事至不惧/ 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参考译文:古代的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但要有超出普(通世)人的才华,也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过去大禹治水,打通龙门,疏通大河,来使河流流进大海。

当他的功业尚未成就的时候,也有溃堤、渗露(冲突也是溃堤渗露的意思)等等可怕的灾祸,只有能够预先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来了(就可以)不畏惧,而且(能够)慢慢地为这件事情谋划,因此能够得到最终的成功。

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参考译文:国家统治者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前面有馋言却看不见,后面有贼子却不知道。

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守着传统却不知道为什么,遇到变故却不知道变通。

……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昏聩无道;子不像子,主举忤逆不孝。

这四种恶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

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参考译文:岳飞十分孝顺,母亲留在河北,(他)派遣人去求访(母亲),(并且把母亲)迎接归来。

他的母有很难治愈的疾病,端药喂药一定要亲自来。

(他的)母亲过世之后,他不喝水不吃饭三天,他的家里没有姬妾陪侍。

吴玠向来佩服岳飞,想要和他结交,装扮了有名的女子送给岳飞。

岳飞说:“(现在)主上到了很迟的时候还(忧新天下)没睡,怎么会是(我们当)大将的人享受安乐的时候?”岳飞推迟不肯接受,吴玠更加尊敬佩服他。

(岳飞)年轻时候喜欢大量喝酒,皇帝告戒他说:“你在某天到达河朔的时候,在可以痛快喝酒。

”(岳飞)就在也不喝酒了,皇帝开始的时候想为岳飞建造府邸,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被消灭,怎么能够建立自己的家呢?”有的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民。

”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参考译文:晏子请(齐)景公喝酒,要用的酒器必须是新的,家臣说:“我们财力不足,请让我从百姓那里收敛钱财吧。

”晏子说:“不可!所谓乐,是要上下同乐的。

所以天子和天下(的百姓同乐),诸侯与封地内(的百姓同乐),大夫以下各自与他们的下属同乐,没有独乐的。

现在上层快乐,而百姓财产受损,这是独乐,不能这样!”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参考译文: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亲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没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

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参考译文:古代的君主,有个用千两银子买千里马的,三年没有买到。

(一个)传话的下人对君主说:“请(让我去)买千里马。

”三个月买到了千里马,马已经是死马,(他)用五百两银子买了那马头,返回向君主报到。

君主大怒道:“要(你)买活马,为什么用五百两银子买死马?”传话的下人回答说:“死马都用五百两银子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然知道君主您会买马的,千里马如今就要来啦。

”于是不过一年,有三匹千里马来了。

7、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简子曰:“然。

”参考译文:有邯郸的百姓,在正月元旦这一天将他们捕获的斑鸠鸟进献给简子。

简子很高兴,重重地奖赏了他们。

门客问简子这样做的原因。

简子说:“在正月元旦这天将猎物放生,是表示(对斑鸠)有恩德。

”门客说:“百姓知道您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取它们,反而使它们死了很多。

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百姓捕猎它们。

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恩德补偿不了犯下的过失。

”简子说:“你说的对。

”8、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参考译文:聂政的姐姐聂荣听说有人刺杀了韩国的宰相,却不知道凶手到底是谁,全韩国的人也不知他的姓名,陈列着他的尸体,悬赏千金,叫人们辨认,就抽泣着说:“大概是我弟弟吧?唉呀,严仲子了解我弟弟!”于是马上动身,前往韩国的都城,来到街市,死者果然是聂政。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参考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跟在她后面哭。

他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集市回来,曾子就想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

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

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

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

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

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

”仪曰:“足矣!”参考译文:张仪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

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

他的门客怀疑是张仪偷的,说:张仪贫困,行为不端,一定是他偷了相国的玉璧。

于是他们一起把张仪抓来,用鞭子打了数百下,但张仪拒不承认也不服气,只得放了他。

张仪的妻子说,“哎,要是你不读书,到处游说诸侯,怎么会受到这样的羞辱?”张仪对妻子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他的妻子说,“舌头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