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 06
农业信息技术PPT课件第六讲 农业遥感技术

辐射照度
辐射亮度 (辐射率)
辐射测量
定义
符号
以电磁波形式传送的能量
Qe
单位时间内传送的辐射能量 Φ
点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中、单 Ie
位时间内所发出的辐射能量
在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 Me
辐射出的辐射能量
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 Ee 上接受的能量
在单位立体角、单位时间内, Le
扩展源表面法线方向上单位
遥感中测量的是从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能量,根据其 测定波长范围不同可分为辐射测量(Radiometry)和光度测量 (Photometry)两种方式,前者是以从γ射线到无线电波的整个 波长范围为对象的物理辐射量的测定,而光度测量是对由人类 具有视觉感应的波段-可见光,所引起的知觉的量的测定,它 们使用的术语和单位不同。
➢大气窗口
大气对电磁波衰减较小,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大气窗口”。因
此要从空中遥感地面目标,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应在大气窗口处,才能接 收到地面目标的电磁波信息。目前已知的主要大气窗口分布范围如下 图:
(1)可摄影窗口
波长范围为0.3~1.3微米,通过这个窗口的电磁波信息皆属 地面目标的反射光谱,可以用摄影的方法来获取和记录地物的 电磁波信息。这个窗口包括全部可见光(0.38~0.76微米)和 部分紫外线(波长0.3~0.38微米)以及部分近红外波段 (0.76~1.3微米),其短波一端由于臭氧的强烈吸收而截止 于0.3微米,长波一端则终止于感光胶片最大感光波长1.3微米 处。这个窗口对电磁波的透射率在90%以上,仅次于微波窗口, 是目前遥感上应用最广的窗口,被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及其它 遥感探测所使用。除了摄影方法外,还可以用扫描仪、光谱仪、 射线仪等来探测记录地物的电磁波信息。
《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体会与探索

《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体会与探索摘要:遥感作为21世纪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文主要从该课程的授课内容、多媒体教学方法、遥感影像数据库收集和实践教学方面,谈了对该课程的一些教学体会和探索。
关键词:《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会探索遥感是现代空间信息学的主要技术之一,可以客观、准确、及时地提供作物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它是精确农业获得田间数据的重要来源,作为一种高效的探测、获取、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的先进手段,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建设、林业、环境、农业等各个部门[1]。
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在获取地球表面和深部的时空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随着全球化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激化,数字地球战略的竞争,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问题迫切需要依靠遥感技术进行解决。
目前,我国农业遥感技术主要在农作物面积监测、估算农作物的长势与产量预报、农作物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3~5],当前社会对遥感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农业领域中遥感应用的人才需求量更显的突出。
新疆有着农业遥感应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年晴天天数长、作物类型种植规整和机械化程度高为农业遥感的监测提供了良好条件,作为农业资源环境专业的学生,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是本专业的一本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工作,谈谈对本课程的一些教学体会和探索。
1 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授课内容本课程内容多、涉及到的知识面广,学时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教学模块确定后,应对讲授内容作必要的取舍,原则是: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基础知识与前沿技术兼顾。
具体做法如下。
(1)属于描述性的、重复性的(与中学课程内容)且学生看得懂的内容,授课时可以不讲或略加指点让其自学。
如绪论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可这样处理,因为其后学习的内容与之必然有联系,绪论章节就是其总课程内容的概述;辐射章节中什么叫电磁波以及电磁波的特性问题,都是在中学课本中学过的,此类内容就可用粗略的提一下,帮助同学们回忆这部分内容就够了,这样的处理既可避免重复,又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节省的授课时间可以更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
《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体会与探索

出 各 课 程 问 是 有 联 系 的 , 于 每 门 课 程 的 过 程 中 多媒 体 教 学的 使用 教 师 要注 意以 下 对 ( ) 使 用 多 媒 体 影 像 教学 过 程 中 , 1在 适
本课 程 的授 课 , 授 课 内 容将 会 变 得空 洞 、 其 乏味和 抽象。
资 源 遥 感 与 信 息 技 术 课程 内容 的讲 解
几点。
报 、 作物 生 态 环 境 与农 业 气 象 灾 害 监 测 农 等 方 面做 了大 量 工 作 I当前 社 会 对遥 感 , 专 业 人 才 的 需 求 日益 增 长 , 业 领 域 中遥 农
环 境 和 作 物 生 长 的 各种 信 息 , 是 精 确 农 它 业 获 得 田 间 数 据 的 重要 来 源 , 为 一 种 高 作
效 的 探 测 、 取 、 析和 处 理 空 间 信 息 的先 获 分 进手段 , 泛 应用于土地管理 、 市建设 、 广 城
的安排教学内容。 ( ) 置课 后 思 考题 , 让 学 生 带 着 问 2布 先
些数 学 知 识 的应 用 ; 于遥 感 应 用 过 程 中 , 对
( ) 示 内 容 要 紧 密 配合 教 材 顺序 , 2演 避
免随 意 性 。 理好 这 些 教 学 细 节问 题 , 以 处 可 收 到 事 半 功 倍 的教 学 效 果 。 图像 是 多媒 体
时加 以理论性 的 效 果 。 没
感 应 用 的 人 才 需 求 量 更 显的 突 出 。 疆 有 源 遥 感 与 信 息 技 术 课 程 的遥 感 图 像 处 理 , 新
浙大环境与资源学院考生大纲

土壤与植物营养综合涵盖《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两门主干课程。参考书:《土壤学》黄昌勇主编,农业出版社,2000版,《植物营养学》(上、下)陆景陵、胡霭堂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版;
140
环境
与资
源学
院
26
①101政治②201英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56土壤与植物营养综合
面试:
本专业综合知识和英语听力、口语
090301土壤学专业欢迎农学类、生物学类、地学类、化学类、环境类学生报考。
090302植物营养学专业欢迎农学类、生物学类、地学类、化学类、环境类、医学类学生报考。
参考书:
1、314数学(农)和315化学(农)为统考科科,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大纲;
2、土壤与植物营养综合涵盖《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两门主干课程。参考书:《土壤学》黄昌勇主编,农业出版社,2000版,《植物营养学》(上、下)陆景陵、胡霭堂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版;
090302▲☆植物营养学
环境工程
430130
18
①101政治②201英一③302数学二④855环境学
本专业综合知识和英语听力、口语
环境工程领域汇聚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工、生物工程、生态学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学科覆盖面广,交叉优势明显,为专业学位教育奠定了多学科交叉培养基础。经过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本领域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污染环境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研究方向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十五”以来,围绕国家重大环境问题,本领域承担了多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等重大科研项目,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新型生物脱氮除磷、烟气脱硫脱硝、生活垃圾资源化等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依托学校和学科优势,与地方环保科研院所、环保产业联合,建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环保装备创新平台和浙江省环保科技创新平台,负责实施了多项国家级与地方的环境科学研究与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积累了管理、协调、组织、实施大型研究项目与工程设计的经验,校地科技合作紧密,产学研成效明显,为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资源环境信息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来 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的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导航、测量、 军事等领域。
全球定位系统的优势
全球定位系统具有精度高、覆盖范围 广、实时性强等优势,能够提供准确 的定位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的协同
总结词
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需要加强协同。
详细描述
技术创新是推动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而应用推广则是实现技术价值的途径。为了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 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形成良性互动。
跨学科合作与人才培养的加强
总结词
资源环境信息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 加强跨学科合作和人才培养。
详细描述
资源环境信息技术涉及到地理、环境、计算 机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进 行合作。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 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需要加强人才培养 和引进,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 平。通过跨学科合作和人才培养的加强,可
现场调查与采样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 领域。
现场调查与采样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场调查与采样技术的效率越来 越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03
资源环境信息处理与分析技 术
数据预处理
1 2
3
数据清洗
去除无效、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转换
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的格式或标准。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概述
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飞机 等平台上的传感器收集地球表面
专题06 自然灾害与信息技术-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

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专题06 自然灾害与信息技术考点分布考点01 气象灾害27.(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
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
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
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
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
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
(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冬春季节雪灾频发。
(1)甲地冬季主导风向为____风,乙、丙两地降雪日数较多的地区是____地。
(2)分析甲地雪灾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评价冬春季节暴雪对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是洪水的主要来源,下垫面状况会影响洪峰的形成,夏季暴雨易引发洪灾。
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50年一遇洪峰流量等值线图,图2为我国3个地区夏季暴雨出现概率随日期变化图。
(1)甲地地形为(填类型),夏季盛行(填风向)风,降水较多。
(2)指出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的规律。
从降水角度说明乙地防洪难度大的原因。
(3)从地形影响角度,分析丙岛东部易发山洪的原因。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教案(含解析)高二地理教案

【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之小船创作数字法记忆遥感技术(RS)知识点“3”个组成部分: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传输处理系统。
“1”个工作原理:地表物体的电磁波谱特征。
“4”步工作过程:获取信息、记录传输、处理分析、用户应用。
“2”个应用: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
遥感技术及应用一、遥感1.概念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
2.类型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3.工作过程目标物体――电磁波传感器――→地面接收站――处理分析用户应用4.遥感影像(1)组成:像元,是遥感影像上的最小单元。
(2)空间分辨率(分辨率):一个像元所代表的地面实际尺寸,分辨率数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
(3)类型:黑白、彩色(真彩色、假彩色)。
二、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作用1.应用领域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调查、农作物的估产、全球气候变化的观测、灾害监测、重大工程的建设等。
2.在资源普查中的优势可以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而且还能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
三、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1.遥感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1)原理:被污染水体具有独特的区别于清洁水体的光谱特征。
(2)内容:研究和预测同一流域水体污染历史和污染趋势。
(3)意义:为水资源保护规划提供准确信息。
2.遥感在沙尘暴监测中的应用(1)遥感卫星的特点:监测范围广、时效快、精度高、连续性强。
(2)监测内容:沙尘暴的起源、移动和扩散过程。
问题探究自2018年3月7日以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持续遭受强降雪,导致贾洛镇部分行政村及远牧点发生雪灾灾害,造成部分牦牛、马、羊死亡。
截至3月9日9时统计,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近700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万元,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指导民众救灾,在指导救灾中,遥感技术尽展其长。
思考探究: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有哪些优势?提示:监测范围广、时效快、精度高、连续性强等。
环境类各专业比较

环境类各专业比较专业名: 环境工程专业介绍: 门类:08 工学二级类:0810 环境与安全类新专业:081001 环境工程旧专业:081101 环境工程 081102 环境监测081103 环境规划与管理(部分)080103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部分)090305 农业环境保护(部分)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3. 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4. 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测量学、水力学与水泵、水处理微生物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pInfo MapXtrem
e
GeoMedia Professional
GeoMedia Object
GeoMedia WebMap
SuperMap Deskpro, Editor,
Survey
SuperMap Object, SuperForm
SuperMap IS
ArcSDE
MapInfo Spatialware
第六章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本章学习目的:
➢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概念、构成、发 展、应用
本章学习内容:
1.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2. 地理信息系统构成 3.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 4.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特点
1 GIS是一门典型的交叉性学科 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
2 GI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要重视技能训练,重点掌握ArcInfo等基础GIS软件的 操作和使用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GIS概念框架
GIS
用户
GUI
硬件系统
GIS概念框架
软件系统
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组成
一个典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包括5个主要组成部分: 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 用模型。
用户
空间 数据
系
系
统
统
硬软 件件
10
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组成
通过上述分析和定义可提出GIS的如下基本概念: 1)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 2)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即点、线、面、体
键键盘盘、、鼠鼠标标
常常规规设设备备
服服务务器器 工工作作站站
绘绘图图仪仪 打打印印机机
终终端端
GIS的基本构成
软件系统
用户界面
GIS应用软件
GIS基本功能软件
标准软件
(图形、数据等)
系统库
(编程语言、数学库等)
操作系统
(系统调用、设备运行、网络等)
GIS软件 基础软件 系统软件
GIS
常用的GIS软件
这些有三维要素的地理实体。 3)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
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 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 拟和预测。 4)GIS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可 以广泛地应用到其他空间相关领域。
GIS的基本构成
硬件系统
GGPPSS
全全站站仪仪
仍存在分歧。一般可分为3种观点:
地图学观 数据库观
空间分析观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地图观:
来自于制图学派,强调GIS是一个地图处理和显示系统。在 系统中,每个数据集被看成一张地图,或者一个图层(Layer ),或者一个专题(Theme),或者覆盖(Coverage), 利用GIS的相关功能对数据集进行操作和运算,就可以得到新 的地图。
GeoMedia Oracle GDO
Server
SuperMap SDX+
武汉吉奥
GeoStar
GeoMap
GeoSurf
GeoSurf 2D for Oracle
武汉中地
MapGIS
MapGIS
MapGIS- Spatial Data
IMS
Engine
GIS的基本构成
空间数据
定位 拓扑关系
属性
解解析析和和数数字字 摄摄影影测测量量仪仪器器
全全数数字字摄摄影影 测测量量工工作作站站
遥遥感感与与遥遥感感 图图象象处处理理系系统统
磁磁带带机机 光光盘盘机机 活活动动硬硬盘盘 硬硬盘盘阵阵列列
专专用用设设备备
存存储储设设备备
输输入入设设备备
处处理理设设备备
输输出出设设备备
数数字字化化仪仪 扫扫描描仪仪
3 GIS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要经常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掌握GIS学科的发展趋 势,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主要参考书
陆守一,地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陈健飞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科学出版社,2003 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科学出版社,2002 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龚健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科学出版社,1998 张 超,地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邬 伦,地理信息系统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汤国安,ArcGIS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科学出版 社,2006
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
空间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地理数据,它具体 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空间特征:是指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及相互关系; 属性特征:表示地理实体的名称、类型和数量等; 时间特征:指实体随时间而发生的相关变化。
根据地理实体的空间图形表示形式,可将空间数据抽象 为点、线和面三类元素,它们的数据表达可以采用矢量或 者栅格两种组织形式,分别称为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 结构。
公司名称
桌面产品
组件产品
网络GIS
数据库
ESRI MapInfo Intergraph 北京超图
ArcView, ArcEditor,
ArcInfo
MapInfo Professional
ArcObject, MapObject,
ArcIMS
MapInfo MapBasic, MapInfo MapX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数据库观
来自于计算机学派,强调数据库理论和技术方法对GIS设计、 操作的重要性。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3、空间分析观
来自于地理学派,强调空间分析和模拟的重要性。实际上, GIS空间分析功能是它与CAD、MIS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也 是GIS理论和技术方法发展的动力。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以一
定的格式输入、存贮、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现实世 界的各类空间数据及属性特征的技术系统。由于它有 自已完整的理论体系,现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定义
英文名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 由于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不同,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GIS的基本构成
用户
管理
咨询
信息管 理
数据整理
GIS的功能
✓数据获取:采集、检验与编辑 ✓数据操作:格式化、转换、概化 ✓数据集成:存储与组织 ✓数据分析:查询、检索、统计、计算、空间
分析与模型分析 ✓数据显示(输出):屏幕显示、硬拷贝
GIS的功能
基本功能实现过程
文件图表 数据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