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方案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方案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方案范本一:施工组织方案一: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目标1.3 项目范围1.4 项目时限二:项目管理2.1 项目组织结构2.2 项目经理职责2.3 项目团队成员职责2.4 项目沟通与协调三:施工准备3.1 施工前期准备3.2 施工方案编制3.3 材料准备3.4 施工设备准备四:施工过程4.1 施工桩基工程a. 桩基施工方案b. 桩基施工步骤c. 桩基施工注意事项4.2 施工支架工程a. 支架施工方案b. 支架施工步骤c. 支架施工注意事项4.3 光伏板安装工程a. 光伏板安装方案b. 光伏板安装步骤c. 光伏板安装注意事项五:项目质量控制5.1 施工质量检查5.2 施工质量纠正5.3 施工质量验收5.4 施工质量保证六:施工安全措施6.1 安全管理组织6.2 安全防护设施6.3 施工人员培训6.4 风险评估与控制七:项目验收与交付7.1 项目验收标准7.2 项目验收步骤7.3 项目交付流程八:项目后期服务8.1 保养维护计划8.2 故障处理方式8.3 售后服务承诺附件:1. 桩基施工方案2. 支架施工方案3. 光伏板安装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 桩基:指光伏电站支撑结构的基础部分,用以承载光伏板和支架的重量。

2. 支架:指将光伏板固定在屋顶上的支撑结构,保证光伏板的稳定和安全。

3. 光伏板: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通常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组成。

范本二: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方案一: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目标1.3 项目范围1.4 项目时限二:项目管理2.1 项目组织结构2.2 项目经理职责2.3 项目团队成员职责2.4 项目沟通与协调三:施工准备3.1 施工前期准备3.2 施工方案编制3.3 材料准备3.4 施工设备准备四:施工过程4.1 施工桩基工程a. 桩基施工方案b. 桩基施工步骤c. 桩基施工注意事项4.2 施工支架工程a. 支架施工方案b. 支架施工步骤c. 支架施工注意事项4.3 光伏板安装工程a. 光伏板安装方案b. 光伏板安装步骤c. 光伏板安装注意事项五:项目质量控制5.1 施工质量检查5.2 施工质量纠正5.3 施工质量验收5.4 施工质量保证六:施工安全措施6.1 安全管理组织6.2 安全防护设施6.3 施工人员培训6.4 风险评估与控制七:项目验收与交付7.1 项目验收标准7.2 项目验收步骤7.3 项目交付流程八:项目后期服务8.1 保养维护计划8.2 故障处理方式8.3 售后服务承诺附件:1. 桩基施工方案2. 支架施工方案3. 光伏板安装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 桩基:指光伏电站支撑结构的基础部分,用以承载光伏板和支架的重量。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方案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方案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项目立项:确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的目标和规模,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估。

2.方案设计:根据项目要求,进行电站设计方案的制定,包括电站容量、电站布局、组件选型等。

3.材料采购:根据电站设计方案确定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进行采购准备。

4.建设许可:办理项目建设的相关许可手续,包括施工许可证、用地手续等。

二、施工准备工作1.设备准备: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材料和设备的验收和储存,确保施工所需的所有设备和材料都齐备。

2.人员配置:选派合适的施工人员,包括项目经理、监理人员和施工队伍。

3.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工期、进度安排、人员配备、资源调度等。

4.安全措施:制定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包括落地保护、电气安全措施等。

三、施工工序及组织1.屋顶安装:先进行屋顶结构检查和加固,然后安装光伏支架和组件。

2.电气布线:进行光伏组件间的串联和并联,连接直流汇流箱和逆变器,并完成配电系统的布线。

3.电气设备安装:安装逆变器、电表、变压器等电气设备。

4.接地与保护:对光伏电站进行接地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电气安全。

6.调试与运行:对光伏电站进行运行测试和调试,保证电站正常运行。

四、施工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安全: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案,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区域标识、通道布置、隐患排查等。

2.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安全知识、作业规范等。

3.施工设备管理: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施工安全检查: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发现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5.紧急救援:制定紧急救援预案,配备紧急救援设备和人员,确保施工期间的人身安全。

五、施工质量管理1.施工质量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计划,包括施工工序、质量标准、验收标准等。

2.施工质量检查:设立专职质检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抽检和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光伏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资源,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达到项目预期目标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

下面是一份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的详细方案。

一、项目背景及前期准备1.1项目背景本项目是一座分布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0兆瓦,位于省市县。

电站由多个畜牧养殖场所并建设,利用畜牧养殖场的空地进行布置,因此电站规模较大,施工难度较大。

1.2前期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地勘工作:对光伏电站建设的土地进行详细勘测,确定土地可行性。

-施工图纸设计:根据地勘结果,设计光伏电站的平面布局,确定光伏板安装位置和分布。

-采购准备: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光伏板、逆变器、支架等设备的采购,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人员准备:根据项目规模,招募并培训电站施工人员,确保施工团队的能力和技术。

-物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施工物料,如水泥、钢筋、电缆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物料供应。

二、施工组织方案2.1施工分阶段本项目的施工可分为三个阶段:-场地准备阶段:对电站建设的畜牧养殖场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的可行性。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进行电站的道路建设、电杆安装以及电缆敷设等基础设施工作。

-光伏板安装阶段:根据施工图纸,对光伏板进行安装和调试。

2.2人员组织本项目需要的施工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队员等。

他们将分工合作,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2.3资源组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使用机械设备、施工物料等资源,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机械设备:根据施工图纸需要,准备推土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在场地准备和基础建设过程中使用。

-施工物料:根据项目需求,提前准备好水泥、钢筋、电缆等施工物料,在施工过程中按需使用。

2.4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安全规范和防护措施。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三篇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三篇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三篇篇一: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1、项目概况一、项目选址本项目处于山东省聊城市,位于北纬35°47’~37°02’和东经115°16’~116°32‘之间。

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平均坡降约1/7500,海拔高度27.5-49.0米。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年干燥度为1.7-1.9。

春季干旱多风,回暖迅速,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快,太阳辐射减弱。

年平均气温为13.1℃。

全年≥0℃积温4884—5001℃,全年≥10℃积温4404—4524℃,热量差异较小,无霜期平均为193—201天。

年平均降水量578.4毫米,最多年降水量为1004.7毫米,最少年降水量为187.2毫米。

全年降水近70%集中在夏季,秋季雨量多于春季,春季干旱发生频繁,冬季降水最少,只占全年的3%左右。

光资源比较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67小时,年太阳总辐射为120.1—127.1千卡/cm^2,有效辐射为58.9—62.3千卡/cm^2。

属于太阳能资源三类可利用地区。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根据公司要求的勘察单选定站址,并充分考虑了以下关键要素:1、有无遮光的障碍物(包括远期与近期的遮挡)2、大风、冬季的积雪、结冰、雷击等灾害本方案屋顶有效面积60m2,采用260Wp光伏组件24块组成,共计建设6.44KWp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系统采用1台6KW光伏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220V交流电,接入220V线路送入户业主原有室内进户配电箱,再经由220V线路与业主室内低压配电网进行连接,送入电网。

房屋周围无高大建筑物,在设计时未对此进行阴影分析。

2、配重结构设计根据最新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XX中,对于屋顶活荷载的要求,方阵基础采用C30混凝土现浇,预埋安装地角螺栓,前后排水泥基础中心间距0.5m。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方案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方案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方案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日益加剧的全球变暖,碳排放量的增加,政府正加大力度推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特点,可以有效地缓解供电压力。

因此,政府要求加快屋顶分布式光伏工程的施工工作,使之可以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力的需求。

二、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的组织方案
(1)确定建设目标
完成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满足当地供电需求,并保证安全可靠的供电。

(2)确定建设范围
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确定可供利用的建设用地,并规划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安装区域。

(3)物料清单准备
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结合当地资源状况,确定采购物料的数量和类型,制定采购物料清单,以便施工顺利进行。

(4)现场组织及安全措施
a.建立施工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和监督施工;
b.聘请专业施工服务单位,及时有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c.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d.落实环保技术措施,确保施工无污染;
(5)施工质量检查
对安装设备进行规范测试,控制施工质量,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方案

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方案

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方案1.选址与规划首先,需要对施工地点进行选址和规划。

选择位置应寻找具备良好的光照条件、易连通电网的地块或建筑屋顶,避免树木、高层建筑、附近电缆等因素对光伏发电产生阻碍。

并根据地块大小、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光伏电站布局规划,确定容量以满足附近用电需求。

2.设计与准备根据选址与规划的结果,进行光伏电站的系统设计。

包括组件选型、组件布局、逆变器参数配置、电缆线路布置等。

同时,需完成工程准备工作,包括租赁设备、购买材料、组织人力等。

3.基础工程建设在施工前,需进行基础工程建设。

包括地面或建筑屋顶的清理、平整,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固定基础建设,保证光伏组件的稳定性。

如地面光伏电站,则需进行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

4.光伏组件安装完成基础工程后,进行光伏组件的安装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将保存在仓库中的光伏组件安装在事先设计好的支架上,确保其稳定、安全。

5.系统接线与调试光伏组件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的接线与调试。

将光伏组件与逆变器进行电缆连接,确保电流能够正常传输,并进行系统的调试工作,使其运行正常。

6.网络连接完成系统调试后,进行光伏电站与电网的连接工作。

根据当地电力部门的要求,设置电网接入点,确保光伏电站能够正常并网,并进行并网调试。

7.安全与检查完成电网接入后,对整个光伏电站进行安全与检查工作。

检查电站的接地、绝缘、保护装置等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8.运行与维护光伏电站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运行与维护工作。

监测光伏电站的运行情况,包括发电量、系统性能等,并随时进行维护工作,保障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

以上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施工方案,其中包括选址与规划、设计与准备、基础工程建设、光伏组件安装、系统接线与调试、网络连接、安全与检查以及运行与维护等工作。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确保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质量与安全,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与利用。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设计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设计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设计一、设计方案1.选址分析:在选择屋顶作为光伏电站的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组件安装的方向:确保组件能够面向太阳以获取最大的太阳辐射。

-屋顶结构的稳定性:确定屋顶能够承受光伏组件的重量,并避免对屋顶结构造成损害。

-遮挡物:确保屋顶上没有大型的遮挡物,如树木或其他建筑物。

2.光伏组件布局:在屋顶上安装光伏组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组件的倾角和朝向:根据所在地的纬度确定组件的倾角,并使其朝向太阳,以获得最佳的光照条件。

-组件之间的间距:确保组件之间有足够的间隔,以避免相互之间的阴影,并提高整个电站的发电效率。

3.逆变器和电池储能系统的选择: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而电池储能系统能够存储白天产生的多余能量以供夜间使用。

在选择逆变器和电池储能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适配逆变器和电池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

-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选择可靠性高、效率较高的设备,以提高整个电站的性能。

4.控制和监测系统:为了实现对光伏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控制,需要安装一套专门的控制和监测系统。

该系统可以监测电站的发电情况、能量产量和设备运行状态,并远程调整电站的工作模式,以提高整体的发电效率。

二、施工方案1.屋顶结构评估:在施工前需要对屋顶的结构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承受光伏组件的重量。

如果屋顶不够稳定,可能需要进行加固或修复工作。

2.组件安装: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屋顶上,并确保每个组件的倾角和朝向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避免对组件造成损坏。

3.电气连接:将组件连接到逆变器和电池储能系统。

这包括安装电缆和连接器,并确保其安全可靠,避免电气故障和短路。

4.控制和监测系统安装:安装控制和监测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这包括安装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远程控制设备,并配置相应的软件和网络连接。

5.系统调试和测试:在完成安装后,对整个光伏电站进行调试和测试。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安装施工方案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安装施工方案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安装施工方案一、施工材料准备措施1、施工材料供应措施为确保实现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并按时完工的目标,特制定材料供应措施如下:本工程所用的太阳能电池钢支架安装、干式变压器、配电箱柜等电气设备安装、电缆敷设、电缆终端头、跌落式熔断器、配线、接地极、接地母线、阻燃封堵、防雷接地、避雷器、电杆组立、接入箱、铁丝网围栏等设备材料,我公司将按合同进度计划提交材料需用计划,并负责购买、验收、运输、保管和试验。

2、材料供应的保证措施(1)工程部负责制定材料需用计划,并负责购买、运输、验收保管工作。

(2)由一名有丰富材料管理经验的工程师并送配多名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负责材料管理工作。

(3)根据长期以来与周边专业市场的业务联系,并按照相关质量体系标准,我公司已建立完善的合格分承包商花名册。

当遇到特殊情况,指定的材料供应不能按协议的规格、数量、质量或时间要求提供材料时,在征得承包人许可的前提下,我公司可迅速选择合格分承包商供应材料,避免材料应问题对工期造成延误。

3、主要工程量(1)建筑工程量站区内太阳能电池钢支架基础、干式变压器、配电箱柜等电气设备基础、电缆沟、地沟、穿孔爆破、道路及输电线路等。

(2)安装工程量站区内太阳能电池钢支架安装、干式变压器、配电箱柜等电气设备安装、电缆敷设、电缆终端头、跌落式熔断器、配线、接地极、接地母线、阻燃封堵、防雷接地、避雷器、电杆组立、接入箱、铁丝网围栏、安防监控以及整个系统的调试和并网发电。

2、总体施工方案根据上述工程特性,为保证按质按量完成工程施工义务,我们计划:首先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点和控制桩,进行全面测量放线,摸清现场现状,对影响施工的障碍进行标注,并通知业主和设计单位。

进场道路已通,做为运送材料设备的通道。

分区域分段流水施工。

根据工程施工计划安排,各作业队分批进场施工。

1、货物及现场施工安排提前做好货物堆放场地的平整及防盗等工作,货物到达现场后有专人负责货物的统计和堆放和保管工作,做到集中堆放,货物数量清晰,货物质量严格把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绛县欣欣然养殖专业合作社42k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






绛县欣欣然养殖专业合作社
日月30年编制日期:2016 11
目录
一.工程项目实施目标
1.1、工期目标
1.2、质量目标
1.3、安全目标
二.前期施工准备
2.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2.1.1设备、人员动员
2.1.2动员周期
2.2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法
2.2.1设备进场方式
2.2.2施工人员进场方式
2.2.3材料供应方式
2.3工程管理设计
2.3.1管理模式
2.3.2管理机构
2.3.4 奖惩制度三.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1施工条件
3.1.1交通运输条件
3.1.2 施工用水
3.1.3施工电源和建材
3.2施工部署
3.2.1施工部署原则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3.2.2
3.2.3施工总平面管理
主要施工方案 3.3 3.3.1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3.3.2主要设备安装
3.3.3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3.4施工交通运输
3.4.1对外交通运输:
3.4.2对内交通运输:
3.4.3主要设备运输方案:
四.工期计划与进度控制措施
4.1 施工总进度设计原则
4.1.1 里程碑节点计划:
4.2.2施工图交付计划
4.2.3主要材料和设备交付计划
4.2.4分项施工进度计划
进度控制措施4.2
一.工程项目实施目标
1.1、工期目标
保证满足合同工期要求,时间为:2016年 11月 25 日-2016 年 12 月 30日。

1.2、质量目标
在安装工艺全部达到规范要求,确保工艺美观。

工程竣工验收一次性合格。

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优良。

制定质量责任制,实行每道工序首先自检,其次每道工序负责检查上一道工
序的质量,项目经理部进行阶段性预验检查,公司技术部负责工程回访检查,严格按施工处自检项目经理部检验业主验收质量回访程序操作,让我们的所有工程达到优良工程项目标准。

1.3、安全目标
施工全过程中全力排除各种事故隐患,做到无安全事故,包括人员、设备、
网络运行。

二.前期施工准备
2.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2.1.1 设备、人员动员
一旦与业主签订总包合同,我公司将立即成立项目经理部,并成立以项目经
理为组长,以各科室科长、技术人员和施工队长、测量小分队为成员的先遣组,对施工现场作进一步的调查,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设备、人员、材料需用量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设备、人员逐步进场,需要外购的材料、设备同有关厂商签订采购合同。

完成队伍的生产、生活设营及施工辅助设施等重点工程的布设,组织、调遣我公司的人员、机械设备、车辆进场,同时发挥军事化管理的优越性,保证 2 天内完成设营工作,随后抓紧修筑便道、搭设
便桥和平台、全线贯通复测、原材料鉴定及配合比选用等前期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天内达到开工条件,使工程按时开工。

5 确保在签订总包合同后
2.1.2 动员周期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初步考虑施工队伍分两批进场:第一批为路基开挖、填筑、固定支架基础施工和机械操作手等人员,在签订合同后 3 天内进场,进行前
期准备工作;第二批主要是组件支架、组件、汇流箱、电缆、和电气等安装施工人员,于开工后 15 天到场施工人员从通知动员到工地最迟只要 3 天时间。

2.2 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法
2.2.1 设备进场方式
施工机械设备从公司直接运往工地。

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压路机等不
便上路行驶的设备,由我公司的平板车直接运往工地,其它便于上路的设备直接从公司运往工地。

2.2.2 施工人员进场方式
在公司人员定位并下发进场通知后,充分发挥部队军事化管理的优势,首批
先遣人员在接到通知后 1 天内由公司由专车送到工地现场,第一批施工人员随第
一批进场设备进入施工现场,第二批人员随第二批进场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2.2.3 材料供应方式
水泥、钢材等大宗材料供应,用汽车从公路运至现场。

地材从料场经场内施
工道路网用汽车运至各使用点。

2.3 工程管理设计
2.3.1 管理模式
为了充分利用人才和管理资源,实现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
规范化、现代化、逐步实现国际化,提高本项目总体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本
项目建设管理模式为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管理,负责项目的运
行、维护、检修工作。

确保安全、质量、进度和造价控制。

光伏并网电站安装容量为42KW,整个光伏电站将统一管理, 尽量减少编制,提高管理效率。

工程建设开工前,成立运营协调委员会。

2.3.2 管理机构
1)工程建设管理机构
由项目部与工程公司签定工程建设委托合同;工程公司负责成立光伏电站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