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 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 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 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 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 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不 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
•
从特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 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因此,从科学性的 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 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 象、性质和特点。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 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 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 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 的对象变换位置。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下定义:甲是乙=乙是 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下面举例比较说明。 A、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作诠释) C、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 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作诠释)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来说明食物的概念, 它还可变为:“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就是食物。B句 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果变为“一种颜色单纯的光就 是激光”,那就荒谬了,因为不是所有有颜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 C句不是判断句,说明的内容没有解说“晕”的本质特征,只是描摹 了它的具体表象,因而是作诠释。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的题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的题
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它们的区别如下:
1. 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说明,让人们对被说明对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下定义的说明对象通常是某一事物或概念,它需要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这个句子通过揭示水的本质特征,给“水”这个概念下了定义。
2. 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解释说明,让人们对事物有一个更具体、更清晰的了解。
例如:“雪是由水蒸气冷却后凝结成的冰晶。
”这个句子通过解释雪的形成过程,让人们对“雪”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的方法如下:
1.判断说明对象:下定义的说明对象通常是某一事物或概念,而作诠释的说明对象通常是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
2.分析说明方法:下定义需要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作诠释则是对事物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解释说明。
3.比较语言表达:下定义的语言表达通常比较简洁、概括,而作诠释的语言表达则比较具体、详细。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以达到更好的说明效果。
1。
下定义的作用是什么 和作诠释有哪些区别

下定义的作用是什么和作诠释有哪些区别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
那幺,下定义的作用是什幺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下定义有什幺作用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定义规则:
第一、下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外延(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范围)必须相等。
如:
(1)商品就是劳动所得的产品。
(2)历史小说是以农民革命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例(1)的定义概念外延大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
因为劳动所得产品包括商品但不完全是商品。
例(2)的定义概念外延小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
因为以农民革命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只是历史小说的一部分。
第二、不应当同语反复,就是说,定义必须能够直接说明被定义概念,而不能依赖被定义概念来自己解释自己。
如:文学就是以文学为特点的艺术。
第三、不应当是否定形式。
如:平行四边形不是四边形。
这种说法并没有揭示被定义概念的内涵,所以实际上并没有下定义。
第四、下定义不能采用比喻的形式。
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这个例子并没有揭示“儿童”这个概念的本质,虽然很形象,但不是下定义。
1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
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
本质特点
例句一: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方法。 例句二: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是虹。
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
当解说。
区别二:句式
下定义:判断句式,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例句一: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方法。 例句二: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 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
作诠释:可以采用采用多句式。
区别三:语言
下定义:简明、准确,关注本质特征,概括性强。
例句一: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方法。 例句二: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 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
作诠释:语言具体通俗,描述性强,关注外表和
性质和特点。
终极大法:对调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
例句一: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例句二: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甲是乙,不可以对调(逻辑不对或概括
不完整)
练一练
作
1、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诠 释。
2、沙尘暴是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浑浊,能见度小于
下
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定
义
3、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下达到经济社会
发展与生态环境保
4、日月光有时经过冰晶反射后进入人眼,也会形成白色的晕,作由于冰晶 取向多样,折射反射过程复杂,就形成了多种多样晕的现象。诠 释
5、晕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卷状云、冰雾等)对日光或月光下的折射和反 射作用而形成的呈环状、弧状、柱状或亮点状的光学现象。定 义 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下 定 7、在同一平下面上,由三条边首尾相接组成的内角义和为180°的封闭图形 叫8、做釉三是角一形种。定 义银白色金属。作 诠 释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和作诠释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极易混淆的说明方法。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而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
尽管这两种说明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说明事物的特点,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异,显示出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
此外,下定义还可用公式来表示: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
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差别。
从特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
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下面举例比较说明。
A、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下定义)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C、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说明方法下定义和作诠释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
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下定义: 要求完整严密, 句子前后颠倒,表意准确; 作诠释: 不要求完整严密, 句子前后颠倒,表意有误。
从特点上看
——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 ——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
从科学性的角度看
——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答案:
例2、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 浑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例3、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1分) 不含钾、钠等矿物质(1分) , 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的(1分), 冰状水(1分), 就是“超软水” 。
例4.阅读《荆州民歌》节选部分,用简明的语 言给民歌下一个定义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 它以口头传唱的形式流行于民间,是反映民俗风 情的一面镜子。
“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 “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 间的主要差别。
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种差 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
例1、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给“低碳经济”下一个定义.(3分
说明方法
下定义和作诠释
下定义:
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 属性加以概括的说明方法。
作用: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科学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作诠释:
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说明方法。
作用:通俗易懂、给人以清晰的认识,更便于理解。 例 “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就采用了作诠释,若颠倒, “银白色的金属是铀”就不准确了,因为“银”也是 银白色的金属。
下定义和作诠释区别

下定义和作诠释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极易混淆的说明方法。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而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
尽管这两种说明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说明事物的特点,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异,显示出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
此外,下定义还可用公式来表示: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
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差别。
从特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
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下面举例比较说明。
A、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下定义)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C、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到底如何区分

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到底如何区分
定义和作诠释是说明文中常用的两种方法,用于阐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原理等。
虽然两者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在目标、手段和表达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准确、简明地阐述。
它通常通过确定事物的范围和关键特征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定义要求严密、确切,能够准确描述事物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一般来说,定义不能模糊、含糊不清,而应该是明确、具体的描述。
例如,在解释人类的概念时,我们可以使用定义方法,如:人类是一种具有智慧、语言能力和社会性的生物。
这个定义通过列举人类最基本的特征来揭示人类的本质。
作诠释则是对事物的意义、内涵、原理等进行解读和解释。
它在对事物进行阐释时,会通过分析、举例、引用专家观点等手段,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揭示事物的深层含义。
诠释注重对事物的理解和解释,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内在特点。
例如,在解释“互联网的意义”时,我们可以使用作诠释的方法,通过引用相关领域的专家观点、列举互联网的影响和作用等方式,来解释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深层意义。
总体而言,定义和作诠释在说明方法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目标和手段上。
定义注重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准确描述,以帮助读者明白事物的基本概念;而作诠释则更注重对事物的深层含义进行解读和理解,以帮助读者对事物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两者常常结合使用来
达到更好的说明效果,但从根本上来说,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在于是否注重准确描述事物的本质与寻找其深层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
• • • • 1、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 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下定义: 要求完整严密,句子前后颠倒,表意 准确; • 作诠释: • 不要求完整严密,句子前后颠倒,表 意有误
• 2、从特点上看
• (1)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 • 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 述性 • (2)从科学性的角度看 • 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 (3)从内容上看 • 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 • 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如何区别下定 义和作诠释?
• 一、什么是下定义 • 下定义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 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加以概 括的说明方法。 • 作用: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科学地说 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 例:统筹方法,是一种合理安排工作 进程的数学方法。
二、什么是作诠释 • 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说明方法。 • 作用:通俗易懂、给人以清晰的认 识,更便于理解。 • 例 “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就采 用了作诠释,若颠倒,“银白色的 金属是铀”就不准确了,因为“银” 也是银白色的金属。
• 1、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 2、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3、p130 • 4、奇妙的克隆 • 5、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下定义) • 6、在同一平面上,由三条边首尾相接组成的内 角和为180°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