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识图题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初二上册地理图及基础知识教材课程

初二上册地理图及基础知识教材课程

01
导出地图
将绘制好的地理图导出为所需的格式, 如PDF、JPEG等。
05
03
编辑地理数据
在GIS软件中对导入的地理数据进行编 辑和调整,使其符合需要绘制的地图 要求。
04
添加符号和注记
在GIS软件中添加各种符号和注记,以 标注不同的地理要素。
地理图绘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明确目的
在绘制地理图之前,要明确地图 的用途和目的,以便选择合适的
使用笔和尺子在纸上绘制地图 的基本轮廓,如海岸线、河流、 山脉等。
标注文字和比例尺
在地图上标注必要的文字和比 例尺,以便读者了解地图的精 度和内容。
使用GIS软件绘制地理图的方法
选择GIS软件
选择一款合适的GIS软件,如ArcGIS、 QGIS等。
02
导入地理数据
将需要绘制的地形、地貌、水系等地 理数据导入到GIS软件中。
识别地图符号
掌握比例尺
寻找参照物
了解地图上各种符号的 含义,如山脉、河流、
城市等。
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 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在地图上找到熟悉的参照 物,如标志性建筑或地标
,以帮助确定位置。
地理图的解析步骤
01
02
03
04
确定地图主题
明确地图所表达的主题和内容 ,以便有针对性地分析。
识别地理要素
在地图上识别出各种地理要素 ,如山脉、河流、城市等。
根据地理图,可以合理布局城市的公园、广场、 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
城市环境监测
通过地理图,可以监测城市的环境质量、污染源 分布等情况,为城市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与保护
生态保护
01
地理图可以帮助环保工作者了解生态系统的分布和特点,制定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_图文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_图文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带,小部分在带,没有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部,太平洋的岸,是一个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陆地面积约,仅次于、,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以北的(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 、B 、C 、D ;内海:、E ;我国最大的岛屿:。

(4)中国的陆上邻国:F ,G ,H ,I 、J 、K 、、,N 、O 、P 、Q 、R 、S 。

(5)隔海相望的国家:T 、M 、L 、W 、Y 、Z 。

三、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 、 、 。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八年级上册地理读图复习

八年级上册地理读图复习
城市分布特点
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 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 济发达地区。
03
世界地理读图复习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约为3.61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约70.8%至71%,而陆地总面积约 为1.48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约29%至29.2%。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但可用于人类饮 用的水仅占2%。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位置
中国地理特点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 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丰富, 生物资源丰富。
中国地理分区
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东南、中 南六大地理分区。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国地形地貌主要山脉
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秦岭、大 兴安岭等。
主要高原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等。
地理读图练习题三
题干:读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C
解析:根据等温线分布图可知,该区域气温在0℃以下,属于寒温带,故选C。
练习题答案与解析
答案
B;D;C
解析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该区域地形平坦,海拔在200米以下,属于平原;根据等 降水量线分布图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根据等温 线分布图可知,该区域气温在0℃以下,属于寒温带。
比例尺
表示地图上的长度与实际 地面长度的比例关系,是 地图的一个重要参数。
地理图的阅读技巧
图例阅读
图例是地图上各种符号和 色彩的说明,阅读图例有 助于理解地图内容。
方向判断
根据地图上的方向指示, 确定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比例尺运用
通过比例尺换算,将地图 上的距离转化为实际距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识图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识图复习
内流区约占陆地面积的1/3,水量不足 5%,河流数量 少 。 内流区水量主要靠 高山冰雪融水 补 给。
汛期: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
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间。
北方河流汛期开始时间 晚 ,结束时间 早 ;南方相反。 汛期从北向南越来越 长 。
十三、黄河的治理 十四、长江的开发
1、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长度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桃花峪, 看一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
34个省级行政区:
= 2个3省+ 个5自治区+ 个4直辖市+ 个特2 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 熟记其轮廓、位置
四、众多的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
为 13.7 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自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黑河 腾冲
人口最多:广东 人口最少:澳门 面积最大:新疆 面积最小:澳门
1月0℃
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寒 温 带
暖温带
中温带
高原气候区
暖温带
亚热带
跨三个温度带的是热:内蒙古、
云、陕、新



热 带
跨四个温度带的是:甘
十、东西干湿的差异 400 200 800 1600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干旱
半干旱 半湿润 湿润
跨四个干湿区的是:内蒙古、 陕、甘、藏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发源地 注入海洋 流经的省区
长江黄河比较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渤海
东海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图表解读,期末复习必备攻略!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图表解读,期末复习必备攻略!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图表解读,期末复习必备攻略!地理的重点之一是地图。

新版地理教材中图形和表格数量多,信息含量大,学时要给予重视。

【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知识链接1】东、西半球的划分和中国所处的东、西半球位置20°W和160°E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20°W向东过0°经线至160°E之间为东半球,主要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大洋洲;20°W向西过180°经线至160°E的范围为西半球,主要包括北美洲、南美洲,而南极洲地跨东、西两个半球。

【总结】中国位于20°W至160°E两条经线间的范围,为东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知识链接2】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中国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总结】中国位于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北温带。

【图1.2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在世界的位置】【知识链接】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地球上各个不同的纬度每年接受到不同的太阳热量,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这几条重要的纬线把地球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这五个温度带。

【分析1】从俄罗斯、加拿大在地球上所处的五带位置来看,这两个国家大部分国土分别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纬度较高,气候寒冷;而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气候炎热。

【总结】中国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的北温带,南部只有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地区分布有寒带。

这样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分析2】从海陆位置来看,蒙古是亚洲的内陆国,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日本是太平洋的岛国,四面环海,沿海又多良港,海上交通十分便利。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图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图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图必背知识点地图是地理学中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学习地图知识是地理学习的核心,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地图不仅是一种空间信息表达方式,更是优化决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八年级地理上册的学习中,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地图必背知识点。

一、地图的制图方法地图的制图方法是指将三维的实地环境通过技术手段转换成为二维的图像。

很多时候,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取决于制图方法的选择。

1. 等经纬线制图法:按照一定的经纬度间隔,将地球的表面划分为等面积的小面块,用等间距的经纬线将其连接,在地图上形成一系列平行与交叉的网格线。

2. 等角投影制图法:遵循角度不变的原则,将球体的表面投影到平面,通常用于大规模地图的制作。

3. 等面积投影制图法:保持面积相等的原则,将三维的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通常用于区域和世界地图的制作。

4. 圆柱投影制图法:将地球投影到一个圆柱表面上,再展开成平面地图。

这种制图方法最常用于航空地图、海洋地图和旅游地图等。

二、地图的符号和色彩搭配符号和色彩是地图制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正确的符号和色彩搭配可以使地图更加直观易懂。

1. 放大比例越大的地图,地图上的符号相对大小应增大。

2. 面积比较大的地点(如城市、省份)应采用醒目和显著的符号,而面积较小或不太重要的地点则采用较小或较淡的符号。

3. 颜色的选择应尽量简洁明了,以易于辨识和区别为原则。

一般来说,高海拔区域、林地、草地和湿地等区域的颜色较浅,而低洼和河流、湖泊等地区的颜色较深。

三、读图方法和地图元素地图除了制作方法和符号色彩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读图方法和地图元素,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图。

1. 坐标和比例尺:在地图的界面上,通常会提供地图的坐标和比例尺,不同地图比例尺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是十分重要的。

2. 等高线:这是标志同等海拔高度的线条,通常在高海拔区域的地图上使用。

3. 标注清楚的地名和地域:地名和地域的标注应该清晰明了,大小、字体、颜色等要恰当分配。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结构图知识分享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结构图知识分享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结构图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位「位[/ 4J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属北温 I 置〔J 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生』优越性有利于对外交往与合 有利于发展海洋事「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呦J 陆上疆界:2万多千 广、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陆四至点1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东:朝鲜 北:俄罗斯、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领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东:韩国、日本 东南:菲律宾(■卩省、自治区分 -23个省、5个自治区、 包括I导读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行政区域划分众「人口数量:12.95亿(2000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多]年) [[界线:黑河一一腾冲一线的•人口分东部人口多而稠特点:分布不民族数 56个民族民族构-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92%民族风情:主要少数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风土民情和J 状况〔汉族:遍及全国,集中于东部和中部 民族分~ I-------------------特点:大杂居、小多民^ 族 的I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广第一级阶梯:高原为/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三级阶j 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为J / 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 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 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 主要地形区]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C ),越向北气温1月份0C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一淮河一线分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划分依据:活动积温的多 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空间分布: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划分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降水量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导读地势和地形南北气温的差东西干湿的差干湿地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 季风气候显气候特冬季 _______L 夏季风 雨热同期•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大兴安岭一阴山一影响我国的季 温度发源地:唐古拉山外流河: 内流河: 人工河: 概况丫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所在区域为外 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所在区域 北方:汛期短,有结冰期。

八年级地理地图知识点初中

八年级地理地图知识点初中

八年级地理地图知识点初中地理地图知识点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八年级的地理学习中,掌握地图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指把地球三维实体的表面投射到平面上的方法。

在地图制图时我们需要采用某种投影方法才能把三维实体的地球表面展现在平面上。

地图投影分为等面积投影、等角投影和等距投影三种类型。

二、地图符号地图符号是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现象和对象的各种记号。

土地利用类型、交通、建筑、河测、地形等不同地理现象和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符号标记。

掌握地图符号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解读地图上面的内容。

三、经纬网经纬网是基于地球表面经纬线网格建立的一种地图网格。

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纬线连接了南北两极,经线在赤道绕圈。

掌握经纬网格可以轻松地定位和寻找地图上的各种位置,还能够根据经纬数据计算出距离和方位角。

四、地形图地形图是地图上地面起伏高低的标志。

地形图是根据地面起伏高低所形成的山丘、河流、峡谷等地理现象所绘制的一种具有立体感的地图。

在地形图上通过等高线表示地形高低,掌握等高线的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对象的空间布局。

五、地理位置标识地理位置标识是一种通过识别地图上地点位置的数字编码来实现地理位置查询和定位的方法。

地理位置标识可以精确确认某个地点的位置,并且可以通过数字编码快速查询到指定地点的详细信息。

六、地图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地图图面尺寸与实际地面距离比例的一种数值关系。

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三种: word、数值和分数表示。

在地图制图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以便精确地沟通地图上的各种信息。

综上所述,地理地图知识点是初中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解读地图所表现的内容。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地图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读“我国人口分布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1)图中AB 线两端的城市名称分别是: A 黑龙江省的 市; B 云南省的 县。

(2)此线西北部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 , 人口仅占全国的 %。

(3)请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

2、读“南水北调部分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东线利用了我国著名的 作为输水主干河道。

(4)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还有哪些措施? 。

3、 图中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东——西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32℃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都注入太平洋 B 、都属于外流河C 、冬季都有结冰期D 、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从图可知,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D )。

A 、黑龙江B 、内蒙古C 、广东、广西D 、海南、台湾唐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上述诗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现在( A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B 、华北平原C 、云贵高原D 、东北平原 4、读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7—18题: 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冬长夏短,气候严寒B 、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半年C 、终年炎热干燥D 、冬季多雨,夏季少雨长江黄河甲 乙东部1月等温线图太 平 洋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C )。

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 、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C 、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D 、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5、读“四川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回答20—21题: 该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

A 、水田B 、旱地C 、林地D 、草地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C )。

A 、属于平原地区B 、年降水量稀少C 、以水稻种植为主D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6、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

(2)图中,字母A 是___朝鲜(国家),B 是_俄罗斯__(国家),C 是___印度__(国家)。

(3)图中,数字①是___东海_(海洋), ②是___南海__(海洋)。

(4)图中,甲是__大兴安岭_(山脉), 乙是 天山 (山脉)。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青海省__,其行政中心是__西宁__。

(5)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4个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台湾_______。

7、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共12分)(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________风和___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__(灾害性天气);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

(1)相反、季风 (2)夏季(夏秋);太平洋、印度洋(顺序可交换); 水灾、旱灾(或旱涝灾害)(3)西北风、东北风(顺序可交换); 寒潮、 小、盆地地形阻挡了外部冷空气的入侵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①②③北回归线 ABC甲乙8、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共14分)(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____,它是第_______级阶梯和第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 乙是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 ②是_______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

(2分)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西北—东南(或东南—西北)、 第一级、第二级 (2)青海湖、渤海 (3)河套、宁夏(4)南水北调; 北京、天津(5)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或沿河分布)(6)黄河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河道变宽,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9、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干流呈巨大的“_______”字形,曲折东流,注入_____海。

(2) 在图上填注划分上、中、下游河口、旧孟津的名称。

(3) 黄河泥沙来自中游的________高原,当河水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流速减夏季冬季太 平 洋太 平 洋印 度 洋印 度 洋东 南 风风 南 西 风向风向祁连山黄河兰州西安郑州济南北京天津 山脉 河流 水域 农业区 城市调水路线 甲乙①②东线华北 平 原慢,______沉积,形成著名“地上河”。

(4)图中①表示黄河支流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

10、读“我国工业分布简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工业中心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⑦___,⑧___,⑨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A______工业基地,B__________工业基地,C_____工业基地,D________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_______工业基地。

说明A工业基地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

说明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南北干线铁路名称: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1)图中⑤为________(城市),通过该市的铁路线,北为__________线,南为__________线。

(2)通过⑥城市的铁路线有________线和________线,26、读下列漫画回答问题:8分(1)漫画图中说明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2)我国把保护土地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_____区,集中了全国__%以上。

(4)举例说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匹配情况。

_________________。

12、“十·一”黄金周是旅游的旺季,下列表格是广州某中学生“十·一”期间随旅行团的游程安排,读图表回答:⑴列车从广州驶向武汉,经过的东西向山脉是 。

从宜昌乘长江轮到重庆,经过的东北—西南向山脉是 。

⑵该旅行团在第 天将经过我国的三峡风景区,举世注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位于 (上中下游)。

⑶五天的行程经过了很多地形区,请你写出其中三个地形区的名称:丘陵; 平原; 盆地 ⑷在第四、五天的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了呼吸局促等缺氧情况,可能的原因是( ) A .纬度增高 B .纬度降低 C .海拔升高 D .海拔降低13、甲、乙、丙、丁四幅图分别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方四个平原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柱状图,据图回答:⑴四图中,农作物能一年三熟的是 图,一年一熟的是 图。

⑵四图中,耕地类型是旱地的是 图,是水田的是 图。

⑶四图中,适合种植苹果树的是 图,能够生长椰子的是 图。

(4)如果四图分别代表四座城市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则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甲——北京 乙——武汉 丙——广州 丁——哈尔滨 B 、甲——哈尔滨 乙——武汉 丙——广州 丁——北京 C 、甲——哈尔滨 乙——广州 丙——武汉 丁——北京 D 、甲——北京 乙——广州 丙——武汉 丁——哈尔滨时间 日程安排 (旅游路线) 交通 方式 第一天 广州→武汉→宜昌 火车、长江轮 第二天宜昌→重庆 长江轮 第三天 重庆→成都 火车 第四、五天 成都→青海湖 飞机、汽车 第六天青海湖→广州飞机14、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一图二⑴写出图一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分界线:②水利枢纽:C支流:D E⑵划分黄河下游和中游的地点是,从市流入大海。

⑶历史上有“黄河一害,惟富一套”之说。

上游的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黄河的河段。

⑷“地上河”主要是黄河泥沙大量在河床淤积,致使河床不断升高,最终超出地表而成为“地上河”。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地区。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上图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依次为:()A、藏、桂、陕、湘B、新、粤、甘、湘C、青、秦、粤、湘D、湘、甘、粤、新⑵四幅图示中所显示的河流名城分别是:A图 B图 C图 D图⑶四各省区降水量最多的为(填字母),反映了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规律是。

⑷A图中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⑸A、B两省区的民居建筑屋顶的差异是。

16、读图,回答问题。

⑴、字母表示的河流或海峡:AB⑵、字母表示的河流:C D⑶、字母表示的山脉:G FG⑷、数码表示的地形区:①高原②盆地③平原⑸、邻国:M N17、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⑴、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A B CD⑵、在A、B、C、D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和地区;牧区主要分布在和地区。

⑶、A 地区与 B 地区的分界线是线,这一线也是一月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也是温度带中,暖温带与带分界线,又是干湿地区中,半湿润与地区分界线。

一、黄河图①源头:(青海)巴颜喀拉山流入:(山东)渤海②上中下游分界:(内蒙古)河口(河南)孟津③支流:渭河、汾河④流经地形区:青藏、内蒙古、黄土、华北平原⑤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二、长江图①源头:(青海)唐古拉山流入:(上海)东海②上中下游分界:(湖北)宜昌(江西)湖口③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④流经地形区:青藏、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⑤湖泊:洞庭湖、鄱阳湖水库:丹江口⑥水电站:二滩、三峡、葛洲坝、五强溪⑦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三、中国铁路(一)三横:①京包-包兰线 E ②陇海-兰新线 F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G 五纵:①京沪线 A ②京九线 B ③京哈-京广线 C ④焦柳线 D ⑤宝成-成昆线 H(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M(三)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京哈、京包、京广、京九、京沪) 郑州(京广、陇海)株洲(京广、浙赣、湘黔) 兰州(包兰、兰新、陇海) 成都(宝成、成昆)、徐州(京沪、陇海)四、主要的地形识记要求(高原、平原、盆地、山脉) 1、四大高原青藏、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2、四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 3、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 4、山脉 东西走向①天山-②阴山、③昆仑山-④秦岭、⑤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⑥大兴安岭-⑦太行山-⑧巫山-⑨雪峰山⑩长白山-○11武夷山、○12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13横断山七、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见P33图2.15) 八、我国的干温地区图(见P36图2.17)九、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见P39图2.21) 十、气温和降水柱状图(见P40图2.23)十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常考(见P67图3.8) 十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见P110图4.25) 十三、辽中南地区(见P111图4.26) 十四、沪宁杭地区(见P112图4.27)口头作文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摘要:当前,作文教学成了师生共同难以化解的难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整体不高,爱模仿作文书和摘抄习作,甚至于照抄照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