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灭火新技术
煤矿井下防灭火措施

*****煤矿井下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煤矿二〇一三年一月一、矿井防火的一般措施1、加强防灭火基本知识的培训,每年至少对全矿职工进行一次防灭火知识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的防灭火安全意识。
2、加强防灭火器材和消防管路系统的管理,对已使用了的消防器材或失效的灭火器必须及时补足或更换,对损坏的消防管路和消防栓要及时修复,严禁消防器材挪作他用。
3、加强易燃物品的管理,井下因设备检查所用的各种油脂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设备检查完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将易燃油脂和油布装入专用箱运至地面进行处理。
4、矿井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场等都要配置足够的防灭火器具。
5、防止火烟入井。
矸石山、木料场距进风井的距离不得小于80米,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6、井口附近和每一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或主要运输大巷都应设置消防材料库。
7、地面设置消防水池,井下设置消防管路系统。
8、井口房和井架采用不燃性建筑材料。
二、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1、防止明火点燃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如果必须在井下进行上述作业时,每次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矿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
2、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引燃(1)预防电气设备失控引火,井下所有电气设备的选择、安装与使用都必须遵守有关规定,正确运用过负荷继电器与熔断器。
(2)预防机械摩擦引火,对机械设备要安装良好,经常检查维修,保证设备不“带病”运行。
(3)防止爆破引火,严禁明火放炮。
3、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井下所有巷道均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三、井下硐室火灾防治措施:井下机电硐室防火措施建有井下变电硐室、乳化泵硐室,应注意采取以下防火措施:1、硐室必须装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铁门全部敞开时不妨碍运输,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并采用防爆型的照明设备。
2、从硐室出口防火铁门起 5m 内的巷道,应砌碹或用其他不燃性材料支护。
3、硐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煤矿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分析

煤矿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分析摘要:在煤矿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煤矿作业实践中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矿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对防灭火技术进行研究,从根本上真正地解决煤矿火灾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降低煤矿企业的人员和经济损失。
现阶段煤矿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仍然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煤矿;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1煤矿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及特点1.1内因在煤矿的开采生产的时候发生了煤炭自燃情况便是内因,如果井下的空气流通不顺畅,使矿井里面的温度逐渐升高,重要的是无法使其降温,由于煤炭自燃的临界点非常低,煤炭一旦到了自燃的度数,便会出现自己燃烧的情况,如果无法很快的灭火,就能够让煤炭燃烧的面积越来越大,最后变成特别严重的火灾现场。
在进行煤矿生产时,在矿井中瓦斯气体集中的地方也是煤炭自然引起矿井发生爆炸的地方,煤矿和井下作业人员必须要引起高度注意这种情况的发生。
1.2外因由于煤矿工作人员进行生产时操作出现失误导致就是外因,因违规生产,或是机械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使井下出现了火灾。
在井下作业的时候有人抽烟、取用明火、机械事故出现的火星致使瓦斯燃烧,产生了爆炸。
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避免出现明火,这个问题必须要引起相关单位及人员的高度重视,开展培训相应的知识,井下的全部工作人员一定严格按规定步骤进行作业,火灾不仅仅伤害了工人的人身安全,还让企业出现巨大的损失,一定要依照相应的应急方案处理,以免事故更严重。
1.3特点在煤矿中出现的的火灾,一般是发生在离矿井井口处很近或者在矿井里面的采煤层,可以把它归纳在不可控类燃烧。
煤矿火灾的出现必定有三个因素存在,就是空气、可燃物和火源。
与其他的火灾现场比较来说,煤矿发生火灾有两个特点:第一,矿井下空气无法很好的流通,矿下如果发生火灾,选择风路和风的大小会左右火势的大小。
第二,由于在矿下必须窄小的环境里,矿下形成火灾之后极易很快的由小转入大,相对于损失也越来越重。
矿山火灾及防治技术(三篇)

矿山火灾及防治技术矿山火灾是矿山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隐患之一,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和运营。
因此,矿山火灾的防治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火灾的危害性、火灾防治技术和矿山火灾的防治经验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矿山火灾的危害性1.人员伤亡:矿山火灾一旦发生,可能导致人员被困、中毒、烧伤等,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人员的死亡。
2.财产损失:火灾发生后,矿山设备、建筑物等可能被烧毁,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3.环境污染:火灾所产生的煤尘、烟雾、有毒气体等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危害周边居民的健康。
二、矿山火灾的防治技术1.火灾预防技术矿山火灾的预防是最有效的火灾控制手段之一。
在进行火灾预防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对火灾预防的重视程度。
(2)严格执行工作规程:制定详细的矿山安全操作规程,并对矿工进行培训,确保规程的有效执行。
(3)定期检查设备设施:定期对矿山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
2.火灾监测技术火灾监测是及早发现和及时报警的关键环节,常用的火灾监测技术包括烟雾监测、温度监测和气体监测。
(1)烟雾监测:通过安装烟雾传感器,在矿山内部关键位置进行烟雾监测,一旦发现烟雾,及时报警。
(2)温度监测: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对矿山设备设施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温度异常,及时报警。
(3)气体监测:通过安装气体传感器,对矿山中的有毒气体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毒气体超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火灾扑救技术一旦发生火灾,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扑救,常用的火灾扑救技术包括水雾灭火、干粉灭火、泡沫灭火等。
(1)水雾灭火:通过喷射水雾进行灭火,具有散热、降温的效果,适用于大面积火灾。
(2)干粉灭火:通过喷射干粉将火源覆盖,剥夺火源燃烧所需的氧气,达到灭火效果。
(3)泡沫灭火:通过泡沫覆盖火源,阻隔火源与氧气接触,达到灭火效果,适用于液体火灾。
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AQ1044-2007)word版本

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AQ1044-200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的使用范围、使用通则、技术方案的制定、实施、管理和防灭火效果的检验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矿井火灾防治。
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technology on prevention and extingush of mine fire by fire seal):以建筑密闭为主要封闭措施,将井下需要防火或灭火的区域进行封闭后断绝其氧气来源,防止火灾发生或阻止火灾持续与蔓延,达到防火或灭火的目的。
注:封闭措施指封堵漏风的措施。
包括建筑各种密闭、建立隔绝带、留隔离煤柱、堵塞各种裂隙和空隙、形成采空区压实带、人工假顶及水封等。
建立密闭是最常用的封闭措施。
2.2 密闭(名词) (air stopping):建筑在矿井生产区与欲封闭区之间的连通巷道中,用于切断连通巷道中的空气流动,同时防止人员进入的隔离构筑物。
2.3 密闭(动词)(seal):建筑密闭的行为。
2.4 封闭区sealed area:矿井中用封闭措施隔离的区域。
2.5 火区sealed area of fire:矿井中发生火灾时被封闭的火灾区域。
2.6 漏风通道passageway of air leakage:漏风流经或可能流经的道路。
2.7 危险漏风dangerous air leakage:能为井下煤炭自燃或火灾蔓延提供足够氧气的漏风。
3、总则3.1 密闭的分类与命名3.1.1 按墙体倾角分3.1.1.1 垂直密闭:墙体垂直布置,用于水平巷道和倾角小于等于30°的倾斜巷道中,墙体自重主要由基础支承。
3.1.1.2 倾斜密闭:墙体垂直于巷道轴线,用于倾角大于30°的倾斜巷道中,墙基表现为基座形式,墙体自重由基座支承,底板一侧受有侧压。
3.1.1.3 水平密闭:墙体水平布置,用于垂直巷道中,墙体自重由基座支承,基座四周均受有侧压。
2024年矿井火灾的综合防治(3篇)

2024年矿井火灾的综合防治一、矿井火灾的现状与影响矿井火灾是矿下遇火事故的重要形式,严重威胁矿工的安全和国家的资源安全,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矿井火灾的发生往往由于矿井中的可燃气体、可燃物质和矿井火灾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火灾一旦发生,矿井中的不透气区域、高温、高湿度和有毒气体的迅速扩散使得火灾难以控制。
因此,矿井火灾的综合防治尤为重要。
二、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1. 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加强矿井安全管理是预防矿井火灾的首要任务。
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矿井整体的排查和调查工作,发现火灾隐患及早进行整改。
同时,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完善火灾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火灾监测设备,如红外线烟雾探测器、温度传感器等,对矿井内的可燃气体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建立起火灾报警系统和迅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火灾隐患,即刻报警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 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矿井通风是矿井火灾防治的关键环节,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矿工的生命安全。
因此,应加强通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持通风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
4. 提高矿井的防火性能对于易燃的矿井材料,应采取火灾防治措施,如涂装防火涂料、安装防火隔离器等,提高矿井的防火能力。
同时,加强矿井的灭火设施建设,如增加灭火器、建立灭火水源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进行灭火。
5. 采取安全措施减少矿井可燃气体的产生和积聚采取先进的矿井瓦斯抽放技术,将矿井中产生的可燃气体及时排出,减少可燃气体在矿井中的积聚。
同时,加强矿井内的危险品管理,严禁在矿井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灾的发生。
6. 强化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责任和措施,提高矿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配合,提高事故应急响应的效率与准确性。
7. 加强矿井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及时组织专家对矿井火灾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更加完善的防治措施。
矿井火灾防控与救援技术与装备

矿井火灾防控与救援装备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对所有装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保养与维修
对装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培训与演练
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应对能力。
04
矿井火灾防控与救援案例 分析
国内矿井火灾防控与救援案例
案例一
01
山西某煤矿火灾事故
矿井火灾灭火技术
直接灭火法
通过水、泡沫、干粉等灭 火剂直接作用于火源,迅 速降低火势或扑灭火源。
隔绝灭火法
将火源与空气隔离,通过 窒息作用扑灭火源。
联合灭火法
结合直接灭火法和隔绝灭 火法,根据火源性质和现 场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方 式。
矿井火灾救援装备
消防器材
通讯设备
包括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栓等, 用于扑灭火灾和救援现场的初期火源 。
研发更加智能、高效的矿井火灾救援机器人,替代人工进入危险区 域进行救援。
新型通信技术应用
利用无线通信、定位导航等技术,实现救援人员与指挥中心的实时 通信和定位,提高救援效率。
新型救援装备
研发更加高效、实用的矿井火灾救援装备,提高救援能力。
未来矿井火灾防控与救援装备的发展趋势
集成化装备
将多种功能集成于一套 装备中,实现一机多用 ,提高装备的实用性和 便携性。
矿井火灾防控与救援技术与 装备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3-12-31
目录
• 矿井火灾防控技术 • 矿井火灾救援技术 • 矿井火灾防控与救援装备 • 矿井火灾防控与救援案例分析 • 未来矿井火灾防控与救援技术展望
01
矿井火灾防控技术
矿井火灾预防技术
矿井火灾预防安全措施

矿井火灾预防安全措施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火灾是一种严重的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瓦斯爆炸等更严重的事故。
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避免矿井火灾的发生至关重要。
一、加强通风管理良好的通风系统是预防矿井火灾的基础。
首先,要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通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应满足矿井的需求,避免出现通风不畅的情况。
合理布置通风网络,减少通风阻力。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根据矿井的开采进度和布局调整通风路线,确保各个作业区域都能得到充足的新鲜空气。
加强通风监测,安装有效的通风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通风系统的运行参数,如风量、风速、风压等。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严格控制火源明火是引发矿井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矿井内,严禁吸烟、明火取暖和使用明火照明。
对于电气设备,要选用符合防爆要求的产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电气火花的产生。
加强对井下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的管理。
动火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并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作业过程中要有专人监护,作业结束后要仔细检查,确保无火灾隐患。
防止摩擦和撞击火花的产生。
对机械设备的运转部件要进行良好的润滑和维护,减少摩擦生热。
在运输过程中,要控制物料的速度,避免剧烈碰撞。
三、加强可燃物管理对井下的可燃物,如木材、油料、煤炭等,要进行妥善的管理和储存。
木材应尽量减少使用,并及时清理废弃的木材。
油料要存放在专门的防火库房内,并采取防火措施。
煤炭的堆积要合理,避免过度堆积和长时间存放。
对于容易自燃的煤层,要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如喷洒阻化剂、灌浆等。
定期清理井下的积尘,防止煤尘爆炸引发火灾。
加强对巷道壁和设备表面的清扫,减少煤尘的积聚。
四、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在矿井内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等。
消防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使用。
设置消防水池和消防管路系统,保证消防用水的供应。
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技术措施为预防外部烟火进入矿井内,引起矿井火灾或人员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一般防火灾措施1.定期检查维修主立井、副斜井检身房、热风道防火门防火铁门,防火铁门必须严密并易于关闭。
原则上冬季井下供暖必须采取电锅炉供暖,需要采用热风炉供暖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后方可采用热风炉供暖。
2.井口检身房内安设专用的消防水管及消防水龙带,有充足的水压及水量,并列入季度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如出现消防水管及水龙带有破损或者水压不足时,及时处理。
3.主立井、副斜井附近20米以内的建筑物内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灭火器必须摆放在显著的位置,紧急情况下,能够随时取用。
灭火器必须完好并在有效期内,如有出现压力不足或已超过有效的,必须及时更换。
4.主立井、副斜井井口检身房及检身房周边附近20米以内不得堆放易燃物品,随时清理干净。
矸石堆距井口房不得小于80m,且处于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5.主立井、井口检身房及井口房周边20米范围内严禁使用明火作业。
9.加强人为火灾安全管理,杜绝任何违章操作,消除任何可能引起火灾的因素。
二、预防电气火灾安全技术措施(一)用电时导致火灾原因1.电气线路过负荷引起火灾。
线路上的电气设备长时间超负荷使用,使用电流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这时如果保护装置选择不合理,时间长了,线芯过热使绝缘层损坏燃烧,造成火灾。
2.线路短路引起火灾。
因导线安全部距不够,绝缘等级不够,所久老化、破损等或人为操作不慎等原因造成线路短路,强大的短路电流很快转换成热能,使导线严重发热,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导线熔化,绝缘层燃烧,引起火灾。
3.接触电阻过大引起火灾。
导线接头连接不好,接线柱压接不实,开关触点接触不牢等造成接触电阻增大,随着时间增长引起局部氧化,氧化后增大了接触电阻。
电流流过电阻时,会消耗电能产生热量,导致过热引起火灾。
4.设备运行故障引起火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 。常用 的两相泡沫发泡器 , 网式发泡 器 , 如 不适 用产生 三相泡 沫。 目前未见有 防灭火 用三相泡沫 发泡器 的专 门研 究 报 道 , 相关 的研 究报 道有 用 但 于 回采工作 面 冒落空洞处理用 的矿用 泡沫水泥充
由于粉 煤灰 ( 黄泥 ) 的成分 复杂 , 不易 和氮 极 气、 水共存 于同一体系 中 , 因此要形成发 泡倍数较 高、 稳定 时间较 长的三相泡沫 , 发泡剂是关键 。 添加发泡剂 的 目的是 为了降低浆体 的表面张 力 , 于起 泡 。发 泡 剂 的 选择 要 根 据 粉 煤 灰 ( 易 黄 泥) 的物相组成 、 显微结构 的分 析而确定 。在实 验 室, 经过对粉煤灰 ( 黄泥 ) 固体成分 的分析 , 通过 大
采空 区 内的 C O浓 度 明显降 低 , 防灭 火 效果 非 常
显著 。
() 2 在柴里 煤 矿 的应 用 。枣 庄 矿业 集 团柴里
煤 矿 为 国有 重 点 煤 矿 , 产 3 0 t 该 矿 的 自 年 0万 。
・
2 4 三相泡沫参数试验 .
1 ・ 7
维普资讯
第3卷第7 5 期
・
煤 矿 安 全
20 年7 04 月
安 全 技 术 ・
文 章 编 号 :0 3—4 6 2 0 )7—0 1 —0 10 9 X(0 4 0 08 3
多漏风汇高瓦斯综采工作面 采空区防火技术实践
戴 广龙 朱贵 旺 , 恩才 , , 方 高 松
( . 国矿 业大 学 能 源 学院 , 1中 江苏 徐 州 2 10 ;. 南矿 业 集 团 潘 三煤矿 , 20 82 淮 安徽 淮 南 2 29 ) 301
产 生了大量的三相泡沫 , 在防灭火 区域迅 速堆积 ,
体相互作 用产生 出三相泡沫 。
很 快就充 满 了整个 防灭火 区域 。应用 结 果 : 煤 粉 灰三相泡 沫注入 防灭火 区 域后 , 有 自然发 火倾 使
豳 圃
图 1 三 相 泡沫产 生 流程 图
向的煤层 迅 速 与空 气 中 的 0 2隔绝 并 冷 却 降 温 ;
单位体 积的泡 沫材料 成本 大 幅下 降 , 具有较 高 的
经 挤效 益 。
胶 体泥浆 、 阻化汽雾 、 泡沫树脂 等防灭 火技术 。但
还存在一些 问题 : 泥灌浆会 消耗大量农 田、 黄 粉煤
与现 有的防灭 火技 术及 材 料相 比 , 三相 泡沫
兼有一般 注浆方法和惰气 泡沫防灭火的优点。泥 浆通过注入 氮气发 泡 后形 成 三相泡 沫 , 体积大 幅 快速增 加 , 并在 采空 区 中可 向高处堆 积 , 低 、 对 高 处的浮煤都能覆 盖 , 能够避 免 注入 的浆体从 底 部 流失 ; 注入在采空 区的氮气 被封在泡沫之 中, 能较 长时 间滞 留在 采空 区 中, 分发 挥氮 气 的窒息 防 充
倍数 3 6 。三相 防灭 火 泡沫 发泡 器与 上述 各 - 倍 类发泡器引入 的气源 和用 途 不 同 , 需要 对 三相 泡
较好作用 的发泡剂 。 () 1 发泡剂 的浓度 。通 过实验室 的实验 结果 , 发泡剂浓度 为 0 2 . %时 , 沫 的发 泡 能 力 就达 到 泡
较高值 。
沫物理发泡的动 力学 特性 进行 研究 , 据 此设计 并
新的三相泡沫发泡器 。
() 2 浆液浓 度。浆 液浓度 的大小对 发 泡剂 的
根据三相泡 沫的 特点 , 国矿业 大 学专 门研 中 究 制作 了一种适用 于形成 三相泡沫的发泡器 。研 究制作 的发 泡器 结构 简单 , 泡器 本身 不需 要 上 , 为湍 流 成
() 3 发泡 倍数 对三 相 泡沫 的影 响。在 常温 常
压下, 发泡倍数 与泡 沫 的稳 定性 有 比较 密 切 的关
涡流 , 使气一液一 固充 分混 合 。由于 泥浆 和气 体 具有较高 的动能 , 混合 后在 低 压区造 成 了能量 过 剩, 根据热力学原理 , 过剩 的能量 就对 三相 混合液 做功 , 同时 由于发泡剂 的存 在 , 形成 了大量 的具有 三相介质 的泡 沫群体 。再经过被高速泡 沫泥 浆冲 击的旋转叶轮 的进 一步泡 沫 细化后 , 成 了均匀 形
灭火功能 。三相 泡沫 中含有粉煤灰或黄 泥等 固态
灰堵 漏效果 差 、 矸石 制浆成本 高 ; 水玻璃一 铵盐凝 胶产生有毒 有味的氨气 、 高分子凝胶 成本高 ; 水泥 砂浆 、 高水材料 、 泡沫树脂成本高 , 工艺复杂 ; 惰气 易随漏风扩散 , 不易滞 留在注入 的区域 内。
为了克服现 有 防灭火技 术存 在 的不 足 , 中国
矿业大学提 出了采用含 氮气 的三相 泡沫进行井下
防灭火的创 新思路 。针对粉煤灰 和黄 泥的物相成
物质 , 这些 固态物质是三相泡 沫面膜的一部分 , 可 较长 时间保持泡沫 的稳 定性 , 即使 泡沫破碎了 , 具 有一定粘 度的粉煤灰或 黄泥仍 然可较均匀地覆盖 在浮煤上 , 可持久有 效地阻碍煤对氧 的吸 附 , 防止
量 的实验研究 , 优化选 择 出对粉 煤 灰和 黄 泥具 有
填机及建筑行业 的泡沫混凝土泡 沫发 生器。矿用 泡沫水泥充填机 利用 螺杆 泵 的吸空 特性 ( 不饱 和
效应 ) 引人大量空气发泡 , 来 即螺杆泵送浆 量小于 螺杆泵的流量 , 量吸 人 的空气 与浆 液和 在管 道 大
中得到进一步 的充分 搅拌 而形 成 泡沫水 泥 , 泡 发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07 08 ; 育 部 博 士 点 基 金 项 目 524 6 ) 教 (o 2200 ) 2o 090 1
・
剂一 方面降低 了浆 液的表面张力 , 使之形成泡沫 ; 另一方 面使粉煤灰 ( 黄泥 ) 颗粒 由亲水性 变成疏水 性, 使之粘附 在气 泡 壁上 。浆 液通 过 发泡器 后物
2 6 现 场 实 际应 用 .
() 大屯 煤 电公 司 的应 用。 大 屯煤 电 ( 1在 集 团) 有限责任 公 司姚桥煤矿位 于江苏省沛县境 内, 为特大型现代化矿井 。开采煤层为易 自然发火煤
三相泡沫产生 流程 如图 1 所示 。首先在制浆
站中 , 将一定 比例 的水 与粉 煤灰 ( 泥) 黄 搅拌 混合 形成粉煤灰 ( 泥 ) 体 , 过压力 泵输 送 到注浆 黄 浆 通
致密细腻 的三相 泡沫。
2 3 三 相 泡 沫 实验 装 置 .
系, 一般是泡沫 的稳 定性随发泡倍数增高 而降低 。
2 5 实验 室发 泡试 验 结 果 .
为了考察 高发泡 倍数 的发 泡效 果 , 实 验室 在
构建 了三相泡 沫实 验 系统 , 我们 在该 实 验条 件下
进行 的三相 泡沫实验 , 发泡倍数 为 2 倍 。 O
高 了防灭火 效率 。 由于三相 泡 沫发泡倍 数 较高 。
为 防治煤炭 自燃 , 国内外广泛采用 灌浆 、 喷洒
阻化剂 、 注惰气等技术 。在灌浆材料 方面 , 主要是 黄泥 、 煤灰 , 外还 有矸石 、 粉 此 砂子 、 泥砂 浆 、 水 石
膏、 高水材 料等 ; 近年来 , 又较广泛地采用 了凝胶 、
管路中 , 浆液与 发泡 剂在 流 动的混 合器 中混合 后 进 人发 泡器 , 在发 泡器 中接人氮气管路 , 实验 中采
用空压机 , 氮气与 含有 发泡 剂 的粉 煤 灰 ( 泥) 黄 浆
应用 区域。当在 粉煤 灰浆 液通 人氮 气 , 并加 入 发 泡剂和稳炮剂 , 通过 自制的三相泡沫发 生器后 , 就
摘
要: 文章分析 了多漏风 汇 高瓦斯综采工作 面采 空 区 自然发 火的危险性 , 探讨 了因采 空区漏风
而引起 的高瓦斯 工作面 自然发 火的防治技 术。只有采用均压 、 制工作 面风量 、 快工作 面推进 控 加 速度 、 增加 密闭墙的 密封性和 工作 面下 口挂风 帘等综合 防火技术 , 才能保证此 类工作 面的安全 生
发泡能力有很 大 的影 响 , 因此 也必 须 确定 出合 适 的浆液浓度才 能保证 三相 泡沫 的 泡沫性 能最 佳 。
实验证明 , 粉煤 灰( 黄泥 ) 液浓 度在 2 %~5 % 浆 0 0
时泡沫的性能最好 。
何 动力装 置 , 仅利用 浆体 的能 量 , 进入发 泡器后 ,
多漏风汇 高瓦 斯工 作 面 , 面是 东 四采 区 C3 该 |槽 第一水平西翼第 7 带 , 到东 四 回风煤上 山, 条 东 西
至东 三下 段 轨道 上 山, 为 18 ( ) 南 7 2 3 工作 面 ( 末 采) 北为东 四运输大巷 , 邻 1 5 ( ) , 西 5 1 3 综采 面( 已 于 19 9 6年 2月 1 6日收作 )该 面 走 向长 7 0m, , 6 倾 斜长为 10m, 5 煤层总厚度 为 3 5 4 4m, . - . 平均 为 4m, 煤层倾 角 为 6 ~8, 均 为 7 , 。 。平 。 直接 顶 为 泥岩 , 老顶为 粉细砂 岩 。采用 沿走 向后 退式 采煤
产。
关 键 词 : 炭 自燃 ; 风 汇 ; 压 防 火 煤 漏 均 中 图 分 类 号 : 7 2 2 TD 5 . 文献 标 识 码 : B
综合 机械化采煤 由于其开采强度 大 , 速度快 ,
在一定 程度 上缓 解 了工作 面 采 空 区煤 炭 自然 发 火 。然而 , 对于多漏风汇高 瓦斯综采工 作面 , 由于 瓦斯的 问题制 约 了工 作 面推进 速度 , 空 区防 火 采
( 中国矿 业 大学 能 源科 学与 工程 学院 , 苏 徐 州 2 1 O ) 江 2 O 8
摘
要: 文章介 绍 了防治煤炭 自燃 的一种新技术—— 三相 泡沫的组成 、 特点 、 泡机 理 、 发 参数试验
和 现 场 实 际应 用 效果 , 煤 矿 井 下 防 灭 火提 供 了 又一 新 的技 术 手段 。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