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修改)

合集下载

8.4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2课时 学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

8.4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2课时 学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

第4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

2.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单一的商品经济。

【重点、难点】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单一的商品经济。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课本P40—41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独立的国家是哪两个?2.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地是什么?在什么时候独立?3.在下列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名称:二. 自主学习课本P41—42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些世界有名的矿产?分布在哪些国家?2.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些有名的动物,植物?3.为什么“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4. “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原因和产生的后果是什么?【要点归纳】【拓展训练】1.非洲最南端的国家是A.纳米比亚B.苏丹C.南非D.埃塞俄比亚2.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进口的产品是A.机械、畜产、木材B.汽车、热带经济作物C.矿产、木材、畜产、热带经济作物D.工业制成品3.羚羊在奔跑,鸵鸟在散步,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在吃树梢上的嫩枝嫩叶,还有成群的斑马和凶猛的狮子。

这描写的是A.非洲热带草原景观B. 非洲热带雨林景观C. 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景观D. 澳大利亚热带雨林景观4.非洲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矿产有A.黄金、金刚石B.铜矿、铁矿C.黄金、石油D.铜矿、铝土矿5.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金国A.埃塞俄比亚B.马达加斯加C.刚果D.南非6.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特征是A.以农业为主的经济B.以采矿业为主的经济C.具有殖民地色彩的单一商品经济D.多种经营的民族经济7.连线:国家主要矿产地位①南非 A. 铜矿 a.黄金产量居世界首位②几内亚 B. 铝土 b. “铜矿王国”③赞比亚 C.黄金、铂、锰、铬 c. “铝土王国”④刚果民主共和国 D. 石油 d. “中非宝石国”⑤尼日利亚 E.金刚石 e.非洲最大的产油国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2006年11月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友谊、和平、合作、发展”。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原创学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原创学案)

人教地理教与学一体化设计唐山市友谊中学地理组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011.4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前,乃世界第二大荒漠,仅次于南极洲,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

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其总面积约容得下整个美国本土。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东非大裂谷卫星图片伤疤。

当乘飞机越过浩翰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朋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

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一带,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分为东西两支。

一.自然环境1.位置:(1)纬度位置:从图中可以找到三条特殊的纬线、、,可以看出本区大部分位于带,所以非洲大陆有“”之称。

(2)海陆位置:本区东临洋,西临洋,西岸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湾A 湾,东有B半岛,南有著名的尖角C 。

,西隔D 海峡与岛相望。

(3) 相对位置: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E 以南。

2.地形:主要地形区有①盆地, ②高原,③高原④高原,可以看出本区地形以为主,所以非洲大陆又有“”之称。

从地势来看高,低。

3.气候:(参考课本P9非洲气候图)本区气候以气候和气候分布广泛,除此还有气候,气候,气候。

本区气候分布呈现以赤道南北分布,可以看出主要影响因素为。

(参考)p72图8.33,此气候为气候,各月均温在℃以上,降水较多的月份为,降水较少的月份为,气候特征为,此气候区的国家常受灾威胁。

【讨论】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之处西侧为热带雨林,东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为什么?4.景观:受到不同气候的影响形成自然景观不同,有浩瀚的 ,有茂密的 ,更有一望无际的。

5.还需要你找到其它地理事物:“赤道积雪”图中▲处山;⑤河;赞比西河;尼日尔河;刚果河;维多利亚湖;坦葛尼喀湖;二.黑种人的故乡1.本区有亿多人,其中90%以上是人。

1.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

1.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第4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本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说明本区是世界黑人的故乡.2、运用地图,说明本区政治地图的演变,通过对本区单一产品经济的理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教学重点:认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教学难点:说明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读课本图(8.1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图,完成以下内容:(1) 非洲东西濒临的海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找出非洲最大的岛屿_____________,最大的海湾__________,最大的盆地_______________,最长的海峡__________。

(3)本区东部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的高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而归纳出非洲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找出赤道穿过非洲的____部,南北回归线穿过非洲的__________部,地处_____纬度地区,故绝大部分为热带气候区。

2、读图片8.20图,完成以下题目。

(1)将世界各大洲按照黑人所占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出黑人迁移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世界范围看,黑人主要分布在非洲,90%以上的黑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故有___________之称。

3、政治地图的变化,读图8.21完成课本题目(1):(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本区独立的国家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本区第二次大战前,最后独立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本区政治地图的演变阶段。

4、单一商品经济:(1)单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2)南非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储量占世界首位,_________产量居世界之首。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2)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3)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2)利用统计数据等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3)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解决途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尊重和理解;(2)培养学生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树立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 教学难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解决途径。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地图、图片、统计数据等资料;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该地区的自然环境;(2)提问:“你们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授新课:(1)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2)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民族、经济等;(3)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如贫困、疾病、教育等。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如南非、肯尼亚等,分析其人文地理特征;(2)以某发展中国家为例,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解决途径。

学案5:8.3 撒哈拉以南非洲

学案5:8.3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学案5学习目标:1.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

2.知道本区是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

3.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新课学习:一、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本区绝大部分地处_____,地形以______为主。

黑种人大都_________,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天赋。

如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远播欧美和世界其他地区,如节奏强烈的歌舞艺术。

活动一: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 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广布。

分析图8.28,以乍得首都恩贾梅纳为例,说说热带草原气候的特。

2. 结合图8.28、图8.29 ,谈谈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二、快速发展的经济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

____、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咖啡、椰枣、油棕和____的原产地。

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商业的发展,________,成为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活动二:阅读材料,以加纳为例,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努力摆脱全球“原材料仓库”境遇的原因。

加纳位于几内亚湾北岸,南濒大西洋。

这里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 2008年出口额约52.5亿美元,进口额约102.4亿美元。

◎长期以来,近90%的外汇收入来自可可、黄金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

◎进口产品包括燃料、化学物品、交通设备及机械等工业制成品。

1. 加纳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什么?2. 为什么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3. 这种外贸结构对国家经济有利还是不利?为什么?4. 结合加纳的例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经济提出建议。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特征【自主学习】一、黑种人...的故乡1、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洲的沙漠以南,东临洋,西临其中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海湾是,非洲南端著名的尖角是。

(2)纬度位置:穿过非洲大陆的中部,绝大部分位于和之间,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因此,非洲被称为大陆。

2、自然环境特点(P67,图8.26)(1)地形①主要地形区盆地、高原、高原和高原,所以地形以为主,因此被称为大陆。

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

②山脉:本区具有非洲的最高峰,虽地处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故名雪峰。

(2)河流世界第一长河,最终注入,非洲第二长河,最终注入。

(3)湖泊湖是非洲第一大湖,在世界淡水湖中,仅次于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位居第二位。

(4)气候(P9图6.12)①主要气候类型气候、气候、气候,还有气候和气候。

②气候在本区分布的面积最为广大。

③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盆地和湾沿岸地区。

④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3、人口特征(阅读P67教材和P68阅读材料)(1)本区有人口,绝大多数属于人种,因此有“”之称;以北我们称之为非,是以人种为主的阿拉伯世界。

(2)非洲黑人喜爱的音乐形式是。

(3)非洲的外来移民有 人 、 人和 人。

【合作探究】你了解“奴隶贸易”吗?请简述其过程。

这样的贸易对本区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课堂检测】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 之称。

A 、南非B 、黑非洲C 、沙漠非洲D 、干旱之洲2、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B 、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C 、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D 、位于西半球,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南端是A 、合恩角B 、索马里半岛C 、火地岛D 、好望角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的地形为A 、山地B 、平原C 、高原D 、盆地6、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世界成为“地球的伤痕”的是A 、红海B 、刚果盆地C 、东非高原D 、东非大裂谷7、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玛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

2.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发展情况。

3. 掌握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主要国家和首都。

4.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主要语言和宗教。

二、导学内容1.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

3.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发展情况。

4.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主要国家、首都、语言和宗教。

三、导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

难点: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发展情况。

四、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与其他地区的干系。

2. 进修:讲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包括赤道穿过的国家、热带雨林的分布等。

3. 探究:让学生分组钻研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包括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

4. 分享: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让其他同砚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水平。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发展情况,包括民族特色、宗教崇奉等。

6. 拓展:让学生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主要国家和首都,以及主要语言和宗教。

五、导学作业1. 请同砚们根据教室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综合性介绍。

2. 请同砚们选择一个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国家,进行深入钻研并写一份报告。

3. 请同砚们用地图标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主要国家和首都。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们对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了解了该地区的地理特点,还了解了其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

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钻研,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特点。

在未来的进修中,希望学生们能够继续关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发展,为增进中非友好合作做出贡献。

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范文

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编写人:X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

2. 使学生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 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化和民俗的了解。

4.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

2. 对比教学法:比较撒哈拉以南非洲与其他地区的地理特征。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和民俗。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其位置和范围。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

3. 课堂讲解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4. 案例分析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如矿产、农业、林业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课堂讲解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经济活动。

3.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和民俗特点。

4. 案例分析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社会问题,如贫困、疾病、教育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理解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和民俗的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和图片,了解本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2.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和后果,并通过实例认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非洲各国摆脱贫困的惟一出路,从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具体实例及图片,通过综合分析,理解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自主学习】
1、地理位置
(1)在图中用色笔绘出:23°26′N;赤道;23°26′S
2.海陆位置
(1)大西洋、印度洋、几内亚湾,好望角。

(2)与其它大陆比较,该地区的海岸线有怎样的特点?
3、主要地形区:
(1)填出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乞立马扎罗山、南非高原、尼罗河。

(2)说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地势特点
(3)说出东非大裂谷和维多利亚湖成因:

4.气候:
(1)填出主要的气候类型
(2)非洲气候特征是怎样的?
【合作探究】
1.结合非洲地形图,试分析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2. 为什么东非高原位于赤道,却出现了热带草原的景观呢?
3.读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非洲人口自然
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约
为28‰,撒哈位以南更高达30 ‰
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牧业生产
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

粮食产量
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
度。

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

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

当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

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

在他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亡。

道德良心上的遣责,可能是卡特无奈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

请你就非洲缺粮问题,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写一封信,阐明你的观点(可以包括缺粮的现状、缺粮原因分析,并提出你的解决措施)
要求:尽可能的言简意赅
【当堂训练】
根据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图“某大洲沿5°S地形剖面图”,其中横坐标为经度(单位为度),纵坐标为海拔(单位为米)。

(1)A、B两地纬度相当,自然带却明显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B 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A地形区是____ ___。

(2)甲乙分别是某河流的两处断面,从理论上分析,甲的___岸(东、西)容易形成沙滩,湖泊丙是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它发育在地质构造中的_______。

(3)由C地以西沿海岸南行至开普敦依次经过的陆地自然带变化反映了的地域分异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