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功血的护理

功血的护理
肉、苹果等ꎮ
(4) 经期禁忌的食品有雪梨、香蕉、马蹄、石耳、石花、地
耳等寒凉食品ꎻ肉桂、花椒、丁香、胡椒、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
品ꎻ菱角、茭笋、冬瓜、芥兰、蕨菜、黑木耳、兔肉等损伤脾胃或
肾气的食品ꎮ
(5)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ꎬ对绝经后出血ꎬ更年期月经紊乱
应注意排除癌病的可能ꎬ对年轻妇女月经过多而治疗 2 ~ 3
生素 A、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维生素 E 等ꎮ 这些营养素不
仅是身体发育的需要ꎬ而且是卵巢及性腺发育的需要ꎮ 供给
充足的营养素ꎬ对促进卵巢发育ꎬ预防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
血的发生有重要作用ꎮ
参考文献:
[1] 李 霞. 妈 富 隆 治 疗 围 绝 经 期 功 血 的 临 床 效 果 观
察[ J] .中医临床研究ꎬ2016ꎬ8(7) :107-109.
( 三) 注意病情观察
要嘱患者保留出血期间使用的会阴垫及内裤ꎬ以便更准
确地估计出血量ꎮ 出血量较多者ꎬ及时报告医生ꎮ 督促患者
卧床休息ꎬ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活动ꎮ 严密观察与感染有关
的征象ꎬ如体温、脉搏、子宫体压痛等ꎬ监测白细胞计数和分
类ꎬ同时做好会阴护理ꎬ保持局部清洁ꎮ 如有感染征象ꎬ及时
与医生联系并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ꎮ

功血的护理
李小林
摘 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ꎬDUB) ꎬ简称功血ꎬ系指由于 HPOU 轴( Hypothalamus-pituitary-o ̄
时就诊ꎮ
四、 联合用药:性激素联合用药的止血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青春期功血ꎬ在用孕激素止血时ꎬ同时配伍小剂量雌激
素ꎬ既可克服单一孕激素治疗的不足ꎬ又可减少孕激素的用

中医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作用

中医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作用

中医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功血采取中医护理的作用。

方法:抽取我院治疗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共80例,患者均在2018.1~2021.1期间治疗,分组后给予不同护理,观察两组结果。

结果:总有效率:B组的97.50%,要比A组的85.00%更高(P<0.05)。

结论:在功血护理中采取中医护理可促使临床效果得到良好提升,可将这种护理广泛推广。

【关键字】功血;中医护理;常规护理;临床效果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发病率较高,由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而非器质性病变引起,临床上根据有无排卵将其分为排卵型和非排卵型两种类型,绝大部分患者为无排卵型功血,以无规律的子宫出血、出血量时多时少为特点,失血过多可引起贫血,需采取积极治疗[1]。

除积极治疗,还需加强患者的护理,合理全面的护理具有积极作用。

往常采取常规护理,但效果欠佳。

近年来,中医护理在这种疾病的护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护理具有显著效果。

此次研究即探讨了功血采取中医护理的价值和作用,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抽取80例功血患者,均在2018.1~2021.1期间治疗,分为2组(随机),分别为A组(40例,年龄13~52岁,平均32.56±6.58岁)和B组(40例,年龄14~51岁,平均32.18±6.24岁)。

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给予A组一般采取的常规护理,即遵医嘱治疗、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等。

B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如下:1.2.1健康指导。

加强患者的健康指导,嘱患者发病时绝对卧床,日常生活中适度休息,劳逸结合,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外阴清洁,忌盆浴,对卫生垫和内衣裤勤更换。

1.2.2饮食调护。

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告知患者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饮食,禁食辛辣刺激、煎炸、活血之品,禁食地耳、雪梨、冰激凌等凉性食品,增加富含铁、锌、钙元素食物的摄入,肾阳虚的患者每次饮食保持是热的,忌食生冷食物,肾阴虚者多食滋阴类食物,忌食辛辣动火刺激之品,血热口渴者,增加饮水量,选食苦瓜、西瓜等清淡凉性食物。

功能性子宫出血怎么办

功能性子宫出血怎么办

108功能性子宫出血怎么办江祖容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女性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临床治疗中需要结合患者的贫血程度和生育要求对症治疗。

如果功能性子宫出血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些年来,关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研究不断深化,该病是神经内分泌失调导致的不规则出血症状,尤其是更年期和青春期无排卵女性,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概率较高,在80%~90%。

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发病期间,伴有子宫出血、生殖器检查异常和贫血等症状,部分患者的贫血症状严重,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主要实行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实行手术治疗。

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实行排除诊断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排除异常妊娠、医源性子宫出血、生殖道疾病和局部性疾病。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排除性诊断范畴,如何有效排除子宫异常出血疾病,可以为患者进行创伤性检查方式,包括分段诊断性刮宫、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活体组织检查,适当情况下为患者进行子宫切除后的病理检查。

一、药物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治疗中,首要方法是选择药物治疗,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 雌激素内膜生长法。

此种方式主要是发挥雌激素作用,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可以快速有效地修复创面,起到止血作用。

临床上结合不同患者个体情况,选择2~4 mg的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间隔6~8小时注射一次;静脉注射25 mg的雌激素,间隔4~6小时重复一次,大概用药2~3次左右,次日服用雌激素,倍美力3.75 mg/d~7.5 mg/d,患者止血后症状逐渐减轻,药量可以适量减小。

服用补佳乐~4 mg,间隔6~8小时,止血3 d,直到每日维持量1~2 mg,持续时间大概在21 d。

采用雌激素疗法,血色素增长到90 g/L后,后7~10 d内联合服用孕激素,如10 mg 的甲羟孕酮,每日1次,撤药。

患者停止服药7 d内,多会出现撤退性出血症状,出血量较多,7 d可以止血。

医院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常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存在。

常表现为月经周期或经期长短不一、流向.量异常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功血可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类,约85%的患者属于无排卵型功血。

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前期(50%),其次是育龄期(30%)和青春期(20%)o一、病因病机1.无排卵型功血机体内外诸多因素均可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营养不良、贫血等也可影响激素合成、转运等过程而致月经失调。

无排卵型功血多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

青春期少女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尚未健全而出现;围绝经期妇女则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不能诱发排卵而致。

育龄期妇女可因劳累、应激、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等发生无排卵型功血。

2,有排卵型功血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常由黄体功能异常引起,分为黄体功能不足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两种类型。

前者的原因是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卵泡期促卵泡刺激素(FSH)缺乏,黄体生成素(1H)峰值不高,使黄体发育不全,孕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足。

后者的原因是,在月经周期中黄体发育良好,但因萎缩过程延长,导致子宫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不能如期完整脱落,表现为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二、临床表现1无排卵型功血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则子宫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多为停经数周或数月后大量出血,可持续2~3周甚至更长时间,不易自止。

也有的表现为长时间少量出血,淋沥不断。

少数表现为类似正常月经的周期性出血,但量较多。

出血期不定,伴有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出血多或时间长者可伴贫血。

2.有排卵型功血黄体功能不足者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有时月经周期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因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故不孕或早孕期流产发生率高。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者表现为月经间隔时间正常,但经期延长,多达9〜10日,出血量多少不一,也有表现为阴道流血淋沥不断者。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定义:是指由内、外因的影响下,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功能失调引起的以月经失调为特征的异常性子宫出血。

与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本身的器质性病变无关。

功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约20%发生于青春期,30%发生于育龄期,5%发生于绝经前期。

根据卵巢功能状态不同,可分为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功血。

无排卵型功血多发生于青春期与绝经过渡期妇女: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间的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与卵巢间尚未建立稳定的协调关系,其中H-P-O轴的初轴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O轴从初潮至发育成熟需要4年时间;绝经过渡期妇女则因卵巢功能衰退,剩余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反应低下,不能发育成熟而无排卵,H-P-O轴衰退从过渡期至绝经平均约4年,绝经后约20%仍会出现功血,还会有偶发怀孕,需要避孕者约占5%。

排卵型功血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

常见有两种类型:黄体功能不足与黄体萎缩不全。

病因:导致功血的内、外因素包括应急、恐惧、忧伤、精神过度紧张、气候和环境变化,过度劳累和某些疾病等因素通过大脑皮质和神经递质,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的功能调节异常。

长期营养不良、严重贫血及代谢紊乱可影响激素的合成、转运和代谢,而导致月经异常或持续无排卵。

临床表现:无排卵型功血:(1)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

(2)月经淋漓不尽,经量过多,可出现贫血。

(3)经期无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

排卵型功血:(1)黄体功能不足: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经期正常。

黄体萎缩不全: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

(2)生育年龄妇女可出现不孕或在早孕期流产。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妇科检查:未婚者仅作肛腹诊;已婚者应常规作三合诊检查。

2、诊断性刮宫:适用于怀疑恶性肿瘤、年龄大有性生活者。

不规则子宫出血,可随时进行诊刮。

判断有无排卵或黄体功能时,可在月经前一日或月经来潮后12h内进行诊刮。

中医常用奇方妙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常用奇方妙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常用奇方妙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摘要】功能性子宫出血分为出血期,血止期,辨证治疗,出血期以止血为主,澄源塞流,血止期以调整月经周期,澄源复旧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中医崩漏的范畴,是妇科常见的一中疑难重症,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简称功血。

【关键词】奇方妙法;功能性子宫出血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212-02中医认为本病是因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故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为主要病因病机,素体虚弱,肾气不固,正气不足,使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及瘀血内滞,新血不得归经,是引发功血的内因。

在此基础上,易感受外邪的侵袭,致使经血非时而下,血热妄行,气不摄血,气滞血瘀,而成崩漏证。

治疗分两期进行:1 出血期止血为主,澄源塞流,出血期辩证求因,分三型论治:1.1 血热型患者多见出血量多,色鲜红或深红,或有胶黏小块,或时多时少,兼有心烦易怒,脉弦滑或数,治宜清热凉血为主,方用止漏汤加减,处方:冬桑叶30克,白芍药30克,生黄芪30克,田三七8克,全方有清热平肝,益气止血之功,本方可酌加黄芩10克,生地黄20克,以加强清肝热清血热而止血的作用,本方证之头晕甚,并见舌质嫩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加当归10克,阿胶10克。

本方证之见便溏、舌质淡、苔白、脉虚,为中气虚加党参15克,土草白术15克。

本方证之见腹痛者加玄胡索10克,乌药10克。

用本方治疗崩漏78例患者15-30岁,30例,30-49岁,48例,已婚65例,未婚13例,病例在一年以内者46例,病例在一年以上者32例。

治疗结果:1-4天出血停止者为显效49例,占63%,治疗5-8天,出血停止者,为有效19例,占24%,治疗9天以上仍未见血止者为无效10例,占12%,总有效率为88%。

妇科虽多血症,但不可一概而论,若都用收敛、滞涩之药以止血,非但血不止,反而遭秧害,故善治血者,当寻其所因而治之,方为大法,若如虚者培其本,实者导其源。

1.2 血瘀型症见下血时多时少,夹有血块,块下痛减,如血块大多,为血热夹瘀,血块灰而无光,多属寒瘀。

中医妇科护理常规

中医妇科护理常规

中医妇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危重患者安置在抢救室。

3、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舌脉、汗出及二便、阴道排出物等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师。

(2)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与情志等方面情况,实施相应护理措施。

(3)腹痛未明确诊断时,禁用镇痛剂。

(4)大出血或剧烈腹痛者,报告医师,并做好输液、输血与急诊手术准备。

10、遵医嘱给药。

服药时间、温度与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药后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宣教。

11、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2、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3、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所了解,并配合治疗。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终末消毒处理。

(3)有传染病者,按传染病要求隔离。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妇科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针对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原因及心理护理干预河北省万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技术站(076250)史慧荣[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因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它是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调而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依据发病机制的发生可分为无排卵型和排卵型功血两类,其中无排卵性功血约占85%[1]。

通过多年来的临床观察,只要不延误病情,及早医治,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因此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也势在必行。

1、病因分析:1.1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1.1青春期:在青春期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间的反馈机制尚未健全,此时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呈持续低水平,促黄体生成素无高峰形成,虽有成批卵泡生长却无排卵,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就发生退行性变而不能排卵导致无排卵性功血。

青春期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正常功能的建立需经过一段时间,此时受到机体内部或外界因素的影响:诸如精神紧张、情绪变化、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及环境、气候骤变等影响时,可通过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或靶细胞效应异常而引起功血。

1.1.2围绝经期:在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不断衰退,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因退行性变而不能排卵导致无排卵性功血。

1.1.3育龄期:生育期妇女有时因应激等因素干扰也可发生无排卵性功血。

1.2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排卵性月经失调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虽然有排卵的功能,但黄体功能异常。

分为黄体功能不足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两种类型。

1.2.1黄体功能不足的原因在于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卵泡期FSH缺乏,卵泡发育缓慢,使雌激素分泌减少;LH峰值不高,使黄体发育不全,孕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足。

1.2.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者,在月经周期中有排卵,黄体发育良好,但因萎缩过程延长,导致子宫内膜持续受影响,不能如期完整脱落,表现为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2、根据以上两方面的病因分析,并通过临床观察,深深体会到加强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年龄,月经史,婚育史,避孕措施。

2、环境起居,卫生习惯,心理社会影响及饮食嗜好。

3、有无贫血、盆腔包块、肝病、血液病等慢性疾病。

4、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5、辩证:肾阳亏虚证、肾阴亏虚证、血热内扰证、瘀滞胞宫证、气不摄血
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

(2)、慎起居,多休息,少活动。

发病时绝对卧床,必要时采取去枕平卧位。

(3)、保持外阴清洁,忌盆浴,勤换内裤及卫生垫。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阴道出血的量、色、质及气味、神色、血压、呼吸等变化。

(2)、阴道出血量多,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3、给药护理
(1)、服清热固经汤剂时宜偏凉服;注意观察服药后阴道出血情况。

(2)、服用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之剂时,宜在餐前热服。

(3)、一般中药汤剂宜热服,忌食生冷,服药后注意休息、保暖,避免重体力活动。

(4)、服用回阳救逆之药时,应观察生命体征。

4、饮食护理
(1)、饮食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为宜。

忌煎炸、辛辣、活血等食物。

(2)、肾阳虚者饮食应热服,忌食生冷。

肾阴虚者忌食辛辣动火刺激之品,多食滋阴类食物,可用藕汁、梨汁代替茶饮。

5、情志护理
对患者多关心体贴,精心护理,消除不良刺激,安心治疗。

6、临证(症)施护
(1)、出血量多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给予止血药。

(2)、血脱者,遵医嘱急服人参粉,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三、健康指导
1、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损伤心脾。

2、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3、对先天不足的少女,应及早治疗月经不调。

4、调情志,尤其对于更年期妇女,应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5、做好计划生育,避免房劳多产。

6、可长灸足三里、肾俞穴,能健脾益肾,固摄冲任,生化气血,预防本疾
病复发。

7、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激素类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