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教案《名人传》
《名人传》 教学设计

《名人传》教学设计《<名人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名人传》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传记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3、让学生感受三位名人在苦难中展现出的伟大精神,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三位名人的人生经历和主要成就。
(2)分析三位名人的精神品质,理解苦难与成功的关系。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在传记中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
(2)引导学生将名人的精神品质与自身生活相结合,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名人传》的作者、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为学生的阅读打下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三位名人的经历和精神,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传记的方法,如做笔记、写读后感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名人奋斗历程的视频或讲述一个名人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名人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引出《名人传》这部作品。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作者罗曼·罗兰,包括他的生平、文学成就以及创作《名人传》的初衷。
2、讲述《名人传》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三)作品内容概述1、简要介绍《名人传》中三位名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成就。
2、重点讲述他们在追求艺术和真理的道路上所遭遇的苦难和挫折,以及他们如何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战胜困难。
(四)阅读方法指导1、指导学生如何快速浏览作品,了解大致内容和框架。
2、教导学生如何精读重点章节,分析人物形象和作品内涵。
3、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五)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三位名人的精神品质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2)他们所遭遇的苦难对他们的人生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2、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名著导读《名人传》教学设计

习目标能识记《名人传》的作者及相关的故事情节等内容,能做一些练习题。
候课教师要求学生准备好学习用书,端正坐姿,精神饱满,准备上课。
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名著导读《名人传》(板题),学习目标是(出示【投影01】)。
二、自主学习。
(15分钟)1.指导自学。
出示【投影02】。
同学们默读P244-249的名著导读《名人传》,了解大意并识记下发的资料内容。
(自学时间15分钟。
)①《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 )国著名的( )作家( )。
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 )国现实主义作家。
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他们另外一部长篇小说( )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答案](法,人道主义;罗曼•罗兰;法,《约翰•克利斯朵夫》)。
②《名人传》叙述了( )国音乐家( )、( )国画家和雕塑家( )、( )国作家( )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答案](德)(贝多芬)、(意大利)(米开朗琪罗)、(俄)(列夫•托尔斯泰)③《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
罗曼•罗兰的( )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答案](《约翰•克里斯朵夫》)④( )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答案](《第九交响曲》⑤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 )、( )、( )。
[答案](《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 《复活》)⑥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
(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答案]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
《名人传》教案

《名人传》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教授中学生阅读与写作技巧,通过学习名人传阅读与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名人传的特点和功能;2. 学生能够分析名人传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与写作技巧撰写名人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名人传的特点分析和撰写;2. 教学难点:运用批判性思维剖析名人传中的情节与人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1. 《名人传》教材及其他相关资料;2. 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提问或讲述,引导学生了解名人传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名人传的兴趣。
2. 名人传的特点分析(2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名人传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容:讲述名人的生平、功绩和思想等;2) 结构:情节发展清晰,多采用线性叙事方式;3) 语言风格:较为庄重且修辞手法丰富;4) 功能:娱乐、教育、启示读者等。
3. 名人传中人物形象与情节(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名人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或学生展示的形式呈现。
4. 阅读与写作技巧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阅读与写作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技巧:了解背景、抓住关键信息、分析人物形象与情节等;2) 写作技巧:明确目的、组织结构合理、语言优美等。
5. 撰写名人传(4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阅读与写作技巧,选择一个名人传的题材,撰写一篇名人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文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撰写。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学生可以互相展示他们创作的名人传,教师可以点评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位名人撰写名人传,并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
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
七、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名人传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八、拓展延伸教师可要求学生进一步阅读名人传或相关文学作品,加深对名人传的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八年级名著阅读推荐《名人传》导读教案

八年级名著阅读推荐《名人传》导读教案《八年级名著阅读推荐《名人传》导读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从笔者的认识角度正确认识笔者给当时欧洲期间所下的定义,对功利主义盛行的欧洲的批判。
过程与方法:懂得了解肯定的文化背景对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笔者强调的精神对茸鞴培的引领力量,了解好汉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领会笔者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名人观、好汉观.教学难点:辩证地认识笔者给欧洲和名人所下定义的内涵.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名人效应”实在是威力无穷。
歌星的一首歌曲,球星的一个动作,影星的一部影片,甚至是明星穿的一款标新立异的时装,说话的口吻,个人的喜好,都会令众多的追星族青睐、追求、崇拜、模仿。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名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样的人才真正值得我们崇拜呢?让我们一起走近罗曼·罗兰,走进《名人传》,去寻找答案吧!二、走近罗曼·罗兰㈠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
20世纪初,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罗兰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合称《名人传》或《巨人三传》;同时发表其长篇小说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高尔基称之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㈡《名人传》主要内容概述1792年12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
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
名人传教案设计

名人传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了解名人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生能够掌握名人传的编写方法和技巧;(3)学生能够分析名人传中的典型事例和人物性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名人传作品,培养学生对名人的敬仰之情;(2)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3)通过分析名人传中的事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尊重和理解名人的艰辛和付出;(2)学生能够从名人传中汲取正能量,树立远大的理想;(3)学生能够学会珍惜时间,努力奋斗,成为有用之才。
二、教学内容1. 名人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介绍名人传的定义和起源;(2)分析名人传的特点和风格。
2. 名人传的编写方法和技巧(1)如何选择合适的传主;(2)如何安排传主的生平和事迹;(3)如何描绘传主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名人的定义和价值;(2)学生分享自己对名人的理解和看法。
2. 教学内容讲解:(1)教师讲解名人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生通过阅读名人传作品,了解编写方法和技巧。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名人传中的典型事例和人物性格;(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分享自己的观点。
4. 写作练习:(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名人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名人传的编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3.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展现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五、教学资源1. 名人传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2. 名人传相关资料:如名人传记、名人名言等;3. 写作工具:如笔记本、笔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名人传作品阅读:安排学生在课堂外阅读名人传作品,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名人传进行阅读。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的名人传心得体会,讨论名人传中的典型事例和人物性格。
《名人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名人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罗曼·罗兰及《名人传》的大概内容。
2、引导学生读文学名著并掌握读书的基本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学习三位巨人的英雄主义精神道德,学习他们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
重点难点: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人传》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经典同学们,很高兴认识你们,古人云以诗会友以酒会友,今天我想以书会友,你们欢迎我这个朋友吗?谢谢你的热情!今天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本什么书呢?我买个关子,请在老师的描述中猜出这本书的作者好吗?1、他是法国人2、他是一个作家3、他的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4、他获得过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5、他说过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6、他是《名人传》的作者是的,他就是罗曼罗兰。
今天要推荐的就是他的传记——《名人传》。
二、走近作品认识经典同学们,那在你眼中哪些人才算的上是名人呢?生:自由说那罗曼罗兰眼中的名人又会是哪几位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235页名著导读,快速默读,认识这三位名人生:默读课文一个是德国音乐家、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一个是俄国的作家,貌似三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那作者为什么要把他们收录到同一本传记里呢?生:自由谈他们都有苦难的人生,都是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边出示图片,边介绍人物同学们,当时的欧洲是一个英雄崇拜的年代,罗曼罗兰为什么要写《名人传》?他要告诉世人什么呢?教师补充:罗曼·罗兰有感于自己身处的现实社会世风日趋颓靡,社会呼唤“英雄人物”,旨在安慰和鼓励“世上不幸的人们” 帮助他忍受疾病的痛苦,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抚慰。
出示板书(优秀的传记,具有其他书籍不能替代的认识价值和教育功能。
传记的描写对象,是真实的人物,其中很多是在实际生活中有重大建树的人物,具有人格魅力,足以作为读者的楷模。
通常我们无法直接接触这些人物,传记介绍我们成为这些人物的不见面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奋斗史、心灵史。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名人传》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名人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深入感悟三位名人的性格魅力。
(2)、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分享交流。
品味语言,畅谈心得。
3、思想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合作的意识,并在三位名人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学生顽强拼搏,勇于担当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重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感受名人博爱、坚强、进取、向上的精神魅力。
三、教学难点:消除时间的鸿沟,让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得到共鸣。
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问天下谁是英雄?你心目中的英雄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展示一些古今中外的英雄,总结导入《名人传》。
(二)作品概况:1、作者简介: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
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2、创作背景:《名人传》创作于二十世纪前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3、作品概况:《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所著,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
4、作品主题:《名人传》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作者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才能获得胜利,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这一主题。
《名人传》教案(共5篇)

《名人传》教案(共5篇)第一篇:《名人传》教案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名人传》名著阅读课教案执教者:姚薇教学目标:1、阅读《名人传》,交流总结。
2、读人物故事,说心灵品格,谈阅读感受。
3、汲取精神力量,撰写读后感。
教学重难点:1、读人物故事,说心灵品格,谈阅读感受。
2、汲取精神力量,撰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一、由“猜猜他们是谁”导入人物外貌描写片段:1、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2、他长得像猢狲一般丑陋: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宽阔,嘴唇厚而向前,耳朵大大的。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1828——1910)3、他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
他额头突起,宽大。
头发乌黑,极为浓密,似乎梳子都从未能梳过,毛戗立着,似“墨杜萨头上的蛇”。
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但大多数的人会弄错其细微差异。
4、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筋暴跳;野性的眼睛变得格外地吓人;嘴唇发抖;一幅被自己召来的魔鬼制伏的巫师的神态。
那如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说:“像李尔王。
”贝多芬(德国音乐家)(1770----1827)5、他中等身材,宽肩阔背,四肢发达,肌肉结实。
因劳苦过度,身体有些变形。
走路时,昂着头,佝偻着背,腆着肚子。
6、他站立着,侧着身子,穿着一身黑衣服,肩披一件罗马式大衣;头上缠着一条布巾,外戴一顶深黑色大呢帽。
他脑袋滚圆,额头方方,突出,布满皱纹。
头发呈黑色,不很浓密,蓬乱着,微鬈着。
又小又忧伤但却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米开朗琪罗(意大利画家、雕塑家)(1475——1564)让学生谈谈:他们的外貌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平庸甚至丑陋(体弱多病)出示名言: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罗曼.罗兰二、读人物故事,说心灵品格,谈阅读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教案:《名人传》(2)
名著导读教案:《名人传》(2)文章来自:
名著导读:《名人传》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名人传》的阅读学习,激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进一步理解作者撰著《名人传》的目的。
3、感受英雄的伟大不在于英雄的体魄,而在于英雄的心魄和品格,而惟有苦难才能让人不幻想,直面人生,才能造就良好的人才。
一、学生展示
(一)我的积累:
1、注音并抄写。
劫难庸俗卑鄙嫉妒
2、释义。
无可言喻不屈不挠
3、我积累的字词:
(二)文学常识填空
1、法国作家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三部传记。
其中,(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三)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各题。
1、三位名人各自国别、身份、代表作品。
2、《名人传》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3、三位名人在生活中分别遭遇了怎样的不幸?
(四)初读质疑——(学贵有疑)
二、请你设计导入语
三、课堂提升:阅读小说后,讨论以下问题。
1、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锻炼,读了《名人传》之后,你对生活的磨难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请结合阅读的心得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谈自己的体会。
2、这三位名人如果采取与现实稍微妥协的态度,就会极大地改善他们的处境。
如:托尔斯态放着舒适的日
子不外,想到丛林去修行,这些作法是否自讨苦吃?
3、笔者描写了名人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不足之处,这是否会影
响你对他们的崇敬或尊敬?这种兼顾人物长处和缺点的
写法,对你的撰著有啥子开导?
四、总结收获。
文章来自:
名著导读:《名人传》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名人传》的阅读学习,激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进一步理解作者撰著《名人传》的目的。
3、感受英雄的伟大不在于英雄的体魄,而在于英雄的心魄和品格,而惟有苦难才能让人不幻想,直面人生,才能造就良好的人才。
一、学生展示
(一)我的积累:
1、注音并抄写。
劫难庸俗卑鄙嫉妒
2、释义。
无可言喻不屈不挠
3、我积累的字词:
(二)文学常识填空
1、法国作家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三部传记。
其中,(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三)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各题。
1、三位名人各自国别、身份、代表作品。
2、《名人传》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3、三位名人在生活中分别遭遇了怎样的不幸?
(四)初读质疑——(学贵有疑)
二、请你设计导入语
三、课堂提升:阅读小说后,讨论以下问题。
1、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锻炼,读了《名人传》之后,你对生活的磨难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请结合阅读的心得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谈自己的体会。
2、这三位名人如果采取与现实稍微妥协的态度,就会极大地改善他们的处境。
如:托尔斯态放着舒适的日子不外,想到丛林去修行,这些作法是否自讨苦吃?
3、笔者描写了名人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不足之处,这是否会影响你对他们的崇敬或尊敬?这种兼顾人物长处和缺点的写法,对你的撰著有啥子开导?
四、总结收获。
,文章来自:
名著导读:《名人传》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名人传》的阅读学习,激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进一步理解作者撰著《名人传》的目的。
3、感受英雄的伟大不在于英雄的体魄,而在于英雄
的心魄和品格,而惟有苦难才能让人不幻想,直面人生,才能造就良好的人才。
一、学生展示
(一)我的积累:
1、注音并抄写。
劫难庸俗卑鄙嫉妒
2、释义。
无可言喻不屈不挠
3、我积累的字词:
(二)文学常识填空
1、法国作家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三部传记。
其中,(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
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三)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各题。
1、三位名人各自国别、身份、代表作品。
2、《名人传》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3、三位名人在生活中分别遭遇了怎样的不幸?
(四)初读质疑——(学贵有疑)
二、请你设计导入语
三、课堂提升:阅读小说后,讨论以下问题。
1、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锻炼,读了《名人传》之后,你对生活的磨难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请结合阅读的心得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谈自己的体会。
2、这三位名人如果采取与现实稍微妥协的态度,就会极大地改善他们的处境。
如:托尔斯态放着舒适的日子不外,想到丛林去修行,这些作法是否自讨苦吃?
3、笔者描写了名人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不足之处,这是否会影响你对他们的崇敬或尊敬?这种兼顾人物长处和缺点的写法,对你的撰著有啥子开导?
四、总结收获。
文章来自:
◆综合性测评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读外貌,识人物。
(1)“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
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
”
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2)“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
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
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
”这是对
的外貌描写。
(3)“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
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这是对的
外貌描写。
2、下面加点词的含义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5月1日至7日,一场汇集了民间绝技、传统工艺、传统戏曲、民歌民乐、巴渝小吃五道大餐的民间文
化盛宴,在古色古香的湖广会馆举行,给市民带来了节
日的享受。
B、书市,是一次知识的盛宴。
书市选择重庆,是
重庆人民之福,更是送给重庆直辖十周年的一份珍贵贺礼。
C、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人选择到酒店吃年夜饭。
许多酒店抓住商机,推出口味各异、适合不同消费水准的除夕盛宴,以吸引顾客。
D、九寨沟之行,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这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感受的是眼睛,打动的是心灵。
3、(1)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选择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
作品名称:《》人物姓名:________________
(2)写—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
要求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